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
3.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夏朝世系示意图(下图),读下图可知,夏王朝实行A. 宗法制B. 嫡长子继承制C. 分封制D. 王位世袭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夏朝世系示意图可知,其中涉及到了从禹开始一直到夏朝最后一个王夏桀为止的夏王世袭表,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据此可知夏王朝实行的是王位世袭制,故选D。
材料没有完全体现嫡长子继承制,因为存在兄终弟及的世袭方式,故排除AB;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故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2.商代神的权威性很高,凡事都要占卜;西周认为周王权力的确立是“受命于天”,国王自称“天子”。
这说明中国古代早期A. 封建迷信思想盛行B. 政治统治借助社会人伦C. 王权神权紧密结合D. 血缘亲疏决定政治地位【答案】C【解析】封建迷信思想是指盛行于封建社会,人们相信星相、占卜、风水、鬼神等的思想和行为,材料仅提及统治者与神的关系,与封建迷信思想不符,故A项错误;社会人伦是封建社会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商周时期统治者借助神的力量维护自身权威,故C项正确;血缘亲疏决定政治地位是宗法制的内容,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神的权威性很高”“周王权力的确立是“受命于天””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可以看出王权神权紧密结合。
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年秋季高2018级中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
3.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夏朝世系示意图(图6)读图6可知,夏王朝实行()A.宗法制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D.王位世袭制2.商代上帝神的权威性很高,凡事都要占卜;西周认为周王权力的确立是“受命于天”,国王自称“天子”。
这说明中国古代早期()A.封建迷信思想盛行 B.政治统治借助社会人伦C.王权神权紧密结合 D.血缘亲疏决定政治地位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周王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4.“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出自《论语·尧曰》。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A.鲁B.齐C.燕D.宋5.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老三B.老四C.老大D.老二6.西周由周公开始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格化,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的“周礼”。
这主要说明“周礼”()A.植根于原始礼仪和宗教 B.源于周公加强皇权的需要C.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D.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7.《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2019-2020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每小题2分,共56分)1、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提到,西周“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
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
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
”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①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②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地位③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④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说道:“西汉二百余年,以武帝期为界,前后之历史状态差异极大。
汉初之六十余年间,其历史状态具有相当的独特性,而此种独特性,又在很大程度上是战国末年以及秦楚汉间历史特征的延伸。
2018-2019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019年2月2018-2019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
3.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着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
根据《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
这表明西周时期A. 削弱了诸侯国权力B. 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C. 废除了世卿世禄制D. 出现“礼崩乐坏”的迹象2.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过程,表格中①②③应填入的内容是()A.①分封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③内阁B.①分封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③行省制C.①宗法制②贵族政治③中书省D.①宗法制②贵族政治③行省制3.姚崇、宋璟都是玄宗时的良相。
玄宗总揽政务之后,宰相从4人进一步减为2人。
另外,由宰相担任的高级职务空缺的现象变得普遍了。
714—724年,无尚书仆射。
这一情况导致门下省和中书省职能的逐步合并,既负责制定和起草政策,又负责审查和复审。
上述史实说明唐代A.相权逐渐集中到少数宰相手中B.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日趋完善C.通过分散相权进一步加强皇权D.宰相的地位和权力发生了根本改变4.广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
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5.陈独秀说,党的“一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四川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考古发现,商代墓葬中殉葬人数动辄数十人甚至数百人,而西周时期用奴隶殉葬、祭祀等现象比较少见,而且此现象主要集中在西周早期,中期以后基本未出现。
这表明西周 A. 形成了重视民力的思想________ B. 各级大宗享有祭祀特权C. 开发私田需要大量奴隶________D. 儒学提倡尊重人的价值2. 西汉中期,各种铁制的犁铧、耧、锄、镰、斧、锯、刀、锤等农业生产用具普遍地取代了青铜器,并且推广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
这可从侧面说明当时A. 民族融合进程加快________B. 内外经济交流频繁C. 国内经济整体发展________D. 耕犁技术逐渐成熟3. 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格守“士”的通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
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A. 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 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C. 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 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4. 早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政府就将部分税粮折为白银征取;正统二年(1437年),朝廷被迫宣布“弛用银之禁”,于是“朝野率用银,其小者乃用钱”。
这一现象说明A.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B. 经济发展促进政府政策的调整C. 税制改革推动白银普遍化D. 明政府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策5. 轮船进入中国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
材料现象表明A. 西方控制了中国近代交通运输B. 外国侵略阻碍了中国近代交通发展C. 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D. 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6. “窃以为此其间不如变通办理,易女工而为男工。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期末适应性)历史试题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6⽉⽉考(期末适应性)历史试题2020年6⽉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级⾼⼀下期末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先秦时期,粮⾷加⼯⽅式⾮常简单,⼈们多以粒⾷为主,且多为两餐制。
秦汉时期,⼈们由两餐制逐渐向三餐制过渡,且随着⽯磨的⼴泛应⽤,磨制⾯粉越来越容易,⾯⾷的品种也更加丰富。
由此可知,秦汉时期A.农作物的种类⼤⼤增加B.⽣产⼯具出现根本变⾰C.农业发展推动饮⾷变迁D.民众温饱问题得以解决2、王祯《农书》曾载:“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轴,作⼆卧轮。
⽤⽔激下轮,则上轮所⽤弦通缴轮前旋⿎,棹枝⼀侧随转。
……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
”这种设备最早出现在A.战国B.汉代C.宋代D.元代3、有观点认为,古代中国“由于帝国军事——官僚政治体制所造成的病态消费极为膨胀,……促使⼿⼯业部门结构恶性‘浮肿’,纺织、陶瓷、酿酒、制茶、⾦银⾸饰以致造纸印刷等都病态地偏向政府官僚的奢侈消费⼀头倾斜。
”这种现象导致了A.民营⼯商业发展空间较⼩B.官营⼿⼯业⼀直占主导地位C.难以形成统⼀的国内市场D.商品经济发展⽔平低于西⽅4、下图为景德镇御窑烧制的“各种釉彩⼤瓶”,烧制时将汝窑、官窑、钧窑、哥窑等釉彩间隔分布,同时将⼈们⼀眼就能关注到的地⽅留给粉彩、珐琅彩等釉彩,以彰显技艺。
该瓷器的制作A.代表宋代制瓷技术的最⾼⽔平B.适应了民间市场的精致化需求C.体现了经世致⽤思想的普及化D.反映清代强盛时期的⽂化⾃信5、法国历史学家布岁代尔评价明朝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把⾸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时说:“中国在争夺世界权杖的⽐赛中输了⼀局。
”他的理由可能是A.迁都不利于⼯商业的发展B.迁都不利于经济重⼼南移C.迁都不利于中国参与海洋开发D.迁都后明朝长期处于北⽅边患威胁下6、马克思在《共产党宣⾔》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由流动”挖掉了古⽼民族⼯业的基础,建⽴了同“⼀切丈明民族的⽣命攸关”的新的⼯业。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适应性考试试题
三台2018年秋季高二上期半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
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A.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C.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 D.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2.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专制加强对法家思想地位的巩固 B.专制的加强对儒家思想的冲击C.儒家理念与政府专制集权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3.盖儒学既为“国学”,也就成了仕途的“敲门砖”,则功成名就者自有官方的俸禄赖为供养,因此自然就懒于进取和教化。
而后进学者一心钻研仕途,更无心于教化了。
这实在是儒学的悲剧,也是一切官方学说的悲剧:一种思想一旦列为官方哲学,则必然没落、僵化,对此亦不妨借今证古。
一切官方哲学,无论其如何鼓吹,最终都免不了被人民唾弃的命运。
以下对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主流思想不一定是思想主流 B.儒学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C.所有的官方哲学都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D.儒学成为了人们进仕的唯一途径4.古代官员未到退休年龄而提前请求辞去官职致仕归家的现象称为“乞休”。
下表是根据《明实录》统计的明代官员乞休情况。
据此可推知Array当时A.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登峰造极B.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日益淡化C.传统家国同构观念开始瓦解D.士大夫自我实现途径趋于多元化5.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理学) 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上述材料旨在说明理学A.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B.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6.王阳明曾颇有感触地说:“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白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
这表明A.西周开始出现文化下移 B.诸侯国争霸割据的局面出现C.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D.分封制之中孕育着中央集权2.有学者指出:东汉士大夫风习为后世所推美。
然分析其常见的美德高行,不外乎是让爵(父有高爵兄让弟袭)推财(兄弟分财推多取少)借交报仇(友有仇怨许身代报)清节(一介不取推财与人)等。
与上述士人作为联系最为密切的社会现象是A.佛道盛行 B.察举选官 C.儒学正统 D.刺史监察3.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
他指出,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
在这个时候,中华帝国初步奠定了它的“常态”。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常态”的是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②集体宰相制度③儒家正统④官僚政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5.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
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使皇帝权力受到约束 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C.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6.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仿真模拟试题(二)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年6月高一下期期末仿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8页;答题卡共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每小题2分,共48分)1.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黏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
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A。
《诗经》中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B. 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C. 黍和稷是商周重要的粮食作物D。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2.某一史料记载:“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这段话描述的生产工具是A. 筒车B。
翻车C。
曲辕犁 D. 水排3.下列图片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需要的是A.B。
C. D。
4.隋制规定,自亲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多者百倾,少者三十倾;京官从一品至九品都给职分田,多者五倾,少者一倾;农民一夫一妇受露田一百二十亩;地主官僚的奴婢受田,按其地位高低限制在六十人到三百人之间,奴婢受田数量和普通农民一样。
这种均田制度A. 抑制了土地兼并B. 对地主官僚有利C. 促进了隋朝经济的繁荣D。
加强了中央集权5.《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试题(一)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年秋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
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
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材料评论的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2.《荀子·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家,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观察下图,诸侯国中属于姬姓封国的有()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3.《汉书》记载:“秦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郡监。
"这表明A.秦朝仿中央官制,设立地方政体B.秦朝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治国理念C.秦朝地方官制有分封制遗风D.秦朝军政大权操纵于皇帝手中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B.政权与族权互为表里C.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D.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5.下面一组有关印玺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中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的演变 B.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C.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D.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进6.徐继畬曾说:“逆夷以商贩为生,以利为命,并无攻城掠地割据疆土之意,所欲得者,中国著名之马(码)头,以便售卖其货物耳.”他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掠夺工业原料B.割占中国领土C.进行资本输出D.抢占商品市场7.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个英国人(次)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C.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D.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8.“鸦片战争前,在广州附近和在从广东通到内地去的粤湘大道上,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后来,“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而不得不走进流浪者的队伍中去”。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适应性考试试题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年秋季高二上期半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
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A.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C.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 D.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2.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专制加强对法家思想地位的巩固 B.专制的加强对儒家思想的冲击C.儒家理念与政府专制集权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3.盖儒学既为“国学”,也就成了仕途的“敲门砖”,则功成名就者自有官方的俸禄赖为供养,因此自然就懒于进取和教化。
而后进学者一心钻研仕途,更无心于教化了。
这实在是儒学的悲剧,也是一切官方学说的悲剧:一种思想一旦列为官方哲学,则必然没落、僵化,对此亦不妨借今证古。
一切官方哲学,无论其如何鼓吹,最终都免不了被人民唾弃的命运。
以下对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主流思想不一定是思想主流 B.儒学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C.所有的官方哲学都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D.儒学成为了人们进仕的唯一途径4.古代官员未到退休年龄而提前请求辞去官职致仕归家的现象称为“乞休”。
下表是根据《明实录》统计的明代官员乞休情况。
据此可推知Array当时A.君主专制制度已经登峰造极B.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日益淡化C.传统家国同构观念开始瓦解D.士大夫自我实现途径趋于多元化5.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理学) 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上述材料旨在说明理学A.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B.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6.王阳明曾颇有感触地说:“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白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仿真模拟试题一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年6月高一下期期末仿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8页;答题卡共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每小题2分,共48分)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著述中解剖了它的“病兆”,并提前开出了它的“死亡”诊断书。
此“人”及其“著述”是A.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B.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C.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2.《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 巩固苏维埃政权3.下图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艺术家创作的漫画,题为:“马歇尔化国家的关系”。
该漫画意在指出马歇尔计划A. 对共产主义遏制终将失败B. 加剧了冷战下欧洲的对立C. 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失败D. 使西欧国家丧失了自主性4.在“相互封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损人利己的社会风气中,欧洲的经济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半期适应性试题202003090385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半期适应性)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
3.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殷代氏族是政治社会共同体,有土地、有人民,相当独立自主,他们和殷王室不一定共同具有高度的认同意识。
即使是殷王后裔之族,也有些人认为武王革命不过意味着换了一位共主,无所谓亡国之痛。
他们愿意归顺周人,小邦周也乐于接纳。
”为了避免上述情形发生,“周人”的对策是A.制定礼制,规范贵族的行举 B.实行宗法制,强调“家国一体”观念C.制定律法,惩戒贵族的失范 D.实行井田制,确立“土地国有”观念2.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设置郡、县两级,郡、县主官都由中央任免。
以后尽管地方主官的权力时有伸缩,但地方主官一直由中央任命。
据此可知A.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B.统一的政权要求中央能有效控制地方C.地方自主权受到了压制 D.这一做法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3.西汉皇帝朝会时,官俸只有六百石的刺史的班序远在官体两千石的郡国守相之后,但刺史与郡国守相因政务而单独会见时,则要以刺史为尊。
这主要是因为A.刺史代表中央管理地方B.郡国守相畏惧刺史权威C.刺史职权是皇权的延伸D.汉代朝廷礼仪规定混乱4.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5.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建立“中朝” 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枢密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代中书省掌管一切政务6.明代内阁比六部更接近皇帝,于是内阁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部权便在不同时候、不同程度上为内阁所侵,六部则力图摆脱控制,因而明代阁部争权现象严重。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
3.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夏朝世系示意图(图6)读图6可知,夏王朝实行( )A.宗法制 B.嫡长子继承制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2.商代上帝神的权威性很高,凡事都要占卜;西周认为周王权力的确立是“受命于天”,国王自称“天子”。
这说明中国古代早期( )A.封建迷信思想盛行B.政治统治借助社会人伦C.王权神权紧密结合D.血缘亲疏决定政治地位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周王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4.“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出自《论语·尧曰》。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鲁 B.齐C.燕 D.宋5.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老三 B.老四C.老大D.老二6.西周由周公开始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格化,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的“周礼”。
这主要说明“周礼”( )A.植根于原始礼仪和宗教B.源于周公加强皇权的需要C.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D.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7.《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使用时间2018年10月25日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
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A. 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B. 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C. 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D. 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答案】C【解析】材料中“伦理道德规范”并非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君臣”“社会”关系也并一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故AB项排除;由材料中“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等信息可得出儒家思想是以血缘关系而根植于民众的生活之中,从而是儒学长盛不衰,故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了伦理关系规范君臣关系,但无法说明要绝对服从君主的要求,故D项排除。
2.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专制加强对法家思想地位的巩固B. 专制的加强对儒家思想的冲击C. 儒家理念与政府专制集权的矛盾D. 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答案】C【解析】根据“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体现统治者的统治思想是外儒内法,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体现了儒家理念与政府专制集权的矛盾,C正确;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依然是儒家思想,A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结合所学我国古代统治者的治国思想分析解答。
3.盖儒学既为“国学”,也就成了仕途的“敲门砖”,则功成名就者自有官方的俸禄赖为供养,因此自然就懒于进取和教化。
而后进学者一心钻研仕途,更无心于教化了。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期末适应性)历史答案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级高一下期末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答案1、【答案】C先秦时期由于粮食加工方式简单,人们以粒食为主;秦汉时期,随着农业生产和粮食加工工具的进步,面食品种更加丰富,说明农业发展推动饮食变迁,故选C;材料内容无法说明农作物种类的增加,排除A;生产工具“根本变革”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饮食的变迁不能证明民众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排除D。
故选C。
2、【答案】B王祯《农书》中记载的借用水力鼓风冶铁的水排,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B项正确;战国时期还没有发明水排,A项错误;宋代、元代不是水排出现的最早时间,CD两项错误。
3、【答案】A古代中国由于军事——官僚政治体制所造成的病态消费,促使涉及生活消费领域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病态偏向,从而导致了官府对手工业的严厉控制,这必然束缚和制约了民营手工业生产发展的空间,故答案为A项;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这种现象与统一的国内市场没有关系,排除C项;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
4、【答案】D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粉彩和珐琅彩出现在清代时期,故A错误;材料中提到是“御窑”产品不投放到市场,故B错误;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与瓷器制作无关,排除C;粉彩和珐琅彩是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的主要瓷器,珐琅彩源自西方,粉彩是对珐琅彩的学习和借鉴,工匠将粉彩和珐琅彩放在最明显的地方展现了当时国家的文化自信,故D正确。
【点睛】根据选择题的客观性特点,妙用排除法,就可以快速而准确地选出正确选项。
历史选择题由题干和四个选项组成,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选项,其余三个选项都为干扰项。
排除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将三个干扰项排除掉,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5、.【答案】C材料“中国在争夺世界权杖的比赛中输了一局”,是指未能赶上大航海时代的浪潮。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南方,迁都后朝廷无法积极参与海洋开发,故C符合题意;材料认为迁都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故A不符合题意;早在南宋,我国已经实现经济重心南移,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是强调迁都导致都城直面北方边患,故D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9年1月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年秋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夏、商王位的传承多实行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而周代强调“嫡长子继承制”。
这一变化说明( )A. 宗法观念开始形成B. 宗法体系逐步完备C. 贵族政治走向衰落D. 集权体制已经确立2.《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口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
”这段材材料反映了( ) 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弱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3.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刘邦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
两位皇帝,一个“毁城”,一个“筑城”,看似矛盾,但其意图均在于( )A抑制诸侯势力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发展商品经济 D. 巩固中央集权4.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它( )A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B.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C. 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D. 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5.《梁书》卷一《武帝纪上》记载梁武帝萧衍提出“设官分职,唯才是务。
”《周书》卷二十三《苏绰传》提到指出:“自昔以来,州郡大吏,但取门资。
……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唯在得人。
”材料表明南北朝()A.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B.已提出成熟的科举制度C.选官标准渐趋于公正 D.选官权已完全收归中央6.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
”利玛窦认为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完全控制明朝行政大权7.明武宗倚用内官刘瑾,游乐荒淫,内阁陷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武宗死后,世宗倚用杨廷和等阁臣。
内阁所处地位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明朝( )A.阁臣权位渐重B.阁臣制约皇权膨胀C.外戚权力过大D.君主专制制度强化8.“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
”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推翻了清政府专制统治B.结束中央集权的政体C.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9.美国公使田贝说:“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种状况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之后()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有人指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其主要依据不包括这场革命A.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结束了长期延续的封建制度11.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
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革命12.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3.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将国共两党的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了一座房子。
我们虽然“像新娘子上花轿一样”扭扭捏捏、勉勉强强搬进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忽视了( )A.革命领导权问题 B.农民阶级问题 C.群众路线问题 D.革命武装问题14. 鸦片战争时一些广州百姓给英军带路,甲午战后“公车上书”参与的的只是士大夫阶层;五四时期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而至抗战时期,抗战救国的理念深入全民人心。
这种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 )A. 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B.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同步发展C. 民族觉醒与国家认同不断深入D. 民众理念与官方思想渐趋一致15.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这一调整是指(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16.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新民主义革命基本胜利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17. 下列选项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意义的是A.中国人民反帝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彻底结束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D.标志新中国正式迈入社会主义阶段18. 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材料表明()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急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这次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19.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
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
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
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可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20. 有学者评价中国某一外交成就对中国的意义“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一个时期象征。
”该外交成就是A.1949年中苏建交 B.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1979年中美建交21. 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
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和平共处”22.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
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国家已经解体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23.中国与中亚四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21世纪贸易额A.大幅增加得益于某一组织的建立。
这一组织( )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B.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但不利于世界稳定C.丰富了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外交关系D.开创了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24.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25.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了4个血缘部落。
公元前3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 A.建立了官僚政治 B.打击了贵族政治 C.不利于中央集权 D.改变了社会性质26.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
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
由此可见( )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B.罗马法具有理性色彩C.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27.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种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限。
”这种法律是(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公民法28.上面是英国议会改革进程表。
据此表格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英国基本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英国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完善C.英国的“宪政民主”具有虚伪性D.近代以来英国不再出现暴力冲突29.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内阁首相。
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由于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
在他的内阁中,大臣们都必须依附于他,尽管他们名义上也是由国王任命的。
这表明当时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是( )A. 国王掌握最高行政权B. 建立在两党制的基础上C. 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D. 英国首相对国王负责30. 到1783年,美国有11个州共发行了24 636万多美元的纸币,由于没有足够的硬币与物资保证,最后几乎一文不值。
由于可信用的货币稀缺,某些地方又恢复了原始的以货易货方式。
美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生政权缺少经济管理经验 B.中央政府缺乏管理经济的强制权力C.对外贸易交往中竞争力较差 D.州与州之间缺乏经济交往的协调力31.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32.1876年10月,在法国众议院选举中,共和派在其领袖甘必大的领导下取得胜利;同年12月,共和派再次组阁;1877年1月,共和派赢得了参议院的多数席位。
上述现象表明A.民主思想在法国已完全深入人心B.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日趋巩固B.法国君主派等保守势力已彻底消失 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结束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题(33题32分,34题20分,共52分)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2分)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商埠。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条约内容的异同。
(8分)材料三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在《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