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7)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案《金色的鱼钩》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2 个字,正确读写“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读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一、课题导入,质疑问难1、简介长征,引入课文。
2、板书课题,让学生谈谈由题目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活动 2【讲授】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读完后依据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活动 3【讲授】三、精读品析,体会情感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1、品读重点句。
“炊事班长四十多岁了......都斑白了。
” “老班长看我们......瘦的比我们还厉害呢。
” 四十岁的人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2、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断。
指名读,讨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3、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断自由朗读,讨论:为什么让你感动? 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颗一颗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4、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为什么让你感动?指导朗读。
5、“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断。
读内容,观察插图,想象老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指导朗读。
6、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断活动 4【活动】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第【1】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4、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疑激趣1、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请你读课文后想一想,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说它是“金色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全文,读后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2、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
学生可根据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想想按什么顺序给文章分成哪几部分。
教师要把作者围绕着“两救”这个特点明确地告诉学生。
板书:照顾病号──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
让学生自己读书,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三、绘形悟神1、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满脸的皱纹”足以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
说明在长征路上老班长为革命十分操劳。
2、老班长这种崇高的品质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出来找出描写老班长语言、动作、神态的相关句子。
第二课时一、绘形悟神1、继续上堂课的交流从描写老班长语言、动作、神态的相关句子中体会到老班长怎样的高贵品质。
反馈。
2、这篇文章除了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外,还通过“我”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衬托老班长的内心。
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 课《金色的鱼钩》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 课《金色的鱼钩》教案《金色的鱼钩》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皱纹威胁咀嚼保姆勉励蹲下瞻仰”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领会作者通过人物神态,行为,语言,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请看《长征》片断(运用课件播放)2.长征塑造了一个个动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你们已经学过了长征中的哪些故事?3.今天我们学习发生在长征中的又一个感人故事:金色的鱼钩(板书)学生读题4.这篇课文为什么叫“金色”的鱼钩呢?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有没有象征意义?还含着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草地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认读:皱纹,威胁,咀嚼,保姆,勉励,蹲下,瞻仰2.解词:回味严峻瞻仰闪烁喜出望外奄奄一息3.在预习中你有哪不懂的问题?(提出后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一起解决)三.理清文章脉络1.快速阅读,课文讲一个什么故事?看看作者按什么顺序写这个故事,分为几部分写?说说段落起止和为什么这样划分?(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分四部分)2.学生汇报后师小结四、教师范读课文1.这篇课文写得非常感人。
我忍不住读一读.大家听好.看好.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
2.师范读(入情入境)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讲一位快四十岁的老班长为了带领三个有病的小战士走出一望无际的草地,无微不致地照顾他们而牺牲的故事)2.老班长为什么要无微不致地照顾三个病号小战士呢?(这是党交给的任务)老班长是怎样用实际行动完成这个任务的?请继续学习课文.二、精读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一)老班长一路上无微不致地照顾病号.他们在草地上要走多少天?(四十多天)作者重点写了几天的事情?(四天:钓鱼、不喝鱼汤、命令、牺牲)(二)这四天最能体现老班长是怎样无微不致地照顾三个病号的,认真读课文.在书中画出描写老班长言行的句子.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一段.好好地读一读,再深入体会:为什么会受感动.体现了老班长什么品质?(三)重点赏析.领悟情感1.汇报最让自己感动的语段(1)出示:(3-4自然段)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
【教学重难点】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一、复习预习出示课件:本课新词出示课题的课件:金色的鱼钩。
二整体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1 这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归纳每一个部分的小标题。
2 小组内汇报自己的初读结果。
3出示课件:汇报小组意见。
三、深入探究(一)速读课文,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
(二)了解课文围绕金色的鱼钩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小组内交流使自己感动的句子、段落,说说理由。
同学们都被老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感动。
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品读重点句,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1.找出老班长的外貌描写。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出示课件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2.找出描写老班长神情的句子出示课件●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
(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二、研读片段,谈感受,练朗读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2.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二)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1.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金色的鱼钩 人教部编版教案设计 (7篇)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斑白、严厉、收敛、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流程:一、导课激趣,出示目标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再见了,亲人》,了解了抗美援朝时期中朝人民之间一些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的舍己救人的故事,课文题目就叫《金色的鱼钩》,板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自学目标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鱼钩为什么是金色的?三、品读感悟,导学目标1、这样的鱼钩容易钓到鱼吗?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鱼难钓?指导朗读15自然段(语速要慢,读出老班长沉重的语气。
)2、老班长自己喝不喝鱼汤?从哪些句子看出?指导朗读第八自然段,重点指导“哽咽”,表情要皱起眉头,做艰难哽咽动作。
3、当“我”看到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时,心里有什么感受呢?重点朗读“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体会“我”的难受心情。
(设计意图: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我在理解课文这一重点环节时,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
4、老班长为什么一点都不吃呢?这样他能熬得住吗?5、学生展示介绍草地的图片资料。
6、读指导员说的话,体会句子的含义:“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去。
”7、“无论多么艰苦”指他们在草地上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看草地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让学生对草地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他们在过草地时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这一环节能填补课文空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优秀8篇)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优秀8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优秀8篇)《金色的鱼钩》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感受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与语言描写等重点语句,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与语言描写等重点语句,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或解说,表现出自己内心对老班长的敬爱。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金色的鱼钩》一课,这篇文章很长,我们该怎么来学好它呢?提示采用速读的方法,就是对于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对于容易的部分,浏览一下即可。
二、初读感知:1、请学生速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同时找出哪些地方描写了这枚鱼钩。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2、师:就是这么一枚缝衣针弯成的鱼钩,就是这么一枚长满红锈的鱼钩,怎会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鱼钩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基本完整即可,不做强求。
(在长征过草地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3、师:所以这金色的鱼钩仅仅是指鱼钩吗?还指什么?生:还指老班长、老班长的精神》。
请生齐读课题4、师: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班长呀?请同学们找出对这位可敬的老班长的外貌描写。
请同学们读这段话。
师: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生答。
师:他为什么仅仅三十多岁就显得如此苍老?你从这背后想到了什么?生答。
师:是呀!他的背有点儿驼,这是他为战士们任劳任怨的见证;他高高的颧骨,这是他为战士们艰辛付出的见证;他满脸的皱纹、斑白的两鬓,这是他为战士们尽心竭力的见证,但他唯独没有想到自己。
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这段话,读出我们内心的感受。
5、师:就是这位可敬的老班长,他为“我们”做了许多许多。
部编人教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1《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1《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语文六下第11课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红军长征时期,一个小红军战士为了掩护战友,不顾个人安危,英勇牺牲的故事。
故事通过讲述一个老班长和一个红军小战士之间深厚的感情,展示了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和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用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二. 学情分析本课面向的学生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但是,对于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革命精神可能还不够了解,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拓展。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途径,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变化,感受红军战士的无私奉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3.多媒体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情感。
随后,简要介绍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资料,透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皱纹威胁咀嚼保姆勉励蹲下瞻仰”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会作者透过人物神态,行为,语言,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重点: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
”重点: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请看《长征》片断(运用课件播放)2.长征塑造了一个个动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你们已经学过了长征中的哪些故事?3.这天我们学习发生在长征中的又一个感人故事:金色的鱼钩(板书)学生读题4.这篇课文为什么叫“金色”的鱼钩呢?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是否有象征好处?还含着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这天我们就一齐来走进草地学习课文.5.在预习中你有哪不懂的问题?(提出后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一齐解决).二、合作交流1、我们一齐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讲一位快四十岁的老班长为了带领三个有病的小战士走出一望无际的草地,无微不致地照顾他们而牺牲的故事)2、老班长为什么要无微不致地照顾三个病号小战士呢?(这是党交给的任务)老班长是怎样用实际行动完成这个任务的?请继续学习课文.(一)老班长一路上无微不致地照顾病号.他们在草地上要走多少天?(四十多天)作者重点写了几天的事情?(四天:钓鱼、不喝鱼汤、命令、牺牲)(二)这四天最能体现老班长是怎样无微不致地照顾三个病号的,认真读课文.在书中画出描述老班长言行的句子.选取自己最受感动的一段.好好地读一读,再深入体会:为什么会受感动.体现了老班长什么品质?.三、品读体验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
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
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优秀教案(精选13篇)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优秀教案(精选1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为了让您对于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13篇小学六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优秀教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围绕课题,质疑问难1.题目的中心词?题眼?(鱼钩、金色的)2.读题后你会提出哪些问题?(鱼钩前面为什么加上金色一词?真的有金色的鱼钩吗?)二、快速默读,了解大意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文中画出直接点明题目的句子。
(课文较后一句。
)出示: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3.读句子提出问题。
(1)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它是金色的?(2)还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找出较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① 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② 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③ 有感情地朗读片断,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① 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又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② 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③ 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资料,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述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难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透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明白的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同学们可明白,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这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板书:金色的鱼钩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2.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的变化,能够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理解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能够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
(一)以老班长为主线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述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述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老班长)2.这几次描述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能够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部编教材六年级 下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教案))
11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圈画、品读文中描写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老班长爱护同志、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
2.梳理情节,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叙述者对老班长的情感认识变化过程。
3.思考“金色”的象征意义,理解小说主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金色”的象征意义的解读。
教学难点:理解革命战士爱护同志、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核心问题链设计核心问题:作者为什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全文的标题?指向核心问题的“问题链”设计如下——1.问题: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具体写了几件事情?2.问题:人物处在怎样的具体环境中?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3.问题:人物有哪些言行表现?从中可以读出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4问题:文中的“我”对老班长的认识有变化吗?从中能够读出什么?环节一:自主阅读活动一,概述文章主要内容小组讨论: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叙述过程中详写了哪些内容?文章叙述的事件:老班长受命照顾三名生病掉队的战士过草地,给战士们钓鱼吃,自己吃草根和鱼骨,最终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完成了任务。
详写的内容:“有一次”——“我”发现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的真相,与老班长发生争论;“第二天”——“我”知道真相后咽不下鱼汤,却不得不在老班长的命令下大口喝下;“这天上午”——老班长在大家即将走出草地的时刻壮烈牺牲。
追问:研读课文,结合你对红军过草地的背景资料的了解,从文本中找出战士们面临的具体困难。
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了解小说人物所面临的困难:伤病严重、路程遥远、粮食缺乏、信心缺乏。
环节二:自主阅读活动二,小组合作,品读人物从文中详细叙述的三处情节里任选一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学习到的人物分析的方法,分析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言行表现,思考言行背后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第一处:第6-19段,详细描写了“我”发现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的真相,以及之后与老班长争论并最终被说服的过程。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理解本课的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3、请看大屏幕,这幅画就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板书:金色的鱼钩二、检查预习,了解疑难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思考: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当时指导员是怎么嘱咐的?2、出示句子:“他们年轻。
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上级”就是“领导”,老班长是怎样做好“上级’的?是怎样做好“保姆”的?又是怎样做好“勤务员’的?3、学生抓住课文句子和内容自由讨论。
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
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揭示题目,导入新课。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3篇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第【1】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这个感人的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体会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练习运用快速阅读法,简要复述课文故事。
教学重难点:练习快速阅读,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课题,提出质疑。
师: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这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
(板书课题,生读课题)师:你来读课题。
生:金色的鱼钩(重点放在“鱼钩”上)师:为什么这么读?生:我想明白为什么用“鱼钩”做题目?师:加上自己的理解去读书,好习惯。
谁还读?生:金色的鱼钩(重点放在“金色”上)师:你读的和刚才XXX不同阿?生:我想明白为什么这鱼钩是金色的?师:看来同学们的问题真不少,你还想了解什么?预设:生: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课文围绕鱼钩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读文章,提纲契领。
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
请同学们打开书,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看一看谁最先找到答案?(生默读课文,找答案)师:透过这次的阅读,你找到了哪个问题的答案?预设:生:故事发生在长征时期,红军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师:同学们都有预习的习惯,那么你还了解到了故事的哪些资料?预设:出示时代背景师出示课件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
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理解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
师: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勾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11《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11《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1课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红军长征时期,一位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
课文通过讲述炊事班长用一根金色的鱼钩钓鱼,供应三个小战士的生活,以及他最后因伤病恶化而牺牲的经过,表现了红军战士崇高的革命精神,教育后代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他们能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
但是,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细节,他们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情感的把握和体验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他们对课文中所体现的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的历程;理解课文中炊事班长的人物形象,体会他的革命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的历程,理解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的历程;理解课文中炊事班长的人物形象,体会他的革命精神。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炊事班长的人物形象,体会他的革命精神。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课文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红军长征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长征的艰苦卓绝的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11《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11《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讲述了一位老渔夫与一条金色鱼钩的故事。
文章通过描绘老渔夫与金色鱼钩之间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珍惜资源的理念。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叙事性文章。
但对于文章中的一些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可能还需要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珍惜资源等主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金色”、“鱼钩”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提炼主题,分析文章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珍惜资源的理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抓住课文中的情感线索,引导学生体验老渔夫与金色鱼钩之间的深厚感情。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人物等。
2.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金色鱼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案《金色的鱼钩》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2 个字,正确读写“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读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一、课题导入,质疑问难1、简介长征,引入课文。
2、板书课题,让学生谈谈由题目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活动 2【讲授】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读完后依据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活动 3【讲授】三、精读品析,体会情感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1、品读重点句。
“炊事班长四十多岁了......都斑白了。
” “老班长看我们......瘦的比我们还厉害呢。
” 四十岁的人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2、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断。
指名读,讨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3、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断自由朗读,讨论:为什么让你感动? 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颗一颗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4、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为什么让你感动?指导朗读。
5、“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断。
读内容,观察插图,想象老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指导朗读。
6、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断活动 4【活动】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1)《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
3.体会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5.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课文故事。
过程与方法: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重点语句理解红军战士忠于革命的精神,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舍已为人的高尚品德。
重难点分析: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读书,边读边思考,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入微的描写,学习时教师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从而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课件:诵读毛泽东写的《长征》。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1)《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
3.体会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5.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课文故事。
过程与方法: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重点语句理解红军战士忠于革命的精神,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舍已为人的高尚品德。
重难点分析: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读书,边读边思考,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入微的描写,学习时教师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从而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课件:诵读毛泽东写的《长征》。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本课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积累中提高素养。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示课题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资料。
2.简介长征。
看一段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视频。
3.师:看到雪山草地,你的记忆里,跳动着哪些感人的故事或使你至今难以忘怀的人?(生谈长征故事)4.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长征中的特殊英雄。
请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书题、齐读)二、整体感知、预习交流1.师:课前大家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这篇课文比较长,谁来概括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师:指导员交给老班长什么任务?(出示:一路上……) 3.找重点内容“三天”:这篇课文老师也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都深受感动。
那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看看在老班长带领大家走出草地的那么多日子里,作者重点描述了哪几天?最让你感动的是哪几天?(标出所在的自然段)4.师小结:小梁发现了老班长不喝鱼汤秘密的这一天,秘密泄露后命令大家喝鱼汤的这一天,最后的老班长英勇牺牲的这一天,都深深感动着我们。
5.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最让我们感动的三天,请大家好好地读一读相关段落,并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然后抓住关键的词语,深入体会体会。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学生汇报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 1.走进第一天:发现秘密(1)生读受感动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7)《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及作用:《金色的鱼钩》讲述了一个抗战时期的感人故事:红军老班长为了让三个小同志挺过大草地,一路钓鱼,照顾同志,自己却舍不得吃,最后奄奄一息,离开了世界。
本文是一篇的记叙文,文质兼美,感人肺腑。
【学情分析】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智力能力的发展状况,阅读速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已经能够初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其难点在于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并在阅读中了解文章内容后简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颧、鬓”等 12个生字,理解“收敛、奄奄一息”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述。
2、在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入情入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抓住具体的词句,理解文本中蕴含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到抗日时期的艰苦,以及可歌可泣的情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善于感恩之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述。
在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入情入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抓住具体的词句,理解文本中蕴含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师:启发教学法、对话教学法生:朗读感悟法、批注阅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教师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再见了,亲人》,那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多么令人感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抗日时期,读一读那时候的所发生的故事。
2、板书课题:(1)鱼钩:看到这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2)金色的:这个词仅仅表示颜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理念:通过谈话导入与质疑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文的学习。
二、初读文本,感知故事梗概。
自学要求:1、快读默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将课文读通顺。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生字词。
两鬓保姆熬过收敛抽噎支吾疙瘩高颧骨青稞面搪瓷碗合不拢眼目不转睛奄奄一息教师活动:先指名读,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收敛、抽噎、奄奄一息”的意思,最后齐读巩固。
学生活动:1、分段,概括小标题。
预设:走进草地金钩钓鱼走出草地班长逝去2、根据填空提示完成课文主要内容的简述。
3、用自己的话简述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理念:初读的目的在于掌握生字词,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以及课文导读部分的学习要求,在基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上,我设计小标题、填空与自述三个环节的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金色的光芒。
教师引导:为什么我觉得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究竟是怎样的光芒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4——23 自然段,找一找这光芒的所在,并在一旁批注令你感动的原因或你的思考。
学生活动:1、自由朗读课文,并批注。
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令人感动的部分,感悟光芒的所在。
交流反馈:教师活动:1、指名学生说说所认为的金色光芒的所在,并说说原因。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部分,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2、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金色的光芒是老班长关爱与坚持的体现。
设计理念:新课标中指出,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与理解。
由此,引导学生自主的阅读与批注,并自主合作,交流探究,让学生入情入境,理解深刻地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四、联系生活,书写光芒教师引导:是呀,老班长的与小同志们的关爱让我们感动不已,那么生活中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光芒呢?请以“身边的光芒”为话题,写写在你身边的好人。
设计理念:让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既能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让学生品味生活中的人性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板书设计】金色的鱼钩走进草地金钩钓鱼走出草地坚持关爱班长逝去二、选择题2.美德在民间孙道荣①为了36元钱,一个人苦苦找寻了另一个人,整整三年。
②找人的叫老张,是个鞋匠,专门帮人修鞋、擦鞋,在街上开了个修鞋的小店,已经摆了八九年,一直没挪窝,加上手艺又很好,所以生意不错,积累了很多熟客。
老张要找的人叫石慧,石慧是附近的住户,也是老张的一个客户。
③如果客户预存一笔钱,可以打八折,老张的这个主意,吸引了好多客户。
老张有三个厚厚的大本子,清清楚楚登记着每一个客户的存款和每一笔消费记录,从无差错。
其中有个客户,预付款还剩余36元,但她已经三年没有来过了,鞋匠老张要找的人就是她,他想把钱退还给她,或者请她把剩余的钱消费掉。
④可是,除了知道她名叫石慧,住在附近的某个小区之外,老张对她一无所知,也没有她的任何联系方式。
老张就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一个个地问。
每一个前来擦鞋或者修鞋的客户,他都要问人家一句,你认识石慧这个人吗?久而久之,竟然成了老张的一个习惯。
⑤有人被反复地问,就好奇地反问他,为什么要找这个人?老张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人家。
有人劝慰老张,可能是她搬家了,或者有其他原因,不来了,反正就这么点钱,不用找了吧。
老张一本正经地说,那可不成,再少,也是人家预存在我这儿的,她若不来消费了,我就要把钱退给人家。
⑥慢慢地,到老张的店铺来修鞋或擦鞋的人,都知道老张在找一个人,那个人叫石慧。
⑦有个客户认识石慧,但客人沉重地告诉老张,两年前,她就已经因病去世了。
他也不知道她具体住哪个小区,也没有她的联系方式。
③老张很难过。
但他不想就此放弃,他想,石慧不在了,那就找到石慧的家人,把剩下来的36元退给人家。
因此,他依然固执地向每一个到店的客人询问,你认识石慧吗?日子就在老张的这一声声询问中,慢慢流逝。
①终于,有个新客户告诉老张,他认识石慧的丈夫。
①第二天,石慧的丈夫,来到了鞋匠老张的小店内。
老张拿出一本厚厚的旧账本,翻到其中的一页,对石慧的丈夫说,她的预存款还剩36元,把钱退给你,或者你来修鞋、擦鞋,都可以。
②石慧的丈夫却坚决不肯收,他说,这么点钱,你却一连找了我们三年,已经很让我感动了,钱我不能收。
13一个坚持退钱,一个坚决不肯收。
最后,还是鞋匠老张想了个办法,要不,我们把这钱捐了吧,也算是对石慧的一个纪念。
14第二天,鞋匠老张来到当地的红十字会,以石慧的名义,捐了336元钱,其中的36元,是石慧三年前预存在鞋匠老张店里的余款,另外的300元,是石慧的丈夫追捐的。
15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善良而关满的结局。
我不厌其烦地复述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这个社会需要的很多东西,比如善良,比如诚信,比如承诺,以及其他的很多美德,从来就不稀缺,它们就在民间,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
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从原文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3.读了文章,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悟。
请具体写出其中某一点感悟,并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条理清晰,语言流畅,80字左右)4.本文语言朴素,丝毫不加粉饰,读完却让人颇为感动。
结合你平时的写作,你认为一篇好文章是内容重要,还是华丽的词句和描写重要?谈谈你的看法。
1.鞋匠“老张”三年苦寻顾客退还36元预付款。
2.这个社会需要的很多东西,比如善良,比如诚信,比如承诺,以及其他的很多美德,从来就不稀缺,它们就在民间,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
3.感悟:①诚信最美;②生活中到处都有修身树德的正能量;③普通人的心智最朴素,还没有被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所沾染,他们身上形显着人类最本真的优秀品质。
(结合实际,略)4.示例:我认为文章的内容重要,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而华丽的词句固然可以锦上添花,但却不能少了文章思想的基础。
(言之有理即可)3.一双脚上的修养①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
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
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
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
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
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
正是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
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操抹布,如临大敌。
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跳。
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
在淡黄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
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到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
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
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双脚正在恶作剧式地涂鸦着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
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要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
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似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
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
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了看,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
不一会儿,两扇门被推开了。
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
突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我开始从上向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绿大衣厖最后我终于看到了他的双脚,然后是惊异万分。
男人的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
他一走动,塑料袋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
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超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
我注意到,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到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
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我发现她眼里竟有泪水涌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但我想到了“修养”这个词。
我想,修养工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都套上。
1、第自然段中,“我”“愧怍”的原因是什么?2、下列描写人物的语句很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1)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操抹布,如临大敌。
(2)不知过了多久,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
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了看,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
3、文中第自然段说“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我发现她眼里竟有泪光涌现”,你认为“她”是为什么而流泪?4、口味文中两个画线句,你认为作者再次对“修养”一词的理解有什么不同?1.“我”的脚印弄脏了地板;“我”对女工的劳动故作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