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中辨治慢性杂病真寒假热证验案4则

合集下载

郭氏痧胀玉衡-玉衡要语

郭氏痧胀玉衡-玉衡要语

痧分表里辨痧之初发,必从外感。

感于肌表,人不自知,则入手半表半里,故胸中作闷,或作呕吐,而腹痛生焉。

此可以刮痧而愈不愈,用荆芥汤、藿香汤之类而选用之。

痧感于半表半里,人不自知,则入于里,故欲吐不吐量欲泻不泻。

痧毒冲心,则心胸大痛,痧毒攻腹,则盘肠吊痛。

此可以放痧而一意,不愈,用陈皮紫朴汤、棱术汤之类而选用之.痧中子里,人不自知,则痧气壅阻,恶毒逆攻心育,立时发晕,即欲刮痧而痧不起;即欲放痧而扶之不起,必不得放,即扶起放之,而发晕之时,气血不流,放之亦无紫黑毒血流出,即有些须,亦不能多,略见紫黑血点而已。

此疹毒入深,大凶之兆。

斯时病家求救甚切,方可用药。

余但审脉辨证,的系风寒暑湿,气血、食积、痰饮,何因而施治,令其苏醒,气血流动,然后扶起放瘀,渐以调治。

如不醒,即择牛黄丸,三香丸、救苦丹之类以救之。

如此重症,必需医者慈心大发,立时连进汤丸,方能有效,迟则必死。

治痧直看凉热病犯太阳,则头痛发热;犯少阳,则耳旁肿胀,寒热往来;犯阳明,则面目如火,但热而不寒;犯太阴则腹痛;犯厥阴则少腹痛或胸胁痛;犯少阴则腰痛而皆身凉。

犯乎肺则咳嗽痰喘微热,甚则鼻衄;犯手心则心痛或心胀头额冷汗如珠,而身或热或凉;犯乎膀既则小便溺血,甚则身热;犯乎大肠则痢下脓血,重则呕吐身热;犯乎肝则沉重不能转侧,哺热、内热,甚则吐血;犯乎三焦则热毒内攻,上则口渴,下则便结。

治痧当辨身凉身热:盖县凉者、内热者,宜攻其里,表热者,室透其肌。

唇舌辨痧者,急症也。

若昏迷不醒,口不能言,其心胸烦闷,一种难过之苦,将何以辨之?治宜先观其唇舌。

色黑者凶;色黄者重;色淡红者,较之略轻。

盖黄色而知内热,黑色而知热极,淡红色虽热,用药不可太冷。

又要看有苔无苔,其症始有治法矣。

大小便宜通痧症危急,大便不通,急宜放痧而攻之;小便不通,宜放痧而分利之。

咽喉治法痧症危急,若犯咽喉,则疾喘如锯,先放其痧。

急用薄荷、鼠粘子、童便、山豆根之类以清之,或兼用冰硼散以收之。

郭立中教授治疗腰酸验案

郭立中教授治疗腰酸验案

[ 】 李 惠治 .经方传真I .北京: 1 N] 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 ,9 4 10 19:2. [ ] 周仲瑛 .周仲瑛医论选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0 7 7 2— 2 M] 20: 9
7 腰时偶酸 , 守方续进 , 以资巩 固。
[】 龙 维英 , 4 邹莉玲 , 伍学渊 .草珊瑚 浸膏液对 流行性感 冒病 毒的抑制效果观察【] 江西 中医药 ,9 82 ( )4 — 2 J. 1 9 ,0 3 : 1 4 . 【 ] 宣志红 .痰热清注射 液联 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 5 炎临床 观察 [] J.中国中医急症 ,0 9 1 ( )5 5— 1 . 20 , 84 : 1 5 6
象 , 以生熟地黄并用 , 故 大滋肾水 , 兼制附子 、 细辛辛热伤 阴之弊,
并 寓 有 “ 补 阳者 , 于 阴中 求 阳 ” 义 ; 善 必 之 同时 与 附 子 、 石 、 膝 磁 牛 相 配 , 有 引 火 归元 之 功 ; 脊 除 补 肝 肾 、 筋 骨外 , 民 间治 疗 又 狗 壮 为 扁 平 疣 之偏 方 , 为业 师 周 仲 瑛 教授 所 喜 用 , 用 量偏 重 。 药 素 故 】诸
补 肝 肾 , 健 筋 骨 , 以 解 郁 活血 , 火 归 元 。处 方 : 附 片 1g 强 兼 引 制 0, 茯 苓 1 g 白术 1g 白芍 1 g党 参 1g 木 瓜 1 g桑 寄生 1g 杜 0, 0, 0, 5, 0, 5, 仲 1g续 断 1 g狗 脊 2 g怀 牛 膝 1g 磁 石 3 g 先 煎 )路 路 通 5, 5, 0, 0, 0( , 1 g骨 碎 补 lg 生 地 黄 、 地 黄 各 1g 细 辛 3 。 日 1 , 煎 0, O, 熟 2, g每 剂 水 分 服 。 二 诊 (0 7年 1 20 0月 1 3日 )药 后 腰 酸显 减 , 搐 未 作 , : 抽 但

郭忠主任医师治小儿杂病验案

郭忠主任医师治小儿杂病验案

老 中医郭 忠 主 任 医 师业 医 近 4 0年 , 床施 治 , 临 收效快 捷 。笔 者随 郭 师待 诊 多年 , 兹择 其 治 小 儿杂
病经 验 , 以飨 同道 。 1 急性上 呼 吸道感染
祛风 解 表 ; 花 、 翘 及 板 蓝 根 清 热 解 毒 ; 银 连 白术 、L L i 药、 甘草扶 脾益气 ; 柴胡遢余 热 ; 莲肉健 脾化湿 : 内 码 鸡、 麦芽 、 楂运 脾 消积 , 焦 化食 滞 Z t 肺炎 l OL 迪 ×, , 女 5岁 , 院 9 7 患 儿 咳 嗽 J 频 , 住 7 l ’ 喉 问痰 呜 、 吐不 爽 2 余 日, 咯 0 自汗不 多 裔 体 : 惭肺 呼吸音 粗 , 闻 及干 湿 罗 音 西 医诊 断 为肺 炎 郭 可
魏 ×, ,1 月 , 院 号 105 发 热 恶 寒 4 男 1个 住 088 日, 泻奶 瓣样 大便 , 腹 日行 4次 , 不咳嗽 。经 补 液 、 抗 感 染 、 热 等治疗 , 解 不见 获效 。郭 师诊 察 苔 薄质 淡 , 指 纹淡紫 。遂 拟疏散 风邪 、 导滞 消食方 : 荆芥 、 防风 、 焦楂 、 内金 、 胡 、 翘 各 1g银 花 、 蓝 根 、 鸡 柴 连 O, 板 白 术、 山药 、 肉 、 芽 各 1g甘 草 8。3 后 症 状 改 莲 麦 5, g 剂 善 , 便 已调 . 大 日行 成形 , 恶寒 消失 , 身热顿 挫 。 按 : 师认 为 , 'L “ 阴稚 阳 ” 体 , 郭 /J为 稚 I 之 脏腑 娇 嫩 , 理 疏 松 . 表 不 固 , 被 六 淫 之 邪 侵 袭 ; 邪 腠 卫 易 感
后, 稚 阴未 长 , 阳未 充 ’ 困 稚 ’ 邪正 交 争甚 为激 烈 , …
师认 为 证属 肺 脾 气 虚 治 以健 脾 化痰 、 湿 宜 肺 利 处方 : 参 1g 自术 、 苡{ 、 苓 各 1g 陈 皮 、 党 8, 薏 _茯 _ = 5, 制 半夏 、I 母 、 楂 、 胡 各 lg 鱼 腥 草 2g 廿草 J贝 J 焦 前 0, 0, 8。3剂 , g 日服 1剂 , 数 次频 服 , 嗽 减 轻 . 已 分 咳 痰

真寒假热证案例大全!!!

真寒假热证案例大全!!!

真寒假热证案例大全真寒假热(外阳内阴)真寒假热证,如同命理学中的从格。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如同命理学中的正格。

真寒假热,外阳内阴,如同大离之卦。

当治对则成乾卦,当治错则成坤卦全阴死也。

《景岳全书·传忠录》:“寒热有真假者,阴证似阳,阳证似阴也。

盖阴极反能躁热,乃内寒而外热,即真寒假热也。

假热者,水极似火也。

凡病伤寒,或患杂证,有其素禀虚寒,偶感邪气而然者;有过于劳倦而致者;有过于酒色而致者;有过于七情而致者;有原非火证,以误服寒凉而致者,凡真热本发热,而假热亦发热,其证则亦为面赤躁烦,亦为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或为气促咽喉肿痛,或为发热,脉见紧数等证。

昧者见之,但认为热,妄投寒凉,下咽必毙。

不知身虽有热而里寒格阳,或虚阳不敛者,多有此证。

”其证口虽干渴而不喜冷,即喜冷饮亦不多,或大便不实、先硬后溏,或小水清频,或阴枯黄赤,或气短懒言,或色黯神倦,或起倒如狂而禁之则止,或斑如蚊迹而浅红细碎,脉沉细迟弱,或虽浮大紧数而无力无神。

真寒宜温,用四逆汤、八味丸、理阴煎、回阳饮等方。

内有真寒,外见假热的证候。

其产生机理是由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而成,故又称“阴盛格阳”,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形成虚阳浮越阴极似阳的现象,其表现如;身热,面色浮红,口渴,脉大等似属热证,但病人身虽热却反欲盖衣被,渴欲热饮而饮不多,面红时隐时显,浮嫩如妆,不象实热之满面通红,脉大却按之无力。

同时还可见到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症状。

以上之症状出现也不一定如书上所说的,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是不同的,同样是真寒假热证,但出现症状也各有千秋。

所以,热象是假,阳虚寒盛才是疾病的本质。

一。

喻嘉言治徐国珍一案徐国桢,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复置不饮,异常大躁,将门牖洞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更求入井。

一医汹汹,急以大承气与服。

喻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谓曰:“此用人参附子干姜之证,奈何认为下证耶?”医曰:“身热目赤,有余之耶,躁急若此,再与姜附,逾垣上屋矣。

扶阳泻下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运用体会

扶阳泻下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运用体会

扶阳泻下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运用体会郭立中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瘀热病机)行政主任,国医大师周仲瑛名医工作室主任,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国家性代表传承人周仲瑛教授学术继承人。

本人有幸能随郭老师临证侍诊,亲聆教诲,受益匪浅。

笔者在跟师学习中运用扶阳泻下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现举一例。

郝某某,男,51岁。

初诊:2013年2月17日主诉:乏力三年余,恶心两月余。

现病史:慢性肾炎蛋白尿3年余,伴血压高,近两个月以来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在当地医院查血肌酐356umol/L,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同时给予药物对症治疗效不显遂转入我院。

刻下:面色萎黄,腰酸乏力,神疲嗜睡,恶心,纳少,胃脘堵闷胀满,伴心悸、胸闷,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胃寒,手足不温,时出冷汗,大便偏干2日一解,夜尿3-4次。

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实验室检查:血肌酐356 umol/L,尿素氮23 umol/L,血红蛋白79g/L,血压:175/100mmHg,尿蛋白+++,尿潜血++,B超显示双肾缩小,回声增强,左肾多发性囊肿。

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内科临床上可谓是疑难杂症,患者生活,饮食严重失质,或治不得法可逐渐形成尿毒症,最终走向透析之路。

孰不知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以火消阴。

下焦火弱,中焦乃虚,火弱不足以制阴,土虚不能制水而水气泛滥,土薄不能伏火而火不潜藏,阳气外越而阴水散漫,阳气不足,气化不宣,三焦不得通利,气滞瘀阻阴水内停乃成水肿。

阳旺则阴邪瘀滞可消,三焦通利则脏腑气机乃得通调。

此患者蛋白尿、水肿皆未得到及时控制,终成虚损之体,肾功能已严重受损,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中医肾厥范畴,立极之阳气虚衰乃本病之根源。

在治疗中遵《内经》阳生阴长之旨,着眼于整体,强调温扶其阳,大助生化之源,抓住温阳化瘀,调理脾胃,阳气足,气化行,则阴邪瘀阻得消。

初方:桂枝15 g,茯神15 g,半夏15 g,陈皮15 g,苍术15 g,藿香15 g,厚朴15 g,炙甘草6 g,灶心土100 g(煎汤代水),生姜60 g. 7贴日一剂水煎服。

重用龙骨牡蛎治疗疑难杂证验案4则

重用龙骨牡蛎治疗疑难杂证验案4则

中 图分 类 号 R 4 . 2 97 6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9 X( 0 0 0 — 0 2 0 6 2 3 7 2 1 )9 0 4 — 2
以上 四例 皆采用 温覆 取汗 之法 , 其原 理何在 ?汗 法 , 皆谓治 表证 , 证 当汗 。李 教授 认 为其 实表 证 俗 表 尹 岭教授 临 床三 十余 年 , 临证 经 验丰 富 . 每遇 疑 非 皆 当汗 . 证亦 非 皆禁 汗 。此 四案并 非新 感 . 无 难 杂证 . 里 亦 常见 他从 阴 阳离 合 的角度 进行 病 情分 析 . 擅 恶寒 、 汗 、 无 脉浮 等表 证 , 纯属 里证 , 以汗 之 ? 因寒 长 使用 重 剂 量 龙 骨 、 蛎 治疗 , 获奇 效 , 何 牡 多 现介 绍 验 痹于 里 . 汗之 以祛邪 故
( 解放 军总 医院 , 京 10 5 ) 北 0 8 3
指 导 : 岭 尹
痛 为寒 邪痹 阻所 致 。虽 恙 已三 四年 . 然寒 邪 未除 . 仍 当汗 解 以祛寒 。得 畅汗寒 散经 脉畅达 而痛 除 可见 . 寒客 无论新 久 , 只要 有寒 , 即当温散 。
5 体 会
关键词 龙骨 牡蛎 验 案
王 某 , , l 。 18 男 3 岁 9 0年 1 月 2 1 0日初诊
葛 根 1 g 麻 黄 9 , 枝 1 g 白芍 1g 生 姜 6 法 辨治 高 血 压病 、 心病 、 湿等 内伤 杂病 . 得较 8, g桂 2, 2, 冠 风 取 片, 炙甘 草 7 , g 大枣 6枚 。 2剂 。 h服一 煎 , 4 温覆取 汗 好疗 效 待遍 身絷 絷微 似汗 , 则停 后服
传 . 于五 脏 。若 正气 虚 者 , 舍 外邪 亦 可 直 客 胃肠 , 直 板 动 作 . 腕 皮 肤 有 蚕 茧 大 隆起 疤 痕 . 问 患 者 自 双 询 人三 阴 此 四案何 以知 寒客 于里 ?据 脉 而断 。脉 沉 咬 所 致 。曾服 用 苯 巴 比妥 、 妥 英 钠 、 苯 丙戊 酸 钠 、 卡 弦拘 紧 . 阴寒 痹郁 凝 泣 之象 。寒 主收 引 , 客则 气 马 西 平 、 石 滚 痰 丸 等 药 物 均 无 明显 疗 效 。体 格 发 乃 寒 礞 机凝 滞 , 脉 不 畅 , 脉 沉 弦 拘 紧泣 滞 , 种 脉 象 李 育 正 常 , 理 发 育 幼 稚 , 色 正 常 , 红 苔 白 , 体 血 故 此 心 面 舌 舌 教授 称之 谓 痉 脉 。见 此 脉 。 可断 为寒 邪 凝痹 , 见 表 肥 大 , 龈 增 生 , 象 浮 弦 。 乃 阳不 入 阴 , 魄 飞 若 牙 脉 魂

刘建设主任医师治疗“真寒假热”证验案心得

刘建设主任医师治疗“真寒假热”证验案心得
6 8
内蒙古 中医药
刘建 设 主任 医师 治 疗 “ 真寒假热" 证 验 案 心得 △
张淑 丽 高 莉 蔺忠梅 关键 词 : 刘 建设 ; 真 寒假 热证 ; 经 验 中图分类 号 : R 2 4 9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5 ) 1 1 - 0 0 6 8 — 0 2
个月 2 0 1 4 年 9 月 2 3首诊 。患 者 3月前 车祸 外 伤骨 折行 膝关 节 1 刘建 设 主任 医师 为全 国名 老 中医 、 河北 省首 届 名 中 医 、 国家首 2 2月前 因家 事烦 扰 、情绪 焦躁 后 出现 届 中 医临床 优 秀人 才 、 国家第 五批 师 承指 导老 师 , 长期 工作 在 临床 内固定 手术后 一直 卧 床休 息 ,
线, 擅长 治疗 内 、 外、 妇、 儿 多科 疑难 杂 症 , 临证 常 能从 纷 繁 复 杂 汗 出增 多 , 头面 、 躯干 、 肢体 俱 明显 汗 出 , 动则 加 重 , 常湿衣 、 湿被 , 身体 泡 在 水 中 ” , 恶风、 畏寒 甚 , 覆棉 衣 、 棉被 可 稍 缓解 , 时有 的症 状 中 明察秋 毫 , 妙手 起沉 疴 。有幸 随刘 老 师 出诊 , 亲 眼得 见 辨 自述 “ 治 真寒假 热证 2 则, 总结 如下 , 同道共 飨 。 发热 , 体 温偶 达 3 7 . 8 ℃, 在 家 休 息调 养 1 w k , 症 状 日趋 加 重 , 痛 苦 异 常, 故 曾急 诊 以 “ 汗证 ” 入 院治 疗 1 0 d , 故 以过 汗 亡 阳失 津 、 营卫 不 1 案 予 桂枝 加 附 子汤 合 四逆 散 以温 阳益气 敛 阴 、 调和营卫 , 症状 改 陈有 某 , 男性, 4 5岁 。主 以恶寒 3 0 余年 ,

郭立中教授从肾阳虚辨治失眠验案1则

郭立中教授从肾阳虚辨治失眠验案1则

1 病历摘要患者,女,46岁,2010年9月9日初诊。

诉:失眠6年,于2005年始不易入睡,彻夜不眠,次日烦躁,体乏无力,头昏沉,眼睛不适。

现服艾司唑仑等安眠药,效不显,刻下:寐差,劳累后尤甚,食纳如常,夜间憋尿后心慌,胸闷,醒后不易入睡,排尿量少,大便时2~3日一行,质软粘,脚底易生茧,腰部怕冷,易出汗,夜间喜将足部露出外面。

舌胖大,舌面紫暗,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沉细。

中医病名:不寐。

证属心肾阳虚,阴火上浮。

治以补肾温阳,收敛浮越之阳气,镇静安神。

以基本方四逆汤合封髓丹加减治疗。

处方:制附片先煎2小时60 g、炮姜50 g、炙甘草5 g、白术15 g、砂仁后下15 g、黄柏15 g、木蝴蝶20 g、炒枣仁20 g、茯神15 g、生龙骨先煎30 g、生牡蛎先煎30 g、磁石先煎30 g、桂枝30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中晚3次,每次取汁150 ml左右,温服。

9月30日二诊,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主动撤去安眠药,不觉烦躁,梦多,易入睡,因感冒又需安眠药维持,自述腰部怕冷减轻,小便畅通,易汗出,动则汗出,恶风,食纳知味,天气不好时胸闷心悸,大便日一行,质粘,成形。

舌质暗苔白腻,脉沉弱,双尺不足,左尺浮。

9月9日方改制附片先煎2小时75 g,炮姜60 g,去牡蛎,加龙齿先煎30g,14剂,以加强重镇安神之功。

10月14日三诊,药后失眠较前改善,劳累后数夜寐差,日间思睡,但不能入睡,夜间入睡困难,次日头晕头痛,食纳尚可,动则汗出。

大便难解2-3日一行,质中,小便不畅。

舌质瘀暗,苔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浮缓,右寸浮紧,左尺浮。

9月9日方去磁石,加龙齿先煎30 g,生姜20 g,改制附片先煎2小时90 g,炮姜60 g,7剂。

10月21日四诊,药后症减,患者已停用安眠药,大便调,小便亦畅,夜尿3次,腰冷手凉,口干不显,喜热饮。

舌质暗淡有齿痕,苔白腻,脉右寸虚,左尺浮大而虚。

9月9日方改制附片先煎2小时120 g,炮姜90 g,去磁石,加龙齿先煎30 g,生姜20 g,7剂。

郭立中解表通阳法论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验案探析

郭立中解表通阳法论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验案探析
并 可 芳 香 通 临床辨 治提 供 了新 的思路 与方 法 。 藏焉 , 气化则能出矣” ( 《 素问 ・ 灵 温 之 白芷 以助 解 表 ,
兰秘 典 论》 ) , 寒 邪 由经 及 腑 , 影 响 窍 ; 去厚 朴 、 砂仁、 南 山楂 减少 下 行
膀胱气化则见尿 频 。
内敛 之 力 , 以 防 阻 碍 散表 ; 淫 羊 藿
参 考 文献
[ 1 ] 陆再英 , 终 南 山. 内科学 [ M] . 第 7版.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8: 1 3 5 . [ 2 ] 张 爱华 , 杨春艳 , 付 义. 中 医药 治 疗 阻 塞
盛 于下 , 格 阳于上 ; 夜 寐 不安 , 阳不 解 , 气血津液流通顺畅 , 故 患 者 有 祛 矣 , “ 肺 主气” 之 功 能 亦 自能 恢 入阴, 阳失 潜 降 良机 ; 大便 秘 结 , 阳 消肿般 轻松 感 , 津 液 亦 自能 上 乘 于 复 。②后 温 肾 阳 , 纳 肾气 : 肾 阳乃 明不 降 , 阳气 下潜 受 阻 。故 口疮 于 口。然 气 机 转 复 , 不在朝 夕, 饮 人
咯、 口中粘腻。畏寒、 喜温饮 、 唇紫、 力专则效宏。“ 太阳的底面即是少 重以大剂附子恢复人体 阳气 , 阳足 舌 暗瘀 、 尺 脉沉 紧 皆 为 内寒凝 瘀 之 阴 ” , 太 阳经气本 源 于少 阴命 火 , 则生机勃勃 、 气化有 源 , 痰 湿 瘀 浊
象 。清阳不升 , 浊 阴不 降 , 故觉 有水 少 阴命 火 充足 , 太 阳气 化方 可 源 泉 得 化 。肾气 足 , 痰 浊消 , 气 自能 归
感 。且 白昼 至 黑 夜 , 阳渐 消 、 阴渐 逆 汤 ” 意, 以 大补 真 阳 , 化气 引 水 , 重点 , 首 先 拨 通 阳气 潜 藏 的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路 , 长, 人体 机能相对被 抑制 , 甚则 可见 温散 沉寒 。且 郭师 认 为 , 大剂 附片 其 次大 补 肾阳 , 使 阴得 阳助 而 生化 呼吸暂停之症 。足太 阳膀胱 经布 于 先 煎两小 时可 去其 毒 性 , 而绝 无 伤 无 穷 。治病 求本 , 在辨 治复 发 性 口

通过发热案例探讨中医临床辨证思路

通过发热案例探讨中医临床辨证思路

通 过 发 热 案 例 探 讨 中 医 临 床 辨 证 思 路
郭 建 中料
( 河南省 中医药研 究院 附属 医院内分 泌科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4 ) 摘 要: 辨证论 治为 中医理法方药之基础 、 真谛 。辨证 方法有八纲辨证 、 脏 腑辨 证、 病 因辨证、 六经辨证 、 三 焦
《 温疫论》 云: “ 邪之所着 , 有天受 , 有传染 , 所
感虽 殊 , 其 病 则 一 。凡 人 口鼻 之 气 , 通乎天气 , 本 气充 满 , 邪不 易入 , 本气适逢亏欠 , 呼吸 之 间 , 外 邪 因而乘 之 。 ” 【 l 说 明 此 次感 冒正 气 不 足 为 主 因 , 正


西







2 0 1 6年 1 1月 第 3 9卷 第 6期
NO V . 2 0 1 6 Vo 1 . 3 9 No . 6
2 0・
J o u na r l o f S h a a n x 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U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辨证等方 法。方 法虽多, 但均为施治处方提供 可靠依据 , 提 高临床有 效率 。通过 中医辨证施 治外 感发 热病 症 , 探
讨 中 医辨 证 思路 与 方 法 , 为 中 医 药辨 证 用 药提 供 更 具体 的 逻 辑 思 维 方 法 。
关键词 : 发热 ; 辨 证思路 ; 案 例
中图分类号 : R 2 5 5 . 1
如《 素问遗篇 ・ 刺法论 》 “ 正气 存 内, 邪不可干 ” 。
《 儒 门事亲》 云: “ 风寒暑湿之气 , 人 于皮肤之 间而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1)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1)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1)1、太阳证发热(长期低热)郭××,女,24岁。

北京某医院医务人员。

【病史】近三年来,常间歇性低热。

1976年3月,感冒发烧,曾服用感冒冲剂、四环素等药。

其后经常自觉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和关节痛。

腋温,一般在37.4~38℃,偶尔在38℃以上。

曾查血沉25毫米/小时,其它如白血球和基础代谢均正常。

注射卡那霉素后,热暂退,但始终呈间歇性发作。

自1978年初以后,每日皆发热两次,体温在37.5℃上下。

虽经治疗,未愈。

1979年3月来诊,按太阳伤寒证发热论治,两诊热退。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初诊】3月1日。

今晨自觉畏寒发热,测体温37.4℃,畏寒发热、身无汗,两膝关节疼痛,面色正常,唇淡红,舌质淡红而润、微紫暗,苔黄挟白较腻,脉浮紧。

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法宜开腠发汗、安中攘外,以麻黄汤主之。

处方麻黄10克桂枝6克甘草18克杏仁15克二剂【辨证】《伤寒论》云:“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为太阳伤寒之主证。

柯韵伯曾指出:“麻黄八证……重在发热身疼,无汗而喘”。

本例患者未致肺气郁闭,故无喘证,其余麻黄汤之主证皆备。

舌质淡红润,苔白,为有寒象,这种舌质,再加淡黄色苔,参之舌微现紫暗,为陈寒郁滞已久之征。

脉浮,病在表,紧则为寒。

寒邪外束,身之阳气不得宣散,故令发热。

此非阳明实热,故虽发热而不甚,虽间歇性发热而非潮热可比。

寒主闭藏,使皮毛闭,故身无汗。

营卫阻滞,失正常之卫外机能,故畏寒。

寒邪郁于经脉之间,阳气不舒,故令骨节疼痛。

本文转载自https:///u/3007533631此病之初,原为外感风寒之邪,虽迁延三载,但始终缠绵未解,并未传经。

转来初诊时,病仍属太阳伤寒表实,麻黄证具,故不拘其日,仍当发其汗。

【二诊】3月3日。

服药后,身觉微汗出,恶寒减,舌紫暗渐退,苔白滑根部微黄,脉细微缓。

尚有轻微发热,病仍在太阳。

服麻黄汤后,发热恶寒皆减,但现身汗出,脉微缓,营卫失和之象。

破阴潜阳、引火归原法治疗真寒假热性发热思路探讨

破阴潜阳、引火归原法治疗真寒假热性发热思路探讨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3,V o l .31N o .8җ基金项目:2018年度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项目(G Z Y -Y Z S -2018-27);2020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20S F K C 019);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药科研项目(20201134);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中医二院 137 号):温姗,E -m a i l :174570127@q q.c o m 第一作者:罗士针,E -m a i l :137********@163.c o m破阴潜阳、引火归原法治疗真寒假热性发热思路探讨җ罗士针1黄洁春1,颜 芳1,孙玲娟2,温 姗1(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307;2.重庆郭昌毕中医骨伤医院,重庆400800)ʌ摘要ɔ 真寒假热性发热的发病根本是阴盛格阳,或因寒邪直中少阴㊁逼迫元阳浮越,或因肾中元阳亏虚,肾中元阴相对偏盛,阴逼阳越于外,或因肾中阴阳俱微,阴不敛阳,虚阳浮越㊂临床上真寒易辨,热象真假则难以辨识㊂该文主张首辨寒热,次辨热之虚实,再定寒热真假;用药方面主张用重剂救逆,遵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之理,针对真寒假热性发热,应用破阴潜阳㊁引火归原法,运用重剂破格救心汤合引火汤等加减化裁治疗,每获良效㊂ʌ关键词ɔ 真寒假热;发热;破格救心汤;四逆汤;引火汤;重剂中图分类号:R 255.1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0801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0年开设全国首家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简称中医经典病房),该病房主要运用经典中医理论和名家经验,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合理结合现代医学综合手段,救治各种急危重症及复杂疑难病㊂中医经典病房在科室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真寒假热性发热诊治经验㊂本文主要探讨应用破阴潜阳㊁引火归原法治疗真寒假热性发热思路,并附应用重剂治疗真寒假热性发热案例两则,以飨同道㊂1 真寒假热的病因病机‘素问㊃阴阳应象大论“曰: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㊂ 阐释了疾病发生的3种常见病因㊂笔者综合相关经典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将真寒假热性发热的病因总结为4类:一是素体正气亏虚,卫外不固,感天之寒气,寒邪内传或直中少阴心肾,逼迫虚阳浮越;二是饮食不节,或过食寒凉,伤及人体六腑阳气,后由腑入脏,继而出现阳气大衰,虚阳浮越;三是长期处于寒湿较重的环境中,寒湿先伤人体皮肉筋脉,久则内传脏腑,损耗五脏六腑之阳气,致阳气虚衰,重则阳气外脱㊁浮越在外在上;四是久病失治或误治如过汗亡阳㊁亡阴,致肾精虚耗,阴阳两衰,故‘素问㊃评热病论“有 汗者,精气也 之论㊂笔者认为,真寒假热性发热的发病根本是阴盛格阳,或因寒邪直中少阴㊁逼迫元阳浮越,或因肾中元阳亏虚,肾中元阴相对偏盛,阴逼阳越于外,或因肾中阴阳俱微,阴不敛阳,虚阳浮越,临床常见于危重症患者㊂肾藏元阴元阳,为水火之脏,阴阳之宅㊂真寒假热病位在下焦肝肾,在内以肾精亏虚为主,病机为肾中阴阳严重衰微,导致阴不涵阳㊁虚阳外越;肾阳衰微无以温煦,易导致全身阴寒偏盛,盛极则格拒虚阳于外㊂2 真寒假热辨证思路临床上真寒易辨,热象真假则难以辨识㊂郭立中教授认为,从症状上难辨别寒热真假时,可从舌脉上判断,如舌质淡胖㊁苔水润及左尺脉虚浮或沉细或无根或弱,均是阳虚阴盛之象,脉浮大滑数,沉取中空无力也是阳虚阴盛的辨识要点之一,若患者兼有舌边尖红,舌苔黑㊁黄,寸关脉洪大㊁滑数㊁浮弦等似属火热证者多为假热[1]㊂郑进教授认为,阳虚发热者以面白㊁畏寒肢冷㊁口淡不渴㊁小便清长㊁大便稀溏等症状为主,面色红㊁大便干结㊁尿少㊁口干等症状出现频率相对较低[2]㊂笔者结合各医家经验及本人临证心得,参考相关诊断标准,提出首辨寒热,次辨热之虚实,再定寒热真假之辨证思路,现详述如下㊂2.1 首辨寒热 寒证是本质属寒性的证候,有表寒㊁里寒之分,里寒因寒邪侵袭机体或自身阳虚所致,可分1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4月第31卷第8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A p r.2023,V o l.31N o.8为实寒㊁虚寒两类,临床常见症状包括面色白㊁恶寒喜暖㊁肢体冰凉㊁身体蜷缩㊁喜静卧㊁口淡㊁不渴㊁痰涎清稀㊁小便清长㊁大便稀溏㊁舌淡苔白润滑㊁脉迟或紧等㊂热证是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有表热㊁里热之分,里热因热邪入侵机体或自身阳气亏虚所致,可分为实热㊁虚热两类,临床常见症状包括恶热喜冷㊁面红目赤或面色颧红㊁烦躁不安㊁喜冷饮㊁痰黄稠㊁呕血㊁衄血㊁大便干结㊁小便短赤㊁脉数或浮数无根等㊂2.2次辨热之虚实发热也有虚证㊁实证之分,同样须四诊详参㊂一般而言,虚证患者常体质羸弱,实证患者常体质壮实;虚证患者多语声低㊁呼吸微,实证患者多语声高㊁呼吸粗;虚证患者腹部冰凉喜按,实证患者腹部灼热胀满拒按;虚证患者多见舌质淡嫩㊁脉象弱;实证患者多见舌质瘀红或苍老㊁脉象有力㊂2.3再定寒热真假关于辨别寒热证候的真假,通常表现于内部㊁躯干的证候可能为真象,表现于外部㊁四肢末端的证候可能为假象㊂具体而言,一是以胸腹部的冷热辨别寒热真假,胸腹部灼热者为热证,胸腹部冷而不灼热者为寒证;二是以患者是否喜穿衣服辨别寒热真假,自觉身热但喜穿衣服或盖棉被者为真寒假热,自觉身寒但不喜穿衣服或盖棉被者为真热假寒,正如‘伤寒论“第11条所言: 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㊂3真寒假热性发热辨证用药思路真寒假热性发热的核心病机为阴阳衰微,阴寒内盛,阴不涵阳,逼迫虚阳外越,属于少阴病范畴㊂本证候多见于‘伤寒论“少阴病篇,如‘伤寒论“第317条言: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㊂ 本段所述内容为真寒假热的典型代表㊂顾文忠教授以通脉四逆汤合桂附理中汤加减治疗真寒假热取得满意疗效[3]㊂‘伤寒论“第388条言: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㊂ 针对汗吐下后,阴阳并亡者,张仲景主张用四逆汤急救其阳㊂根据李可老中医经验及笔者临床实践发现,对于亡阴亡阳并重㊁病情危重者,当阴阳并治,运用破格救心汤合引火汤,或四逆汤合引火汤,取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之理,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㊂3.1寒邪直中少阴,阴盛格阳本证型为感受六淫寒邪,直中少阴,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㊂症见:发热,腹泻不止并见未消化食物,手足逆冷过肘膝,蜷缩喜卧,脉微欲厥,颧红,身反不恶寒而恶热,或见腹痛喜温喜按,或见咽痛者㊂治法:破阴散寒㊂处方:通脉四逆汤或白通加猪胆汁汤㊂通脉四逆汤原方由附子(大者1枚,生用,去皮,破八片)㊁干姜(3两,强人可用4两)㊁炙甘草(2两)组成,其中干姜用量大于甘草,取其温中散寒之力更胜之意,主治寒邪直中,阴寒内盛,格阳于外之证;寒邪盛实明显者,加细辛10~30g㊂‘伤寒论“第315条言: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㊂ 白通加猪胆汁汤原方由葱白(4茎)㊁干姜(1两)㊁附子(1枚,生用,去皮,破8片)㊁人尿(5合)㊁猪胆汁(1合)组成,主治虚寒盛极于里,虚阳格拒于外㊂因患者既有阴盛于内,又有虚极于里,故附子㊁干姜用量较通脉四逆汤少,同时加葱白通阳散寒,并加猪胆汁㊁人尿作为引药,防热药格拒㊂笔者在临床上常用附片10~30g(先煎),干姜15~45g,炙甘草10~30g,猪胆汁20m L㊂附子味辛,性热,生者走窜之性更烈,具有回阳救逆㊁祛风散寒㊁补火助阳之效;干姜味辛,性温,具有温中散寒㊁回阳通脉㊁温肺化饮之效;炙甘草甘平,可益气补中㊂3.2肾中元阳亏虚,虚阳浮越本证型为年老或久病,致肾中元阳亏虚,肾中元阴相对偏盛,阴逼阳越于上㊂症见:发热,嗜睡疲倦,小便清长,口渴喜热饮,泄泻,心烦,欲吐不吐,颧红,脉沉细或沉微㊂治法:温阳散寒㊁回阳救逆㊂处方:四逆汤或破格救心汤㊂‘伤寒论“第323条言: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㊂ 四逆汤原方由甘草(2两,炙)㊁干姜(1两半)㊁附子(1枚,生用,去皮,破8片)组成,功擅回阳救逆,主治少阴阳虚证㊂破格救心汤为李可老中医所创,在大剂四逆人参汤基础上加重镇潜藏之龙骨㊁牡蛎㊁磁石,再合‘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来复汤而成,方中重用附子㊁山萸肉等药以回阳救逆㊁收敛将脱之元气,干姜用量等于或小于炙甘草,取土伏火之意[4]㊂李可老中医早期用破格救心汤治疗阳气大虚之心衰喘脱重症,认为该方功效较单纯四逆汤更为稳定,且起效更快,笔者在临床上常用炮附片或炮天雄30~120g(先煎),干姜或炮姜30~60g,炙甘草60g,山萸肉120g,龙骨30~60g (先煎),牡蛎30~75g(先煎),煅磁石30g(先煎),红2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4月第31卷第8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3,V o l .31N o .8参30g 或高丽参15g ㊂并见喘促,咯白痰者,可加半夏30~65g ,生姜15~30g ;并见肢体水肿者,可加茯苓30~45g ,泽泻30g ,肉桂5~10g㊂3.3 肾中阴阳俱微,阴不敛阳,虚阳浮越 本证型为大病㊁久病或过汗亡血伤津后,阴阳俱衰,虚阳浮越在外所致㊂症见:发热,四肢厥冷,胸腹不温,小便清长,腹泻不止并见未消化食物,或见吐利汗出不止,形体瘦削或大肉已脱,四肢拘急,颧红,自觉身热,烦躁,口渴,舌淡而干,脉象浮大细数㊁沉取弱等㊂治法:破阴潜阳㊁引火归原㊂方药:破格救心汤合引火汤,或四逆汤合引火汤㊂四逆辈与引火汤合用,主治肾中阴阳俱微,阴不敛阳,虚阳浮越证㊂笔者在临床上常用炮附片或炮天雄30~120g (先煎),炮姜15~30g ,炙甘草60g ,山萸肉120g ,龙骨30~60g (先煎),牡蛎30~75g (先煎),煅磁石30g (先煎),生晒参或红参30g 或高丽参15g ,熟地黄90g ,巴戟天30g ,五味子6g ,麦冬30g ,天冬30g ,茯苓15~20g ㊂面色颧红明显者,加葱白㊁童子尿;合并腹满㊁大便不通者,加酒大黄10~15g(后下)㊂4 破格救心汤、引火汤治疗真寒假热性发热机制探析‘温病条辨“指出: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㊂ 对于病在下焦㊁阴盛格阳之发热危重症,其病情瞬息万变,若控制不及时,病情在短期内可加剧,重剂方有助于药力直达下焦㊁潜藏浮阳,与西医治疗重症感染者时加大抗生素剂量同理㊂反之,若方剂药量过轻,易出现病重药轻㊁药力浮于上的弊端,可能导致病情控制不佳或进展㊂破格救心汤由炮附片30~120g (先煎),干姜60g ,山萸肉120g ,高丽参或红参15~30g ,炙甘草60g,龙骨30g (先煎),牡蛎30g (先煎),磁石30g (先煎)组成㊂方中重剂四逆汤有破阴回阳救逆之效㊂张锡纯指出: 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 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㊂ 故方中重用山萸肉,合龙骨㊁牡蛎㊁磁石等重镇药,以固肾摄精㊁收敛元气,可补四逆汤之不足㊂相关研究证明,应用大剂量附子具有一定安全性[5-6]㊂引火汤为傅青主经验方,由熟地黄㊁巴戟天㊁五味子㊁麦冬㊁天冬㊁茯苓组成,主治肾阴亏虚㊁虚火上浮证,根据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之理,李可老中医将方中熟地黄重用至90g ,取重剂引火归原之意,适用于肾阴亏虚㊁虚阳浮越的发热性疾病㊂两方合用,既能破阴潜阳以达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之功,又能滋肾水㊁涵虚阳㊁引火归原以达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效[7]㊂5 验案举隅5.1 验案1 患者,男,38岁,因 发热3d 于2013年6月16日入院㊂患者于6月14日出现发热,最高达39.3ħ,双下颌疼痛,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咯黄痰,伴咽痛,口干口苦,无全身酸痛,遂于6月15日至我院急诊就诊,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5.03ˑ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7.1%,淋巴细胞百分比26.6%㊂予清热解毒㊁退热处理后患者体温稍有下降,后复升高,6月16日下午体温最高达39.0ħ,其他症状基本同前,遂由门诊拟 发热查因 收入我科㊂入院症见:神清,精神疲倦,乏力,发热,稍恶寒,无汗,双下颌疼痛,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咯黄痰,伴咽痛,吞咽时加重,口干口苦,全身酸痛,两颞侧疼痛,纳眠可,二便调㊂舌淡,苔薄白,脉浮弱无力㊂近日有熬夜史㊂查体:体温38.2ħ,疲倦,面色晦黄,咽部充血(+),双下颌压痛,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㊂既往史:2007年因蛋白尿在中山二院诊断为I g A 肾病病史(C K D3期),平时于我院门诊就诊,服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每日3次,每次两片),并使用缬沙坦胶囊(每日1次,每次80m g )控制血压㊂本次入院行阴囊彩超检查提示右侧附睾及精索改变符合急性炎症改变㊂西医诊断:腮腺炎,I g A 肾病(C K D3期),附睾炎㊂中医诊断:发热(少阴证)㊂辨证思路及处理:考虑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加之近日熬夜,耗伤肾精,相火离位,故以通脉四逆汤加减温阳散寒㊁敛降相火㊂处方:附片25g (先煎),干姜45g ,炙甘草30g ,细辛15g ,山萸肉60g ,砂仁10g (后下)㊂1剂,水煎服㊂2013年6月17日二诊:患者精神疲倦,仍发热,无恶寒,当日晨起体温37.2ħ,双下颌疼痛,乏力,全身酸痛,伴咽痛,口干口苦,纳眠可,二便调㊂舌淡暗,苔薄白,三部脉浮弦数稍紧㊂辅助检查:血清铬184.0μm o l /L ,C -反应蛋白12.5m g /L ,尿蛋白浓度1132.0m g /L ㊂辨证思路及处理:考虑患者为太阳少阳合病,治以和解少阳㊁调和营卫㊂处方:北柴胡60g ,桂枝25g ,黄芩片45g ,生姜25g ,大枣25g ,炙甘草25g ,赤芍25g ,半夏65g ,人参片45g㊂1剂,水煎服㊂患者用药后仍有反复发热,最高体温39.5ħ㊂2013年6月20日三诊:患者神清,疲倦乏力,发3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4月第31卷第8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A p r.2023,V o l.31N o.8热,前1日最高体温39.5ħ,服用小柴胡汤后稍微汗出,当日晨起体温38.2ħ,疲倦乏力,面色晦暗,双下肢偏凉,咽痛,咽部红肿不明显,双下颌疼痛,口干口苦,周身酸痛,舌淡暗,苔薄白,三部脉浮数无根㊂辨证思路及处理:患者经前两诊治疗后仍反复发热,寒象及热象并存,难以辨识寒热真假㊂寒热辨识:寒象依据包括下肢凉㊁舌淡暗㊁苔薄白㊁面色晦暗;热象依据包括双下颌疼痛㊁口干口苦㊂虚热实热辨识:患者虽发热,咽痛但咽部红肿不明显,脉象虽浮数但无根,且伴有乏力之虚象㊂寒热真假辨识:患者寒象依据多于热象依据,尤其舌脉象与典型的阳热证不符㊂结合以上辨识结果,考虑患者病机为肾精不足,元阳亏虚,阴寒内盛,格阳于上所致虚火上炎之真寒假热证,治宜破阴回阳㊁收敛元气,予破格救心汤合引火汤㊂处方:炮天雄60g (先煎),干姜60g,炙甘草60g,山萸肉120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磁石30g(先煎),红参片30g,熟地黄90g,麦冬30g,天冬30g,茯苓25g,五味子6g,巴戟天30g,葱白两根(后下)㊂1剂,水煎服㊂2013年6月21日四诊:患者前1日最高体温39.3ħ,服药后体温逐步下降,当日晨起体温38.6ħ, 11点体温已降至37.5ħ,双下颌疼痛,乏力㊁全身酸痛㊁咽痛较前减轻,口干口苦较强减轻,纳眠差,小便调,大便不成形㊂舌淡暗,苔稍黄腻,苔薄白,三部脉浮大重按无力㊂辨证思路及处理:患者服药后体温开始下降,说明方证对应,患者以阳虚阴盛为主要病机,效不更法,予以破格救心汤合乌梅㊁砂仁㊁沉香㊁葱白以破阴潜阳㊁纳气归肾㊂方药:炮天雄60g(先煎),干姜60g,炙甘草60g,山萸肉120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磁石30g(先煎),人参片45g,砂仁10g(后下),沉香10g(后下),乌梅90g,葱白2根(后下)㊂患者服药后诸症逐步改善,至6月23日已无发热,疲倦较前好转,双下颌疼痛减轻,咽痛㊁乏力好转,后予附子理中汤加减以温肾健脾,以作善后之用㊂至6月28日患者诸症基本消退,无不适,舌淡暗,苔白微腻,三部脉弦滑,较前有力,于当日带药出院,随访已痊愈,无复发㊂5.2验案2 患者,男,68岁,因 反复发热5d 于2017年7月7日入院㊂患者既往有脑出血病史,长期卧床,1周前不慎受寒后出现发热,当时自测体温37.3ħ,无咳嗽,无呼吸困难,无寒战,无鼻塞流涕,无恶心呕吐,家属未予重视及诊治,当日下午及晚上体温逐步升高,最高体温39.4ħ,汗出明显,门诊服用中药(白虎汤加减)后体温仍反复,自测体温40ħ,寒战,遂由门诊拟 发热查因 收入院㊂入院症见:神情淡漠,不能言语,痴呆状,精神疲倦,反应迟钝,体温39.2ħ,无面红目赤,体温微汗出,四肢肌肉僵硬,呼吸促,呃逆,喉中有痰,无咳嗽,留置胃管,需开塞露辅助通便,小便可,伸舌不能,舌苔未见,脉弦数带芤,双尺沉取弱(心率110次/分)㊂既往史:2006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断为 急性心肌梗死 ;2型糖尿病病史两年余;2013年因脑出血在我院神经外科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出现继发性癫痫㊁路易体痴呆;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组)3年余㊂辅助检查:氧分压55.2mm H g(1mm H gʈ0.133k P a),C-反应蛋白73.4m g/L;胸部C T示右上肺尖段㊁左上肺尖后段㊁右肺中叶及双肺下叶炎症并双下肺部分膨胀不全,炎症较前进展(与2016年10月21日胸部C T比较);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心包少量积液㊂西医诊断:肺部感染;脓毒症;呼吸衰竭(1型);脑出血后遗症;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组);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功能2级);手术史(脑室腹腔分流术)㊂中医诊断:肺热病(少阴证)㊂辨证思路及处理:患者反复高热,因病情危重未能伸舌,舌像资料缺失,病机辨识存在一定限制,但仔细辨识,可发现其虚象㊁寒象与热象并存㊂寒热辨识:寒象依据包括虽高热而不烦躁,无面红目赤,脉带芤象,沉取无力;热象依据包括反复高热,脉弦数㊂虚热实热辨识:患者虽高热,但神情淡漠㊁精神疲倦㊁反应迟钝,考虑为虚热㊂寒热真假辨识:患者寒象㊁虚象依据明显多于热象,脉象虽弦数但带芤象,且沉取无力,考虑为真寒假热㊂因患者高龄,加之久病卧床,素体亏虚,下元衰败,肾精不足,元阳虚羸,阳虚日久则易致阴寒内盛,加之外邪直中少阴,逼迫肾中虚阳浮越于外,故为真寒假热证,治宜破阴潜阳㊁引火归原,予重剂破格救心汤合引火汤加减口服㊂处方:炮附片120g(先煎),炮姜30g,炙甘草60g,山萸肉120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煅磁石30g (先煎),茯苓30g,人参片30g,熟地黄90g,麦冬30g,天冬30g,半夏65g,五味子15g,生石膏45g (先煎),乌梅60g㊂1剂,水煎服㊂患者服药后汗出热4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4月第31卷第8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3,V o l .31N o .8退,体温明显下降,呼吸平稳,已无呃逆㊂次日在前方基础上龙骨㊁牡蛎各加至45g ,以加强敛降相火之力,加巴戟天30g 补肾阳,加葱白4根交通阴阳㊂至7月9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芤脉较前改善,病情稳定,后于7月21日带药出院,随访无复发㊂按语:验案1中,患者不仅有口干口苦㊁全身酸痛㊁下颌疼痛等热象,又有疲倦㊁乏力㊁面色晦暗㊁舌淡㊁苔薄白㊁三部脉浮弱无力等阳气不足㊁真寒盛于内之象,是为真寒假热㊁阴盛格阳之证,经破格救心汤合引火汤治疗后热象渐退㊂验案2中,患者长期卧床,证候表现复杂,门诊误辨为阳明热盛证,予白虎汤对治无效㊂入院后根据患者脉芤沉取无力,以及久病卧床㊁素体虚弱㊁神情淡漠㊁静卧不烦等特点,辨为下元阴阳两虚,真寒假热证,予以重剂破格救心汤合引火汤加减,两剂而热退㊂以上案例均取得显著疗效㊂6 小结临床上,真寒假热性发热较为常见㊂本文认为此类发热真寒易辨,但热象真假则难以辨识,并提出首辨寒热,次辨热之虚实,再定寒热真假的辨证思路;用药方面遵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之理,主张重剂救逆,运用重剂破格救心汤合引火汤等加减化裁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㊂参考文献[1]刘新学,张瑾枫,贺晓婷,等.郭立中疑难杂病真寒假热证辨析方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5):503,532.[2]蔡碧波,王雪梅,刘仁馨,等.郑进教授运用引火归原法辨治真寒假热之象经验拾萃[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0,41(10):6-8.[3]王艳雯,蔡雯,顾文忠.顾文忠应用经方辨治寒热真假病案两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19,27(4):100-101.[4]李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陈嘉斌,陈伟,徐国暑,等.大剂量附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安全性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J ].中医肿瘤学杂志,2020,2(4):23-28.[6]史忠亮,卢海宁,张展林,等.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子用药剂量的探讨[J ].中医杂志,2018,59(23):1985-1988.[7]孙其新.李可临证要旨[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60.(收稿日期:2022-05-26)җ基金项目: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7Z Y 2022):周全,E -m a i l :d o c t o r z q@s i n a .c o m 第一作者:王慧,E -m a i l :155********@163.c o m .归脾汤治疗脾虚型干燥综合征思路探讨җ王 慧1李纪高2,周 全2(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ʌ摘要ɔ 干燥综合征(S S )是一种以唾液腺㊁泪腺㊁腮腺等外分泌腺受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口干㊁眼干等㊂S S 病机错综复杂,脾虚是其主要证候表现,常与阴虚㊁血瘀㊁气滞㊁脏腑功能受损等病理因素并见㊂该文认为脾虚可加重S S 患者病情,从脾论治本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㊂归脾汤健脾养血安神,既能改善S S 患者脾虚症状,亦可改善因气血亏虚引起的焦虑㊁失眠等负性情绪,随证加减多有良效㊂ʌ关键词ɔ 干燥综合征;燥证;脾虚;归脾汤中图分类号:R 593.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0802干燥综合征(S S)是一种以口干㊁眼干等干燥症状为临床特点,以唾液腺㊁泪腺㊁腮腺等外分泌腺受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伴随血液㊁神经等系统受累[1]㊂目前,S S 病因尚不明确,对症治疗及借鉴类似疾病治疗疗效欠佳㊂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 燥痹 燥证 消渴 痿证 等范畴㊂国医大师卢芳教授㊁路志正教授均提出可从脾论治S S [2-3]㊂5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4月第31卷第8期。

郭立中教授从“寒湿”论治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研究

郭立中教授从“寒湿”论治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研究

郭立中教授从“寒湿”论治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研究[目的]通过对导师郭立中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导师从“寒湿”论治CKD辨治思路的临床实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归纳总结导师从扶阳辨治CKD的辨证及遣方用药特点,丰富中医对CKD的理论认识,为提高CKD的中医临床疗效提供新思路。

[方法]通过长期跟师门诊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按统一标准对导师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所有CKD的病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运用频数频率分析、Wilcoxon符号秩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入选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统一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评价,分析导师从“寒湿”论治CKD的辨治思路及遣方用药规律。

[结果]通过整理、筛查后获取相对完整慢性肾脏病病案资料总计117例863诊次。

其中男性43人,占37.06%,女性74人,占62.93%,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

年龄主要分布在10-79之间,其中30-69年龄段最多,占82.05%。

CKD分期中1期患者为主要就诊人群。

原发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占54.7%,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42例、肾病综合征9例、IgA肾病7例、膜性肾病5例、隐匿性肾炎1例,其次继发性肾病较多,占27.4%,包括高血压肾病12例、糖尿病肾病6例、狼疮性肾病2例、紫癜性肾病7例、感染后肾炎及梗阻性肾病各1例,其他原发病占17.9%,包括肾囊肿4例、肾萎缩3例、肾错构瘤、肾癌术后、肾移植术后和病毒性心肌炎各1例,其中原发病不明者10例。

出现频率较高的临床症状依次为倦怠乏力、畏寒怕冷、腰酸、小便泡沫、夜尿清长、水肿、汗少、夜寐不安、颈项肩背不适、口干;舌象以淡红舌、白腻苔、边齿痕、体胖大出现频次最多;脉象以紧脉、弱脉、细脉多见,症状及舌脉特点与寒湿阳虚为病特点一致。

病理因素以湿邪、寒邪及阳虚为主,还包括浊毒、痰饮、虚火、风邪、瘀血等。

主要病机为寒湿凝滞、寒湿内盛、阳气亏虚。

郭立中教授从扶阳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案研究

郭立中教授从扶阳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案研究

郭立中教授从扶阳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案研究[目的]在对中医扶阳思想全面温习的基础上,对郭立中主任中医师应用扶阳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病案进行了系统回顾性研究,冀进一步深化中医扶阳思想的理论认识,明确扶阳泄浊法的临床应用范围及组方用药规律等。

[方法]通过查阅扶阳相关文献及长期跟师门诊,对导师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所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案按照统一筛选标准进行全面收集。

在对导师应用扶阳泄浊法的辨治思路、组方用药规律进行重点病案学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对入选病案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肾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初步评定。

[结果]共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CRF病例31例,其中男性18人,占58.06%,女性13人,占41.94%。

病例中各年龄段分布较均匀,40岁及以下患者人数占29.03%,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所占79.97%。

原发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1例,占35.48%;高血压肾损害和或糖尿病肾病11例,占35.84%:肾癌术后2例,慢性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药物相关慢性间质性肾炎、囊肿性肾病、双肾积水术后各1例,病因不详2例,共占29.03%。

31例中并发高血压25例,占80.65%;贫血19例,占61.29%。

病人初诊主症以“水肿”最多,其次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

所有病案均有脾肾阳虚、浊毒内蕴、三焦壅滞表现。

在初诊阶段,7人以浊毒内蕴、三焦壅滞为病机重点,1人以脾肾阳虚为病机重点,其余23例三大病机同时存在。

主要病理因素为:浊毒、气滞、血瘀。

归纳郭立中教授扶阳泄浊法的临床用药规律,集中为三大方药系列:桂枝法方(桂枝、生姜、法半夏、茯苓、陈皮、白豆蔻、砂仁、石菖蒲等),扶阳泻下方(制附片、生大黄、芒硝、泽泻、泽兰、法半夏、炙草等)及温阳利水方(制附片、茯苓、生白术、桂枝、生姜、砂仁、淫羊藿等)。

治疗中,单独运用桂枝法的为2例,单独运用扶阳泻下方和或温阳利水方的为16例。

名老中医治疗真寒假热的医案

名老中医治疗真寒假热的医案

名老中医治疗真寒假热的医案
真寒假热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可以通过中医治疗来缓解症状。

以下是一例名老中医治
疗真寒假热的医案:
病人男性,年龄18岁,身体状况较弱,感到身体非常虚弱,手脚发冷,并且有时候会出现头晕和头痛的症状。

经过仔细的望闻问切后,名老中医痛斥:“年轻人不注意休息,平时饮食不规律,才会导致身体出现真寒假热的症状,必须注意健康养生!”
名老中医给病人开了一副草药方子,其中包括了黄芪、白术、人参、肉苁蓉等中药材。

并告诉病人要注意保温,避免吹风和淋雨。

还建议病人平时要注意饮食,多吃一些温
热的食物,如姜汤、热粥等。

经过一个星期的服药和调养,病人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感到身体渐渐恢复了体
力和精神。

同时,病人也开始重视平时的饮食和健康习惯,以避免将来出现类似的病情。

郭建中治疗疑难杂病验案三则

郭建中治疗疑难杂病验案三则

郭建中治疗疑难杂病验案三则
郭毅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4(21)2
【摘要】郭建中治疗疑难杂病验案三则郭毅江苏省高邮市中医院(225600)郭建中老中医,从医五十载,医术精湛,学验俱丰,享有盛誉,其对于疑难杂病的治疗,颇有独到之处,每起沉疴。

现整理其验案3例录之于后,以飨同道。

1心房纤颤案陆某,男,72岁。

1990-04-1...
【总页数】3页(P83-85)
【关键词】疑难病;中医药疗法;郭建中
【作者】郭毅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9
【相关文献】
1.郭立中运用桂枝方加减从表辨治疑难杂病验案3则 [J], 罗磊;廉晓博;孙苗苗
2.小柴胡汤治疗疑难杂病验案举隅 [J], 王瑛
3.养正除积法治疗疑难杂病验案2则 [J], 方可仁;左冬冬;王世燕;王奕丹;凌桂晨;李宛芝;尹艳
4.王长德教授应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验案举隅 [J], 程潇; 王长德
5.张再康运用麻黄开通玄府治疗疑难杂病验案举隅 [J], 张雅雯;冯瑞雪;张紫微;赵蕊;张再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数据挖掘的郭立中教授运用扶阳添精法辨治内伤杂病的病案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郭立中教授运用扶阳添精法辨治内伤杂病的病案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郭立中教授运用扶阳添精法辨治内伤杂病的病案研究前言第一部分理论与文献研究第二部分数据挖掘研究第三部分典型病案选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结语参考文献附录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摘要:目的:以郭立中教授近年来门诊运用扶阳添精法辨治内伤杂病的病案为研究对象,以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为手段,分析导师运用扶阳添精法的临证范围,探讨总结其辨治规律和组方用药经验,丰富扶阳添精法的理论认识,为中医临床治疗内伤杂病提供新思路。

方法:通过收集郭立中教授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间门诊运用扶阳添精法治疗的内伤杂病病案资料,按照统一的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出510例1675诊次病案,利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系统,通过预处理、信息采集、数据处理等步骤,分析其临床病症、舌脉、病机、处方用药及其关联性,并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结果:510例1675诊次病案中,女性患者368例,占72.2%,男性患者142例,占27.8%,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患者中各年龄段都有,频率超过10%的依次是40至49岁(30.0%)、30至39岁(23.5%)、50至59岁(17.7%)、60至69岁(10.4%)。

临床表现142个症状中,频率超过20%的依次是身倦乏力(36.9%)、寐差(26.6%)、形寒怕冷(22.4%)、腰背酸痛(21.4%)。

54种舌象中,频率超过10%的依次是舌质淡红(37.3%)、苔薄白(27.1%)、质淡(25.1%)、边有齿痕(17.8%)、苔白腻(14.5%)、体胖(13.1%)、质红(11.9%)。

32种脉象中,频率超过5%的依次是细(46.5%)、弱/虚(36.3%)、紧(35.0%)、沉(31.8%)、滑(22.8%)、尺弱/尺虚(21.8%)、浮(8.3%)、弦(6.9%)、数(5.6%),其中虚性脉象出现频次高达2288次,明显高于实脉。

213个西医疾病中,频率超过4%的依次是慢性肾功能不全(6.9%)、慢性肾炎(6.8%)、月经不调(6.7%)、2型糖尿病(4.0%);114个中医疾病中,频率超过4%的依次是肾劳(8.5%)、肾风(7.1%)、虚劳(4.8%)、消渴(4.3%)、痹症(4.3%),两者基本符合。

续名医类案,恶寒,内真热,外假寒。刘渡舟附子泻心汤,恶寒汗出,清热痞而温阳气

续名医类案,恶寒,内真热,外假寒。刘渡舟附子泻心汤,恶寒汗出,清热痞而温阳气

续名医类案,恶寒,内真热,外假寒。

刘渡舟附子泻心汤,恶寒汗出,清热痞而温阳气恶寒戴原礼治松江诸仲文,盛夏畏寒,常御重纩,饮食必令极热始下咽,微温即吐。

他医投以胡椒煮伏雌之法,日啖鸡者三,病更剧。

戴曰∶脉数而大且不弱。

刘守真云,火极似水,此之谓也。

椒发三阴之火,鸡能助痰,只益其病耳。

乃以大承气汤下之,昼夜行二十余度。

顿减纩之半。

后以黄连导痰汤加竹沥饮之,竟瘳。

(《两浙名贤录》)李士材治吴文邃,眩晕三载,虽战栗恶寒,而不喜饮热汤,五月向火,数外家拥帷帐,屡服姜、桂不效。

脉浮之细小,沉之坚搏,是郁火内伏,不得宣越也。

用金花汤加柴胡、甘草、生姜,乘热饮之,移时而恶寒减。

再剂而撤火炉,逾月而起。

更以人参汤进六味丸,两月安全。

《张氏医通》卷十六:金花汤【别名】金花散【处方】黄芩、黄连、黄柏各等分。

【功能主治】热毒内蕴。

【用法用量】金花散(《一盘珠》卷十)。

本方改为丸剂,名“金银丸”(见《一盘珠》)。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刘渡舟附子泻心汤附子泻心汤,是治心下热痞,而又阳虚不能护表,兼见“恶寒汗出”之证,一般讲,发热容易汗出,而恶寒则不易汗出。

今恶寒同时汗出,反映了卫阳不足、温煦失司的情况。

卫阳,就是卫外的阳气,它出于下焦,是肾中阳气所化生,达于体表,即可“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

今下焦阳虚,则化生卫阳不足,失去其温煦和固护肌表的功能,则出现恶寒汗出之证,故名之为上热下寒症。

治用附子泻心汤清热痞而温阳气。

附子泻心汤是由大黄、黄连、黄芩、炮附子组成。

方中用滚开水渍泡大黄、黄连、黄芩,使其以治气分之热痞,附子用水专煎,取其味厚力雄,以专补肾间阳气之虚。

此方虽寒热并用,然水渍三黄,而专煎附子,则扶阳为主,而清热为兼矣。

宁乡学生某,得外感数月,屡治不愈。

延诊时,自云:胸满、上身热而汗出,腰以下恶风,时夏历六月,以被围绕。

取视前所服方,皆时俗清利、搔不着痒之品。

舌苔淡黄,脉弦。

与附子泻心汤,阅二日复诊,云药完二剂,疾如失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型, 因该证 候 既 有寒 证 表 现 , 又 有热 证 症 候 , 但其 中 左 尺浮 。 诊断 : 痤疮 。 辨证 属 阳虚 阴盛 , 格 阳上 浮 。 处 的热 证 不 能反 映 疾 病 的本 质 , 寒 证 才 符合 疾 病 的本 方 :
质, 故称 为真 寒假 热 。《 中医 诊 断学 》 中认 为 寒 热 真
安 在 其传 世 著作 《 医理 真 传 ・ 卷二》 中有 云 : “ 阳气 若
3月 2 5日三 诊 : 颜 面痤疮 已消 , 胸 闷心 慌无 , 上
伤, 群 阴即起 , 阴气 过 盛 , 即能 逼 出元 阳 , 元 阳上奔 , 火症 状 少作 , 夜寐 安 。守初 诊方 去炮姜 , 改 干姜 5 0 g , 即 随人 身之 脏 腑 、 经络 虚 处便 发 。 ” [ 2 ] 5 8 阳虚 阴盛 . 是 继进 1 4剂 . 以巩 固治疗 。 其“ 真寒” , 阴盛 逼 阳 , 元 阳外 发 , 遂现“ 假热” 。郭 师 寒 假 热证 的病 机存 在格 阳上浮 、 格 阳外越 、 格 阳下 陷 按: 此患者 颜 面痤疮 、 面赤烫 热 、 龈衄、 稍 进热 气
派 胃中实热 征象 , 但 细察其 口干却喜 热饮 , 左 尺脉
在深 思此 理 的基 础上 , 结合 临 床实 践观察 , 总结 出真 食 物则 咽 痛牙 龈 肿痛 、 舌边尖红 、 寸 关 脉洪 大 , 颇 似

且 双膝 以下发 凉 , 故 辨 为 真寒 假 热之 证 , 属 上 热 和 阴 阳离 绝 四种 发展趋 势 。辨 治上 同 中有异 , 上浮、 浮, 患者 年轻 时候 经 常熬夜 , 暗 伤 肾阳 , 复 加性 急 , 外越 、 下 陷者 主 温 肾纳气 , 收 敛虚 火 , 而 离绝 者 则予 下寒 。 破 阴 回阳救 逆 。兹 结合 临床 验案 4则 , 以彰其 验 。
在。
3月 1 1日二 诊 : 痤疮 明显 减 少 . 面赤 烫 热 、 咽 干
寐 多梦 , 近来 时 发心 慌胸 闷 , 舌 淡红 、 苔 白腻 , 脉寸关
现. 在 一 般慢 性 杂 病尤 其 是 疑 难病 中亦 普 遍 广泛 存 龈 衄亦 减 , 双膝 以下仍 凉 , 得温敷 后舒 , 咽 中痰 黏 , 夜 关 于真 寒假 热证 产 生 的机理 ,火 神派 鼻祖 郑钦 稍 大左 尺浮 。守 上方 加石 菖蒲 2 0 g 。1 4剂 。
。 叠誓 薯 季 薹 薹 一 置 i ; 一 i ; 。 薯 ~ 。 j


郭 盂 中 辨 治 慢 性 杂 病 真 寒 假 热 征 验 案 4则
刘新 学 张瑾 枫 贺晓 婷 朱 叶 萍
( 南京 中 医药大 学, 江 苏南京 2 1 0 0 2 9 )
指导 : 郭立 中
1 痤疮 ( 阳虚 阴盛 , 格 阳上浮 )
易动 龙雷 之火 . 阳伤 后 阴寒 内起 , 龙 雷之 火 即易被 逼 上浮 。 下有 真寒 。 故 口干但 喜 热饮 , 双膝 以下发 凉 ; 龙 雷 之火 上 浮 , 发 于颜 面 , 则 生痤疮 、 面赤烫 热 ; 迫血妄
陈某 , 女, 4 O岁 。2 0 1 3年 3月 4日初诊 。
制 附片 6 0 g ( 先煮 2 h ) , 干姜 3 0 g , 炮姜 3 0 g , 砂 仁
5 g , 生黄柏 1 5 g , 肉桂 1 5 g , 知母 2 0 g , 淫羊 藿 2 0 g , 木 假只有“ 当病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时候 ” 才 存 亡 的严重 关 头 ” … 。吾 师郭 立 蝴蝶 2 0 g , 朱茯 神 1 5 g , 紫菀 1 5 g , 炙甘 草 5 g 。 7剂 。水 中教 授 为 国 医大 师周 仲 瑛教 授 学 术 经 验 继 承人 . 南 煎服 , 日 1剂 , 分 2次 温 服 , 下 午 3时和 临 睡前 半 小 京 中医 药大 学 急难 症 研 究所 所 长 , 于长 期 临 床 实践 时服用 。 中发 现 真寒 假 热 证 并 非 只 有 在疾 病 危 重 关 头 才 出
主诉 : 颜 面痤疮 3月 。病 史 : 患者 3个 月前 无 明 行 , 则龈衄 ; 灼于咽 , 炼液 为 痰 , 则 咽 干咽 中痰 黏 ; 扰 显 诱 因 出现 颜 面痤疮 , 进 食辛 辣 煎炸后 加 重 , 自以为 动心 神 , 则 夜寐 多 梦 , 心 慌胸 闷 ; 辛 辣 热 气食 物 易助 “ 上火” 。 服 牛黄 解 毒 片 , 痤 疮 此 消 彼起 。平 素 性 急 , 龙 雷 之火 为 患 。 故 食之 则 咽 痛牙 龈 肿痛 ; 舌边 尖 红 , 易上火 。 稍 进热 气 食 物则 咽 痛 、 牙 龈肿 痛 , 年 轻 时经 寸关 脉 洪大 左 尺浮 ,均 为龙雷 之火 不潜 而上 浮为逆 郭师 治 以温 肾潜 阳 , 纳气 归 。 肾, 导龙 人海 , 予 四 常 熬 夜工 作 , 月 经 尚调 。症 见 : 颜 面痤 疮 , 以两颧 多 之 象 。 见, 色暗红 , 面 赤有 烫 热感 , 午后 明显 , 咽干 , 咽 中痰 逆 汤合 封髓丹 加 减 , 取 潜 阳封髓 丹之 意 。 方 中用 四逆 封 髓丹 纳气 归 肾 , 导龙 人 海 , 更 黏. 刷 牙时牙 龈 出血 , 口干喜 热饮 , 双膝 以下发 凉 , 夜 汤 温 补 肾 中之真 阳 ,
关 键 词 痤 疮 不 寐 真 寒假 热 中 医 药疗 法 验 案 中图 分 类 号 R2 5 5 . 9 0 5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4 ) 1 2 — 0 0 5 9 — 0 3
真寒 假 热证 为 中医学 中一 个极 为特 殊 的证候 类 寐 多梦 , 纳食 二便 可 , 舌 边 尖红 、 苔 白腻 , 脉 寸关 洪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