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入门——07级春季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第十三讲

合集下载

精品课程《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精品课程《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31
3)厂商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 利润等。
资本折旧
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里面。
企业转移支出
对非赢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
企业间接税
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
后两者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是通过价 格转嫁给消费者
4
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业部回顾其历史 成就,美国商业部长威廉·戴利把国民收入帐户 的发明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
他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 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 帐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 发明则当之无愧”。他的评价得到美联储主席 艾伦·格林斯潘,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罗·萨 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等政要和专家的一致赞同。
GDP是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
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GDP仅包括国内生产最终 产品的市场价值,它不涉及国外。
是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 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 值。
33635.0 26944.5
6690.5
23877.0
20300.5 3576.5
43579.4 34854.6
8724.8
28457.6
25154.2 3303.4
49684.6 39398.6 10286.0
30496.3
29475.5 1020.8
净出口
-14.8 -366.9 510.3 998.5 2857.2 2248.8

《宏观经济学》第一讲

《宏观经济学》第一讲

《宏观经济学》第一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

从我们每天购买的商品价格波动,到国家整体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情况,都与宏观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呢?这便是我们第一讲要探讨的核心内容。

宏观经济学,简单来说,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

它关注的不是单个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而是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经济的运行状况和趋势。

它试图回答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些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而有些国家却陷入长期的衰退?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政府的政策如何影响经济的发展?要理解宏观经济学,首先我们得明白几个关键的概念。

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 就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健康状况的体温计,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通过计算 GDP 的增长或下降,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在扩张还是在收缩。

比如说,当一个国家新建了许多工厂、生产了更多的汽车、建造了更多的房屋,并且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如旅游、教育和医疗等,那么这个国家的 GDP 就会增加,这通常意味着经济在增长,就业机会可能会增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望提高。

相反,如果 GDP 下降,可能就预示着经济面临困境,企业可能会裁员,人们的收入可能会减少。

除了 GDP,失业率也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失业率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当失业率较高时,意味着很多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找不到工作,这不仅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经济压力,也可能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消费能力。

而当失业率较低时,通常表明经济较为繁荣,劳动力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

接下来,我们谈谈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想象一下,如果每年物价都上涨 10%,那么你的钱能买到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

适度的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如果通货膨胀率过高,就会给经济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人们的实际收入下降、企业成本增加、投资和消费受到抑制等。

讲义:宏观经济学上

讲义:宏观经济学上
16 2020/6/14
第二章 消费、储蓄和总支出函数
第一节 消费函数 第二节 储蓄函数 第三节 投资函数 第四节 总支出函数
17 2020/6/14
第一节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
收入的关系:C=c ( PDI )。
C
45oCOFra bibliotekPDI
18 2020/6/14
第一节
短期消费函数的特点: 1、可支配收入存在收支相抵的水 平,在这个水平上,消费支出等于可支配 收入。 2、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以 下,消费支出大于可支配收入。
3 2020/6/14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
第一节 产值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第四节 四部门经济产值的计算 第五节 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4 2020/6/14
第一节
一、产值的定义 产值主要有两个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境内 一定时期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 劳务的总值。
5 2020/6/14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的国民一定 时期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 的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区 别:国内生产总值强调生产产品的地域, 国民生产总值强调生产产品的主体。
6 2020/6/14
第一节
二、产值的计算方法 产值的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 产品-支出法,简称支出法;另一种方法 是要素-支付法,简称收入法。下面主要 介绍支出法。 计算产值的原则:第一,生产性行 为;第二,现期的产值;第三,避免重复 计算。
19 2020/6/14
第一节
3、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 以上,消费支出小于可支配收入。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2012年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一、复习的总体要求考试的范围主要是本提纲中列出的达到掌握和理解层次的内容,当然为了体现考生水平差别,不排除有部分了解层次的知识点出现在考卷上。

所有知识点要求至少达到“了解”的程度,这里“了解”指的是能大致说出概念的含义和模型的内容。

另外,有极个别的考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并不明确,但只要掌握了提纲中所标明的知识点,解答也不难。

复习的总体最低要求是熟悉提纲中列举出来的重点知识点,能大致说明其具体内容及原理,能大致明了其运用。

二、复习资料教材:1、《中级宏观经济学》,张延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视频教学课件:张延,《宏观经济学》视频教学课件,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作业题:作业内容务必掌握,考试出题形式与作业相似面授课PPT:是课程内容的缩略版(见课程论坛)课程论坛上的每周导学也是复习的好资料,上面标注的难点和重点内容也将是本课程复习的重点。

语音答疑资料关于教材和视频教学课件的关系:张延老师编写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与视频教学课件知识点顺序基本一致,章节编号和内容均是同步的。

同学们可以上网院的视频点播系统在线学习。

三、考试题型分布:1、名词解释2、简答题3、计算题4、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四、复习方法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十分紧密的学科,尤其注重对关键概念和模型的把握。

宏观经济学的期末复习主要从教材、视频教学课件和作业题入手,并重点熟练平时作业中的题目。

在全面对教材知识和作业进行复习之后,同学们可以对照复习提纲中列出来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根据每个知识点后标明的掌握层次进行自我检测。

在复习中,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该理解的概念一定理解清楚;重点的理论要熟悉其主要的理论内容;计算类型的知识点要结合具体的例子做一定训练。

五、关于考核方式和成绩分布注意本门课程为闭卷考试!六、复习要点复习提示:宏观经济学的复习其实很简单,整个课程内容由两个重要的模型构成,即收入-支出模型和IS-LM模型,整个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就是从两个模型展开的。

初级审计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章概论知识点

初级审计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章概论知识点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章概论【考试要求】1.宏观经济学概述2.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3.宏观经济政策体系4.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本章内容中级资格与初级资格的考试要求相同。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概述知识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1.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2.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明确提出要建立一门宏观经济学,后来西方的宏观经济学就是在凯恩斯《通论》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3.1948年,美国的萨缪尔森将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学派相结合,出版《经济学》,形成新古典综合学派。

4.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西方出现严重的“滞胀”——经济增长停滞(产出不变)、存在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同时上升),以反对国家干预为核心思想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占据主流经济学地位。

【例题·多项选择题】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指的是几种经济现象并存,它们是:A.经济增长停滞B.外汇收支停滞C.产业结构失衡D.通货膨胀E.存在大量失业『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滞胀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存在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研究对象——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主体(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2)总体经济行为≠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由于经济个体和总体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以及总体经济中的个体经济活动是相互影响的,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正确。

2.研究内容(1)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2)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即:①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价格水平如何变动。

②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和价格水平。

③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及其原因。

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决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两个重要因素。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

二、总产出核算的方法
1、收入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的收入进行汇总。以Y代表总产出,DPI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Z代表折旧基金收入,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则以收入法计算的总产出可以表示为: Y = DPI + Z + T 因为个人收入DPI总可以分解为消费C和储蓄S,企业折旧基金也可以表示为储蓄S,因此上式还可以表示为: Y = C + S + T
三、我国的利率分三种: 第一,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即基准利率, 又称法定利率; 第二,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存、贷款利率,称为商业银行利率; 第三,金融市场的利率,称为市场利率。其中,基准利率是核心,它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作用,它的变化决定了其他各种利率的变化。
4、结构性通货膨胀 从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看,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快,另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从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一些部门正在迅速发展,另一些部门渐趋衰落;从同世界市场的关系看,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一些部门(开放部门)同世界市场的联系十分密切,另一些部门(非开放部门)同世界市场没有密切联系。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不容易使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从渐趋衰落的部门转移到开放部门,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正在趋向衰落的部门以及非开放部门在工资和价格问题上都要求“公平”,要求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以及开放部门“看齐”,要求“赶上去”,结果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由这些原因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就被经济学家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
业务银行
存 款 D(D = R + C)
准备金 R(R = rD ,r=20%)

宏观经济学(辅修专业用)第一讲绪论

宏观经济学(辅修专业用)第一讲绪论

新凯恩斯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罗伯特·卢卡斯和托马 斯·萨金特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兴起 ,强调政府在稳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凯恩斯主义革命
20世纪30年代,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 宏观经济学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以 解决经济危机。
新自由主义学派
20世纪70年代,以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 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 兴起,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回归自由市场 。
供给侧政策主要包括产业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科技政策和土地政策等,通过这 些政策的实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
供给侧政策需要与需求侧政策相互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04 宏观经济学的流派与争论
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
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认为经济周期和失业主要由市场 结构、技术进步等长期因素造成。
宏观经济学(辅修专业用)第一讲绪 论
目 录
• 宏观经济学简介 •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宏观经济政策 • 宏观经济学的流派与争论 •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01 宏观经济学简介
宏观经济学定义
1 2
宏观经济学
研究总体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门学 科。
总体经济
指整个国民经济,包括所有居民、企业和政府的 总和。
01
宏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国家经济 发展、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02
宏观经济学有助于分析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就业、国际
经济关系等现实问题,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宏观经济学对于培养经济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
03
力具有重要作用。
0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理论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理论

宏观经济学
6
我们知道
消费 C 是可支配收入(Y-T)的函
数,其中 T 代表税收,即:
C = C(Y – T) (8.2)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定政府税收为 零,消费函数可以用如下的线性方程表示:
C = a + bY
(8.3)
这样,计划支出 E 可以进一步表示
为: E = a + bY + I + G (8.4)
我们可以把一个社会中家庭、企 业和政府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 总量定义为计划总支出,并且用 E 来 表示:
E=C+I+G
(8.1)
即:E = 消费&#
计划总支出的三个构成部分实际 上就是前面讲过的封闭经济下总需求 的三个组成部分。
总需求反映了价格与总需求量之 间的关系,而这里假定价格不变,因 此使用计划总支出这个概念。
在图8.1中引入一条45度线,就可以考察均衡国 民收入决定的情况。
宏观经济学
11
图8.2 国民收入的决定
45度线上每一点都代表计划支出 E
E 和实际支出 Y 相等。
45度线与计划
45° E
支出线相交于B点 ,因此B点上整个
B
社会的计划支出正
好等于实际支出,
a
此时宏观经济达到 了均衡,由此决定
0
出eY两个部分构成。(8.7)可以用图8.1来
直观地表示出来。
宏观经济学
9
图8.1 计划支出线
计划总支出由自生支出和派生支出两部分
E 构成自生支出线 A 与横轴平行
e
1
A=a+I+G
E = A + eY
曲线向右上倾斜,表示 收入增加,计划支出增 加,

宏观经济学(ZZT7)

宏观经济学(ZZT7)
扩张性的货币 政策带来了均 衡国民收入的 增加
练习
若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2000-500r,名义货币 供给量为2000美元,价格水平为2。
试求:
(1)当利率r=6,收入Y=10000亿美元时,货币 需求量是多少?
(2)如果国民收入为1000,那么均衡时的利率 是多少?
答案:(1)货币需求为1000亿美元; (2)均衡利率为2.4
PPT课件
10
假定边际支出倾向e=0.5 政府购买一次性增加100万元 k =1 / ( 1–e )
政府购买乘数 △Y/ △G=1 / ( 1 –0.5) =2
(政府购买增加一个单位均衡收入增加两个单位)
总支出和总收入的最终增加额为100×2 =200
PPT课件
11
乘数的定义 自发支出乘数简称乘数(multiplier),是自发支
动都会导致自生支出的变动。 如政府购买G↑,考虑计划支出线会如何移动? 对均衡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PPT课件
8
政府购买的增加对均衡的影响
E △G
0
B2 B1
△Y
Y0
Y1
45o
E1 E0
当政府购买增 加了△G,国 民收入增加了
△Y
Y
PPT课件
9
(2)政府购买乘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政府购买增加了△G,国民收入增加了 △Y。
其二,汤敏博士及其一类人,97年后鼓吹的高校收费扩招对国民 收入的天文数字般的拉动效应。现实证明,收费和扩招多年后, 其效应仍不明显。大多数中国人(中产阶级以下者)感到的负 效应。
讨论题:97年后政府扩大公共开支政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PPT课件
20
2. 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第9章 导论(宏观经济学附加)

第9章 导论(宏观经济学附加)
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思想——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是以1936年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 的出版为标志的。 1936年,《通论》一书的出版,标志 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被称为经济 学中的“凯恩斯革命”。
1、凯恩斯对古典经济理论的抨击 凯恩斯反对萨伊法则 2、凯恩斯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贡献 第一,突破传统的充分就业均衡理论,建立存 在非自愿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 第二,把国民收入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 问题。 第三,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来说明国民收 入的决定。 第四,建立以需求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 第五,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知识要点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主要宏观经济问题 萨伊法则 凯恩斯主义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论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 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 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规律。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西方国家 出现了严重的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以需求 管理为主的政策开始失效。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流派纷纷崛起。 在美国,主要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和 供给学派。 同时,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致力于修正凯恩斯 主义理论的缺陷,80年代发展起来的这一学 派被称为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 学派吸收了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一些研 究成果。

二、主要宏观经济问题 第一,国民收入决定问题 第二,通货膨胀问题 第三,失业问题 第四,经济周期和增长问题 第五,开放经济问题 第六,宏观经济政策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入门——07级春季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第十三讲

宏观经济学入门——07级春季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主义13.1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13.1.1现金交易数量说1. 费雪(Fisher)的交易方程式(1911)MV=PY (1) 2. 观点:(1)货币流通速度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是一个随时间而缓慢变化的变量,短期内可看作常数。

这意味着:名义国民收入完全取决于货币数量。

(2 )费雪认为通过弹性价格,经济会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

因此,Y和V不变,M的变化完全反映在P上。

(3 )由(1)式可得,当货币需求为:M d=PY/V (2) (4)?货币流通速度是不是一个常数?考虑货币的职能?13.1.2现金余额数量论1. 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而影响人们持有多少货币余额受以下因素影响:(1)财富总量(2)机会成本(3)对收入、物价等的预期。

2. 庇古的(Pigou)工作:M d=kPY (3) k为固定的比例,表示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

对应的,剑桥方程式为:M=kPY (4) 3. 评价:(1)现金余额数量说与现金交易数量说的形式类似,但考虑的出发点不同。

各是?(2)一点遗憾。

13.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13.2.1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3.2.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1. 实际货币需求为:M d/P2. 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货币需求为:(5) 3.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为:L2 L2(i),普0 (6)4 •将上面的信息合并,得:L i (Y) L 2(i)13.2.3 观点:1 •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投机需求和利率)2•货币的流动速度也是不稳定的(货币需求的不稳定引起),注意到:PYY M dL i (Y) L 2(i)3•货币数量M 与名义收入PY 的关系也很不稳定。

4•货币数量的现金交易方程是一个恒等式,为什么凯恩斯要抛弃它?13.3.1货币的交易需求:鲍莫尔-托宾模型(20世纪50年代) 1 • Baumol-Tobin 模型证明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同时与收入和利率 有关。

宏观经济学讲义(叶航)

宏观经济学讲义(叶航)

宏观经济学讲稿第一篇宏观经济变量第一章总产出一、总产出核算的指标1.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1)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由本地公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GNP在统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第一,GN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供人们直接使用和消费,不再转卖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作为生产投入品,不能直接使用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第二,GNP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第三,GNP按国民原则,而不按国土原则计算。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GDP与GNP的关系是:GDP = 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2.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NNP)与国内生产净值(NDP):GNP或GDP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

它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3. 国民收入(NI):NNP或NDP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

它入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

这类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

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

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

4. 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

它是国民收入进一些必要的调整后形成的一个指标。

最主要的扣减项有: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最主要的增加项有: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如失业救济、退休金、医疗补助等。

5.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各级指标之间的关系是:GNP或GDP减折旧;等于——NNP或NDP减间接税;等于——NI减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加转移支付;等于——PI减个人所得税;等于——DPI二、总产出核算的方法1. 收入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的收入进行汇总。

01宏观经济学讲义资料

01宏观经济学讲义资料
• 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 国民收入(总产出) – 就业问题(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 通货膨胀(物价问题) – 经济周期(国民收入波动) – 经济增长问题 – 国际收支与汇率
• 核心问题:国民收入
2020/8/11
20
1.3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1)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理论依据 新古典经济学
2020/8/11
9
罗斯福新政
•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从理论上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将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化----凯恩斯革命)
,罗斯福新政在实践上为国家干预经济 提供了成功的例证.
• 罗斯福新政从1933年3月开始实行, 起主要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旨在 整顿经济秩序,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 监管;另一类是为了提高有效需求、增 加就业而采取的措施。
2020/8/11
16
• 1 经济学非科学,而是一门学问。
我多么希望出现 只有一只手的 经济学家啊
2020/8/11
17
正确认识经济学
• 2 经济学是一种思考方式。
Keynes

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
完整结论。他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
,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
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2020/8/11
12
人物简介:Milton Friedman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研究领域:
❖ 消费 ❖ 货币史与货币政策 ❖ 稳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政策的混合使用
2020/8/11
13
人物简介: Robert E. Lucas
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研究领域:

宏观经济学讲义(ppt 274页)

宏观经济学讲义(ppt 274页)

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假说(Life-cycle hypothesis):一生的全部预期收 入安排,与人生三阶段:青、中、老(Modigliani,1954)
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取决于持久 性收入(Fridman,1954)
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取决于收入和财产(所有 的未来收入)(霍尔)
企业 政府 国外
投资 I=I0
政府购买 G=G0
净出口=出口(X)-进口(M)
X=X0
M=M0+m.Y
M0-自发进口,mY-引致进口
收入-支出分析
(总需求)AD=AE=Y(总供给)
支出
0
45 收入(Y)
收入—支出分析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AD=AE=Y
I=a△Y
经济周期原理
△I→k→ △Y→a → △I →k → △Y……

繁荣
复苏
济繁 荣
衰退

动 衰退 复苏
萧条 萧条
时间
政府购买
政府最终消费和投资的支出(G) 由政府政策确定
净出口
出口(X)取决于汇率、国内外价格比和国外的 收入水平
进口(M)取决于汇率、国内外价格比和本国国 民收入水平
GI GIoo
X Xo
Y e 1 c ( 1 1 t) m ( C o Io G o X o c T o c R o M o )
MMomY
缺口分析
AE
紧缩缺口:低于充分就业总需求的值。 紧缩缺口 膨胀缺口:高于充分就业总需求的值。
0
膨胀缺口 E2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宏观经济学学科概述-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宏观经济学学科概述-
不平衡的原因、国际收支盈余与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等。
2020/5/23
14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之六: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的方法和手段。 两种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形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 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一个国家
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其中的 经济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经济交 易反映经济价值的创造、转移、交换、转让或削 减,包括经常项目交易、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和 国际储备资产变动等。
国际收支顺差(盈余):一国来自国外的货币收 入总额大于付给国外的支出总额 国际收支逆差(赤字) :一国来自国外的货币收 入总额小于付给国外的支出总额
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促进增长、稳定经济、减少失 业、控制物价、对外平衡
要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作用和长期效果如何? 什么
是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
2020/5/23
15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三市场划分 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要素市场 2、行为主体的划分 家庭、企业、政府、国外(国外消费者) • 四个经济主体又称为四部门。 3.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
2020/5/23
21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5.具体分析方法 (3)几何图形法 (4)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5)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 静态分析:分析均衡的决定。 • 比较静态分析:分析均衡的移动。 • 动态分析: 考虑了时间因素。
2020/5/23
22
2020/5/23

《宏观经济学》课程考前辅导资料

《宏观经济学》课程考前辅导资料

《宏观经济学》课程考前辅导资料第一部考试复习所用教材《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宏观经济学部分)》刘凤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部考试相关概念、知识点归纳一、相关概念: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从宏观角度总体分析经济规律的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它主要研究经济整体资源的利用问题。

宏观经济学一般又称为总量经济学,即它研究生产的总量和消费的总量,以及如何才能对价格水平作为反映并保持平衡。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假设市场机制是不完整的模型上,并且政府有调节经济的能力,并且能纠正市场机制的各种缺点。

2.国民生产总值(GNP)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可供个人支配的收入。

一个经济中的国民生产产品的价值并不一定就是个人收入,在对要素的收入进行各项扣除之后(如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再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等),得到个人收入。

在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支付,即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5.名义GDP:是指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即价格总水平)6.消费价格指数: 又称零售价格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是衡量各个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零售价格上涨程度的指标,简称CPI7.经济周期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8.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它以货币为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的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的减少。

9.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会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有证券全部换成货币,这种情况称为“流动偏好陷阱”。

宏观经济讲义-23页文档资料

宏观经济讲义-23页文档资料

宏观经济学01引用经济学家撒缪尔森的话课程的三大需求教师安排学时安排主要参考书学习理论的目的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何做出决策?引用动力学中的一段话教学安排教学安排的内容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第二章宏观经济学学指标度量第二篇总需求分析第三章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第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第三篇总供给分析第六章对劳动力市场做的度量第七章凯恩斯主义的AS曲线第八章新古典主义的AS曲线第四篇经济增长理论第九章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关于宏观经济学的考试考试以及成绩评定宏观经济学02宏观经济学引言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问题?宏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1.1宏观经济学的产生鸟看图西方经济学演化遵循的规律(一)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边际革命1.经济学史前什么是财富2.经济学的创世纪亚当斯密的著作著作的内容古典经济学的意义3.约翰穆勒的综合4.古典经济学的危机5.边际革命边际效用价值论门格尔改革的矛头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先行者的悲凉戈森的不幸戈森的思想戈森定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说法的含义按照边际效用理论如何解释老酒比新酒贵?边际分析宏观经济学03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6.对经济学中革命的反思从表象看劳动价值论为什么社会科学中的革命与自然中的革命不等价?(二)马歇尔的综合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形成马歇尔的理论物理学中的均衡经济学中对立的、变动的力量马歇尔理论的意义危机西方经济学发展演化图(三)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凯恩斯革命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凯恩斯革命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假设亚当斯密的理论名言中对人的本性的描述结论2.信息完全假设价格机制的作用价格机制作用的总结宏观经济学04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2)控制论例子看不见的手理论价格机制的三种作用3.市场出清假设亚当斯密描绘的理想图景马歇尔论证的局部均衡这种结果包含两种市场含义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瓦尔拉斯把价格机制构想成拍卖人两个经济学家我国改革开放的含义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的变动对于市场出清做出的比喻古典经济学家的假设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图示市场万能论政策主张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凯恩斯理论政府干预万能论的图示凯恩斯的非均衡论宏观经济学05 第一章(四)萨缪尔森综合和新古典综合凯恩斯主义的形成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的贡献1.理论上的综合2.形式上的综合对于政府干预的作用萨缪尔森的思想的意义新古典综合论的意义总结凯恩斯的《通论》马克思的《资本论》三次综合二.课程设置1.工具类课程2.从历史学的角度3.核心理论4.建立在核心理论基础之上的技术性和实用性的分支理论宏观经济学06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1.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核心问题图示怎样从非均衡恢复到均衡的道路上?2.宏观经济增长问题二.度量宏观经济的量化指标2.物价水平物价水平有两种用途3.就业率4.国际收支状况政府政策的4个最终目标宏观经济分析中最重要的两个指标三.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宏观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图四.宏观经济学的特征事实两个美国经济学家2.美国经济波动的8个特征事实顺周期消费和投资周期性波动曲线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1.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宏观经济按交易市场划分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生产要素的划分二.按市场参与者划分厂商或者称为企业、政府国外的消费者三.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宏观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图1.总需求2.总供给四.具体分析方法四类变量四个部分的关系图分析思路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宏观经济学07 第二章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2.1国民收入的核算一.核算对象1.两者的相同之处两者相同之处中需要强调以下五点计算期最终产品例子总结市场价值缺陷总和生产2.两者的不同之处(1)GDP(2)GNPGDP与GNP的差别宏观经济学08 第二章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我国的GDP、GNP的资料中国近20年来的GDP增长二.核算方法例子1.个人消费支出图示2.私人国内总投资支出法:来源3.政府购买支出4.净出口用支出法计算的GDP三.核算方法之二社会经济主体的分类国民收入核算框图四.国民收入核算衡等式1.国民收入核算衡等式2.计算GDP的不同方法3.GDP的各种名称GNP、GDP为什么等于总供给又等于总产量?4.收入核算是事后分析,均衡分析是事前分析。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总结——东北财经大学.docx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总结——东北财经大学.docx

宏观经济期末复习知识点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一、GDP1 N概念【选择】:即,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经济社会(—国或一地区)在一定吋期内运用生产要索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核算——支出法:GDP二C+I+G+(X-M);此外还有收入法、牛产法3、名义与实际:(1)名义GDP (或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是川从前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GDP折算指数=某年名义GDP某年实际GDP4、缺陷:①不能反映社会成本;②不能反映人们生活的质量;③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④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简单GDO决定Jy = c+i+g+nx 匚^求“均衡收入”I C= a + B yd二Q + B (y-t+tr)2、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皿C。

・・・ C二(I + B y ・・・ MPOdc/dy二B (O<MPC<1)3、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APC.・.・c二a + B y ・・・APC=c/y其中,0<APC〈l,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总量小于收入总量(产生储蓄);APC=1,意味着人们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APO1,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蒂——厭)。

4、MPC与APC关系:(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即消费曲线上各点的斜率越来越小。

(2)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总量占收入总量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即APC也有递减趋势。

消费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

(3)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而且,随着收入增加,APC逐渐趋近MPC。

5、乘数论:【计算】(1)------------------------------------------------- 投资乘数:k=^ =—= =——di 1-0 \-MPC MPS(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7 Ay 1=—= --------” Z 1-0k _ 一迥 _ 一Q⑶税收乘数:匚&Q—Q)—(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7_ _ J31 — Q(5)平均预算乘数:Kb = l第14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f必出计算】1、产品市场——IS曲线(1) 公式:Vc= a + f3 y, s=y-c, i=e-dr; (2)图形:这条反映利率(i)和收入(y)间相互关系的曲线称为IS 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讲 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主义
13.1 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
13.1.1 现金交易数量说
1.费雪(Fisher )的交易方程式(1911)
MV=PY (1)
2.观点:
(1)货币流通速度V
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是一个随时间而缓慢变化的变量,短期内可看作常数。

这意味着:名义国民收入完全取决于货币数量。

(2)费雪认为通过弹性价格,经济会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

因此,Y 和V 不变,M 的变化完全反映在P 上。

(3)由(1)式可得,当货币需求为:
M d =PY/V (2)
(4)?货币流通速度是不是一个常数?考虑货币的职能?
13.1.2 现金余额数量论
1.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而影响人们持有多少货币余额受以下因素影响: (1)财富总量(2)机会成本(3)对收入、物价等的预期。

2.庇古的(Pigou )工作:
M d =kPY (3)
k 为固定的比例,表示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

对应的,剑桥方程式为:
M=kPY (4)
3.评价:
(1)现金余额数量说与现金交易数量说的形式类似,但考虑的出发点不同。

各是? (2)一点遗憾。

13.2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13.2.1 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3.2.2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1.实际货币需求为:M d /P
2.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货币需求为:
1
11(),
0dL L L Y dY
=> (5) 3.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为:
2
22(),
0dL L L i di
=> (6)
4.将上面的信息合并,得:
12()()d
M L Y L i P
=+ (7) 13.2.3 观点:
1.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投机需求和利率)
2.货币的流动速度也是不稳定的(货币需求的不稳定引起),注意到:
12()()
d PY Y
V M L Y L i =
=+ (8) 3.货币数量M 与名义收入PY 的关系也很不稳定。

4.货币数量的现金交易方程是一个恒等式,为什么凯恩斯要抛弃它?
13.3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金融学专业要求,其他专业不要求)
13.3.1 货币的交易需求:鲍莫尔-托宾模型(20世纪50年代) 1.Baumol-Tobin 模型证明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同时与收入和利率..
有关。

2.给出下面的问题:
一个经济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获得一定量的收入Y ,在获得收入后全部以货币形式持有,然后这段时间内均匀地将消费掉,直至到期末全部花完为止。

(1)他平均的货币持有额为多少?(2)由于货币的持有是没有收益的,若利率为i ,则消费者损失掉的利息总收入是多少? (3)为了获得消费收入,消费者可将收入中暂时不用的货币用于购买生息资产(如:债券),然后在每笔支出发生时卖出一部分债券。

但这样做是有成本的(交易费用),假定每次出售债券交易费用为b 。

则理性的决策者会选择什么样的货币持有量? 3.解上面的问题:
()2
Y K
C K b i K =⋅
+⋅ (9)
得到: **11
2K L == (10) 上式即为著名的“平方根公式”,有什么含义?
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各是多少?
13.3.2 预防性需求
1.惠伦(Whalen )模型
结论:预防性货币需求与收入有正向关系,而且也同利率成反向关系。

2.考察的框架:
(1)若出现流动性不足,则损失为b 。

(2)假定未来某段时间内的净支出为X 服从某一随机分布,其均值为0,方差为S 2,企业或个人持有的预防性货币余额为12L 。

则由切比雪夫不等式可知:
2
12212
{0}S P X L L -≥≤ (11)
(3)由上式,出于稳健的考虑,将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概率估计为:2
212
S L ,则由于流动性不
足而造成的损失预期值为?
(4)此时经济人是在哪两方面进行权衡? (5)要解的问题:
2
12212
S C i L b L =⋅+ (12)
3.结论:
2*3
12
2S b
L i = (13) (1)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各变量的关系? (2)收入对其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13.3.3 投机性需求
Markowitz 等人的工作:资产组合理论
1.偏好:人们在不同的资产组合之间进行选择时,不仅要考虑预期报酬率(μ),也要考虑风险(σ)。

对风险规避者来说,他总希望在给定的预期报酬率下实现风险最小,或者对偶。

这可以用图1来描述:
1
2
2.可选择集合:
如图2来表示,这条直方程为:
μ
μσσ
=
⋅ (14) 图中的O 点和C 点为何意?利率变化对该直线方程斜率的影响?
3.结合图1和2,说明最优资产组合是如何随着利率发生变动的?
13.4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1956)
13.4.1 弗里德曼考虑框架
1.也认为货币是一种资产(与凯恩斯相同)
2.将债券、股票以及各种实物资产都列为可替代货币的资产(与凯恩斯不同)
3.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财富总量(持久性收入),财富在人力与非人力形式上的划分,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债券、股票、实物资产),其他因素。

13.4.2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1{,,,,,,}d P m b c M dP
f Y w r r r u P P dt
=⋅ (15) P Y 表示持久收入,代表财富因素;w 代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m b c r r r 分别为货币、
债券、股票的预期名义报酬率;
1dP
P dt
⋅表示商品价格的变化率,u 表示其他影响因素。

在上述影响因素中,P Y 和m r 与货币需求成正向关系,其他变量与货币需求成反向关系。

注意到,其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有两点不同:(1)资产选择范围大;(2)货币的预期报酬率为不零。

13.4.3 现代货币数量论
1.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暗含着这样的结论:货币需求对利率并不敏感。

(因为,利率的变动往往是和货币的预期报酬率同向变化的)
因此,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只有持久性收入,所以货币需求是稳定的。

2.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可预测的。

因为,由交易方程式可知:
/()
d P Y Y
V M P
f Y =
=
(16) 3.货币供给是决定名义收入的主要因素仍然成立。

这就是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