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对直肠癌筛查诊治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FH分子诊断技术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FH分子诊断技术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 GLOBOCAN 2012
94.49
102.3
120
136.06
63
49.22
52.9
2000
2002
2007
发病数 死亡数
2012
部位
城市 病例数
发病 率
1/105
1 肺癌
376662 52.91
2 乳腺癌59 29.58
4 胃癌
196676 27.63
FH分子诊断技术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大肠癌人数逐年攀升
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每年以3.9%速度递增,而世界平均增速水平只 是2%。中国已经属于绝对数以及相对数都较高的结直肠癌大国。
结直肠癌从良性息肉演变至恶性肿瘤需要长达15年的时间,若能在此 期间通过筛查手段早期发现,及时手术会有很理想的效果。
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等。 ⑤ FOB(大便潜血)检查阳性者。 ⑥ 有家族遗传史者。 ⑦ 长期不按时进餐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者。 ⑧ 长期精神抑郁者。 ⑨ 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者。 ⑩ 长期熬夜者、久坐、不爱运动者。 ⑪ 喜食高脂、高糖、腌制、熏烤、油炸食物者。 ⑫ 超重及肥胖者。
FH物质: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Cells Free Ferrous Protoporphyrin)的简称,是细胞恶变过程中产生的一 种效应性生物因子。它广泛存在于人体的每个细胞内, 位于细胞线粒体底端,FH与不同蛋白质结合具有不同的 生理功能。
A试剂-乳白色滴管 测试池 B试剂
C试剂 采样拭子
说明书 包装盒
一、采样步骤
1、取样:检查采样器包装是否完好,查看纸标签是否有被拆开的痕迹。在采样部位 不得清洗、上药、搔刮的前提下,将肛门镜经肛门置入直肠,持一次性直肠渗液采样 器在齿状线以上部位按顺时针擦拭不少于两圈,获取足量直肠渗液。

《2024年直肠粘膜刷检细胞miRNA-182-5p在结肠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范文

《2024年直肠粘膜刷检细胞miRNA-182-5p在结肠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范文

《直肠粘膜刷检细胞miRNA-182-5p在结肠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手段也在日益精细和全面。

尤其是结肠癌这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如何早期诊断与准确治疗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焦点问题。

近年的研究显示,通过研究机体细胞内miRNA的表达模式可以实现对疾病的诊断。

其中,直肠粘膜刷检细胞miRNA-182-5p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指标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实际价值。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直肠粘膜刷检法收集患者细胞样本,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本中的miRNA-182-5p进行检测。

同时,我们选取了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miRNA-182-5p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三、结果1. 直肠粘膜刷检细胞miRNA-182-5p的表达情况通过对患者和健康人群的样本进行检测,我们发现结肠癌患者直肠粘膜刷检细胞中miRNA-182-5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miRNA-182-5p的检测可能成为结肠癌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2. miRNA-182-5p与结肠癌病情的关系我们对不同分期、不同病情的结肠癌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miRNA-182-5p的表达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病情越严重,miRNA-182-5p的表达水平越高。

这表明miRNA-182-5p的检测不仅可用于早期诊断,也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3. miRNA-182-5p的诊断价值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miRNA-182-5p的检测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其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的诊断方法,如肠镜、病理检查等。

这表明miRNA-182-5p的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直肠粘膜刷检细胞miRNA-182-5p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其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直肠腺癌实验报告

直肠腺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建立直肠腺癌细胞体外培养模型。

2. 探讨不同药物对直肠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3. 为临床治疗直肠腺癌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新西兰大白兔。

2. 试剂与仪器: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胰蛋白酶、二甲基亚砜(DMSO)、MTT试剂盒、细胞计数板、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等。

三、实验方法1. 细胞分离与培养(1)取新西兰大白兔直肠组织,置于75%乙醇消毒5分钟。

(2)用无菌剪刀剪取适量组织,放入含有DMEM培养基的离心管中。

(3)加入适量胰蛋白酶,37℃水浴消化10分钟。

(4)加入胎牛血清终止消化,用吸管吹打组织,制成细胞悬液。

(5)将细胞悬液用细胞计数板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1×10^5个/mL。

(6)将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瓶中,放入CO2培养箱培养。

2. 细胞传代(1)当细胞长至80%左右融合时,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

(2)加入胎牛血清终止消化,吹打细胞,制成细胞悬液。

(3)将细胞悬液按1:2比例传代。

3. 细胞鉴定(1)取传代后的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

(2)提取细胞DNA,进行PCR扩增,检测癌基因表达。

4. 药物敏感性实验(1)将传代后的细胞接种于96孔板,培养24小时。

(2)根据实验设计,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

(3)培养48小时后,加入MTT试剂,继续培养4小时。

(4)用酶标仪检测各孔吸光度(OD)值。

(5)计算细胞抑制率。

四、实验结果1. 细胞培养(1)细胞生长旺盛,呈梭形,排列整齐。

(2)细胞传代顺利,生长状况良好。

2. 细胞鉴定(1)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呈梭形,排列整齐。

(2)PCR扩增:癌基因表达阳性。

3. 药物敏感性实验(1)不同药物对直肠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抑制率逐渐升高。

(2)药物敏感性排序:顺铂 > 5-氟尿嘧啶 > 卡培他滨。

五、实验结论1. 成功建立了直肠腺癌细胞体外培养模型。

2. 顺铂、5-氟尿嘧啶和卡培他滨对直肠腺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顺铂抑制作用最强。

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技术

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技术

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技术温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技术利用目测比色法检测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Cells Free Ferrous Protoporphyrin FH),实现恶性肿瘤筛查及早期诊断。

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称为“瓦博格效应(Warburg effect)”,这是致癌基因作用的结果。

在p53发生突变或缺失的细胞中,失去了对糖代谢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抑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是戊糖磷酸途径的启动因子,该酶的激活使大量葡萄糖经过戊糖磷酸途径进行代谢。

在这个代谢过程中没有ATP生成,产生了大量还原型辅酶Ⅱ(NADPH)。

NADPH作为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使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成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细胞内GSH含量增高。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作为供氢体来分解H2O2,生成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使细胞内GSH:GSSG的比率下降。

GSH生成GSSG过程中形成细胞的低氧及还原性状态,激活氧感受器和缺氧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蛋白质的巯基由氧化型向还原型转变,促使缺氧特异性转录因子-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a)的磷酸化并与HIF-1b结合而形成一个完整的HIF-1转录复合体,与相应靶基因上的缺氧反应元件(HRE)结合,促进基因的表达。

还通过第二信使-活性氧族(ROS)与激酶系统发生联系,激活激酶系统。

上述变化产生一种亲脂性物质(Hydrophilic fatty molecules)进入含亚铁原卟啉细胞蛋白的疏水核内,改变蛋白质α链CD3His和β链CD3Ser、E10Lys的极性量值,使位居其疏水核中的亚铁原卟啉脱落,成为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Cells Free Ferrous Protoporphyrin)简称FH物质。

FH是一种肿瘤前期产生的因果性生物标志物,它对细胞具有氧化损伤作用,通过干扰细胞周期、损伤线粒体mtDNA和使细胞钙稳态失调而破坏细胞的稳定性。

直肠癌发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直肠癌发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简 介: 翟永宏 , 本科 , 男, 主治医师。
E-maiW 2 04 h 01 2 01@ 1 6.om c 2
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 报道 大肠癌 ( 有 结肠 癌 +直肠癌 ) 的发病率 位列第 3位 , 仅次于肺 癌及 胃癌 。 有人预测到 2 1 年大肠癌的 05 发病率会超过肺癌及 胃癌的发 病率 , 因此关于直肠癌 的研究是 临床非常重要的课渐升 高 , 随 且有低龄化 趋势 ; 次就诊原 因主要 以体检异常、 初 大便 异常 、 腹痛 为主 ;
Du e 分期主要 以B期、 k s C期为主。 结论 了解直肠 癌的临床特征是控制直肠癌进展 , 延长患者生命 , 高患者 提
生活质量 的必要条件。
【 bt c】O j t e o xleh ic hr t r t nef mt i cn rao do otl A s at bei T p rt cn a c rfe ac c o e liio tn n no r cv e o e lic a e o c la rr h cn f m i a tc r
Ds2 0 ,6 3 :6 - 7 . i,0 3 3 ( )2 9 2 4
[】 Wa g M ,eHY, uC e .ct e o ie epn ente lo 5 n L i S Y K,t1 uec m kn so s od aA h r ihb
a c rbo pn l l i o hlrn nd ee rs ia f d f c ide wi e trvr s as cae u t ne iu 71 so itd h e
( )5 — 7 5 :2 5 .
[1 LnT H i H。 ag ,t1 rif m t y yoierat n 4 i Y, s S Hun e . on a mao t n c osn a YC aP l rc k e i i etrv u 1if tn fh et lnrosss m 叨 .l net neoi s7 ne i so ecnr evu yt r co t a e Ci Ifc n

上皮细胞稳定性FH对宫颈癌的诊断效果

上皮细胞稳定性FH对宫颈癌的诊断效果

论著·临床辅助检查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22期宫颈癌是全球女性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宫颈癌发病年龄下降明显,已经成为威胁全球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

高危型HPV 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检查可见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

由于宫颈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且宫颈癌对女性健康具有较大的威胁,我国对女性宫颈癌筛查工作十分重视。

目前,临床筛查宫颈癌的常见方法包括TCT、HPV、阴道镜检测等,这些方法都对于及时诊断与治疗宫颈癌具有积极的作用。

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 检测是通过宫颈脱落细胞中的FH 进行疾病筛查与诊断,为了分析其对宫颈癌的诊断效果,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接受宫颈癌筛查240例女性体检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0月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女性体检者240例,经病理学确诊宫颈癌病变120例,宫颈良性病变或未见异常120例。

120例宫颈癌患者年龄42~58岁,平均(49.20±2.06)岁;孕次1~3次,平均(1.60±0.31)次。

宫颈良性病变或未见异常120例,年龄36~55岁,平均(47.30±2.12)岁;孕次1~3次,平均(1.20±0.28)次。

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重度宫颈糜烂、急性生殖道感染、放化疗及阴道不规则出血者。

方法:240例体检者均接受TCT 检查、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 检查及病理学检查。

①TCT 检查:于非月经期对受检者进行TCT 检查,叮嘱受检者检查前3d 不同房、24h 不清洗阴道、不上药。

检查时,使用专用采样刷置入宫颈管1cm 位置,转动刷头采集宫颈细胞。

采集后,将所采集的样本移动到细胞保存液瓶中[1]。

之后,使用全自动细胞检测仪将采集的样本分散并过滤,避免血液、炎症组织残留。

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乡村医药·检验与影像·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杜军强郭锦芳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在发展中国家占据首位[1]。

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约13.5万,是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通过人为干预能控制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2]。

本文通过对比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还原态铁原卟啉自由体(FH)检测和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各阶段的临床诊断效价,从而了解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经病理证实有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250例,平均年龄(42.4±8.8)岁,根据病理学诊断标准将宫颈病变分为正常组织及炎性反应、轻度不典型增生(Ⅰ级)、中度不典型增生(Ⅱ级)、重度不典型增生(Ⅲ级)及鳞状细胞癌(SCC)。

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42例(16.8%),CINⅡ级98例(39.2%),CIN Ⅲ级62例(24.8%),宫颈癌48例(19.2%)。

选择同期我院因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的患者250例,且术后病理证实为宫颈良性病变或正常,平均年龄(39.9±6.7)岁。

两组均排除妊娠或产褥期内及月经期患者,经间期出血、宫颈息肉、重度宫颈糜烂、宫颈溃疡、宫颈创伤、黏膜下子宫肌瘤等易导致假阳基金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项目(320.6750.13425)作者单位:322100 浙江东阳市人民医院妇科通信作者:杜军强,Email:dydulv@ 性者,取标本时出血者,曾行各种宫颈物理治疗及有盆腔放疗病史。

1.3 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检查前3天内无阴道用药或阴道冲洗,24小时无性生活。

取膀胱截石位,暴露宫颈,干棉签擦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后进行。

1.3.1 TCT检测采用特制宫颈刷插入宫颈管,在鳞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沿顺时针或逆时针轻轻旋转5周,将刷子放入装有Thinprep细胞保存液中并震荡数次。

结直肠正常上皮-腺瘤-腺癌演进过程的探索性研究

结直肠正常上皮-腺瘤-腺癌演进过程的探索性研究

2023-10-31contents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结直肠正常上皮-腺瘤-腺癌演进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结直肠正常上皮-腺瘤-腺癌演进过程中的临床意义•研究展望与挑战目录01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背景结直肠癌的发生是由正常上皮细胞逐渐演变为腺瘤和腺癌的过程。

了解结直肠正常上皮-腺瘤-腺癌的演进过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揭示结直肠正常上皮-腺瘤-腺癌的演进过程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

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生物学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意义02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探索结直肠正常上皮到腺瘤再到腺癌的演进过程了解这一过程中细胞和分子层面的变化及相互作用通过研究结果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收集结直肠正常上皮、腺瘤和腺癌的组织样本通过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分析样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利用组织样本进行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利用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进一步验证和研究结果03结直肠正常上皮-腺瘤-腺癌演进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总结词在结直肠正常上皮-腺瘤-腺癌演进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机制十分重要,涉及多种分子和信号通路的参与。

详细描述细胞增殖和凋亡是一个精细平衡的过程,在正常细胞、早期腺瘤和腺癌中,这种平衡往往被打破,导致细胞过度增殖或凋亡不足,进而引发肿瘤的发生。

一些关键分子如K-RAS、APC、TP53等在结直肠正常上皮-腺瘤-腺癌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结直肠正常上皮-腺瘤-腺癌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Wnt、EGFR、MAPK等通路的研究较为深入。

总结词这些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命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这些通路的异常激活或抑制往往会导致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分化和凋亡,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和治疗的医学教案课件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和治疗的医学教案课件

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便 血等
腹痛:腹部不适、疼痛等
体重下降: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贫血:面色苍白、乏力等 腹部肿块:腹部可触及肿块 肠梗阻:腹痛、腹胀、呕吐等
早期症状不明显, 容易忽视
晚期治疗难度大, 生存率低
影响生活质量, 造成心理压力
增加家庭和社会 负担,影响社会 经济发展
预防并发症:早期筛查可以 预防结直肠癌引起的并发症
筛查对象:50岁以上人群, 有家族史、慢性肠炎等高 危因素人群
筛查方法:粪便隐血试验、 肠镜检查、CT检查等
筛查频率:根据个人风险 因素和医生建议确定
筛查前准备: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 和刺激性食物
筛查结果解读:阳性结果 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阴性结果也需要定期复查
筛查意义:早期发现结直 肠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 率
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早期发 现,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疗、 化疗、靶向治疗等
展望:加强早期筛查意识, 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研究方向:基因检测、生物标志物、新型治疗方法等 临床应用前景:早期筛查、精准治疗、提高生存率等 挑战与机遇: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等 合作与交流:跨学科合作、国际交流、共享资源等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红肉和加工肉制品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控制体重: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量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年龄:50岁以上
家族史:有结直肠癌家族史
症状:出现便血、腹痛、体重下 降等症状
化学疗法:使用 抗癌药物杀死癌
细胞
放射疗法:使用 高能量射线杀死

《2024年直肠粘膜刷检细胞miRNA-182-5p在结肠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范文

《2024年直肠粘膜刷检细胞miRNA-182-5p在结肠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范文

《直肠粘膜刷检细胞miRNA-182-5p在结肠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

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传统的结肠癌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结肠镜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创伤性和不便性。

因此,寻找一种无创、简便、有效的结肠癌诊断方法成为医学研究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微小RNA (miRNA)为代表的生物标志物在肿瘤诊断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直肠粘膜刷检细胞miRNA-182-5p在结肠癌诊断价值中的应用。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200例疑似结肠癌患者,其中100例为结肠癌患者,100例为健康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通过结肠镜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2. 方法采用直肠粘膜刷检技术收集患者的直肠粘膜细胞,提取细胞中的miRNA。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NA-182-5p的表达水平。

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miRNA-182-5p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三、结果1. miRNA-182-5p在结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本研究发现,结肠癌患者直肠粘膜刷检细胞中miRNA-182-5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

这表明miRNA-182-5p在结肠癌患者中存在异常表达。

2. miRNA-182-5p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通过对结肠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miRNA-182-5p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miRNA-182-5p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以miRNA-182-5p表达水平为诊断指标,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可以提高结肠癌的诊断准确率。

同时,miRNA-182-5p的表达水平还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FH检测在直肠恶性肿瘤早期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FH检测在直肠恶性肿瘤早期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19.18.1236FH 检测在直肠恶性肿瘤早期筛查中的诊断价值马茜1,黄晓明1,郭亚苹1,高记华2,高策3,戚文月1,郭虹君1Diagnostic Value of FH Test for Early Screening of Rectal CancerMA Qian 1, HUANG Xiaoming 1, GUO Yaping 1, GAO Jihua 2, GAO Ce 3, QI Wenyue 1, GUO Hongjun 11. Graduate Schoo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2. Department of Anorectum,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orectum Section, Shijiazhuang 050011, China;3.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01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GAO Jihua, E-mail: gaojihua2005@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rectal epithelial cells stability FH for the early screening of rectal cancer. Methods FH, CEA and CA19-9 were performed in 300 patients. We used pathological diagnostic results as the gold standard and electronic colonoscopy as an assistance to analyze the detection indicators of epithelial cells stability FH, CEA and CA19-9 test for screening rectal malignancy, such as sensitivity(Sen), specificity(Spe), false negative rate(missed diagnosis rate), false positive rate (the misdiagnosis rate),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LR),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LR+), diagnosis index (DI), Youden index, crude coincidence rate (CA),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PV-)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V+), etc .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epithelial cell stability FH test for rectal malignant tumor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CEA and CA19-9 (P =0.000). Among the 40 cases of rectal malignant tumor, 38 positive cases(95%) were detected by epithelial cell stability FH, 23 positive cases(57.5%) were detected by CEA, 10 positeve cases(25%) were detected by CA19-9. The sensitivity,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diagnostic index, Youden index,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FH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CEA and CA19-9, while the false negative rate and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were lower than CEA and CA19-9. Conclusion There are higher sensitivity,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diagnostic index, Youden index,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lower false negative rate and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of epithelial cells stability FH in rectal cancer screening.Key words: Rectal epithelial cells stability FH test; Rectal malignant tumor; CEA; CA19-9; Tumor screening 摘 要:目的 探讨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 检测在直肠恶性肿瘤早期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对直肠癌筛查诊治的临床研究

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对直肠癌筛查诊治的临床研究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癌瘤之一,其流行病学的特点在于明显的地域分布、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飙升、女性比例增加、发病年龄趋老年化、遗传因素和饮食因素在发病中尤为突出。

近年来,笔者采用直肠渗液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 检测对体检人群进行直肠癌癌筛查,取得较好效果,为进一步探讨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 检测对直肠癌筛查诊治的临床效果,以下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接受健康体检的10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临床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研究的患者全部来源于方便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进行直肠癌筛查,共10000例。

其中,男性6000例,女性4000例。

全部患者均接受高危因素调查,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并根据高危人群的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基于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为5000例,并接受相应检查。

对照组男性3500例,女性1500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38.34±3.21)岁。

实验组男性2500例,女性2500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38.22±3.25)岁。

诊断标准:以《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为参考依据,根据其中的早期结直肠癌诊断标准要求进行诊断。

纳入依据:①年龄不低于18岁;②与高危风险人群定义吻合;③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DOI:10.16662/ki.1674-0742.2019.06.189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 检测对直肠癌筛查诊治的临床研究朱智宇,许国诚,林晔,魏良宝,雷辉,袁阁林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民医院,福建南平353000[摘要]目的探讨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 检测在大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PC及HIF-1α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与意义的开题报告

PC及HIF-1α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与意义的开题报告

PC及HIF-1α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与意义的开题报

1. 研究背景
直肠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尽管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直肠癌仍然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的恶性肿瘤。

因此,深入研究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对降低发病率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PC(Pyruvate carboxylase)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分子,它在生物体内主要参与糖代谢途径中的丙酮酸循环及葡萄糖新生过程。

PC与多种肿瘤的进展和预后相关。

HIF-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是一种在低氧环境下高度稳定的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细胞生长、代谢和凋亡。

研究表明,直肠腺癌中HIF-1α的表达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有关。

本文旨在探讨PC和HIF-1α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为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2. 研究目的
探究PC和HIF-1α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直肠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直肠癌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3. 研究内容
(1)收集直肠腺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C和HIF-1α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相关性。

(2)通过体外实验探索PC和HIF-1α对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信号通路。

(3)讨论PC和HIF-1α在直肠腺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其对直肠癌的治疗策略的影响。

4.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探究PC和HIF-1α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增加直肠癌治疗研究的新视角,为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在诊断直肠癌前病变及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

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在诊断直肠癌前病变及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

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在诊断直肠癌前病变及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8-08-17T09:52:11.84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作者:王昕昕[导读] 直肠癌在男性癌症发病率中排第五位,在女性癌症发病率中排第三位,是我国居民主要的肿瘤死因之一王昕昕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150088摘要:目前,直肠癌在男性癌症发病率中排第五位,在女性癌症发病率中排第三位,是我国居民主要的肿瘤死因之一。

而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在诊断直肠癌前病变及直肠癌中有较好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直肠癌前病变;直肠癌;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引言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0%左右)。

随着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愈来愈引起国内学术界重视。

然而目前临床实现的检测技术效果不佳。

基于此,本研究拟对于FH检测在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一、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在诊断直肠癌前病变及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一)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的仪器和试剂选择在临床中,针对患者的客观情况,合理选择电子肠镜(日本奥林巴斯,CF-H2901)。

直肠黏膜细胞型上皮细胞FH染色试剂(青岛东孚美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鲁青食药监械生产备20160025号)产品组成:盒托(其上设测试池),A试剂(白色滴管),B试剂(蓝色滴管),C试剂(样本瓶),包装盒(盒外侧附比色板)。

一次性采样器(扬州环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640364号)。

一次性肛门镜(扬州市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扬食药监械生产备20150045号)。

见图1。

图1 FH检测所需卫材(二)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检测样本:参与就诊的患者直肠黏膜渗液。

检测方法:(1)检查采样拭子包装是否完好,查看采样拭子是否有被拆开的痕迹;(2)采样:在采样部位不得清洗、上药、搔刮或活检的前提下,将一次性肛门镜经肛门置入肛管齿状线处,持一次性直肠粘液采样器,在齿状线以上擦拭获取直肠黏膜渗液;(3)洗脱:采样后拭子头部放入C试剂瓶内,充分搅动不少于10次,与C试剂充分混匀,静置约10s 后,当即检验。

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YANG Juan-juan;LV Hong-dao;WANG Li-ming;ZHOU Wen-sheng;SEHN Fang-hua;WANG Chen-xiang【期刊名称】《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年(卷),期】2018(028)004【摘要】目的探讨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cells free ferrous protoporphyrin, FH)检测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同时具有FH检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cytologic test, TCT)、HPV检测及病理检查结果的宫颈筛查患者4 494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计算FH、TCT、HPV三种检测方法在宫颈病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FH检测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60.0%、87.8%、85.2%、33.7%、95.5%,TCT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61.4%、75.5%、74.2%、20.5%、95.0%,HPV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2%、9.3%、17.4%、9.9%、96.0%.3种检测方法的检验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使用2种方法可提高检验效能.结论 FH检测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新方法,简便、经济,具有与TCT、HPV同样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使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ell free ferrous protoporphyrin (FH) detection in cervical lesion screening. Methods A total of 4 494 cervical screening patients with FH, TCT, HPV and pathological results were selected. Using the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s the diagnostic gold standard, 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FH, TCT and HPV in the screening of cervical lesions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cervical cancer)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FH screening were 60.0%, 87.8%, 85.2%, 33.7% and 95.5%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TCT screening were 61.4%, 75.5%, 74.2%, 20.5% and 95.0%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HPV screening were 96.2%, 9.3%, 17.4%, 9.9% and 96.0%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est efficacy between the three test method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can improve the test efficiency. Conclusion As a new method for screening cervical lesions, FH detection is simple, economical and has the same clinical value as TCT and HPV. The combined use of screening for cervical lesions can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cervical lesions.【总页数】5页(P439-443)【作者】YANG Juan-juan;LV Hong-dao;WANG Li-ming;ZHOU Wen-sheng;SEHN Fang-hua;WANG Chen-xiang【作者单位】Wujiang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215200, China;Wujiang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215200, China;Wujiang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uzhou, Jiangsu,215200, China;Wujiang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215200, China;Wujiang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215200, China;Wujiang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215200, China【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R730.4【相关文献】1.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与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J], 胡玉芹;刘付强;刘岩丽;刘萍;梁伟国;李小利2.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J], 杜军强;郭锦芳3.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与TCT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J], 周红儿4.子宫上皮细胞FH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J], 王桂花;马新义;许励5.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细胞游离原卟啉检测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J], 马仲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肠癌实验报告

直肠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了解直肠癌的基本病理特征、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直肠癌是发生在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通过对直肠癌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对直肠癌进行诊断和分类。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雌雄不限,体重20-25g。

2. 实验试剂:HE染色试剂盒、免疫组化试剂盒、PCR试剂盒、DNA提取试剂盒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

四、实验方法1. 病理组织学检查(1)取小鼠直肠癌组织,固定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石蜡包埋,切片。

(2)HE染色,显微镜观察。

2. 免疫组化染色(1)取小鼠直肠癌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2)显微镜观察阳性表达情况。

3. 分子生物学检测(1)提取小鼠直肠癌组织DNA。

(2)进行PCR扩增,检测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4. 统计学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组间差异。

五、实验结果1. 病理组织学检查显微镜下观察,直肠癌组织表现为腺体结构紊乱,细胞核增大、深染,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

2. 免疫组化染色直肠癌组织阳性表达情况如下:(1)癌胚抗原(CEA):阳性表达。

(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

(3)Ki-67:阳性表达。

3.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检测结果如下:(1)癌基因(c-Myc):高表达。

(2)抑癌基因(p53):低表达。

六、讨论与分析1. 直肠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表现为腺体结构紊乱、细胞核增大、深染、细胞异型性明显等,与正常组织存在显著差异。

2.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EA、PCNA、Ki-67等指标在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提示直肠癌的发生与细胞增殖、凋亡调控有关。

3. 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癌基因c-Myc高表达,抑癌基因p53低表达,提示直肠癌的发生与基因突变有关。

七、结论本实验通过对小鼠直肠癌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证实了直肠癌的发生与细胞异型性、细胞增殖、凋亡调控以及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

直肠癌及直肠正常组织的IR和1H及31P NMR谱研究

直肠癌及直肠正常组织的IR和1H及31P NMR谱研究

直肠癌及直肠正常组织的IR和1H及31P NMR谱研究高秀香;姚宏伟;杜俊凯;赵梅仙;齐剑;李慧珍;潘庆华;徐怡庄;吴瑾光【期刊名称】《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年(卷),期】2009(029)004【摘要】对12例直肠组织的红外光谱图进行了测定,并对6例直肠癌变及正常组织的固体1H和31P NMR谱与另外6例直肠癌变及正常组织的液体1H和31P-NMR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直肠癌变和正常组织的红外光谱中存在明显差异.(2)在固体1H和31P NMR谱中,1H NMR谱上癌组织的脂肪酸与水相关的特征峰面积的比值I(5+6+7)/I(1+2+3+4)明显变低,依据I(5+6+7)/I(1+2+3+4)比值可区分癌变与正常组织.31P NMR谱上,癌变组织的最强峰的化学位移明显向高场偏移.(3)在液体1H和31P NMR谱中,1H NMR谱上癌组织中3.20处峰强较正常组织高,表明与癌变密切相关的胆碱类化合物包括游离的胆碱、磷酸胆碱及甘油磷酸胆碱等的量增大.31P NMR谱上,癌变组织的强度最大峰的化学位移分别为1.18,1.26,1.29,1.37,正常组织的化学位移为1.70和2.18,癌变组织的强度最大峰的化学位移明显向高场偏移.通过癌变与正常组织代谢物1H NMR谱峰强度和1P NMR谱峰化学位移的差异,可以区分直肠癌变和正常组织,核磁共振1H和31P NMR谱技术可能发展成为一种诊断直肠癌的新方法.【总页数】5页(P969-973)【作者】高秀香;姚宏伟;杜俊凯;赵梅仙;齐剑;李慧珍;潘庆华;徐怡庄;吴瑾光【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窜,北京,10087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10008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陕西,西安,710061;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窜,北京,100871;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北京,100029;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窜,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窜,北京,100871;河南帅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窜,北京,100871;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0012;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窜,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窜,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2【相关文献】1.直肠癌组织与直肠正常组织的荧光光谱研究 [J], 孟涛;徐端夫;徐怡庄;赵莹;王笃金;吴瑾光2.直肠癌和直肠正常组织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J], 王凡;凌晓峰;杨展澜;徐智;任予;李维红;翁诗甫;吴瑾光3.直肠癌腔内后装放疗保护正常组织的临床研究 [J], 宁博;刘刚;杨朝群;赵静4.直肠癌腔内后装放疗保护正常组织的临床研究 [J], 宁博;刘刚;杨朝群;赵静5.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J], 赵加应; 殷琛庆; 蔡元坤; 柯重伟; 王会鹏; 蒋克泉; 吴贵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肠癌术前评估的研究现状与探讨

直肠癌术前评估的研究现状与探讨

直肠癌术前评估的研究现状与探讨
王樱花;黄晖;袁敏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09(007)021
【摘要】@@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就其发病情况来看,约60%位于直肠[1].由于直肠的特殊解剖、生理及病理学特征,其外科治疗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合理地进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是外科医师一直在探讨研究和不断改进的问题.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王樱花;黄晖;袁敏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高县人民医院,336400;江西省上高县人民医院,336400;江西省上高县人民医院,33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7
【相关文献】
1.分析探讨3.0T磁共振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扫描序列的最优选择 [J], 王绍龙;张玉兴;李铭
2.增强CT结肠造影在结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J], 王立亮
3.常规MRI检查及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J], 杨宏宇;高旭;沈秀芝;钟佳利;彭如臣
4.MRI结构式报告应用于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效果 [J], 何汉;黄海涛;陈佩仪;李永

5.定量磁共振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J], 赵丽;张红梅;赵心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报告直肠ca

报告直肠ca

报告:直肠癌(Step by Step 思考)引言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

及早发现和治疗直肠癌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提供一个“Step by Step(步骤化思考)”的指南,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直肠癌。

第一步:认识直肠癌直肠癌是一种起源于直肠黏膜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常见的症状包括便血、腹部疼痛和变形便等。

第二步:风险因素了解直肠癌的风险因素是进行早期筛查和预防的关键。

一些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家族史、饮食习惯、肥胖和吸烟等。

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可以降低直肠癌的风险。

第三步:筛查方法早期筛查直肠癌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的机会。

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结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和虚拟结肠镜检查等。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

第四步:诊断如果筛查结果呈阳性,医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以确定是否患有直肠癌。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组织活检、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第五步:治疗方法治疗直肠癌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个性化选择。

多学科团队协作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第六步:随访和复发监测随访是直肠癌治疗的重要环节。

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的病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随访周期和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结论直肠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肿瘤。

通过“Step by Step”的思考方式,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认识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直肠癌。

早期筛查、个性化治疗和定期随访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我们希望本报告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用的指导,促进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对直肠癌筛查诊治的临床研究作者:朱智宇许国诚林晔魏良宝雷辉袁阁林来源:《中外医疗》2019年第06期[摘要] 目的探讨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在大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方便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进行直肠癌筛查,共10 000例。

对健康体检者进行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检测结果阳性者再进行结肠镜检查。

结果在10 000例受检者中,直肠渗液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阳性62例(0.62%),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癌46例(0.46%)。

阳性符合率为74.2%。

结论直肠渗液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是筛查直肠癌的适宜技术,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 直肠癌;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筛查[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2(c)-0189-03[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H detection of rectal epithelial cells in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Methods A total of 10 000 patients were convenient enrolled in the Nanping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for screening for rectal cancer. For the healthy subjects, the FH test of rectal epithelial cell stability was performed, and the test results were positive for colonoscopy. Results Among 10 000 subjects, 62 cases (0.62%) were positive for FH in rectal exudate rectal epithelial cells, and 46 cases (0.46%) were found by colonoscopy. 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was 74.2%. Conclusion The FH detection of rectal percolation of rectal epithelial cells is a suitable technique for screening rectal cancer, which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Rectal cancer; Rectal epithelial cell stability FH; Screening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癌瘤之一,其流行病學的特点在于明显的地域分布、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飙升、女性比例增加、发病年龄趋老年化、遗传因素和饮食因素在发病中尤为突出。

近年来,笔者采用直肠渗液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对体检人群进行直肠癌癌筛查,取得较好效果,为进一步探讨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对直肠癌筛查诊治的临床效果,以下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接受健康体检的10 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临床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的患者全部来源于方便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进行直肠癌筛查,共10 000例。

其中,男性6 000例,女性4 000例。

全部患者均接受高危因素调查,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并根据高危人群的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基于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为5 000例,并接受相应检查。

对照组男性3 500例,女性1 500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38.34±3.21)岁。

实验组男性2 500例,女性2 500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38.22±3.25)岁。

诊断标准:以《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为参考依据,根据其中的早期结直肠癌诊断标准要求进行诊断。

纳入依据:①年龄不低于18岁;②与高危风险人群定义吻合;③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依据:①已知结直肠癌患者;②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月经期妇女;③全身合并症患者;④病情严重且难以接受检查。

1.2 方法取受检者的直肠渗液进行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对检测结果阳性者再进行结肠镜检查。

1.2.1 临床观察表设计在设计临床观察表的过程中,内容应包括一般情况、家族史与疾病史。

其中,一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与电话号码。

家族史内容包括是否有结直肠癌患者与结直肠息肉病史患者,如果有应当进行详细地说明。

在疾病史中,应设置慢性阑尾炎、慢性腹泻史、黏液脓血便史、不良生活事件、慢性便秘史或者是其他。

是否有盆腔放疗史、结直肠癌前病变疾病。

1.2.2 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1)检测试剂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采用“上皮细胞FH染色试剂(直肠粘膜细胞型)”(东孚美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单人份。

(2)检测方法①在采样部位没有进行清洗、上药、搔刮或活检的前提下。

戴好无菌乳胶手套,按常规对受检者进行肛门镜检查,通过肛门镜蘸取直肠渗液。

②取得直肠渗液后,打开样本管,以手套食指指腹按在管口处颠倒样本管2~3次,使蘸在手套食指顶部的直肠渗液与样本保存液混匀,制得样本液。

③将待检测样本放入样本瓶(C试剂)充分搅拌形成样本液,将A试剂加入测试池内,添加样本液,再加入B试剂,在120秒内观察颜色变化,与产品附带的比色卡进行比较。

(3)判定标准测试池内液体未显色时为阴性(-);如显示浅蓝绿色时为可疑阳性(±),显色为浅蓝色时为弱阳性(+);显色为蓝色时为阳性(++);显色为深蓝色时为强阳性(+++);如测试池内液体显示为深蓝色后即刻转变为棕红色或深黄色,表示标本液内混有血液,应视为强阳性。

1.2.3 结肠镜检查①设备电子结肠镜(富士能3500高清系统)。

②操作方法对阳性患者进行充分肠道准备后,按常规行电子结肠镜检查,依次观察肛管、直肠、乙状结肠、结肠、回盲部黏膜状态,必要时进行活体的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

患者需在接受检查之前根据医务工作人员的指导,积极开展肠道准备工作,并在检查之前1 d摄入容易消化的食物。

在检查当天上午8∶00,在2 000 mL的水中加入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量控制在137.15 g,均匀搅拌以后,患者需在2 h之内饮完。

只有患者的排便为清水样,才能够接受肠镜检查。

接受检查的患者应选择左侧卧体位,且双膝屈曲,在检查过程中,要缓慢进行深呼吸,确保其腹部放松。

肠镜医生将润滑剂涂抹在患者肛门位置,并进行肛门指检,对患者肛门与直肠末段的状况形成相应的了解。

随后,可以由肛门插入电子肠镜。

医生需要对内镜进行反复旋转、短缩、吸气、充气和取直操作,逐渐向盲肠送达电子肠镜,尽量进入到小肠末段。

随后,即可缓慢退镜,在此过程中需详细观察各个肠段。

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时候,肠镜医生需要开展肠镜检查,对病变活组织进行确定并取出,进行病理检查。

病变组织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确诊成息肉或者是癌,则可以将其判定成阳性。

如果确诊结果是炎性病变或者是肠镜检查不存在问题,则可以将其判定成阴性。

1.3 评价指标①上皮细胞FH物质检测结果判定。

标本先为深蓝色亦或是深蓝色,随后转变成深黄色或者是棕红色,判定为强阳性;标本呈现蓝绿色亦或是蓝色,判定为阳性;标本不着色,判定为阴性。

强阳性与阳性统一归纳成阳性结果。

②电子结肠镜检查。

如果病变组织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确诊成息肉亦或是癌,可以判断成阳性。

如果被确诊成炎性病变与肠镜检查没有问题,则判断成阴性。

1.4 统计方法该文研究的健康体检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组间率用[n (%)]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P2 结果在10 000例受检者中,直肠渗液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阳性62例(0.62%)。

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癌46例(0.46%),均经活组织检查证实,阳性符合率为74.2%。

3 讨论近年来,结肠镜、直肠腔内超声、CT、MRI、PET-CT等影像学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直肠癌术前不仅在病理诊断上更加明确、更加容易,而且在肿瘤浸润的深度、区域淋巴结以及全身其他部位的转移情况也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判断,从而产生以各种诊断手段为依据的临床术前分期,并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但是由于各种诊断方法本身的的局限性,依据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得出的术前临床分期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各有一定的差异。

而CT、MRI、PET-CT由于费用等问题,在我国推广还有相当难度。

FH是含亚铁原卟啉蛋白的分解产物,具有强氧化作用,导致细胞自稳调节功能紊乱。

FH 含量具有连续可测性,且与细胞癌变程度呈密切正相关。

采用生物学介质(组织渗液)进行靶向定位检测,即可显示细胞恶变过程。

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检测(FH 检测)的适宜领域为群体性筛检,可以是癌前期(可预防)、无症状早期癌(可长期存活)、中晚期癌(不改变预后)。

FH检测采用一种脂溶性较强的物质,使之很容易进入细胞与细胞器中,其与FH物质的氧化—还原产物是上皮细胞内含有的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等染色。

做为筛查手段,观察组织渗液上皮细胞中FH物质对细胞内酶的染色情况,即可显示上皮细胞是否存在恶变及其程度,故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具有连续可测性直肠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属于无创采样、费用低,操作简便及适用人群广泛的优点,以期通过FH检测,单独或联合其他直肠癌筛查手段进行检查,对检测阳性结果进行进一步检查诊断,评估FH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技术路线见图1)该项研究立足该院10 000例受检者行直肠粘膜细胞渗液FH检测,进行直肠癌筛查,从而筛查出高危人群;将这部分高危患者和病房收治的相关病人在治疗前进行结肠镜检查检测,以结肠镜直视下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直肠粘膜细胞渗液FH检测在直肠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