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过程中,应当将假设的条件与数学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注
重学生数学多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打破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
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构建数学模型,从而有效地扩展学生的建模
思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让学生解答“例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出这
两个数”
建模一:设较小的奇数为x,另外一个就是x+2,
X(x+2)=323,解方程得:x =17,x =-19,所以,这两个奇数分
1
2
别是:17、19,或者-17,-19
建模二:设较大的奇数x,则较小的奇数为323/x,则有:
x-323/x=2,解方程得:x =19,x =-17,同样可以得出这两个
1
2
奇数分别是:17、19,或者-17,-19
建模三:设x为任意整数,则这两个连续奇数分别为:
2x-1,2x+1,(2x-1)(2x+1)=323,即4x^2-1=323,X^2=81,
三、注重多向思维,扩展学生的建模思路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受到固定教学方式的影响,
进而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形成单向思维的状态,并形成了固
定的思维方式,进而降低学生的数学解题效率,导致学生的数
学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数学建模问题具有一定的假设性,并
且涵盖了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
情况,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葛香虎.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建模教学[J].科
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01).
[2] 沈海萍.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
2015(24).
2018.No32 121
x =9,x =-9,2×1-1=17,2x +1=19,2x -1=-19,2x +1=-17,
1
2
1
2
2
所以,这两个奇数分别是:17、19,或者-17,-19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标教学
理念,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数学
建模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
若上一年盈利,则盈利不计入下一年的年利润;若上一年亏
损,则亏损计作下一年的成本。)(1)请求出y(万件)与x(元/件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第一年这种电子产品的年利润s(
万元)与x(元/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第一年年利润的最
大值。让学生结合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上述的习
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藏武存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中学)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的 培养,是新课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及 时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而加强学生的数学建模思 想,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数学建 模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提高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旨在探究初中数学教学 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市场急需的电子产品,已于当年投入生产并 进行销售。已知生产这种电子产品的成本为4元/件,在销售过 程中发现:每年的年销售呈y(万件)与销售价格x(元/件)的关系 如图所示:
其中AB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部分,BC为一次函数图象的
一部分。设公司销售这种电子产品的年利润为s(万元)。(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建模能力 培养 新课标指出“建模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 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为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 建模能力提供依据并指明了方向。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应当贴 近学生的生活,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个数学问题会出现很 多思路,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与灵活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提升。 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数学教学内 容,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建模学习热情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为 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引发 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投入 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建模能 力,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经 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数学建模问题,引发学生思 考,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例如,某地的气象资料表明,山脚下的平均气温为22℃, 从山脚下起,每升高1000m,气温就下降6℃。如果要在山上种 植一种适宜生长在平均气温为18℃~20℃的植物,那么,把这 种植物种植在高于山脚的什么地方较合适? 解析: 从山脚下起,每升高1000m,气温就下降6℃。 那么,每升高1m,气温就下降6/1000℃。设这种植物适宜种 植在高于山脚xm的地方。根据题意,得:22-6/1000x≥18与 22-6/1000x≤20 解得:1000/3≤x≤2000/3 问题贴近实际,易于理解,可引导学生建立不等式模型, 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进而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 建模学习的热情。 二、丰富生活背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意识 数学建模并不是单纯的数学问题,而是从实际生活实践 出发,涉及到多方面的生活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 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阅 历,为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教 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设置与学生生 活实践相关的数学建模问题,捕捉社会热点问题,根据学生已 有的生活经验,改变数学建模例题,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的 数学解题经验,建立数学模型,进而有效的解决数学建模问 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让学生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 生活背景,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建模 意识。月电科技有限公司用160万元,作为新产品的研发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