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利欧雷诺斯》一个颇有中国味道的悲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利歐雷諾斯》:一個頗有中國味道的悲劇
在其所編《考利歐雷諾斯》(Coriolanus) 的引言中,雷文(Harry Levin) 說:對我們的時代而言,該劇比任何其他莎劇都充滿著意義。

1 誠然,這個可能是莎翁最後寫出的悲劇,雖然是個古羅馬劇(Roman Play),因而裡頭的人物、故事、與背景全部屬於古羅馬,但是就其涉及民主模式與暴民狀況而言,該劇確實堪稱充滿著我們這個時代的意義。

不過,就一個中國讀者(或觀眾) 而言,該劇更可能是莎劇中最具中國味道的了。

原因是:劇中那主角所面臨的衝突,正是咱們中國人一向最重視的忠孝節義問題,只是直到目前,莎劇的評家似乎尚未注意到這點罷了。

歷來研究《考》劇的評論文章,大部分側重在探討劇中的政治意義、人物特徵、和語言問題。

2 其實,從整個劇情來加以考量,莎士比亞的確以刻劃主角考利歐雷諾斯的個性及其悲劇結局為主要目的,其他問題都是次要的。

梁實秋教授在其翻譯《考》劇的序言中,提到該劇的故事屬於傳說性質,不見得是一段真實的羅馬史。

他說:「莎士比亞之編寫此劇,注重的不是這一段歷史,而是其中的人物,所以是悲劇而不是歷史劇」。

3 這實在是非常正確的見解。

如果按亞里斯多德的悲劇理論來說,考利歐雷諾斯的確是比一般人更強更好的悲劇英雄,他之落敗覆亡是由於他的「悲劇缺陷」(hamartia) 所引起。

本文便想從他的個性上去探討,進而關聯到忠孝衝突的主題上。

我們都知道考利歐雷諾斯是勇敢的軍人。

他原名馬爾舍斯(Matius),後因表現英勇,單人率先攻入考利歐里(Corioli) 城,擊敗敵軍,始被尊稱為考利歐雷諾斯。

不過,他雖然驍勇善戰,在政治圈內卻缺乏智慧,故既未能討好百姓,亦落入政客的算計中。

哈里遜(G. B. Harrison) 評道:「在戰時,他價值無限;在平時,他則不是政治人才」。

4 在劇中,他的敵手奧非地阿斯(Aufidius) 便說他「也許是由於他本性難移,慣於披盔甲,不慣於坐軟墊,以治軍的威嚴來處理政事,」所以會「為人所畏,為人所恨,以至於遭受放逐」。

5 而始終最愛護他的羅馬貴族麥匿尼阿斯(Menenius) 則曾替他辯護說:「他自從能拔劍的時候起,一直是在軍中長大的,所以不善言辭;他的談吐裡有穀粒也有糠皮,漫無檢點」(Ⅲ, i)。

其實,他的強悍英勇應該有一大部分是他母親服龍尼亞(Volumnia)生給他與教導他的。

在第三幕第二景中,服龍尼亞曾指責他說:「隨便你怎樣作,你的勇敢是從我身上吮吸了去的,但是你的驕傲是你自己的。

」當然劇本中並沒有一處直接提到服龍尼亞如何教導她的兒子如何英勇,不過在第一幕第三景中,有一段對話卻給我們一點暗示。

那時考利歐雷諾斯之妻維吉利亞(Virgillia) 正在刺繡,她的朋友瓦利里亞(Valeria) 進來,問她說她小兒子好
嗎?她答說很好,而服龍尼亞便接著說她這個小孫子「寧願看刀劍聽鼓聲,也不願見他的教師。

」於是瓦利里亞評道:「可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然後提到曾經看見小馬爾舍斯追逐一隻彩色斑斕的蝴蝶,捉了又放,放了又捉,最後氣而把它撕碎的情形。

聽了這敘述,服龍尼亞並不責怪小孫子殘暴,反而只說了一句:「恰似他父親發脾氣的樣子。

」可見,考利歐雷諾斯自小便是被鼓勵強悍凶狠的。

其實,服龍尼亞本身也是個極為強悍凶狠的女人。

她先前曾對溫順的媳婦維吉利亞說:「血是合於男子身份的,比勝利紀念碑上的鍍金還要好:海鳩巴給她的兒子海克特餵奶時的那一對乳房,不見得比海克特輕蔑希臘人的刀劍而鮮血直噴的前額為更美」(Ⅰ, iii)。

當然她教導小孩英勇為的是光榮,為的是權位。

怪不得在劇本一開頭,當一群叛亂的公民在街上咒罵馬爾舍斯(即考利歐雷諾斯) 時,某平民便說:「他所作的聲名赫赫的事業,只是為了一個目的:存心忠厚的人說是為了他的國家,其實只是為了取悅他的母親,一部分也是為了自己藉此傲人」(Ⅰ, i)。

這位忿忿不平的平民所說的話,一點也沒錯。

考利歐雷諾斯的驍勇得自於母親,也想以驍勇來取悅母親,同時並為自己爭光以傲人。

這位平民接著說:「他確是驕傲,他的驕傲可以和他的驍勇相媲美」(Ⅰ, i)。

這話更是正確。

任何讀過這劇本或看過這齣戲的人,一定會以驕傲為考利歐雷諾斯的另一個最主要個性特徵,也會認定那是致使他落敗的最大「悲劇缺陷」。

事實上,在劇中,其他角色也常提到他的驕傲。

除了平民說他恃功而傲以外,預備陷害他的護民官布魯特斯(Brutus) 與西新尼阿斯(Sicinius) 也有同樣的看法。

布對西說:「他的缺點不只一端,每一缺點都很嚴重」。

西答到:「尤其是在驕傲一方面。

」而布補說:「在誇耀一方面超過了一切」(Ⅱ, i)。

就連他的好友麥匿尼阿斯也說:「他性格太高傲,不適宜於這個世界」(Ⅲ, i)。

從劇情的發展上看,考利歐雷諾斯的確因驕傲而看不起平民,而不願著素袍去向百姓乞求賜票讓他執政,而終至給存心不良的護民官有陷害他的機會。

而當他被放逐羅馬時,他還高傲地反過來對民眾說:「我放逐你們…我看不起這個城市,所以我走了」(Ⅲ, iii)。

最後,這種高傲竟促使他去投敵,然後率軍回來攻打自己的祖國,而最後導致自己的覆亡。

本文前面提到服龍尼亞曾指責他兒子說:「你的勇敢是從我身上吮吸了去的,但是你的驕傲是你自己的」。

這句責備的話,其實並不公允。

從個性上看,服龍尼亞本人也是位極驕傲的婦女。

她或許不像她兒子那樣憎恨老百姓,但她也確實瞧不起他們。

考利歐雷諾斯曾說:「我很詫異我的母親也不贊成我,可是她常稱他們為穿羊毛衣的奴才,生就的只能作幾分幾文的小買賣,在公共集會時遇見我這樣地位的人站起來講解和戰大事,他們只是禿頭露頂的打呵欠,默不
作聲,莫名其妙」(Ⅲ, ii)。

服龍尼亞確實以能擁有一位戰功彪炳的兒子為榮。

事實上,她的驕傲比他兒子更夾有好名的狂熱,因為她會對媳婦說:「如果我的兒子是我的丈夫,受分離之苦讓他出去贏取光榮,比留他在閨房裡表示兒女私情,要使我快活的多」(Ⅰ, iii)。

從好方面想,她這種話好像有我國岳飛母親要兒子精忠報國的意思。

其實她的好名也夾有權利慾。

她勸兒子低聲下氣去向老百姓求官當執政,便是貪圖權位所帶來的更大榮華。

嚴格地說,她並不是真心的在指責兒子太驕傲,而是在指責他不知權變。

因此她告訴兒子說:「你太固執了;一個人的意志固然是越堅定越好,但是在緊急關頭也要臨機應變。

我聽你說過,在戰爭中榮譽與權術是像不可分離的朋友一般的在一起發揚滋長;這話不錯,那麼告訴我,在和平期間,為什麼就會互相衝突傷害,以致不能聯合在一起」(Ⅲ, ii)。

她要兒子在事關利益時,不妨擺出一副虛偽的面目。

但問題是:她的兒子並不像她所指揮的那樣能屈能伸。

考利歐雷諾斯曾明白地告訴他母親及其他勸他屈尊求官的人說:「你們現在是逼我扮演一個我永遠不會演好的角色」(Ⅲ, ii)。

而他的確沒有把那角色演好,所以在面對平民及護民官時,他的高姿態仍然漏了出來,所以雖然有些老百姓先是贊同他,可是後來在奸人的遊說下,許多平民卻又表示反對他當執政,甚至於反過來控告他企圖謀位獨裁,最後終究判決放逐他。

使得考利歐雷諾斯無法演好求官角色的原因,真的是在於他的個性。

他除了驍勇、驕傲、固執、缺乏智慮與權變之外,個性上還有一大缺陷,那就是易怒而心直口快。

麥匿尼阿斯便說他除了高傲不肯諂媚之外,「他是心口如一:心理想什麼,嘴裡就說什麼;發起怒來,便忘記世界上還有所謂死」(Ⅲ, i)。

要陷害他的布魯特斯便深知他的這個缺點,所以對同夥西新尼阿斯說:「他一向慣於征服別人,和人爭執總要佔上風:一旦被激怒,必定不能自持;那時節他會說出他心裡的話;那種弱點可能幫助我們致他於死命」(Ⅲ, iii)。

而在廣場上面對所有貴族與平民時,西新尼阿斯故意告他企圖推翻羅馬政體而攫取獨裁大權,並罵他是全體人民的叛徒,他果然因而大怒,而忘了屈尊下氣,結果導致被放逐的命運。

不過,儘管考利歐雷諾斯有許多個性上的缺點,基本上他還是個可敬可佩的人,所以稱得上是個悲劇英雄。

他除了有羅馬主帥珂民尼阿斯(Cominius) 所稱許的最高美德--勇敢--之外,還有許多人格上的優點。

他對朋友有信有義,對妻子情愛不移,對母親更是孝順無比。

哈里遜說:「從某些方面看,這齣戲既是考利歐雷諾斯的悲劇,也是服龍尼亞的悲劇。

他是他母親創造的人,結果她嚐到了毀掉他的痛苦。

」6 這話一點也沒錯。

從劇情上看,考利歐雷諾斯就是因為兩次聽他母親的話才導致他的悲慘結局。

第一次他聽她的勸告,屈尊地去向平民乞票求官,結果落得被放逐的命運。

第二次他聽母親的求情,放棄攻陷燒
殺整個羅馬的報復行動,結果給自己換來了殺身之禍。

7
除了孝順之外,考利歐雷諾斯的最大人格優點就是忠實。

首先,他忠於他的國家。

他為羅馬真的是出生入死。

顯然無疑的,他有表現英勇、自求光榮以傲人的心態,但也不能否認他是忠心地在為國家而戰。

他被迫屈尊求官,或許也有攬權的企圖,但我們相信他當了執政之後,必然也會終於職守的。

當他被自己的國民放逐後,他的確犯了一個不忠的嚴重錯誤。

他不該因一時的氣憤而去投靠敵人,而且去帶領敵人回來攻打自己的家邦。

但在錯誤的抉擇下,在他不忠於羅馬的同時,他是忠於伏爾斯人的。

換句話說,誰不唾棄他、肯承認他、用他,他便忠心於誰;他並非投機的政客,只會見風轉舵而不會忠心事主。

當他率領伏爾斯人回頭過來攻打羅馬時,他心中固然只存報復的念頭,但他行事的過程並沒有不忠於伏爾斯的表現。

當他聽從母親的求情,做出不攻陷羅馬而與羅馬締結合約的決定時,那也不能算是不忠於伏爾斯,因為從他的觀點上看,他已為伏爾斯擄獲比軍費多出三分之一的戰利品,而締結合約「對安席姆人的光榮正不下於對羅馬人的屈辱」(Ⅴ, v)。

服龍尼亞如何能勸阻考利歐雷諾斯毀滅羅馬呢?當然考並非真的是鐵石心腸的人,在面對自己的母親、妻兒時,他自然禁不住親情的感動。

不過,服龍尼亞也不是全用感性的語言與動作來勸阻她的兒子。

在她冗長的請求中,她也是適切地夾有強烈的說理成分。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說理,便是告訴考利歐雷諾斯:如果他毀了羅馬,將來他將只得到一個遭人唾罵的惡名而已,未來人們將說他破壞晚節,毀了自己的國家。

我想她這一番說理應該會深入她兒子的思慮中才對。

換句話說,這一番話等於提醒了考利歐雷諾斯一件事:只有締結合約,他才能同時忠於羅馬與伏爾斯人。

而他最後聽從母親的意見,便是要忠於雙方的一種抉擇。

有些評論家認為考利歐雷諾斯有一點不像莎士比亞的其他重要悲劇主角,那就是,他到了劇尾時,並不像李爾王(King Lear) 或馬克白(Mecbeth)等,對人生有一層新的智慧性的體認。

8 我覺得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其實,考利歐雷諾斯並非完全不會自我思索,他是不像哈母雷特那樣經常有代表心事的獨白,但他的少數一些心聲還是能代表他對世事的體認。

像他要去投敵時,便自言:「啊,世界!你真的變化無常。

永矢不渝的忠實朋友…轉眼便成為死敵:同樣的,最凶狠的仇人們…為了某一個機緣,微不足道的瑣事,就會便成為好朋友,使他們的子女聯姻」(Ⅵ, v)。

而當他答應母親要與羅馬締結合約時,他也曉得自己處境的危險,所以他說:「母親!啊!你為羅馬贏得了一場大勝利;但是,對於你的兒子,請相信我,啊!請相信我,縱然不是置他於死,你也是把他打擊得極為慘重了」(Ⅴ, iv)。

他自己知道那種違背伏爾斯人而臨陣棄勝謀和的危機,但他是明知其不可而為之,而且為了表示忠於自己的情感,他不肯與母親妻子回羅馬去,依然要與伏爾斯人為伍,所以最後才會悲壯地被殺。

從這點來看,考利歐雷諾斯的確是個了不起的悲劇人物,他真的是為孝為忠而犧牲了自己。

奎勒考屈(Quiller Couch) 在研究莎劇時,曾發覺:莎士比亞的眾多劇本中,母親的角色獨獨顯得稀少。

不過,他認為理查三世的母親與考利歐雷諾斯的母親卻令人難忘。

9 服龍尼亞在《考》劇中,的確是個令人難忘的母親。

但她並非一個伊莉莎白時代的標準英國母親,而是一個典型的古羅馬母親。

她一心望子成為戰士英雄,始終不知他的作法有所缺失。

英格丟(Jonh Ingledew) 說:她可能是真實人生或文學中唯一會因為兒子作戰受傷而感謝神的母親。

10
從這方面想,服龍尼亞是有點「精神不正常」,因此這齣戲真的變成了她的悲劇。

不過,儘管她有她自己的「悲劇缺陷」,她之忠於她的國家是不可否認的。

她勸兒子放棄攻陷羅馬,不僅是教孝的行為,更是教忠的行徑。

而他兒子聽從母意,便是在一孝二忠(孝順母親,忠於羅馬與伏爾斯) 的衝突中,必然做出的最佳抉擇。

最近國內戲劇界好像很有興趣試著把莎劇改編後用我國特有的戲劇方式來演出。

我想,如果把《馬克白》改編後用國劇演出可以吸引英國觀眾的話,把《考利歐雷諾斯》精簡改編後,用國劇或其他地方戲的方式來演出,將更有中國風味才對。

如前面的分析,這齣戲容易濃縮成幾幕忠孝節義的故事,而給國人或是世人帶來深刻的警惕。

註釋
1.Introduction to Coriolanus, Alfred Harbage, ed. (Penguin Books Inc., 1956); rpt.
in Twentieth Century Views of Shakespeare: The Tragedies, Alfred Harbage, ed.
(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Inc., 1964), p. 169.
2.見Adrian Poole, Coriolanus (London: Harvester-Wheatsheaf, 1975), p. xviii-xx.
3.《考利歐雷諾斯》,梁實秋譯,台北,遠東圖書公司,頁一三。

4.Shakespeare: The Complete Works (1968),p. 1268.
5.第四幕,第七景。

在本文中,一切中譯(包括人名地名) 皆根據梁實秋教授
的翻譯。

6.Shakespeare: The Complete Works (1968),p. 1268-9.
7.此點在A. L. Rowse, William Shakespeare: A Biography (New York: Pocket
Books, Inc., 1963), p. 410中有提到。

8.見Frank N. Magill, ed., English Literature: Shakespeare (Pasadena, California:
Salem Softbacks, 1980), p. 37.
9.“Paternity in Shakespeare,”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ⅩⅧ, pp. 93-110.
這點在Robert E. Fitch, Shakespeare: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69), p. 144也提到。

有人認為缺乏母親角色,是因為當時舞台演出是用孩童來演女性角色的關係:男孩較難演母親。

見Sarup Singh, Family Relationships in Shakespeare and the Restoration Comedy of
Manners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199.
10.見The Edition of Coriolanus in the New Swan Shakespeare Advanced Series
(London, 1975), p. xxxv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