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易解及故事
《弟子规》全文和解释
《弟子规》全文和解释《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弟子的意思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
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道,贵以专。
」,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
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如果在孩子在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
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
《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悌〉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原文: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原文: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原文: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原文: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原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注:【首孝弟】“弟”为“悌”的古字,读tì。
《弟子规》全文和解释
《弟子规》全文和解释《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弟子的意思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
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道,贵以专。
」,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
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如果在孩子在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
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
《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一、《弟子规》全文第一章入则孝第二章出则悌第三章谨第四章信第五章泛爱众第六章亲仁第七章余力学文〈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悌〉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原文: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臵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原文: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原文: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原文: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原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注:【首孝弟】‚弟‛为‚悌‛的古字,读tì。
《弟子规》易解及故事整理
《弟子规》易解及故事整理
【总叙】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
《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
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
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故事】孔子讲学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相传,他最早创办私塾,招收学生。
孔子有三千学生,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教学生,以儒家典籍《诗》、《书》、《礼》、《易》等为教材;以文、行、忠、信(即历代的文献、社会经验、对
待别人要忠、与人交往要信)四项为课目,开设了六门课程,分别是:礼仪、
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数学这六艺。
教学的次第是:德行、言语、正事、
文学,培养了许许多多人才。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创办私学的教育家,孔子留
下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对今天的教育者来说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其中“礼”也叫“礼法”或“礼制”。
礼在古代主要有五种,即吉礼(祭
祀天地人)、凶礼(丧葬)、宾礼(诸侯朝见天子)、军礼(军中的礼节)、
嘉礼(婚礼、冠礼),其中含有一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因素。
我国素来就有
“礼仪之邦”的称号,从一个国家到一个家庭,上上下下都特别注重礼节。
在。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篇1故事一:文王问安【晨则省昏则定】周朝的文王,开创周家八百年的基业,是中国有始以来最长久的朝代,所依靠的就是文王的圣德,我们从他的孝行可以看出一斑。
文王尚未即位时,每天一早鸡初鸣,天还未亮时,一定穿好衣服到父亲那里,问候父亲早上是否安好?如果安好,就非常快乐;如果父亲有不适,就感到忧愁,一定想办法让父亲安适,才能放心。
中午如此,傍晚也是如此。
文王每天这样三次问安,没有一天感到疲倦或是不耐烦,是我们学习「晨昏定省」的最佳榜样。
故事二:陆绩怀橘【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在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年纪才六岁的小孩,名字叫陆绩。
有一次,在九江遇见当时的太守袁术,袁太守认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请陆绩吃。
陆绩就多拿两粒藏在衣服里,等到要回家告辞的时候,橘子突然掉出来。
袁太守以为是陆绩贪心,就问他原因。
陆绩回答说:「橘子是我母亲所喜欢吃的,因为没钱买橘子,所以想留着拿回家给母亲吃,并非自己贪心,还请太守原谅!」袁太守觉得这孩子太难能可贵了,肯定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故事三:老莱子彩衣娱亲【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周朝楚国人老莱子,已经七十岁了,常身穿五彩衣,学做婴儿戏,不怕跌倒的痛苦,也不管别人对他的看法,心中只希望博取年老父母亲的欢心,让父母笑口常开,忘记身体的不适,不会感到老境的凄凉。
老莱子可贵的孝行,正是「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最好的模范。
故事四:潘京孝顺母亲【亲所好力为具】我国明朝南海地方,有位叫潘京的人,父亲很早就去世,对母亲非常孝顺。
他的母亲,本性很仁慈,喜欢做利益大众的事。
有一年大饥荒,就要潘京集合大家,商讨赈灾的事。
潘京深体亲心,尽力鼓吹倡导,任劳任怨,因此活命的人很多。
平日他又多行善事,不怕劳苦,让母亲欢喜。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故事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故事弟子规全文及解释故事导语:《弟子规》其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及解释故事,欢迎借鉴!《弟子规》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文体方式编纂而成。
然后再以《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部分来加以演述。
列举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
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汎爱众而亲仁有馀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淨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閒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慼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汎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閒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僕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馀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终弟子规易解◎总叙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易解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依据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主要内容是讲如何做一个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待人接物有礼貌的人。
以下是《弟子规》的易解: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谨: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
后有急,借不难。
信: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弟子规》易解及故事
泛爱众,而亲仁。
yǒu yú lì zã xuã wãn
有余力,则学文。
故事1:
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 东汉时有一个叫董遇的人,从小家里就很穷, 靠上山砍柴为生,整日为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 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他的哥哥讥笑 他,他却不在乎。天长日久,他的知识很渊博,并 写出两本书,引起了轰动,人们很佩服他。董遇的 名声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学 习的窍门。他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人家 说:‚可是没有时间呀!‛他又说:‚学习要利用 ‘三余’,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为一年之余、 晚上为一天之余、雨天为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才 恍然大悟,原来董遇是通过利用空闲时间的学习, 才来提高自己水平的。
因为中国在宋代以前,没有‚亡国‛意识,只要‚家固‛便可‚国宁‛,故有‚以
家为本‛的伦理道德观。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 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等功能日益突出, ‚家‛乃国之基,‚家和万事兴‛,因此‚齐家‛,家庭与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 要。多子女大家庭中的人伦关系,已经不仅需要纵向伦理的‚孝‛,更需要调整横 向伦理的‚悌‛,有了纵向的‚父慈子孝‛,又有了横向的‚兄友弟恭‛,建构一 个纵横交错的家庭伦理十字架,就有可能实现‚家和万事兴‛。‚家‛是‚国‛的 细胞,只要这个细胞健康而充满生机,整个社会、国家就有可能祥和稳定、发展繁 荣,‚家固而国宁‛。故宋代从‚家‛与‚国‛的辩证关系上,突出‚孝悌‛,并 将其置于‚忠信‛的前面,是一种审时度势的创造。这‚八德‛是宋代对中华道德
第六、亲仁
社会中,人们的迷惑有深浅不同,所以心智高低、德行素质也不一样。
现实社会中受到风俗习气影响误导的人多,真正有德行、仁慈宽厚的君 子圣贤人少。如果真正有德行的人,人们是会自然对他生敬畏之心。
弟子规解释和小故事
弟子规解释和小故事弟子规解释和小故事《弟子规》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弟子规解释和小故事,欢迎阅读。
弟子规解释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同‘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只要有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天气酷热,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再入睡。
(此处引用古代“二十四孝“中的黄香的典故)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
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自己有什么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私藏东西,即使自己很谨慎,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现的一天,那时父母会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解释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
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易解: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弟子规故事及解释
弟子规故事及解释弟子规故事及解释《弟子规》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故事及解释,欢迎参考阅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译文] 父母叫你,就应该赶快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
[小故事] 从前,楚国有个叫孟宗的孝子,对母亲照顾得十分周到。
一年冬天,非常寒冷,孟母突然病了,什么也不想吃,孟宗很着急地问:“娘,你想吃什么?”孟母说:“我只想喝一碗新鲜的笋汤。
”孟宗听完,马上跑到屋后的竹园,四处挖掘,希望能找到竹笋。
可是在冬天,哪里有竹笋呢?孟宗急得大哭起来。
他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掉在雪地上,眼泪融化了雪,地上长出了嫩绿的笋。
他赶紧把挖出来,回家做了一碗笋汤,孟母喝了汤,病就全好了。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译文] 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听,如果父母责备你,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你要虚心接受。
[小故事]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回家里。
这时他母亲正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气得拿起剪刀把快织好的一块布割断。
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发火。
母亲说:“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起来,一断就成不了布,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也要天天用功才会有成就,你现在就厌倦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呢?”孟子听了十分惭愧,马上回到学堂发奋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问家。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译文] 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父母睡下。
[小故事] 东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去世后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黄香虽然很小,但却知道孝敬父亲。
夏天,酷暑难耐,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黄香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冬天,天寒地冻,黄香每天先钻到父亲冰凉的床上,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
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译文]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居住的地方要固定,工作也不要随意变动。
弟子规中对应的小故事
弟子规中对应的小故事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易解】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做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易解】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
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故事】重义轻财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易解】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故事】懂礼的子路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学识渊博,并以懂礼貌著称。
有一天,孔子走过庭院,要到门外去,恰好子路在庭院里读书,子路看到老师,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对老师行礼。
那时的“礼”是要鞠躬的,孔子并没有看到他,只是看到了庭院里的樱花而停下脚步,子路就躬身站着,一直等到孔子看到他,那时他的身体已经酸麻得失去了知觉。
孔子称赞他说:“子路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学生啊!”我们现在虽然不能做到像子路一样恭敬有礼,但生活中有些细节也应该注意,比如:我们放学回家,一定要同父母坐下来,给父母泡杯茶,坐10分钟后,会感到心情很愉快,也许父母这时就会有感受要同你沟通,话就可以慢慢流露出来。
假如坐10分、20分钟父母无话,我们要跟父母交待一下,如果没事,就告诉父母我要回房间去了,这叫“长无言,退恭立”。
现在的孩子很卑慢,对长者的话听不进去,更不会恭敬地向长者请教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无形当中给自己的德行造成了很大损失。
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
在21世纪的今天,礼仪已成为一个文明发达国家发展或民族进步、进程的.衡量及体现。
今天我们要做社会的文明人,必须学习和讲究礼仪。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易解】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敬老尊贤)。
【故事】粗心的司机刘老师有一天看到一位老者的脚受了伤,就问他:“你的脚为什么受伤?”他说:“搭朋友的车子,脚还没有放进车内,这个司机朋友在前面没有看到我的脚还在外面,就用力关车门,结果脚受伤了。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说第一章<总序 >● 弟子规,贤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劝,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敬、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誉。
●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密有仁德的人。
假如道德培育差不多了,就能够去学习汲取经典的知识。
第二章<入则孝 >● 父亲母亲呼,应勿缓;父亲母亲命,行勿懒。
译:父亲母亲叫我们,不可以够慢悠悠的;父亲母亲交代事情,要勤劳仔细,不可以够懒散懒惰。
● 父亲母亲教,须敬听;父亲母亲责,须顺承。
译:父亲母亲亲有所教育,要恭顺听取;父亲母亲有所责怪,也要肩负采取。
●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天冷或天热,要关怀父亲母亲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准时的问候父亲母亲起居安好。
●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亲母亲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必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常常改换。
●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固然是小事情,也不行擅作主张;假如私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
●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固然是小东西,也不行私自珍藏;假如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亲母亲亲悲伤悲伤了。
●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父亲母亲亲所喜爱的事物,我们要全力准备稳当;父亲母亲亲不喜爱的,我们要留神防止。
●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身体假如受伤了,会让父亲母亲亲担忧;道德假如败坏了,会让父亲母亲亲蒙羞。
●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父亲母亲亲喜爱我,要孝敬一点都不难;父亲母亲亲不喜爱我,我仍旧孝敬那才是真贤良。
●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父亲母亲亲有过失,想方法劝谏让他们更正,可是要怡颜悦色,要声音柔婉。
●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假如父亲母亲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呜咽来求父亲母亲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牢骚。
● 亲有疾,药先尝;日夜侍,不离床。
弟子规-故事
弟子规-故事《弟子规》 1. 范式守信莫忘父训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生的生活规范,是依据古代先贤们的训示和教诲编订而成的。
它教导我们:作为学生,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长。
其次就是做事要严谨,并且守信用。
我们要平等友爱地跟身边的每一个人相处,主动去接近那些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多看书学习。
范式守信东汉时,范式从山东来到洛阳读书,他和来自河南的张zh āng 劭sh ào同窗共读,志趣相投,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但是,学业结束后,他们不得不分别了。
分别时,二人依依不舍,范式紧紧握着张劭的手说:“两年后我会来洛阳,去你家拜访。
”转眼间,他们约定的日期到了。
那天,张劭请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
母亲笑着说:“傻孩子!范式远在千里之外,你难道真的相信他会来吗?”没想到刚过中午,范式便风尘仆仆地赶来了。
两位挚友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父母召唤我们的时候,要马上应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时要我们做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要拖延或偷懒;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要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我们的时候,要虚心地接受。
莫忘父训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皇帝。
他临死的时候,对将要即位的儿子刘禅很不放心,因此就把刘禅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并写了一封遗书来教诲他。
信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意思是说:不要以为坏事很小就可以胡作非为,更不要以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让众人信服。
但是,刘禅并没有牢记父亲的教诲,在诸葛亮死后,它就开始听信小人的谗言,只顾享乐,最终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2. 扇枕温衾拒收坩鲊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文】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
《弟子规》易解及故事
故事14:
闵 损 芦 衣
qīn yǒu jí
yào xiān cháng
亲有疾,
zhòu yâ shì
药先尝,
bù lí chuáng
昼夜侍,
sāngsānnián
不离床。
cháng bēi yâ
丧三年,
jūchùbiàn
常悲咽,
jiǔròujuã
居处变,
sāngjìnlǐ
酒肉绝。
jì jìn chãng
故事13: 兰 姐 善 谏 明朝有个童养媳,名叫兰姐,十二岁的时候,看见婆婆 和太婆相骂,婆婆骂太婆是老而不死的讨厌东西,兰姐就在 那一天夜深的时候,流着眼泪,跪在婆婆的面前说:‚婆婆 和太婆相骂,是给后人一个不好的榜样。假使将来婆婆年老 的时候,也有人把婆婆当讨厌的东西看,那么婆婆又觉得怎 样呢?每个人都有年老的时候,寿长寿短是有天命的,媳妇 但愿婆婆像太婆一样长寿才好。‛她的婆婆听了这一番话之 后,非常感动,同时也觉悟过来,很孝顺自己的婆婆了。
故事16 : 孝 感 动 天 汉代有个叫董永的人,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母 亲去世后和父亲相依为命。后来父亲也不幸去世,由 于家里穷,董永连葬父亲的费用也凑不出来。为了埋 葬父亲,他只好把自己典押给有钱人家当佣工。相传, 董永的孝行感动了上天,九天仙女下凡,帮助董永还 清了债务。戏剧《天仙配》的故事就由此演变而来, 后来人们便把仙人下凡的地方命名‚孝感‛(即今湖 北省孝感市)。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善待父母、孝顺 双亲。
学会感恩:
1、感恩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智慧 2、感恩诲人不倦的代代恩师和所 有用心育人的现代教师 3、感恩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任老师
只有父母一生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的永远 关爱我们,可以忍受我们一生的不解与怨恨! 父亲是天,母亲是地,我们就是生活在天地 之间的那个人,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不要等到那一刻,后悔已晚。
《弟子规》全文易解及插画
zhǎngzhělìyòuwùzuò zhǎngzhězuò mì ngnǎizuò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zūnzhǎngqián shēngyàodī dībùwén quèfēiyí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jì qū nbì tuì chí bì wènqǐduì shì wùyí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shì zhūfù rúshì fù shì zhūxiōng rúshì xiōng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huòyǐnshíhuòzuòzǒu zhǎngzhěxiān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zhǎnghūrén jí dàijiào rénbùzài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yòuzhěhòu 幼者后 jǐjí dào 已即到
易解:吃饭时让年长者先动筷子,就坐时让年长者先入坐, 走路时让年长者先行,年幼者随后。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 为传唤,如果要叫的人不在,而你能做长辈吩咐的事,就应 该前去照应。
guānbì zhèng niǔbì jié wàyǔlǚ jùjǐnqiè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zhì guānfú yǒudì ngwèi wùluàndùn zhì wūhuì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易解:帽子要戴正,纽扣要扣好,袜子要平整,鞋带要系紧。 放置帽子和衣服,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到处乱放,免得 把衣帽弄脏。
dōngzéwēn xiàzéqì chénzéxǐng hūnzédì ng ng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chūbì gào fǎnbì miàn jūyǒucháng yèwúbiàn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弟子规》全文及其详尽解释
弟子规概述:《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
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实慧。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
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
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道,贵以专。
」,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弟子规》的普适性为文支持《弟子规》应该成为学童道德补助读物的人,可能是对现存的蒙学读本没有进行广泛的收集和比较。
弟子规及解释简洁易懂版
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解释一、总叙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二、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三、出则悌17、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解释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父母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18、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解释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然消失;19、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解释饮食用餐;就坐行走;长者优先;幼者在后;20、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解释长辈呼唤别人;应代为传唤和转告;如果那个人不在;前去转告;21、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解释称呼尊者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尊长面前;谦虚有礼;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22、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解释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长辈没有说话时;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23、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解释骑马或乘车;遇见长辈;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24、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解释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先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25、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解释在尊长面前说话;要低声细气;声音太低而听不清楚;也不合适;26、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解释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当注视聆听;不可以东张西望;27、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解释对待别人的父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别人的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四、谨28、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解释早上要比长辈起的早;晚上要比长辈睡的晚;人生易老;珍惜时光;29、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解释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大小便后;马上洗手;30、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解释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31、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解释放置衣服时;要有固定的位置;衣物不要乱放;避免造成脏乱;32、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解释服装贵在整洁;不在华丽;穿着上要根据自己的身份;与家庭的情况相称;33、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解释对待饮食;不要挑食偏食;饮食适量;不要过少过量;34、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解释少年未成;不可饮酒;酒醉之态;最为丑陋;35、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解释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36、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解释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抖动;37、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解释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开关门的动作轻缓;不要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宽处转弯;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38、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解释拿着空的器具;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39、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解释做事不要慌慌张张;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不可草率行事..40、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解释打斗、赌博、色情等不良场所;绝对不要接近;对邪恶的事情;不要好奇过问;41、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解释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42、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解释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让人无法分辨是谁;43、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解释借用别人的物品;要明着向人请求、征得同意;没有征得同意;擅自取用是偷窃行为;44、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解释借人物品;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不难;五、信45、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解释开口说话;诚信为先;欺骗和胡言乱语;不可使用;46、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解释话多不如话少;说话事实求是;不要妄言取巧;47、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解释不要讲奸邪取巧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词语;势利市井之气;千万都要戒之;48、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解释没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不知道真相的传言;不可轻信而再次传播;49、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解释对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50、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解释说话时吐字清楚;语速缓慢;说话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51、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解释不要当面说别人的长处;背后说别人的长短;不关自己的是非;不要无事生非;52、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解释看见他人的善举;要立即学习看齐;纵然能力相差很远;也要努力去做;逐渐赶上;53、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解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54、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解释唯有品德才学可以与人相比;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修养德才;55、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解释若是穿着饮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生气;56、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解释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就欢喜;坏朋友就会来找你;良朋益友就会离你而去;57、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解释听到他人的称赞;唯恐过誉;听到别人的批评;欣然接受;良师益友就会渐渐和你亲近;58、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解释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59、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解释知错改过;错误就会消失;如果掩饰过错;就是错上加错;六、泛爱众60、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解释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因为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61、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解释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人们敬重他;并非他的容貌外表好;62、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解释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们佩服他;并非他会说大话;63、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解释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帮助别人;他人有能力;不要嫉妒;应当欣赏学习;64、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解释不要献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不要喜新厌旧;65、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解释别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扰;别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闲言闲语去打扰;66、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解释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别人自私自利;切记不要去评说;67、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解释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别人听到你的称赞;就会更加勉励行善;68、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解释赞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事;对别人过分指责批评;会给自己招来灾祸;69、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解释互相劝善;德才共修;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亏欠..70、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解释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多;取得宜少;71、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解释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强求别人去做;72、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解释欲报答别人的恩情;就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应该短期抱怨、长期报恩;73、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解释对待婢女和仆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厚更可贵;74、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解释仗势逼迫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七、而亲仁75、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解释同样是人;善恶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齐;流于世俗的人众多;仁义博爱的人稀少;76、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解释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讳;不会查色献媚;77、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解释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无限好的事情;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与日俱增;过错逐日减少;78、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解释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响我们;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八、余力学文79、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解释不能身体力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纵有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华而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80、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解释只是身体力行;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见做事;也会看不到真理;81、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解释读书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82、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解释做学问要专一;不能一门学问没搞懂;又想搞其他学问;83、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解释读书计划要有宽限;用功要加紧;用功到了;学问就通了;84、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解释不懂的问题;记下笔记;就向良师益友请教;求的正确答案;85、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解释房间整洁;墙壁干净;书桌清洁;笔墨整齐;86、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解释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写字就不工整;心绪就不好了..87、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解释书架取书;读完之后;放归原处;88、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解释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有缺损就要修补;89、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解释不良书刊;摒弃不看;以免蒙蔽智慧和坏了心志..90、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解释遇到挫折;不要自暴自弃;通过身体力行圣贤的训诫;就可以达到圣贤的境界..。
弟子规原文及解释
弟子规原文及解释◎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2、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煽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
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3、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4、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易解: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