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看”与“被看”
《祝福》中的“看”与“被看”
“看”与“被看”既是鲁迅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种场面,也是他的小说人物关系的一种比喻性的描述。
对于围观场面的直接描写,在《药》、《阿Q正传》、《示众》等小说中都出现过。
在《祝福》、《孔乙己》等小说里,“看”与“被看”更多地表现为人物之间的一种深层关系,某人由于特殊的原因,例如其悲惨遭遇、特殊性格等而成为被观众看的对象。
中国人在生活中不但自己做戏,演给别人看,而且把别人的所作所为都当作戏来看。
看戏和演戏,即“看别人”和“被别人看”,就成了中国人长期的一种生存方式。
而这种生存方式反映了看客们集体无意识的国民劣根性。
无意识的理论是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部分。
依据这种观点,佛洛依德认为,人的精神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也称为“无意识”。
无意识则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
它们处于最深处、最底层,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地活动着,以求满足。
有人形容道:在佛洛依德看来,人的潜意识就像一个有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以及被压抑欲望所组成的过去经验的“大仓库”。
意识和无意识相比,意识部分小而不重要,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部分大而重要,隐藏着种种力量,这些力量乃是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力。
由于无意识是一个具有其自身愿望冲动、表现方法和特有机制的特殊精神领域,它比有意识的心理过程更为深沉、更为复杂。
佛洛依德是一个“绝对决定论”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及任何心理现象都离不开因果链条,最终都是由深埋在无意识中的人的真实的动机及目的所决定的,对人的行为及心理均可由此加以解释。
鲁迅作品在创作期间,是否接受到佛洛依德的学说呢?鲁迅在《故事新编.序言》中谈到关于《不周山》(《补天》)创作时说:“《不周山》便是取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动手试作的第一篇。
首先,是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佛洛依德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
”(1)不过这已经是一九二二年的事了。
读书心得鲁迅杂文
读书心得鲁迅杂文关于读书心得鲁迅杂文1鲁迅在小说、诗歌、散文、杂文上均有建树。
他写的小说不多。
但却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鲁迅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名字叫《示众》,小说中充分展示了看与被看的关系。
鲁迅的小说《示众》,小说中所有的人只有一个动作:看,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关系: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
每天每刻,都处在被众目睽睽地看的境遇中,而自己也在时时窥视他人。
时不时的在互相堵、挡、塞着,挤压着他人的生存空间,于是就引起无休止的争斗,打着、冲着、撞着、麻木着…这就是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
这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特点是:处于被看地位的是下层社会的人,是供他人来鉴赏的;而看客也不忘演戏,叹息一番,以获得自我崇高感,然后满意地离去。
其实,《药》中还将这“看”与“被看”的关系上升为“吃”与“被吃”的关系。
夏瑜为革命而牺牲了,而却被无知的小栓吃掉了。
革命者的鲜血就这样被糟蹋了。
鲁迅就希望通过这样的结局在读者的心灵中引起拷问,希望从而唤醒民心,并反思革命失败的原因。
这就是鲁迅写这篇*的主要目的所在了。
鲁迅的其他作品大多采用了这个“示众”的描述方式。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被看”,乡村里的人是“看客”;《啊q正传》里的啊q既是“看客”也是“被看”之人;《呐喊自序》中革命者因杀头而“被看”,中日学生均为“看客”等等。
而鲁迅小说成功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他采用了这样的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特殊模式。
鲁鲁迅希望人们在读他的小说的时候得到一种警醒,一种反思,一种启示。
鲁迅深刻地感到改造国民性的迫切感,他希望通过他的笔唤醒那些麻木而善良的灵魂,希望他们和他一样并肩作战,一起努力,为推翻吃人的社会而斗争。
鲁迅小说中的“示众”描写反复出现,令人当时的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反复思考。
于是,他达到了他的写作目的,“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所以,他是成功的。
关于读书心得鲁迅杂文2在鲁迅的所有小说中,虽然我最喜欢的是《狂人日记》,但这篇《阿Q正传》却是最眼顺的。
定稿《孔乙己》中“看”与“被看”的三个层次
《孔乙己》中“看”与“被看”的三个层次作为《呐喊》中作者本人最喜欢的小说《孔乙己》,全篇都在演绎着钱理群教授所言的“看”与“被看”这一鲁迅小说的典型情节结构模式。
不过,浓缩在2500余字背后所交织着的“看”与“被看”,却不是“众人看孔乙己”的这一简单的二元关系。
鲁迅小说中处于“被看”地位的,自然都是一些“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者,然而这种“被看”的人物却并非单一层面的,只是主人公孔乙己这一个人。
看孔乙己的“众人”在“看”孔乙己的同时,也在被叙述者的“我”在“看”;而这一切又都被鲁迅先生那一双冷峻的眼睛在凝神注视。
第一层次:众人“看”孔乙己孔乙己是在咸亨酒店里酒客与掌柜的笑声中出场和“被看”的,而酒客与掌柜等“众人”的“笑看”孔乙己也自然是开心而满足,这首先作为小说的第一情节层次,展开在我们读者的面前。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透过酒客和掌柜的眼睛,我们看到的孔乙己的确有些“可笑”:言行怪异、好喝懒做、偷窃挨打、迂腐酸气、自欺欺人……透过酒客和掌柜的眼睛,我们发现孔乙己是一切人的笑料,无论长衫短衣,掌柜伙计,还有小伙计“我”,都可以对未中功名、与自己一样地位低下的孔乙已肆意嘲笑耍弄,将自己无聊中的快乐建立在这位可怜人的的辛酸与不幸上,却又没有任何地位与身份的阶层认同感,更是对与自己同处下层的主人公缺乏必要的同情与怜悯!出场第一个片段,他们嘲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而孔乙是“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但还是属于一种应激的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这些嘲笑,他还可以用“窃”和“偷”的词语替换,即偷换概念的方法来自欺欺人。
第二个片段中,“旁人”有意地问他是否识字,孔乙己“显出不屑置辩的申请”,这时候,等在旁边的一句诛心之语便脱口而出,“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句话的杀伤力之大,在整篇小说中是力道最大的,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神色,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看”与“被看”模式下的孤独与狂欢——余华长篇小说的宏观结构
“ 看” 与“ 被看 ” 的 结 构 最 早 来 源 于 鲁 迅 日本 遭 遇的“ 幻 灯 片 事件 ”, 鲁 迅 在 那 里 看 到 被 砍 头 者 和 观 的看客 , 并感慨“ 愚弱 的国 民” 。他 本 人 在 散 文 和 小 说
自传性 。从《 在 细雨 中呼喊》 到《 兄弟》 , 令人 绝望 的孤 独 感是余 华 长篇 小说 的重 大主题 。与此 同 时, 小 说叙述 中的狂 欢 色彩却越来越浓重 。“ 狂欢” 作 为一种发现本 我与 宣泄 自我 的方式 , 目的在 于对 童年 时
期 自我 内心孤 独 与 压 抑 的 疗 救 。“ 看客 ” 是 鲁 迅 国 民性 批 判 的 对 象 , 这 一 概 念 曾被 用 在 余 华 作 品 研 究之
D O I : 1 0 . 1 3 7 9 6 / j . c n k i . 1 0 0 1— 5 0 1 9 . 2 0 1 7 . 0 4 . 0 0 9
‘ ‘ 看" 与“ 被看 " 模 式 下 的 孤 独 与 狂 欢
余华长篇小说 的宏观 结构
张 中驰
摘
要: 余华的长篇 小说创作 的指向之 一是通过 写作 达到 自我人格 的 完善 , 作品 内部有 着动 态的
的作 品” ⑧。关于这个 问题 , 陈晓明先 生 曾说 : “ 余华在 1 9 9 6年重读鲁迅构成 了一个 巨大 的屏 障 , 这次 发现使 余华 和鲁迅 的关 系变得 令人难 堪 : 它使 过 去 的相似 性
变得 虚 无 缥 缈 , 使 后 来 的 相 异 性 变 得 风 马 牛 不 相 及。 ” ( 事实 上 , 如 果 我 们 用 余 华 偶 然 读 到 鲁 迅 来 抹 杀 之前所建立 的二者 联 系, 也 是一 种武 断 的做 法。我们
鲁迅的看客有两层意思:围观者即看的人;被看的对象。
鲁迅的看客有两层意思:围观者即看的人;被看的对象。
鲁迅笔下的人物很多,除了阿Q,祥林嫂,闰土和孔已己等能反映当时中国人民普遍形象以外,还有不少配角,让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些看客。
鲁迅描写看客形象中最具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句是:于是他背后的人们须竭力伸长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舻鱼。
乍一看,这句话似乎很滑稽,接着遍是陷入一片沉思之中。
所谓看客,重点自然在于一个“看”字,这些人在鲁迅的世界里没有相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看。
这可能就是最爱看热闹的中国人最突出的形象吧。
在〈孔已己〉中,作者多次写到酒店里的酒客戏弄嘲笑孔已己,而每一次都是建立在孔已己的难堪、羞辱和心理痛苦之上。
这些看客不但不同情,还残忍地嘲笑讽刺他的“新伤疤”或讥笑他没能捞到个秀才,总是拿他的落魄不幸取乐。
这笑声带来的快乐的空气实在是令人心酸。
在〈祝福〉里,人么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并不是出于同情,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刺激,而在这些人听厌了之后,有立刻唾弃,对祥林嫂加之以又冷又尖的笑,更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酷。
而在〈药〉里,小说真正的英雄夏瑜怀着“这大清是我们大家的”信念,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但老百姓却急急忙忙地赶着去“看”他被杀,茶馆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闲聊的谈资。
先驱的一切崇高的理想和流血牺牲全都成了毫无意义的表演。
不难看出,鲁迅用一种悲悯的眼光“看”,他的小说正是对中国人的灵魂的拷问。
中国人民由于长期沉浸在这个无情的残害人性的社会中,不知不觉成了〈示众〉中麻木的看客,成了戕害他人尊严和生命的罪人。
当年鲁迅弃医从文,在他的笔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疗救看客。
但不幸的是,鲁迅的这一愿望至今依然没能实现,疗救看客的教化依旧在继续,“看客”一词又总是和勇士联系在一起,棉队逮徒行凶,就是当勇士见义勇为还是做看客默然视之〉这绝食是一个类似“活着还是死去?的两难问题。
论《示众》中的“看”与“被看”
论《示众》中的“看”与“被看”作者:陈胜珍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6期摘要:“看”与“被看”是鲁迅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而《示众》便是对该主题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总结,是对之前同类主题小说的升华和深化。
从目前研究资料来看,主要是阐释这篇小说中看客和被看者的关系,以及从启蒙主义的角度揭示看客的无知与被看者的无奈、无用,笔者认为作者在阐述“看与被看”的过程中,近乎冷漠,却又鲜明的表达了自己批判的态度,因而本文试图进一步探讨看客的复杂性,以及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如果是批判,批判的根源与对象各是什么。
关键词:示众;看与被看;启蒙主义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01-01看与被看是鲁迅小说创作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从目前的鲁迅研究资料来看,主要是阐释看客和被看者的关系,以及从启蒙主义的角度揭示看客的无知与被看者的无奈、无辜与无用。
在阐释与揭示的过程中,鲜有研究者注意到注意鲁迅笔下的看客,究竟是真实的具有丰富性的看客,还是已经被概念化的形象。
换而言之,一直以来,研究者大多习惯于探寻鲁迅出于什么样的初衷和目的,刻画这些看客与被看者之类的形象,及如何刻画的,而很少关注到看客自身的复杂的特点、鲁迅的创作最终又是为了给谁看等问题。
正如鲁迅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问题是在当时的情境下,鲁迅所指的“疗救”者即他所希望的看到他文章的“看客”指的是谁。
这些问题联系到《示众》就是,作者通过形式各异的看客,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如果是批判,批判的根源与对象各是什么。
《示众》是一篇风格迥异于鲁迅其他风格的小说,作者抽离了故事情节、详细的人物刻画,而只是展示了一个象征性的场景,成为“几乎无事的悲剧”。
魏金枝的《读〈示众〉》(1946年1月1日刊《新文学》半月刊创刊号),范伯群、曾华鹏的《论〈示众〉——鲁迅小说研究之一》,都是从启蒙主义的角度对被看者的身份、看客的身份、看客与被示众者的关系等做出了精彩的分析。
论《示众》中的“看”与“被看”[权威资料]
论《示众》中的“看”与“被看”摘要:“看”与“被看”是鲁迅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而《示众》便是对该主题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总结,是对之前同类主题小说的升华和深化。
从目前研究资料来看,主要是阐释这篇小说中看客和被看者的关系,以及从启蒙主义的角度揭示看客的无知与被看者的无奈、无用,笔者认为作者在阐述“看与被看”的过程中,近乎冷漠,却又鲜明的表达了自己批判的态度,因而本文试图进一步探讨看客的复杂性,以及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如果是批判,批判的根源与对象各是什么。
关键词:示众;看与被看;启蒙主义I041 A1005-5312(2011)18-0001-01看与被看是鲁迅小说创作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从目前的鲁迅研究资料来看,主要是阐释看客和被看者的关系,以及从启蒙主义的角度揭示看客的无知与被看者的无奈、无辜与无用。
在阐释与揭示的过程中,鲜有研究者注意到注意鲁迅笔下的看客,究竟是真实的具有丰富性的看客,还是已经被概念化的形象。
换而言之,一直以来,研究者大多习惯于探寻鲁迅出于什么样的初衷和目的,刻画这些看客与被看者之类的形象,及如何刻画的,而很少关注到看客自身的复杂的特点、鲁迅的创作最终又是为了给谁看等问题。
正如鲁迅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问题是在当时的情境下,鲁迅所指的“疗救”者即他所希望的看到他文章的“看客”指的是谁。
这些问题联系到《示众》就是,作者通过形式各异的看客,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如果是批判,批判的根源与对象各是什么。
《示众》是一篇风格迥异于鲁迅其他风格的小说,作者抽离了故事情节、详细的人物刻画,而只是展示了一个象征性的场景,成为“几乎无事的悲剧”。
魏金枝的《读〈示众〉》(1946年1月1日刊《新文学》半月刊创刊号),范伯群、曾华鹏的《论〈示众〉――鲁迅小说研究之一》,都是从启蒙主义的角度对被看者的身份、看客的身份、看客与被示众者的关系等做出了精彩的分析。
鲁迅“看”与“被看”
精心整理鲁迅作品赏析鲁迅小说中的“看”与“被看”“看/被看”是鲁迅小说集《彷徨》、《呐喊》里的主要结构模式之一。
这种结构模式是鲁迅在塑造小说形象,揭示封建社会人的精神病态的努力在小说中的演化。
“看”与“被看”的小说形象在鲁迅小说里时常出现,通过这样一个个场面,揭示了“看客”的麻木、混沌与残忍,以及“被看者”的悲哀、孤寂和绝望。
、梳着客们便都意兴阑珊,好不容易好似有新鲜事发生了,却是“大家几乎失望了。
”,可是看热闹的心却不停息,“幸而放出眼光去四处搜索,终于在相距十多家的路上,发现了一辆洋车停放着……”,由此可见,“看”与“被看”在中国国民中是不息的现象,大家都在看别人的痛苦,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
正如《祝福》里,祥林嫂的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她到处向人倾述自己的痛苦,而那些听者的反应却是“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
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的品论着。
”祥林嫂的不幸不但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同情,反被当成了“老女人”消遣的故事,这些“老女人”正是看客的化身,而祥林嫂在愚蠢地成了被看者。
这些看客正是在“鉴赏”别人的痛苦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并从中得到自我内心的满足,自以为自己崇高了。
而当别人的痛苦在她们的消遣中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被“咀嚼”成了“渣滓”后,就立即“厌烦和唾弃”,更施以“又冷又尖”的笑。
鲁迅在《暴君的臣民》中说过,“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玩赏,自己的本领只是‘幸免’”。
[2]这种情感与行为,是看客们的共同特征:麻木、冷漠、残忍。
在鲁迅的小说里,英雄总是摆脱不了孤独者的命运,知识者、革命者在封建传统的社会中,受夏瑜。
“颈项Q正传》客”们“鉴赏”的对象,而阿Q更是“看”与“被看”的典型。
小说《孔乙己》里,孔乙己和酒客们的关系,构成了“被看”与“看”的关系。
高中作文精选
“看”与“被看”——读鲁迅小说后感苏州外国语学校高一(2)薛雨婷鲁迅的小说,没有撕心裂肺的激烈冲突,有的只是钝而深的同感和无力,宛如《祝福》中的鞭炮繁响,宛如《药》中坟头的乌鸦“哑——”然一声的凄迷呼喊,宛如《示众》中疲倦的夏日小二的叫卖声。
记忆里布满了这样的场景,是在抑郁沉重的阴天,或是在焦灼可怖的日头下,有一群黑影,挨挨挤挤、密密匝匝地排列。
他们看不清相貌,也辨不清性别,来人、甚至他们自己,也不明白他们究竟在围观什么。
他们若无其事地对他们人生的“戏剧”指指点点,肆无忌惮地戳着别人的脊梁骨评头论足。
这样的场景,越喧闹,反而越像一幕无言的哑剧,白底黑衫罩着一个个虚无的灵魂。
讽刺的是,仿佛“不看”是不行的。
“不看”的人即是异类,异类即是“被看”,而“被看”的人大多没有好结局,这“看”与“被看”的故事,注定是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存在的两种灵魂形态,同样的麻木空洞,同样被无形的枷锁禁锢,谁说咸亨酒店的笑客不比孔乙己悲剧?谁说对祥林嫂指指戳戳的人中没有另一个祥林嫂?也许“看客“比“被看者”更令人同情,因为他们以群体形式存在,互以为鉴,以至于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可悲!可是,为什么要“看”呢?!如果把理由归咎为当时的社会麻木人心,那么在21世纪的中国,“看客”为何仍挥之不去?鲁迅笔下的“看者”,在我看来是不能以愚氓定性的,若将整个“看客”群定义为封建礼教下没有灵魂的木偶人,那整个社会也未免太简单、太单调了吧。
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群中不乏安分守己的辛劳农民,不乏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只是一恍惚间,有一种可怖的思想令他们麻木丑陋。
一百年前,这种思想的泛滥使整个华夏处于病态。
一百年后,这种思想仍悄然植根于人心。
也许这便是一种无可消除的人类劣根性吧,特殊的社会环境将其夸大化,成为一种悲剧性的社会形态。
然而当今的社会,并不是仓廪实即知礼节、衣食足即知荣辱,如果品评鲁迅只拘泥于感叹当时的封建吃人礼教,那我们,岂不是也成为了另一形态的“看客”了?唉,为什么要“看”呢?我们在台下义愤填膺,可谁也无法回答。
看客表现出的最大特点就是集体无意识
看客表现出的最大特点就是集体无意识鲁迅对看客的关注缘于1906年在仙台求学时那次“幻灯事件”。
在幻灯片上,他看到了在日俄战争中被日本军队杀害的同胞和麻木的看客们,此事对鲁迅刺激很大。
“几个时事的片子……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间谍,被日本人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他感慨到:“我们中国现在(现在!不是超时代的)的民众,其实不管什么党,只要看‘头’和‘女尸’。
只要有,无论谁的都有人看,‘拳匪’之乱,清末党狱,民二,去年和今年,在短短的二十年中,我已经目睹或耳闻好几次了。
”在根深蒂固的中国封建社会,鲁迅的眼光往往精锐而独到:“暴君的臣民,只愿保证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安慰。
”这种在血腥面前游戏人生、玩笑开心的看客群体可谓在心理上达到了一种另类的狂欢,在人性上上升到了一个病态的极至,正是这些不觉醒的国民所构成的铁屋让鲁迅沉默则充实,开口则空虚,鲁迅在创作中对这种身患猎奇癖的民众给予了精辟的批判,并给予这一类冷眼的旁观者以特定的代名词:“看客”,使之成为另一类的艺术经典。
这在鲁迅的作品中,在中国现代文学乃至整个当代社会中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美学影响力。
鲁迅知道,生活在下层的群众,他们长期受着封建制度和世俗观念的禁锢和奴役,只要有口饭吃,能够活下去,就会甘心做一辈子的奴隶,并且还会很开心,就不会起来造反,就不会成为“革命的追随者”。
正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作为政治力量的因素,农民至今在多数场合下只是表现他们的那种根源于农村生活隔绝状况的冷漠态度。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启蒙主义者,他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启蒙者,如果启蒙的对象持赞同的态度,可以催你上进;如果启蒙的对象持反对的态度,可以激昂你的斗志;如果启蒙的对象既不赞同也不反对,那么启蒙者就好像进入了一个“无物之阵”。
当时像鲁迅这样的启蒙者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群持“冷漠态度”的国民。
鲁迅“看”与“被看”
鲁迅作品赏析鲁迅小说中的“看”与“被看”姓名:陈思彤学号:201142306136“看/被看”是鲁迅小说集《彷徨》、《呐喊》里的主要结构模式之一。
这种结构模式是鲁迅在塑造小说形象,揭示封建社会人的精神病态的努力在小说中的演化。
“看”与“被看”的小说形象在鲁迅小说里时常出现,通过这样一个个场面,揭示了“看客”的麻木、混沌与残忍,以及“被看者”的悲哀、孤寂和绝望。
鲁迅作品集《彷徨》里有一篇特别的小说:《示众》。
小说里面没有真正的故事情节、景物描写,也没有任何的抒情及评论,全文只写了一个场景:看犯人。
小说里所描写的人物,有卖馒头的“十一二岁的胖小孩”、“赤膊的红鼻子胖大叔”、“挟洋伞的长子”、有着“光亮的秃头的老头子”、梳着喜鹊尾巴似的“苏州俏”的老妈子,等等生活市井里的人物。
这些人的描写只有高矮肥瘦、男女老幼的分别,而毫无例外地都没有交代姓名、身份地位、性格刻画,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从何处来,将到何处去,但他们却都“固守”着一个共同的动作:“看”;而他们之间又只有一种关系:“秃头站在……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也跟着去研究……”、“他诧异地四顾……胖小孩本是注视着小学生的脸,于是也不禁依了他的眼光……”,即是: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任何看者都别无选择地又接受着同一个动作:“被看”,由此构成了“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
更可悲的是,被看的本是犯人“白背心”,后来看客反被“白背心”看。
《示众》里并没有特意写某一个人在“看”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而是通过刻画一群无聊的看客在“看”的过程中的眼光所到处、动作、说的话,来表现鲁迅所谓“看客”的“国民性痼疾”,以及揭示民众的精神病态。
鲁迅曾言:“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在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3]这种看上去八卦的妇人行为,尽显中国人的爱热闹、随大流以及无法理解的好奇心。
分析鲁迅小说两种模式
分析鲁迅小说两种模式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速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
鲁迅极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文学创作,则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开拓了广阔天地。
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作家都是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现象。
而鲁迅小说的独特性体现在《呐喊》、《彷徨》里:就演化为“看/被看”与“离去一归来一再离去”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
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由此构成了“看/被看”的二元对立。
初中语文课上《孔乙己》,一句“窃书不能算偷”总觉得孔乙己可笑稍加些可怜,看了视频后才觉得孔乙己可悲,而看客们则更是无情与麻木不仁。
许多人在看《孔乙己》时只会把目光锁定在孔乙己这一个身上,把孔乙己当做一个饭后闲谈的笑料或冷嘲热讽的对象——实际上就已经在现实中重演看客了。
正如钱理群在赏析《孔乙己》时说:“看戏(看别人)和演戏(被别人看)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
”看与被看成了基本的生存方式时就不止是在戏楼里喝着大碗茶看“失空斩”那么简单了,而转变为杀人与被杀人。
老师机械地讲解《祝福》时都会问:“祥林嫂是被谁杀死的呀?”答案也机械地说“黑暗的社会”云云,诚然如此,可这么说不觉得很抽象吗?祥林嫂一个农村妇女又是如何惨遭社会的毒手呢?丈夫和阿毛的死给了祥林嫂心灵上的致命一击,当祥林嫂反复向鲁镇的人们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时,一开始人们还会“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可看客们“叹息一番”过后却“满足的去了”。
可知看客们一开始并不是出于安慰、同情和理解的目的去听祥林嫂的故事,而是抱着一种猎奇的心理,出于满足自己的好奇感的目的,这也以至于祥林嫂再到后来向人们倾诉时,“一听到就厌的头痛”,这也就是祥林嫂死因的具体体现——是鲁镇的看客们“集体”杀死了祥林嫂。
“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也称为“归乡”模式。
《祝福》里其实也有一个“我的故事”,或者说,小说存在着三个视点,即“我”、“祥林嫂”与“鲁镇”,从而构成了三重关系:“祥林嫂与鲁镇”的关系是读者普遍关注的,它所展开的是“儒、释、道传统吃人”的主题;读者往往忽略了“我”与“鲁镇”的关系,其中正蕴含着“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
浅论鲁迅小说的结构模式
一
、
一
迅笔 伐的对象 , 同时也成 了鲁 迅在不同创作时期 、 不同题材的小 说中 , 一 个 永 恒 的话 题 。 2 看 客 这些爱看热 闹的看客 , 在鲁迅 的作 品中俯拾 即是 。《 彷徨》 里 的《 示众》 就颇 为独特 。 小说 里没有一般小说会有 的情节 、 人 物描 写。 也没有议论与抒情 , 只有 一个场面 : 看犯 人。小说中所有 的人 物— —叫卖馒头 的“ 十一 、 二岁 的胖 孩子 ” 、 “ 赤 膊的红鼻 子胖 大 汉” 、 “ 挟洋伞的长子” , 都 只有一个动作 : “ 看” 。他们之 间只有 一 种关系 : 一边“ 看别人 ” , 一 边“ 被别人看 ” , 由此构成了“ 看、 被看 ” 的二 元 对 立 。 因 此 , 小 说 具 有 了极 大 的包 容 性 , 包 含 着 多方 面 的 生长 。 《 祝福 》 中的鲁镇人就是一个典型的看客群体 , 他们把祥林 嫂 的不 幸当作 调味品加 以玩味 。祥林嫂丧子 的不 幸反而成 了他 们 自己 “ 有幸 ” 的证实 , 并 通过 不 幸 的 反 复 展 示 和 咀 嚼 , 来反衬 自 己存在 的幸福感 。 《 药》 里, 我们看 到了人们争先恐后赶去“ 看” 杀 夏瑜, 这 里“ 看、 被看” 的模 式 进 一 步 演 化 为 “ 被吃、 吃” 的模式 。 “ 华家” 的愚 昧的民众 , 不但 自身“ 被吃” , 同时又在“ 吃人” 。而“ 被 吃” 的. 正是夏家 的启蒙者 , 也就是说 , 启 蒙的结果是被启蒙 的对 象吃掉。 总之 , 看祥林嫂 的不幸也好 , 看杀夏瑜也 罢 , “ 看” 与“ 被 看”
论鲁迅小说“看/被看”二元对立的情节、结构模式
《 彷徨》 里有一篇颇为独特 的小说: 示众》 《 。
小说 没有一 般 小 说 都 会 有 的 情 节 ( 故事 ) 人 物 刻 、
收 稿 日期 : 0 90 —7 2 0 — 82
作者简介 : 汪军秀 (9 8 )女, 16 一 , 河南安 阳人, 鹤壁职业技 术学院副教授 。
分是非 , 不计 好 恶 , 纯粹 为了看 热 闹, 是 民俗 中 正
剥削阶级损人利己的本质使国民都 剧 化 的, 为人们 见怪不怪 的现 象 。 成 它归根 于 中国 众麻木 不仁 ,
作 的封 建 等 级 制度 , 同等级 的阶层 之 间 隔着 一堵 变 得 自私冷 漠 , 者 通 过 这些 愚 弱 的看 客形 象 再 不 高墙 , 是 同等 级 的 阶层 也 是 “ 就 各家 自扫 门前雪 ,
而构成一 个系列。 《 如 狂人 日 》 《 记 、 孔乙已》 《 、 明 格” “ 木 的 神情 ” 而且 还看 到 了 “ 聊 的生 和 麻 。 无
示 。 民众 观 ” 即国 民的麻 木 和麻 木 的 国 , 《 长明灯》 《 、 铸剑》 《 、 理水》 《 、 采薇》 等等。 这 被 “ 众 ” “ 在
2 0 年 1 月 09 0
济南职业 学院学 报
Ju M f ia c t na Colg o m o n nVo ai l l e J 0 e
0e .0 9 t2 0
第5 ( 第7 期) 期 总 6
N .(eil o7 ) o5S r .6 aN
论 鲁迅小 说 “ 被 看 ”二元对 立 看/ 的 情 节 、结构 模 式
关键词: 鲁迅 ; 看客; 民族 ; 劣根 性; 悲剧性
中图分类 号 :0 4 14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3 4 7 0 9 0 — 1 5 0 1 7 — 2 0f 0 ) 5 0 1 - 4 2
“看/被看”的底层文化传统
“看/被看”的底层文化传统摘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是鲁迅写作小说的目的。
他在小说中成功塑造了知识分子和农民的形象,关于鲁迅塑造的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的具体分析,以往研究者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研究并已做了有力的佐证。
在研究鲁迅作品及其思想中的著述中,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是不可忽略的,然而他们在“看/被看”的底层文化传统中相互观望的复杂关系鲜有研究者涉足。
本文将从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这一角度解读鲁迅的作品。
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农民;关系鲁迅一生都在关注着民族的命运和国人的良知,痛心于他们的愚昧、麻木和冷漠。
他期盼着中国人能够最终觉醒,直面人生,根除奴性,使自己的人格得以健康健全的发展。
“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是鲁迅写作小说的目的。
他在小说中成功塑造了知识分子和农民的形象,关于鲁迅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和农民形象的具体分析,以往研究者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研究并已做了有力的佐证,但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却鲜有研究者涉足。
本文将从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这一角度解读鲁迅的作品,从而对当时中国底层社会“看/被看”的文化传统进行分析,更加深刻地体会鲁迅作品中”立人”这一核心思想。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封建旧式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封建制度的卫道士和受封建制度毒害的落魄知识分子;另一类是新知识分子,其中有先知先觉却最终陷于苦闷的先进知识分子,也有在文学革命中滥竽充数的反动知识分子。
那么,他们与农民是什么关系呢?旧式知识分子多出身地主家庭,受封建教育,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道德规范。
他们满口仁义道德却漠视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读书的目的是飞黄腾达从而离劳苦大眾越来越远。
他们欺负、压迫、鄙视农民,在《阿Q正传》里,阿Q醉酒后自称和赵太爷是本家,结果被赵太爷叫去痛骂一顿,说他不配姓赵,还打了他一耳光。
在《祝福》中,鲁四老爷对祥林嫂遭受的种种苦难完全没有同情,在她死时还嫌她死得不是时候,“可见是一个谬种”。
再说“看”与“被看”——鲁迅、李翊云或围观的阴影
让鲁迅弃医从文的著名“幻灯片事件”,是现代中国一段重要的集体记忆。
1922年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提及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课堂“画片”上,见到替俄国人做军事侦探的中国人正要被日军砍头,周围是“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譹訛。
四年后,这一段经历在《藤野先生》中得以重述,课堂电影放日本人枪毙中国人,围着看的也是中国人,而“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譺訛。
这一场“幻灯经验”是否可以作为一件明确无误的史料,鲁迅看的究竟是幻灯片还是电影,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是被砍头还是枪毙?这一经验又是否可以作为鲁迅文学的起点?应该从“国民批判”的现代性,还是从视觉文化“看与被看”的图文关系去考量它?近年来,批评家关于“幻灯片事件”的讨论从未停止。
与此同时,华人小说家在文学文本中对于鲁迅的效仿却艰涩又隐蔽,鲁迅无处不在,但这一“在场”又总是藏在越来越精致的叙事表象之下。
美国的华裔女作家李翊云,或许可以作为一个例外。
李翊云初出茅庐,即收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2010年入围《纽约客》杂志评选的全美最有前途“二十位四十岁以下的作者”。
在她短篇小说和散文的意义世界,始终有一个与“冷眼围观”的启蒙者鲁迅极其相似的存在。
一、藏在万花筒背后的“围观”:为什么要由“我”来说?“我要说给你们听的,是一件真事”,散文《那与我何干?》(“What Has That to Do With Me?”)譻訛这样开头。
这篇2003年夏天发表在《葛底斯堡评论》(The Gettysburg Review)的回忆散文,发生在李翊云创作成长的准备期,之后她文学运势急剧上升,但无论再写散文、短篇还是长篇,似乎都与这一篇的原初气质有所关联。
李翊云的小说通常避免过多主观性的流露,或许是要更为明显地与小说区分,拉开文类上的间隔,这一篇并没有用相对超然直白的说书人叙事,而特意采用自从五岁起一直到当下的“我”的主观叙事。
短文不过十来页,“我要说的”,“但我还没有说完的”,“我接下来说”,这许多个“我说”,远多于一篇平铺直叙的散文应该有的数量。
阿Q正传
鲁迅《阿Q正传》看与被看的叙述模式学号:101130413510广告班龙雪辉“看”与“被看”是鲁迅小说的一种基本叙事模式,这一叙事模式有着丰富的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内涵。
首先,这一叙事模式展示了国人的或民众的一种生存模式——“看别人”以及“被别人看”是一种生存常态。
其次,“看”与“被看”叙事模式揭示了一种民族的精神状态——民众的麻木、无知与愚昧。
第三,“看”与“被看”叙事模式暴露了一种政治状况——“沙聚之邦”民众的政治淡漠和民众在政治层面的相互离散。
《阿Q正传》中的叙述者从总体来看是一个处于他所讲述的故事之外的叙述者。
虽然在开头谈到阿Q的姓名、籍贯等问题时,文中出现了似乎是叙述者的自我指称的“我”的字样,如:“先前,我也曾问过赵太爷的儿子茂才先生,谁料博雅如此公竟也茫然。
”从形式上来说,这里的“我”似乎是一个参与到情节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因为他曾与故事中的人物发生了直接的关系,产生了直接的交流。
但是,这种关系只是一种表面的关系,通过下文的叙述,我们知道叙述者并没有参与到他所讲述的故事中去,对故事中的人物也没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这一叙述者实际上仍然属于故事外叙述者,他一全知视角审视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等。
这一故事外的叙述者以犀利的目光穿透了主人公阿Q和周围人们的灵魂,深刻地剖析出他们性格深处种种可笑、可怜、可恨之处。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一叙述者在“序”中就以对阿Q的某些基本信息的不知情而与他的主人公拉开了距离,此后,在他的叙述中,他并没有过多地从感情上卷入他的人物。
这一叙述者虽然能够深入人物的内心,但在叙述文本中,他大多数时候都是以间接的方式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即使在对阿Q的心理活动作出描写时,也大多采用间接话语的形式,如:“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然而我们的阿Q 却没有这样的乏,他是永远得意的”,可以说,叙述者与人物之间是拉开距离的。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思想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思想-中学语文论文鲁迅小说中的看客思想肖勇“看与被看”是鲁迅先生小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鲁迅先生对中国人的“看”的分析,包含他的许多思想。
让我们从鲁迅的一篇不太引人注意的小说《示众》——这也是一个街头小景,一个几乎无事的悲喜剧,一起去探讨鲁迅先生的“看客”。
《示众》中对街头小景的描写始终围绕着一个“看”字。
先是大家看犯人,然后犯人也看大家,最后,大家相互之间看。
“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看来看去,没有什么好看的了。
什么地方突然有几个人同声喝彩,他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于是又都赶着去看。
原来一个车夫摔倒了,又很快爬起来了。
大家就惘惘然的目送。
实在没有什么可看,胖大汉就在槐荫树下看那很快一起一伏的狗肚皮。
小说很快就结束了。
没有故事,没有景物,对话,连人物的名字都没有。
所有的人只有一个动作“看”,人与人之间也只有一个关系:既看别人也被别人看。
对于这些人,鲁迅先生对他们有一个命名“看客”。
这使我们想起了《娜拉出走以后怎样》里的一句十分沉重的话:“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中国人在生活中不但自己做戏,演给别人看,而且把别人的所作所为都当作戏来看,看戏,看别人演戏,被人看。
就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
这一模式揭示了中国人的基本生存状态,每时每刻,都处在被众目睽睽的看的境遇中,自己也时时窥视他人。
现在我们就来作一个尝试,从《示众》所提供的看与被看的角度,去认识《孔乙己》《祝福》《药》《阿Q正传》这些小说,深化我们对看与被看模式的认识。
先读《孔乙己》。
小说有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孔乙己被丁举人吊起来拷打,以致被打断了腿。
它血淋淋揭露了爬上高位的丁举人的残酷和任然处于社会底层的孔乙己的不幸,一般人可能会从正面去写,但是鲁迅是怎么写的呢?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
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彷徨》读后感
《彷徨》读后感《彷徨》是鲁迅的小说集,其中收录了他在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11篇小说。
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困境和人们的精神迷茫。
《孤独者》是《彷徨》中的一篇重要小说,通过对主人公魏连殳的塑造,展现了鲁迅对孤独者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一、庸众与独异个人:“看”与被看的双重困境在鲁迅的小说中,“看”与被看的主题反复出现,如《示众》《药》和《阿Q正传》等。
这些作品揭示了庸众“看”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精神麻木和自我人格的缺失。
在《示众》中,人们围观示众的场景展现了一种无聊的狂欢和对他人痛苦的麻木。
观看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被看者则被迫成为表演的对象。
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不仅剥夺了个体的真实自我,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离。
《药》则通过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揭示了庸众的愚昧和冷漠。
他们对革命者的牺牲无动于衷,反而将其视为治病的良药,这种麻木不仁的态度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不觉醒。
《阿Q正传》中的阿Q则是一个被“看”和“被侮辱”的典型。
他的行为和言语常常成为人们嘲笑和消遣的对象,而他自己却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不仅伤害了阿Q的自尊,也进一步加剧了他的悲剧命运。
鲁迅通过这些作品,深刻地批判了庸众的麻木不仁和自我人格的缺失。
他认为,只有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有深刻的反思和同情,才能真正摆脱这种“看”与被看”的困境,实现自我的觉醒和救赎。
二、孤独者的觉醒与反抗然而,当觉醒的独异个人重新遭遇庸众时,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孤独和绝望的境地。
这些独异个人试图唤起他人对生命的反思,但他们的努力往往遭到拒绝和误解。
在《孤独者》中,魏连殳是一个典型的孤独者形象。
他曾经是一个激进的青年,但在现实的挫折和打击下,逐渐变得消沉和孤独。
他拒绝与庸众妥协,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为方式,但却遭到了社会的排斥和误解。
魏连殳的复仇行为,实际上是他对孤独和绝望的一种反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作品赏析
鲁迅小说中的“看”与“被看”
姓名:陈思彤学号:201142306136
“看/被看”是鲁迅小说集《彷徨》、《呐喊》里的主要结构模式之一。
这种结构模式是鲁迅在塑造小说形象,揭示封建社会人的精神病态的努力在小说中的演化。
“看”与“被看”的小说形象在鲁迅小说里时常出现,通过这样一个个场面,揭示了“看客”的麻木、混沌与残忍,以及“被看者”的悲哀、孤寂和绝望。
鲁迅作品集《彷徨》里有一篇特别的小说:《示众》。
小说里面没有真正的故事情节、景物描写,也没有任何的抒情及评论,全文只写了一个场景:看犯人。
小说里所描写的人物,有卖馒头的“十一二岁的胖小孩”、“赤膊的红鼻子胖大叔”、“挟洋伞的长子”、有着“光亮的秃头的老头子”、梳着喜鹊尾巴似的“苏州俏”的老妈子,等等生活市井里的人物。
这些人的描写只有高矮肥瘦、男女老幼的分别,而毫无例外地都没有交代姓名、身份地位、性格刻画,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从何处来,将到何处去,但他们却都“固守”着一个共同的动作:“看”;而他们之间又只有一种关系:“秃头站在……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也跟着去研究……”、“他诧异地四顾……胖小孩本是注视着小学生的脸,于是也不禁依了他的眼光……”,即是: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任何看者都别无选择地又接受着同一个动作:“被看”,由此构成了“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
更可悲的是,被看的本是犯人“白背心”,后来看客反被“白背心”看。
《示众》里并没有特意写某一个人在“看”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而是通过刻画一群无聊的看客在“看”的过程中的眼光所到处、动作、说的话,来表现鲁迅所谓“看客”的“国民性痼疾”,以及揭示民众的精神病态。
鲁迅曾言:“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在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3]这种看上去八卦的妇
人行为,尽显中国人的爱热闹、随大流以及无法理解的好奇心。
看《示众》里,“什么地方忽有几个人同声喝彩。
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一切头便全数回转去。
”在本来的地方没有获得希望看到的东西,看客们便都意兴阑珊,好不容易好似有新鲜事发生了,却是“大家几乎失望了。
”,可是看热闹的心却不停息,“幸而放出眼光去四处搜索,终于在相距十多家的路上,发现了一辆洋车停放着……”,由此可见,“看”与“被看”在中国国民中是不息的现象,大家都在看别人的痛苦,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
正如《祝福》里,祥林嫂的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她到处向人倾述自己的痛苦,而那些听者的反应却是“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
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的品论着。
”祥林嫂的不幸不但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同情,反被当成了“老女人”消遣的故事,这些“老女人”正是看客的化身,而祥林嫂在愚蠢地成了被看者。
这些看客正是在“鉴赏”别人的痛苦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并从中得到自我内心的满足,自以为自己崇高了。
而当别人的痛苦在她们的消遣中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被“咀嚼”成了“渣滓”后,就立即“厌烦和唾弃”,更施以“又冷又尖”的笑。
鲁迅在《暴君的臣民》中说过,“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玩赏,自己的本领只是‘幸免’”。
[2]这种情感与行为,是看客们的共同特征:麻木、冷漠、残忍。
在鲁迅的小说里,英雄总是摆脱不了孤独者的命运,知识者、革命者在封建传统的社会中,受尽了精神创伤,处在危机之中。
而“看”与“被看”的另一方面就发生在这些知识者、革命者和群众之间。
一旦成为被看的对象,他们就会像《药》里写的那样,成为茶客们闲聊的谈资,他们的一切理想、奋斗、信念都将变得毫无意义,无聊、空洞又好笑。
在《药》里,我们甚至看到这样的景象:大家争先恐后地赶去看杀夏瑜,“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
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夏瑜作为革命先驱者的崇高,在这一刻都化作了看客眼中的可笑。
这些看客们“很想久饿的人见到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
”
在这,“看”与“被看”又进一步发展为“被吃”与“吃”----夏瑜的雪浸透馒头,被华小栓“吃”进肚子。
愚昧的群众不仅自身“被吃”,同时又在“吃人”。
“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这是在刑场,老栓眼里看客们的姿态,从这个尖刻的比喻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群众已被“捏住脖子”而不知,不知自己在“鉴赏”别人的同时也将被放上砧板,可是他们却仍以观赏别人的不幸为幸事。
这样的示众,在《阿Q正传》里,又有着很好的体现。
阿Q既是屠杀革命党人时的“看客”,唾沫飞溅地炫耀在城里观看革命党杀头的“荣幸”:“咳,好看,杀革命党,好看好看。
”又是示众的材料,他被游街时,同样吸引了一大群“张着嘴的看客”,而且这些“看客”还“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这是多么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了一趟。
”一个是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夏瑜,一个是痛恨地主“革他妈妈的命”的阿Q,都死在了反革命的屠刀之下,成了“看客”们“鉴赏”的对象,而阿Q更是“看”与“被看”的典型。
小说《孔乙己》里,孔乙己和酒客们的关系,构成了“被看”与“看”的关系。
被看者孔乙己的自我审视和主观评价与他们在社会上实际所处的“被看”的地位,两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集中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地位与命运的悲剧性与荒谬性。
透过酒客和掌柜的眼睛,我们发现孔乙己是一切人的笑料,将自己无聊的享乐建立在这位可怜人的不幸上,却又麻木的没有任何地位与身份的认同感,更是缺乏必要的同情与怜悯。
这一切,却又“被看”在酒店“小伙计”的眼里。
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同时看着孔乙己的可笑与可悲,以及看客的麻木与残酷。
而“小伙计”自己,随着小说的展开,也逐渐参与到故事中来,先是“附和着笑”,后又冷酷地拒绝了孔乙己教自己识字的好意,从而被看客们同化。
正是透过“小伙计”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孔乙己“可笑”言行的背后,是其内心自我定位和外在行为表现之间的巨大落差和矛盾。
无论是《示众》、《祝福》、《药》、《阿Q正传》还是《孔乙己》,在这类小说麻木的看客
“看”被看者的背后,常常隐含着一位作者在“看”,这位隐含的作者不动声色地审视着所有“看”与“被看”的人,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与残酷,同时借着看客们的种种言行、姿态以及被看者的可笑与可悲,完成了一出出“看”与“被看”的悲剧。
鲁迅的作品常被看做中国国民性的反映,往往表现为精神上的麻木,对不幸者采取冷漠的旁观态度。
顺着隐含作者的眼光,可以看出,这些小说凝聚着的不仅只有对以看客们为表征的国民性的冷峻的批判,更有内在的对被侮辱损害的被看者的无限悲悯。
【注释】
[1] 本文对《示众》、《祝福》、《药》、《阿Q正传》以及《孔乙己》的所有引文均出自
《鲁迅小说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
[2] 周楠本编《大家小集:鲁迅集》随感录六十五:暴君的臣民广东省出版
社集团
[3] 鲁迅杂文《经验》
[4]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5] 薛艳群《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12
月,第23卷,第4期
[6] 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