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看语文教学

合集下载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

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

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

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

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

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

1。

整体性和个体性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中国文化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而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逻辑和个体思维为特征。

中国人的整体观念根源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把一切都放在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

这种整体性和综合性,其渊源可追溯到《周易》。

《周易》以代表大地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将象征万事万物的其余六十四卦置于其后,以天地位准则,将天地间的道理普遍包容在内,从整体上把握宇宙和万事万物,形成了概括天地间的世界体系,体现了一种系统的整体观。

浅析中西方教育思维模式下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教育思维模式下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教育思维模式下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作者:于苗郭慧馨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16期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中不断引入西方高校的办学理念,其中有关课堂教学法的研究一直走在教学改革的前端。

然而,西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学生,本研究旨在探索中西方思维模式下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应用规律,分析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授课对象应采取的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思维课堂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随着教育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培养国际化、个性化和创新性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国内外高等学校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中西方教育理念不断融汇化合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不断引入西方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给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作为教育教学的最根本手段,课堂教学如何为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服务?如何把中西方教学方法中最先进的部分融合起来,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的学、思、练、用一体化?是目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普遍问题。

中外学者曾从哲学、历史、文化、心理学、行为学等多个角度,详细研究和阐述过中西方在教育思维模式上存在的差异,但针对中西方课堂教学法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

本研究将根据高等教育的教学特点,探索在中西方教育思维模式下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探索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授课对象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发现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应用规律。

1 中西方教育思维的差异首先,中西方教育思想中,对知识获取方式的界定不同。

中国古代有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墨子、孟子,在古希腊同样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大哲学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中西方文化的演变影响甚远。

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他尊重学生“材”的多样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

而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教师的作用是“助产”,通过不断地引导和诘问,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作者:赵艳娇来源:《城市地理》2015年第09期摘要:由于历史发展、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的不同,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许多差异,而这种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是非常明显的。

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语言时由于不理解目的语国家的思维方式,习惯于用自己思维的方式去表达,因此常常会产生负迁移而导致语言学习中的偏误。

要想真正学好一门语言就要理解并用目的语的思维方式来表达,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让学生习惯于汉语的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要使学生习惯于汉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理解这种差异,从而使学习汉语的效率更高。

其次,要让学生多练习,通过大量的听话和阅读练习习惯于这种表达形式,形成良好的语感。

最后,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表达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不能因为能够听得懂而忽视表达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对外汉语教学;语感一、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人类产生的最初是不存在思维方式的差异的,然而在慢慢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文化。

如今,由于历史发展轨迹、宗教信仰、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等等方方面面的不同,人类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多差异。

以美国人和中国人为代表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线型思维”与“螺旋型思维”“线型思维”指的是思维方式比较直接,解决某一问题时直接思考相对应的方面。

而“螺旋型思维”指的是解决某一问题时,考虑与其相关的问题,用迂回的方式思考。

“线型思维”是以美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人,而“螺旋型思维”是以中国人为代表的。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医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中医讲究“内病外治,外病内治”,而西医则是哪里有病治哪里。

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体现为:西方人说话往往比较直接,开门见山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说话人沿着某一固定的路线表达信息,听话人也同样按这种方式去理解。

而中国人说话往往比较委婉地表达信息,不直接说明,要靠听者去领会。

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讲课讲稿

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讲课讲稿

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班级:B041102学好:B04110233姓名:周德金由于这一学期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系统学习,不难发现中西方无论是衣食住行夫人那个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次我们讨论的是中西方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

下面就来分几个方面来细致的探讨一下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几种角度的分析大多数西方人喜欢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然而中国人曲线思维,习惯迂回。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寻求世界的对立,“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

,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如“天人合一”、“亦此亦彼”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

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譬喻的话,那么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我们中国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法感到非常头痛,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难懂的文字。

那么,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

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

比如,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

相反的,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

东方人因“整体思维”更容易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所以,东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各种事情大的如国际事务小的如夫妻关系,都有可取之处,不可片面否定;但在很多事情诸如有关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则可以向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学习。

举一个例子:德国人做菜放多少盐是需要用天平来称的,而中国是用勺子舀的。

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塞其中的是“道”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西方人处理事情就像西医,头痛医头,脚疼医脚。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下的汉语句型教学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下的汉语句型教学

76现代交际■ 2016年8月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下的汉语句型教学李晓欢(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学习一门外语,除了从表层的语言符号着手外,还要从更深层次的民族思维方式上寻根究底,剖析 两种语言在根本上的差异,从而展开理据性的语言教学与学习。

汉语句型教学也不例外,应从两个民族的思维 方式的文化对比角度来分析句型,让汉语句型的教学与学习有理有据。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方式意合与形合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6) 15-0076-02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该民族所共有的、比较稳定的思维方法、习惯和对客观 事物的认知模式。

思维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语言表达又要 受到思维的指导和约束。

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轨迹、宗教信仰以及生活环境不同,导致各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存 在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必定又要反映在语言和日常交际 中,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对交际行为的干扰是在所难 免的。

相应的,要克服这种由思维方式差异造成的文化障 碍,就要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对思维方式的文化差异进行研 究。

众所周知,西方人的思维强调个体,重视人的主观作 用并以个体为中心;中国人的思维则是整体把握,注重主 客体的融合。

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核心区别是西方文化 以自我为中心而中国文化以群体观念为主,因此,西方文 化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必定以主体为中心。

而中国文化将整 体置于个体之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时,突出整体,主客体 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

一、汉英句子结构重意合与重形合之别英汉句子的一般结构基本上都是主语+谓语+宾语。

但 是,两种语言的句子的结构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 异的主要区别在于汉语句子注重意合,而英语句子注重形 合。

汉语的句法关系主要靠语义和词序来表达,并且只要 求语义上的完整;英语的各个语法成分在句中都具有一定 的作用,因此,就比较重视句子的结构形式和逻辑上的合 理性。

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在面对同一个世界时,都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观察和了解这个世界。

但是,事实证明,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着显著的不同。

或者说,东西方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

从一些小的事情上就能看出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比如,我们如果写信给欧洲的朋友,地址一定是这样的格式:XX号XX街XX市XX国家,而我们中国人的写法刚好相反。

又如,中国人的姓名,是先整体后个别,即代表全家族的姓氏在前,然后才是个人的名字;西方人大都是个人名字、父名、家庭姓氏的排列方式。

中国人对日期的写法也是从大到小,按年、月、日顺序排列,而西方人则刚好相反。

从这些细节上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国人注重整体,看问题往往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在总体上去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称为合一法。

而西方人注重局部,看问题的角度是从局部到整体,关注个体和细节,喜欢把复杂的事物无限细分。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称为二分法。

不同的思维方式,自然会产生不同的世界观和哲学思想。

印度人在地理上属于东方,但印度人却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

他们关注自我,也注重普遍的规律,抽象思维能力很强,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中剥离出简单的规律。

因为关注自我,所以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当释迦牟尼开始思考这个世界现象的本质时,他首先思考的是这类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归宿是哪里?从这些问题出发,他最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就是佛家思想的起源。

印度人的这个思维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印度人约会从不守时,印度城市是有名的脏乱差,这些都可以说是印度人太关注自我的一种负面表现。

但印度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却被世人认可。

如,数字作为现实世界的抽象,而古印度在数学方面有相当大的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所谓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人的发明。

在今天,印度的软件行业处于全球领先,其它国家难以撼动其地位。

西方人注重局部和细节的二分法思维方式,使他们习惯于将事物划分成更细微的部分,或者划分成不同功能部分的组合。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内容摘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化及文化体系。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面,闪光的一面。

中西方文化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差异的因素很多,如地域,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其中,思维方式的不同是形成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最重要的原因。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中国人注重具象思维,西方人注重抽象解析;中国人思维比较保守,西方人思维崇尚开放;中国人曲线思维,西方人直线思维。

这些都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点。

关键字: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化及文化体系。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面,闪光的一面。

中西方文化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差异的因素很多,如地域,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其中,思维方式的不同是形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最重要的原因。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中国人注重具象思维,西方人注重抽象解析。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

如中国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崇尚整体印象,和谐之美;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抽象意识。

这样看来,中国人思维方式属于整体、具象思维,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属于分析、逻辑抽象思维。

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东方文化。

中国人善于归纳,所以流传下来了四库全书,四大名著等等,这些都是文化的总结和归纳。

而西方人重演绎,他们多是对某个领域某个阶段进行深入彻底的研究,在某一个点上做文章。

再如中国人强调群体,提倡整体的进步,整体的团结,而西方人强调个体,追求个性的发挥。

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塞其中的是“道”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这些都是由于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

简单来说,西方人大多关注具体问题和细节;中国人则主要从整体结构思考问题。

这两种思维方式各有所长,正是由于这种不同,才成就了中西方不同的辉煌灿烂的文化。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利玛窦与明末儒士之间的对话为依据宋荣培,国立汉城大学哲学系Prof. Young-bae Song,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1.局部的生活环境范围和不同思维方式的产生生活在山里的孩子认为太阳总是从山上升起,又从山上落下,他们把这个事实当作“真理”。

然而,相同的现象对于生活在岛上的孩子却有不同见解,他们认为太阳是从海上升起又落回到海里。

山里孩子的“真理”对于岛上孩子来说却不是“真理”。

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不能接受这样的“真理”。

如此,即使是所有人都毫不怀疑“确信”的“真理”,由于人的生活环境造成的认识、判断和信念体系等也都各不相同。

特别是在游牧、农耕和只允许局部商业活动的近代以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认为自己生活的世界和文明就是文明世界的中心,而认为这个区域以外都是野蛮世界。

他们只按照自己所熟知的“标准”(或者“世界观”)单方面去评价和否定对方(即异己文化),而没有准备超越于此的理想交流和对话交流。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可以讨论的“全球的”普遍妥当的世界观或价值观在当时无法存在。

对于希腊人和罗马人来说,生活在地中海另一边的其它地区的人种和文化都是征服和教化的对象。

东亚的中国文明也认为自己是“中华”(中心之花),而将自己以外的地区看作是需要教化的“夷狄”世界。

东西方文化的接触和相互流入是在1497年达伽玛发现印度航线以后,特别是在17世纪以后正式开始的。

当时,耶稣会的神父进入中国,学习汉语,并用汉语将与东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不同的西方宗教观和伦理观做了系统地介绍。

这种西方宗教伦理观念在东亚的传播同时也为挑战当时风靡一时的性理学世界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不相信人格神的“东方”道德形而上学(即性理学)的核心也通过这些耶稣会的神父传到了遥远的西方,并给否定中世纪神学系统的“世俗化”和坚持“人本主义”的启蒙主义思潮的形成带来了相当积极的影响。

2.语言的差异和思维的差异——西方的形式逻辑和东方的相关性思维方式思维方式首先与使用语言的语法特点密切相关。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研究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研究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研究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关键词〕语言;文化;思维模式;民族;差异〔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4―0463(2008)10(A)―0026―02引言语言与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的土壤。

语言时时处处无不体现着民族心理和认知,多样的语言也反映出文化的多样性。

近年来,学界逐渐意识到,要使跨文化交际得以更加充分的实现,研究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必不可少。

由此,作为语言与文化间桥梁的思维模式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

思维方式的研究,为更好地开展语言学、翻译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客观具体的参照。

根据相关文献中不同的观点、标准、特征,我们大致可以将思维方式分为若干类型。

事实上,思维方式是一个多层面系统,从广义上讲,思维方式的形成与不同的时代、地域、社会、民族、宗教等因素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机制。

所以,思维方式的研究不仅仅是社会学、心理学的内容,在语言学科范畴中,它也日渐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思维方式是历史变迁的结果。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人类思维方式,它也折射着某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生产力及科技发展水平。

可以说,思维方式不同的核心便是文化的不同。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同的思维方式由此而成。

从文化类型来讲,整个世界民族可以粗略地被分为东方民族和西方民族。

中华民族是典型的东方文化的代表,而西方文化则根植于英美等英语国家。

以下,我们将阐述传统中式思维方式与英语国家的西方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并以此解释英语和汉语是如何体现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的。

人类的思维是一个人类自身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整个世界人类的思维模式系统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多样性和个性。

每种文化群体、语言群体的成员均具有区别于他者的思维特征。

一种在某个特定社会中最普遍的思维方式便成为这个社会的思维方式。

对思维方式直观的解释为“某种特定群体成员所习惯和认同的思考方法”。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的例子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的例子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的例子
1. 历史观念:中西方对历史的观念存在明显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历史被看作是一种线性进化的过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渐发展到现代社会。

而在中国文化中,历史被看作是一种循环的过程,非常重视历史的传承和延续。

2. 社交习惯:中西方社交习惯存在巨大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通常称呼对方的名字,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通常使用称谓来表示尊重和亲密程度。

3. 教育观念:中西方教育观念也存在明显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而在中国文化中,教育重视传统的知识和技能,更注重考试成绩和学生的听从。

4. 时间观念:中西方时间观念也存在明显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被看作是有限且不可逆转的资源,人们通常注重时间管理和效率。

而在中国文化中,时间被看作是柔性的,相对于人们的关系和具体情况而言。

5. 人际关系:中西方人际关系模式也存在巨大区别。

西方人通常更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强调独立和竞争。

相反,中国文化强调集体、关系和互助,人们更注重家庭、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上,老师曾由几个神鬼故事引出了中国玄学与西方科学的对比。

玄学给人的感觉高深莫测,而西方科学则更容易理解,给人感觉更靠谱。

我觉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比较感性,在判断事物时习惯通过直觉,通过对自己过去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无意识整合后来做出判断。

若细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想,有时他们也很难分析得出自己想法的其来龙去脉。

在古代,对于普通人,儒家教条就充当了知识的角色,而生活经验可以是祖上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他们通过这些形成自己大部分的的世界观。

古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我觉得他就是在博览群书的前提下吸收了大量知识,对事物有了更敏锐的直觉。

而草根起家的明太祖朱元璋,我觉得他是在历尽波折坎坷后练就了洞察人性的厉害心智。

西方人的思维则比较理性,在判断事物时喜欢先分析。

所以他们最推崇的人都是通过公式、定理解释世界的科学家。

西方人遇到事情习惯问为什么,喜欢把事情的逻辑条理理得一清二楚清楚,迥异与东方教条文化下成长出来的人。

“父母让我这么做,社会上都是这这样的。

”我们常这么想,而比较少像西方人那样通过自己的逻辑分析做出是非判断。

导致这种差异的部分原因也许可以从教育方式上体现。

美国的中小学生学习很少的理论知识,老师多在教他们怎样问为什么,甚至通过玩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中国的教育多是灌输式的,在吸收足够多的知识后,让他们自动生成对事物对世界的认识。

我也是这种教育模式下走出来,有时候多问自己几个问什么我就发现自己的思维缺乏严密的逻辑,多时候我凭直觉做事。

这也许不是什么坏事或好事。

中国靠这种思维方式不也有过鼎盛时期吗。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下的汉语句型教学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下的汉语句型教学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下的汉语句型教学【摘要】本文探讨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下的汉语句型教学。

首先分析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然后探讨了汉语句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接着讨论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汉语句型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汉语句型教学的建议。

最后介绍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融合在汉语句型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比对不同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句型教学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以及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平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这对于提升汉语教学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方式、汉语句型教学、对比、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建议、融合、意义、发展方向、平衡、重要性1. 引言1.1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下的汉语句型教学在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下的汉语句型教学中,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理解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汉语句型教学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方向性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

西方思维方式注重逻辑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中方思维方式更注重整体性思考、注重集体与共同体的利益。

这种差异在汉语句型教学中体现为,西方学生更倾向于直接掌握句型结构和语法规则,而中方学生更注重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句型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汉语句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也需要我们关注和思考。

目前,在汉语句型教学中存在着重视机械记忆、忽视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问题,学生缺乏真实语境下的交际实践,导致掌握句型后无法灵活运用。

老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也是制约汉语句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汉语句型教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提高汉语句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通过中西方思维方式的融合和平衡,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汉语句型教学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2. 正文2.1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1. 逻辑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其逻辑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

【模式】从语言文字看东西方思维上

【模式】从语言文字看东西方思维上

【关键字】模式我们了解文化的「知情权」吗?作为华人﹐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与华人文化有关﹐我们虽然穿的是西服﹐有时说的也可能是外语﹐但是我们都使用共同的母语﹐在吃饭时都喜欢用「筷子」﹐在互相之间的寒暄中总觉得带有「人情味」﹐我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都有一定的认识。

中国文化其实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份﹐身体中的一部份﹐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东方化的。

(可点击上图进入全书内容)如果把思维模式和文化视之为「产品」﹐一种我们祖先创造并让我们继承的产品﹐在使用这些产品时﹐我们都应该有权知道有关这些产品的资料﹐产品的「出处」和「品质」﹐产品将会对使用者构成怎样的影响等等。

我们有权了解这些「产品」数据﹐有权知道为什么在我们的说话中总带有一两则「成语」﹐原来在使用「成语」时﹐我们的思维模式也同时得到训练的机会﹔我们有权知道为什么我们要使用「筷子」而不是「刀叉」﹔这产品的设计意念在哪里﹐为什么华人长者都喜观打「太极拳」﹐中国武术的内容﹐为什么是这样的丰富多彩﹔我们也有权知道﹐为什么我们经常要请朋友吃饭﹐为什么「人情债」总是躲也躲不过﹔在学术上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道德文章」﹐为什么要讲「三纲五常」﹐我们祖先又是如何看待国家﹑社会和民族这些概念﹔还有在历史中的各种各样的现象等﹐我们都有权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全球华人对中华文化的「知情权」。

作为文化的使用者和传承者﹐我们有权知道这些文化背后的「成份」﹐也就是构成这种产品的元素﹐我们绝对有权知道吸收或使用了这种「产品」后﹐这些「成份」是否也会随着文化产品而进入我们的「五脏六腑」﹐它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思维和行为造成怎样的影响﹐是好是坏﹐是永久还是暂时性的。

在把它们灌输给下一代前﹐我们更要了解清楚这些「成份」﹐不然的话﹐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同样会发生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这就是「知情权」的重要性。

我们要知道的是「产品」的「成份」﹐一种不可再分割的影响因素﹐本书可以告诉读者﹐文化「产品」的「成份」就是思维模式﹐我们的叫做「象化思维」模式﹐西方的是「量化思维」模式。

从语言角度浅析中西方思维差异

从语言角度浅析中西方思维差异

从语言角度浅析中西方思维差异摘要: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都体现在各自的语言中,使语言各具特色。

本文从书写、词汇、句子以及语段比较了汉语和英语的差异,阐述了中西方的思维特点。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思维差异语言一、引言语言和思维,两者密不可分。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外化,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而语言也只有在思维的过程中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否则就只是空洞的声音,不再是音义结合的交际工具[1]。

同时,语言和思维也互相适应。

每种语言除了要满足一个民族的交际需要,也需要适应思维的要求。

由于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各个民族的思维内容是一致的,但是思维的方式却有差异,不同的民族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客观世界,这种差异也自然地反映到了语言中。

本文拟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入手,比较汉语和英语不同语言层次上的差异,了解中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语言。

二、不同语言反映出的思维差异1.从书写看中西方思维差异汉语的基础书写单位是汉字,由横、竖、撇、捺、提等小笔画构成。

一般书写的时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各种笔画组成一定间架结构,有留白,给予人浮想联翩的美感。

传统的汉字在早期练习时会使用九宫格,讲究平衡二字。

同时,由于汉字属于表意系统,使用形声、象形、指示等构字法,因此整体看来每个汉字都像一幅画。

比如山、水、日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汉字,最早模拟的就是自然本身。

大、小、囧这些常用字在视觉上也相当形象。

可以说,汉字显示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同时,汉字中还存在大量的形声字,其中的形旁能提示意义,例如溪、河、冲、流、渐是与水有关的。

而铁、钱、钩、银等和金属有联系。

声旁则能提示语音信息,例如请、晴、清、情都发qing1的音。

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东方重视感性,崇尚形象思维的特点。

相反,英文单词属于表音文字,由字母组成,26个字母按照排列组合构成千变万化的单词,单词本身与表达的事物之间没有对应关系,主、客体呈现对立,物我分明。

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看语文教学

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看语文教学

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看语文教学
苑司方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东西方文论话语的不同就在于读书方式的不同,或者说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以解剖式的分析见长,中国则以感悟式的综合取胜,各有其特点.
【总页数】1页(P24)
【作者】苑司方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一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从英汉语言看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2.从中西民族社交语看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3.从汉英句子结构看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4.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5.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反应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反应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反应》摘要:摘要:由于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影响,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客现上存在差异,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既是思雄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維的主要表现形式,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析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无疑对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英语时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徐晓红摘要:由于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影响,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客现上存在差异,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既是思雄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維的主要表现形式。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析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无疑对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东西方思推方式差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反应作一探讨。

关键词:思雉方式;差异;语言表达“思维只不过是脱去了外衣的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同时也用语言交流思想。

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有在语言的材料基础上,在语言的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因此思维对语言的决定作用就在于思维的不同角度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思维方式的差异必然影响表达思想内容的相应的语言形式的不同。

一焦点式与散点式的思维差异西方人喜欢采用焦点式思维方式。

重视分析原则,强调由一到多的思想。

而中国人则往往采用散点式的思维方式,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从多到一得思想。

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势必反应在句法结构的表达上。

英语句子以主谓语两大支柱为核心(焦点)控制句内其他各种成分(如各种短语和分句等),这一严谨的主谓结构通常由名词性短语和动词性短语构成。

两者不可或缺、协调一致,提纲挈领,由主到次、聚集各种关系网络,形成从一到多的空间型构造。

因此英语各种长短句子尽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始终是主次分明。

美文赏析: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完整版PPT课件

美文赏析: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完整版PPT课件

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两种文化 对人的影响,而且对东西文化的交流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看待同一个问题的时 候存在着很多的不同。 因此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对双方的有效 沟通都显得极为重要。只有认识到这种思维差异,并且以此去 指导行为,才能够使双方的交往更有效。 [赏析] 中国文化的“富矿”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交融地带, 西方文化的“富矿”在感性与理性的两极,中西文化“富矿” 的不同,决定了中西文化各有特色,各有强项与弱项,从而使 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交流时既不要崇 洋媚外,又不能全盘否定,应该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退出
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 社会历史背景中构建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中国人生活中复 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 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西方人生 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 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 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而 西方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 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这种思维 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 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 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 不同,使得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 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 用。 那么导致这两种思维方式存在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呢?我们不 妨借鉴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的观点。他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 东西 方 文论 话 语 的 不 同 就 在 于 读 书 方 式 的 不 领 巾教 学 法 ” 变 种 , 们 的 核 心 还 是 领 着 学 生 分 析 课 文 。 一 类 老 师 的 它 同 , 者 说 思 维 方 式 的 不 同 , 方 以懈 剖 式 的 分 析 见 长 , 国 则 以感 悟 式 的 通过 自己的反 复阅读 , 或 西 中 细心 揣摩 。 出 文章 味道 。 品 然后 在课 堂 上 引导 学
◆ ◆ ◆
从 东 西 方 思 维 方 式 的 不 同 看 语 文 教 学
◆ 苑 司 方
( 河南省濮阳县一中 )
【 摘要l东西方文论话语的不 同就在 于读 书方式的不 同, 或者说 思维方式 的不 同, 西方 以解剖式 的分析见长 , 中国则以感悟 式的综合取
胜 , 有其特点。 各 【 关键 词 】东西 方 思维方式 语 文 教 学
称之 日: 飘逸豪放 , 对杜 甫称 之为 “ 郁顿 挫” 如 此等等 , 子不胜 枚 沉 , 例
举。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论话语 。
后来 , 文教改几 经波 折 , 语 多种教 学法异 彩纷 呈 : 么 目标教 学法 、 什 情境 教 学法 、 导读教 学 法 等 , 一而 足 。细 看 这些 教 学 法 , 非是 。红 不 无
理应以我们见长 的思维方式去学习 , 因为在我们炎黄 子孙每 一个人 的大脑 然后在 课堂上 分析 课 文 , 现 成结 论 硬 塞 给学 生 。 学 生 感 到味 同嚼 把 让 里都保存了感 悟式综 合思 维方 式的遗 传基 因。那么 , 我们 阅读经 典文章 蜡 , 不 如 让 学 生 多 读 几 遍 课 文 。 真 时。 就要反复阅读 , 仔细揣摩 , 整体把握 , 咂摸 出自己的味来 , 到那时我们 才 能真正有所收获。至于 自然学科 , 像数学 、 物理 、 学、 化 生物是分析 多一点, 还是综合多一点 , 咱姑且不论。
几年前, 笔者就拜读季羡林老 人 的文章 , 季老 有关东 西方思 维方式不 由此 引起对此教学法的讨论 , 红领 巾教学 法” “ 的讨论 , 立了现代文教 学 建
同 的 观 点给 笔 者 留下 了很 深 的 印 象 。 季 老 认 为东 方 的 基 本 思 维 方 式 是 综 模 式 。在 “ 个 环 节 ” 学 模 式 的 基础 上 , 步 建 立 了语 文 教 学 特 别是 现 代 五 教 逐
运动为界大致可以分 为两个阶段。五 四新 文化运动 以前的教育 , 才是 中国 时间 。 开始整体把握 。 《 ” 药>才匆匆读了一遍 , 便马上讨论 : 夏瑜的悲剧是个 土 生土长的真正意义上的传 统教育 , 一时期 的教 育形式主 要是私塾 , 这 私 人悲剧 , 还是社会 悲剧?《 雷雨> 中人物与情节关系尚未理清 , 便进入正 、 反

近 年 来 , 们 又 引 进 了 美 国 的 教 学 理 念 , 学 生 自 主 合 作 探 究 。这 是 我 让
个很好的教 学理念 。不过我 们还 是看看 我们现 在 的语 文课 堂教学 吧。
现在课 堂上常见 的教学话语是 ,给你们三分钟时 间, 大家很 快地把课本 。 请
接 下 来 , 看 我 们 的 语 文 教 学 , 想 中 国 的 语 文 教 学 以 五 四 新 文 化 读一遍 ” “ 看一 我 , 前两位同学转过 身去 , 四个人一组开始。他在对 比东西 方文论 家时又作 了具体 阐 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 1 题解 。 () 作者介绍 、 时代 背景等。 ( 范读 , 2) 讲解 生字 释。他说 : 西方文论家企 图把一篇文学作 品加 以分 析、 解剖 , 给每一个被分 生词 、 学生质疑 问难等。( ) 3 分析课文 。 结构分析 、 人物形象分 析、 重点难 点 4) 5) 红领 巾教学 析 的部分一个专门名词 , 支离繁琐。而东方 的以中国文论家为代表 的文论 分析等。( 总结主题思想。 ( 研 究写作特 点。不难看 出“ 的核心就是分析课文 . 事实上老 师在课堂所做 的大量 工作 就是领 着学 家则从整体出发 。 把他们从 一篇文学作 品 中悟 出来 的道理或 者印象 , 用形 法” 象化的语言 。 来给它一个评价 , 比如 , 清新庾 开府, 俊逸鲍 参军”, 对李 白则 生分析课文。此教学法还被延用到古文的教学上。
综合取胜 , 各有其特点。
生 互动 一下 , 展示 一下 自 己理解 文 章 的思 路 , 这就 是 所 谓教 给 学 生 思
作 为一个从教多年的中学语文教 师, 我非常认 同季老 的这一论断。我 路 。老 师之所 以品 出文章 味道 , 还不是 反 复阅读 , 细心 揣摩 的结果 。那
多 个人认为 , 尤其是在学 习本 民族 语言和继 承本 民族 优 秀文化过程 中, 我们 干脆让 我们 的学生 直接 多阅读 、 揣摩好 了。 另一类老 师直 接搬教参 。
周 还 空 塾里的语文教学主要是读经 , 读经 的主要方式是背诵。后人批评私 塾里的 双 方 辩 论 : 扑 园 对 鲁侍 萍 的爱 是 真 情 , 是 假 意 ? 结 果 是 热 热 闹 闹 , 空
背诵是死记硬背 , 主要是 因为没 理解就 开始读 背。我倒有不 同 的看法 : 在 洞洞。“ 阅读是一项高 尚的心 智锻炼 ” 全 然不见 了。阅读 需要 细细品味 , , 人生的记忆黄金期 , 多储备点经典 , 啥不好 , 没 这是其一 ; 二, 其 谁能否认读 阅读需要用心去感悟 。即便是讨论分析 , 也应建 立在 反复阅读感知课文 的 背的开 始就是理解的开始呢? 谁又能否认 读背的过程就是 理解的过程 呢? 基 础 之 上 。 读书百遍其义 自见 , 这是真理 。至于背 下来还没 完全理 解 。 那就储 存在 大 纵观 中国百年教育改革的历史 , 在学 习西方 的同时 , 我们 也做 了很 多 取得 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 。 其是在 自然学科 方面。但我们 的 尤 脑里 。 什么时候理解都可 以。有人 说这种 背诵戕 害 了孩 子的灵 性, 抹杀 了 有益 的探 索. 原因是 多方面 的. 咱只说语 文教 学自身 的原因。 孩子的创新能力, 我看也未必。物理学家钱伟长 , 小受的就是私垫教 育, 语 文教 学成绩不 容乐观 , 从 基本上就是 分析语 文的过程 。 我们成 天拿着西 方人 四书 五 经 全会 背 。 史 子 集 也 能 背 相 当一 部 分 。 考清 华 时 , 文 、 史 都 考 我们学 习语文 的过程 , 经 中 历 了满分 10分 , 0 物理 5分 , 学、 学共 2 数 化 0分 。后来学 了物 理专业 , 因不 所擅长 的“ 原 分析” 把解剖 刀来肢解我们 的语言和我 们的经典 美文。这也 这 在这里提及。再后来成 了世界级的物理学家 , 不是 。 若 文革 ” 对他 的迫害 和 许就是 我们语文高耗低效 的症结所在 吧 !让我们 不要再犯取 彼之短 舍 己 贻误 。 他在物理学领域的建 树也许会 更大。钱老 从小背 了很 多书, 并没影 之长的错误 。让我们语文课堂少一 点分析 , 多一点感悟。犹如一道 美味大 响他的聪明才智, 也没影 响他 的创造发 明。相 反, 正因为背了很 多书 , 才做 餐 , 不在于分析 它的成分和评价它的色泽 , 关键在于 吃下去 , 们才能获取 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