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教学大纲一、 课程说明授课对象:普通高等院校三年制专科生总 学 时:36学时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等后修课程: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法规等考核形式:开卷考试二、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介绍旅游相关文化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陶冶身心。
三、学时分配章节 内容 课时第一章 旅游文化概述 2第二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 4第三章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6第四章 中国园林文化 6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4第六章 中国民俗文化 4第七章 中国饮食文化 4第八章 中国其他艺术文化 4总复习 2课时总计36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中国旅游文化》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版参考书目:《中国文化概念》 李宗桂中山大学出版社《现代旅游文化学》 马 波 青岛出版社《旅游与中国文化》 沈祖祥 旅游教育出版社《旅游美学新编》王柯平 旅游教育出版社《山水美学研究》范阳、黄贯群 广西人民出版社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旅游文化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旅游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了解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含义,掌握文化以及旅游文化的含义,了解旅游文化的特征和结构,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和旅游的关联以及中国历史文化的旅游价值。
教学重点: 旅游文化的定义与特征教学难点: “文化”的渊源及其含义[教学内容]: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基本定义1. “文化”的渊源及其含义2. 旅游文化的定义第二节 旅游文化的特征和结构1. 旅游文化的特征2. 旅游文化的结构第二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山水所具有的美的价值,认识到自然山水为什么能在人们心目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并能得到旅游相关部门的重视。
教学重点: 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教学难点: 中国人山水观赏的美学体验[教学内容]:第一节 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1. 自然山水的形象美2. 自然山水的色彩美3. 自然山水的静态美和动态美4. 自然山水的朦胧美5. 自然山水的音响美第二节 中国人的山水审美意识1. 先秦——汉魏六朝2. 唐宋时代3. 元明清时代第三节 中国人山水观赏的美学体验1. 初级阶段:观赏山水景观的形式美2. 中级阶段:情景交融3. 高级阶段:天人合一4. 最高阶段:艺术创造第三章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从旅游文化学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讨论了古城建筑、宫殿建筑、陵寝建筑、军事建筑、桥梁建筑等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古代建筑,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形制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建筑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
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Tour Culture)课程编号:学分:2学时:30 (其中:讲课学时:30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建议教材:《旅游文化概论》,李星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开课学院:管理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旅游文化》是一门面向全院本科和专科各专业开设的以中国旅游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意识和技能为目的的公共选修课。
它探讨的是旅游过程中的文化现象,包括主体文化现象、客体文化现象等等,核心的问题是各种文化现象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及其发展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的相关知识,拓展视界,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情趣,增强文化审美意识,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和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旅游文化概述1、教学内容(1)文化的内涵(2)旅游的内涵(3)旅游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教学要求了解文化、旅游、旅游文化的基本内涵,掌握其基本概念,并了解旅游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第二章山水旅游文化1、教学内容(1)名山(2)秀水(3)世界遗产2、教学要求了解我国主要的名山和秀水,掌握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标准。
第三章聚落旅游文化1、教学内容(1)历史文化名城(2)名镇(3)现代旅游城市2、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情况,掌握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现代旅游城市的特点。
第四章建筑旅游文化1、教学内容(1)古代建筑概述(2)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2、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类型,并理解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第五章园林旅游文化1、教学内容(1)中国园林概述(2)中国古典园林的组织要素及构景手法(3)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4)现代主题公园2、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古代园林的产生、发展过程,掌握我国古典园林的组织要素和构景特点,了解园林建筑手法与宫殿建筑的差异。
第六章宗教旅游文化1、教学内容(1)佛教文化(2)道教文化(3)伊斯兰教文化(4)基督教文化2、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学时:54 学分:3制订者:丁晓蕾审核者:杨旺生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从文化和文化学的角度掌握《旅游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相关知识和体系。
为学习理解其他课程知识打下坚实基础,为将来从事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工作积淀知识底蕴。
要求:1.掌握旅游文化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与体系,对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旅游文化学学科的核心理论和研究前沿有所了解。
2. 能够在对旅游文化主体与旅游文化客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识旅游主体是文化的负载体,从文化的角度对旅游主体的旅游动机和消费行为进行认识,掌握旅游文化尤其是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掌握中国旅游文化客体的构成。
3. 从旅游管理者开发者的角度掌握旅游文化交流与传播、旅游跨文化扩散与涵化、旅游跨文化整合与转型过程中的变化与规律,认识文化震惊与文化冲突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4. 把旅游文化学的知识与理论灵活运用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把握旅游业服务与管理的文化内核。
三、教学内容:上篇:旅游文化学学科理论体系框架第一讲旅游文化的概念和理论(9学时)第一节旅游文化概念第二节旅游文化的结构第三节旅游文化特点第四节旅游文化的研究历程、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讲旅游文化学学科定位及其核心理论(6学时)第一节旅游文化学的理论构成及其定位第二节旅游文化学的支撑学科中篇:旅游文化主体与旅游文化客体第三讲旅游文化主体(9学时)第一节旅游主体文化研究的内容第二节旅游主体的旅游动机第三节旅游主体的消费行为——文化性行为第四节旅游主体的旅游审美第五节中国古代自然美学第四讲旅游文化客体(12学时)第一节旅游客体文化的研究内容第二节旅游目的地聚落文化生态系统第三节中国旅游文化客体构成及其审美特征第五讲中国旅游文化历程与旅游传统(9学时)第一节中国旅游文化历程第二节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第三节中国旅游文化的传承下篇:旅游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第六讲旅游文化交流与传播(3学时)第一节旅游跨文化扩散与涵化第二节旅游跨文化整合与转型第七讲文化震惊与文化冲突(6学时)第一节旅游主体的文化震惊第二节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第三节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变迁对其生命周期的影响第四节旅游在我国民族地区产生的影响。
旅游文化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教学大纲旅游文化教学大纲旅游文化是一门充满魅力和深度的学科,它涵盖了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旅游文化,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文化教学大纲。
本文将探讨旅游文化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以及其内容。
首先,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旅游文化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了解各地的历史文化,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应该包含丰富的内容。
首先,地理知识是旅游文化教学的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各个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和魅力。
其次,历史文化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
学生需要了解各个旅游目的地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名胜古迹等,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当地的文化遗产。
此外,艺术知识也是旅游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绘画等,这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当地的艺术表达形式。
此外,旅游文化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
旅游文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旅游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例如,学生可以组织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历史遗迹、艺术展览等,这可以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当地的文化魅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和互动,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旅游文化教学大纲的评估和改进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大纲的制定只是一个起点,我们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从而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文化教学大纲,以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旅游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概论教学大纲旅游文化概论教学大纲导言:旅游文化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旅游、文化、地理、历史、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旅游文化概论作为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对旅游文化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化的整体认识和理解能力,包括旅游文化的定义、特点、分类等基本概念;2. 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化与地理、历史、社会等相关学科的关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3. 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文化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4. 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化发展趋势和挑战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旅游文化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旅游文化的概念、内涵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旅游文化的整体认识;2. 旅游文化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旅游文化,如自然旅游文化、历史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旅游文化的特点和魅力;3. 旅游文化与地理、历史、社会的关系:探讨旅游文化与地理、历史、社会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关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4. 旅游文化的地域特色:介绍不同地域的旅游文化特色,如中国的丝绸之路文化、欧洲的文艺复兴文化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旅游文化的独特之处;5. 旅游文化的跨文化交流:探讨旅游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6. 旅游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分析旅游文化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引导学生思考旅游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旅游文化的理解和认识;2. 小组讨论与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和启发,通过展示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 实地考察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旅游文化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旅游文化学新大纲
《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大学财经学院旅游公共管理系二○一一年七月课程编号:430701052课程名称:《旅游文化学》课程学分:3课程学时:32学时讲课:32 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选修先修课程:旅游资源学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开课年级及学期:二年级第四学期开课院(系)及教研室:财经学院旅游管理系酒店管理教研室教学方式:讲授考核方式:考试一、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选修课。
本课程通过对旅游文化各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从文化和文化学的角度掌握旅游文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体系框架,把握旅游业服务与管理的文化内核,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习理解其他课程知识打下坚实基础,为将来从事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工作积淀知识底蕴。
二、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1.掌握旅游文化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与体系,对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旅游文化学学科的核心理论和研究前沿有所了解。
2. 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对旅游主体的旅游动机和行为进行认识,掌握中国旅游文化景观的构成。
3.掌握旅游文化交流与传播、旅游跨文化过程中的交流与冲突,认识文化震惊与文化冲突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4. 把旅游文化学的知识与理论灵活运用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把握旅游业服务与管理的文化内核。
三、本课程的内容第一章绪论 2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旅游文化的概念、结构、特点和功能。
2.教学内容(1)旅游文化的概念(2)旅游文化的结构和特点(3)旅游文化的功能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旅游文化的概念、结构、特点。
第二章旅游文化的价值与收益 2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旅游文化具有的价值以及旅游文化的收益。
2.教学内容(1)旅游文化的价值(2)旅游文化的收益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旅游文化的价值,旅游文化的收益。
第三章旅游主体文化 4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根本因素,掌握中外旅游主体消费行为中的文化表现;熟悉旅游景观的社会审美文化内涵,从审美文化的三项比较中把握不同旅游消费主体的审美文化特征。
中国旅游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文化》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历史文化知识》适用专业:旅游专业开课系部:文化基础部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36课时学分:2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属旅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宗旨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发展脉络,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拓展他们的思维,激发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其综合素质,并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之中。
2、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貌;(2)比较详细地了解与现代旅游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3)扩大视野,训练思维,不仅了解传统文化的“前世”和“今生”,还要思考其发展方向。
3、教学方法(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传统的课堂讲授;如充分利用图片、影像资料等;(2)老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3)有条件时可作实地参观考察,如参观博物院、文化遗址等;4、教学层次要求(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只要求有大致的了解;(2)对与旅游关系密切的知识,要求详细地了解,达到能信手拈来的程度。
如园林、建筑、饮食文化等等;(3)力求到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有自己的见解。
如传统节日、戏剧等等;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概说1、教学内容第一节文化概念的界定第二节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概要第三节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第四节中国旅游文化的特点2、教学方法运用音像资料的课堂讲授;3、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中国旅游文化的特点。
难点是文化的概念。
4、教学要求(1)了解什么是“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2)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3)掌握中国旅游文化的特点;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化遗址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华文明的起源概述第二节古文化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第三节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第四节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第五节中国人文景观文化二、教学方法运用图像资料进行课堂讲解。
如有可能,到实地参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和中国的人文景观。
旅游文化学教学指导大纲
旅游文化学教学指导大纲一.课程简介(100字)二.学习目标(200字)1.了解旅游与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理解旅游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掌握旅游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3.熟悉旅游文化的地域差异和多样性,了解世界各地的旅游文化资源;4.理解旅游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掌握旅游产品的文化定位和开发策略;5.培养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旅游文化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600字)1.旅游与文化的关系1.1旅游与文化的定义和内涵1.2旅游与文化的相互关系1.3旅游文化的发展趋势2.旅游文化的特点和内涵2.1旅游文化的特点和意义2.2旅游文化的分类2.3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旅游文化的地域差异和多样性3.1中国的旅游文化地域差异3.2世界各地的旅游文化资源3.3跨文化交流与旅游文化的融合4.旅游文化与旅游业4.1旅游产品的文化定位4.2旅游产品的文化开发策略4.3旅游业对旅游文化的影响5.旅游文化研究方法5.1文化调查和研究方法5.2旅游文化资源评估方法5.3旅游文化项目策划和管理方法四.教学方法(200字)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旅游与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旅游文化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的旅游文化资源,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300字)1.平时考核: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中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3.实地考察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报告,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旅游文化教学大纲范文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旅游文化课程代码:XXXXXX授课教师:XXX授课班级:XXX授课时间:XXX学时安排:XXX课时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旅游文化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2)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要素,如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活动等;(3)熟悉我国主要旅游目的地及其文化特色;(4)了解国际旅游文化的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旅游文化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旅游策划、管理和营销能力;(3)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旅游文化概述1. 旅游文化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2. 旅游文化的功能与作用3. 旅游文化的学科体系第二部分:旅游文化要素1. 旅游资源及其分类2. 旅游者及其心理需求3. 旅游活动及其类型第三部分:中国旅游文化1. 中国旅游文化的历史渊源2. 中国主要旅游目的地及其文化特色3.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四部分:国际旅游文化1. 国际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2. 国际旅游市场的特点与趋势3. 国际旅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第五部分: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1. 旅游产业的概念、分类与特点2. 旅游产业与旅游文化的互动关系3. 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第六部分:旅游文化策划与管理1. 旅游文化项目的策划与实施2. 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3. 旅游文化产业的营销与推广第七部分:旅游文化与跨文化交流1. 跨文化交流的概念与特点2. 旅游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3. 跨文化交流中的旅游文化问题与应对策略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旅游文化的基本概念、要素和发展历程;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旅游文化现象;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角色扮演法:模拟旅游活动,让学生体验旅游文化;5. 现场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实地感受旅游文化。
文化旅游 教学大纲
文化旅游教学大纲文化旅游教学大纲导言:文化旅游是一种结合了旅游和文化交流的活动,它能够让人们在旅行的同时,深入了解并体验不同地区的文化。
文化旅游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文化旅游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文化旅游的概述1. 文化旅游的定义和特点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为主题,以旅游为手段的一种旅游方式。
它通过参观文化遗产、体验传统习俗和参与文化活动,让游客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内涵。
2. 文化旅游的意义文化旅游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同时,它也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二、文化旅游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应该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掌握相关的历史、地理和艺术知识。
2. 技能目标学生应该能够进行文化旅游的规划和组织,包括选择旅游目的地、制定行程计划和预算,以及安排交通和住宿等。
3. 情感目标学生应该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态,增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三、文化旅游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的介绍学生应该学习不同地区的文化遗产,包括世界遗产、国家级和地方级的文化遗产。
他们应该了解这些遗产的历史和价值,并能够进行相关的解读和讲解。
2. 传统习俗的体验学生应该参与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活动,例如传统节日的庆祝、手工艺品的制作和民俗表演等。
通过亲身体验,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些传统习俗的内涵。
3. 文化交流的实践学生应该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参观当地学校和社区组织等。
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互动,他们能够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文化旅游教学方法1. 实地考察学生应该到不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和体验当地的文化氛围。
他们可以参观博物馆、古迹和艺术展览等,以及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
2. 课堂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他们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等多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旅游文化学》课程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旅游文化学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系统而准确地掌握旅游管理相关文化现象,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旅游现象,并能把旅游文化学的知识与理论灵活运用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借助相关知识解决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本课程应要求学生阅读有关社会文化、跨文化教材,探讨旅游文化内容,把握旅游业服务与管理的文化内核。
通过课程穿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讲解,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Tourist cultures course is aimed at helping students system and accurately master the tourism management related cultural phenomenon, expand students' knowledge and improve students' cultural quality, enable students to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ourism phenomenon, and can apply the knowledge and theory of flexible of tourist cultures to the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 with the help of related knowledge to solve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course learning. This course should require students to read about social cultur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material, explores the tourism cultur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ore of the tourism services and management.Through the curriculum interspersed with the infiltration and explanation of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1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help them form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2.设计思路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任务课,通过此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熟悉相关文化与旅游结合的特点和规律,全面把握我国旅游资源文化的精髓。
为将来从事导游等相关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此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旅游从业人员必需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旅游资源知识等,通过对旅游资源进行归类介绍、分析,探索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接触到具有高职特点的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中验证理论,举一反三。
通过设置仿真情境,再现旅游从业人员工作过程,利用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探求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人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品质的职业特点的工作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热情、细致、坚忍、吃苦耐劳和机敏的情感态度,了解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拥有广泛的知识面,与时俱进,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动向,树立旅游人服务第一,游客至上的职业意识,学会与他人团结和协作。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旅游文化概述
1、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掌握中国旅游文化的定义,了解中国旅游业与旅游文化。
2、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一节中国旅游文化的定义
难点:第二节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与结构
3、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旅游文化的定义
第二节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与结构
第二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我国山水文化之精髓,理解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2、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一节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
难点:第三节中国人山水观赏的美学体验
3、教学内容
第一节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
第二节中国人的山水审美价值
第三节中国人山水观赏的美学体验
第三章中国特色古建筑及其特点
1、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和不同功用的建筑及其特点。
2、重点与难点
重点:第一节古城建筑
第二节宫殿与官衙
第三节陵墓建筑
难点:第二节宫殿与官衙
3、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城建筑
第二节宫殿与官衙
第三节陵墓建筑
第四节其他建筑
第四章中国园林文化
1、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园林的概念及中国园林的历史和风格,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和特点。
2、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二节中国园林的分类与艺术风格
难点:第三节中国园林的分类与艺术风格
3、教学内容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演变历程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与艺术风格
中国宗教文化
1、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四大宗教文化及其与旅游的关系。
2、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二节中国宗教文化的吸引力
难点:第一节:中国宗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3、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宗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中国宗教文化的吸引力
第六章中国民俗文化
教学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民俗文化的含义、功能、特点及作用,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及开发情况。
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二节中国民俗文化与旅游
难点:第一节:中国的民俗
3、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的民俗
第二节中国民俗文化与旅游
第七章中国饮食文化
教学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饮食文化的渊源,掌握饮食文化的特色及主要地方风味。
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质
第二节著名菜系的地域特色
难点: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质
第二节著名菜系的地域特色
第八章中国其他艺术文化
教学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绘画、书法、雕刻艺术及其鉴赏,熟悉中国歌舞文化,掌握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三节中国茶酒文化及其鉴赏
难点:第一节中国绘画书法雕刻艺术及其鉴赏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绘画书法雕刻艺术及其鉴赏
第二节中国戏曲歌舞艺术及其鉴赏
第三节中国茶酒文化及其鉴赏
五、课程实施建议
2.教学方法建议
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等。
由于该门课程对于导游资格证的部分笔试科目有辅助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在本省相关知识点上有所侧重。
该课程与《导游基础》在内容上联系紧密,在教学中应注意避免同一知识点重复教学,而应根据旅游文化的课程特点对知识点适当深化。
湖南的主要旅游景点如张家界、省博物馆、凤凰古城等可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教材选用或编写建议
建议选用由韦燕生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旅游文化》。
4.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
课程必备的教学条件应有多媒体教室,旅游资源等知识的讲解应注意充分利用教具挂图及实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