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简案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案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案[实验名称] 醇、酚的性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醇类的一般性质,并比较醇和酚之间化学性质上的差异,认识羟基和烃基的相互影响。
[教学重点] 醇羟基和酚羟基在化学性质上不同[教学难点] 性质试验中苯酚硝化实验[教学方法] 讲演法[教学过程][讲述] 【实验目的】进一步认识醇类的一般性质,并比较醇和酚之间化学性质上的差异,认识羟基和烃基的相互影响。
[讲述] 【实验步骤】1. 醇的性质(1)比较醇的同系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1 mL水,然后分别滴加甲醇、乙醇、丁醇和辛醇各5滴,振摇并观察溶解情况,如已溶解则再加入5滴样品,观察之,从而可得出什么结论?(2)醇钠的生成及水解在干燥的试管中,加入1 mL无水乙醇(不要使用一般乙醇!),然后将表面新鲜的金属钠1小粒(尽可能小一点!)投入试管中,观察现象,有什么气体放出?怎样检验?待金属钠完全消失后[1],向试管中加入2 mL水,滴加酚酞指示剂,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3)醇和Lucas试剂[2]的作用在3支干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5 mL 正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每个试管中各加入2 mL Lucas试剂,立即用塞子将管口塞住,充分震荡后静置,温度最好保持在26~27℃,注意最初5分钟及1小时后混合物的变化,记录混合物变混浊和出现分层的时间。
(4)醇的氧化将盛有1 mL乙醇的试管中滴加1% KMnO4溶液2滴,充分振荡后将试管置于水浴中微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式。
以异丙醇作同样实验,其结果如何?(5)多元醇与氢氧化铜的作用用2 mL5%氢氧化钠及5滴10%硫酸铜溶液,配置成新鲜的氢氧化铜,然后一分为二,取5滴多元醇样品滴入新鲜的氢氧化铜中,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样品:乙二醇和甘油2. 酚的性质(1)苯酚的酸性在试管中盛放苯酚的饱和水溶液1 mL,用玻璃棒沾取一滴于pH试纸上试验其酸性。
将上述苯酚饱和水溶液一分为二,一份作空白对照,与另一份中逐滴滴入5%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振荡,直至溶液呈清亮为止,写出有关反应式。
苏州大学材化部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表
4
3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校区
第二节
09:00~09:50
现代物理、化学、材料研究进展★(大类课程)
3
3
郎建平等
新校区
605-5201/5301
第三节
10:10~11:00
现代物理、化学、材料研究进展
605-5301
先进复合材料
现代无机非金属材料
现代仪器分析★(跨大类课程)
3
3
屠一锋等
新校区605-5201
2
2
屠迎锋等
新校区606-6211
第七节
15:40~16:30
现代高分子结构设计前沿进展
现代无机非金属材料▲
2
2
周竹发、沈风雷、李伟峰
新校区605-5211
第八节
16:40~17:30
现代高分子结构设计前沿进展▲
2
2
朱健等
新校区605-5207
第九节
18:30~19:20
第十节
19:30~20:20
第十一节
20:30~21:20
备注栏
一.2018级硕士研究生英语具体分班名单开学免修考试结束后,另行公布。基础英语课程从第5周开始上课,第17周结束。应用英语不再集中授课,导师指定阅读10-20篇英文文献,写英文综述,用英语作开题报告。第一外国语为小语种的硕士生跟外国语学院相应小语种(二外)听课,上课时间从第3周开始到第17周结束,具体事宜与外国语学院高老师联系(联系电话:65243012)。
第四节
11:10~12:00
先进复合材料▲
2
2
梁国正
新校区605-5111
第五节
13:30~14:20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公开课简案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案-12上课学校:苏州大学上课班级:04医学时间:******上课地点:独墅湖校区化学楼上课老师:朱琴玉[教学课题] 实验12 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铬黑T、钙指示剂的使用条件及终点颜色变化情况。
3.了解水的硬度的测定意义和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水的硬度的测定的原理。
[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教学过程][引言] 日常用水(自来水,河水等)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和镁盐,属于硬水。
日常用水用作锅炉用水、制备去离子水时都需要测定其硬度,即其钙、镁含量的测定。
[板书] 实验12 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滴定前终点前终点后Mg2+ + HIn2-- + H+ Ca2+ + HY3-2- + H+Mg2+ + HY2- + H+MgIn- + HY3-2- + HIn2-(酒红色)(纯蓝色)CaO含量 =cV2 ×M (CaO)50×Mg2+含量 =cV1 ×M (Ca)50×c(V2-V1)×M (Mg)50×Ca2+含量 =100010001000[实验演示] 终点的到达。
[实验内容] 1.Ca2+ 的测定2.Ca2+、Mg2+ 总量的测定[讨论并小结] 1.如果只有铬黑T指示剂,能否测定Ca2+的含量?2.Ca2+、Mg2+与EDTA的配合物,哪个稳定?为什么滴定Mg2+时要控制pH=10,而Ca2+则需控制pH=12~13?3.用EDTA 法测定水的硬度时,那些离子的存在有干扰?如何消除?4.若在pH>13的溶液中测定Ca2+怎样?[布置作业] (略)。
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的迁移数
qH + = VcH + F
tH + =
VcH + F It
欲使界面保持清晰,必须使界面上下电解质不相混合,选择 CdCl 2溶液能满足这一要求。
Cu
mA
_
DC +
R
V
Cd
Rs
三、仪器与试剂
? 仪器
迁移管; -1~+4 mV 记录仪;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 接 线匣;导线若干;铜电极和镉电极;超级恒温槽; 带尼龙管的 5 mL 针筒;小烧杯;废液缸;砂纸若干。
? 试剂 含甲基紫的 0.1 mol·L-1 盐酸溶液
四、实验步骤
? 按图装置仪器;用带尼龙管的针筒吸取蒸馏水洗迁移管 2次, 并
检查迁移管是否漏水,取少量的含甲基紫的 HCl 溶液(待测液),直 接插入到迁移管的最下端,将迁移管洗涤 2次; 然后将待测液慢 慢加入迁移管中。装满后,插入 Cu 电极。
mol·L-1;标准电阻Rs
Ω
每次界面移动电势读数 /mV
No.
V/mL
t /s
E1
E2
I/mA
Q /(mA·S)
tH+
1
2
(1) 根据记录仪记录下来的电势 -时间图求积分得到电荷 Q。
Q
t2 I dl
=
t1
由测得电压 U及标准电阻 Rs, 求得电流 I,以电流 I对相应
的时间 t作图,求出其包围的面积即总电荷 It。
? 将迁移管垂直固定,按图接好线路,接通电源,调节恒温槽的
温度为 25 ℃,温度恒定后,调节电流至 3.5 mA 左右。打开记录仪 开关,随着电解的进行,阳极不断溶解 生成Cd 2+ ,待形成清晰的界 面时,记下界面迁移的起始刻度,界面每移动 0.05 mL 记录一次, 直至迁移 0.5 mL 为止。重复测定两次。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公开课简案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课程教案[实验名称] 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及色谱分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了解天然产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教学重点] 学习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教学难点] 薄层色谱、柱层析实验操作要点的掌握和应用[教学方法] 陈述法,讲演法[教学过程][讲述] 【实验目的】1. 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分离提纯方法;2. 通过对柱色谱和薄层色谱操作方法的掌握,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讲述] 【背景知识】绿色植物的叶、茎中,如菠菜叶,含有叶绿素(绿)、胡萝卜素(橙)和叶黄素(黄)等多种天然色素。
叶绿素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2O5N4Mg)和叶绿素b(C55H70O6N4Mg),其差别仅是叶绿素a中一个甲基被甲酰基所取代从而形成了叶绿素b。
它们都是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络合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
植物中叶绿素a的含量通常是b的3 倍。
尽管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一些极性基团,但大的烃基结构使它易溶于醚、石油醚等一些非极性的溶剂。
胡萝卜素(C40H56)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
它有三种异构体,即a-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γ-胡萝卜素,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多,也最重要。
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它在绿叶中的含量通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
与胡萝卜素相比,叶黄素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本实验先根据各种植物色素的溶解度情况将胡萝卜素(橙)、叶黄素(黄)、叶绿素a 和叶绿素b从菠菜叶中提取出来,然后根据各化合物物理性质的不同用色谱法进行分离和鉴定。
[图示] 【分离产物结构式】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黄)和β-胡萝卜素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讲述] 【色谱法原理】色谱法是分离、提纯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
其分离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个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当选择某一个条件使各个成分流过支持剂或吸附剂时,各成分可由于其物理性质的不同而得到分离。
苏州大学材化部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表
14:30~15:20
现代高分子合成新方法▲
2
2
程振平、倪沛红、蔡远利、赵优良
605-5107
第七节
15:40~16:30
食品安全技术▲
2
2
傅楠
605-5106
第八节
16:40~17:30
学科交叉及前沿▲
2
2
陈红等
605-5201
第九节
18:30~19:20
化工前沿专题讨论▲
2
2
陈晓东等
605-5110
无机化学前沿进展
高等有机合成化学
生物与环境分析化学
无机催化材料
无机催化材料▲
2
2
吴张雄
606-6107
第二节
09:00~09:50
材料的制备与技术
高等有机合成化学▲
2
2
史达清
605-5107
第三节
10:10~11:00
有机化学前沿进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分析科学前沿进展
学科交叉及前沿
现代高分子合成新方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
2
邓安平
605-5110
第四节
11:10~12:00
理论有机化学▲
2
2
朱晨
606-6116
第五节
13:30~14:20
理论有机化学
催化科学及应用
材料的制备与技术
分析综合实验
第1-8周理论课606-6106
高分子合成与表征实验第1-8周理论课 606-6217
生物医用高分子
催化科学及应用▲
605-5201
第一节
08:00~08:50
苏州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胺的性质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案[实验名称] 胺的性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脂肪族和芳香族胺化学反应的异同性,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伯、仲和叔胺。
[教学重点] 脂肪族和芳香族胺化学反应的异同性,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伯、仲和叔胺。
[教学方法] 讲演法,比较法,归纳法[教学过程][引言] 【实验目的】本次的实验内容是胺的性质。
通过实验,要掌握脂肪族和芳香族胺化学反应的异同性,学会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伯、仲和叔胺。
[讲述] 【胺的性质实验一】与亚硝酸的反应[1, 2]。
1.伯胺的反应:①取0.5 mL苯胺盛于试管中,加2 mL浓盐酸和3 mL水,将试管放在冰水浴中冷却至0o C。
再取0.5 g亚硝酸钠溶于2.5 mL水中,用冰水浴冷却后,慢慢加入含有苯胺盐酸盐的试管中,随加随搅,直至溶液对碘化钾淀粉试纸呈蓝色为止[3],此为重氮盐溶液。
②取1 mL重氮盐溶液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注意是否有苯酚的气味?③再取1 mL重氮盐溶液,加入1滴β-萘酚溶液(配方:0.4 gβ-萘酚溶于4 mL 5%氢氧化钠中),观察有无橙红色生成?2.仲胺的反应:分别取1 mL N-甲基苯胺及1 mL二乙胺盛于2支试管中,各加1 mL浓盐酸及2.5 mL水。
把试管浸在冰水中冷却至0 o C。
再取1支试管,加入1.5 g亚硝酸钠和5 mL 水溶解,分成两份。
把2支试管中的亚硝酸钠溶液分别慢慢加入上述两种仲胺盐酸盐的溶液中,并随时振荡,观察有无黄色沉淀生成。
3.叔胺的反应:取N, N-二甲基苯胺及三乙胺重复试验(2),结果如何?利用上述试验可以区别胺的类型。
[讲述] 【胺的性质实验二】Hinsberg 试验[4]试样:苯胺、N-甲基苯胺,N, N-二甲基苯胺。
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液体胺或0.1g 固体胺、1.5 mL NaOH 溶液及3滴苯磺酰氯,塞住试管口,剧烈振荡3~5 min ,拔去塞子,振摇下在水浴上温热。
苏州大学材化部高分子专业化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题:用填料塔分离甲醇-水的混合物班级:10高分子姓名:殷超学号:目录一、设计课题…………………………………………………(3 )二、工艺流程说明………………………………………………(4 )三、精馏塔的设计计算1.由质量分率求甲醇水溶液的摩尔分率 (5)2.全塔物料衡算 (5)3.采用图解法,求解R Min,R (6)4.填料塔压力降的计算 (8)5.D、Z等计算 (9)6.计算结果列表 (17)四、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7.储槽的选型计算 (17)8.换热器的选型计算 (19)9.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22)10.主要接管尺寸的选型计算 (22)11.泵的选型计算 (24)12.流量计选取 (26)13.温度计选取 (26)14.压力计选取 (26)五、设备一览表 (27)六、选用符号说明 (28)七、参考文献 (29)设计课题题目:本设计任务为分离甲醇-水混合物。
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
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热器加热至泡点后送入精馏塔内。
甲醇常压下沸点为64.7℃,故可采用常压操作,用25℃的循环水进行冷凝。
塔顶上升蒸汽采用全冷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回流至塔内,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器冷却后送至储槽。
甲醇-水物系分离的难易程度适中,设计中选用金属拉西环填料常压连续精馏,泡点进料进料量:300Kg/h(质量百分率30%,以甲醇计)塔顶产品含量97%釜液浓度1.6%回流比自定设计要求:1)流程示意图2)精馏塔物料衡算3)精馏塔理论塔板数4)精馏塔直径塔高的求取5)填料层的阻力校核6)精馏塔的热量核算7)附属设备设计8)主要装备图一张工艺流程说明本次设计的精馏塔是用来分离回收甲醇的,要求回收甲醇的浓度达到97%,所采用的流程如图所示,含30%的原料液通过原料泵加压,再经过过滤器、原料预热器,再进精馏塔进行精馏分离,塔顶气相通过冷凝器冷凝,不凝气体放空。
冷凝液一部分由回流泵压回塔内作为回流液,其余部分则作为产品输出。
苏州大学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推荐课程表
班号:班级名称:09 强化班人数:19 辅导员:黄郁健实行日期:2012年9月3日----2013年1月11日
班号:班级名称:09 化学人数:72 辅导员:黄郁健实行日期:2012年9月3日----2013年1月11日
班号:班级名称:09 应用化学人数:30 辅导员:黄郁健实行日期:2012年9月3日----2013年1月11日
班号:班级名称:09 化学(师范)人数:37 辅导员:黄郁健实行日期:2012年9月3日----2013年1月11日
制表人:赵妙琴联系电话:67060350 打印日期:
班号:班级名称:09 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数:31 辅导员:黄郁健实行日期:2012年9月3日----2013年1月11日
班号:班级名称:09环境工程人数:20 辅导员:黄郁健实行日期:2012年9月3日----2013年1月11日
班号:班级名称:09 材料化学人数:30 辅导员:黄郁健实行日期:2012年9月3日----2013年1月11日
班号:班级名称:09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数:39 辅导员:黄郁健实行日期:2012年9月3日----2013年1月11日
班号:班级名称:09 高分子人数:42 辅导员:黄郁健实行日期:2012年9月3日----2013年1月11日
班号:班级名称:09 无机非人数:35 辅导员:黄郁健实行日期:2012年9月3日----2013年1月11日。
苏州大学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推荐课
苏州大学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推荐课程表(2017级)11.12班级名称:17强化班人数:37 辅导员:鲍清上课日期:2019年2月25日至2019年6月23日(上课共计17周)
班级名称:17化学人数:91 辅导员:鲍清上课日期:2019年2月25日至2019年6月23日(上课共计17周)
班级名称:17应用化学人数:43 辅导员:鲍清上课日期:2019年2月25日至2019年6月23日(上课共计17周)
班级名称:17化工人数:34 辅导员:鲍清上课日期:2019年2月25日至2019年6月23日(上课共计17周)
班级名称:17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数:61 辅导员:鲍清上课日期:2019年2月25日至2019年6月23日(上课共计17周)
苏州大学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推荐课程表(2017级)
班级名称:1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数:55 辅导员:鲍清上课日期:2019年2月25日至2019年6月23日(上课共计17周)
苏州大学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推荐课程表(2017级)班级名称:17功能材料人数:34 辅导员:鲍清上课日期:2019年2月25日至2019年6月23日(上课共计17周)。
苏州大学有机化学实验-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案[实验名称]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验证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进一步加深对羧酸及其衍生物化学性质的认识;了解肥皂的制备原理及其性质。
[教学重点]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归纳各类物质的相似性和不同点。
[教学方法] 比较法,归纳法[教学过程][引言] 本次实验内容是: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讲述] 1. 羧酸的性质(1)酸性试验:分别蘸取液体样品或固体样品的水溶液在同一条刚果红试纸上画线,比较各线条的颜色及深浅程度。
样品:甲酸,乙酸,草酸[1]。
用量减半。
(2)氧化作用:取1支试管加入1 mL稀硫酸(1:5)和1 mLKMnO4,分成3份;分别加入样品,小火加热煮沸。
观察现象并比较反应速率。
样品:甲酸,乙酸,草酸[2]。
用量减半。
[讲述] 2. 酰氯和酸酐的性质[3]样品:乙酰氯,乙酸酐(1)水解作用:先取适量去离子水,缓慢滴加乙酰氯[4]。
水解结束后加入AgNO3溶液。
同时,做乙酸酐水解。
(2)醇解作用:干燥试管中加入1 mL无水乙醇,1 mL样品。
反应结束后加水,以20%的Na2CO3溶液中和至中性,有酯层浮起[5]。
同时,做乙酸酐醇解。
(3)氨解作用:干燥试管中加入5滴新蒸馏的苯胺,8滴样品。
反应结束后加水并搅拌。
观察现象[6]。
同时,做乙酸酐氨解。
[讲述] 3. 酰胺的水解:样品:乙酰胺(1)碱性水解:0.1 g样品和1 mL 20%的NaOH溶液,水浴加热至沸[7]。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气体的性质。
(2)酸性水解:0.1 g样品和2 mL 10%的H2SO4溶液,混匀,沸水浴煮沸2 min。
冷却,加入20%NaOH溶液至碱性,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气体的性质[8]。
[讲述] 4. 油脂的皂化:大试管中加入猪油小半匙[9],3 mL95%乙醇和3 mL 30-40%的NaOH溶液,沸水中煮沸成一相[10],继续加热10 min。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公开课简案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普通化学》教案1,2
上课学校:苏州大学时间:*****2课时
上课地点:上课老师:
[教学课题] 绪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目的,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并明确其他各学科与化
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 化学与各学科的关系
[教学难点] 科学发展过程中与化学有关的具体实例的解释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板书] 绪论
[引言]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和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一门科学。
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的化学变化。
[内容]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质变、-定量、伴随着能量变化。
化学的分支学科: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
化学的发展: 化学分支本身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交叉学科、应用学科不断涌现。
许多领域都涉及化学知识: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生命科学,化学与其他各学科的关
系,《普通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1)课前:根据老师提供的有关信息做好课前预习.
(2)课内:以听为主, 适当做些纲要性笔记.
(3)课后:及时将不懂的问题解决;
[小结] 化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
[布置作业] (略)。
苏州大学溴乙烷的制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溴乙烷的制备原理、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溴乙烷的制备原理、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过程中溴乙烷的提纯和纯度鉴定。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溴乙烷原料、氢溴酸、氢氧化钠、饱和食盐水、无水硫酸钠、分液漏斗、烧杯、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等。
2. 实验药品:溴乙烷、氢溴酸、氢氧化钠、饱和食盐水、无水硫酸钠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有机合成的重要性,引出溴乙烷的制备实验。
2. 理论讲解(1)溴乙烷的制备原理:溴乙烷可通过乙醇与氢溴酸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制得。
(2)实验步骤:将乙醇与氢溴酸混合,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冷却、分液、洗涤、干燥、蒸馏等。
3. 实验操作(1)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氢溴酸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
(2)将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使溶液回流。
(3)待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饱和食盐水,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
(4)将分液后的下层液体倒入另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静置。
(5)用蒸馏装置对上层液体进行蒸馏,收集溴乙烷。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溴乙烷的沸点、颜色、气味等性质,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
5. 总结与反思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
五、课后作业1.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分析等内容。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溴乙烷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溴乙烷的制备原理、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公开课简案
苏州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51,52
上课学校:苏州大学上课班级: 时间:******
上课地点:上课老师:
[教学课题]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教学目标] 理解配合物晶体场理论的主要论点,并能用以解释一些实例。
[教学重点] 用晶体场理论解释一些实例。
[教学难点] 用晶体场理论解释一些实例。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板书] 晶体场理论
[引言] 三十年代初,鲍林的价键理论,能满意地说明配合物的各种几何构型和磁性,但不能解释某些配合物的构型和稳定性。
[内容] 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1、在配合物中金属离子与配位体之间是纯粹的静电作用,即不形成共价键;2、金属离子在周围电场作用下,原来相同的五个简并d轨道发生了分
裂,分裂成能级不同的几组轨道;3、由于d轨道的分裂,d轨道上的电子将重新排布,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轨道,往往使体系的总能量有所降低。
中心原子d轨道的能级分裂情况
晶体场稳定化能:若d轨道不是处在全满或全空时,d电子分裂轨道后的总能量低于分
裂前轨道的总能量。
这个总能量的降低值,称为晶体场稳定化能。
此能量越大,配合物越
稳定。
晶体场稳定化能的计算
在强场中P<D成对,在弱场中P>D则填充在,dg轨道。
过渡元素配合物大多是有颜色的解释。
[小结] 用晶体场理论解释一些实例。
[布置作业] (略)。
苏州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苏州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苯甲酸乙酯的制备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课程教案[实验名称]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教学目标] 学习酯化反应合成苯甲酸乙酯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共沸除水的原理。
学习分水器的使用,巩固回流、减压蒸馏等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共沸蒸馏技术,减压蒸馏技术。
[教学难点] 减压蒸馏技术。
[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引言] 【实验内容】苯甲酸乙酯的制备【实验目的】学习酯化反应合成苯甲酸乙酯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共沸除水的原理。
掌握分水器的使用,巩固回流、蒸馏等基本操作。
[讲述] 【实验原理】羧酸酯一般是由羧酸和醇在催化剂存在下通过酯化反应进行制备的。
苯甲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进行反应,生成苯甲酸乙酯和水:由于该反应可逆,故加入过量的乙醇使平衡向右移动。
同时,实验中加入苯,使苯、乙醇和水形成三元共沸物,用分水器不断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使酯化反应完全。
【实验装置图】图1 反应装置 [讲述] 【实验步骤】图2 蒸馏装置在干燥的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苯甲酸(4 g,33 mmol)、无水乙醇(10 mL)、苯(8 mL)和浓硫酸(1 mL),摇匀后加沸石,安装分水器[1],回流冷凝管。
水浴加热至回流,开始控制回流速度1~2 d/s。
加热回流约1小时,至分水器中不再有小水珠生成时,停止加热。
改为蒸馏装置,蒸出过量乙醇和苯。
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盛有30 mL冷水的烧杯中,搅拌下分批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或研细的粉末),中和至无气体产生,pH试纸检测下层溶液呈中性[3]。
用分液漏斗分出粗产物,水层用乙醚(10 mL)萃取。
合并有机相,用无水CaCl2干燥。
干燥后的粗产物先用水浴蒸除乙醚[5],再改用减压蒸馏,收集95~100 °C/1.995 kPa的馏分。
称量,计算产率。
纯对苯甲酸乙酯的沸点为213 °C,折光率nD20 1.5001。
【实验操作流程图】[4][2][讲述] 【注释】[1] 可以在分水器中加满带水剂苯。
材化部学第一学期研究方案生课表
苏州大学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公共课课程表年级:2018级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部2018年6月制订2、英语1班 <本部授课)主要为老校区的博士生,具体分班名单待开学免修考试结束后, 另行公布。
3、英语2班<新校区授课)主要为新校区的博士生,具体分班名单 待开学免修考试后结束后,另行公布。
4、临床博士英语具体分班名单另行公布。
<联系电话:65243012)1、第一外国语为小语种的博士生跟外国语学院相应小语种 < 二外)听课,具体上课时间及地点与外国语学院的胡琰老师联系苏州大学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公共课课程表年级:2018级硕士研究生 <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研究生部2018年6月制订具体分班如下:1-15班均上“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与实践”; 1、2、7、8、9、10、11班上“自然辩证法”;3、4、5、6、12、13、14、15班上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1班:文思107 ; 2班:文思207; 3班:文思307 ; 4班:东教315; 5班:东教309 ; 6班:学院自定;7班:1001幢1101; 8班:1001幢1201; 9班:301幢1219; 10班:301幢 1114; 11 班:301 幢 1116; 12 班:301 幢 1314; 13 班:301 幢 1316; 14 班:605 幢 5201; 15 班:学院自定;苏州大学材化部 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表2 / 5课程名称总 学 时学 分课程负责 人上课地点 班级 人数星期节次、时间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与实践 36 2 陆树程 见备注栏 见备注栏 第一节 08:00~08:40 自然辩证法18 1 陆树程 见备注栏 见备注栏 第二节 08:50~09:30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181陆树程见备注栏见备注栏第三节 09:40~10:20 1、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与实践课程第1周始上课,每周8学时,5周内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课程教案
[实验名称] 己二酸二乙酯的制备
[教学目标] 学习已二酸二乙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学习分水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减压蒸馏的原理、
系统和操作技术。
[教学重点] 共沸蒸馏技术,减压蒸馏技术
[教学难点] 减压蒸馏技术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引言] 今天的实验内容是:已二酸二乙酯的制备。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大家掌握已二酸二乙酯的
制备原理和方法,熟悉减压蒸馏的原理、系统和操作技术。
[提问] 本次实验原理是什么?
[讲述] (评价学生答案并复述原理。
)通常已二酸和乙醇为原料,以酸为催化剂,利用羧酸和醇的
酯化反应生成己二酸二乙酯。
在反应过程中利用共沸蒸馏使可逆反应进行完全。
CH 2CH 2CO 2H
2CH 2CO 2H
+2 C 2H 5OH
CH 2CH 2CO 2C 2H 52CH 2CO 2C 2H 5+ 2 H 2O
[演示] 【实验装置】 图2
蒸馏装置图
图1 己二酸二乙酯制备装置图油水分离器
[讲述] 【实验步骤】
按实验装置图1搭好装置,在50 mL 园底烧瓶中加入己二酸(1.8 g ,12 mmol ),乙醇(4.4 mL ,7.38 mmol ),甲苯(5 mL )和浓硫酸(1滴)[1]。
装上油水分离器[2],上接回流冷凝管,管口连接一内装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用小火加热回流40分钟[3]。
冷却,改回流装置为蒸馏装置,小火常压蒸馏,除尽甲苯,乙醇和水的恒沸物(77-78 C ),待无馏分蒸出为止[4]。
将上述蒸馏残液倒入克氏烧瓶进行减压蒸馏[5]得到纯己二酸二乙酯,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沸点为138 o C/20mmHg ;98 o C/5mmHg 。
产量2.2-2.4 g ,产率89-95%。
【实验步骤流程图】
77-78 o C )
[讲述] 【注释】
[1] 加料时,最后不要忘加一滴浓硫酸,没有催化剂反应很难进行。
加好以后要摇匀。
[2] 分水器使用前要验漏,建议用甲苯,要确保不漏,否则使用中装置下方有明火,会有危险。
[3] 反应开始时升温应快些,待已二酸全部溶解后,应控制好温度。
[4] 减压蒸馏前,应确保低沸点的馏分已全部蒸除,否则减压蒸馏时易爆沸。
[5] 减压蒸馏必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佩戴护目镜。
[讲述] (在学生都开始共沸回流时)介绍减压蒸馏原理、系统和操作规范。
【基本原理】减压蒸馏是分离和提纯高沸点和性质不稳定的液体以及一些低熔点固体有机物的常用
方法。
应用这一方法可将沸点高的物质以及在普通蒸馏时还没达到沸点温度就已分
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纯化。
【减压蒸馏装置】
减压蒸馏装置主要由蒸馏、抽气(减压)、安全保护和测压四部分组成。
1. 蒸馏部分
蒸馏部分由热源A、热浴B、蒸馏瓶C、克氏蒸馏头D、毛细管E(带有橡皮管和螺旋夹F)、温度计G、冷凝管H、双股(或多股)尾接管I及若干个接收瓶J组成。
减压蒸馏瓶(克氏蒸馏瓶)有两个颈,其目的之一是为了避免减压蒸馏时瓶内液体由于沸腾而冲入冷凝管中。
蒸馏瓶的容积应为被蒸馏液体体积的2~3倍。
毛细管是穿过一个单孔橡胶塞安装在克氏蒸馏头的直口上的,其尖端向下伸至距蒸馏瓶底1~2mm处,上端套一段弹性良好的橡皮管,并装上螺旋夹控制开闭。
螺旋夹用以调节进入空气的量,使极少量的空气进入液体,呈微小气泡冒出,作为液体沸腾的气化中心,使蒸馏平稳进行,又起搅拌作用(减压蒸馏不加沸石)。
温度计安装在克氏蒸馏头的侧直口上,其量程应高于被蒸馏物的减压沸点30℃以上,安装高度应使其水银泡上沿与克氏蒸馏头的支管口下沿在同一水平线上。
冷凝管是根据被蒸馏液的减压沸点选择的。
由于减压蒸馏时一般将馏出温度控制在50~100℃之间,所以多用直形冷凝管。
如果馏出温度在50℃以下,应选用双水内冷的冷凝管;若在140℃以上应选用空气冷凝管。
如果被蒸馏的是低熔点固体,则馏出温度可能甚高,此时可不用冷凝管而直接将多股尾接管套接在克氏蒸馏头的支管上。
尾接管的股数由需要接收的组分数决定,如需要接收一个、两个、或三个组分,应分别选择两股、三股或四股尾接管。
接收瓶和蒸馏瓶均可选用圆底瓶、尖底瓶或梨形瓶,但不可用锥形瓶或平底烧瓶。
接收瓶的容积依馏分的体积选择。
2. 抽气部分
抽气部分实验室通常用水泵或油泵进行减压。
水泵(水循环泵):所能达到的最低压力为1.33 kPa(10 mmHg)。
油泵:油泵的效能决定于油泵的机械结构以及真空泵油的好坏。
好的油泵能抽至真空度为0.133 Pa(0.001 mmHg)。
油泵结构较精密,工作条件要求较严。
蒸馏时,如果有挥发性的有机溶剂、水或酸的蒸气,都会损坏油泵,污染泵油并降低其真空度。
因此,使用时必须十分注意油泵的保护。
3. 保护和测压部分
保护和测压部分略复杂一些。
实验室中常将后两部分合装在一辆手推车上以便灵活推移,称为油泵车。
减压蒸馏的保护和测压部分除了前述的安全瓶K和压力计N之外还包括有冷却阱M及四个干燥塔O,P,Q,R。
安全瓶的活塞用来及时放气,调节系统压力的。
冷却阱通常置于装有冷却剂的广口保温瓶中,其作用在于将沸点甚低、在冷凝管中未能冷凝下
来的蒸气进一步冷却液化,以免其进入油泵。
安装冷却阱时应注意勿将进、出气口接反。
所用冷却剂可以是冰水、冰盐、干冰或氯化钙-碎冰,依实验需要选定。
干燥塔是为吸收有害于泵油的气雾而设置的,如水汽可以使泵油乳化,有机气体可以溶解于泵油中,这两者都会增加油的蒸气压,降低油泵所能达到的真空度,而酸雾则会腐蚀泵体机件,破坏气密性,加速磨损等。
四个干燥塔中依次装有无水氯化钙(吸收水汽)、粒状氢氧化钠(吸收水汽及酸雾)、变色硅胶(吸收水汽并指示保护系统的干燥程度)和块状石蜡(吸收有机气体)。
实验室通常利用水银压力计来测量减压系统的压力。
水银压力计又有开口式水银压力计、封闭式水银压力计之分。
(我们安装的是封闭式压力计。
)
【操作要点及说明】
(1)被蒸馏液体中若含有低沸点物质时,通常先进行普通蒸馏,再进行水泵减压蒸馏,而油泵减压蒸馏应在水泵减压蒸馏后进行。
(2)装置停当后,先旋紧橡皮管上的螺旋夹,打开安全瓶上的二通活塞,使体系与大气相通,启动油泵(长时间未用的真空泵,启动前应先用手转动下皮带轮,能转动时再启动)抽气,逐渐关闭二通活塞至完全关闭,检查系统能否达到所要求的压力。
停止试压。
(3)加入样品,旋紧橡皮管上的螺旋夹,启动油泵抽气,逐渐关闭二通活塞,从压力计上观察体系内压力应能符合要求(根据沸点与压力关系);同时注意观察瓶内的鼓泡情况,调整毛细管导入的空气量,如发现鼓泡太剧烈,有冲料危险,立即将二通活塞旋开些。
(4)在系统充分抽空并达到压力后开始通冷凝水,(一般用油浴)加热,逐渐升温,一旦减压蒸馏开始,就应密切注意蒸馏情况,调整体系内压,经常记录压力和相应的沸点值,根据要求,收集不同馏分,蒸馏速度0.5~1 滴/秒。
(5)蒸馏完毕,移去热源,慢慢旋开螺旋夹(防止倒吸),并慢慢打开二通活塞,平衡内外压力,使测压计的水银柱慢慢地回复原状,(若打开得太快,水银柱很快上升,有冲破测压计的可能),然后关闭油泵和冷却水。
[作业]
1. 在怎样的情况下才用减压蒸馏?
2. 使用油泵减压时,有哪些吸收和保护装置?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3. 在进行减压蒸馏时,为什么必须用热浴加热,而不能用直接火加热?为什么进行减压蒸馏时须先
抽气才能加热?
4. 当减压蒸完所要的化合物后,应如何停止减压蒸馏?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