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所有制结构变迁
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理论概念,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需要在长期的历史阶段内逐步过渡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本文将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以及它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
在这一阶段,国家和集体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基本所有制形式。
国家所有制是指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即由整个国家全体人民共同拥有和管理。
集体所有制是指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包括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和城市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这两种所有制形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制结构。
在国家所有制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国有企业实现对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经济基础,是国家履行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工具。
国有企业的利润归国家所有,用于国家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从而实现了资源的社会公平分配和再分配。
在集体所有制方面,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和城市的集体所有制企业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和劳动合作组织实现对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
集体所有制是劳动人民自己的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经济基础,有助于发挥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综合考虑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相互关系,做到既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又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和有效联动,实现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有机结合。
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指国家对社会收入和社会财富进行合理分配的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通过分配制度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再分配,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近代至当代的巨大变革。
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王朝,如清朝、明朝等。
然后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共和政体,成立了中华民国。
随后,中国经历了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包括计划经济和一党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实行市场经济,同时政治体制也有所改革,加强了法治建设,逐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制度。
总体来说,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封建到共和再到社会主义,再到市场经济和多党合作的发展演变。
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起来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力水平较低,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尚不完善。
在这一阶段,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下面我们将重点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一、所有制结构1. 国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制是主要的经济基础。
国家通过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来掌握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国有制的优势在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国有制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国有企业管理不善、效益不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2. 集体所有制除了国有制之外,集体所有制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体所有制是指由集体农庄、合作社等组织和个体共同组成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在集体所有制中,生产资料由集体组织和个体农民共同占有和管理,实行按劳分配,这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积极性,提高生产力水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一定范围内的私有制。
私有制是指个体和家庭占有的生产资料。
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私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这有利于激发个体的创造性和经济活力,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二、分配制度1. 按劳分配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是分配制度的主体。
按劳分配是指根据个人的劳动贡献来分配收入和财富。
这种分配制度能够激励每个人努力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公平和正义。
但是在实践中,按劳分配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收入分配不均衡、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2. 福利分配逐步完善除了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逐步完善福利分配制度。
福利分配是指通过国家提供各种社会福利和保障措施来调节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以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在发展中国家,福利分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当代中国
三、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成果、特点
1.成果:“一法三制”,1954年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 2、特点 (1)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原则;坚持社会主义 原则。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民 主和法制建设奠定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和代表性。②实 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 本政治制度,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制度的基础。 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经 济 生 活
(1) 经济体制改革。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 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城市改革,激 发了企业的活力,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在邓 小平“南方谈话”的基础上,十四大确立了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五大市场经济 理论进一步创新 , 21 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初步 建立。 (2) 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3) 社会生活巨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 的一部分;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 会风尚逐步形成;交通、通讯及大众传媒领域也 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 的曲折发展
1.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历史阶段特征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如何建立和建 设社会主义,成了该时期的主题。社会主义建设 既有成就,也有挫折、失误,即在探索中曲折前 进。
二.主要表现
时间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前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及作用
1.从1949~1956年底: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 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 家资本主义经济共同存在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国家开展有计划 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1956~1978年: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 单一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有效地集中了人力、 物力、财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但单一的公 有制结构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一 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3.1978年以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推 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三篇 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
改革开放时期
所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1978-
历史和实践证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结构要求一定的所有制结构与之相 适应,所有制选择如果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就不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党的十五大提出: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
第三章
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
主要内容
一、中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二、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形式与结构 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四、产权结构多元化
第一节
中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所有制结构的内涵:所有制结构一般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 制结构,包含两层含义:
• • •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部结构:每一种所有制的内部关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 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外部结构:各种不同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作用 及其相互关系。 我们通常所说的所有制结构主要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外部结构。
(1)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的区分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 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 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 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 多样的。只要有利于生 产力的发展,一切反映 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 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大胆 利用。
公有制的实现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 所有权 第二层 占有权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如城市交通、
大型水利设施、环保设施、保险等;支柱产业及
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如大油田、大
矿山、大石化、重要电子企业、重要国家实验室 等。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指国 有经济对其它经济形式的影响 力、渗透力、带动力,能保证 国民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
从制度异化到制度替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
从制度异化到制度替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沿着制度需求、制度异化和制度替代这样一条主线,深入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原因。
认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对立的,是存在相容的,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共存。
允许和承认这种共存,是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最大优势是渐进性,允许对现有制度有新的需求并允许其异化,甚至政府有意地对其创新和改造,充分尊重民众意愿。
关键词:制度异化制度需求制度替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尤其是经济能够持续30年以平均9%以上的较快的速度递增。
即使在金融危机的今天,全世界仍然看好中国,认为中国将依旧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于是,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成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中国是否已经找到了一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规律呢?这种差距有必要从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体制来分析。
改革开放前(从建国到1979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经济部门占90%以上,除公私合营企业的资本家拿定息、居民储蓄存款有很少利息外,工矿企业一律按八级工资制拿工资,农村则根据出工情况拿工分,收入差距不大,“铁饭碗”、“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受到严重的约束,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连农民在集市交换的菜籽都可能被没收,生活资料的商品范围甚至比苏联还要少。
“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更提出商品生产、货币交换都必须放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胡培兆,2007)。
改革开放后,打破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一统天下的局面,实行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国外独资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并把公司制、股份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改革开放后,先实行了一段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从党的十四大起,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朱佳木,2008)。
《当代中国经济》大学笔记
《当代中国经济》大学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1. 新中国成立前的经济发展(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列强的侵略导致国内市场萎缩,传统手工业和农业受到严重破坏。
(2)辛亥革命(1911年)结束了封建帝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发展缓慢且不稳定。
2.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1)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纪元。
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恢复和建设。
(2)1950年代,我国实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战略,进行土地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土地的集体化。
- 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企业进行改组,提高国有经济的比重。
- 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化。
(3)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开启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3.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
- 1978年,安徽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发农村经济的巨大变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19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国有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
(3)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推动国内经济发展。
-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开启对外开放新局面。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1.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49-1978年)(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全面调控。
- 国家通过计划指令统一配置资源,企业缺乏自主权。
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所有制结构变迁
二是,从所有制结构的变迁的具体实情出发,研 究所有制结构变迁的特点、原因影响及发展趋势。 如《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 (刘世锦、杨建龙 ;《管理世界》1998年04期 ); 《建国以来所有制结构变迁下的阶级阶层结构分析》 (胡建兰 ;《唯实》 2010年03期) 三是,从时间上出发,结合历史学研究方法,以 时间点的形式开展研究,给我们所有制结构的变 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如《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刘国光、董 志凯;《当代中国史研究》(京),1999年05/06期第 26~38页),《当代中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管窥》 (张兴茂;《史学月刊》 2002年11期 )。
农业、手 工业 一 化 三 改
工业化
资本主义 工商业
在1955年夏批判“右倾保守 思想”的形势下,全国很快 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手 工业合作化的高潮也随之而 来,接着又一举实现了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 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开始 向单一公有制过渡。
3)1957年至1978年:所有制结构的强化与单一化
“文化大革 命”期间, 更加盲目片 面地追求 “纯而又纯” 的公有制形 式。将“一 大二公三纯” 作为判断所 有制形式先 进与否的标 准,片面强 调全民所有 制的优越性。
在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 非 公 有 中的比重 相对指标 经济 制经济 国 有 经 集 体 经 济 济 在 GDP中 99.0 1.0 56.0 43.0 的比重 在工业总 产值中的 99.2 比重
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所 有制结构变迁
前言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 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生产资 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实行哪一种所有制结构, 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适应生产力 发展要求的所有制结构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落后和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必然阻碍生 产力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有制及其 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 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 本性质。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所有制结构的 变化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 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本质浅析精选3篇(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本质浅析精选3篇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本质浅析摘要:不同时期的经济学家们所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核心即为推崇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强调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
因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背景不尽相同,所以对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我们要客观的分析,考虑到多重影响因素的作用。
我国进行政策制定应借鉴其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理论思想,规避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造成不利的危害。
充分发挥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本质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本质浅析: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摘要: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产生的理论背景、实质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一、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在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是相对于古典自由主义而言的,也是古典自由主义的极端演化与发展。
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以来,与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都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
在那个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震撼了全世界,于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出现了。
凯恩斯面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所陷入的严重危机,主张发挥两只手的作用,将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
从此,国家干预主义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大行其道。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滞胀”局面,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
面对这种新现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束手无策,新自由主义趁机抬头,并一跃上升为主流经济学。
英国的撒切尔政府和美国的里根政府,其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就来源于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为该学派的扩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极力主张私有化,认为私有制是自由的根本前提,“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国家干预和经济计划会损害效率。
01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第十章——国家与社会:制度变迁的样式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单位体制
一、单位的政治性质
撇开行政单位,一般的企事业单位具有如下特征: 单位组织资源的公有制或国有制; 非独立性; 功能多元化; 单位组织之间的“行政式”差别。 单位是国家和个人的一个连接点,形成了单位依附 于国家、个人依附于单位的依附链条。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一节 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
一、高度一体化的国家与社会(1949-1978) 高度一体化的国家与社会(1949-1978)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官僚 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被列为革命的 主要对象。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国民经济计划体系的建立和统 购统销政策,新中国终于实现了党-国家对整个国民 经济的全面控制,行政关系取代了市场关系的一切 残余。
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构的基础 政治环境是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构的制度基础。 自由流动资源的形成 自由活动空间的扩展: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 间的形成,为重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可能。 制度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政府日益重视法治和法制,公民的结社自由不再是 纸上的规定,而具有了一定的实践意义; •政府大幅度放权; •政府职能开始转变。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一节 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
一体化结构的评价 高度一体化的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直接目的是 为了加强政府的动员组织能力,以此解决中国社 会当时面临的两大迫切问题,即结束自晚清以来 的全面的社会危机和实现工业化。高度一体化对 于解决上述两个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 在简单的政治动员阶段结束之后,高度一体化的 社会结构开始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当代中国所有制结构变迁
建国以来经济制度的变迁?所有制及其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
所以,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伴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国后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是以继承了旧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的。
旧中国的经济是畸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其所有制结构由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所组成。
由于帝国主义资本和官僚资本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封建地主经济主宰着农村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没能获得发展的空间而成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劳动者个体经济(包括农村的个体农业,城市和乡村的个体手工业、个体商业)在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从属地位,决定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受这种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百年以上。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的和繁重的任务就是变革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
应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要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的问题上,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认识是清醒的和谨慎的。
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科学地预见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中,“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632、639页)。
刘少奇也正确地分析了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之后新中国经济所应包含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并且指出:“除开那些投机操纵的经营及有害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的经营而外,都应加以鼓励,使其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新变化2008年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的演变、蔓延已历10年之久,但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仍一波三折,步履蹒跚。
此次危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似乎资本主义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有人乐观的认为资本主义走进了死胡同,经济、社会、阶级矛盾会出现总爆发。
但如果把时间拉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每一次激化和由此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在严重打击和动摇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也必然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嬗变与发展。
2008年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和随后出现的凯恩斯主义复归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二战后形成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调整和发展。
下面,我们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角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
一、国家垄断资本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围绕国家和垄断资本的不同结合方式,可以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区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一是国家调节经济。
在这种形式下,国家垄断资本所有制和私人垄断资本所有制在企业外部结合。
二是国私合营企业。
在这种形式下,国家垄断资本所有制和私人垄断资本所有制在企业内部结合起来了,结合的形式是股份公司。
三是国营企业。
在这种形式下,国家和垄断资本融合为一体,形成国家垄断资本或国有垄断资本。
实际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都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不同杠杆,而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是在国家和垄断资本各种结合形式中进行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政府主要发挥着“守夜人”的作用,对经济生活起作用的主要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到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无法应付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开始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配合“看不见的手”,以使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虽然二者的结合带有一定的自发性质,而且地位作用不同,但以市场调节为主、以宏观调控为辅的联合经济机制,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保障。
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当代中国制度化结构试析
一一 当代 中 国制度化 结构试 析
李路路 于 显 洋 王 奋 宇
在 包罗 万 象 的现 代化 理 论 研究 中 , 将一 个 社 会 的 现代 化过 程视为 社会 结 构变 迁 的过 程 , 是社会学独 具特 色的研究 角度和 分析框架 。 ①
本文拟 从这 样一种 角度 , 对 当代 中国 的现代 化过程 做一尝 试性 分析 。 这里 , 社会 结构 是 我 们使用 的主 要 分 析 概念 , 同时 也是 主 要 的 分 析对 象 。 所 谓 社会 结构 , 指 具 有 相对 稳定 的 、 模 式化 的 社会 关系 , 其 内涵 特指社 会地 位和 角 色 的模 式 化 关系 。 因而 也 可 以 说 , 社会 结构 是 指 由不 同社会 地 位 和 社 会 角色 , 按 照 一 定 的规 则构成 的相 对 稳 定 的社 会 关系 模 式 。 对 于 一 个 生动 复杂 的社会来 说 , 任何 一种社会 结构 分析 都无法 完全囊括 它所 包括 的所有模式 化 关系。 因此 , 分析 , 特别 是本 文中的分析 , 集 中在 “ 制度化 ” 结构 上。 制度化结构 是社会结 构长 期 持续 存在的 那些 方面 , 通 常 由那 些 在 社 会体 系 中 占优势 的 、 主 导 地位 的行 为 模 式 和 关系构 成 , 一 般 以 正 式规 范 的形 式表现 出 来 , 并渗 透着 这一 社 会文 化模式 的 深 刻影 响。 制 度化结构 成了某 一特定社 会 的 基本 框架 , 决定 了 社会结 构 的基 本性质 和运 行发展 , 以 此对 社 会成员 的 行 为施加 外在 的限 制 , 因而 是特定 社会 体系 得 以建立 、 维持 和 发展 的基 础 。 ②
忽 视其 他要 素 的 理 由。 这 一 点对 于 分析 当代 中 国 的社会 结构 具有很大意 义 , 社 会 主 义 公 有制
简述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特点
简述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特点1978年以前,由于个人社会地位的升降、阶层的兴衰,全系于国家、政府、制度和社会政策的变化。
所以,这个时期的社会流动基本上是政治主宰型的社会流动模式。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流动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自致性因素对社会流动机制的影响日渐突出。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改革,使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结构的改变及社会结构的分化,使自致性因素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社会流动渠道多元化,能力主义原则在社会经济地位获得上的作用日益显著。
同时,国家制度性政策安排对个人、阶层的社会地位的获得也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
现代社会流动机制及现代社会流动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第二,中国社会正在逐步走向一个开放的社会。
突出表现在,一是城乡之间的流动大大增加。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都有数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从事工商业活动,同时城市中很多专门人才通过技术咨询及承包土地等形式进入乡镇企业、参与农业生产。
二是城市中各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明显增加。
随着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各社会阶层之间职业流动明显增加,从全民所有制单位流向私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从行政机关流向经济部门,成为职业流动的突出特点。
三是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明显增加并呈上升趋势。
代内的垂直向上流动成为人们选择和调动工作的普遍现象;代际流动呈向上流动趋势,较为突出的是农民的后代转化为工人和知识分子。
第三,中国社会的职业结构渐趋高级化。
职业结构高级化是指社会结构中,高层次职业的数量逐渐增加,在职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形成了“向上流动的潮流”。
这带动了我国等级位序的整体提升,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
未来几年,中国的职业高级化水平将有一个飞跃式的提高,社会中间阶层也将有一个跳跃式的扩大。
第四,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流动模式尚未最终形成。
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处于较为优势地位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中,代际继承性明显增强;二是社会的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有向上层积聚的趋势。
混合所有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混合所有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指私人资本与公有制资本融合形成的一种经济体制。
本篇文章将讨论混合所有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以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混合所有制在中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市场经济的引入,政府开始鼓励合资企业的建立,私人资本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力量。
随着时代的变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也不断加速,一些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开始引入民间资本,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
混合所有制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国有企业引进民间资本,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和民间企业的所有者之间形成了合作关系,将自己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二,民间企业与国有企业联合,开展投资和经营活动。
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可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
混合所有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优势。
首先,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不同企业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民间资本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民间企业可以通过与国有企业合作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稳定的盈利。
其次,混合所有制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国有企业可以更加注重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民间企业可以借助国有企业的资源和品牌优势,推动自身的快速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再者,混合所有制还可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通过不同企业的合作,可以形成更加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供应链,提升整体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然而,混合所有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混合所有制模式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赢。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引导企业良性竞争和合作;企业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优化自身管理和运营模式。
其次,混合所有制模式需要加强监管。
混合所有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混合所有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指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有机结合。
在当代中国,混合所有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混合所有制在经济领域的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出现增加了市场竞争,激发了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诸如华为、阿里巴巴等民营企业的崛起,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典型代表。
这些企业依托市场和技术创新,快速发展壮大,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混合所有制在政治上提供了更多民主参与和多元治理的机会。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他们的参与促进了企业决策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化。
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机会,促进了财富的广泛分配。
这使得社会稳定和和谐得到进一步加强。
混合所有制在社会领域的发展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提高了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价值。
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则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帮助了大量的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实现就业和创业。
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公益事业、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投入也有所增加,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混合所有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利益关系和权责划分。
在一些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公有制部分的权力过大,导致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进一步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存在一些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的现象,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也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混合所有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也要认识到混合所有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混合所有制的健康发展,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以来经济制度的变迁?所有制及其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
所以,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伴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国后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是以继承了旧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的。
旧中国的经济是畸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其所有制结构由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所组成。
由于帝国主义资本和官僚资本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封建地主经济主宰着农村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没能获得发展的空间而成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劳动者个体经济(包括农村的个体农业,城市和乡村的个体手工业、个体商业)在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从属地位,决定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受这种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百年以上。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的和繁重的任务就是变革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
应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要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的问题上,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认识是清醒的和谨慎的。
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科学地预见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中,“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632、639页)。
刘少奇也正确地分析了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之后新中国经济所应包含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并且指出:“除开那些投机操纵的经营及有害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的经营而外,都应加以鼓励,使其发展。
”(《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26-428页)他还在建国初期进一步提出了确立新民主主义新秩序的重要思想。
他们的这些思想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于没收了官僚垄断资本(包括它们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接收的日、德、意等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一切封建制度,从而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建国后,国营经济在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取消帝国主义的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国营经济空前壮大并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1949年底,国营工业在全部工业总产值(包括手工业)中的比重为26.7%,在全国大型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41.3%,拥有全国发电量的58%,原煤产量的68%,生铁产量的92%,钢产量的97%,水泥产量的68%,棉纱产量的53%。
国营经济还掌握了全国的铁路,绝大部分银行业务和对外贸易,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到1952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145%,平均每年递增34.8%。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1》的有关数据计算)而其中的国营工业发展更快,三年增长287%,平均每年递增51%(蒋家俊、尤宪迅、周振汉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
2.个体经济比重下降,个体经济基础上的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细小分散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很大比重。
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约占3/4。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我国个体经济发生了以下变化:首先是个体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
解放后,个体经济在国营经济的扶助下,发展较快,但由于现代工业恢复和发展速度更快,1952年,个体经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到2/3左右。
其次,个体农民的互助合作运动积极而稳妥地开展,集体经济初见端倪。
3.在中国共产党“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指导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国营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大下降。
私营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63.3%下降为1952年的39%。
在一些重工业部门,私营工业比重下降更大。
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加工订货将其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
到1952年,加工订货、包销、收购的产值已占私营工业总产值的56%,商业方面也已出现批购、经销、代销等形式。
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共有907家,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
(陈文辉主编:《中国经济结构概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29页)经过三年多的经济变革,我国在所有制结构上彻底打碎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封建主义的所有制关系,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这说明,中国社会已经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但它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
历史事实表明,这种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是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它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二“一大二公”所有制结构的逐步形成经过国民经济的三年恢复,我国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但是,总的说来,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应该不停顿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这就使得以刘少奇为代表的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社会)的正确主张没能实现。
相反,在紧接着的、当然也是必要的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严重脱离中国生产力不发达的现实国情及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仅用了不到一个五年计划就完成了原来准备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3年至1957年,随着我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不断加速,“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初步形成。
表现在:首先,在国民收入中,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有经济的比重由19.1%上升到32.2%,集体所有制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私营经济则由6.9%下降到0.1%以下,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
前三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达93%。
其次,在工业总产值中,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工业的比重由41.5%上升到54.5%,集体所有制工业由3.2%上升到17.1%,公私合营工业由4%上升到27.2%,私营工业由30.7%下降到0.04%,个体手工业由20.6%下降到1.2%。
前三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业已达98.8%。
再次,在商业领域中,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例,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6.2%上升到34%,合作社经济由18.2%上升到30.1%,国家资本主义及合作化经济由0.4%上升到28.3%,私营经济由65.2%下降到7.6%。
前三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达到92.4%。
(陈文辉主编:《中国经济结构概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已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所有制结构。
此后,随着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左”的指导思想的不断加剧和对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的日益夸大,就更是把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异己物和不稳定因素,超越生产力的水平及其发展的客观要求,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形式。
一方面,片面强调全民所有制的优越性,低估集体所有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混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界限,搞所有制的“升级”、“穷过渡”和“合并”运动,将“一大二公”作为判断所有制形式先进与否的标准,即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越大越好,公有化的程度越高越好。
另一方面,完全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
连农户搞的一些少量的家庭副业也被当做滋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温床,不断地加以挞伐。
据统计,至“文革”结束前的1975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在工业总产值中,国家所有制占83.2%,集体所有制占16.8%(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的有关数据计算);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国家所有制占56.8%,集体所有制占43.0%,个体所有制占0.2%(参见宗寒:《中国所有制结构探析》,红旗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37-38页),非公有制经济基本消失。
这种公有制基本上一统天下、国有制又占绝对优势的所有制结构,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微观经济主体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失去了协调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三所有制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问题进行了大胆和艰苦的探索,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生产力标准,积极探索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所有制结构。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定位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重申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关系的原理,提出“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补充”。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在论述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重要性的基础上,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和发展进行了理论展开和初步的政策设计,指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对外资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定位:“利用外资,吸引外商来我国举办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至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理论已具雏形。
这是在改革开放后,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问题认识的初步展示,它在极“左”的所有制理论的坚冰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为此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开辟了航道,并对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认识的深化和政策的调整,在农村普遍推行了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大批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专业户和重点户,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经济联合体大量涌现,出现了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