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启示录读书心得范文1
心灵启示录有感
用“爱”做教育
——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感
前不久,我阅读了一本经典教育案例《心灵启示录》,其中有一篇霍懋征老师的文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读完之后,心中感受颇多。
霍懋征老师是北师大二附小(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特级教师,从教60余年,她的育人方法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她始终认为学生“人人都是才,人人都成材”。
霍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而这种爱源与她的心,才成就了她今日的辉煌。
当年,她的学校里有一名叫何永山的学生,是全校出名的淘气鬼,家长管不了,教师教不了,没有哪个班级的老师肯要他,霍老师却主动要求把他放到了自己的班上,并相信自己能把他教育好。
因为她坚信:“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
”在霍老师爱的教育下,何永山成了一名优秀的学生。
是啊,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生命的代价。
霍老师为了她的事业,先后失去了两个子女,从霍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
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了她独特的人格魅力。
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
花朵是娇小柔弱的,容易折损,需要我们精心浇灌与呵护,他们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色彩。
霍老师之所以能得花朵的尊重和喜爱,主要在于她有一颗慈爱之心。
她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挚友,这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
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更自豪的事呢?。
走进心灵读后感
走进心灵读后感心灵读后感是读书后对所读内容的个人感悟和思考的表达。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提升思维能力,进而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下面是我对《心灵读后感》这本书的个人感受和思考。
《心灵读后感》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心灵成长和自我提升的散文集。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考,深入探讨了人类内心的奥秘和力量。
这本书的阅读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思考。
首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心灵成长的重要性。
作者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反思,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我们的内心是一个无限宝库,只有不断地开发和挖掘,我们才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
其次,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心灵的力量。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心灵的力量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命运的。
我们的思想和情绪对我们的行为和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只有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情绪管理,我们才能够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力量。
这本书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我们才能够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我们应该保持一颗谦逊的心态,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下定决心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灵和思维能力。
我将积极寻找好书,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我也会时刻保持一颗谦逊的心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提升,我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总之,《心灵读后感》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思考。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心灵成长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心灵的力量,也下定决心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灵和思维能力。
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心灵启示录》,感悟“艺术教育”1.doc
读《心灵启示录》,感悟“艺术教育”1读《心灵启示录》,感悟“艺术教育”《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是一本充满平凡教育故事,但让我感动的书。
它告诉了我什么是教育的真谛,教师应该怎样教书育人,怎样行使自己神圣的教育使命等。
在工作中,《心灵启示录》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每当遇到困难,我都会翻开这本书,学习中那些经典的教育案例,使自己不断改进、不断前进。
如今,我正处于一个“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过渡期,半年的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当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不易,我不禁感叹教育工作真的是一门“艺术”,以往肤浅的我,将它看的过于简单。
半年来的工作及学习,让我感悟很多,教育乃艺术,教师须艺术地进行教育,须花费心血去用演绎教育。
感悟一:眼神交流的重要性初涉教育行业,我没有料到工作会多么复杂。
一开始我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课,慢慢我突然发现自己太天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课,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跟随我的思路,有时他们的思想早已跑到九霄云外而我却毫不知情。
这是我觉悟的第一个地方,也是我改正失误、积累经验的开始。
我首先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上课时老师不能只是自我陶醉地讲课。
教师在讲课的时必须观察学生,也就是老教师所说的要与每一位同学“碰眼神”,这样你才能知道学生的情况,通过眼睛与他们交流,你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这一点不就是舞台艺术家们所必备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基本功吗,所以做教师的,必须像艺术家一样训练自己,练就出一双充满锐利目光的双眼。
于是,在讲课过程中,我开始学习观察学生的表情,看他们是否认真听讲,尽量用眼睛与他们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也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重视,听课热情有所提高。
感悟二:展现教师个人魅力的必要性仅仅和学生互换眼神,还远不足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想激发他们的兴趣,你还必须想法子使自己的课堂内容鲜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实三尺讲台就是个小小的舞台,教师就是舞台上的演员,你必须懂得舞台艺术,只有精彩的表演者,才能得到学生的喝彩。
启示录读后感
启示录读后感《启示录》是一本具有震撼力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末日世界和人性的深刻思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反思和启示。
作者对于人性的揭示和对时间的错综叙述,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读完《启示录》,我深感人类面临的危机和逆境,同时也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珍贵。
本文将为您分享我读后《启示录》的感受和思考。
第一部分:对结构的思考《启示录》的结构独特而复杂。
故事以一位年轻作家的回忆为主线,穿插着他与一位名叫莫比·迪克(Mobius Dick)的神秘人物的对话。
通过这样的双线结构,作者将人类对于世界末日的恐惧与对未来的探索进行了巧妙的结合。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种结构给予了我极大的思考空间。
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那些对话和事件的铺展,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和探索。
这种开放性的结构设计,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也使得读者在阅读后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第二部分:人性的探讨《启示录》中对人性的揭示令我深思。
面对末日的威胁,每个人都展现出了不同的一面。
有的人选择借灾难之机掠夺他人,忘却了人性的善良;有的人为了生存而妥协自己的价值观;还有些人继续坚守善良和正义,与自己的信仰共存。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似乎要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选择,而这些选择将决定我们的行为和品格。
在面对困境和逆境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坚守初衷,保持善良和正义,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第三部分:时间的驱动在《启示录》中,时间的错综叙述给整个故事增添了神秘感。
故事线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交错,有时甚至难以分辨现实与幻想。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故事更加扣人心弦,也让我对时间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时间是一个神奇而又无法捉摸的存在。
无论是在末日的倒计时中还是在未来的探索中,时间都是驱动情节发展的力量。
同时,时间也让人类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教会我们珍惜当下,并理解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应当做些什么。
结语:在读完《启示录》后,我陷入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深思。
心灵启示录读后感
心灵启示录读后感导语:心灵启示录读后感(一)师爱不是给予和付出这么简单,它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基于“爱学生”的教育艺术。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阅览室里,只有一个读者,心理学家进去,故意坐在他旁边。
多次实验证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他们或者很快换到远一点的地方坐,或者很警觉地问:“你想干什么?”的确,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使自己感到自由、放松的空间。
保持合理的距离是必要的。
很多时候我们老师的教育行为即便是出于爱和善意,也要给学生留一点心灵空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不要擅自闯进学生的精神领域。
有一位热心地教师让全班学生为班里一位贫困学生捐款,满以为他会十分感激。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学生却从此一蹶不振,和老师也开始疏远。
原因是全班都知道了他的家庭情况,让他觉得抬不起头。
我们常常用“无微不至”来形容教师、家长的关爱。
这种关爱使他们把孩子们看成是容易受伤害的、容易受诱惑的、防范能力差的和自理能力弱的。
他们恨不能把孩子们的一切置于自己的视线之内,孩子们偶尔离开他们的视线,他们就莫名其妙地恐慌。
他们恨不得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法则来指导孩子们的一切,孩子们偶尔的逾越雷池,哪怕一星半点就会引起他们的担忧。
这样,他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保护”的名义进入孩子的“领地”。
但在孩子看来却是一种侵犯,是一种干涉,甚至是一种屈辱。
对待“入侵者”,他们轻则警告,重则反击。
相反,一旦教师和家长尊重了他们的“主权”,大家讲和睦相处。
如果教师和家长扞卫了他们的“主权”,大家将结成联盟。
与友邦的的盟约将被遵守,甚至其“领海”和“领空”也会向你开放。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还要融入智慧。
有时的不经意会是一种刺痛,有时的太刻意将是一种伤害;有时的忽视使学生感受到的是冷落,有时的关注在学生心存尊重不一定使孩子感受到尊重,只有爱心和智慧并重,才能使老师恰当把握尊重的尺度。
一句话结语:“你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
心灵的启示与感悟
心灵的启示与感悟对于每个人来说,生活中都会有一些瞬间让我们感到心灵的启示与感悟。
这些启示可能来自于一本书的阅读、一次旅行的经历、一个人的言谈或者一个突如其来的情景。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让我心灵有所启示和感悟的经历。
第一次是在我读完一本关于自我成长的书籍后。
书中讲述了一个主人公从一个自卑、消极的人逐渐转变为积极、自信的人的故事。
通过阅读,我也深受启发。
书籍中的一句话:“你是自己生活的导演,不要让别人把剧情带跑了”,深深触动了我。
我开始意识到,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困境,都应该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挑战自己,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第二次是在一次旅行中。
我前往了一个与我完全不同的地方,那里的文化和风景都让我感到新奇和惊喜。
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新鲜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
尽管他们生活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但他们总是能够保持微笑和积极的心态。
这让我明白,生活中并不是环境决定我们的心情,而是我们自己选择如何看待和应对生活中的一切。
第三次是在一次突如其来的情景中。
有一天,我路过一个公园,看到一个小男孩不小心跌倒了。
他的母亲立刻冲上前去扶起他,并轻轻擦去他的泪水。
这个简单的画面让我深深感动。
我看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于关爱和照顾他人的意义。
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这不仅让我感到愉悦,也让我更加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分享是我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心灵的启示与感悟可以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论是书籍的启发、旅行的经历还是突如其来的情景,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生活的真谛,并引导我们朝着更加积极、有意义的方向前进。
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堂有力的课堂,我们只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地去观察、思考和体验,就能够从中获得深刻的见解和启示。
正是这些启示和感悟,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变得更加成熟、坚强和自信。
心灵启示录读后感
心灵启示录读后感以下是关于心灵启示录读后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心灵启示录读后感吴黎旻近来读的《心灵启示录》给我的感触特别深,是一部经典教育理念案例的书籍,书中大量引用了一线教师的教育案例,通过故事的形式叙述,讲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在这些优秀教师的笔下,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师的智慧、才华、感情、理念和责任感,这些大师的想法和做法给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法上的成长与不足!《和蜗牛一起散步》是激励篇中所举的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上帝派给一个任务,让“我”牵着蜗牛去散步。
可是蜗牛爬得太慢了,“我”不断地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受伤的蜗牛说:“我已经尽力了。
”又一天,上帝又派“我”牵着蜗牛去散步,看着惊恐的蜗牛,“我”不忍再逼它,但等“我”欣赏完美丽的景色之后,回头却发现蜗牛已经爬出去好远了。
人与蜗牛是有差别的,怎么可以要求有一样的速度呢?而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存在着这个差别呢?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没有差·别就谈不上教育,差别永远存在。
差别只能缩小,而不会消失。
善待别人,就会快乐自己。
“差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永远存在的。
很多教师、家长面对“差生”,只要他不“出事”就行,或者干脆放弃了教育的责任,抓十个“差生”不如提一个“优等生”,这种想法是普遍存在的。
如爱心篇中的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感受最深,读后心头涌上深深的敬意和感动。
她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
在她的眼中,没有教育不好或者不可教育的孩子。
她爱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
6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她创造出没有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学奇迹。
没有体罚过一个学生,没有向一个学生动过气……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这番感人至深的话,让我看到了一位平凡教师的不平凡,她这种60年如一日的职业真爱非常令我敬佩。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家庭教育与美国的家庭教育完全的不同。
心灵感悟读后感
心灵感悟读后感心灵感悟读后感1读了《心灵感悟》这本书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同样也想明白了许多事。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觉得成功的力量,伤害有时会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让生命更坚强,世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障碍,有的只是不同的心态,不同的途径,人有的时候应该像水一样前进,如果前面是山,就先过去,如果前面是平原,就迈过去,如果前面是张网,就渗过去,如果前面是道阀门,就停不下,等待时机。
在人生之路上,遇到障碍是难免的,有的人会停下来抱怨,有的人会躺倒不干,有的人会拼命与障碍搏斗,而有的人则选择绕行,即使是没有其他的路,也会冷静的思考对策,从中找到缝隙或等待穿越的机会。
人们能够做出不同寻常的成绩,是因为他们首先对工作负责,能够主动的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且努力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成功的必备素质。
插一把刀子在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
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言而有信,对自己的言语负责,这一点比万贯家财来的更为珍贵。
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让自己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以感恩的心态面对一切,包括失败,你会发现,人生其实很出色。
生活也很快乐,对人感恩,人也对你感恩,一切就如一面镜子。
珍惜才能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
我们要珍惜拥有的一切,因为这些都来的不易。
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如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
心灵感悟读后感2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所以我们要多读书才能获得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知识的海洋。
我读过这样一本书,这本书是用笑话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用真实故事来引导我们学会感恩……这本书就叫《心灵感悟》。
《心灵感悟》这本书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聪明孩子和笨孩子参加考试,聪明孩子进去后,老师问,电灯是谁发明的?聪明孩子回答,是爱迪生。
《心灵启示录》读书心得
《心灵启示录》读书心得之一,本书针对相关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吸收资源而编写,具有导向性,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读性。
书得内容分为爱心篇,引导篇,尊重篇,激励篇,真诚篇等。
在这些案例中,有很多值得去学习,探究,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自己的体会。
爱心篇中有这样几句话:爱博大如海,它包含着关心和支持宽容和真诚.......爱是冬天里的火种,他能化开冰雪,在被温暖的心里,唤起美好的情操;爱是黑夜中的明灯,它能带来光明,爱心,是孩子的阳光,是教育的绿色。
教育从爱起步,由爱伴随,因爱结果,教爱的一切都源于爱学生,我们每天主要的工作时上课,批改作业,还有那就是把我们的爱给学生,并且要把我们的爱给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更需要加倍呵护。
班上有一个单亲的孩子张单慧,他与奶奶一起生活,因为年龄小。
拘束自己水平较差。
上课听讲效果不好,奶奶根本管不了,我侧面;了解了他们家庭背景,对他因材施教,是不是的给他买饭,送几个本,同时教他上课怎样听讲,思考教师的问题,回家后怎样复习,虽然他只有8岁,但他懂得老师为他好,做的一切都源于对他的爱,过一段时间,他的成绩果然上来了,从这件事上,我很欣慰,孩子的进步是对我一个最好的回报。
尊重篇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尊重家长,因为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别人的尊重和赏识吗,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让他们体验人身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也才能真正处理好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关系。
使家长真正配合老师的工作。
书中每个字,每个句都充满着哲理,耐人寻味,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
我要说:在信息化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如果我们能做到精通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使用心理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聘自由,驾驭教学。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
我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间用全新的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读了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药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启示录》读书心得4篇
《启示录》读书心得4篇《启示录》读书心得1不能说《启示录》不好,但对于初入行者来说,可能过于宏大了些,很多篇章看过去没有什么感受,只能说道理上是不错的。
可能是作者所站的角度太高了,所说的很多东西只有资深的产品经理才有体会。
所以,个人觉得这本书应该是资深产品经理的启示录。
对于初入行者,可能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更适合一些。
起码,能够帮助入行者在实际工作中轻松一些。
当然,并不是入行者从中完全无法获得任何提升。
个人认为,对于入行者来说,比较重要的是能够立马在实际中能够运用的东西。
而《启示录》本身则如书名而言,更多是给人观念上的一种"启示"。
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多是理念和视野上的开拓。
在《启示录》中,让我有所感触的在于以下一些观点。
特记录,以加深感悟。
1.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分为两项:评估产品机会、定义要开发的产品。
2.产品经理的工作是从细节上定义开发团队开发什么产品。
市场营销的职责是对外宣传产品。
3.产品管理的职责是探索(定义)有价值的、可用的、可行的产品;而项目管理则关注如何执行机会以按期交付产品。
优秀的项目经理的七个特点:工作紧迫感、善于捕捉问题、思路清晰、用数据说话、果断、判断力、态度4.为了评估产品机会,产品经理应回答如下十个问题:(1)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产品价值)(2)为谁解决这个问题(目标市场)(3)成功的机会有多大(市场规模)(4)怎样判断产品成功与否?(度量指标和收益指标)(5)有哪些同类产品(竞争格局)(6)为什么我们最适合做这个产品(竞争优势)(7)时机合适吗(市场时机)(8)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营销组合策略)(9)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决方案要满足条件)(10)根据以上问题,给出评估结论(继续或放弃)5.所有的项目,不管是开发新产品,还是改善原有产品,都属于产品机会,与新旧无关,关键是哪个机会更好。
6.产品原则是对团队信仰和价值观的总结,用来指导产品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取舍。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启示录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启示录心得体会
启示录心得体会。
读完《启示录》,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的内心深处存在着对
未知、对未来的恐惧和渴望。
书中描绘的末日景象,让我思考人类
的自私、贪婪和无知,是如何导致了世界的毁灭。
同时,书中也充
满了对希望和救赎的渴望,让我明白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类
的内心依然有着对美好的追求和渴望。
通过阅读《启示录》,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
脆弱性。
我们常常被自己的欲望和恐惧所驱使,而忽视了内心深处
的良知和善良。
这让我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修正自己的
内心,才能真正走向光明的未来。
同时,书中也充满了对希望和救赎的渴望。
在末日的景象中,
人们依然在寻找着希望和救赎,这让我明白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类的内心依然有着对美好的追求和渴望。
这让我深信,无论面临
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努力向前,就一定能够找
到出路,迎接新的生活。
总的来说,阅读《启示录》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它
让我意识到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以及对美好的追求和渴望。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修正自己的内心,我们才能真正走
向光明的未来。
心灵体会心得精选5篇
心灵体会心得精选5篇心灵体会心得篇1近来读的《心灵启示录》给我的感触特别深,是一部经典教育理念案例的书籍,书中大量引用了一线教师的教育案例,通过故事的形式叙述,讲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在这些优秀教师的笔下,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师的智慧、才华、感情、理念和责任感,这些大师的和做法给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法上的成长与不足!《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家庭教育与美国的家庭教育完全的不同。
美国家长对孩子的办法,不给钱,不骂人。
自己需要什么,去努力,去创造,不干涉,经常让孩子有一些小的目标,一个一个去奋斗,去实现。
如:买玩具、出去旅游,在家里或者勤工俭学什么的。
自己挣的钱自己支配。
当今我们中国父母教育理念,什么事都由他们的家长代办。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无尽的呵护中长大。
父母给孩子创造着最舒适的物质条件,但也在制造者世界上少有的孩子成长的恶劣环境----包办代替、纵容迁就、孩子优先、物质优先、重知识轻品质等,尤其是中国的部分母亲,她们对子女的爱可以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来概括-----“母鸡的爱”。
溺爱孩子的父母,有可能成为葬送孩子美好前程的角色。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在多变的社会中很难适应其中的变化。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孩子百依百顺。
我比较喜欢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藏起一半的爱给自己,奉献一半的爱给子女”,这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
父母的教育理念,环境影响着孩子的命运。
藏起一半的爱并不是自私的行为,而是给孩子以更深沉、更理性、更科学的爱。
作为父母,我们平时尽量多读一点教育方面的书籍,与孩子共同交流成长过程中困惑,走进孩子的心灵,更多地从精神上关注支持他们。
毕竟物质的需要与精神的需要都是必需的,精神的需要有时甚至高于物质的需要。
我不能说美国的教育都好,都成功,但是,他们教育孩子的很多理念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启示录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启示录心
得体会
《启示录》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它带给我了许多的启示和心得体会。
这部小说的主题是控制和暴力的升级,它展现了媒体、政治和生存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触摸到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首先,这部小说让我深感人性的脆弱和可怕。
小说中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欲望,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了暴力和控制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这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人性的这种脆弱性和危险性,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更加重视互助和合作。
其次,这部小说再次提醒我们媒体的力量,它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可以塑造公众的观点和情绪。
媒体的工作应该注重客观真实,不要为了炒作而捏造事实,更不要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
只有客观公正的报道才能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事物本质,减少社会混乱和不稳定的发生。
再次,这部小说让我意识到了个人的权力也可以很容易变为压制。
小说中的警官为了自己的私利,绑架了艾尔。
他享受着人们对他的敬仰和尊重,却滥用了职权。
这再次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要让自己的权利变为压制和伤害他人的工具。
总之,这部小说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和启示。
我们需要更加理性的思考和自我反省,做到真正的道德和伦理的遵守。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让自己的行为成为了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工具。
我相信,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读书笔记
《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热爱学生。
读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丛书之一《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之后,我想了很多,怎样做一个好教师,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需要哪些教育的艺术?教育是一门科学,如何教书育人更是一门艺术,一个拙劣的教师和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天壤之别。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如何施展你的教育艺术来达到育人的目的,这本书以一个个优秀教师不同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分为五篇:爱心篇、引导篇、尊重篇、真诚篇、激励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一个教师该如何对待学生。
看了这本书,我受到不少启发,其中的一些事例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对待学生可以是这样的,而且也应该是这样的,以前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多么低级可笑啊。
在开篇的爱心篇中,第一个典型案例就让我知道了教师爱心的重要性,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种艺术,如何爱学生,这里面讲到了,爱不只是给予,要严在关键处,爱在细微中,期待也是一种爱。
学生像一株株幼苗,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呵护,离不开爱心的倾注,爱优生容易,爱差生难,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常碰到这个问题,对优等生和颜悦色,对差生怒目相向,时不时要批评指责,有时还极尽挖苦的语言去羞辱他,难怪在自己手里转化的差生少而又少,这不是自己教育的失败吗?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神奇,一个老师要学会宽容学会表扬学会对差生充满期待,学会抓住他的优点表扬他,促使其转化,不能歧视差生,差生也有闪光之处,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不但但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作为教师更要无私地向学生奉献自己的爱。
只有爱,才能赢得爱。
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
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
当你在播下爱的种子的时候你必将会收获满园果香。
第二篇引导篇主要是讲了一个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教师怎样做到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都是教育,课堂上如何启发学生,教师之为教,不在全部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孔子也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心灵启示录读后感
心灵启示录读后感心灵启示录读后感(一)师爱不是给予和付出这么简单,它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基于“爱学生”的教育艺术。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阅览室里,只有一个读者,心理学家进去,故意坐在他旁边。
多次实验证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他们或者很快换到远一点的地方坐,或者很警觉地问:“你想干什么?”的确,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使自己感到自由、放松的空间。
保持合理的距离是必要的。
很多时候我们老师的教育行为即便是出于爱和善意,也要给学生留一点心灵空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不要擅自闯进学生的精神领域。
有一位热心地教师让全班学生为班里一位贫困学生捐款,满以为他会十分感激。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学生却从此一蹶不振,和老师也开始疏远。
原因是全班都知道了他的家庭情况,让他觉得抬不起头。
我们常常用“无微不至”来形容教师、家长的关爱。
这种关爱使他们把孩子们看成是容易受伤害的、容易受诱惑的、防范能力差的和自理能力弱的。
他们恨不能把孩子们的一切置于自己的视线之内,孩子们偶尔离开他们的视线,他们就莫名其妙地恐慌。
他们恨不得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法则来指导孩子们的一切,孩子们偶尔的逾越雷池,哪怕一星半点就会引起他们的担忧。
这样,他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保护”的名义进入孩子的“领地”。
但在孩子看来却是一种侵犯,是一种干涉,甚至是一种屈辱。
对待“入侵者”,他们轻则警告,重则反击。
相反,一旦教师和家长尊重了他们的“主权”,大家讲和睦相处。
如果教师和家长扞卫了他们的“主权”,大家将结成联盟。
与友邦的的盟约将被遵守,甚至其“领海”和“领空”也会向你开放。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还要融入智慧。
有时的不经意会是一种刺痛,有时的太刻意将是一种伤害;有时的忽视使学生感受到的是冷落,有时的关注在学生心存尊重不一定使孩子感受到尊重,只有爱心和智慧并重,才能使老师恰当把握尊重的尺度。
一句话结语:“你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
《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读书心得
《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读书心得《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读书心得作为一名教师,熟读各种教育理论专著及经典案例是提升个人素养的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
参加工作十几年来,我读过很多教育专著,但其中最钟爱的却是张仁贤老师主编的《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一书,每次翻看,都能给我带来心灵的感动。
这本书是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丛书之一,在总序中编审委员会主任顾明远老师就教育工作者对于新课程应该有怎样的基本态度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告诉我们在中国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及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善于学习,高屋建瓴,实事求是,科学对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态度来进行我们的教育活动。
另外,在每个版块的序言部分,都有像诗一样美妙的句子来形容教育的真谛,如爱心篇中写到爱心是孩子的阳光,是教育的绿色。
教育从爱起步,由爱伴随,因爱结果。
教育的一切都源于爱学生,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学生。
在爱心篇中,我感触最深的是《报复与报答》这个小故事。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坏孩子前后经历了两个老师的谆谆教导,产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的经历。
第一个老师冷嘲热讽,用尽能用的惩罚,尽一切刁难之能事,可结果却是孩子以他能想到的办法,以他自己的方式去反抗,去报复。
坏孩子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中一天天变得更坏。
另一个老师用宽容的眼光去看待他,用热切的期待去要求他,用真诚的沟通打动他,用赞赏的语气表扬他,坏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报答老师的不抛弃,不放弃。
慢慢的,一个浑身毛病的坏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有着很多闪光点的好学生。
前者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而后者成功的原因也很简单,即老师对孩子热切地期待,潜移默化地鼓励,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慢慢的,学生接受了老师积极的心理暗示,树立了信心,从而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再如引导篇中提到教育不是灌输,不是压制,不是围墙,而是启发,疏导,教人主动发现,教人自我修养的艺术,它应给知识发现以方法,给智慧开启以钥匙,给行为指向以方向,给思想畅达以道路。
心灵的启示
心灵的启示在忙碌和尘嚣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时常被外界的声音淹没,难以聆听到内心真正的呼唤。
然而,生活总会给我们机会,以各种方式启导我们回归自我,发现那些被日常琐碎遮掩的智慧与力量。
记得有一次,面对工作上的重重压力,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与迷茫。
项目进展不顺,同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一切似乎都在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那段时间里,我夜不能寐,心情如同被厚重的乌云遮盖,难见天日。
正是在这样的低谷时刻,一个简单的转念,为我的心灵带来了启示。
那是一个周末的清晨,我独自一人走在公园的小径上,耳边是鸟鸣和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突然,一只松鼠快速地跳过了我的脚边,它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生机勃勃。
这一幕让我不禁微笑,心中的压力仿佛也随之轻了一些。
那一刻,我意识到,自然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纷争和压力,生命的表现是如此简单而纯粹。
我为什么不能以更简单、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呢?自此,我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
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哪怕只有十分钟,静坐或散步,感受自己的呼吸和周围的环境。
不再让思维全部被工作中的困扰占据,而是开始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一朵盛开的花,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一次与朋友的深夜长谈。
逐渐地,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平静和专注,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更加成熟与高效。
从那次心灵的启示中,我学到了生活的真谛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更在于如何面对问题的态度。
当我们能够从繁杂的生活中抽离出来,静下心来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时,会发现那里有无尽的智慧和力量等待我们去挖掘。
这种心灵的觉醒,让我懂得了以一颗平和的心去接纳不完美的世界,用一种更加积极和乐观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心灵的启示,有时候并不来自高深的书籍或者昂贵的课程,而是来自于生活中那些简单而平常的瞬间。
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就能从中获得成长和力量,走出心灵的阴霾,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灿烂瞬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灵启示录读书心得范文1
心灵启示录读书心得范文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热爱学生。
读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丛书之一《心灵启示录——经典教育理念案例》之后,我想了很多,怎样做一个好教师,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需要哪些教育的艺术?教育是一门科学,如何教书育人更是一门艺术,一个拙劣的教师和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天壤之别。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如何施展你的教育艺术来达到育人的目的,这本书以一个个优秀教师不同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分为五篇:爱心篇、引导篇、尊重篇、真诚篇、激励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一个教师该如何对待学生。
看了这本书,我受到不少启发,其中的一些事例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对待学生可以是这样的,而且也应该是这样的,以前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多么低级可笑啊。
在开篇的爱心篇中,第一个典型案例就让我知道了教师爱心的重要性,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种艺术,如何爱学生,这里面讲到了,爱不只是给予,要严在关键处,爱在细微中,期待也是一种爱。
学生像一株株幼苗,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呵护,离不开爱心的倾注,爱优生容易,爱差生难,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常碰到这个问题,对优等生和颜悦色,对差生怒目相向,时不时要批评指责,有时还极尽挖苦的语言去羞辱他,难怪
在自己手里转化的差生少而又少,这不是自己教育的失败吗?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神奇,一个老师要学会宽容学会表扬学会对差生充满期待,学会抓住他的优点表扬他,促使其转化,不能歧视差生,差生也有闪光之处,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不但但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作为教师更要无私地向学生奉献自己的爱。
只有爱,才能赢得爱。
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
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
当你在播下爱的种子的时候你必将会收获满园果香。
第二篇引导篇主要是讲了一个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教师怎样做到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都是教育,课堂上如何启发学生,教师之为教,不在全部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孔子也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摒弃过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更多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第三篇是尊重篇,“尊重”在教育中有两种表现:教育孩子尊重和尊重孩子的教育,如何让学生学会尊重,就是要让学生在尊重中感受尊重。
其中有一篇《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印象极深,一个截去左脚的老师的前后两句话,让一个没有手的学生获得了自信和尊重,前面一句是“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后来发现有一个学生是没有手的时候,这位老师把这句话改为“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老师先带头,那个学生被感动了。
这个教师是幸福的,他又治愈了一个小小的心灵。
这则教育事例给我的触动很大,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那么细心有心,做到尊
重每一个学生,那么那些有缺陷的,无论是身体残疾,智力缺陷,能力低弱,生活的污点,成绩的缺憾都能得到老师的尊重,不再成为嘲笑的对象,这是多么重要啊。
真诚篇中讲到,真诚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教育需要真诚,师生交往不能没有真诚,只有真诚对待学生,教师才能深入孩子的心灵,只有真诚赢得真诚,孩子的心弦才会受到触动。
教师犯了错误怎么办,是虚伪地掩饰,还是真诚地道歉,值得思考。
难道我们仍然可以用一副高高在上的,以师道尊严的面目出现吗?一句“孩子,对不起。
”会令你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更加高大更完美。
激励篇中谈到,经常地肯定,赞扬和赏识,会带来孩子的自信、勇敢和创造,一味地挖苦、贬低和挫伤,会导致孩子的自卑,逃避甚至反抗,在教育中有一种赏识教育,赏识使人成功,教育也不能无视“差距”,差生更需要表扬,对他们的一句鼓励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也许会对其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甚至改变其一生。
在教育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差生,“恨铁不成钢”,但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如何正确对待差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所以我们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多多表扬,多多鼓励,让优秀生更优秀,让差生也在表扬声中快乐成长。
一个教师应该多贯彻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长思,想到以前的一些想法做法我感到无地自容,自己多么需要上这样一堂课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让生本主义等科学理念在自己心底扎根,如何打造一个学生首先得让自己变得更像一个老师。
心灵启示录读书心得范文2:近来读的《心灵启示录》给我的感触特别深,是一部经典教育理念案例的书籍,书中大量引用了一线教师的教育案例,通过故事的形式叙述,讲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在这些优秀教师的笔下,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师的智慧、才华、感情、理念和责任感,这些大师的和做法给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法上的成长与不足!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家庭教育与美国的家庭教育完全的不同。
美国家长对孩子的办法,不给钱,不骂人。
自己需要什么,去努力,去创造,不干涉,经常让孩子有一些小的目标,一个一个去奋斗,去实现。
如:买玩具、出去旅游,在家里或者勤工俭学什么的。
自己挣的钱自己支配。
当今我们中国父母教育理念,什么事都由他们的家长代办。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无尽的呵护中长大。
父母给孩子创造着最舒适的物质条件,但也在制造者世界上少有的孩子成长的恶劣环境----包办代替、纵容迁就、孩子优先、物质优先、重知识轻品质等,尤其是中国的部分母亲,她们对子女的爱可以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来概括-----“母鸡的爱”。
溺爱孩子的父母,有可能成为葬送孩子美好前程的角色。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在多变的社会中很难适应其中的变化。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孩子百依百顺。
我比较喜欢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藏起一半的爱给
自己,奉献一半的爱给子女”,这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
父母的教育理念,环境影响着孩子的命运。
藏起一半的爱并不是自私的行为,而是给孩子以更深沉、更理性、更科学的爱。
作为父母,我们平时尽量多读一点教育方面的书籍,与孩子共同交流成长过程中困惑,走进孩子的心灵,更多地从精神上关注支持他们。
毕竟物质的需要与精神的需要都是必需的,精神的需要有时甚至高于物质的需要。
我不能说美国的教育都好,都成功,但是,他们教育孩子的很多理念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心灵启示录读书心得范文3:前不久,我阅读了一本经典教育案例《心灵启示录》,其中有一篇霍懋征老师的文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读完之后,心中感受颇多。
霍懋征老师是北师大二附小(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特级教师,从教60余年,她的育人方法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她始终认为学生“人人都是才,人人都成材”。
霍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而这种爱源与她的心,才成就了她今日的辉煌。
当年,她的学校里有一名叫何永山的学生,是全校出名的淘气鬼,家长管不了,教师教不了,没有哪个班级的老师肯要他,霍老师却主动要求把他放到了自己的班上,并相信自己能把他教育好。
因为她坚信:“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
”在霍老师爱的教育下,何永山成
了一名优秀的学生。
是啊,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生命的代价。
霍老师为了她的事业,先后失去了两个子女,从霍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
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了她独特的人格魅力。
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
花朵是娇小柔弱的,容易折损,需要我们精心浇灌与呵护,他们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色彩。
霍老师之所以能得花朵的尊重和喜爱,主要在于她有一颗慈爱之心。
她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挚友,这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
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更自豪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