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i地面电子设备测试项目及测试原理
浅谈高速铁路路基动态检测方法Evd
浅谈高速铁路路基动态检测方法Evd摘要:由于铁路的高速运输能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高速铁路逐渐成为了铁路建设的新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新线客专等高等级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方便了百姓的出行,同时对路基的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是保持线路稳定与平顺、保证列车高速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所以科学、合理的监控测试方法是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客运专线路基检测方法Evd的检测方法、测试原理、测试仪器。
Evd检测方法与以往路基的检测方法有所不同,是一种模拟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对路基结构动态压力作用下,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的检测方法,是目前国内的铁路客运专线新标准提出的必须要采用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动态平板荷载EvdAbstractThe high speed railway transport capacity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the high speed railway gradually becomes the new railway construction.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 speed railway and passenger dedicated railway constructing of high grade that they have a rapid development and making life convenient,while i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subgrade. The roadbed compaction quality of passenger dedicated railway line is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and smoothness and to guarantee the safe operation of high-speed trains and an important condition to ensure safe operation.So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onitoring test method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subgrade construction.So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passenger railway roadbed Evd testing methods, testing principle, testing equipment.Evd testing methods different with previous subgrade detection methods is a kind of simu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ailway train operation for subgrade struc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dynamic pressure and dynamic deformation modulus of subgrade detection method,.It is the detection method what must be employed proposed by the new standard of domestic railway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Keywords:high speed railway;subgrade;dynamic plate load Evd.引言路基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列车运行安全,而控制和检测压实质量的标准、方法和设备,则是保证压实质量的重要措施。
源博YB/DDC-G310型电量采集装置说明书
源博YB/DDC-G310型多路电量采集柜技术及使用说明四川源博保护控制有限责任公司目录第一章装置的用途及主要功能1.1 扩展功能1.2 采集功能1.3 存储功能1.4 远传功能1.5 时钟特性1.6 报警性能1.7 远方诊断调试设置功能1.8 可靠性设计1.9 容错能力第二章装置主要技术指标2.1 技术标准2.2 技术指标第三章装置的电路原理及各插件性能说明3.1 装置的电路原理3.2 YB/DDC-A002采集插件3.3 YB/DDC-C001通信插件3.4 YB/DDC-P001电源插件第四章装置的组屏及柜体结构4.1 测量与采集一体化组屏方案4.2 测量电能表与采集柜分开组屏方案4.3 多路电量采集柜组屏电路全图示例4.4 YB/DDC-G310型多路电能量采集柜正背面布置图4.5 YB/DDC-G310型多路电能量采集柜电能表原理接线图4.6 YB/DDC-G310型多路电能量采集柜装置面板图4.7 YB/DDC-G310型多路电能量采集柜背板接线图4.8 YB/DDC-G310型多路电能量采集柜通信接线图4.9 YB/DDC-G310型多路电量采集柜告警回路图4.10 YB/DDC-G310型多路电量采集柜典型配线图第五章装置的安装启动与设置5.1 装置的安装5.2 装置的启动5.3 装置的设置5.4 从装置前端的9针232口转存数据的操作方法第一章装置的用途及主要功能源博YB/DDC-G310型多路电能量采集柜,是四川源博保护控制有限责任公司根据现代电网商业化发展的需要,结合四川省电力市场运行实践经验、采用先进的计量技术、通讯技术和微电脑技术研制的电能量自动采集、存储和传送装置。
广泛适用于各种等级的发电厂、变电站、大用户、居民小区等关口电表电能数据的自动采集、存储和远传。
目前已成为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
本装置采用免维设计,严格遵照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管理部门核准的Q/20224612-1·1-2000“多路电能量采集装置”标准进行生产、制造、检验、包装发运和安装调试。
G3iHD全数字地震仪器的震源一致性测试新方法
2020年8月 物 探 装 备 第30卷 第4期【编者按】我们对一些方法的改进却忘记了本源。
效率和质控本身是有矛盾的,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不容易融合,而且设计这样的质控方法之初也没想到要融合。
采集效率越高,数据质量的风险越大,停下来做质控是对的。
G3iHD 全数字地震仪器的震源一致性测试新方法范红光*1 李 强2 朴金山2 张嘉翔1 杨宗奇3(东方地球物理公司:1.采集技术支持中心,河北涿州 072750;2.装备服务处仪器服务中心;3.国际勘探事业部) 范红光,李强,朴金山,张嘉翔,杨宗奇. G3iHD 全数字地震仪器的震源一致性测试新方法.物探装备,2020,30(4):242-244摘要 可控震源的有线一致性测试能够全面反映震源的振动性能和系统的同步性,是目前地震勘探作业中震源质控的必要手段,但传统的测试方法需要待测试震源停工来完成。
本文首先对传统有线一致性测试方法进行分析,然后介绍了中东地区某三维陆上地震勘探项目使用的G3iHD 全数字地震仪器配合VibproHD 箱体,在震源不停工的条件下使用生产数据高效地完成可控震源一致性测试的新方法。
关键词 可控震源 一致性测试 G3iHD 全数字地震仪器 VibproHD 箱体Fan Hongguang, Li Qiang, Piao Jinshan, Zhang Jiaxiang and Yang Zongqi. A new method of vibrator similarity test with G3iHD full digital acquisition system,EPG,2020,30(4):242-244Abstract Vibrator’s wireline similarity test is capable of verifying the performance of vibroseis, and now it is a necessary method of vibrator’s quality control in seismic survey, and the continuous seismic acq uisition need to be stopped to conduct vibrator wireline similarity test in this cas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wireline similarity tes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new method of vibrator similarity test using G3iHD full digital acquisition system with VibproHD controller, which is applied in a 3D onshore seismic survey project in the Middle East region.Key words vibrator, wireline similarity test, G3i HD, full digital seismic instrument, Vibpro HD controller──────────* 范红光,男,1985年出生,工程师。
G3i光缆测试盒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o p t i c c a b l e i n t i me f o r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I n o v a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wo r k i n g p r o c e s s a n d wo r k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of G3i f i be r c a bl e t e s t e r ar e i nt r o du c e d,a nd s om e p r o bl e ms a r e a n a l y z e d i n t h e da i l y ma i nt e na n c e a nd u s e . Ke y wo r d s G3 i f i be r c ab l e t e s t e r,w or ki ng pr oc e s s ,ma i nt e na n c e a nd us e
分析 。
关 键 词 G3 i 光 缆 测 试 盒 工 作 过 程 维 护及 使 用
Ch i J i a o, Wa n g L i a n g a n d Ga n Z h i q i a n g . T h e wo r k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G3 i f i b e r c a b l e t e s t e r . EGP, 2 0 1 7 , 2 7
2 0 1 7年 6月
物 探 装 备
第2 7卷 第 3期 Fra bibliotekG3 i 光 缆 测 试 盒 的工 作 原 理 与应 用
浅析G3i采集站防雷击电路运用效果
152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工艺流程与应用中国设备工程 2019.06 (上)为了提高地震数据采集效率与质量,通常会运用到采集站,专门负责接收仪器中心发布的所有查询命令,将该命令传输至后续采集站,期间采集后续采集站传输的数据、状态信息,将其整理后反馈到仪器中心。
因为地震数据采集的电磁兼容环境比较复杂,采集设备逐渐体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集成电路规模扩大,当信号通过电源线,或者地线与传输导线之间形成祸合干扰等,都会影响电路运行效果。
鉴于此,要想提升G3i 采集站的防干扰性,需要设计、应用防雷击电路。
1 G3i 采集站防雷击电路设计要点在G3i 采集站中设计防雷击电路,设计人员需要总结电磁兼容性需求,作为防雷电路设计依据。
另外,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在正式设计之前组织试验,分析设备是否满足电磁兼容要求。
一般电路电磁兼容性设计内容包括7点:(1)系统屏蔽工艺性能;(2)印制电路板电路走线抗干扰性能;(3)电源线滤波;(4)元器件接地与地线;(5)接口、电源之间防浪涌冲击性能;(6)传输通路、电源之间防浪涌冲击性能;(7)防浪涌器件。
除了以上内容以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关注生产设备在运行期间可能对外界冲击电流、冲击电压造成的干扰,并且展开抗干扰性能设计,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接口、电源、传输等关键电路,重点进行防雷击电路设计。
2 G3i 采集站防雷击电路设计方案2.1 设计原理G3i 采集站电磁兼容性是运行质量的直接体现,但是,外界环境干扰无法提前预知,即便保护电路的电压、电流防护满足要求,处在不同地表条件、环境中,也不能准确预测各异性雷击与冲击电流。
分析G3i 采集站,可以确定采用的是集中式供电模式,其工作电压采用四个数传通路鬼对达到要求数值。
为了避免内部电路受到浅析G3i 采集站防雷击电路运用效果赵彦果(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装备服务处塔里木作业部,河北 涿州 072750)摘要:文章围绕G3i 采集站防雷击电路设计,从设计要点、设计方案、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明确防雷击电路设计要求,结合G3i 采集站运行需求制定可行性高的防雷击电路,降低雷击对采集站的影响,以期能够为采集地震数据创造硬性条件。
G3i数字地震仪器系统及外围设备升级
link appraisement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
孙贺永(1979)男,河北邢台人,工程师。
图1 采集站图2 交叉站图3 电源站
2、安装5.021.01基本软件,对仪器主机系统升级。
3、安装完软件,重新启动电脑。
点击桌面上G3iHardware , 对大线接口板进行升级。
Diagnostics后,点击显示窗口的
完成后,要关机断电,等待主机显示灯熄灭后,再重新通电开机。
备注升级期间绝对不能断电。
5、开机正常后点击 G3I hardware,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然后点击ok按钮退出。
6、点击图标,进入程序,进行相关设置,建立排列,加电唤醒排列,待排列正常,在MAP窗口TEST菜单内选load firmware选项。
在显示窗口选择LOAD按钮进行升级。
7、如期间有没有升级成功的设备,可继续选择LOAD 按钮再升级一遍。
如还是失败,特殊对待。
8、升级正常后,对整个排列进行加电,全部正常后,关闭软件。
选择Patch 5.021.01.13进行补丁升级。
9、升级后,进入主程序,唤醒排列,在MAP窗口TEST菜单内选择load firmware选项。
在显示窗口选择LOAD按钮进行升级。
如期间有没有升级成功的设备,可继
设备升级后的功能性
设备升级后打破了传统的排列布局,可以在复杂地区如学院与管理公司的收益矩阵的帕累托最优点。
分析g3i仪器激发前获取可控震源多台组合中心的施工方法
37伴随野外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野外地震数据采集中,通过G3i仪器的使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数据的接受及处理,时刻保持作业速度快的优势,充分满足当前野外地震探测的需求。
G3i仪器使用中,可以将原始数据进行计算,针对地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针对性的控制指标,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保证项目监测的合理性。
由于相位指标发生的原因较多,通过震源性能的使用,可以控制元件调整不当、储能器压力不足以及发动机功率不足的问题,提升G3i仪器使用的有效性,提升设备控制以及设备分析的整体价值。
1 G3i仪器激系统的可控震源的施工原理技术发展1.1 可控震源的施工原理 通过对可控震源施工状况等分析,主要使通过原始资料与参考系信号的分析,进行数据信息的计算,之后通过地震资料的信息处理得到地面的振动反应。
通过原始资料与参考资料的使用,可以分析滤波以及降噪能力,实现野外地震勘测的有效性[1]。
1.2 G3i仪器支持可控震源的方法在G3i仪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支持可控震源,通常状况下其技术形式包括:第一,滑动扫描;第二,滑动扫描同步激发;第三,可控震源交替扫描。
在交替扫描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可控震源的特点,实现常规扫描的最终目的。
2 G3i仪器激发前获取可控震源多台组合的参数设置2.1 Pelton软件在Pelton软件设置中,需要激活SP-RTI以及相对应的串行接口,针对分组震车源进行文件的扫描,以有效提升Pelton软件使用的参数扫描技术,并将相关数据及时发送到编码器之中,以实现软件系统设计使用的最终目的[2]。
2.2 G3i的仪器参数设置在G3i仪器激发前为了实现可控震源多组合的分析目的,需要打开G3i的仪器的工程测量量,通过坐标系统的分析,进行组合以及组合中心的控制。
首先,在编码器以及通信界面设定中,应该选择相应的编译码以及串口,以保证仪器参数设定及选择的有效性,数据资源记录的过程中,应该将滑动的时间控制在合理的数据状态,通过系统之间数据的交替扫描,对编码器的设定参数进行分析,以实现系统参数设定的合理性,实现G3i的仪器参数设置的有效性。
地震仪器g3i技术指标
地震仪器g3i技术指标
地震仪器G3i是一种高精度的地震监测仪器,具有多项先进的技术指标。
首先,G3i地震仪器具有广泛的频率响应范围,能够有效地捕捉不同频率的地震信号,从而提供更全面的地震监测数据。
其次,G3i地震仪器采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G3i地震仪器还具有高灵敏度和低噪声水平,能够在地震监测中提供更清晰、更准确的数据。
另外,G3i地震仪器还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下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监测结果。
总的来说,G3i地震仪器在技术指标上表现出色,适用于各种地震监测应用场景,是一款性能优越的地震监测设备。
eSeis节点仪器与G3i有线仪器的联合应用
• 74 •PETROLEUM TUBULAR GOODS & INSTRUMENTS2020年12月-仪器设备与应用-eSeis 节点仪器与G3i 有线仪器的联合应用严皓】,刘进宝】,尚永生】,蔡敏贵】,韩忠伟】,沈卓2(1.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地震仪器研发项目组 河北 涿州072750;2.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辽河物探处辽宁盘锦124010)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地震勘探仪器也进入了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满足不同勘探任务,达到高效、低成本采集的技术需求,不同类型的地震采集仪器在同一地震勘探项目中联合使用越来越频繁&针对无线节点仪器与有线仪器联合采集的要点,从仪器一致性、节点关键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阐述了 eSeis 节点采集站与G3i 有线仪器联合采集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应用结果表明,eSeis 节点采集站与G3i 有线仪器联合施工达到了节约成本、提高地震数据质量的目的。
关 键 词:节点地震仪器;有线仪器;联合采集;GPS 授时中图法分类号:P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0077( 2020)06 -0074 -04DOI :10.19459/j. cnki. 61 - 1500/te. 2020. 06. 017Joint Acquisition of eSeis Wireless Node and G 3 i CableInstrement in Seismic AcquisitionYAN Hao 1 , LIN Jinbao 1 , SHANG Yongsheng 1 , CA 【Mingui 1 #HAN Zhongwei 1 #SHEN Zhuo 2(1. Research and Deelopment O Seismic Instruments Department BGP , CNPC , Zhuozhou , Heibei 072750, China2. Liaohe Gophysical Exploration Branch BGP , CNPC , Panjii , Liaoning 124010, China )Abstracc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vy, seismic exploration instoments have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 velop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dimeI•ent exploration tasks and elicient and low-cost acquisition , dVI'erent types ofseismic acquisition instrument are used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same seismic exploration project. Aiming at the difficulty of jointacquisition of wireless node instrument and wired instrument , the application and elect of joint acquisition of eSeis node station and G3iwired instrument are expounded from the aspects of seismic data consistence , node key technolory and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ry. The ap 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rpose of saving cost and improving seismic data quality is achieved in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eSeis nodeacquisition station and G3i wire instrument.Key wors : nodal seismic instrument ; cable seismic instrument ;joint acquisition ; GPS timing随着通、GPS 及接 等电子信息的高速发展,地震 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线仪器、无线仪器、三 节 器等不同类型的采集 育而生,各具特色⑴。
我国载人航天器综合测试技术
㊀V o l .31㊀N o .6㊀18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航㊀天㊀器㊀工㊀程S P A C E C R A F TE N G I N E E R I N G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1卷㊀第6期㊀2022年12月我国载人航天器综合测试技术潘顺良㊀赵吉明㊀吕晔㊀李鸿飞㊀应鹏刁伟鹤㊀谢志勇㊀吴伟(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㊀100094)摘㊀要㊀综合测试是载人航天器研制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水平及自动化程度直接影响载人航天器指标评价有效性及研制进度.文章概述了载人航天器综合测试特点及典型设计方法,给出了自动化测试模式及远程测试模式设计方案.结合实际工程应用,给出了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阶段㊁交会对接阶段㊁空间站任务阶段等我国载人航天器三个发展阶段中相应综合测试技术的应用经验与成果,详细阐述了自动化测试及远程测试技术在不同阶段中的技术演化路径及应用实施效果,给出了我国载人航天器综合测试技术后续技术发展方向.关键词㊀载人航天器;综合测试;自动化测试;自动判读;远程测试;联合测试;电气支持设备中图分类号:V 416㊀㊀文献标志码:A ㊀㊀D O I :10 3969/ji s s n 1673G8748 2022 06 022C h i n aM a n n e dS p a c e c r a f t I n t e g r a t e dT e s t T e c h n o l o g yP A NS h u n l i a n g ㊀Z H A OJ i m i n g ㊀L Y U Y e ㊀L IH o n g f e i ㊀Y I N GP e n gD I A O W e i h e ㊀X I EZ h i y o n g㊀WU W e i (B 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p a c e c r a f t S y s t e m E n g i n e e r i n g ,B e i j i n g 100094,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 t e g r a t e d t e s t 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l i n k i n t h e d e v e l o pm e n t a n d p r o d u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m a n Gn e d s p a c e c r a f t .I t s t e c h n i c a l l e v e l a n d a u t o m a t i o nd e g r e ew i l l d i r e c t l y a f f e c t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g r e s s o fm a n n e d s p a c e c r a f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e v a l u a t i o n .T h i s p a pe r s u mm a r i z e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f i n t eg r a t e dt e s to fm a n n e ds p a c e c r a f t ,a n d g i v e sth e p r o j e c to fa u t o m a ti ct e s t m o d e a n dr e m o t e t e s tm o d e .C o m b i n e d w i t ht h ea c t u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 t e s t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t h e t h r e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ph a s e s o f GC h i n aM a n n e d S p a c e c r a f t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S h e n z h o u G1t o S h e n z h o u G7m i s s i o n p h a s e ,t h e r e n d e z v o u s a n dd o c k i n g m i s s i o n p h a s e ,a n d t h e s pa c e s t a t i o nm i s s i o n p h a s e a r e p r e s e n t e d .T h e a u t o m a t i c t e s t a n d r e m o t e t e s t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t h e i r t e c h n o Gl o g i c a l e v o l u t i o n p a t h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e f f e c t s i nd i f f e r e n t p h a s e s a r ee x Gp o u n d e d i nd e t a i l ,a n d t h e f o l l o w Gu p t e c h n i c a l d e v e l o pm e n td i Gr e c t i o no fC h i n aM a n n e dS p a c e c r a f t i n t e g r a t e d t e s t t e c h n o l o g yi s p r o v i d e d .K e y wo r d s :m a n n e d s p a c e c r a f t ;i n t e g r a t e d t e s t ;a u t o m a t i c t e s t ;a u t o m a t i c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r e m o t e t e s t ;jo i n t t e s t ;E G S E 收稿日期:2022G08G23;修回日期:2022G10G17基金项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作者简介:潘顺良,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航天器综合测试技术.E m a i l :p a n s h u n l i a n g@b u a a .e d u .c n .㊀㊀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成为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从立项到2021年实现空间站在轨,中国航天人经历了近3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循序渐进,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独立自主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㊁配套完善的载人航天工程体系[1].综合测试是载人航天器研制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载人航天器综合测试是指整船(器)级的电测试,即载人航天器完成总装后,在统一供电状态下,对载人航天器规定的电性能和功能做全面的检测,对各分系统之间电气接口的匹配性和电磁兼容性进行多项复杂的综合检查,以确保载人航天器在发射㊁入轨㊁组合体飞行及再入返回各阶段安全可靠工作和成功回收[2G3].作为载人航天器研制过程中重要的验证环节之一,综合测试起着质量总检查的作用,通过综合测试可以尽早发现问题,改进产品设计或工艺,保证航天产品的质量,是确保航天飞行任务成功的重要保障.综合测试技术与载人型号研制共同发展,载人航天综合测试技术支持了神舟系列飞船研制㊁天宫一号㊁天宫二号研制㊁货运系列飞船研制㊁空间站天和核心舱㊁空间站问天实验舱㊁巡天空间望远镜研制以及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等研制,支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一个又一个辉煌时刻,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创新.1㊀载人航天器综合测试特点载人飞船㊁货运飞船㊁空间实验室㊁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本身属于高复杂度系统, 载人航天㊁人命关天 的最高质量标准,对综合测试提出了以下更高要求:(1)载人航天器需要航天员和飞船工程师参与测试:需要根据航天员需求方要求开展载人环境㊁生理信号㊁手动控制功能㊁应急救生测试㊁应急返回等载人专有测试;(2)载人航天器协作分系统多㊁大系统接口匹配多:一般包括十四五个分系统,此外,还需要与测控通信系统㊁航天员系统㊁发射场系统㊁火箭系统㊁空间应用系统以及船器㊁船站之间开展大系统匹配等;(3)载人航天器测试模式多:需要自主应对在轨各种故障,空间站型号需要开展3000多项地面验证试验,多达50艘飞行器对接组合模式;(4)载人航天器测试周期㊁加电时间长:正样载人型号从进入总装㊁测试与试验(A I T)测试到进场发射往往需要1 5~2年时间,整船/器加电时间1500~3500h;(5)载人航天器测试数据流多㊁数据类型多㊁数据量大:包括应答机㊁中继S宽波束㊁中继S窄波束㊁中继S M A㊁中继K a㊁空空通信等传输链路,包含上行指令㊁上下行话音㊁上下行图像㊁下行遥测参数等多种数据类型,空间站单舱下行数据速率达1 2G b i t/s;(6)载人航天器测试要求高:空间站稳定运行15年以上,同时涉及到航天员高可靠性要求,载人型号需要逐帧判读,不放过任何一帧跳变.载人航天30年间,高密度发射成为载人三期常态,从载人一期的几年发射一艘飞船,到现在空间站阶段2年11次载人发射任务,载人重大工程呈现批产特点.以上因素对载人航天器综合测试的设计和实施带来了极大的难度.2㊀综合测试系统设计从神舟一号开始,综合测试设计人员开始按照模块化结构开发自主设计自动化测试系统,实现了所有代码的国产化自主可控,改变了传统分散操作模式的测试体制,逐步形成了以总控(O C O E)和分系统专用测试设备(S C O E)组成的两级分布式测试体系结构,逐步把分系统测试设备链成一体,实现了我国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开创了我国航天器测试专业新的里程碑[4].这也成为了后续载人航天器综合测试系统的蓝本,后续所有载人型号的综合测试系统都是O C O EGS C O E两级分布式测试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交会对接㊁多航天器联合测试㊁远程测试等新发展㊁新技术.图1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测试系统架构图.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测试系统为例,综合测试系统为局域网络化两级管理分布式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采用通用设备加少量专用设备组成系统,具备自动化测试能力,具备扩展性,支持远程测试和自动化测试㊁联合测试.(1)整器使用太阳方阵模拟器或稳压供电方式供电.(2)使用无线㊁有线两种测控方式构成上下行信息闭环回路:通过遥测前端等链路测试设备,完成遥测数据下行;通过上行控制前端设备实现遥控指令上行和数据注入功能;通过1553B总线监视设备完成器上1553B总线数据的监视㊁存储配合测试判读.(3)利用动态地球模拟器㊁电子星模拟器㊁红外太阳模拟器等设备产生敏感器的激励信号,模拟机电设备的响应特性和数据流,为器上设备创造测试环境,达到仿真㊁闭环的要求.(4)由总控系统统一处理解析天和核心舱任务下行数据,地面综合测试有线数据,地面测试的总线㊁网线监视数据;统一对数据进行存储,支持查询;581㊀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潘顺良等:我国载人航天器综合测试技术由总控系统统一发令控制和调度,通过遥控通道㊁有线通道㊁其它的地面前端设备完成整器的指令发送工作;由飞船工程师进行手动操作完成手控令发送.(5)使用数管对接数据模拟器㊁空空通信模拟器㊁并网负载模拟器㊁机械臂小臂模拟器和舱段模拟器等系统级测试支持设备完成对接飞行器的接口信号模拟,配合天和核心舱开展组合体功能的单舱测试.(6)使用C 3I 接口设备㊁U S B 和中继对接支持设备配合完成测控通信和发射场的大系统接口测试.主要包括航天员系统㊁空间应用系统㊁载人飞船系统㊁运载火箭系统㊁发射场系统㊁测控通信系统和货船系统.(7)通过系统功能模拟各飞行模块的独立动态测试,压缩重复性模块测试时间占用,完成对飞行程序模块的覆盖性检查.根据飞行任务安排㊁飞行方案设计和飞行模块设计,执行任务模飞测试,覆盖典型的飞行任务.(8)联合测试模式:空间站三舱㊁载人飞船㊁货运飞船以软连接方式在地面实现接口互联,开展五舱联合测试.联合测试模式下各航天器采用配备独立的地面测试系统,以天和核心舱地面测试系统作为控制核心协同其它地面测试系统完成组合航天器的联合工作.图1㊀空间站综合测试系统组成图F i g 1㊀C o m p o s i t i o n c h a r t o f s p a c e c r a f t i n t e g r a t e d t e s t s ys t e m 3㊀综合测试模式设计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传统综合测试模式是总体负责整船(器)技术状态控制,综合测试负责测试组织实施和地面设备研制管理,分系统负责相关测试岗位的数据判读,形成了以总体为中心,三者相互依存的组织模式.随着载人二期任务全面开展,传统的测试模式带来总体和分系统测试人员占用较多,测试实施管理链条较长不能快速处理故障等问题.综合测试设计人员与项目办一起对测试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由综合测试全面负责测试状态控制㊁测试设计㊁测试实施与测试评估.为实现测试设计工作前移,测试设计与测试实施分离,测试前后方协同,机器判读逐步替代人工判读,提高测试效率与质量,缩减测试人员,各载人型号全面实行自动化测试与远程测试模式.3 1㊀自动化测试模式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测试系统为例,各载人型号全面实施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贯穿综合测试设计㊁准备㊁实施㊁评估全流程(图2).依托载人自动化测试软件㊁自动判读软件,实现测试软件集中管理㊁测试精细化设计㊁测试程序自动转化㊁测试数据自动判读㊁测试结果自动评估功能,实现测试准备㊁执行㊁评估全周期一体化和自动化;测试过程实现自动化主导全流程,提高测试效率;机器判读包络全部类型数据,真正实现测试现场 去专家化 ,保证高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率,以及测试人员的缩减[5G7].681㊀航㊀天㊀器㊀工㊀程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1卷㊀图2㊀载人航天器自动化测试模式F i g 2㊀M a n n e d s p a c e c r a f t a u t o m a t i c t e s tm o d e3 2㊀远程测试模式远程测试支持系统用于满足异地总装测试需求,实现测试指挥和测试判读人员在北京,如图3所示,被测航天器及测试操作人员在天津或者发射场的异地整器级和大系统级综合测试[8G9].图3㊀载人航天器远程测试模式F i g 3㊀M a n n e d s p a c e c r a f t r e m o t e t e s tm o d e㊀㊀远程测试系统,包括前方和后方两部分,前方为总装及前端管理与操作测试现场,后方为指挥和判读中心,两者通过光纤链路连为一体,均具备完整的测试能力,各自独立又互为犄角.前方主要负责管理前置供电㊁通信链路建立和模拟器维护,开展测试状态设置工作,辅助进行故障定位分析和应急处置.主要测试队伍置于后方,所有人员(前方㊁后方)按照后方指挥统一安排,开展测试计划㊁控制测试状态设置㊁测试的实施和控制㊁数据监视判读㊁测试数据查询㊁测试总结㊁故障定位分析.4㊀经验与成果4 1㊀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阶段测试经验与成果从发射神舟一号无人飞船至发射神舟七号飞船并获得成功,综合测试经历了4艘无人飞船和3艘781㊀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潘顺良等:我国载人航天器综合测试技术有人飞船的研制测试㊁发射全过程,圆满地完成了各艘飞船的综合测试任务.该阶段综合测试技术设计和实施验证了神舟飞船综合测试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和测试的有效性㊁准确性,通过测试,成功地实现了对神舟飞船的全面检查和综合验证.该阶段神舟飞船综合测试水平和能力,代表了国内当时的综合测试的水平,也为后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综合测试技术,达到提高测试效率,缩短测试周期,减少人员投入的目标提供了指导意见.(1)分布式系统,集中管理控制.整船地面综合测试系统是一个分级㊁分布式的体系结构,以总控设备为数据管理和控制中心,通过局域网与各分系统专用测试设备进行信息交换.测试过程集中管理㊁统一指挥调度,船上所有上行控制命令和供电控制均由总控设备统一发出.(2)远距离测试,减少设备移动.北京地区测试㊁发射场测试采用光缆传输数据和无线转发技术,适应多工位测试,实现远距离测试.主要测试设备固定不动,少数前端设备随飞船移动.(3)自动化应用,提高测试质量.飞船测试中采用自动化测试序列,减少测试操作,提高测试质量㊁效率;在分系统测试人员数据监视的同时,对测试数据进行自动监视判读.(4)模拟真实环境,增加管理难度.飞船测试有飞船工程师或航天员直接参与综合测试过程,形成自动控制与航天员手动控制的联合测试模式,增加了测试指挥组织管理的水平和难度.配置G P S动态模拟源㊁火箭故检系统模拟源㊁船上仪表摄像设备,满足了仪表与照明分系统测试和航天员进舱联合测试的各种测试要求,取得好的效果.4 2㊀交会对接任务阶段测试经验与成果神舟八号无人对接㊁神舟九号有人对接,神舟十号㊁神舟十一号以及天宫一号㊁天宫二号㊁天舟一号交会对接任务测试期间,综合测试技术获得较大发展.(1)O C O EGS C O E结构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更加完善:在完成型号测试任务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载人航天器全生命周期测试的新一代的航天器综合测试系统.通过控制台发送各类指令和注入文件,通过服务器和数据库存储并处理所有测试相关数据信息,提供数据查询显示及分析功能,实现测试现场指挥调度,完成单航天器及组合体大系统电性能测试.(2)开展了数字化测试模式应用:基于自动判读㊁自动化测试等数字化平台,实施数字化模式测试,开展综合测试专业化设计与实施,完成第三方的测试评估.基于数字化测试实施岗位重组,实现测试实施与测试设计分离转型.测试过程管理贯穿数字化测试全过程.数字化测试模式应用于神舟十一号㊁天宫二号等型号,测试实施周期缩减30%,人员由每型号9岗18人缩减到9岗11人,精减39%. (3)实现了测试数据的监视判读:实现了测试参数和指令的自动监视判读,建立了航天器测试基础信息库,管理整器测试过程中用到的遥测数据㊁S C O E数据㊁遥控指令以及设置命令信息;应用了航天器自动判读软件及判读知识库,可实时对测试过程中的参数进行判读,并储存判读知识;实现了对遥控指令的发送进行管理和控制,并通过前端设备发送遥控指令,对航天器的状态进行设置.经过此阶段7个型号判读验证,判读效率较人工判读提高54%.(4)部分设备采用了通用化的设计思路:供配电设备根据航天器的常规供㊁充电需求,设计了通用的供电通道,可根据航天器的供㊁充电通道数量组合使用;射频链路处理设备采用了通用架构设计,按照功能内聚为射频前端㊁变频器㊁中频处理设备和数据处理前端四个部分,可满足航天器所有的射频链路测试需求.形成了包括供配电㊁测控㊁数管㊁控制推进㊁仪表㊁空间技术试验等6个测试专业的载人航天器地面电气支持设备(E G S E)产品型谱. (5)开展单航天器远程监测模式的远程测试应用:成功开展了神舟九号㊁神舟十号㊁神舟十一号㊁天宫一号㊁天宫二号酒泉基地G北京的远程测试任务:建立了远程测试组织模式,前方测试队伍依据发射场工作计划实施测试工作,后方组织测试队伍依据综合测试常规管理规定实施判读工作;建立了远程数据测试系统,支持后方22个关键单机岗位开展发射场远程监视判读.(6)国内首次实现了两航天器间同步一体化联合电测中的系统级实时动态联动,覆盖了两航天器的静态接口匹配性和动态时序的协调性的各项测试,在交会对接任务的电测工作中达到了预期验证效果,为多航天器联合飞行的电测任务方案奠定了基础.(7)国内首次成功利用两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对测试系统及交会对接各模拟器(姿轨控模拟器㊁空空通信模拟器㊁相对定位仿真模拟源等)实现了动态的实时同步驱动控制,有效完成两航天器交会对接的881㊀航㊀天㊀器㊀工㊀程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1卷㊀地面联合电测,达到了预期的应用效果,为未来多航天器间协同交互的电测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4 3㊀空间站任务阶段测试经验与成果载人航天综合测试技术在空间站阶段自动化测试㊁自动判读㊁远程测试能力获得巨大进步.基于载人航天器自动化测试㊁自动判读平台,实施了载人航天器自动化测试模式,基于自动化测试实施岗位重组,实现测试实施与测试设计分离转型,从十年前单个型号综合测试人员18人精简至5~7人.实施自动化测试和远程测试经验荣获2018年 全国质量标杆 殊荣.(1)适用于载人型号全生命周期测试的新一代航天器综合测试系统自动化水平更高㊁系统更柔性更完善,涵盖了供配电㊁测控与通信㊁数管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测试设备;建立了地面设备型谱,实现了测试设备通用化㊁国产化㊁型谱化;经过对测试设备技术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形成了以 射频G数据 一体化处理平台为代表的新一代一体化测试产品,推动了测试模式的转型㊁测试设备技术的跨越.(2)自动化测试工具更显效能,实现了载人型号测试准备㊁测试实施㊁测试评估全流程自动化,实现测试过程中测试项目设计㊁指令操作㊁状态监控㊁过程记录㊁数据判读㊁结果分析㊁报告生成等人工操作 一键式 自动化,提高测试自动化水平,提升型号测试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有效应对多型号测试任务,测试效率综合提升约30%,实现型号正样测试周期由载人二期11个月缩短至6个月.满足了载人飞船㊁货运飞船面向未来批量化任务对高效率㊁高可靠性的需求.(3)运用有限状态机模型构建了载人航天器自动判读系统,建立了一整套适用于载人航天器测试的标准化判读语法体系.针对载人航天对测试过程数据判读的高标准要求,设计了支持复杂逻辑的判据设计模型,判据经过了测试前的精细化验证,在型号测试过程中迭代升级,形成了完整的载人型号的自动判读知识库.单型号自动判读判据约6000~30000条,自动判读覆盖率达90%.解决了载人航天器数据量大㊁类型多㊁数据复杂造成的判读难题,有效减少人员主观判读风险,能快速定位参数单次跳变等人员判读不易发现的问题,提升测试效率和准确性,减少测试人员消耗.(4)针对载人型号所特有的音频数据,采用音频可视化技术和互相关解析技术首次解决了多路音频连续性自动判读的难题,改变了音频测试采用 耳听 的传统模式,将音频判读有效覆盖率由8 3%提升至100%.针对有人参与的仪表测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用于 人G器G地 的交互信息智能处理和判读的闭环测试系统,将识别结果转换为机器数据流与测试系统进行交互,实现仪表数据判读的自动化;针对视频连续性判读和船地间延时精确判读的难题,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引入视频序列度量描述机制,建立视频闭环测试系统,替代了 目视 的传统方法,精度可达100m s,有效完成了连续性和时延精确判读;全面实现遥测参数㊁音视频㊁仪表显示页面由人工判读到机器自动判读质的飞跃. (5)以北京为中心㊁四地五方为一体的远程判读模式,在载人飞船㊁货运飞船㊁空间站等任务中进行了全面实施应用.在空间站天津测试过程中首次实现了以北京为中心的远程指控测试模式,空间站天津现场37人减至12人.神舟十四号发射场巡检任务首次全面使用远程测试模式开展,测控㊁数管㊁总体电路㊁仪表㊁热控㊁应急救生㊁结构机构㊁乘员㊁环控等9个分系统的型号人员均在北京参与测试,测试数据㊁舱内图像㊁总装现场图像,北京同步更新显示并归档,实现了舱内飞船工程师与北京仪表岗位无缝交流确认的测试模式,发射场测试人员进一步减少至12人(神舟十三号远程测试模式20人㊁神舟十二号测试30人).从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场测试任务开始,飞控试验队员在北京远程参与发射场待发段测试,发射场试验人员在发射场远程参与飞控上升段及入轨初期关键动作远程飞控支持,双方异地协同,共同保障发射及飞控任务圆满完成. (6)尝试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 B S E)方法论引入测试用例设计,开展了飞行程序到模飞用例生成一体化研究与设计,打通飞行程序与模飞测试的接口,以空间站模飞测试为试点,按照飞行阶段分别生成测试用例,对段时间㊁指令链㊁数管注入文件㊁特殊指令㊁指令判据通过模型进行统一处理,生成内容标准的测试用例,保证飞行程序到测试用例设计的一致性㊁正确性和设计效率.(7)按照 像飞行一样测试 的理念和原则,在模飞过程中增加了时序的机器自动判读.开展了机器自动时序判读,以飞行时序为判读对象,判读激励是否按照既定的时序关系正常发出,状态是否按照既定的时序安排转换,实现对固化或注入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判读,从多个维度完成模飞过程自动数据判读,解决了载人航天器模飞模式多㊁模飞测试参与981㊀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潘顺良等:我国载人航天器综合测试技术分系统多㊁判读工作复杂度高㊁模飞测试长的问题,实现了模飞阶段机器为判读一岗的自动化测试模式,大幅度提升了自动化测试的测试覆盖率及测试质量.(8)完成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㊁问天实验舱㊁梦天实验舱㊁载人飞船㊁货运飞船在内的世界地面规模最大的五舱联试工作.设计了一体化的航天器上行㊁下行㊁飞行器间信息交互的测试系统,统一了数据时统,统一控制了各飞行器的电源㊁对接总线㊁相对定位㊁推进补加㊁对接模拟器,建立了实时同步驱动的飞行器激励及反馈测试系统,实现了飞行器间动态的测试闭环,支撑了交会对接㊁组合体运行等关键飞行任务在地面的有效验证.5㊀结论与展望载人航天工程实施30周年,载人航天器自动化测试技术㊁自动判读技术等综合测试技术与型号成功共发展,综合测试技术的自动化㊁信息化㊁网络化以及初步的智能化水平在载人航天30年中大幅提高,圆满完成了载人一期㊁二期㊁三期任务过程中面临的并行测试㊁异地协同㊁多器联合测试㊁应急救援快速发射等难题.后续载人重大型号任务多型号并行测试成为常态,测试人员多㊁周期长㊁强度大,后续载人登月等任务具有更高复杂性㊁更高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将给载人综合测试技术带来新的挑战.后续载人航天器综合测试技术在现有自动化测试㊁远程测试基础上,逐步向智能化测试技术发展: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航天器天地一体化智慧协同测试技术研究,开展基于数字孪生的航天器智能自主测试研究,开展测试任务自主规划㊁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健康监测和故障处置㊁器地故障的智能健康监测和快速处置等技术研究,全面提升载人航天器综合测试效能.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张柏楠.中国载人航天开启新征程[J].中国航天,2021(8)8G13Z h a n g B a i n a n.C h i n a sm a n n e d s p a c e l a u n c h a n e w j o u rGn e y[J].A e r o s p a c eC h i n a,2021(8):8G13(i nC h i n e s e)[2]赵吉明,朱维宝,王劲榕.神舟飞船综合测试分系统研制与测试实施[J].航天器工程,2004(1):118G123Z h a o J i m i n g,Z h u W e i b a o,W a n g J i n g r o n g.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t e s t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S h e n z h o u s p a c e c r a f t i n t e g r a t e d t e s t s y s t e m[J].S p a c e c r a f t E n g i n e e r i n g,2004(1):118G123(i nC h i n e s e)[3]王华茂,闫金栋.航天器电性能测试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W a n g H u a m a o,Y a n J i n d o n g.E l e c t r i c a l t e s t t e c h n o l o g y o fs p a c e c r a f t[M].B e i j i n g:N a t i o n a lD e f e n s eI n d u s t r y P r e s s,2017(i nC h i n e s e)[4]王华茂.航天器综合测试技术与发展趋势综述[J].测控技术,2021,40(10):1G8W a n g H u a m a o.O v e r v i e wo n s p a c e c r a f t e l e c t r i c a l t e s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d e v e l o p e m e n t t r e n d[J].M e a s u r e m e n t& C o n t r o lT e c h n o l o g y,2021,40(10):1G8(i nC h i n e s e) [5]杨硕,潘顺良,李鸿飞,等.航天器数字化测试模式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6,24(10):6G8Y a n g S h u o,P a nS h u n l i a n g,L iH o n g f e i,e t a l.D e s i g n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s p a c e c r a f t d i g i t a l t e s tm o d e[J].M e a s u r eGm e n t&C o n t r o lT e c h n o l o g y,2016,24(10):6G8(i n C h i n e s e)[6]何永丛,潘顺良,李鸿飞,等.载人航天器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23(10):3258G3263H eY o n g c o n g,P a nS h u n l i a n g,L iH o n g f e i,e t a l.D e s i g n 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a u t o m a t i ct e s ts y s t e m f o r m a n n e d s p a c e c r a f t[J].M e a s u r e m e n t&C o n t r o l T e c h n o l o g y,2015,23(10):3258G3263(i nC h i n e s e)[7]W e i h eD i a o.R e s e a r c ho n f a s t t e s tm e t h o do f s p a c e c r a f t f o r e m e r g e n c y l a u n c hm i s s i o n[C]//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I A F G l o b a l S p a c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C o n f e r e n c e2021.P a r i s: I A F,2021[8]潘顺良,张明江,李鸿飞,等.航天器远程测试系统设计与应用[J].航天器工程,2015,24(5):113G118P a n S h u n l i a n g,Z h a n g M i n g j i a n g,L i H o n g f e i,e t a l.D e s i g n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s p a c e c r a f t r e m o t e t e s t s y s t e m [J].S p a c e c r a f tE n g i n e e r i n g,2015,24(5):113G118(i n C h i n e s e)[9]P e n g Y i n g.D e s i g n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r e m o t e t e s tm o d e f o r s p a c e s t a t i o n[C]//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73r d I n t e r n aGt i o n a lA s t r o n a u t i c a l C o n g r e s s2022.P a r i s:I A F,2022(编辑:张小琳)091㊀航㊀天㊀器㊀工㊀程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1卷㊀。
简述50赫兹相敏轨道电路的1级测试项目
50赫兹相敏轨道电路的1级测试项目一、引言在现代铁路运输系统中,轨道电路是一种重要的安全保障设备。
而50赫兹相敏轨道电路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其测试项目也显得极为关键。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50赫兹相敏轨道电路的1级测试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读者能够全面、深刻、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50赫兹相敏轨道电路的1级测试项目概述50赫兹相敏轨道电路是指一种用于监测铁路线路上列车位置和运行状态的电气设备。
其1级测试项目是指对该轨道电路进行第一级别的全面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在此测试项目中,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1 50赫兹相敏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1.2 轨道电路的工作机制和信号传输方式1.3 对轨道电路的电气参数进行测试和分析1.4 对轨道电路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1.5 对轨道电路的故障和异常情况进行模拟和处理三、对50赫兹相敏轨道电路的1级测试项目进行深入探讨3.1 50赫兹相敏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在进行1级测试项目时,首先需要全面了解50赫兹相敏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该轨道电路是通过感应线圈和信号传感器来实现对列车位置和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铁路运输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3.2 轨道电路的工作机制和信号传输方式需要详细了解轨道电路的工作机制和信号传输方式。
这包括信号的发射、接收和处理过程,以及其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和传输方式。
通过对其工作机制和信号传输方式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铁路运输系统中的应用和技术特点。
3.3 对轨道电路的电气参数进行测试和分析1级测试项目还需要对轨道电路的电气参数进行全面的测试和分析。
这包括对其电压、电流、阻抗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确保其在正常工作范围内,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4 对轨道电路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1级测试项目还需要对轨道电路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估。
9317测试设备原理
9317测试设备原理9317测试设备原理一、9317测试设备的概述9317是一款高性能的电子测试设备,可以用于测试各种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
其采用模拟信号检测和数字信号处理相结合的技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可靠性等优点。
二、9317测试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1. 适用范围:电子元器件、电路板等的功能测试。
2. 测试精度:- 模拟信号测试精度:±0.01%。
- 数字信号测试精度:±0.5%。
3. 测试速度:最快可达1秒/次。
4. 可靠性: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1500小时以上。
三、9317测试设备的结构原理9317测试设备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 信号输入端口:接收待测试电子元器件或电路板的输入信号。
2. 信号处理部分:包括模拟信号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
模拟信号处理部分主要完成模拟信号的放大、滤波、采样等处理;数字信号处理部分主要完成信号的数字化和处理。
3. 控制部分:主要负责测试过程的控制和参数设置。
4. 显示部分:显示待测试电子元器件或电路板的测试结果。
5. 电源部分:为测试设备提供电源支持。
四、9317测试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1. 前期准备:将待测试电子元器件或电路板连接好,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2. 测试参数设置:根据待测试电子元器件或电路板的参数,设置好测试参数。
3. 测试过程:开始测试后,注意观察测试过程,避免出现异常情况。
4. 故障排除:如出现异常情况,首先检查待测试电子元器件或电路板是否有问题,并进行故障排除。
五、9317测试设备的应用领域9317测试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电信、汽车等领域。
其可用于各种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的测试,如晶体管、二极管、电容、电阻等。
六、9317测试设备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9317测试设备作为关键测试设备,在未来也将发生以下趋势:1. 测试精度将进一步提高;2. 测试速度将更快;3. 功耗将更加低能;4. 面向不同领域的测试方案将逐步完善。
GIS测试高压电测试设备说明书
A new approach to testing gas-insulated switchgearTesting gas-insulated switchgear to date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GIS) are compact and are, therefore, used in applications where space is limited. For commissioning of GIS a high-voltage (HV) withstand test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standards (IEC 62271-203). To date the test voltage needed for a withstand test has been produced by a resonance circuit. This testsystem consists of an HV test transformer and a coupling capacitor. This resonance circuit, a resonant coil, and a power control unit have to be connected to the GIS. Weak points of this testing principle:>The complete test system is difficult to transport,because it consists of very heavy and large components.>It is difficult to use it at test sites with limited space,such as wind turbines.>The HV test lead must be connected to, anddisconnected from, the GIS system for testing. This normally includes a time-consuming venting and refilling process of the SF 6 gas.Auto-transformer CP AT1The CP AT1 allows you to connect the mains supply of the CPC 100 to a three-phase 16 A power outlet, and delivers the required power for the test setup.Control unit CPC 100The CPC 100 supplies the required energy and acts as both measuring and controlling device.Isolation transformer CP TR The CP TR provides a potential-free output signal and compensates the capacitive load.2CPC 100 + CP RC1: testing GIS up to 123 kV ratedCPC 100 + CP RC2: testing GIS up to 145 kV rated voltageInnovative GIS testingWith OMICRON’s CPC 100 + CP RC you can perform GIS tests without the need of a big HV transformer. This is possible because the system directly makes use of a specially designed “Power VT” for testing.This Power VT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GIS and generates the required test voltage. CPC 100 injects power at the low-voltage (LV) side of the VT, producing the necessary voltage on the HV side. As you can directly connect the measuring system to the integrated VT of the GIS system it eliminates the need for draining and refilling any SF 6 gas. The CPC 100 + CP RC system comprises several small and light-weight components (< 21 kg / 46 lbs) which can be transported by one person. With its modular design you can perform GIS tests even at test sites with limited space.Power VTIn addition to the measurementfunction of a VT the Power VT offersthe possibility to generate high voltage for testing.Compensating reactor CP CR With 4 mH (CP CR4) or 6 mH(CP CR6) the CP CR compensates the capacitance in a modular fashion.Your benefits>Light-weight: less than 21 kg / 46 lbsper unit>Small: less space required on site >Powerful: up to 235 kV test voltage >Fast: short measuring time asno draining or refilling of SF 6 gas is necessaryPowerful voltage withstand testingWith the combination of CPC 100 + CP RC1 you can perform voltage withstand tests with a maximum test voltage of 200 kV on GIS systems up to a rated voltage of 123 kV.For testing GIS systems with a rated voltage of up to 145 kV and a maximum test voltage of 235 kV, CPC 100 + CP RC2 is appropriate. This package is supplied with the additional CP AT1 auto-transformer to guarantee the necessary output power of the CPC 100 for higher loads.High-voltage source for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During production or maintenance, impurities can occur in GIS. These can cause major problems in operation.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o perform a partialdischarge measurement during commissioning (acceptance tests). While performing these measurements with OMICRON’s MPD series you can use CP RC as the high-voltage source.GISGIS3voltage4CPC 100: flexible and powerful unitHigh-voltage measurements on GISIf available, you can use a second VT of the GIS system to measure high voltage. As soon as you enter the VT ratio CPC 100 will directly display the actual test voltage.If there is no second VT accessible for the HVmeasurement, CPC 100 can determine the test voltage. It uses the LV input to the Power VT and automatically compensates the losses of the winding to achieve high accuracy.Automatic detection of resonance frequencyThe system’s resonance frequency is automatically detected by CPC 100. This frequency is needed todetermine the absolute capacitive load and for adjusting the frequency to the resonance point of the compensated system.Programmed to individual requirementsThe user-friendly software allows you to program a voltage ram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standard or your personal requirements. After performing the test you can directly assess the values and save the test protocol.Full control of your testsDuring GIS tests OMICRON’s CPC 100 is used as the control unit for the CP RC resonance circuit. Using the front panel of the CPC 100 you can conveniently control the CP RC and define your own test templates. After transferring the test results to a PC, you can create customized reports including graphical result evaluation and further analyses.5CPC 100: the all-in-one systemApart from GIS, the CPC 100 covers a lot of otherapplications in and around substations as well as at the manufacturer’s production site. The powerful device provides up to 800 A or 2 kV with up to 5 kVA over a frequency range of 15 Hz to 400 Hz or 400 A DC .It can test various substation assets, thereby replacing several individual testing devices. This makes testing with CPC 100 a time- saving and cost-effective alternative, especially as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CPC 100 is further expanded by a high number of valuable accessories. Despite its expansive capabilities, the CPC 100 is very simple to use.Thus it is the ideal instrument for all major applications in the area of substation asset testing.Featured assets>Current transformers >Voltage transformers >Power transformers >Power lines >High-voltage cables >Grounding systems >Rotating machines>Switchgear and circuit breakers >IEC 61850 installations >Protection relaysOn load tap changer test equipmentHigh-currentinjection transformerMicro ohmmeter 400 A DCGround resistance meterStep up transformer 2000 VWinding resistance meterPhase angle meterPolarity checkerExcitation curve testerPower meter (P, Q, S)Vector group verification system for power transformersMultimeter (V, I, R, Z, ...)Power / dissipation factor measurement setLine impedance and cable measurementProtection relay tester (one phase V, A, f)Turns ratio meter fortransformers, CTs and VTs Tester for Rogowski coils and other unconventional CTs / VTs (IEC 61850)Complex impedance meter (burdens, cables, lines and transformers)15 Hz - 400 Hz29 kg / 64 lbssingle phase wall outlet400 A DC 800 A AC2 kA (with booster)2 kV12 kV (with booster)6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ordering informationCPC 100Mechanical dataDimensions (W × H × D)(cover without handles)468 × 394 × 233 mm / 18.4 × 15.5 × 9.2 i n Weight (case without protection cover)29 kg / 64 lbsPower specificationsSingle-phase, nominal 1100 V ... 240 V AC , 16 A Single-phase, permissible 85 V ... 264 V AC (L-N or L-L)Frequency, nominal50 Hz / 60 Hz1 There are power restrictions for mains voltages below 190 V AC .2There can be voltage restrictions depending on the integrated Power VT.CP CRMechanical dataDimensions (W × H × D)(cover without handles)262 × 225.5 × 222 mm / 10.3 × 8.9 × 8.7 in Weight20.5 kg / 45 lbsPower specificationsFrequency range 90 Hz ... 120 HzInductivity 4 mH (CP CR4) / 6 mH (CP CR6)Apparent power on secondary side33 kVA rOutputsOutput voltage220 V Output current150 AMechanical dataDimensions (W × H × D)(cover without handles)262 × 225.5 × 222 mm / 10.3 × 8.9 × 8.7 in Weight19 kg / 42 l bsCP TROutputsOutput voltage 180 V (CP TR7) / 220 V (CP TR8)Output current60 APower specificationsFrequency range 90 Hz ... 120 HzInductivity 7 mH (CP TR7) / 8 mH (CP TR8) Apparent power on secondary side10.8 kVA r (CP TR7) / 13.2 kVA r (CP TR8)CP AT1Mechanical dataDimensions (W × H × D)262 × 277.5 × 222 mm / 10.3 × 8.7 × 10.9 in Weight15.5 kg / 34 lbsPower specificationsThree-phase, nominal 3 × 400 V AC , 16 A Frequency, nominal50 Hz / 60 HzOutputsOutput voltage 254 V AC ... 278 V AC (4 steps)Output current16 ACP RC1CP RC2GIS voltage, nominal 123 kV AC 145 kV AC Maximum test voltage 2200 kV235 kVMaximum system power > 40 kVA r for > 1 min > 50 kVA r for > 5 min Maximum capacitive compensation range 1 300 μF at 100 Hz 1 600 μF at 100 Hz Weight 68 kg / 150 lbs103 kg / 227 lbsTemperature Operating: -10 °C ... +55 °C / +14 °F ... +131 °F Storage: -20 °C ... +70 °C / -4 °F ... +158 °FOperating: -10 °C ... +55 °C / +14 °F ... +131 °FStorage: -20 °C ... +70 °C / -4 °F ... +158 °FHumidity range5 % ... 95 % relative humidity, non-condensing 5 % ... 95 % relative humidity, non-condensingPackage specifications7CP RC1 resonance circuit (order no. VEHZ0760)Hardware 11 × CP CR41 × CP CR61 × CP TR8Software1 × HV resonance test system test cardCables and accessories2 × CP RC Y cable 4 m / 13.1 ft black (16 mm 2) 2 × CP RC Y cable 4 m / 13.1 ft red (16 mm 2) 1 × CP RC cable 1 m / 3.3 ft (16 mm 2)1 × Booster connection cable 6 m / 19.7 ft (3 × 1.5 mm 2)3 × Grounding cable (green/yellow) 6 m / 19.7 ft (6 mm 2)1 × Current transformer KSO1041 × Terminal adapters2 × Transport case 1 × CP RC1 user manualCP RC2 resonance circuit (order no. VEHZ0770)Hardware 11 × CP AT11 × CP TR73 × CP CR6Software1 × HV resonance test system test cardCables and accessories2 × CP RC Y cable 4 m / 13.1 ft black (16 mm 2) 2 × CP RC Y cable 4 m / 13.1 ft red (16 mm 2) 1 × CP RC cable 1 m / 3.3 ft (16 mm 2)1 × Booster connection cable 6 m / 19.7 ft (3 × 1.5 mm 2)5 × Grounding cable (green/yellow) 6 m / 19.7 ft (6 mm 2)1 × Power cord 3-pole 1 × Power cord 5-pole1 × Current transformer KSO104 1 × Terminal adapters 3 × Transport case 1 × CP RC2 user manual1The CPC 100 control unit has to be ordered separately.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n the CPC 100, please have a look at the CPC 100 brochure.CPC 100 brochure MPD 600 brochure。
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学中的物理量-高考物理复习
在测量电阻时,选择挡位后首先要进行欧姆调零;二极管发光时处 于正向导通状态,因为黑表笔所接的长管脚为二极管的正极,故短 管脚为负极.
(2)钱华同学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他琢磨了一下,然后又依 次用多用电表电阻挡的“×1”挡、“×10”挡、“×100”挡、“×1k” 挡分别进行了二极管导通状态的准确的测量(多用电表内部电源电动势不 变),他发现二极管发光的亮度越来越_小____(选填“大”或“小”),请帮 助他分析一下具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原因见解析
故障是__A___.
A.A灯丝断开
B.B灯丝断开
C.d、e间连线断开 D.B灯短路
测得c、d间电压约为5.8 V,接近电源电动势,e、f间电压为0,可知 灯泡A断路,故A正确.
(2)接着用欧姆表的“×1”挡测电阻,欧姆表经过 “欧姆调零”, ①测试前,一定要将电路中的开关S___断__开___;
用欧姆表测量电阻时,开关应断开,使得待测电阻与电源不相连.
(1)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检查故障:
①选择开关置于下列量程的__B__挡较
为合适;(用字母序号表示)
A.2.5 V
B.10 V
C.50 V
D.250 V
因为电源的电动势大约为6 V,要使电压挡选择的量程安全以及准确, 则选择开关应选择10 V的量程,故B正确;
②测得c、d间电压约为5.8 V,e、f间电压为0,则
4.用多用电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1)认识二极管:晶体二极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它的符号如图所示,左 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
特点:当给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电阻 很小 ,当给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 电阻 很大 .
(2)用欧姆挡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 将多用电表欧姆挡调零之后,若多用电表指针偏角很大,则黑表笔接触 二极管的 正 极,红表笔接触二极管的 负 极(如图甲);若多用电表指 针偏角很小,则黑表笔接触二极管的 负 极,红表笔接触二极管的_正__极 (如图乙).
探究g3i仪器采集与同步激发的几种工作方式
296
析,在该种辅助道形成之后,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模拟 井口时间,在正式生产之后形成同类检测工具,以形 成同类的检测工具,以有效确定延时的时间及参数, 为G3i仪器采集与Shot Pro Ⅱ的相互连接提供参考[3]。
2.2 G3i仪器采集与Vib Pro编辑器
通过对G3i仪器采集与Vib Pro编辑器连接使用的分 析,G3i仪器采集会产生测试相对应的矫正形式,具体 的检测方法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第一,G3i仪器采集 中,通过一致性测试,可以形成一致性的测试方案, 通过多台震源的分析,确定一致性的检测方法。整个 检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在一致性测 试中,应该使用仪器车外面的第一个采集站,通过系 统产生数据的分析,确定数据资源,当系统产生实时 零误差时,其中的零误差会被作为地震遥测电缆传输 发生延迟。其次,在一致性测试的过程中,通过正确 系统零误差的分析,可以在排列中的任意位置进行测 试。第二,在有线一致性分析中,通过Seg-y数据的选 择,可以将数据程序进行控制,通过一致性测试形式 的分析,对地面力、参考信号灯进行分析,以提数据 资源处理的有效性。第三,无线一致性测试。通过这 种测试方案的分析,可以在允许误差的状况下,对震 源电台的一致性进行分析,之后通过VCE延迟方案的 调整,保证电台一致性。Vib Pro中的电控系统可以对 参考信号、地面力之间的误差进行分析,以实现无线 一致性测试的目的[4]。
3A地网接地测试仪电压测试
3A地网接地测试仪电压测试接触电压、接触电位差的测试接触电压的测量接线图如下图10所示。
可按下述步骤进行测试。
在离接地装置较远处打一个地桩作为电流极,该电流极离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仍取为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长度D的4倍以上。
用导线将仪器面板的C 端子与电流极可靠连接。
再用导线将仪器的E 端子接至被试设备的架构。
仪器的P1 端子接至设备架构上的Pa 点,Pa 距地面高度为1.8 米。
仪器的P2 端子接至模拟脚的电极Pb,该电极可采用包裹湿布的直径为20cm 的金属圆盘,并压上重物。
电极中心距设备边缘距离为1 米。
仪器P1 与P2 端子间并联等效人体电阻Rm,一般取Rm=1.5KΩ.检测接线无误后,接通仪器电源,选择执行“接地阻抗测量”,再设置好测试电流,仪器开始测量,测量完毕,可从液晶屏上读取到阻抗值Z。
最后根据下式计算出接触电压UjUj=Z * Is式中Is 为被测接地装置内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
上述测量中,若仪器电压输入端不并联等效人体电阻Rm,则所得结果为接触电位差。
图 2面板示意图面板功能介绍:1- 电流极(C1) 2 - 电压极(P1) 3 - 电压极(P2) 4 - 接地网(C2P2) 5 - 数据接口(调试用) 6 - 显示器7 - 打印机8 - 按键区9 - 电源开关10 - 电源插座按键区:“”增大键——修改菜单内容,采用循环滚动方式。
“”减小键——修改菜单内容,采用循环滚动方式。
“”功能键——选择菜单项,被选中项反白字体显示。
“”确定键——在“测试”选项上按此键进入测试状态。
第六章:测量接线图3 三极法测量接线图测量电流线D:线径≥1.5mm2 ,长度为地网对角线长度的3 ~5倍;测量电压线1:线径≥1.0 mm2 ,长度为0.618D;测量电压线2:接被测地网测量接地线:接被测地网图4 四极法测量接线图四极法测量时,从地网的地桩上引出二根连接线分别接到仪器的电压极P2、接地网C2两接线柱,然后按测量操作步骤进行测试。
G3i设备维修辅助测试器设计方案
G3i设备维修辅助测试器设计方案
杨丽霞
【期刊名称】《物探装备》
【年(卷),期】2022(32)3
【摘要】G3i仪器是INOVA公司推出的有线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国
内外100多个项目并在一些重大油气发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设备高频次的使用,损坏站体的维修工作量也越来越多。
维修中发现原有采集站体的测试
设备数量较少,在测试仪上测量故障点的操作不易,而且可能造成电源短路等新问题。
另外,短路故障的站体还易造成测试设备损坏。
G3i设备维修辅助测试器的开发,可
有效提高设备维修测试的效率,减少因站体短路而导致的测试设备损坏频次。
【总页数】5页(P199-203)
【作者】杨丽霞
【作者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装备服务处仪器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G3i测试台控制器引发站体指标测试失败故障分析
2.G3i地面电子设备测试项目及测试原理
3.一个维修辅助工具--EN型测风处理仪测试器
4.G3i仪器检波器测试
结果实时监控的实现方法5.不同温度下G3i仪器的检波器脉冲响应测试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OG电测机的基本原理
由于通用测试电路板上的排线插口是固定 的,所以从外接电路板上引出的各排线应根据 具体要连接的单片机引脚和电源线、地线等位 置确定其顺序,使最终的排线插头与排线插口 从接地的一端开始一一对应。这样通过电测机, 就可以驱动控制LCD模块,进行测试。若是与 单片机I/O口引脚连接的排线顺序改变,就需 要在软件程序中改变相应引脚的定义。以下是 一个液晶显示模块进行连接的具体例子。
2003年4月18日 10
由于考虑到程序的通用性,目前的测试电路 板上只采用51系列单片机。而为了能在不额外添 加时序转换电路的情况下同时兼顾测试三种接口 方式,在这里不直接使用51系列单片机的数据/地 址口对LCD模块进行读写操作,而是将单片机的 普通I/O口(例如P1口、P3口)与LCD模块的控 制和数据总线相连,以单片机的I/O口的输入输出 指令来模拟所用接口的读写控制和数据信号。
2003年4月18日 15
液晶显示模块连接实例
以下为一个液晶显示模块进行测试的 连接实例: TSD0467测试线路图 VDD=2.65±0.08V; VLCD=VDD-V5=6.35±0.15V; 电流:Idd=180μAmax
2003年4月18日
16
TSD0467测试线路图
2003年4月18日
2003年4月18日 12
与模块的连接
在电测架上,装有一块外接电路板, 电路板的一端与LCD模块相连,实际连接 时,要根据模块的PITCH值选择合适宽度 的一行焊接点连接(如果要测的是半成品, 需将与模块匹配的导电纸、FPC或TCP与 电路板焊接,若测的是成品,则不需焊 接)。
13
2003年4月18日
17
如图,液晶显示模块TSD0467的外 部共有20支引脚。使用时,将其中要用 于控制的信号引脚/RES、/CS、A0和串 行时钟线SCL、串行数据线SI(这里采用 串行接口方式)直接引出与单片机的I/O 口引线P1.1,P3.1,P3.2,P1.0,P3.0 分别相连,由这些I/O引脚的输入输出信 号来控制显示。VDD、VSS引脚分别接 电源和接地。
三级GPS大地控制网观测数据质量检测
三级 GPS大地控制网观测工作已在全国范 围内全面展开 。根据实施方案 ,三级 GPS大地控 制网观测主要采用基于连续运行基准站的测量模 式 。在该测量模式下 ,由于测点分散等原因 ,作业 小组不能及时利用连续运行基准站的同步观测数 据进行数据处理 。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质量 ,避 免不必要的返工 ,因此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检测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 GPS观测数据进行质量 检测的方法通常有下列两种 。一种是利用 TEQC 软件检测 。 TEQC ( Translate Edit Quality Check) 是 UNAVCO Facility开发研制的软件 ,主要功能为 对 GPS的各种观测数据和 GPS相关产品 (如 IGS 精密星历 ) 进行格式转换 、编辑和质量检核 。其 中 ,质量检核 (QC)部分可检测 GPS接收机静态和 动态观测数据质量 。另一种是利用基线解算结果 进行检测 。基线解算软件可用 GPS接收机随机 提供的商用软件进行 。
摘要 :介绍了观测数据质量检测在三级 GPS大地控制网施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方法 。在 此基础上 ,给出了观测数据质量检测的各种不同指标的定义 ,并讨论了相互关系 ;利用 TEQC ( Translate Edit Quality Check)软件对三级 GPS大地控制网青海测区 48个测点实测数据进行了质量检测 ,并结合基线解算结 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 关 键 词 : GPS大地控制网 ; TEQC;基线计算 ; GPS观测数据质量检测 中图分类号 : P228 文献标识码 : A
4 549 0. 44 0. 57 214F 95 1. 17 1. 52
3 854 0. 35 0. 39 044F 1 020 0. 36 0. 40
4 380 0. 34 0. 44 047F 4 318 0. 32 0. 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I NP 1或测试 信 号输 人 AI NN2 、 AI NP 2 , 具有 增 益
校 准或 失调 校准 的功 能 。图 1所示 的模拟 通路 中另
一
个 关键 器件 是 D AC1 2 8 0 , 这是一 个 2 4位 高精 度 、
电信 号 , 经 过共 模 线 圈滤 除 外 来 的共 模 干 扰 , 将 信
0 引言
G3 i 地震 数 据 采 集 系 统 继 承 了 Ar i e s及 Ar i e s
号幅度 限制 在 ±2 . 5 V 以 内, 然 后 再 将 信 号 送 到
A DS1 2 82。
A DS 1 2 8 2 是 一个 3 2位 的模 数 转 换 器 , 其 内部 结 构见 图 2所示 。它集 多路 选 择 器 、 可 编 程集 成 运 算 放大 器 、 4阶 △ 一 ∑调制器及数 字滤波器 为一体 。 可 通过 多 路 选 择 器 选 择 地 震 信 号 , 输 入 AI NN1 、
c a t i on a n d ma i nt e na n e e
Ke y wo r d s G3 i i n s t r u me n t ,t e s t i n g i t e ms ,c h a n n e l t e s t ,g e o p h o n e t e s t
G3 i 采 集 系统 是 I n o v a 公 司 新 近 推 出的 一 款 地 震 数 据 采 集 系 统 , 其 地面 电子设备包 括交 叉站 、 电源 站 、 采 集站 及 电 缆 等 。本 文 介 绍 了 G 3 i 采集系统模拟数据通 路 的组成及特 点 , 着 重 介 绍 了地 面 设 备 的 测 试 项 目及 测 试 原 理 。 通 过 研 究这 些 测 试 项 目及 测 试 原 理 , 加快我们对 G 3 i 地 震数据 采集 系统 的消化和 吸收 , 为今后 的应用及 维修打 下
野外 生产 效 率及 采集 质量 。
低 畸变 数 模 转 换 器 , 它 接 收来 自采 集 站 数 字 板 上
C P L D发 出的一 位数 据流 , 产 生测 试需 要 的正 弦 波 、
1 G 3 i 模 拟 通 路 的 组 成
G3 i 每个 采 集 站 、 电源站及交叉 站 内部均有 4
方 波 及直 流 电平等 驱动 信号 , 用 于对 AD S 1 2 8 2 及 外
部检 波器 进行 测试 。 G 3 i 针对 模 拟 通 路 的特 点 , 设 置 了 一些 测 试 项 目。按 照测 试通 路 的不 同 , 分 为 通 道测 试 和 检 波 器
良好 的基 础 。
关键词
G 3 i 仪器
测试项 目 通 道 测试
检 波 器 测 试
ABS TRA CT
Me n g B a o we n a n d Z h a o Ya h o n g . Te s t i n g i t e ms a n d t e s t i n g t h e o r y f o r G3 i s y e t e m. E GP, 2 0 1 3, 2 3 ( 1 ) :3 3 ~3 6 ,4 0
2 0 1 3 年2 月
物 探 装 备
第2 3 卷
第1 期
G 3 i 地 面电子设备测试项 目及测试原理
孟 宝 文 赵 亚 红
( 东 方 地 球 物理 公 司装 备 服 务 处 仪 器 服 务 中心 ,河 北 涿 州 0 7 2 7 5 0 ) 赵亚红. G 3 i 地 面 电子 设 备测 试 项 目及 测 试 原 理 . 物探装备 , 2 0 1 3 , 2 3 ( 1 ) : 3 3  ̄3 6 ,4 0
G3 i s y s t e m i s a n e w k i n d o f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I n o v a Co mp a n y .I t S f i e l d e q u i p me n t c o n s i s t s o f RAM , P S U ,F TU a n d c a b l e .Th i s p a p e r n o t o n l y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c o mp o n e n t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b o u t t h e a n a l o g d a t a a c c e s s o f G3 i s y s — t e n ,b r u t a l s o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t e s t i n g i t e ms a n d t e s t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o f t h e g r o u n d e q u i p me n t i n d e t a i l f o r t h e f u t u r e a p p l i -
Ⅱ产 品 的某 些 技术 特 点 , 但 比 Ar i e s系 列 产 品 功 能 更 加强 大 , 性能 更 加 稳 定 。其 地 面 电子 设 备 主要 包 括 交叉 站 、 电源 站及 采 集站 , 每种 站体 内部均有 4个
模 拟通 道 。为 保 证 地 震 数 据 采 集 的 质 量 , G3 i 软 件 提供 了对模 拟通 道 的测 试 , 通 过 这些测 试 , 我们 可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