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张坊中学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满分100分,时间7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焦耳B、阿基米德C、牛顿D、托里拆利2、如图1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2中的哪几种情形( )A、甲与乙B、乙与丙C、甲与丙D、以上都不对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载重卡车装有宽大的轮胎B、纪念碑要建在宽大的基石上C、在雪地上滑雪要穿上滑雪板D、图钉顶尖做的很尖4、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B、用注射器注射药物C、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会上升到嘴里D、“覆杯实验”中水不会流出5、在下列底部相通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6、几十吨重的飞机能够腾空而起,秘密在于机翼,如图为飞机机翼截面图,飞机加速起飞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翼上、下方压强均减小B、机翼上方压强减小,下方压强增大C、机翼上、下方压强均增大D、机翼上方压强增大,下方压强减小7、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A、7NB、4NC、3ND、1N8、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F4B、F3C、F2D、F19、三个体积相同而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球体,放入同一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10、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块受到的浮力是1NB、物块的体积是2×10-4m3C、物块的密度是3×103Kg/m3D、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11、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丁四个小球放在水中静止,其中受到浮力的小球有( )A、只有甲球B、只有甲、乙、丙球C、甲、乙、丙、丁四个球都受浮力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2、如图为一种登冰山用的冰爪,它可以套在登山者的鞋上,由于冰雪很滑,穿上冰爪可以(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冰爪底面做的非常锋利可以通过减小的方式(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使冰爪很容易的插入冰雪中。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2.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 B.2.57cm C.2.576cm D.2.577cm3.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A.向西运动 B.向东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5.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给体温计消毒B.用寒暑表测量开水的温度C.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向下甩几下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应紧贴容器的壁或底6.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8.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A.小雪B.霜冻C.雾D.冰雹9.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D.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C.雨后的彩虹D.游泳池内水的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11.彩色电视机的屏幕上呈现的各种色彩是由三种色光混合组成的,这三种色光是()A.红、黄、绿B.红、黄、蓝C.红、白、蓝D.红、绿、蓝12.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13.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于26℃B.先下降,后上升到26℃C.低于26℃D.等于26℃14.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度,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A.减小90度B.减小30度C.减小45度D.减小15度15.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6.填写单位:玉林同学身高170 ,温水的温度为50 .17.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对太阳光有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18.声音的三个特征是、和.我们能够听到蜜蜂飞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主要原因是它们飞行时发出声音的不同.我们能够区分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发出声音的不同.19.如图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是法线,反射角为度,折射角为度.分界面是.20.身高为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m,像的高度为cm;当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2s钟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m.21.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上联包含的物态变化是,下联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反应的一个共性是.22.如图所示甲、乙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乙.23.舞台上绿色追光灯照到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色,裙子呈色.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24.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2)实验时,取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验证物与像关系;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四、作图题(保留作图痕迹)25.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出物体AB的像.26.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既有反射也有折射,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五、计算题(共12分)27.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问:(1)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8.一辆长20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一条电线杆,用时10s.(1)求火车运行速度.(2)若这辆火车以同样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条长1km的隧道,需要多少时间?2016-2017学年甘肃省武威二十三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温度;长度的估测.【分析】解答本题我们需要掌握估测法: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解答】解:A、人步行的速度为1.1m/s左右,5m/s应该是骑自行车的速度.故A不符合实际;B、一只新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故B符合实际;C、人的正常体温为37℃,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一张纸的厚度在0.1mm以下.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 B.2.57cm C.2.576cm D.2.577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在计算到比测量值多一位数字后再四舍五入,即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解答】解: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该物体的宽度是:≈2.58cm故选A.3.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A.向西运动 B.向东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先明确汽车和人的运动情况,再根据汽车和人的位置变化关系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解答】解:汽车和人都向西运动,但汽车运动的速度快.以行人为参照物,假定人是不动的,汽车相对于行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并且一直是向前即向西运动.故选:A.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由图象可以看出两物体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根据图象读出0~20s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解答】解:A、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此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此选项错误;B、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选项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此选项正确;D、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不是在20s末相遇,0~20s内通过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此选项错误.故选C.5.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给体温计消毒B.用寒暑表测量开水的温度C.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向下甩几下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应紧贴容器的壁或底【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1)体温计的最高温度低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不能用酒精灯给体温计消毒.(2)寒暑表测量的最高温度低于开水的温度,不能用寒暑表测量开水的温度.(3)由于体温计有缩口,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先甩一下.(4)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解答】解:A、酒精灯的烛焰高于体温计的最大刻度值,用酒精灯给体温计消毒,会使体温计涨破.不符合题意.B、一般情况下,开水的温度大约在100℃,寒暑表的测量范围是﹣20~50℃,开水的温度高于寒暑表测量的最高温度,用寒暑表测量开水温度,寒暑表会涨破.不符合题意.C、由于体温计有缩口,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先甩一下,否则体温计的液柱不能回到玻璃泡.符合题意.D、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不符合题意.故选C.6.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由题意可知晓燕百米赛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她的平均速度.【解答】解:晓燕的百米平均速度:===6.25m/s;故选B.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音色;声与能量.【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听到声音的条件包括声源、介质、人耳;声音的利用包括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通过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所以A正确;B、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就是靠音色来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所以B正确;C、听到声音的条件必须满足:一要有发声体振动产生声音,二要有介质传播声音,三要有良好的听觉器官.除此以外,声音的频率还必须在20Hz~20000Hz之间,声音要有一定的响度,只有具备这几个条件,我们才能听到声音.所以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就能听到声音,C不正确;D、外科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这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所以D正确.故选 C.8.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A.小雪B.霜冻C.雾D.冰雹【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形成的物体是液态的,据此分析.【解答】解:小雪、霜冻、冰雹都是固态的,而液化形成的物体是液态的,只有雾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选C.9.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D.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解答】解: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也靠近平面镜,故A错误;B、因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故C错误;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 的速度运动,故D正确.故选D.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C.雨后的彩虹D.游泳池内水的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考点】光的反射;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各种光现象.(1)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及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海市蜃楼、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折.(3)能够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射到镜面上,反射后仍平行为镜面反射,例如反光现象;平行光射到物体表面,反射光线杂乱无章,则为漫反射.【解答】解:A、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不符合题意.B、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属于漫反射,故符合题意.C、雨后的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不合题意.D、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11.彩色电视机的屏幕上呈现的各种色彩是由三种色光混合组成的,这三种色光是()A.红、黄、绿B.红、黄、蓝C.红、白、蓝D.红、绿、蓝【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析】“颜料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是不同的,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基色,红、黄、蓝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不同颜色的光都可以通过光的三基色来混合而成.【解答】解:电视荧光屏上丰富的色彩由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故ABC错误.故选D.12.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人看到水中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看到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解答】解:由于“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是正确的.故选B.13.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于26℃B.先下降,后上升到26℃C.低于26℃D.等于26℃【考点】蒸发及其现象;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酒精挥发性比较强,也就是说酒精在常温下比较容易汽化为气态的酒精蒸气,汽化要吸热;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解答】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计的示数下降,低于26℃;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实验室内的温度相同,即等于26℃.故选B.14.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度,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A.减小90度B.减小30度C.减小45度D.减小15度【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要知道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30°,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入射角减小15°,变为30°﹣15°=15°,所以反射角也变为15°,此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比较将减小30°.故选B.15.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分析】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来判断正确与否,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发射,并且弄清光的反射规律,漫反射是指会将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解答】解:光反射规律是: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光路是可逆的,故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并且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因为漫反射射出的光线会向四面八方反射,会使平行光线不平行了,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6.填写单位:玉林同学身高170 cm ,温水的温度为50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温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温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解答】解: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70cm左右;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温水温度比体温高一些,在50℃左右.故答案为:cm;℃.17.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解: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使树叶燃烧,造成火灾;故答案为:凸透;会聚.18.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我们能够听到蜜蜂飞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主要原因是它们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我们能够区分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音调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色是辨别声音的依据.【解答】解:乐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我们能够听到蜜蜂飞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主要原因是它们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钢琴和小提琴发声时,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答案为:音调;响度;音色;音调;音色.19.如图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NN′是法线,反射角为30 度,折射角为60 度.分界面是MM′.【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具有对称性,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对称,分别在界面的两侧.【解答】解:由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故NN′是法线,MM′是界面;C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90°﹣60°=30°,折射角为60度.故答案为:NN′;30;60;MM′.20.身高为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 4 m,像的高度为168 cm;当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2s钟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 2 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解答】解: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同学距平面镜2m,他的像距平面镜也是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4m,像和物体大小相同,他身高168cm,则像的高度为168cm,当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2s后,他移动了1m,他与平面镜的距离变为1m,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1m,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2m.答案为4,168,2.21.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上联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凝固,下联包含的物态变化是熔化,反应的一个共性是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分析】(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2)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冰属于晶体.(3)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变”是水的凝固过程,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完成凝固过程.(2)“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是冰的熔化过程,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完成熔化过程.(3)水凝固和冰熔化共同的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凝固;熔化;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北京市北京市房山区2017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及参考答案

北京市北京市房山区2017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及参考答案
手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力
二、多项选择题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所受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空间尺度是按由大到小排序的 C .
用吸盘挂钩挂铲子,是利用大气压强 D . 土豆沉入水底,是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土豆的密度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 .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C .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D .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内能一定增加 18. 如图所示,是中国科技馆中的“空中自行车”,下面挂上重物的作用是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下列四个物品原理与“
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都相等.请你选用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英的观点不正确.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简 述实验现象并说明.
40. 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带支架的杠杆(相邻刻线间距均为5cm)如图21所示、重为0.5N的钩码若干、两段轻
质细绳.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当杠杆水平平衡时,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动力越大,动力臂越短.
A . 电阻R1、R2两端电压相同 B . 两电流表示数一定相等 C . R1、R2阻值一定相等 D . 通过R1、R2电流一定相等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 抛出去的铅球下落时,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C . 机械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 用
,火箭高速向天空飞去.下列选项中,与水火箭情景相似的是( )
A . 磁悬浮列车行驶 B . 跳伞运动员高速下落 C . 电动机工作 D . 小船在船桨的作用下向前运动 29. 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不仅词句优美,而且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直下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机械能 B .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 是光的折射现象 C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拉弯的弓”不具有弹性势能 D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与实际相符是()A.一幢普通楼房的高度200mB.橡皮擦从课桌掉到地面的时间为5sC.一张卷纸的厚度大约100μmD.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为5dm2.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4.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 D.河岸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6.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5μm=2.5um×10﹣6m B.2.5μm=2.5×10﹣5dmC.2.5μm=2.5×10﹣6cm D.2.5μm=2.5×109m7.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C.v的大小由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D.上述说法都正确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由于操作方法不正确产生B.测量工具和测量人都会带来误差C.只要态度端正,操作规范就不会产生误差D.减小误差最主要的方法是尽可能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9.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A. B.C. D.10.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断11.寓言《龟兔赛跑》中说,兔子在和乌龟赛跑的过程中,因为骄傲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时,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在整场比赛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二、填空与图示题(每空2分,共28分)13.小明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四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26.08cm,26.04cm,26.62cm,26.07cm.四次测量中,错误的是,小明测量物理书的长度是mm.14.图中物体的长度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5.道路上有很多交通标志,一重型汽车行至桥头,司机看见如图甲警示标志立在桥头,警示的内容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100”的含义是,“机场30km”的含义是,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小时才能到达机场.16.小明坐在一辆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中,他看见路旁的树木纷纷向后退,这个观察结果是以为参照物的;如图所示是路途中这辆汽车上的速度计的情况,此时该车的行驶速度是km/h;安岳到重庆的距离约为180km,若这辆车保持图示速度不变,从安岳到重庆大约需要的时间是h.17.如图所示,停表所记录的时间是s.1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和;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三、实验与探究(共13分)19.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照片.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如下表:路程S/mm 012.0 22.2 34.2 61.2(1)根据图中的情景,表格中空白的数据应该是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 运动;整个50s 内的平均速度是 mm/s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0.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不是做匀速运动,原因是 .(3)在该实验中所用的基本测量工具有 和 .(4)实验中,保持很小的坡度最主要是为了 .四、综合计算与应用(共23分)21.一艘潜水艇静止在海面上.当潜艇发现正前方9km 处有一艘航空母舰正以40km/h 的速度向潜艇驶来,马上向航母发射了一枚速度为140km/h 的鱼雷,多长时间后鱼雷可能击中航母?22.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 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9时05分;到达B 地时,钟表显示为9时35分.求:(1)轿车从A 地到B 地用多少小时?(2)轿车从A 地到B 地的速度;(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 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23.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受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24.一列长210m的列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长1400m的铁路桥,求:(1)列车的过桥时间是多少?(2)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3)车上一乘客在窗口观察到他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城南九义校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与实际相符是()A.一幢普通楼房的高度200mB.橡皮擦从课桌掉到地面的时间为5sC.一张卷纸的厚度大约100μmD.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为5dm【考点】长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般普通楼房有5到6层,每层的高度在3m左右,所以一幢普通楼房的高度在15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课桌的高度在0.8m左右,橡皮擦从课桌掉到地面的时间在1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的头发的直径在100μm左右,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00μm左右.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铅笔的长度略小于18cm,在15cm=1.5d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2.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①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②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③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解答】解:A、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错;B、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B错;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D、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故选D.)A.m B.cm C.nm D.mm【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长度单位的换算:1m=102cm=103mm=109nm,一般成人的脚长大约为24cm左右,以此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判断四个选项中的答案是否正确.【解答】解:一般成人的脚长大约为24cm左右,约合0.24m、2.4×10﹣7nm,240mm,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4.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 D.河岸【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A、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 错;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是正确的;C、以流水为参照物,虽然山与流水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但无法直观地说明“山向船尾跑去”,故C错;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错.故选B.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观察图象,明确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各是什么,然后结合选项逐一去分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故A正确;B、4s~8s内,甲、乙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0s~8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m,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D、甲同学从4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4s;乙同学从0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8s,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不同,因此它们的速度不相等;故D错.故选D.6.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5μm=2.5um×10﹣6m B.2.5μm=2.5×10﹣5dmC.2.5μm=2.5×10﹣6cm D.2.5μm=2.5×109m【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解答】解:A、2.5μm×10﹣6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B、C、D、∵1μm=10﹣6m=10﹣5dm=10﹣4cm,∴2.5μm=2.5×10﹣6m=2.5×10﹣5dm=2.5×10﹣4cm.故选B.7.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C.v的大小由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D.上述说法都正确【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匀速直线运动.【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解答】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故A、B错误;由公式V=可知,速度的大小由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故C正确.故选C.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由于操作方法不正确产生B.测量工具和测量人都会带来误差C.只要态度端正,操作规范就不会产生误差D.减小误差最主要的方法是尽可能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1)误差是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它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但不能消除;(2)知道误差的影响因素,即测量方法、测量仪器、测量的人.所以在测量中我们经常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解答】解:(1)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误差不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造成的,故A、C错误;(2)误差的原因,主要与测量工具和测量的人有关,故B正确;(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减小误差最主要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故D错误.故选B.9.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A.B.C.D.【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对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借助于一些其他器材.因为是圆形的圆柱体,直径不好测量,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柱体夹在中间找出它的直径,再通过两块直角三角板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用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的刻度值求出圆柱体的直径.用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中间的长度代替了圆柱体的直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解答】解:A、刻度尺容易发生倾斜,这样测量出的数值不准确,故A不是最佳测量方法;B、因为是测量圆柱体的直径,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柱体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用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中间的长度代替了圆柱体的直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用末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圆柱体的直径.故B正确C、无法测出圆柱体的直径,且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C错误;D、方法正确,但是刻度尺的起始端或末端没有对准一个整数刻度线开始测量,故D不是最佳测量方法.故选B10.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断【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解答】解: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这时飞机无论是停在空中还是向上运动,若跳伞运动员以自己作为参照物,则飞机运动状态都是向上运动的.所以,当以地面为参照物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无法判断,A、B、C三种可能都有.故选D.11.寓言《龟兔赛跑》中说,兔子在和乌龟赛跑的过程中,因为骄傲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时,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在整场比赛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解答】解: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乌龟先到达终点,用时比较少,平均速度大.故选D.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A和B都是错误的;由题干中的图可知:甲和乙同时同向运动,相同的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长,乙的运动速度就大;我们可以在C和D的图象中,找出相同的时间,看谁运动的路程长,从而得出甲和乙的正确图象.【解答】解:由题干中的图象可知:乙比甲运动的速度大.A、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A错误;B、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B错误;C、在横轴上找一点,表示时间相等;做纵轴的平行线,可以发现乙的运动路程长,说明了乙运动快,故C正确;D、运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的运动路程长,速度大,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与图示题(每空2分,共28分)13.小明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四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26.08cm,26.04cm,26.62cm,26.07cm.四次测量中,错误的是26.62cm ,小明测量物理书的长度是260.6 m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2)去掉偏差较大的,为减小误差取平均值算出结果,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解答】解:(1)观察数据发现,26.62cm数据的分度值与其余三次记录的数值不一样,因此是错误的;(2)物理书长度的平均值为≈26.06cm=260.6mm.故答案为:26.62cm;260.6.14.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1.61cm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2)物体A的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1.00cm,物体的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2.61cm,物体长度为12.61cm﹣11.00cm=1.61cm.故答案为:1.61cm;1mm.15.道路上有很多交通标志,一重型汽车行至桥头,司机看见如图甲警示标志立在桥头,警示的内容是载重不能超过30t ,一位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100”的含义是行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100km/h ,“机场30km”的含义是此标志牌处距离机场还有30 km ,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0.3 小时才能到达机场.【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据桥头限重的标志分析即可判断;(2)根据对交通标志牌含义的掌握分析答题.(3)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汽车的行驶时间.【解答】解:据限重标志牌的含义可知,甲牌表示:载重不能超过30t;标志牌上的“100”指:行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100km/h,“机场30km”的意思是:此标志牌处距离机场还有30km;v=,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到达机场的最短时间t===0.3h;故答案为:载重不能超过30t;行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100km/h;此标志牌处距离机场还有30km;0.3.16.小明坐在一辆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中,他看见路旁的树木纷纷向后退,这个观察结果是以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的;如图所示是路途中这辆汽车上的速度计的情况,此时该车的行驶速度是90 km/h;安岳到重庆的距离约为180km,若这辆车保持图示速度不变,从安岳到重庆大约需要的时间是 2 h.【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2)从这辆汽车上的速度计上看,指针位于90﹣100之间,所以可以判定此时该车的行驶速度是90km/h.(3)根据该车的行驶速度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将已知数值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以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它和路旁的树木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此时乘客是静止的,树木是运动的,所以他看见路旁的树木纷纷向后退;(2)从这辆汽车上的速度计上看,指针位于80﹣100中间,所以可以判定此时该车的行驶速度是90km/h;(3)∵v=,∴t===2h.故答案为:车上的乘客;90;2.17.如图所示,停表所记录的时间是3min37.5 s.【考点】时间的测量.【分析】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由图所示停表可知,分针在3min和4min之间,分针示数为3min,由于分针示数超过0.5min,则秒针示数为37.5s,停表所记录的时间是3min37.5s;故答案为:3min37.5s.1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丙;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乙.【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根据第一个图象,分析出甲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求出甲的运动速度;根据第二个图象,分析出乙和丙的运动速度;比较三者的大小关系,得出第一个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都运动5s,谁的速度大,谁运动的路程就长,谁就在最前面.【解答】解: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当甲运动的路程为20m时,运动的时间是5秒,运动的速度v甲===4m/s;由第二个图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v乙=6m/s,丙的速度v丙=4m/s;由分析可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经过5s,乙运动的路程就是最长的,所以乙在最前面;故答案为:甲;丙;乙.三、实验与探究(共13分)19.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照片.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路程S/mm 0 12.0 22.2 34.2 61.2(1)根据图中的情景,表格中空白的数据应该是48.6mm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 变速 运动;整个50s 内的平均速度是 1.2 mm/s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会用刻度尺读数,完成表格数据,然后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求解平均速度.【解答】解:(1)根据照片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则第四张照片蜗牛通过的路程s=5.86cm ﹣1.00cm=4.86cm=48.6mm ;(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蜗牛做的是变速运动,在整个t=50s 内的路程s=61.2mm , 蜗牛在整个50s 内的平均速度:v==≈1.2mm/s ;故答案为:(1)48.6mm ;(2)变速;1.2.20.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不是做匀速运动,原因是 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小车全程做的不是匀速运动 .(3)在该实验中所用的基本测量工具有 刻度尺 和 秒表 .(4)实验中,保持很小的坡度最主要是为了 方便计时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由图读出小车从甲到乙用的时间、小车从乙到丙走的距离、小车从甲到丙用的时间和走的距离,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的速度,填入表格;(2)由表中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的速度大小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3)测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用刻度尺测物体的路程,用钟表(秒表)测物体的运动时间;(4)斜面倾角越大,小车运动越快,不便于计时;斜面倾角越小,小车运动越慢,便于计时.【解答】解:(1)由图可知,小车从甲到乙用时t 1=2s ,则v 1===13cm/s ;小车从乙到丙用时t 2=4s ,走的距离s 2=64cm ,则v2===16cm/s;小车从甲到丙用时t=6s,走的距离s=90cm,则v===15cm/s;(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小车全程做的不是匀速运动;(3)该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需要用刻度尺测物体的路程,用秒表测物体的运动时间;(4)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尺;秒表;(4)方便计时.四、综合计算与应用(共23分)21.一艘潜水艇静止在海面上.当潜艇发现正前方9km处有一艘航空母舰正以40km/h的速度向潜艇驶来,马上向航母发射了一枚速度为140km/h的鱼雷,多长时间后鱼雷可能击中航母?【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航空母舰以40km/h的速度与速度为140km/h的鱼雷在相同的时间内共同行使了9km,据此利用速度公式求解.【解答】解:由题知,潜艇与航空母舰的距离:s=8km,v舰=40km/h,v雷=140km/h,由v=得:s艇=v艇t,s雷=v雷t,s=s艇+s雷=v艇t+v雷t=9km,即:(40km/h+140km/h)t=9km,解得:t=0.05h=3min.答:3min后鱼雷可能击中航母.22.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9时0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9时35分.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据观察.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A.60mm B.8dm C.8m D.60m2.校园广播站正在播音,小明马上告诉大家:“这是我班的小丽同学在播音”.那么,小明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3.初春的清晨常常有雾,雾的形成是()A.凝固 B.升华 C.液化 D.熔化4.要减小测量误差,可采用()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应选用量程小的刻度尺C.认真估计毫米下一位数字D.可选用量程大的刻度尺5.古代士兵为了及时发现敌人的骑兵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蹄踏在地上时,地面发声较轻B.马蹄声只能沿地面传播C.马蹄声不能沿空气传播D.大地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速度快6.关于下列所示图片说法中正确的是()A.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B.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D.冬冰脱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7.下列措施不属于控制噪声的是()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笛B.飞机场工作的人员戴耳罩C.在市中心安装噪声监测器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8.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10.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中传播速度最大.12.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的,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电梯在10s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m/s.13.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温度;钨的熔点是3410℃,它的凝固点是℃.14.蓓蓓同学在探究晶体和非晶体凝固的规律时,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甲物质是,乙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甲物质在BC过程中要不断.15.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窗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同时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产生很大的,使人听起来刺耳,机场的工作人员戴上有耳塞的工作帽,这是在处控制噪声.16.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侧出现冰花,这是现象.17.《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的.他不懂得的物理知识.三、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8.(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图甲体温计示数是℃;图乙寒暑表的示数是℃.(2)如图丙所示,木块的长度是cm,分度值是㎜;图丁中小球的直径是cm.(3)如图戊所示,秒表的读数为.19.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选填“左”或“右”)图;(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20.小芳利用如图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测量工具有和.(2)实验原理:.)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在斜面上的全程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四、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21.(1)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了2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2)如果以这个速度行驶,要通过135km路程需要多少小时?22.在长为850m的铝金属的一端敲击一下,在铝金属管的别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求声音在铝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此时气温约为15℃,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五、综合能力题(本大题2小题,共16分)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大自然中的水循环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减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请在括号内写出相应引文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2)上面涉及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3)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4)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建议并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落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24.如图所示是某小球从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O点是小球的出发点,A、B、C、D、E、F(其中E点、F点图中未标出)是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拍摄小球的位置照片).(1)分析闪光照片,容易得出小球从O点出发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相应数据(可以不估读),B点A点)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该小球从静止出发后的路程与成正比;若照片上位置与实际位置间距比例是1:10,则小球从D点至E点的平均速度是m/s.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据观察.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A.60mm B.8dm C.8m D.60m【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一般教室的长度在10m左右,宽度在8m左右.故选C.2.校园广播站正在播音,小明马上告诉大家:“这是我班的小丽同学在播音”.那么,小明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考点】音色.【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分辨不同人的声音的.故选C.3.初春的清晨常常有雾,雾的形成是()A.凝固 B.升华 C.液化 D.熔化【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雾的形成,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解答】解: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的现象.故选C.4.要减小测量误差,可采用()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应选用量程小的刻度尺C.认真估计毫米下一位数字D.可选用量程大的刻度尺【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解答】解: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有效减小误差,故A正确.BD、量程只能代表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大小,对测量误差没有直接的影响,故BD错误;C、估读值是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不一定就是毫米的下一位,故C错误.故选A.5.古代士兵为了及时发现敌人的骑兵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蹄踏在地上时,地面发声较轻B.马蹄声只能沿地面传播C.马蹄声不能沿空气传播D.大地传声速度比空气传声速度快【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响度.【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慢.可以根据以上两点分析此题.【解答】解: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地面震动发出声音,由于马跑的很快,振幅较大,声音的响度也很大,故A错;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气体中传播,所以马蹄声可以通过地面和空气传播,故B、C错;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所以士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是因为马蹄声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故D正确.故选D.6.关于下列所示图片说法中正确的是()A.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B.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D.冬冰脱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草叶上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B、山峰间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C、树枝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D、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冰吸收热量升华成为水蒸气,此选项错误.故选A.7.下列措施不属于控制噪声的是()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笛B.飞机场工作的人员戴耳罩C.在市中心安装噪声监测器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人们通常从噪声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环节来减弱噪声的影响.注意区分每个选项所涉及的环节.【解答】解: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笛,是在噪声的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飞机场工作的人员戴耳罩,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在市中心安装噪声监测器,只是能够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①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内表面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③深秋,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④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②③.故选C.9.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分析】(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4)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色不同.【解答】解: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B正确;C、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可以运用到医疗领域,去除人体内结石;故C正确;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A.10.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由题意可知晓燕百米赛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她的平均速度.【解答】解:晓燕的百米平均速度:===6.25m/s;故选B.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故答案为:振动,介质,固体.12.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电梯在10s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 2.1 m/s.【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的计算.【分析】(1)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据此分析答题.(2)根据题意求出电梯的路程,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电梯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电梯上升时,小明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小明相对于电梯位置保持不变,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2)电梯从一层到达八层,实际上升了七层,电梯的路程s=3m×7=21m,电梯的平均速度v===2.1m/s;故答案为:运动;静止的;2.1.13.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吸热,温度不变;钨的熔点是3410℃,它的凝固点是3410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分析】晶体是固态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过程结束,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灯泡的灯丝是由钨制成,它的熔点是3410℃,凝固点与熔点相同,也是3410℃.【解答】解: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吸热,温度不变;钨的熔点是3410℃,它的凝固点是3410℃.故答案为:吸热;不变;3410.14.蓓蓓同学在探究晶体和非晶体凝固的规律时,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甲物质在BC过程中要不断放热.【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体现在凝固图象中就是有个温度不变的过程;非晶体凝固时温度也在不断下降,体现在凝固图象中就是温度没有一个不变的过程,一直都是在下降.【解答】解:凝固是一个放热降温的过程,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如甲图象中有个温度不变的过程,即BC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减少,而乙图没有一定的凝固点,一边放热、一边降温、一边凝固,故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故答案为:晶体;非晶体;放热.15.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窗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同时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产生很大的噪声,使人听起来刺耳,机场的工作人员戴上有耳塞的工作帽,这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考点】声与能量;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2)根据声源振动是否规则或声音是否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休息,把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例如,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较小的机器,做个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音器.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如,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来减弱传向居民区的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是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部分吸收而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例如,可以戴上防噪声耳塞,或者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解答】解:(1)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窗玻璃震碎,是因为声音的能量将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战斗机飞行时产生声音属于噪声,机场的工作人员戴上有耳塞的工作帽,这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的.故答案为:能量;噪声;人耳.16.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升华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内侧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解答本题要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解答】解: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故是升华现象.寒冷的冬夜,屋内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门窗玻璃会直接变成冰花;故该过程是凝华现象;而且冰花是门窗玻璃的内侧.故答案为:升华;内;凝华.17.《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物理知识.【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解答】解:(1)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2)而剑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剑是静止的,所以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3)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因为他把记号作为参照物,人和记号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掉到江里的剑和记号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剑是运动的.楚人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答案为:运动;静止;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三、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8.(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图甲体温计示数是36.7 ℃;图乙寒暑表的示数是﹣3 ℃.(2)如图丙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1.75 cm,分度值是 1 ㎜;图丁中小球的直径是 1.50 cm.(3)如图戊所示,秒表的读数为337.5s .【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分析】①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之前,要估计被测物体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选择温度计时要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②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③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甲温度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36”在“37”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高于0℃,为36.7℃;在乙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3℃.(2)刻度尺丙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木块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7.7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7.75cm﹣6.00cm=1.75cm;丙图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3.25cm,小球的直径为d=4.00cm﹣2.50cm=1.50cm;(3)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36.7;﹣3;(2)1.75;1;1.50;(3)337.5.19.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B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左(选填“左”或“右”)图;(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99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1)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保持向平,不能俯视或仰视;掌握沸腾时与沸腾前现象的区别: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2)(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并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水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由气态变液态属于液化.【解答】解:(1)图中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故A、C错误,B正确;由图乙知,左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图象,右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是沸腾前的图象;(2)由实验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9℃,所以水的沸点是99℃.由于沸点小于100℃,所以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水沸腾时,烧杯口上方有大量的“白气”产生,这主要是因为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答案为:(1)B;左;(2)99;小于;(3)停止加热;(4)液化.20.小芳利用如图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2)实验原理:v=.(3)她记录的实验表格如表.请根据图和表格中的数据把表格填完整.①15 ②2s ③。

2016房山区中考物理二模

2016房山区中考物理二模

2016房山区中考物理二模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2分)下列文具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铅笔芯B.金属小刀C.塑料三角板D.不锈钢尺2.(2分)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升华B.汽化C.液化D.熔化3.(2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日食的形成B.人观看镜子里的像C.放大镜把图案放大D.雨后空中出现彩虹4.(2分)如图所示是自行车零部件的照片,这些零部件中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轮处装有滚珠轴承B.轮胎上印有花纹C.刹车皮采用橡胶材料D.脚蹬表面凸凹不平5.(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抽油烟机B.电热水壶C.电视机D.电风扇6.(2分)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面包夹C.核桃夹D.瓶起子7.(2分)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B.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8.(2分)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北京市冬季最低温度为﹣45℃B.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30dmC.正常人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30sD.一支新的考试答题用的2B铅笔的质量约为8g9.(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雪地车轮较宽的履带B.剪刀刃做得很锋利C.安全墙上的锤头很尖D.盲道上凸起的圆点10.(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停三秒,此时运动员对杠铃的举力做功B.苹果在下落过程中,苹果受到的重力不做功C.匀速上升的电梯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D.小孩从滑梯匀速滑下,势能变小,动能不变11.(2分)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将光敏电阻R、定值电阻R0、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观察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应该是()A.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小B.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大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12.(2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与灯泡串联的开关可以接在火线上,也可以接在零线上B.只要不接触高压电线路或设备就不会发生触电事故C.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要接地线,地线可以防止短路发生D.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试电笔尾部金属体13.(2分)如图所示,干簧管由两个软铁簧片和玻璃管组成,玻璃管内充满惰性气体.在没有磁场作用时,簧片的触点在弹力的作用下处于断开状态,有磁场作用时,软铁簧片被磁化,触点相互吸引处于导通状态.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磁体,使软簧片被磁化,触点相互吸引处于导通状态B.不可以利用通电螺线管使软簧片被磁化,触点相互吸引处于导通状态C.触点相互接触利用的是同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D.根据需要软铁簧片可以用塑料片替换14.(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了节能,电炉丝选择电阻为零的超导体更好B.电磁波可以用于信息传递C.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与U形磁铁磁场分布相似D.导体电阻大小只与导体材料有关15.(2分)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内盛有等高液体,液体密度分别为ρA和ρ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且P A>P B.现将质量相等的甲球和乙球分别放在A、B容器的液体中,两球均沉底,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两球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A.ρA=ρB,F1=F2B.ρA<ρB,F1<F2C.ρA>ρB,F1>F2D.ρA>ρB,F1<F2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放出热量温度可能降低B.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就越多C.用高压锅煮饭时,锅内的水温能超过100℃D.对物体做功可能使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变剧烈17.(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公式υ=fλ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速越大B.太空中的航天员与地面指挥中心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C.声波和电磁波遇到障碍物后都可以发生反射D.超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等于光速1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B.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做定向移动时,周围一定会产生磁场C.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D.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9.(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力捏铁块时铁块会发生形变B.用杠杆橇动物体时,动力臂长的杠杆比动力臂短的杠杆省力C.重100N的物体放在地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一定为100ND.用力击打排球时手感觉疼,是因为手受到排球的作用力大于手对排球的作用力三、实验与探究题20.(2分)如图所示,木块的边长为cm.21.(2分)如图所示,电阻箱两接线柱间的电阻值为Ω.22.(2分)如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选填“左”或“右”)端是N极.23.(2分)如图所示,一木块沿斜面加速下滑,O点为木块的重心,OA、OB为两根带箭头的线段,能正确表示木块所受重力示意图的为线段.24.(2分)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25.(3分)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铁块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该复合材料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在该物块的下方悬挂了一个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的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是cm3,则这种复合材料的密度是g/cm3.26.(2分)你听说过生物电吗?请去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主题展﹣﹣﹣﹣﹣﹣生命之秘展厅,去观察人体的奥秘,了解关于人体的生物电.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柠檬中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有些同学认为铜片是正极,有些同学认为锌片是正极.你认为应该怎样判断电源的正负极?.27.(3分)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压表示数不为零,但示数不变、灯泡不亮.分析故障原因可能是.A.电流表连接不实B.滑动变阻器使用A、B柱C.灯泡钨丝断了(3)故障解除后,当灯泡正常发光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28.(2分)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凸透镜A、平行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1)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cm;(2)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29.(2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1)小丽将蜡烛A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图2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2)实验器材调整正常后,若蜡烛A距平板玻璃8cm,则蜡烛B与蜡烛A相距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0.(3分)为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甲所示.(1)请你依据图甲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2)如果选择A、C两图进行实验探究,所选择的自变量是.(3)如图乙所示,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水、两滴水,过一会儿发现E图中水先蒸发完,你认为要比较E、F两次实验哪次水先蒸发完,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水的相同.31.(3分)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设计实验时,小明选择水浴法给试管中的冰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由图可知“适当”的含义是:.(2)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不变,可以判断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从图乙发现:0~t1与t5~t6两段时间相等,升高的温度却不同,请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冰和水的不同.32.(3分)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来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1)随着时间增加,两瓶中煤油温度都逐渐升高,说明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有关.(2)已知镍铬合金丝比锰铜合金丝的电阻大,通电一段时间后,烧瓶(填“A”或“B”)中的煤油温度升高快.由此,小明得出结论:通电时间一定,电阻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3)有的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严密,完整的结论应为:.33.(2分)小明同学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三次实验中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相同,绕线方法和测量器材都相同,但自由端的拉力却不同,从而造成滑轮机械效率不同.请分析自由端拉力不同的原因可能()A.滑轮和绳之间、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34.(2分)说起公道杯,就不得不提起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把“九龙杯”命名为“公道杯”.后人也有称之为“贪心杯”或者“功德杯”.其中蕴含做人的道理“谦受益,满招损”.如图所示是公道杯的简易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中水位达到A位置时,出水口才会有水流出B.杯中水位达到B位置时,出水口才会有水流出C.杯中水位达到C位置时,出水口才会有水流出35.(1分)实验表明:“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利用物体的这种性质制作成可以由温度控制的开关.已知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热膨胀比铜显著.如图所示,是一个由铜铝组成的双金属片,在30℃时是平直的,则在80℃时,双金属片将向弯曲.(选填“铝”或“铜”)36.(2分)如图所示,老师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向上用力吹气,会看到乒乓球不会被吹跑;有些同学认为是因为乒乓球受到重力作用.请你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37.(2分)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大烧杯、足量的水、轻质细绳和轻质杠杆测量一石块的密度.以下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完成问题.(1)将石块用细绳系好悬挂在杠杆B点,测力计通过绳套在A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将F1记录在表格中;(2)在大烧杯内装入适量的水,石块的位置不变,将石块浸没在水中(石块不接触容器),测力计通过绳套在A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将F2记录在表格中;(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石块的密度ρ=,并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38.(2分)小夏同学向上提静止在桌面上的金属板,并用传感器测量拉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强,收集到以下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压强p和拉力F的关系:p=.39.(2分)矿泉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导电能力较强,纯净水是用自来水经过多层过滤后得到的饮用水,矿物质较少,导电能力较差,小明根据这两种水导电能力不同这一特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他家购买的水是不是矿泉水(P、Q是相同的两根细长玻璃管,P内装满已知矿泉水,Q内装满待测的“矿泉水”).(1)选用相同的两根细长玻璃管的作用是控制两种“水”的相同.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D.温度(2)根据这一装置,小明将开关分别与“1”和“2”两个触点连接,通过观察,验证出Q内装的是纯净水还是矿泉水.40.(4分)实验桌上提供了符合要求的电源一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1只,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各1块,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一个,最大阻值为R(铭牌上标有“20Ω1A”),导线若干.用这些器材设计测量未知定值电阻的实验探究,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改变通过电阻的电流,电阻的电功率会改变吗?B.改变导体两端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会改变吗?C.应该倡导市民使用节能灯照明吗?D.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通电时间有关吗?(2)在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中,璐璐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请你添加两条导线将实验电路补充完整;(3)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中发生的故障可能是;(4)排除故障后,璐璐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阻的阻值Ω.(5)测出电阻后,璐璐认为实验完成了,小妍则认为仅这样就得出电阻的阻值不够可靠,原因是:.(6)璐璐正准备继续实验,发现电流表已损坏.她利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对该电阻Rx再次测量.请你帮她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按照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②将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③④根据已知条件和测量结果,写出此方法所测得的该电阻的表达式:Rx=(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用R表示).四、科普阅读题(共8分,每题4分)41.(4分)请阅读《光与色彩》回答问题光与色彩美丽的彩虹曾引发人们无数遐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有时我们又会在天空中看到两道排列相反的彩虹,它们又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呢?生活中物体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物体的颜色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请你有机会去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光影之绚”展区参观一下,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光与色彩的神奇.材料一:白光通过三棱镜后,牛顿在墙上看到了一个彩色光带,颜色的排列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1所示.真的是这样么?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而这个排列又“恰巧”与彩虹的颜色排列是一致的,这其中又蕴含怎样的联系呢?实验表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当白光通过三棱镜时,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经过棱镜后各种颜色的光就会分开,这种白光分解成各种颜色光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把这个颜色的排列称为光谱.材料二: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形的小水滴,由于折射及反射而成,如图3甲所示.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因为水对光有色散的作用,不同颜色的光的偏折程度有所不同,紫光的偏折程度比红光大.由于光在水滴内被反射,所以观察者看过去是红光在最上方,其他颜色在下.有时,我们会见到两条彩虹同时出现,在平常的彩虹外边出现同心但较暗的副虹(又称霓).霓和虹都是阳光被小水珠折射和反射所形成的彩虹现象.当阳光经过水滴时,它会被折射、反射后再折射出来.在水滴内经过一次反射的光线,便形成我们常见的彩虹(主虹).若光线在水滴内进行了两次反射,便会产生第二道彩虹(霓),如图3乙所示.由于霓比虹反射多一次,光线的强度较弱,所以并不常见.另外,因为霓和虹反射路径不同,所以我们看到霓的七色刚巧与虹的七色是上下相反的.材料三:秋天,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香山欣赏树叶颜色的变化.颜色对树叶来说非常重要,对每个人也非常重要.无论你是挑选新衣服、挑选新车、在森林中走在一条景色优美的小径上,还是等红绿灯,颜色都很重要.颜色会为你的实验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物体可以分为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通过实验来看物体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实验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只有相同颜色通过,照射出来的颜色和滤色片颜色相同.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则是与其反射颜色相同.材料四:在光谱分析中,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19世纪初,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它的连续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如图4所示.最初不知道这些暗线是怎样形成的,后来人们了解了吸收光谱的成因,才知道这是太阳内部发出的强光经过温度比较低的太阳大气层时产生的吸收光谱.仔细分析这些暗线,把它跟各种原子的特征谱线对照,人们就知道了太阳大气层中含有氢、氦、氮、碳、氧、铁、镁、硅、钙、钠等几十种元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色散现象说明各种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程度.(2)霓和虹都是阳光被小水珠反射和所形成的彩虹现象.(3)如果在舞台上,绿光照射到身穿白上衣、红裙子的舞者身上,会看到舞者似乎穿的是绿色上衣和色裙子.(4)在光谱分析中,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组成.42.(4分)请阅读《不需要轮子的车》回答问题《不需要轮子的车》车子一般都是依靠车轮的转动而前进的,什么样的车不需要轮子也可以前进呢?如图甲所示,选一个刷毛弹性较好的毛刷,然后将带开关的电池盒与小电动机相连并用双面胶固定在刷子上,将棉签一端剪掉,安插在电动机的轴上,在适当位置将棉签折弯.打开电动机的开关,折弯的棉签旋转起来后,刷子小车就会运动起来了.刷子小车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折纸青蛙,如图乙所示,当手按动青蛙的后部时,青蛙给桌面一个力,同时桌面也给青蛙一个力,在相互作用力和青蛙自身的作用下,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动了.刷子是靠电动机上的棉签做圆周运动从而上下振动,使刷子的刷毛不断发生弯曲伸直,与桌面发生相互作用,这样刷子就像长了腿一样走起来了.棉签做圆周运动时为什么能使刷子上下振动呢?这就好像我们在运动会上看到的链球比赛,如图丙所示,运动员抡动链球旋转时,链球对运动员有拉力作用,与棉签转动时对刷子有力的作用一样.运动员抡动链球转动的速度越快,链球投出后运动得就越远.生活中手机的振动功能也是用到了类似的原理.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刷子是靠电动机上的棉签做圆周运动从而上下振动,使刷子的刷毛不断发生弯曲伸直与桌面发生相互作用,这样刷子就像长腿一样运动起来,当棉签端部运动到点时,刷毛弯曲最明显(选填“最低”或“最高”);(2)若刷子小车在10s内运动了120cm,则刷子小车的平均速度为m/s;(3)折纸青蛙的跳动和刷子小车的前进都依靠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力;(4)运动员抡动链球转动的速度越快,链球投出后运动得就越远,请你根据此结论说一说当司机驾驶机动车转弯时应注意什么?(写出一条即可)五、计算题43.(3分)如图所示,普通电饭锅的工作部分主要由一个保温电阻R1=88Ω、一个发热电阻R2=44Ω和限温开关S组成,闭合限温开关S时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只有发热电阻工作;当锅内温度达到103℃时,限温开关S断开,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保温电阻和发热电阻同时工作.已知电阻不随温度变化,电源电压恒定,求:(1)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时,电路消耗的功率;(2)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下连续工作10min产生热量多少焦?44.(3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建筑工地利用滑轮组和卷扬机提起重物的示意图.已知匀速提起质量为m=90kg建筑材料时,卷扬机对绳的拉力为F,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卷扬机拉力的功率为P.建筑材料上升的距离和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动滑轮受到的重力G动=100N.滑轮与轴的摩擦、细绳受到的重力忽略不计,g=10N/kg.求:(1)卷扬机对绳的拉力F;(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3)卷扬机拉力的功率为P.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解答】A、铅笔芯的主要材料是碳,能导电,是导体;故A错误;B、金属小刀的材料是钢或铁,能导电,属于导体;故B错误;C、塑料三角尺不导电,是很好的绝缘体;故C正确;D、不锈钢笔的外壳是金属钢,能导电,属于导体;故D错误;故选C.2.【解答】A、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不符合题意.B、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不符合题意.C、“白气”是液态小水珠.“白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符合题意.D、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不符合题意.故选C.3.【解答】A、日食的形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与题意不符;B、人观看镜子里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图片时,图片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4.【解答】A、轴承内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轮胎上印有花纹,它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刹车皮采用橡胶材料.它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脚蹬表面凸凹不平,它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5.【解答】抽油烟机、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电视机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故不合题意;电热水壶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选B.。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

图 2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人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所选的参照物是A .地球B .月亮C .云朵D .太阳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一江春水向东流B .星光闪闪C .海水奔腾D .春风拂面3.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4.在下列国际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 A .千克(kg ) B .秒(s ) C .米/秒(m/s ) D .千克/米3(kg/m 3)5.我国l 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A .2μmB .2mmC .2cmD .2m6.一张写字台的高度大约是A.78 cmB.1 mC.120 cmD.0.12 m7.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 . 频率小于20000Hz 的声音人们都能听到D .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B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我们能听出不同歌手唱同一首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声音响度不同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9.如图3所示的几个实验中,能够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是10.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然绕地心转动,但是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宇宙飞船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B .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可能成为噪声C .“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 .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 .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13.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节奏不同14.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15.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路程多少的B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C .路程相同,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长D .时间相同,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长16、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7.小霞静坐在行驶的汽车中,观察者觉得小霞是运动的,则该观察者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 .路旁的树B .小霞乘坐的汽车C .该车中的座椅D .该车中其他静坐的乘客 18.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中唱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后两句中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河岸 河岸B .河岸 竹排C .竹排 竹排D .竹排 河岸19.甲物体的速度是72km/h ,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 ,丙物体1min 内通过的路程是1200m ,比较可知:( )A .甲物体运动得最快 B. 乙物体运动得最快C .丙物体运动得最快 D. 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 图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8分,每小题2分)
1.在下列国际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
A .千克(kg )
B .秒(s )
C .米/秒(m/s )
D .千克/米3(kg/m 3)
2.图4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3.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
正。

图8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 .换用质量大的重锤
B .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
C .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
D .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图10是天安门广场
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

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1.8m
B .3.3m
C .4.8m
D .5.5m
5.人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地球
B .月亮
C .云朵
D .太阳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B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我们能听出不同歌手唱同一首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声音响度不同 轮胎上制有花纹
机械表保养时上油 A B C D 图4 旋钮侧面制有条纹 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
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8.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顶部有一颗水珠。

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水珠下落。

下图
是水珠下落的四个示意图,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正确的是( )
9、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消失.那么它将:()
A .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B .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C .立刻停在空中
D .立刻向下加速运动
10.图2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
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如图3所示说法错误..
的是
A .鱼线的拉力使
B .瓶对海绵的压力
C .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
D .球拍对球的用力
鱼竿发生形变使海绵发生形变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改变球的运动方向
12.如图7所示,两个相同的竖直夹板夹着一个重力为的木块A ,要把此木块匀速向
上拉,所用的力是65N ;把此木块匀速向下拉,所用的力是35N。

匀速向上和向下拉动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