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三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一单元第3课星星变奏曲共21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一单元第3课星星变奏曲共21张

二、品析语言 1.“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
像一片湖/荧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采用 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2.“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 这个比喻揭示了怎样的深刻含义?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4.“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 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1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 得像一片湖/荧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采 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第三课
星星变奏曲
1.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2.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 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主旨。
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 1949年,北京人, 1968年高中毕业,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 一。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 光》等。他的诗作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 《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 和他的反光》赢得了社会的瞩目。《星星变奏曲》 便是江河的处女作。
星星变奏曲 主要意象:星星 (象征光明、向往和追求的理想) 情境:温馨美好──寒冷严酷
主题与变奏 内容:向往光明──否定现实
诗人在静谧的夜晚遥望星空,闪烁的星星勾起 了他柔软的温情和朦胧的憧憬,如果是你,你会产 生怎样的想象和联想呢?请用语言表达出来。
示例: 仰望满天闪烁的星星,我 想到了一幅照片:站在月球上望地球, 地球也是一颗星。那么满天闪烁的星 星是不是由若干地球似的形体组成的 呢?
关于朦胧诗
朦胧诗是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诗歌流派, 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 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内容含蓄,它往往借助 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意境,从而引发人们 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

9052.初中语文九上 第3课《星星变奏曲》(课件)课件

9052.初中语文九上 第3课《星星变奏曲》(课件)课件

探究诗歌意象
《星星变奏曲》一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 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
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
同样的韵律。 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
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
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 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
探究诗歌意象
同学们,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请大家有感情朗读这首
诗歌,然后结合下面的问题,理解这首诗歌的 基本内容。
探究诗歌意象
1
找出诗中出现的意象,并思考这
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诗中出现的意象:星星、诗、 蜜蜂、柔软的晚上、湖、萤火虫、 睡莲、春天、鸟、白丁香、冻僵的 夜晚、寒冷、僵硬的土地、冰雪、 飘动的旗子、瘦小的星、火。
案、修改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
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
倾听名家朗读
我们可以从诗歌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对黑暗现 实的不满,对光明的无限向往。
倾听名家朗读
同学们,要想将诗朗诵得有感情,我们可以把握这几个
方面:
(1)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
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 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
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文体常识 教学目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 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 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课件):第3课 《星星变奏曲》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课件):第3课 《星星变奏曲》
2. 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难点)
3. 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 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重点)
来自《点拨》
江河,1949年生,北京人。1980年 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 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 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 表诗人之一。他与舒婷、顾城、北岛、 杨炼一起被称为“朦胧诗”的五位主将。
【答案】“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 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十分宁静的;“星星 落满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 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 反而衬托出心情 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
部分来自《点拨》
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 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 “鸟落满枝”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 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 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 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来自《点拨》
《星星变奏曲》写于1980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 的诗作。诗人经历了10年“文革”,目睹了专制的残 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因此对“文革”时代的黑 暗进行了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 诉了自己质朴的愿望,因而写下了这首小诗。诗中寄 托了诗人美好的梦,也表达了他的苦闷和迷惘,这是 诗人思考历史、人生和现实的表现。
部分来自《点拨》
3. “闪闪烁烁”是通常用来描写什么的?为什么作者 却用来描写声音?
【答案】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是人们的各种感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 的修辞方式。例: A、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 茫的歌声似的。(嗅觉移植为听觉)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 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移植为听觉)

九年级语文上册 3《星星变奏曲》课件(1) 新人教版.ppt

九年级语文上册 3《星星变奏曲》课件(1) 新人教版.ppt
6
诵读诗歌
标示节奏、重音, 体会语气、语调。
7
赏析角度
意象、意境、情感、写法、语言
8
思考: 请你找出诗句中出现
的一些意象,体会这些 意象的意境
9
把握意象 读懂诗歌 第一小节
意象: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 鸟、白丁香等。 意境:甜蜜、温馨、自由、芬芳的光明世界。
对美好理想热烈向往
10
12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表达上有什么异同点?
(诗歌中是否有相似或反复的诗句?找出来,看看他们之间 有什么不同?)
第一节:诗人向往的光明世界。
谁还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
(否定)
(肯定)
第二节:对现实的否定。
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谁不喜欢
(否定)
(肯定)
都表达了现实中挣扎而向往光明、温暖和自 由的愿望。所不同的是第一节正面表达这种企 盼,第二节是从反面表达这种希望。
第三次反问,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
17
3、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曲”
变奏曲,音乐术语,即“变奏”。这 诗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 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 本句式、修辞手法都相同或相近,也具有 相同的韵律.但诗歌在意象的塑造,情感的 抒发上,形成强烈的对照,所以叫“星星 变奏曲”。
1
作者介绍: •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
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 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 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 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当中 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 治抒情诗和古代升华组诗《太阳和它的反 光》赢得社会瞩目。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3课《星星变奏曲》ppt讲练课件(基础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3课《星星变奏曲》ppt讲练课件(基础版)

☆课堂提高☆
【解析】
找到窍门了吗?
【答案】 答题时围绕“平等、忠贞”等来回答即可。
试题分析: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 可。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 赏评价D。
灵活运用哟
☆课堂提高☆
4.甲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否定传统的爱情观?(3分)
☆课堂提高☆
灵活运用哟
☆课堂提高☆
1.甲诗中出现了三个人称代词,请把三个人称代词写出来并指出
各指代什么?(3分)
☆课堂提高☆
知心爱人 【解析】
做的怎样?
【答案】我:木棉树,代女性; 你,橡树指男性; 我们,一对
试题分析:了解诗歌的意象,明确诗歌意象所指代的内容。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析】
做的怎样?
【答案】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试题分析:作者认为传统的爱情观是有背“忠贞、平等“的, 诗中依次表明这种爱情观的意象在第一诗节有凌霄花、鸟儿、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课堂提高☆
(3分)
找到窍门了吗?
5.乙诗讲述了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请你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来。
☆温故知新☆
• • • • • 1. mò chàn fù jiāng 2. 凝望:聚精会神地看 寂寞:孤独冷清 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惜,更加宝贵。 静谧:安静
先学一点
☆课堂探讨☆
探究一下
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你知道吗?
☆课堂探讨☆
朦胧诗,它指称的是以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海子、
来概括诗歌中爱情故事。 考点: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一单元第3课星星变奏曲 (共3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一单元第3课星星变奏曲 (共31张PPT)

【课内精读】 ※整体感知 5. 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抒 情写意,那么诗中的星星有着怎样特定的情境和意味? 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婉抒情。
2. 内容梳理
这首诗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
鸟、白丁香等意象来象征光明自由、美好浪漫的理想 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 风吹落的星星等意象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 界等,这使得这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表达了对
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全诗共两节。
大意是:
第一节:写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第二节:表达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
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谁还会/在夜里ní ng wàng( 凝望 )。
(2)寻找遥远的ān wèi( 安慰 )。
(3)每一首都是一群chàn dǒu( 颤抖 )的星星。
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追求的理想。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星星变奏曲》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星星变奏曲》课件 (共34张PPT)

诵读诗歌
标示节奏、重音, 体会语气、语调。
字音
• 静谧(mì ) 闪烁(shuò) 劫(jié)难 凝(ní nɡ)望 颤(chàn)动 (chōnɡ)憬(jǐnɡ)
词语解释
• • • • •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 静谧:安静。 憧憬:向往。劫难:灾难,灾祸。 朦胧:月光不明。指不清楚,模糊。 弥足珍贵:更加觉得珍贵。
关于朦胧诗
•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 诗歌流派,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 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 被称作“朦胧诗”。内容含蓄,它往往借 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意 境,从而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 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
• 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江河等。
而意象化,象征化, 立体化和隐喻性,是朦胧 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作者简介
•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 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 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 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 《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 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背景
• 本诗写于1980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 的诗作。诗人经历了恶梦一样的“文 革”十年,目睹了专制的残酷和人情 亲情的被毁灭,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 诗人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望,对“文 革”时代的黑暗进行了揭露和反抗。
还象征美好的事物。
3、诗人渴望的生活是怎样的?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一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1)这是怎样的生活? 美好的生活就像诗一样,它是明亮 的,甜蜜的。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2)这是怎样的世界?
这是一个如夏夜般柔美的理想 世界,它安宁、平静、温馨。

九年级语文上册 3 星星变奏曲同步精品课件(提升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3 星星变奏曲同步精品课件(提升版) 新人教版
第六页,共18页。
☆课堂(kètáng)提高☆灵活运用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衔接连贯的理解分析能力,与本科的衔接在于 以“星星”为意象(yìxiàng)或以“星星”为说明对象。解答时结合原 句细读四个句子。从“看得见”一词可知与第③句的“看上去”衔接, 因此首句应该是第③句,故排除A、D两项,选项①④②句依次解释哼 哼的热量及其威力,故选C项。
(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i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
体)。一般情况下,象征手法有两种表现ū方式:一种是让读者在
诗与文的不言之中去体会(tǐhuì)其象征之意) ,一种是直抒胸臆地
点出象征之意。


第三页,共18页。
你知道(zhī
☆课堂(kètáng)探讨d☆ào)吗?
这首诗以“星星”象征光明,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 春天、鸟等意象来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冰雪、冻僵的夜晚、 僵硬(jiāngyìng)的土地、被吹落的星星来象征严酷的现实世界。 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本诗意境优美,内涵深刻。
第十一页,共18页。
☆课堂(kètáng)提高☆灵活运用哟 (3)简要介绍名著《西游记》里与“龙”有关的一个(yī ɡè)故事。 (不超过50字)
第十二页,共18页。
☆课堂(kètáng)提高做☆的怎样 (zěnyàng)?
【答案】如“哪吒闹海” 、“东海龙王”、“小白龙”等 故事,从故事是否相对完整、表达是否简明(jiǎnmíng)通 顺两方面评分。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要求,从《西游记》中的故事中介绍, 要求学生在阅读《西游记》的同时,识记相关故事情节。
第四页,共18页。
☆课堂(kètáng)提高☆灵活运用哟 1.(2013.湖南益阳)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 多数是恒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当你看到 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shíhou),说不定还会把 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 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 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 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 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 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 (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 段变奏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 一点变化。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 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 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 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 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 迷离的美好意蕴,表现了“春天”之美, “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 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 晰, 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 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 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海 子 《 答 复 》
星星变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 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这个比 柔软得像一片湖 喻给你怎样的感受? 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 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如梦的美好感觉。 像星星落满天空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此处星星为何要颤抖呢?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 谁愿意 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 一年又一年 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 总写苦难的诗 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 星星是不会颤抖的,实指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人的心灵在颤抖。生活的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那是十多年前, 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 后来, 我的钥匙丢了。
•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 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压抑和束缚,得不到自由, 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瘦小的星怎样理解?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 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 “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 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 肆虐和冷酷无情。
作 者 : 江 河
江河(1949- ),原名于友泽,出版的诗 集有《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 等。
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 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文学 青年,利 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 审美价值的产物。 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 典型特征。
关于朦胧诗
2、请你找出诗句中出现的一些物象。这 些物象可以分成几类?各自象征什么?
一类是美好温馨的:如,星星、诗、蜜 蜂、萤火虫、湖、睡莲、春天、鸟、白 丁香等;
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一类是冰冷黑暗的:如,夜、冰雪、冻 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 星等
象征黑暗、残酷的现实世界
小结:
• 全诗有两种意境:一种是光明与美好的,一 种是寒冷和残酷的。光明和美好的意境是诗 人所追求和向往的,而寒冷和残酷的意境是 诗人所厌弃和憎恶的,但也是诗人所生活的 现实环境。 诗中的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 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他对光明 的渴望 。
理 想

光明
星星
幸 福
美好
温 馨 美 好
星星变奏曲
向往光明
否定现实
寒 冷 严 酷
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 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 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 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 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 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 表诗人有舒婷、顾城、北岛、江河 等。
“文革”十年间,新中 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 面处于动荡状态,诗人们 在迷惘和清醒、痛苦和庄 严、失落和寻找、追悔和 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 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 句诗正是朦胧诗潮的缩影。
“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 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通感的修辞方法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通感是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 辞方式。例: A、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移植为听觉)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 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移植为听 觉)
朦胧诗代表 诗人的代表 作


婷《双

船》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舒婷《神女峰》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顾城《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北岛《 回答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梁小斌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 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 “谁愿意”
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 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朗读诗歌,掌握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