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海南省琼中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海南省琼中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是100℃
B.火柴的火焰温度是37℃
C.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
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0℃
2.(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
深秋早晨草地上的露珠
B.
水蒸气在凉玻璃上的水珠
C.
冬天,屋外的雪人变小
D.
夏天,湿衣服变干
3.(3分)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
这是因为()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
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
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4.(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卫生球变小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5.(3分)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自来水管常会出现爆裂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自来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自来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自来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D.自来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
6.(3分)如图,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A.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
C.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D.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7.(3分)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乙的密度关系()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D.不能确定
8.(3分)“铁比棉花重”,这句话的意思是指()
A.铁的质量比棉花大B.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C.铁的体积比棉花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
9.(3分)下列关于纳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符号是nm
B.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与纳米技术有关
C.人们在纳米尺度内发现很多新的现象,给技术带来很多新进展
D.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10.(3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在测量过程中,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会没有误差
二、填空题(每空2分)
11.(4分)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如图体温计的示数是℃。
12.(4分)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
13.(4分)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14.(4分)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15.(4分)同种晶体,它的凝固点和相同,给冰水混合物缓慢加热,当冰未完全熔化之前,水的温度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4分)有一同学用一根记忆合金做了如下的实验:在冷水中将记忆合金弯成方形,然后将记忆合金放入温水中,将记忆合金弯成圆形。
如果将合金再放回冷水中,记忆合金将变形,如果将记忆合金从冷水中拿出放入温水中,记忆合金将变形。
17.(4分)水是生命之源,普通人每天大约摄入2L水,这些水相当于m3,约kg。
三、作图和实验题
18.(4分)如图,甲、乙中,图是水沸腾前,图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19.(8分)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8min熔化完毕。
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一时间图象;
(2)海波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3)海波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4)海波的熔点是℃。
20.(8分)某校地质小组的同学们,需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
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量筒、足量的水、细线。
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
(2)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指出操作中的错误:。
(3)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矿石块的质量为g.由图丙丁可知矿石的密度为kg/m3。
四、综合应用题
21.(12分)一空瓶的质量为0.2k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0.6kg.求:
(1)水的质量是多少?
(2)此瓶容积是多少?
(3)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0.5k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22.(10分)如图所示,一个容积500cm3、质量0.5kg的瓶子里装有质量0.3kg 的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
若此时瓶子的总质量是1.16kg.求:(水的密度ρ
=1.0×103kg/m3)
水
(1)瓶子里水的体积?
(2)瓶子里小石头的质量?
(3)瓶子里小石头的密度?
2017-2018学年海南省琼中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是100℃
B.火柴的火焰温度是37℃
C.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
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0℃
【解答】解: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这是一项生理常识,故A错;
B、火柴的温度高于400℃,故B错;
C、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是23℃左右,这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符,故C正确。
D、我国北方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以下,故D错。
故选:C。
2.(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
深秋早晨草地上的露珠
B.
水蒸气在凉玻璃上的水珠
C.
冬天,屋外的雪人变小
D.
夏天,湿衣服变干
【解答】解:A、深秋早晨草地上的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变为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B、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变成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变为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C、冬天户外的雪人变小,是雪吸热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D、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是蒸发现象(或汽化现象);故选:C。
3.(3分)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
这是因为()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
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
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解答】解:人上岸后,人体表的水分开始蒸发,人身上的水蒸发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于是人会感觉冷。
故选:D。
4.(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卫生球变小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解答】解:A、卫生球变小了,是变为了气态,凝华形成的物体是固态的,所以不是凝华;
B、湿衣服变干,是湿衣服上的水分变为了水蒸气,水蒸气是气态,所以不是凝华;
C、冰块化为水,由固态变为液态,不是凝华;
D、“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冰箱受冷形成的,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
故选:D。
5.(3分)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自来水管常会出现爆裂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自来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自来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自来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D.自来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
【解答】解:A、自来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小,不符合题意;
B、自来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C、自来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符合题意;
D、自来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3分)如图,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A.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
C.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D.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解答】解:
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故A正确。
故选:A。
7.(3分)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乙的密度关系()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D.不能确定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V
甲=V
乙
时,m
甲
>m
乙
,所以ρ
甲
>ρ
乙
;
当m
甲=m
乙
,时,V
甲
<V
乙
;所以ρ
甲
>ρ
乙。
故选:A。
8.(3分)“铁比棉花重”,这句话的意思是指()A.铁的质量比棉花大B.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C.铁的体积比棉花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答】解:A、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意思就是物理学中所指的质量大,但默认前提是“体积相等”,所以不加限定而单纯地说“铁的质量比棉花大”无法确定。
此选项错误;
B、根据上面A的分析可知,在体积相等的前提下,“铁比棉花重”,指的就是“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此选项正确;
C、在质量相同时,铁的体积比棉花小;在质量不确定时,两者体积无法比较。
此选项错误;
D、因为选项C正确。
此选项错误。
故选:B。
9.(3分)下列关于纳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符号是nm
B.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与纳米技术有关
C.人们在纳米尺度内发现很多新的现象,给技术带来很多新进展
D.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解答】解:A、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符号是nm.故A正确。
B、纳米技术知识高科技的一部分。
有些高科技产品与纳米技术有关。
故B错误。
C、纳米尺度给技术上带来很多新进展,如纳米机器人、量子磁盘等。
故C正确。
D、我国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注册的公司有近100个,建立了10多条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生产线,我国对于纳米技术的研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故D正确。
故选:B。
10.(3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在测量过程中,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会没有误差
【解答】解:误差与错误是截然不同的,误差只能减小,是不能避免的,
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再者测量仪器不可能制造的十分精确,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测量仪器都有影响,这些都可以造成误差;所以选项A、B、D错误;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这是减小误差的方法,
所以C正确;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2分)
11.(4分)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体温计的示数是37.8℃。
【解答】解: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对应的读数为37.8℃。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8。
12.(4分)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解答】解:家用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瓶内的,还可以通过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降低温度。
13.(4分)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解答】解:蒸馒头时,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上层蒸格中的温度较高,所以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故答案为:液化;放出。
14.(4分)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mm;(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dm。
【解答】解:(1)中学生的身高1700mm,即1.7m,符合实际;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dm,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1)mm;(2)dm
15.(4分)同种晶体,它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给冰水混合物缓慢加热,当冰未完全熔化之前,水的温度等于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解答】解:对于同种晶体,其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比如冰的熔点是0℃,而水的凝固点也是0℃;我们知道冰是晶体,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由于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升高,故给其加热,一部分冰会熔化,即在其熔化前,虽然其混合物吸热但温度始终是不变的。
故答案为:熔点;等于。
16.(4分)有一同学用一根记忆合金做了如下的实验:在冷水中将记忆合金弯成方形,然后将记忆合金放入温水中,将记忆合金弯成圆形。
如果将合金再放回冷水中,记忆合金将变方形,如果将记忆合金从冷水中拿出放入温水中,记忆合金将变圆形。
【解答】解:有题意可知:在冷水中将记忆合金弯成方形,然后将记忆合金放入温水中,将记忆合金弯成圆形;如果将合金再放回冷水中,温度降低,记忆合金将变方形,如果将记忆合金从冷水中拿出放入温水中,温度升高,则记忆合金将变圆形。
故答案为:方;圆。
17.(4分)水是生命之源,普通人每天大约摄入2L水,这些水相当于2×10﹣3m3,约2kg。
【解答】解:V=2L=2×10﹣3m3,
∵ρ=,
∴m=ρv=1.0×103kg/m3×2×10﹣3m3=2kg。
故答案为2×10﹣3;2。
三、作图和实验题
18.(4分)如图,甲、乙中,乙图是水沸腾前,甲图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解答】解:图甲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图象,图乙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是沸腾前的图象;
故答案为:乙;甲。
19.(8分)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8min熔化完毕。
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一时间图象;
(2)海波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海波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
(4)海波的熔点是48℃。
【解答】解:(1)根据表格数据描点,然后用线段分别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2)由表中数据和曲线图可知海波从第4min开由表中数据可知,海波从第4min 开始熔化,到第8min结束,在此过程中,海波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因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海波为晶体;
(4)海波的熔点为48℃。
故答案为:(1)见上图;(2)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晶体;(4)48。
20.(8分)某校地质小组的同学们,需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
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量筒、足量的水、细线。
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2)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指出操作中的错误:用手拿砝码。
(3)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矿石块的质量为68g.由图丙丁可知矿石的密度为 3.4×103kg/m3。
【解答】解: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左盘高,平衡螺母应向左调节;(2)由图甲知,在称量过程中,小明用手拿砝码了,这样会使砝码生锈;(3)由图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石块的质量:m=50g+10g+5g+3g=68g;由图丁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水的体积为60ml,水和石块的体积为80ml,所以石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
矿石块的密度:ρ===3.4g/cm3=3.4×103kg/m3;
故答案为:(1)左;(2)用手拿砝码;(3)68;3.4×103。
四、综合应用题
21.(12分)一空瓶的质量为0.2k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0.6kg.求:
(1)水的质量是多少?
(2)此瓶容积是多少?
(3)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0.5k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解答】解:
(1)水的质量为m=0.6kg﹣0.2kg=0.4kg;
(2)根据ρ=得:
==400c m3;
瓶子的容积为V=V
水
=0.5kg﹣0.2kg=0.3kg=300g,
(3)油的质量为m
油
油的体积V
=V=400c m3,
油
===0.75g/cm3。
油的密度ρ
油
答:(1)水的质量是0.4kg;
(2)此瓶容积是400c m3;
(3)这种油的密度是0.75g/cm3。
22.(10分)如图所示,一个容积500cm3、质量0.5kg的瓶子里装有质量0.3kg 的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
若此时瓶子的总质量是1.16kg.求:(水的密度ρ
=1.0×103kg/m3)
水
(1)瓶子里水的体积?
(2)瓶子里小石头的质量?
(3)瓶子里小石头的密度?
【解答】解:
(1)由ρ=得瓶子里水的体积:
V水===3×10﹣4m3;
(2)瓶内小石头的总质量:
m石=m总﹣m瓶﹣m水=1.16kg﹣0.5kg﹣0.3kg=0.36kg;
(3)小石头的总体积:
V石=V瓶﹣V水=5×10﹣4m3﹣3×10﹣4m3=2×10﹣4m3,
小石头的密度:
ρ===1.8×103kg/m3。
答:(1)瓶子里水的体积为3×10﹣4m3;
(2)瓶子里小石头的质量为0.36kg;
(3)瓶子里小石头的密度为 1.8×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