制冷复习材料(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填空
1. 常用的制冷剂种类按其化学组成主要有_无机化合物、氟利昂和碳氢化合物_等,为了书写方便,国标上统一规定用_R和后面的一组数据(制冷剂分子量)作为制冷剂的代号。

2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循环称为逆循环,逆循环又称为__制冷循环__。

3. 二氟一氯甲烷制冷剂的代号为__ R22____。

4. 研究表明,氟利昂中含有___氢而无氯元素__时,它在大气中的寿命显著减短,。

5. 高温制冷剂主要用于_空气调节用制冷装置和热泵__,中温制冷剂用于一般的____单级和双级压缩制冷机__中,而低温制冷剂则用于__复叠式制冷装置的低温级__部分。

6. 在T-s图中,当__s2>s1_时,表示工质从外界吸收热量,当_s2<s1__时,表示工质对外界放热;当___s2=s1____,表示等熵过程,即绝热过程。

7. 完成逆卡诺循环的结果是消耗了一定数量的___机械功___,并和从冷源取得的热量q2一起排给热源。

所以按逆卡诺循环工作的“热机”称为制冷机。

8. 实际压缩制冷系统中,以简便的___节流阀___代替_绝热膨胀机__,使液态制冷剂(工质)减压降温。

然而,制冷剂在__节流阀中完成____的不是绝热膨胀过程。

9. 当氟利昂中的氢原子数减少时,其可燃性也减少;氟原子数越增加,对人体越无害,对金属的腐蚀性越小,含有氯原子的氟利昂与明火接触时能_分解出有毒的光气__。

10. 制冷剂R22,R114,R152, R502等,在高温时与润滑油__无限溶解_,在低温时_分为两层_。

11.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中, 制冷压缩机的作用是_制冷剂蒸气从低压提升到高压_并使其在__制冷系统中克服阻力,不断循环流动并维持蒸发器低压。

12. 制冷压缩机根据其工作原理可分为___容积式和速度式__两大类。

13. 制冷压缩机的型号可用一定的符号表示,它包括:气缸数、制冷剂种类、___压缩机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汽缸中心线的位置,压缩机的级数等5个方面。

14. 典型的大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它的零部件可分为以下六部分:机座、传动机构、___配气机构、润滑油系统、卸载机构、轴封装置___。

15. 中、大型制冷压缩机只能在不停机的条件下对其制冷量进行调节。

根据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特点和目前的技术水平,比较方便和有效的办法是顶开___部分气缸的吸气阀门_,使部分气缸的吸气量为零,这样,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就减少从而使制冷量得到调节(或称能量调节)。

16.制冷压缩机的润滑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 _____机械油泵供油润滑__飞溅润滑_______和_____离心供油润滑____。

17.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运行性能主要指它的__容积效率___吸气量__、_制冷量、耗功率__及能耗四项指标等。

18.冷凝器的作用是使制冷压缩机排出的过热蒸气冷却冷凝为高压液体。

按冷凝器的冷却方式可分为_____分为水冷式、空气冷却式、蒸发式和淋激式冷凝器____等四种类型。

19.冷凝器的选型应考虑工程地区的______水质、水温、水量、气象条件___及机房布置等情况。

20.按供液方式的不同,蒸发器可以分________满液式、非满液式、循环式和喷淋式__等四种。

21.蒸发器的选择计算主要是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选择适用的蒸发器及_计算
载冷剂的循环量____等。

22.小型氟利昂制冷系统中,常用熔塞代替压缩机的___高压安全阀_____。

23.空气分离器通常设在储油器_内用于分离系统内的氨和空气,然后把空气放出,使系统正常运行。

24.中间冷却器是__实现双级循环_____所必须具备的设备。

25.电磁阀是由电流通过_______磁铁产生磁吸力_______控制阀门的启闭,而电流可以受各种继电器和控制器或手动开关所发出的信号控制。

26.选用氨压缩机,当冷凝压力PK与蒸发压力P0之比___大于8时采用双级压缩;当__Pk/po<<8时,采用单级压缩。

27.氟利昂制冷系统,当______P K/P0>10_____时,应采用双级压缩, 当_______P k/P0≤lO___时,采用单级压缩。

28.为防止氨液滴进入制冷压缩机,氨压缩机的吸气管应有_不小于0.01的坡。

29.为了防止润滑油和冷凝氨液流向制冷压缩机,压缩机的排气管道应有不小于__ 0.01~0.02的坡度______。

30.膨胀阀安装的位置应__应尽量靠近蒸发器,使节流后的低温制冷剂立即进入蒸发器中吸热、制冷__,同时也应考虑其调节和拆修的方便。

31.毛细管的供液能力__取决于结构参数(内径、长度)和制冷剂进口的参数状态参数(压力和温度)__,而与出口状态基本无关。

32.制冷装置开始运行时,采用_毛细管节流的降温速度比采用膨胀阀慢。

33.浮球调节阀一般在__氨制冷系统___中应用,与蒸发器配套供应。

浮球调节阀千万不能失去控制,特别是失去关闭作用,因为这样会使__节流作用消失__从而_可能产生液击_。

34.由于_毛细管内径___ 较小,因此, _毛细管被垃圾或水分堵塞__是制冷装置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必须充分注意。

35.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由_发生器、冷凝器、节流机构、蒸发器___ 和_吸收器_等组成。

36.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利用溴化锂水溶液在__温度较低时能强烈吸收水蒸气,而在高温下__释放出所吸收的水蒸气__ 这一溶液特性完成工作循环的。

37.为了使制冷系统保持稳定的真空度,吸收器泵、发生器泵和蒸发器泵都采用结构紧凑、密封性能好的屏蔽泵。

屏蔽泵是将泵的_叶轮__ 和电动机的__转子装在同一根轴上_ ,泵与电动机共用__一个外壳__ 。

38.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量调节可通过控制冷却水量、_加热蒸汽量__ 、_加热蒸汽凝结水量__和_溶液循环量_ 等方法来实现。

39.制冷系统的正确调试和维护是_保证制冷装置正常运行、节省能耗和延长使用寿命__的重要环节。

40.制冷系统检漏方法有以下四种: 肥皂水检漏、浸水检漏_ 、_卤素灯检漏和_真空检漏。

41.制冷系统经压力检漏合格后, 有些部件可能存在__单向泄露___,还须进行
真空检漏__。

42._电量热器法___是间接测定制冷压缩机冷量的方法,目前,全封闭以及小型半封闭压缩机均用该法测量其制冷量。

43.冷藏库常用的隔热材料有稻壳、软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玻璃纤维等。

44.重力供液系统的优点是:经过氨液分离器分离后, _节流后的闪发气体不进入
冷却设备_,提高冷却设备的传热效果,缺点是氨液分离器的安装位置高于蒸发器,需要加建搁楼,增加土建的造价_。

45.库房耗冷量包括围护结构耗冷量、货物耗冷量、通风换气耗冷量、操作
管理耗冷量和电机运转耗冷量__等五部分。

46.在冷凝器中,制冷剂与冷却介质(水或空气)分别位于管壁的两侧进行热交换。

高温制冷剂的热量传给温度较低的冷却介质时,必须克服蒸气凝结时的热阻、_管壁热阻_管壁污垢___热阻和__冷却介质侧__的换热热阻等,这些热阻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冷凝器的传热效果。

47.在开启式制冷压缩机中,轴封装置用来密封曲轴与机体处的间隙,以防泄漏, 构件包括__压板、弹簧、橡胶圈和石墨环_等。

48.压缩机气缸进行卸载、调节冷量、便于启动的机构,机构构件包括卸载油缸、油活塞、_推杆、顶针和转环__等零件
49.配气机构是保证压缩机实现吸气、压缩、排气过程的配气部件,包括吸、排气阀片、___阀板和气阀弹簧____等。

50.压缩机借助传动机构传递动力,对气体压缩作功,机构构件包括__曲轴、连杆__和活塞_等三个主要部件。

51.螺杆压缩机气缸两端设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吸气口和排气口,螺杆式压缩机的吸、排气机构不需要__阀片控制__,因此__结构简单,易损件少_,维护保养也比较方便。

52.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冷量可在_15%~100%_之间无级调节,当冷量在___60%~100% _之间调节时,其耗功率几乎与制冷量以相同比例变化。

三、名词解释
1.制冷机最大功率工况:制冷机在冷凝温度一定而蒸发温度变化时会有一个功率最大的工况(即rp>KK/K-1)。

制冷机在起动过程中都要经过这一工况。

对于没有起动卸载装置的压缩机,要根据这一工况来确定驱动压缩机的原动机的功率。

2.回热循环:在压缩机的吸气管路上设置一个回热器(气液热交换器)使节流前的液态制冷剂与吸气管道中的低温蒸气进行热交换,这样既可减轻吸气管路中的有害过热,又能达到节流阀前液态制冷剂过冷的目的,这种制冷循环称为回热循环。

3.卡诺循环: 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的可逆正循环,叫卡诺循环。

(封闭式蒸汽机)在给定高低温热源条件下,按卡诺循环工作热效率最高。

4.制冷机标准工况:根据制冷机在使用中最常遇到的工作条件以及我国南方和北方多数地区一年里,常出现的气候条件为基础而确定的工况。

制冷机铭牌上的制冷量和功率就是指标准工况下的制冷量和功率。

5.氟利昂: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卤族衍生物总称,用作制冷剂的主要是甲烷和乙烷的衍生物,这些衍生物是以氟、氯和溴原子置换原来化合物中的全部或部分氢原子,使化合物的性质发生变化。

6.共沸溶液制冷剂:共沸溶液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制冷剂按一定比例相互溶解而成的混合物。

它和单一的化合物一样,在一定压力下其蒸发温度也一定。

目前作为共沸溶液制冷剂的有R500,R502等。

7.载冷剂:载冷剂是指在间接制冷系统中用来传递冷量的中间介质。

在间接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可以在较小的制冷系统内循环,冷量通过载冷剂传递给被冷却对象。

8.配气机构:保证压缩机实现吸气、压缩、排气过程的配气部件,包括吸、排气阀片、阀板和气阀弹簧等。

9.润滑油系统:对压缩机各传动摩擦件进行润滑的输油系统。

包括油泵、过滤器和油压调节部
件等。

10.卸载机构:进行压缩机气缸卸载、调节冷量、便于启动的机构,包括卸载油缸、油活塞、推杆、顶针和转环等零件。

11.蒸发压力调节阀:用于调节蒸发器中制冷剂蒸发压力(或温度)的阀门。

12.压力继电器: 压力继电器是一种受压力信号控制的电器开关。

13.直接膨胀供液系统:利用制冷剂液体的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为动力,将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膨胀阀节流降压后直接向冷却设备供液的方式供液系统.
14.重力供液系统:利用氨液分离器内的液面和冷却设备内液面之间的液位差向冷库供液的方式。

15.氨泵供液系统:以泵为动力将低温氨液直接向蒸发器供液的系统,高压氨液经膨胀阀节流后进入低压循环桶,低温氨液用氨泵以数倍于蒸发量的流量输往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部分氨液吸热气化,未气化的氨液随同气体返回低压循环桶,经分离后,气体被压缩机吸走, 桶内的氨液重新被泵送往蒸发器再循环。

16.蒸气过热循环: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低压蒸气,进入压缩机之前在吸气管道中要吸收周围环境空气的热量而过热,压缩机吸气的温度和比容都要增大,这种情况叫做蒸气过热。

蒸汽过热的循环过程为蒸气过热循环。

17.过热循环: 实际循环中,进入节流阀前,制冷剂的温度往往高于冷凝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属于过热液体),这样的制冷循环称为过热循环。

18.余隙容积:活塞在排气过程结束时与阀板及排气孔之间形成的空隙容积。

19.轴功率: 压缩机的动力传动机构存在各种机械摩擦损失,如轴承、连杆、活塞环等各摩擦件所消耗的功率。

20.飞溅润滑: 利用曲轴旋转时接触油面(或由曲轴上设置的附件接触油面),使润滑油在曲轴箱中飞溅而使各摩擦耦合件得到润滑,这种润滑方法一般用在小型开启式或半封闭式制冷压缩机中。

21.过冷循环:饱和液态制冷剂在节流膨胀时,由于节流损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闪气现象,使单位制冷量qo减小。

为了弥补这种损失,在实际循环中,进入节流阀前,制冷剂的温度往往低于冷凝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属于过冷液体),这样的制冷循环称为过冷循环。

22.膨胀阀:膨胀阀又称节流阀,是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四大主件之一,是实现制冷循环不可少的部件。

23.气缸容积效率:压缩机气缸的实际吸气量V r和活塞排量Vh二者之比成为容积效率。

24.空调工况:规定了制冷机在作空调使用时的温度条件,工作时被冷却对象的温度较高,规定蒸发温度为5℃;而由于空调的使用几乎都在夏季,因而冷凝温度也规定得较高。

25.模块化冷水机组:制冷装置全部封闭在立柜内(柜内可以是一个或两个独立的制冷系统),每个立柜(或称“模块”)能提供一定冷量,用户可根据实际所需冷量选用立柜个数的制冷机组。

26.压缩机余隙损失:由于余隙容积的存在,在排气过程结束时不可能将气缸内的气体全部排净,必然有一部分高压气体残留在余隙容积内,这样在吸气过程开始前,这部分气体首先膨胀减压,而不能象理想工作过程那样当活塞向返向行程移动时,蒸发器中的气体就立即进入气缸,而在高压气体压力降低到低于吸气压力后才能开始吸气。

所以,由于余隙容积内的气体膨胀,容积增大,占据了部分工作容积,使吸气量减少了,称为余隙损失。

27.压缩机压力损失:由于阀门开启时须克服阀片的惯性力和压在阀片上的弹簧力,以及气体流过阀门时的流动阻力,所造成的压力变化成为压力损失。

28.压缩机温度损失: 在实际压缩过程中,制冷剂温度不断升高并将热量传递给气缸,使气缸壁温度升高。

因而在吸气过程中,低温制冷剂与高温气缸壁接触时,受热膨胀,比容增大,
使压缩机的吸气量减少。

这部分损失为温度损失
29.压缩机气密损失: 压缩机运行时,由于密封不严和磨损会造成漏气损失,它经常发生在活塞环和气缸壁之间的不密封处,使得气体从高压腔向低压腔渗漏。

这部分损失为气密损失。

30.理想制冷循环: 如果工质沿卡诺循环的相反方向进行循环,则称为逆卡诺循环(理想制冷循环)。

31.理论制冷循环:(个人总结)首先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绝热压缩,之后在冷凝器中等压冷凝放热,经过在节流阀中等焓节流,最终在蒸发器中等压等温气化吸热过程称为理论制冷循环32.过冷温度:在实际的制冷循环中,在进入节流阀前,制冷剂的温度往往低于冷凝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此时温度称为过冷温度
33.压缩机液击现象:液击就是制冷剂液体(或润滑油)被压缩机吸入,由于液体不可压缩,使活塞接触液体时产生瞬间高压并损害压缩机的现象
34.压缩机输气系数:压缩机的输气系数等于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之比
35.过热温度: 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低压蒸气,进入压缩机之前在吸气管道中要吸收周围环境空气的热量而过热,压缩机吸气的温度和比容都要增大,这种情况此时的蒸汽温度称为过热温度。

四、简答题
1.简述制冷压缩机冷量的方法电量热器法过程和原理。

答:电量热器法过程和原理:
(1)试验过程
(1)试验前对整个装置认真检查,确保制冷系统和供电加热系统安全、可靠。

(2)压缩机的排气压力Pk可通过改变冷却水量、水温和传热面积(有几台冷凝器并联时)进行调节。

吸气压力P0通过改变调节阀的开度进行调节。

(3)压缩机的吸气温度通过改变供给第二制冷剂的电热量进行调节。

应该指出,在试验过程中,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吸气压力必须严格控制在规定的波动范围之内,吸气温度和膨胀阀前的制冷剂温度允许与规定试验温度有一定偏差,在计算压缩机冷量时再作修正。

(2)原理
电量热器法试验装置系统如图所示,电量热容器是一个绝热封闭容器,其上部装有一组或几组盘管式蒸发器,下部装有一定数量的第二制冷剂(R11低压制冷剂)。

在第二制冷剂中装有外界供给电能的电热管,试验时,先启动制冷压缩机,然后接通电热管电源,第二制冷剂被加热蒸发,其形成的蒸气在上部蒸发器盘管表面冷凝后下落至底部。

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被第二制冷剂加热蒸发后,其气体由压缩机吸入。

平衡时系统的制冷量等于电热管产生的热量。

3.举例说明理想制冷循环、理论制冷循环、实际制冷循环。

答:(1)如果工质沿卡诺循环的相反方向进行循环,则称为逆卡诺循环(理想制冷循环)。

图中的a →b →c →d →a过程,按逆时针方向运行。

制冷剂(工质)从点a 绝热膨胀到d,后等温膨胀吸热到点c,并从冷源T2吸取热量q2;后工质被绝热压缩到点b,再等温压缩到点a,同时向热源T1放出热量q1。

(2)点1:为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状态。

点2:为压缩机排出时制冷剂状态点,是进入冷凝器的状态点。

点3:为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凝结成饱和液体的状态。

点4:为制冷剂排出节流阀的状态,亦即进蒸发器的状态。

(3)实际上饱和液态制冷剂在节流膨胀时,由于节流损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闪气现象,使单位制冷量q o减小。

为了弥补这种损失,在实际循环中,进入节流阀前,制冷剂的温度往往低于冷凝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属于过冷液体),这样的制冷循环称为过冷循环。

如下图所示
(这一题不太确定)
11. 说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余隙容积的影响。

答:活塞式压缩机中,活塞在气缸中运动到上止点位置时,活塞顶与气缸盖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称为余隙,余隙所形成的容积称为余隙容积,一般用Vc表示。

(概念,便于理解,可不回答)
由于余隙容积的存在,在排气过程结束时不可能将气缸内的气体全部排净,必然有一部分高压气体残留在余隙容积内V C,这样在吸气过程开始前,这部分气体首先膨胀减压,膨胀过程线为图中的3’→4’,而不能象理想工作过程那样当活塞向返向行程移动时,蒸发器中的气体就立即进入气缸,而在高压气体压力降低到低于吸气压力后才能开始吸气。

所以,由于余隙容积内的气体膨胀,容积增大,占据了部分工作容积,使吸气量减少了△V1,称为余隙损失。

(图1为此题本来就提供的图,图2 是为复习提供的参考图)
8.论述氨制冷系统和氟利昂系统的特点
答:氨制冷系统的特点:
(1)采用满液式蒸发器,氨液由电磁阀和液面控制器或浮球阀控制进入蒸发器。

(2) 氨与润滑油几乎不溶, 氨液的密度比润滑油小,运行中润滑油会积存在冷凝器、储液器和蒸发器等设备的底部,应定期放出这些设备内的润滑油。

(3)储液器和蒸发器的下部分别通过管道接至紧急泄氨器。

在紧急情况下(如发生火灾),可将其中的氨液通过紧急泄氨器与水混合后排入下水道,避免爆炸。

氟利昂系统的特点:
(1)氟利昂制冷系统需进行干燥处理,系统中通常设置干燥器,防止产生"冰塞",影响正常工作。

(2)由于氟利昂12和氟利昂22的排气温度比相同工况下氨的排气温度低,油分离器中分离出的润滑油一般不带结焦物,可以直接返回压缩机曲轴箱中重新使用,因此,油分离器与曲轴箱之间设有自动回油管路。

(3)为保证润滑油能顺利返回压缩机,氟利昂制冷系统一般采用非满液式蒸发器。

(4)氟利昂制冷系统一般采用回热循环, 增大膨胀阀前制冷剂过冷度和提高压缩机吸气的过热度, 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减少有害过热和发生"液击"现象。

14.说明理想制冷循环、理论制冷循环的区别和各自特性。

答:理论循环与逆卡诺循环不同之处
(1).制冷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中按等压过程循环,而且有传热温差
(2)干压缩代替了湿压缩
(3)节流阀代替了膨胀机
逆卡诺循环的特点是:
(1)其制冷系数与制冷剂的性质无关
(2)冷热源的温差(T
1-T
2
)越大,ε
k
就越小。

制冷循环的经济性越差;
(3)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最大,任何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都小
于ε
k 。

制冷系数ε
k
可以小于1.0,也可以等于或大于1.0。

理论循环特点:用干压缩代替湿压缩,、制冷量增加了、同时压缩机耗功增加了。

理论上制冷系数下降了,但压缩机运行安全,实际蒸气压缩都是采用干压缩。

节流阀的采用增加了制冷循环耗功量,理论上制冷系数降低了,但是节流阀操作方便,设备成本降低。

2.简述制冷剂管道的布置原则。

答:氟利昂制冷剂的主要特点是与润滑油互相溶解,因此,必须保证从每台制冷压缩机带出的润滑油在经过冷凝器、蒸发器和一系列设备、管道之后,能全部回到制冷压缩机的曲轴箱里来。

5.简述冷凝温度tK为定值时,蒸发温度t0与制冷量及压缩功的关系。

答:如图所示,当蒸发温度t0降至t0'时,循环由1→2→3→4→1变为1'→2' →3→4' →1' .从图中可知:
1.单位制冷量q0减少至q0',减少的数值比较小;
2.由于蒸发压力下降,吸气比容从V1增大至V1‘,压缩机吸气量Vr不变,因而单位容积制冷量q V下降至q'V=q'0/V' ,制冷量Q0 = q'V• Vr下降;
3.单位压缩功增大,V1也增大到V'1、由
Na=M r• w=Vr• w'/v'1
不能直接看出压缩机理论功率Na是增大还是减小。

要判别其是否增大,由热力学分析,其结果取决于原来的压缩比rp=(p k/p0)
如果
①满足rp<K K/K-1条件,则Na增大。

②满足rp>K K/K-1条件,则Na减小。

K为制冷剂的绝热指数,R12为1.14 ,R22为1.16,R717为1.3,其它制冷剂的K K/K-1 值约为3。

4.随着t0的降低,循环制冷系数降低。

7.说明浮球调节阀的工作过程。

答:图左和图右是浮球阀的结构和安装图。

浮球室内装有浮球、杠杆、阀针和平衡块等零部件。

浮球室的上、下两侧通过角阀和压力平衡管与蒸发器连接,浮球室的液位与蒸发器内的液位平衡。

当蒸发器的热负荷增大时,制冷剂蒸发量增加,液位下降,浮球下沉并驱动杠杆使针阀右移(开启或开大),高压液态制冷剂经阀孔节流后直接从出液管进入蒸发器。

当蒸发器中的液位上升时,浮球上升, 驱动杠杆使阀针
左移,关小或完全关闭阀孔,使进入蒸发器中的制冷剂量减少或完全停止供给。

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液量随外界负荷变化而调节。

8.说明冷藏库冷却设备的选型原则。

答:1)冷却间、冻结间和冷却物冷藏间的冷却设备采用冷风机
2)冻结盘装、箱装或听装食品时,可用搁架式排管或平板冻结器等冻结设备
3)冻结物冷藏间采用墙排管、顶排管等冷却设备; 有良好的包装时,可用冷风机
4)储冰间采用分散均匀满布的方式设置顶排管;
5)对于包装间,当室温低于-50℃时采用墙排管;室温高于-5℃时, 选用冷风机。

9.简述制冷系统对制冷剂的要求。

答:①临界温度较高,在常温或普通低温下能够液化;②饱和压力适中,蒸发压力不低于大气压力,冷凝压力不能过高,且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之比也不能过大,避免压缩终温过高和压缩机的输气系数降低;③凝固温度低;④粘度和密度小,以便于流动畅通;⑤导热系数高;⑥液体比热容小、节流损失小、蒸汽比热大、汽化潜热大;⑦不燃烧、不爆炸、无毒、对金属无腐蚀作用、与润滑油不作用,高温下不分解、对人体无害;⑧价格便宜、便于获得
10.影响冷凝器蒸发器传热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油膜热阻、冷却介质侧的换热系数、冷却剂侧的污垢热阻、传热管的平均表面积、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管壁的厚度等。

(这个可以自己再看看PPT第三章)
12.如何根据环境温度确定制冷系数的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

答:1.蒸发温度(t0)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时的平均温度,用t0(被冷介质所要求的温度)表示。

蒸发温度取决于蒸发器管外被冷介质的种类及传热温差。

(1)被冷介质是空气,蒸发温度较空气温度低8-12℃t0= t0介-(8 -12) ℃
(2) 被冷介质是水或盐水,蒸发温度较介质温度低4-6℃t0= t0介-(4-6) ℃
2.冷凝温度(t K)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凝结的温度,用t k表示。

冷凝温度取决于环境冷却介质及传热温差。

(1)当环境冷却介质为空气时,则冷凝温度比冷凝器中冷却空气出口温度高10℃左右。

t k= t k介+10 ℃
(2)当环境冷却介质为水时,则冷凝温度比冷凝器中冷却水出口温度高5℃左右。

t k= t k介+5 ℃
13.说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与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特点。

答:(1)压缩比。

在相同压力比下,螺杆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大于活塞式压缩机。

单级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压力比为8~10,而螺杆式压缩机可达20。

制取较低温度时,螺杆式制冷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