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劳的蚂蚁》导学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辛劳的蚂蚁》教案范文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辛劳的蚂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悉课文《辛劳的蚂蚁》的内容,理解蚂蚁的勤劳和智慧。
1.2学会生字词,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2.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
2.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阅读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3.2激发学生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的勤劳和智慧。
1.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
2.教学难点2.1理解蚂蚁如何克服困难,完成搬运食物的任务。
2.2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奋与成功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特点。
2.自主阅读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效果,解答学生疑问。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蚂蚁如何克服困难,完成搬运食物的任务。
4.分析课文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蚂蚁的勤劳和智慧。
5.课堂小结5.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6.作业布置6.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蚂蚁的观察日记。
6.2深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课后延伸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蚂蚁的其他生活习性。
2.学生观察身边的蚂蚁,记录下它们的行动特点。
3.家长参与,共同探讨蚂蚁的智慧与勤劳。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堂讨论、分析课文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蚂蚁的勤劳和智慧。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提高了课堂氛围。
3.课后延伸环节,学生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了蚂蚁的生活习性,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2.蚂蚁图片3.课文《辛劳的蚂蚁》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辛劳的蚂蚁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辛劳的蚂蚁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作者马克·吐温精细的观察力与丰富的想像力,是他同时代的幽默作家难以与其相匹敌。
其中辛劳的蚂蚁引发的触景生情,更是抒发了无穷谈谈。
以下是整理的辛劳的辛劳的蚂蚁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辛劳的蚂蚁》教案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作者的相关常识,从整体上把握解题的内容。
3、领会马克•吐温“冀有所悟,以迁于善”的讽喻主旨。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学习难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
学法指导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非常重要信息。
一、导语在错综复杂的人类世界中会,要辨清事情的真伪是至极极其困难的,即使是值得尊敬如曹雪芹者,也只能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来掩饰内心的困惑。
那么,在动物的世界中,真相是易于探究的吗?《辛劳的蚂蚁》一文启发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二、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马克•吐温,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其创作多以幽默讽刺见长,语言简练生动,蕴含量大。
著名的长篇小说有《汤姆•索亚历险记》《镀金时代》。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曾被美国散文家海明威誉为“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文学”。
2、自读课文,完成字词积累。
(勤动手,翻翻字典就ok!)(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掠取( ) 揪住( ) 拽上来( ) 浏览( )卸下( ) 试汗( ) 下颚( ) 践踏( )推搡( ) 诱导( )(2)、补充下列成语。
( )世盗名汗流( )背若有所( ) 分道扬( )《辛劳的蚂蚁》阅读练习及答案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经这样描述蜘蛛:“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厌弃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成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微生物使用。
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
《辛劳的蚂蚁》(北师大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辛劳的蚂蚁》(北师大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辛劳的蚂蚁》(北师大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辛劳的蚂蚁》(北师大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工蚁、战斗蚁、士兵蚁、王蚁等。
2.通过故事欣赏,学习助人为乐、吃苦耐劳等道德。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不同种类蚂蚁的生活习性,辨别其区别。
2.理解故事情节,掌握其中的思想道德。
三、教学方法与技巧:1.故事导入法。
2.思维导图授课法。
3.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自主学习阶段: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查询资料、阅读文章等途径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及其种类、区别等信息。
及时记录自己学习到的知识点。
2.合作学习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制作“蚂蚁学习小册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团队成员,根据自己学习到的知识点制作对应的主题板块,如“蚂蚁是如何建筑巢穴的”、“每个蚂蚁都有什么职责”、“不同种类蚂蚁的区别”等。
3.思维导图阶段: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整合和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分析故事《辛劳的蚂蚁》。
4.合作表演阶段:学生分组表演故事《辛劳的蚂蚁》,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部分内容进行表演,展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加深共同学习的印象。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清楚地辨认不同种类的蚂蚁,并对其基本生活习性有所了解。
2.学生对故事《辛劳的蚂蚁》有较深的理解和感悟,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事中的思想意义的认识。
3.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和协作,完成小组讨论和表演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和效果。
六、教学体会:本节课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如故事导入法、思维导图授课法、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法、表演法等,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蚂蚁的基本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对人类的品德道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从而增强良好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取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辛劳的蚂蚁》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辛劳的蚂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辛劳的蚂蚁》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学习课文中描写蚂蚁的细致观察和生动表达。
掌握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深入分析蚂蚁的形象特点。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蚂蚁与其他动物形象的区别。
进行仿写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勤劳、团结、智慧等品质的认同。
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蚂蚁的形象特点。
2.学习课文中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蚂蚁的形象特点。
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蚂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蚂蚁的形象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蚂蚁的外貌、行为等特点。
2.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蚂蚁形象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蚂蚁的形象特点。
4.比较阅读教师展示其他动物形象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学生分析蚂蚁与其他动物形象的区别。
5.写作方法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学习如何通过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蚂蚁的认识和感受。
7.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蚂蚁的短文,要求运用细节描写表现蚂蚁的性格特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比较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挖掘蚂蚁的形象特点。
2.通过仿写练习,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辛劳的蚂蚁》2.辅助资料:其他动物形象的文章、蚂蚁图片等。
辛劳的蚂蚁
《辛劳的蚂蚁》教学设计上沙窝中学张波教学目标:1.体会马克·吐温对蚂蚁充满同情和宽容的幽默感。
2.领会马克·吐温这篇文章的讽喻主旨。
3.学习马克·吐温对于事物独特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发表个人见地的品质。
教学重点:对蚂蚁的可笑又可爱的特点的赏析教学难点:学习并运用本文幽默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自读、交流、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谈话导入)同学们了解蚂蚁这种小动物吗?同学们认为蚂蚁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同学们自由回答)看来同学们与大家一样给予了小小的蚂蚁许多溢美之词。
马克·吐温也说“辛劳的蚂蚁”是否也在赞美蚂蚁呢?就让我们今天共同学习这篇文章吧!二、由学生简介作者的生平与作品,教师归纳,作以强调。
马克·吐温,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其创作多以幽默讽刺见长,语言简练生动,蕴含量大。
著名的长篇小说有《汤姆·索亚历险记》《镀金时代》。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曾被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誉为“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文学”。
三.检查预习并巩固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欺世盗名愚蠢拉拽浏览分道扬镳拭汗攀登蚱蜢汗流浃背瘸腿践踏推搡纳罕四、自读文本,研讨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旨。
(一)提出问题)1、人有“人性”,马克·吐温认为蚂蚁亦有“蚁性”。
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具有怎样的“蚁性”?从文中找出描写“蚁性”的关键词语并进行归纳。
(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具有怎样的特点?)明确: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并非题目和课后寓言所说的“辛劳”“会未雨绸缪”“备不时之需”,而是“愚蠢”的代名词,总是干一些“毫无用处”“莫名其妙”的“傻事”,仿佛“痴呆”般地重复工作,是“爱慕虚荣”,“迷惑”世人,“蒙混”了许多年代的“欺世盗名”之徒。
2、文中作者为了刻画蚂蚁的“真实面目”毫不吝惜笔墨,他都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力纠世人对蚂蚁的“过誉”?请从文中找出几个语言细节加以分析。
辛劳的蚂蚁导学案
《辛劳的蚂蚁》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作者的相关常识,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
3、领会马克·吐温“冀有所悟,以迁于善”的讽喻主旨。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学习难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
学法指导: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重要信息。
预习案一、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马克·吐温,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其创作多以幽默讽刺见长,语言简练生动,蕴含量大。
著名的长篇小说有《汤姆·索亚历险记》《镀金时代》。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曾被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誉为“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文学”。
2、自读课文,完成字词积累。
(勤动手,翻翻字典就ok!)(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掠取()揪住()拽上来()浏览()卸下()下颚()褒扬()推搡()啐一口()(2)、补充下列成语。
()世盗名汗流()背未雨绸()分道扬()跌跌()莫名()妙装模()样狂奔()走3. 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试概括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的形象。
探究案二、合作探究(集结我们的智慧,收获我们的成功!)1、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先找出能体现蚂蚁特征的段落或句子,然后加以概括。
)2、作者借蚂蚁所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3. 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试概括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的形象。
二、交流展示反馈案四、巩固提升(展示个性的绿地!)一.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强迫(qiǎnɡ)雕塑(shuî)B. 秀颀(qí)更换(ɡēnɡ)C. 贮藏(zhù)称职(chēnɡ)D. 秘诀(bì)沉淀(diàn)二.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辨别巧妙绝伦别出心裁B. 隔漠心旷神怡千锤百练C. 威胁出奇致胜相题并论D. 造诣殉私舞弊记忆尤新三. 在下列提供的词语中选正确的填在下列各句的空缺处。
八年级辛劳的蚂蚁导学案
八年级辛劳的蚂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马克·吐温及其作品风格。
2、理解文中蚂蚁的形象特点。
3、体会作者对蚂蚁的独特观察和思考,感悟文章的主旨。
4、培养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的习惯。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蚂蚁的形象特点。
(2)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文章主旨。
2、难点(1)理解文中幽默讽刺的语言。
(2)从蚂蚁联想到人类社会,思考其现实意义。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马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塞缪尔·兰亨·克莱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
他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马克·吐温的作品以幽默和讽刺见长,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马克·吐温幽默小品选》。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普遍追求物质和功利,忽视了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思考。
作者通过对蚂蚁这一微小生物的观察和描写,以小见大,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重新审视。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蚁冢()毗邻()筹划()穹顶()(2)解释下列词语。
筹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毗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中描写的蚂蚁具有怎样的特点?五、合作探究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蚂蚁的“辛劳”?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示例:“它不停地从一处爬到另一处,从一根枯枝爬到另一根枯枝,从一块石头爬到另一块石头。
”通过“不停地”“从一处到另一处”等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蚂蚁的忙碌和辛劳。
2、作者在描写蚂蚁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1)比喻:“它就像一个急于要把东西搬回家去的女人,匆匆忙忙地拖着它的东西。
《辛劳的蚂蚁》教案
《辛劳的蚂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知道蚂蚁是勤劳的昆虫。
2. 通过观察蚂蚁的行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蚂蚁的形态特征2. 蚂蚁的生活习性3. 蚂蚁的劳动过程4. 蚂蚁的社会组织5. 人与蚂蚁的互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蚂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劳动过程和社会组织。
2. 教学难点:蚂蚁的劳动过程和社会组织。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蚂蚁的行为,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讲述法:讲解蚂蚁的形态特征、劳动过程和社会组织。
3. 实践法: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蚂蚁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
2. 学具:观察蚂蚁的工具(如放大镜)、记录表格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蚂蚁,激发学生对蚂蚁的好奇心。
2. 蚂蚁的形态特征:展示蚂蚁图片,讲解蚂蚁的外形特点。
3. 蚂蚁的生活习性:观看蚂蚁的视频,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4. 蚂蚁的劳动过程:观察蚂蚁的行为,讲解蚂蚁的劳动过程。
5. 蚂蚁的社会组织:讲解蚂蚁的社会组织,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群体生活。
七、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蚂蚁的特点和价值。
八、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蚂蚁,记录蚂蚁的行为。
2. 思考蚂蚁的劳动过程和社会组织对自己的启示。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蚂蚁的知识。
十、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活动1. 蚂蚁的生态作用:讲解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控制害虫、分解有机物等。
2. 人与蚂蚁的互动:讨论蚂蚁与人类的关系,如何保护蚂蚁及其栖息地。
3. 蚂蚁观察实践:分组观察蚂蚁,让学生记录观察到的蚂蚁行为。
七、拓展学习1. 蚂蚁的其他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蚂蚁,让学生了解蚂蚁的多样性。
2012北师大版八上《辛劳的蚂蚁》word导学案
滕州市南沙河中学“学教2 : 1”教学导学案1、体会马克•吐温充满同情和宽容的幽默感。
2、领会马克•吐温“冀有所悟,以迁于善”的讽喻主旨。
3、学习从比较中辨析创作风格的异同。
温故学检查默写前两课的字词。
、知新学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拭去蹭豌豆蚱蜢卸下痒褒扬蜣螂ke 垃gulu 顶dian 分道扬biao2解释词语莫名其妙:欺世盗名:若有所思:分道扬镳:多愁善感:未雨绸缪:悬崖勒马:3、作者:马克·吐温:(Mark Twain l835~1910)美国作家。
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
马克•吐温是其笔名。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
4、小组合作探究(1)概括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总结文章所表达的主题(2)、比较《辛劳的蚂蚁》和《走向虫子》中蚂蚁形象的异同。
(3)、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具有怎样的特点?明确:欺世盗名:无目的、无功效、徒劳(4)、《辛劳的蚂蚁》中说:“最近科学家们发现,蚂蚁并不为冬季储存什么食粮。
“而《伊索寓言》中却写勤劳的蚂蚁储备冬粮,怎样看待二者不同的说法?(5)《辛劳的蚂蚁》中把蚂蚁写得那么愚蠢,但并不给人可恶或可恨之感,反而在可笑中带着可爱,这是为什么呢?拓展学《辛劳的蚂蚁》与南帆的《蚂蚁》同是写蚂蚁,也同写到了蚂蚁的辛劳,但两篇文章却表达达标学1、这节课的收获:2 、完成助学“学习测评”1-3题。
《辛劳的蚂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本文风趣幽默的语言。
2、领会文中作者体现的感情,学会生活。
导案
1、复习导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学生自主赏析语句,在交流展示中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3、学以致用,通过“必做题”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对“蚂蚁”生活细节的赏析,蚂蚁在世人眼里的美好形象已经被颠覆了么,作者真的把蚂蚁视为一文不值,甚至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吗?我们能否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品出另外的一种情感呢?(提示:辩证看待文中“蚂蚁”形象。)
(1)、“我有理由相信,一般的蚂蚁都属欺世盗名之徒。”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2)、它气愤地跳起来,踢去衣服上的尘土,向手上啐一口,恶狠狠地揪住它的捕获物,把它又是往这面猛力地拉,又是往那面使劲地扯。
这句话运用了描写和描写,突出了蚂蚁的,描写中充满了讽刺。
(3)、它做这样聪明的事,有如我背着一袋面粉从海德堡去巴黎,却绕道攀登施特拉斯堡的尖塔一样。
这句话有了手法,写出了蚂蚁的。
(4)、每一方都怪对方妨碍了工作。它们上了火,吵到最后打起来了。
这句话用了修辞,写出了的情景。
三、交流展示(你争我抢展风采)
四、合作探究(合作共赢,攻克难关!)
四、巩固提升
必做题
“那只忙碌的蚂蚁好像感到身后有动静,一回头看见这只,二话没说,扑上去就打。这只被打翻在地,爬起来仓皇而逃。”句中加点的词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选做题
名着阅读
阅读《水浒传》节选文段,回答问题。
当时张见草场内火起,四下里烧着,便拿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前面有人说将话来。就伏在庙里听时,是三个人的脚步声,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靠住了,谁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离地看火,数内一个说:“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官营、差拨两位用心。到京师,秉过太尉,都保你两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那人道:“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
大班美术优秀导学案《忙碌的蚂蚁》
大班美术优秀导学案《忙碌的蚂蚁》一、教学目标1.了解蚂蚁群体的生活和相互合作。
2.学习和掌握蚂蚁的基本特征和外形。
3.初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技巧,如色彩、构图、线条等。
4.提升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美术课的主题是《忙碌的蚂蚁》。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习和掌握蚂蚁的基本特征和外形,并利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巧,完成一幅生动形象的蚂蚁画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大班的孩子们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蚂蚁的形象也是他们比较熟悉的一种。
通过问答和图片展示,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忙碌的蚂蚁”,让孩子们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观察和绘制1.按照蚂蚁的外形特征,让孩子们用铅笔先将蚂蚁的轮廓简单画出。
可以简单说一下蚂蚁的体型、四肢和触角等特征。
2.在轮廓的基础上,让孩子们用彩色笔或颜料对蚂蚁进行填色。
在填色时,可以让孩子们多看看图片或走到室外观察真实的蚂蚁。
提示:可以让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不同种类的蚂蚁,如红色的火蚁、黑色的家蚂等。
这样有利于孩子们记忆和分类。
3.在画出基本的蚂蚁之后,可以引导孩子们用创意进行发挥,比如给蚂蚁取个名字、为蚂蚁画上笑脸、让蚂蚁背上带上小箱子等等。
3. 评价和展示1.教师和同学互评,评选出本课最优秀的若干幅画作,并展示在班级里。
2.教师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总结本节课的得失和收获,鼓励孩子们在后续的绘画中多加练习和思考。
四、教学资源1.《忙碌的蚂蚁》相关图片。
2.颜色笔和颜料。
3.绘画纸和铅笔。
五、作业布置让孩子们将课堂上完成的画作用鲜艳的颜色展示出来,并在背面写上“我的蚂蚁名字是……”。
《辛劳的蚂蚁》教学设计(正式)_图文.doc
马蹄学校教学设计课题《辛劳的蚂蚁》学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朗读文章,感知内容。
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风趣幽默的写作风格。
2.体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运用幽默的笔调,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用头脑思考,不理解自己的命运,更无法掌握自己前进的方向的人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教学难点结合蚂蚁的特点体会作者充满同情和宽容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品读感悟教学过程修正与反思《辛劳的蚂蚁》(1课时)课前预习:了解作者及本文背景资料。
把文中重要的字词圈画做好标记。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相关课程标准:“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会幽默诙谐的语言。
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学会探究文章内涵。
学习目标:1.会概括文章大意2.体会诙谐幽默的语言,学会点评3.学习探究文章的内涵评价任务:1.行默读课文,能概括文章大意。
2.次阅读课文,学会结合文章点评蚂蚁。
3.次熟读课文,学会探究文章的内涵。
教学过程:引子: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蚂蚁的俗语和警句。
着急的时候,我们说: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别人性格慈善的时候,我们形容他:走路时,怕踩死了蚂蚁。
有时候我们又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来比喻小错误,酿大祸。
小小的蚂蚁给了我们太多的生活启示。
一、装模作样假勤劳莫名其妙干傻事一一初感文意:★—句话概括•问题一:指导语:快速默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本文篇幅很长,怎样把长文章读短呢,这就要求同学们学会概括文章大意,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把文章内容概括出来吗?同学们在概括之前需要弄清楚本文的主角是谁,它做了什么事,然后以此概括出来就行了,大家来试试吧,看谁表现的更好。
概括:两只“爱好虚荣,不讲实效"“欺世盗名"的蚂蚁,以九牛二虎之力,“装模作样的勤劳",盲目愚蠢搬运食物的故事。
北师大版语文八上《辛劳的蚂蚁》word教案
辛劳的蚂蚁(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马克·吐温的蚂蚁,显然是另外一种心灵的反照。
这个美国作家笔下的蚂蚁,另有一种针对性。
他指出,在人们的头脑中对于蚂蚁,有一种现成的共识,就是十分辛劳。
本文的题目,就是《辛劳的蚂蚁》。
但如果和世俗的共识完全一致,作者就没有必要写这篇文章了。
对于蚂蚁的辛劳。
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文章和寓言。
作者之所以要写蚂蚁,就是因为发现了世俗之见中包含着许多谬误。
蚂蚁并不像天主教学校的教科书里所写的那样,整日辛劳,为冬天储存什么食粮。
本文的全部趣味,与科学普及小品迥异,作者并不严格地遵循客观观察。
辛劳的蚂蚁借辛勤而愚蠢的蚂蚁讽刺那些因爱慕虚荣而装模作样的欺世盗名之徒。
【教学目标】1.体会马克·吐温充满同情和宽容的幽默感。
2.领会马克·吐温“冀有所悟,以迁于善”的讽喻主旨。
3.学习从比较中辨析创作风格的异同。
【教学重点】对蚂蚁的可笑又可爱的特点的赏析【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领悟本文与《蚂蚁》一文幽默语言的不同特色。
【教学建议】1.激情导入。
在错综复杂的人类世界中,要辨清事情的真伪是极其困难的,即使是伟大如曹雪芹者,也只能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来掩饰内心的困惑。
那么,在动物的世界中,真相是容易探究的吗?《辛劳的蚂蚁》一文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2.由学生简介作者的生平与作品。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1865年发表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从此一举成名。
1876年,长篇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出版。
他的另一部重要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于1884年出版,虽然使马克·吐温享有盛名的是他的长篇小说,但真正能够代表他的独特风格,使其自成一家的,还是那些幽默随笔和见闻杂记。
马克·吐温的幽默随笔既有异于纯事嘲谑的游戏文字,又不同于一味严肃说教的劝善篇章,他能将戏谑的成分与谨严的主旨二者处理得恰如其分,因此,他的这些文章至今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辛劳的蚂蚁》初二语文教案
《辛劳的蚂蚁》初二语文教案课型:
流程:
1、导入
2、自读课文一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完成“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1)独立完成。
2)组内展示“自主探究”。
3)班级展示“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并积累重点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
自主探究:
1、了解作者,重点掌握“马克吐温”。
(结合练习册“相关链接”整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掠取()往上拽()
顶巅()下颚()
蚱蜢()向前搡()
蜣螂()分道扬镳()
3、解释
欺世盗名:
分道扬镳:
自以为是:
合作探究:
1、感知课文,归纳两文主题。
2、两篇文章的语言都是幽默诙谐,试各举一例分析。
【《辛劳的蚂蚁》初二语文教案】。
《辛劳的蚂蚁》教案4
2、与《蚂蚁》一文进行类比阅读,感受不同的写作风格,体会作者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
3、领会文中体现的作者感情,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问题探究:
1、文章在表现买是一个欺世盗名之徒时,用了那些刻画方法?
2、讨论说说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可以举例说蚁
教学
目标
A类?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语。
B类:与《蚂蚁》一文进行类比阅读,感受不同的写作风格,体会作者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
C类:、理解课文运用幽默的笔调,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用头脑思考,不理解自己的命运,更无法掌握自己前进的方向的人的思想。
预习
作业
个体学习方案
资料收集
教学板块
学生课堂练习单
一、我通过观察得出蚂蚁是欺世盗名之徒的观点。
板书设计:
辛劳的二、记叙两只蚂蚁的愚蠢可笑的表演虚假勤劳
蚂蚁
三、得出结论:蚂蚁是骗徒欺世盗名
三、,学生读课文,分析课文中作者笔下的蚂蚁。
1、学生读课文,找到作者的观点?
2、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是通过那些事情来证明的?
3、文章语言幽默诙谐,将蚂蚁的愚蠢和有相同性格的人来进行比较,实则在讽刺如蚂蚁这样的愚蠢之人。
有效生成
一、教师谈话导入:
二、题目解说:
1、“辛劳的蚂蚁”,从题目上看指出了蚂蚁可贵之处在于辛劳,但是作者马克吐温笔下的辛劳的蚂蚁却是与其相反,全文以反常态的手法写出了蚂蚁的辛勤是欺世盗名的,无目的、无功效、徒劳的,并进香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2、作者介绍: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着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4、文章的结尾说蚂蚁骗了人这么多年,然而人去没有发现,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人也有,我们要提高警惕,才可以将他揪出来,不要象蚂蚁一样继续做欺世盗名之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辛劳的蚂蚁》共1课时
设计者: 徐广平审核:语文组时间:2013-10-06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的相关常识。
2、品味文章诙谐幽默的语言,赏析蚂蚁形象。
3、领会马克·吐温“冀有所悟,以迁于善”的讽喻主旨。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尝试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亲爱的同学们,明确了目标,我们就有了行动的方向。
自信的你一定能按照下面的提示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赶快行动吧!相信你就是最棒的!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马克·吐温,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其创作多以幽默讽刺见长,语言简练生动,蕴含量大。
著名的长篇小说有《汤姆·索亚历险记》《镀金时代》。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曾被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誉为“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文学”。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1、标示文章的自然段。
2、注音、解释词语。
(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淬()下颚()瘸腿()
汗流浃背()搡()褒扬()
欺世盗名:
若有所思:
分道扬镳:
纳罕:
名誉扫地:
3、感情朗读,整体感知,理出文章的思路。
4、再读课文,试概括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先找出能体现蚂蚁特征的段落或句子,然后加以概括。
)
文中__________________,运用_______________手法,写出了蚂蚁____________特点。
二、合作探究(集结我们的智慧,收获我们的成功!)
1、通过对“蚂蚁”生活细节的赏析,蚂蚁在世人眼里的美好形象已经被颠覆了么,作者真的把蚂蚁视为一文不值,甚至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吗?我们能否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品出另外的一种情感呢?(提示:辩证看待文中“蚂蚁”形象。
)
2、比较阅读南帆先生的《蚂蚁》与本文,看看二者感情的流程是否存在差别,说明了什么?
3、作者通过本文想讽刺社会上的哪些现象?
二、交流展示
交流才有进步,尝试才能成功,请将你的劳动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三、达标检测
1、分析下面的语句。
(1)、“我有理由相信,一般的蚂蚁都属欺世盗名
....之徒。
”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2)、它气愤地跳起来,踢去衣服上的尘土,向手上啐一口,恶狠狠地揪住它的捕获物,把它又是往这面猛力地拉,又是往那面使劲地扯。
这句话运用了描写和描写,突出了蚂蚁的,描写中充满了讽刺。
(3)、它做这样聪明的事,有如我背着一袋面粉从海德堡去巴黎,却绕道攀登施特拉斯堡的尖塔一样。
这句话用了手法,写出了蚂蚁的。
(4)、每一方都怪对方妨碍了工作。
它们上了火,吵到最后打起来了。
这句话用了修辞,写出了的情景。
2、动物也会读书,而且特点各异,你相信吗?那就请你把代表各种动物读书特点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吧。
蜻蜓读书,;蚂蚁读书,;蝴蝶读书,;春蚕读书,。
a、搬运贮藏
b、浏览欣赏
c、消化创造
d、一目十行
四、反思提高
我学会了什么:
还有哪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