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主题:《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1.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钢琴学习中的经典曲目《月光曲》展开,通过对曲目的分析和演奏技巧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首曲目的演奏要点。
2. 曲目分析与解读在第二课时中,老师首先对《月光曲》的曲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读。
从曲目的调性、节奏、音阶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曲目的内在含义和表达方式。
3. 演奏技巧讲解在分析完曲目的基本结构后,老师对学生进行了演奏技巧的讲解。
通过对手指运动、力度控制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奏出《月光曲》中的细腻情感和音乐表达。
4. 教学效果评价本节课通过深入的曲目分析和演奏技巧的讲解,使学生对《月光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在演奏时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曲目所要传达的情感。
学生们也在课堂上获得了实际的演奏指导,提升了他们的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5. 个人观点与理解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录与评析,我对《月光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首曲目不仅在音乐结构上富有内涵,而且在情感表达上也非常丰富。
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立意也为我在学习钢琴时指明了方向,让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音乐的艺术魅力。
总结与回顾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深入地了解了《月光曲》(第二课时)的教学实录与评析。
这篇文章以从浅入深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首经典曲目的内涵和演奏要点。
希望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掌握钢琴演奏技巧,体会音乐的美妙与魅力。
文章总结本篇文章对《月光曲》(第二课时)的教学实录与评析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通过对曲目分析和演奏技巧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首曲目的演奏要点。
文章还共享了个人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在第二课时中,老师还对《月光曲》的历史背景和曲目的特点进行了介绍。
《月光曲》是由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家贝多芬创作于1801年,这首曲目被视为古典音乐中代表作之一,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它成为了钢琴曲中的经典之作。
《月光曲》第二课时文字实录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温故而知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26课《月光曲》。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至第三小节,你们知道了什么?生1: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造了《月光曲》。
生2:《月光曲》是两百多年前被贝多芬谱写成的。
生3:《月光曲》是流传的传说。
师:第一至第三小节还说到:有一天夜晚,贝多芬在有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他听到了什么?生1:在茅屋里,传来了他断断续续的曲子。
生2:茅屋里传来了妹妹和哥哥的谈话。
师:在幽静的小山村散步,贝多芬听到了茅屋里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他走进茅屋,还听到了哥哥和妹妹的谈话。
从哥哥妹妹的谈话中,贝多芬知道了什么?生1:他们的生活很穷苦。
生2:盲女孩很想听贝多芬是怎样弹曲子的。
师:从对话中,贝多芬知道了他们俩很喜欢音乐,盲姑娘特别喜欢听一听贝多芬谈曲子。
所以,贝多芬被深深被兄妹俩孜孜不倦追求音乐追求艺术的行为所感动。
所以他决定走进茅屋做什么?生齐答:弹琴。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唤醒学生的记忆,引出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第一首乐曲的原因,激发他们继续研读文本,深入探究的欲望。
二、细读创作源泉,找到灵感。
师:对,我们一起齐读课文第四至第六小节。
(多媒体出示课文第四至六段)生齐读。
师:课文写了贝多芬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琴。
贝多芬弹的第一首曲子叫什么?生:贝多芬谈的第一首曲子叫《月光曲》。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生:他弹的是盲姑娘刚才谈的曲子。
师:贝多芬站在钢琴旁边,弹起了盲姑娘刚才弹的曲子。
这是他弹的第一首曲子。
听完贝多芬弹的这一首曲子,盲姑娘是怎样说的?生:她说:“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师:她怎么说的?生:“弹得多成熟啊,感情多深啊,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师:请看屏幕上的这段话,读一读盲姑娘说的这句话。
(多媒体出示:句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生齐读。
师:句子中有两个感叹号,这两个感叹号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盲女孩对贝多芬的崇敬。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课前播放名人名言,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其中加入贝多芬的名言。
一、直扑重点,感悟画面美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读到了世界著名音乐大师的感人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贝多芬”,也读到了描绘皮鞋匠兄妹听《月光曲》时美丽联想的文字。
下面,我们再次聆听,同时,试着画出不同状态时的“海上月照图”(教师出示图例:云;海:月:。
播放配乐朗读课件),好吗? 师:同学们画得真好,你喜欢关于它们的描写吗?你最喜欢哪些词句,为什么?(随着学生的个性表达,教师重点出示“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等句子。
)师:你能让老师和同学们听出你的重点词吗?师:你听到了哪些重点词,他把握得怎样?你能试试吗? 师:请按照刚才的方法,选一句你喜欢的句子,找出你觉得应该重点突出的词语,恰当的表达出来。
(指名读,齐读。
)二、品味言行,体验情感美师:月洒银光、月穿微云、月下浪涌,大海在美丽地变化着。
看着课文,你觉得变化的仅仅的是大海吗?师:屋内的故事还在继续,发生了什么事呢?请用你的朗读回答我。
师:听完音乐大师的琴曲,盲姑娘的心情如何?(激动,课件出示该句“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谁能表达她的激动?师:同学们再轻轻品读品读这个句子,从字里行间,你能看出盲姑娘还是怎样的一个人?(不仅爱音乐,还懂音乐。
)师:如果你是贝多芬,此时的心情会怎样?(感慨;感动;亲切等。
)板书:感慨感动亲切师:多么不容易啊,命运给了盲姑娘黑暗的世界,她却想在琴声里寻找光明。
面对这样命运坎坷,却自强不息的好姑娘,贝多芬把万千情感化成了一句话。
课件出示:他(感慨地)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生读。
师:贝多芬也没有想到,在这个穷苦的家庭里,他能遇到这么懂他的琴曲的知音,他(感动地)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市公开课)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回顾创作的经过师: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大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它的谱成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师:谁来说说《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生: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贝多芬来来到莱茵河边散步,他走近一间茅屋,听出姑娘很爱音乐,可是,入场券太贵买不起,就情不自禁地走进茅屋,为弹奏刚才那首曲子,贝多芬认为盲姑娘是他的知音,很是激动,于是又弹奏了一首曲子,然后回店把它记录下来,《月光曲》就这样谱成了。
师: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月光曲》生:清幽的月光生:盲姑娘对音乐的酷爱二、体悟旋律的优美师:贝多芬望了望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我们可以从兄妹俩美妙的联想中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请同学们好好地把这段读一读,小组讨论,然后告诉老师。
(学生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老师的问题。
)生:我觉得(读)“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洒满了银光”是曲子刚开始时皮鞋匠所联想到的,这时贝多芬可能是轻轻地按起琴键,节奏也比较慢。
师:那表明曲子很舒缓,对吗?(板书:舒缓)请你读读这个句子,把我们也带到那月光下的静静的海边吧。
生:我觉得月亮刚升起时,照得海面一片银光,这时的月光一定很柔和,那贝多芬弹的曲子也一定很柔和。
师:好,看来这时的曲子是舒缓柔和的。
(板书:柔和)那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生读)生:后来(读)“月亮越升越高……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时的曲子应该逐渐增强,声音也高些,节奏也应该快些啦。
生:我觉得除了节奏加快,它的力度也应该加强了。
生:我觉得这时一定有反复的小节,因为是“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说明曲调有反复。
师:那就是节奏也快,弹得也有劲啦,是吗?(板书:快速有力)谁来读呢?(生有感情地朗读)师: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么读吗?生:“忽然”说明时间很快,所以我读得也快,还有刚才说这时的曲子快速而有力,所以我读“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也读得快,而且有劲。
《月光曲》课堂实录、评析
请发表 意 见
,
这 位 同 学 讲 得怎
-
多芬 的 一 段 名 言 垫
为 学 生 领 会课 文 题 旨 作 了 铺 环 节 的设 计
, ,
这一
,
。
“
导入
”
既 激 发 了学 生 的
,
:
老师 要 求讲传说
应当 从
“
,
开 头 的 话不 要 说
”
。
。
思 想感 情
又 暗 示 了 课 文 的 中心 内容
月 光 曲》 是 怎 样 谱 成的 呢 ? 这 里 还有 一
:
个盲 人 师
生
:
,
又 为姑娘弹 了一 首 曲子
。 。
。
这首 曲子 就 是
个 美丽 动人 的 传 说呢 l
学 生 带 入 情境
。
播 放 《 月 光 曲》 将
。
《 月 光 曲》
,
并 相 机 介绍 了 曲 作 者 贝 多 芬
,
_
贝
大家 听 得 很专 心
《
.
月 光 曲》 课 堂 实 录
执教
:
、
评 析
于永 正
徐 州 市鼓 楼 区 教 研 室
徐 州 市鼓 楼 区教 研 室
特级 教 师
特 级教师
狡理
评折
:
:
徐 州 市教 育局 教 研 室
修替 俊 报 庆
〔评 析 者按 〕
些当讲
看书
,
,
哪 些不 当 讲
。
,
自 己 先 练习 一 下
〔评
:
。
心 学生
,
如 何 才 能 把 语 文 课 上 成 扎 扎 实 实 的语 言 训
《月光曲》(第二课时1教学实录与评析_六年级语教.doc
《月光曲》(第二课时1教学实录与评析_六年级语文教案评析:虚实结合描写的好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
只要学生感受到了,体验过了,让结论融入了一段积极投入过的生命成长历程,结论才会有生机,才会从文本走进心灵。
环节四:换月移情,写出个性之思师:倾听着这动人的钢琴曲,有人联想到的是一马平川的稻海,绵延起伏的梯田;有人联想到时而平缓、时而绵延、时而汹涌如潮的沙丘;有人联想到的却是一场潇潇秋雨。
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会联想到什么呢?师:请静心细听,安神默想,并动笔写一写。
生:我仿佛看见了金色的油菜花地,特别平坦;有小风的时候,油菜花地就有了波浪;吹大风的时候,油菜花地就有大波浪。
师:我想借你的文章读读。
我静静地听着,我仿佛看见了金色的油菜花地,远远望去,像是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黄地毯,又像是一片无垠的金色的湖;起风了,湖里微波荡漾,你摇我曳,你挨我挤,浓浓的香味也在柔柔地流动着;风大了,花涛起伏,连绵不断,汹涌如潮……师:同学们,听出有什么不同?生:您的文字更具体更美了。
生:您用了不少比喻句、四字词语。
师:好文章是读出来的,你读着读着,觉得画面感不强了,就会情不自禁地添一添,改一改。
评析:本环节里,教者假借他人听曲的不同联想启思,借诵读点拨强化“画面感”对于写好联想的意义。
读与写始终互融、互促、互补,这是高段语文应有的语文意识。
环节五:借月拓思,开启实践之门师:《月光曲》会给你带来怎样的联想,回去以后不妨再听听,也可以听听中国的民族音乐《百鸟朝凤》,也许,你又会有新的体验、新的发现。
评析:学生体会到了联想的本质特征,才可能写出千姿百态、灵动韵味的联想。
但是,联想作为一种写作技能,又非可以一蹴而就的。
因此,走进生活,走进音乐大世界,继续倾听与联想,是十分必要的。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市公开课)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市公开课)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回顾创作的经过老师介绍了德国著名音乐家XXX和他创作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
学生们分享了这首曲子的创作传说,即XXX在散步时听到XXX弹奏钢琴,受到月光和XXX对音乐的热爱的启发,创作了这首曲子。
二、体悟旋律的优美老师让学生们通过阅读课文和小组讨论来感受《月光曲》的旋律和节奏。
学生们通过讨论,认为曲子开始时应该是舒缓柔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节奏逐渐加快,力度加强,有反复的小节,进入部分。
学生们通过朗读和解释,更好地理解了曲子的情感和表现方式。
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研究了音乐和文字的结合,以及如何使用联想来丰富文章的内容。
通过欣赏XXX的《月光曲》,我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和力量,同时也能够从XXX想出各种美好的景象和情感。
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联想,让文章更加生动、深刻、感人。
荷叶翠绿欲滴,像是一片片宝石镶嵌在水面上。
白色的荷花像是天使的羽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红色的荷花像是火焰,熊熊燃烧着。
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白蛇传》中的XXX,她就像是从荷花中走出来的仙女。
一只蜻蜓停在荷花上,仿佛是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荷塘里的美景荷塘里的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伞,把池塘挤得满满的。
各种颜色的花儿从荷叶的细缝中伸出来,婀娜多姿,竞相开放。
微风吹来,花儿轻轻摇曳,仿佛荷花变成了小姑娘,荷叶变成了她们的绿裙子,在湖面上翩翩起舞。
我注意到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荷叶的背后,像一个怕羞的小姑娘。
一只蜻蜓在花儿上方飞来飞去,有时停留在花瓣上,有时停留在荷叶上。
这让我想起了四年级学过的《小池》里的诗句:“XXX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
”学生读完这篇短文时,教室里想起了一片掌声。
)于老师让学生评论文中哪些是XXX,从而更进一步知道写文章适当加上XXX的好处。
于老师指出:把蜻蜓改为落在刚刚长出来的还没有XXX展开的尖尖的叶子上,就更符合诗句的原意了。
下课前,于老师又将印好的一篇短文发给学生们,要求他们在作文课上,将它认真修改一下,补充上联想的语句。
《月光曲》教学实录 2份优秀5篇
《月光曲》教学实录2份优秀5篇《月光曲》课堂实录及评析篇一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贝多芬吗?你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谈)小结: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大音乐家。
他的传世作品有许多。
其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叫《月光曲》(板书课题),传说中,关于这首曲子的谱成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看看这首曲子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二、交流预习,以学定教1、交流收获:(1)同学们已经读了这个故事,那么谁能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在这个故事中,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首曲子?(若学生答上一个问题时已说出,这里就灵活处理)哪一个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2、质疑问难:在读书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或是想进一步探究的内容?(根据学生问题的多少确定是直接交流还是小组讨论再交流)3、梳理问题:确定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并相机板书。
4、交流并明确学习方法: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问题你都用什么方法解决呢?(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总结归纳出这节课将要运用的学习方法)三、自主探究,读书感悟(目标:引导学生在读书、思考、想象、交流等的阅读实践过程中,理解曲子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并从中受到感染)(一)了解弹奏月光曲之前的情境(目标:了解曲子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遇到知音后的激动,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1、抓住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读书体会,经历情感体验的过程我们知道贝多芬为穷兄妹俩弹了两首曲子,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前8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他为什么要弹第一首曲子?又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呢?然后把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画出来反复读一读,试试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生自由读书,边读边体会。
3、师凭借问题引导学生谈体会,从中获得情感熏陶: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弹第一首曲子呢?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4、全班交流5、贝多芬怀着同情的心情给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那他为什么弹完一曲还要弹第二首曲子呢?你又从中体会到什么?6、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灵活引导,可用交流引导体会,也可引导朗读盲姑娘的话体会等,使学生体会到贝多芬遇到知音时的激动)7、谁还有不同的感受?8、感情朗读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小结:通过刚才读书交流我们体会到,刚开始贝多芬是怀着对穷兄妹俩的同情来弹一首曲子给他们听的,可是接着他发现盲姑娘不仅非常热爱音乐而且非常懂音乐,他感到非常高兴、激动,于是产生了激情,要再弹奏一首。
《月光曲》课堂实录与评析
《月光曲》课堂实录与评析一、引言《月光曲》是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钢琴独奏曲之一,被广泛认为是古典音乐领域中的杰作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月光曲》的课堂实录与评析,深入探讨这首音乐作品的魅力所在。
二、课堂实录在课堂上,老师首先向学生们简要介绍了《月光曲》的背景和作曲家贝多芬的生平。
接下来,老师便开始详细讲解这首曲目的构成和演奏技巧。
1. 曲式分析《月光曲》以C小调为基调,采用三部曲式(奏鸣曲的标准形式),由悲伤的慢板开头,接着是快板的转折部分,最后再回到慢板结尾。
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整首曲子在节奏上变化多样,充满了戏剧性与张力。
2. 演奏技巧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演奏时,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点:•温柔的弹奏:《月光曲》整体风格较为柔和,要求演奏时轻柔细腻,给人以安详的感觉。
•注意音乐的延续性: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音符之间的连接,保持连贯性和流畅性。
•控制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曲子中快板和慢板的转换需要准确的掌握,以及在演奏过程中适时地加强或减轻力度。
通过这些技巧的指导,学生们逐渐掌握了如何演奏出《月光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韵味。
三、评析1. 曲目魅力《月光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深情的旋律震撼了世人,让人陶醉其中。
它既有着悲伤与忧郁的情感表达,又到了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氛围,给人一种饱含着生命力量的感受。
2. 音乐表达整首曲子贯穿着一种温暖而平静的情绪,它通过音乐表达了作曲家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从慢板开始,以柔和细腻的音符,仿佛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让人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宁静和安慰;而在快板的转折部分,曲子变得愈加热烈,像是一股积蓄已久的力量爆发出来,让人振奋。
3. 曲目演奏与表现《月光曲》的演奏要求非常高,除了技巧上的要求外,还需要演奏者能够真正理解曲目所表达的情感,并将其通过演奏有效地传达给听众。
只有真正将自己融入到音乐中,才能演奏出令人动容的美妙旋律。
四、结论通过课堂实录与评析,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月光曲》这首音乐作品。
《月光曲》课堂实录与评析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课堂导入 • 课堂实施 • 课堂效果评估 • 课后作业与拓展 • 《月光曲》相关资料链接
01
课堂导入
背景介绍
贝多芬与《月光曲》
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和《月光曲》 的创作背景,强调这首曲子在音乐史 上的重要地位。
《月光曲》的三个乐章
简要介绍《月光曲》的三个乐章,以 及每个乐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THANKS
感谢观看
思考题
结合课堂所学,分析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和特点,以及《月光曲》在音乐史上的地 位和影响。
下次课预告与准备
预告
下次课将学习《命运交响曲》的赏析 。
准备
提前预习相关资料,了解《命运交响 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05
《月光曲》相关资料链接
作者介绍
总结词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作品 内涵。
VS
详细描述
在《月光曲》这堂课后,教师进行了深刻 的自我反思,总结了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 之处。针对不足之处,教师制定了相应的 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 ,教师也积极寻求同事和专家的意见和建 议,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04
课后作业与拓展
作业布置与要求
作业一
背诵《月光曲》全文。
要求
准确、流利,注意语音语调和情 感表达。
作业二
完成课后练习题。
要求
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表达流畅 。
作业三
搜集贝多芬的相关资料,撰写一 篇关于贝多芬的小短文。
要求
认真审题,独立思考,按照题目 要求规范作答。
拓展阅读与思考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优秀6篇)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优秀6篇)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篇一说到“对话”,一些教师更多地只想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口头语言交往,这个理解不能说不对,但不够全面。
新课程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因此,作为体现交往哲学理念的“对话”,不仅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激活课堂的教学技巧,更是一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境界;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或争鸣,更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与交流。
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的心灵,这种“对话”需要教师的价值引导,这种“对话”更是一种价值引导下的生成。
现以《月光曲》教学为例,来铨释这种价值引导下的生成。
【眷注期待:对话在期待中酝酿】师:同学们,《月光曲》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想知道老师读了几遍吗?我反反复复地读、如痴如醉地读,读了整整20遍。
读着读着,心中涌动着别样的情绪,像潮水般喷薄而出。
我写下了一首诗,想听吗?师:(配画诗文《月光中的女孩》,背景音乐《月光曲》)好,“大诗人”朗诵给你们听(深情地)。
月光中的女孩,你是月亮女神遗失在人间的孩子。
遍地的荆棘划破了你的双脚,重重的迷雾遮盖了你的双眼,只有音乐淌入了你的心河。
贝多芬是接你回去的天使,指间流淌的音乐化作月光下圣洁的云彩。
托着你薄薄的身躯慢慢飘升,你洁白的羽翼轻轻扇动,回到了温暖花开的天堂……师:听着,想着……或许你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说、想诉,但难以用言语表达。
我知道美丽需要等待,期待你精彩的言说。
生:这诗描绘的图画很美,真的好像在天堂一样。
生:图画里,月光中的女孩在音乐里翩翩起舞,显得楚楚动人。
师:说得也很美。
同学们,你们会写诗吗?生:(摇头)不会。
师:写诗并不难,老师写这首诗,灵感来自于课文,激情也来自于课文。
大家多读课文,也能写诗,而且写起来会比我更精彩。
因为,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月光曲教学实录及反思(优秀6篇)
月光曲教学实录及反思(优秀6篇)《月光曲》课堂实录与评析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正确规范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3、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景象;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4、学生能够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劳动的人民音乐家。
二、教学用具:POWPOINT幻灯片、《月光曲》的音乐、课文中有关描写《月光曲》的画面(条件允许)三、教学过程:一、启动:谈话激趣1、同学们,也许你们听说过大音乐家贝多芬和他的《月光曲》吧!大家知道这首曲子是如何谱写成的吗?通过学习课文《月光曲》,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
2、板书课题:月光曲二、互动:(一)整体感知: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的生词相信大家都认识了。
检查字词。
莱茵河入场券蜡烛盲姑娘琴键恬静汹涌安详陶醉注意强调:“券”的读音恬静、安详、陶醉的意思。
2、指名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二)细读感悟:1、谈话: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这一传说故事的内容,大家想不想亲耳聆听这首著名的乐曲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美妙的音乐中。
(播放《月光曲》的片段)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交流对学生的不同感受都给予肯定)2、选读第九自然段,感受月光曲的美好意境。
(1)兄妹俩听着贝多芬先生弹奏乐曲,他们感受到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的?请学生仔细读9、10段,让学生体会哪些是皮鞋匠看到的,哪些是他想到的。
学生可以分清“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和“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是在描写实在事物。
其余部分是哥哥听着琴声而产生的联想。
请同学们读哥哥联想的内容,想一想哥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为什么说哥哥“知道妹妹也”仿佛看到了她从未见到过的景色。
引导学生体会出:①贝多芬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弹奏出来的曲子是一流的,而且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是带着感情创作的,有很大的感染力。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一、引言在音乐教学中,“月光曲”作为一首经典的钢琴曲目,常常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将探讨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曲式结构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评析。
二、技术评析1. 演奏技巧的培养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将着重培养学生的指法灵活性和手部协调能力。
通过练习音阶和琶音等基本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驾驭曲目中的琶音和转位和弦,使得演奏更加流畅和自然。
2. 曲式结构的理解除了技术上的培养,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对曲目的曲式结构进行深入理解。
通过分析“月光曲”整首曲子的起承转合,引导学生掌握曲子的整体结构,使得演奏更具有连贯性和表现力。
三、情感表达的引导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对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通过模仿和理解作曲家的情感表达,使得演奏更具有真实感和感染力。
老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对曲子进行自由演绎,以此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四、总结与回顾在经过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后,学生应当对“月光曲”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
通过练习技巧、分析曲式结构和引导情感表达,学生已经在逐渐驾驭这首曲子,并开始在音乐表达方面展现个人特色。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月光曲”作为一首经典的曲目,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技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这首曲子进行深入的理解与表达。
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尾声通过第二课时的教学实录与评析,我们不仅对“月光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更为音乐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兼具提供了有益的探讨与指导。
知识文章全球信息网:(文章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撰写的文章内容会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五、情感表达的加强在第三课时的教学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月光曲》教学设计及反思 《月光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月光曲教学设计及反思《月光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月光曲》的音乐背景和作者介绍;2.学习第二部分乐谱的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理解和随感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月光曲》音乐背景和作者介绍;2.第二部分乐谱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重点1.学生对《月光曲》的音乐背景进行深入了解;2.学生能正确理解并演奏第二部分乐谱。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音乐背景和作者介绍(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月光曲》的音乐背景和作者贝多芬的简介,并播放相关音乐片段以引起学生的兴趣;2.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师生共同讨论。
第二步:第二部分乐谱演奏技巧(3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第二部分乐谱,并重点介绍其中的节奏、速度和音符变化等内容;2.教师演示正确的演奏技巧,学生模仿并跟随演奏;3.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练习,互相交流并纠正错误。
第三步:小组演奏及反馈(2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演奏,展示自己的成果;2.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达音乐情感;3.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共同进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活力,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演奏活动。
然而,在小组练习和演奏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1.需要加强学生对乐谱的理解。
在第二部分乐谱的演奏技巧环节,部分学生对音符变化理解不够清晰,导致演奏不准确。
下一次可以增加练习的时间,让学生更加熟悉乐谱内容。
2.需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虽然在小组合作练习中,学生互相交流并纠正错误,但有些学生在组内表现过于依赖他人,缺乏主动性。
下一次可以加强小组分工合作和互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只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同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月光曲第二课时全国一等奖课堂实录
月光曲第二课时全国一等奖课堂实录好的,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月光曲第二课时全国一等奖课堂实录: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月光曲》的音乐,引导学生欣赏。
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曲子怎么样?你们知道它是由谁创作的吗?学生:这首曲子很好听,是贝多芬创作的。
教师:非常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贝多芬的另一首著名钢琴曲——《月光曲》。
2. 教师介绍作者及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与现实的关系。
教师: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而《月光曲》则是他为纪念一位姑娘而创作的一首钢琴曲。
这首曲子与现实中的一些事情有着密切的联系。
你们知道吗?学生:不知道。
教师:贝多芬曾经在一个晚上听到了穷苦的兄妹俩的对话,感受到了穷苦人的苦难和坚强。
他被他们的生活所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钢琴曲来纪念他们。
这首曲子所表达的情感和现实中的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我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不仅要关注音乐本身,还要了解它的背景和与现实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1.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教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问题:贝多芬为什么会被兄妹俩的对话所感动?他为盲姑娘弹完一曲后,为什么又再弹一曲?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很好。
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有没有答案吧。
2. 理解课文,把握重点。
教师:通过朗读和讨论,我们知道了贝多芬是被兄妹俩的对话所感动,而盲姑娘的处境也让他产生了同情和共鸣。
同时,他也想给兄妹俩留下美好的回忆。
所以,他为盲姑娘弹完一曲后,又再弹一曲。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有没有其他重点句子需要我们理解的呢?学生:有。
教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句子吧。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了贝多芬的琴声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体现,更包含了他的情感和激情。
教师:没错。
这也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它能够感动人心,引发共鸣。
贝多芬的琴声之所以能够打动盲姑娘,也正是如此。
所以,我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不仅要关注音乐本身的美妙,还要感受到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月光曲》(第二课时1教学实录与评析
《月光曲》(第二课时1教学实录与评析导读:本文《月光曲》(第二课时1教学实录与评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月光曲》(第二课时1教学实录与评析作者/ 辛晓明李庄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
教学目标1.用看文字想画面的方式朗读课文。
积累有关字词,背诵第9自然段,习得积累方法。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感受《月光曲》的美好。
教学过程环节一:扣月抓词,感受月景之美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已经初步学习过《月光曲》这篇课文。
从写作的角度看,文中可以缺少关于月光的描写吗?(不能)这叫篇中扣题,具体描写。
师:课前让大家找出描写月光的段落,抄写与月光有关的词语。
描写月光的段落是哪些段落?(第8、9自然段)师:现在咱们听写一组与月光有关的词语。
提笔即练字,请规范、工整、快速地书写。
(披上银纱、格外清幽;微波粼粼、洒遍银光;越升越高、穿过微云;浪花雪亮、接连涌来;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师:谁愿意展示自己的听写?师:字写得怎样?生:我觉得他的笔画写得很有力,像毛笔字一样有提笔、有顿笔。
生:我觉得他的间架很合理,很好看。
师:间架决定汉字的整体感觉,甚至比笔画更重要!师:(课件出示语段)同学们,这都是与月光有关的词语,谁来读一读?师:渎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我仿佛看见皎洁的月光正照耀着大海,海上银光闪闪。
师:这就叫微波粼粼、洒满——(银光)。
还有谁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生:我仿佛看见大海起风了,浪花老高老高、雪亮雪亮的。
师:这就叫浪花——(雪亮),接连——(涌来)。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感觉词语,这样原本枯燥的文字就有了生命的活力,就有了魅力无穷的形象。
来,带着你的想象读。
评析: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积累并不是绝对局限于课后框定的几个字与词,积累的意识与态度决定积累的厚度与高度。
当然,对于一节语文课来说,积累不是一个割裂的局部,而是课堂言语实践场里的有机部分。
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第二部分
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第二部分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第二部分第二课时第二部分师:你们学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课文没有?生:没有。
师:没学过。
俄罗斯在很早以前,有位画家叫列宾,他坐的船在伏尔加河上走,因为是逆流和顶风,所以船走不动,要用很多的纤夫拉着它走,知道不知道?生:知道。
师:他看见衣衫褴褛的这些纤夫,那么苦,在拉着船往前走,他画了一幅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他用他的色彩和线条作工具,来表达对纤夫的同情和当时的感受。
那么现在贝多芬看见什么了,他才创作出这首曲子来?他是被什么感动了?生:他被盲姑娘虽然眼睛瞎了,而且家里很穷,却还是那样学他的乐曲所感动。
师:你们刚才在最初读了一遍课文以后发言,有的同学说,为什么贝多芬弹了一首又一首,创作出《月光曲》呢,有不少同学说,他是对穷人的同情,还有人说贝多芬不嫌贫爱富,他同情穷人就写出这样的曲子,你们还这样认为吗?生:不是。
{这个环节太好了,强力顶、顶!}师:现在怎么认为?他为什么要创作《月光曲》?他的激情从哪来?生:他的激情是从姑娘身上来的。
因为贝多芬觉得盲姑娘爱音乐,也很懂音乐,觉得遇到了知音,就不由自主地又弹了一曲。
师:对不对呀?芬看到兄妹俩这么热爱音乐,所以他心情不平静。
师:有道理,说得还不太清楚,我给画几个符号大家看一看,(在板书的前后两大部分间画了三个“~”)这样一来,两部分连接起来,你们仔细看一看,内容是写什么的?生:我觉得《月光曲》写了贝多芬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师:不是,看清楚。
生:我觉得贝多芬的《月光曲》是写盲姑娘眼睛虽然瞎了,但却依然学琴和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师:也不对。
你们没有注意我刚画到黑板上的那三个符号。
生:我觉得“月亮升起”这一层是说贝多芬听到琴声有一分触动,后来,“月亮升高”贝多芬看到兄妹俩后十分感动,后来“月光照耀”是说贝多芬遇到知音后,非常激动,这里表达贝多芬的心理变化。
师:你们发现他把前后两部分怎么样了?生:连起来了。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教者反思及评课交流[教学实录]一、回顾导入,读文入境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月光曲》这篇课文,大家回想一下,月光下的莱茵河畔,贝多芬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他为什么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又弹了一曲?生:贝多芬散步时,听到有人弹自己的曲子,觉得好奇。
他走近茅屋,从盲姑娘和哥哥的谈话中,,知道姑娘酷爱音乐,很有音乐天份,可是家里穷,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买不起。
贝多芬觉得他们很可怜,很同情他们,他想应该进去给他们弹一曲。
(师板书:好奇、同情)师:哦,仅仅是出于同情吗?生:不是的,皮鞋匠因为家里穷,不能满足妹妹的要求,心里很难过。
妹妹很善解人意,能体谅哥哥,忙反过来安慰哥哥,这种亲情是多么可贵。
贝多芬被他们深深感动了,所以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生:我觉得,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第一首曲子时,是出于个人同情心;弹第二首曲子,是出于对有盲姑娘这样一个特殊的音乐知音万分激动,而且看到了那清幽的月光,才有了再弹一曲的冲动。
(师板书:激动)师:说得好!这些同学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读书就该这样。
是什么样的话语,什么样的情境,让贝多芬的内心情感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体会体会。
(师领读,生串读课文第一部分。
)二、读中感悟体会感情师:遇到了这样一位特殊的的知音,贝多芬激动万分。
他为盲姑娘弹的第二首曲子就是——生:《月光曲》。
师:当时,茅屋里是怎样的情景?贝多芬的琴声,给穷兄妹俩带来了什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传说的第二部分,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读懂了什么,动笔在书上写一写。
(学生自由读文、想象、作批注;师巡视,关注读书情况)师:同学们通过认真读书,有了自己的思考,把你想象到的、体会到的说出来,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有不理解的,也提出来一起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师巡视,参与)师:(点击,出示画面)此时,茅屋里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愿意来描述一下?生:这时,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