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羌民俗 传承羌文化
羌族语言与文化的现状、保护与传承
社 会科 学 家
S oC L S ENTI T CI s
Apr, 1 . 20 0
( 4期 , 第 总第 16期 ) 5
【 语言与文化研究 】
( ., n rl o1 6 No Ge ea .5 ) 4 N
羌族语言与文化的现状 、 保护与传承
王 平
20 0 8年 四川汶 川 的大 地震 , 全 国人 民都 认 识 了 自为种 , 让 任随所之 ……羌之兴盛 , 从此起矣” 。关于羌 羌族 这一 生 活在地 震 中心 的民族 。他们 的生 活及 灾后 族的形成 , 学术界一般认为其 主体源于在不 同历史时
建 设 牵 动着 每个 人 的心 。在关 注 其物 质生 活 的 同时 , 期南 下 和 东迁 进 入 岷江 上 游 的古代 河 湟 羌人 的后 裔 , 有 许 多 人 将 目光投 向 了其 精神 文 化 建 设 上 。而 在 学 融合 了当地 部 分 氐、 以及 历 史上 迁 入 的汉人 和 吐蕃 胡 界, 一直 以来备受关注的羌族传统 的语言与文化 的保 部落等 。冉光荣等(9 5 [徐学书等(0 9 u 据多 18 )】 1 , 20 )根 ] 护 与传 承 也再 次得 到关注 。 年调查研究进一步指出, 羌族是 以羌 、 汉为主体融 氐、 羌 族 是一个 古 老 的 民族 , 着 独 特 的语 言和 绚 丽 合形成的多元一体复合型民族 。其一 , 有 古羌族之一部 的文 化 。 羌族 传 统 文 化 主要 保 存 在 羌 族 释 比经 典 之 分 在 汉 武 帝 时期 为 了避 开汉 军 兵 威 而 集 体 由河 湟地
一
、
收 稿 日期 :0 0 0 — 8 21—30
作者简介: 王平 , 四川泸州人 , = 研究生 , 博 L 主要研 究领域 为应用语言学 、 中国文化 。
在宁强县保护和传承羌文化的几点建议
在宁强县保护和传承羌文化的几点建议——在中国·宁强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讨会上自古以来,宁强就是羌人的主要聚居地。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县境内却只有少量居民的户籍为“羌族”,羌族传统文化流失严重。
据我所知,早在21世纪初,在当时宁强县委、政府的重视下,拯救羌文化的行动已经开始。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此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2日,参观了县宣教中心、博物馆、千山茶厂、牢固关等,让我感受到了宁强县很浓的古羌遗风。
尤其是郭老师的精彩表演,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宁强人很热情、很周到,相信与会的专家和代表都有与我一样的感触。
结合自己几年来学习和传播羌族文化的不懈经历,谈谈我对“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看法:一、何为“羌族文化”?现代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黑水、九寨沟、马尔康等县,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甘肃南部,陕西西南,云南部分地区。
据2005年统计,户籍登记为羌族的人口为32.65万。
“5.12”特大地震中,约有十分之一的羌族同胞遇难。
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百余支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传统文化的支系,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宁强虽然在户籍上难以找到“羌”字(将来在文化逐步恢复后,可沿用“三代为羌”的民族政策在民间自愿恢复族称),但我认为宁强仍然是羌人的生活区域,纳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无可厚非。
所谓“羌族文化”,就是羌人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例如羌语、羌歌、羌舞、羌服、羌食、羌礼等等。
羌人居住地现有的依托羌人存在的地域文化也属于羌族文化的范畴,例如宁强的傩戏、茶艺、山歌、北川的花灯戏、舞龙,同样是必须受到保护、得到传承的。
但是这些地域文化,只能算是羌文化的非主流文化。
因为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羌文化核心区是被界定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尤其是上山区赤不苏一带。
羌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重点、难点及对策研究
缺失 , 能传 承这 些 民问传 统工 艺 、 技术 的 民间 能工 巧 匠也 有 大量 的伤亡 , 这些 人 才 的遇 难 和 伤 残 对 羌 族
文化 来说 是一 种 巨大 的损失 。
( 三) 羌族 民俗 风 情 旅 游 区 文 物 建 筑 受 到 严 重 破坏 。大量依 附 自然生 态 环境所 建 造 的村 庄 和典 型
工程。这就必然需要我们科学区分羌族文化遗产数
字 化保 护工 作 的重 点 、 难点 , 并针对这些重点 、 难 点 提 出相 应 的对策 , 以此 提 高 羌 族文 化 遗 产 保 护 工 作 的科学 化水 平 , 进而促 进 羌族 文化 遗产 的大 繁荣 、 大
发展。
一
、
羌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致使羌族文化遭受重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7一l 5
资料 以及 大量 非 物质 文 化 的影 像 资 料 遗 失 或损 坏 ,
基金项 目: 文化部“ 羌族文化遗产与旅游数字化综合服务示范” 项 目( 2 0 1 3 B A H 3 2 F O 0) 子课题 “ 羌族文化遗产数据库 ” ( 2 0 1 3 B A H 3 2 F 0 1 ) 阶段
民 间传统 手工 艺 品在地 震 中受到 不 同程度 的毁 坏 和
范 围最广 的一 次特大地震 , 这不仅仅 是 中国面 临的一
次 巨大的 自然灾害 , 也是文 化面临 的一场浩 劫 』 。此
次 地震 给古 老 的羌族 带来 了几 乎毁 灭性 的灾难 。虽 经 过近 几年 的恢 复 重 建 , 羌 族 文 化逐 渐 焕 发 出耀 眼 的光辉 , 恢 复 了原有 的活 力 , 但 保 护羌 族文 化是 一项 长 期 的系统 工程 , 尤 其 是 如 何 采 取 数 字 化 的手 段 有
我身边的羌文化800字
我身边的羌文化羌文化,一个深藏在中国四川盆地深处的文化,它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独特文化。
我身边的羌文化,充满了神秘而又富有魅力。
在我生活的四川,羌族人民聚居在阿坝州和绵阳市,他们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我。
羌族人民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他们用古朴的羌语唱出动人的歌曲,每一首歌曲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记忆。
他们的文字独特而又古老,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羌族人民的历史。
羌族人民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他们有着独特的节日,如“羌年”、“夬羌节”等,这些节日是他们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的重要日子。
在这些节日里,羌族人民会穿上华丽的民族服装,跳起欢快的舞蹈,吹起羌笛,敲起羊皮鼓,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羌族人民还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
他们的房屋多以石材建造,层叠交错,被称为“碉楼”。
这些碉楼不仅坚固耐用,而且每一座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故事。
在我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碉楼,它们见证了羌族人民的历史和智慧。
羌族人民还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
他们的食物以糯米和玉米为主,也有着各种独特的菜肴。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羌族三宝”——酸菜、腊肉和咂酒。
这些食品不仅口感独特,而且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每次品尝这些食物,我都能感受到羌族人民的热情和好客。
在我身边,羌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
在学校里,羌族的语言和文化被纳入课程中,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文化。
在社区里,各种羌族文化活动和节日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在工作中,羌文化的元素也被巧妙地融入其中,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品牌形象。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羌文化,如何让这一独特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我身边,有许多人在为保护和传承羌文化而努力。
他们有的是教师,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传承和发展羌文化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羌文化是我身边的一种独特文化,它深深地影响着我。
清朝的羌族文化
清朝的羌族文化羌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
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清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对羌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本文将从羌族的起源、信仰与宗教、语言、服饰与民俗等方面来探讨清朝时期羌族文化的特点。
起源与分布羌族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西羌。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三世纪,羌族在今天的甘肃、四川、青海等地形成了多个部落势力,并与邻近的汉族、藏族等民族形成了交流与交融。
在清朝时期,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新疆等地,其中以四川的羌族人口最多。
信仰与宗教在清朝时期,羌族人民主要信仰萨满教和藏传佛教。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许多羌族人将其作为信仰和守护神来崇拜。
他们相信神灵可以保佑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
在羌族的传统婚礼和庆典中,仍然可以看到一些传统的祭祀和巫术仪式。
语言羌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羌藏语族,其发音、语法和词汇都与汉语、藏语有明显区别。
在清朝时期,随着帝国的统一和交流,汉语逐渐成为羌族人民的通用语言。
尽管如此,羌族仍然自豪地保留并传承着自己的母语,使其成为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饰与民俗羌族的服饰和民俗文化丰富多样,独特而美丽。
男性常常穿着长袖衣、马褂等传统服饰,女性则以彩虹裙、缠足等独特的传统服装为特色。
在婚嫁、祭祀、节日等重要场合,羌族人民还会身着传统服装,表演传统舞蹈和歌舞。
除了服饰,羌族的民俗文化也颇具特色。
他们以耕作为生,尊重自然并且在家庭、生育方面有独特的传统习俗。
羌族人民在结婚时注重聘礼,一般会举行盛大的婚礼仪式。
在节日庆典方面,如过年、端午节、中秋节等,羌族人民举行庙会、舞狮子、放鞭炮等活动,以庆祝和祈福。
总结清朝时期,羌族文化在政治、宗教、语言、服饰和民俗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清朝政府对于各民族的统一和管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但羌族仍然保留并传承着自己的独特文化。
这一文化丰富多样、独特美丽的特点不仅丰富了羌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川省羌族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再探究
意识 ,那种集体性 参与文化活动的生命力将 因其所依附的传
统 民俗活动的减少而减 弱甚 至终结 。
( ) 五 自然 灾害 的破 坏
51 大 地 震 的 震 中就 在 羌 族 集 中 的汶 川 一 带 ,对 于 人 . 2特 员 伤 亡 、 筑 、 至 整 个 羌 文 化 的生 态 链 都 是 一 次 毁 灭 性 的 损 建 甚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当代人发展 的同时不能影响下一代的
发 展 。认 为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民众 的物 质 生 活 一 提 高 而 导 致 一 些 原 有 生存 方 式 、 活 环 境 和 古 老 文 明衰 变 的思 想 是 片 面 的 ; 生 这
羌族 与汉族交往 的不断亲密 ,这也是走 向衰 落的又一 重 要原因 , 交往的同时也羡慕汉 族文化 , 这就意 味着汉化程度 的 不断加深 ; 至在宗教信仰 、 甚 传统节 日、 言等诸 多方 面产生 语 了新的变化 , 逐渐失 去了原有特征 。
作品 , 可谓为 民俗艺术了。 民俗 文化是 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活的需要 , 也是民俗 文化产生的根本动因 , 这种物 质和精神 劳 动创造的结 晶,其 目的是 为了解决 和维持个体或种族 生存 的
需 要 , 有 过 多 的追 求 经 济 利 益 。 没
想 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 ,促使年轻一代对追求时 尚生活产生
文 艺 理 论
L T ARY THE I ER oRY 民 间 奇 葩
四川省羌族 民俗文化保护 与开发再探 究
昔 升峰
( 四川音 乐学院绵 阳艺术学院 , 四川 绵 阳 6 10 ) 2 0 0
摘 要: 我国是 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和 民族集聚的 国度 , 有着灿 烂的五千年文明 , 个民族文化 以不同 各
关于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研究
关于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研究【摘要】羌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
这里山脉重叠,地势陡峭,风景秀美。
在羌族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羌族文化。
羌族传统文化是羌族人民创造的一切文明的总和,是羌族生活智慧的结晶与人文成就的体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羌绣,就是羌族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羌族;羌绣;传承;困境羌绣历史发展与现状一、羌绣的产生:羌绣的来源说法不一,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三国以前,羌族妇女能征善战,孔明派姜维到汶山屡被羌族女将打败;后来孔明就用符咒组成挑花围腰送给羌女。
羌族妇女争相效仿,挑花围腰就在她们中流传开了。
谁知,围腰上孔明画的符,把羌族妇女的心给迷住了,从此,羌族妇女便不会打仗出谋,只知挑花刺绣。
从这个传说我们可以看出,羌族挑花刺绣艺术原来最初是由汉区传入的。
经过生活的实践和提炼,既汲取了汉族挑花刺绣的基本针法的成分,又继承了古羌文化的传统,它的构图、纹彩,早已具有羌族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成了羌族独特的艺术珍品。
二、羌绣的发展:在明清时期,刺绣技艺就已经在羌族地区极为盛行,后来挑花技艺逐渐取代了刺绣技艺而为羌族妇女所擅长。
羌绣是羌族妇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日常的生活劳动而逐步创造形成的,其构图、配色、针法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
三、羌绣的现状:羌绣在今天面临愈来愈烈地冲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首先,羌绣面临着工业化与全球化的冲击。
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崛起与发展,人们的视线转移到了经济发展上来,而文化的传承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被淡化了很多;同时又因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外文化进入中国分散了很多国人的注意力,直接导致了传统文化被逐渐边缘化,羌绣当然也不能例外。
其次,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一种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有一种文化载体-文字,而羌族,并没有自己的文字,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羌绣的发展。
羌族文化
羌族文化“大观园”
• 自2008年陕西省宁强县被文化部命名为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该县 加大羌文化传承保护力度,推进羌文化与 旅游发展大融合,修建了羌族文化博览园 和羌文化演艺广场免费对游客和公众开放, 并在县城周边建成千山羌族民俗园和羌族 饮食民俗村,形成集古羌文化保护、羌族 风情旅游、羌族特色浓郁的“大观园”, 这也是我省唯一的羌民族博物馆。
2024年浅析羌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024年浅析羌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羌族,作为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这些文化不仅反映了羌族人民的历史、信仰和生活方式,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羌族民俗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羌族民俗文化概述羌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四川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
羌族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包括语言、服饰、饮食、建筑、节庆、歌舞、手工艺等多个方面。
例如,羌族的服饰以其独特的色彩和图案著称,体现了羌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
羌族的节庆活动如“祭山会”、“火把节”等,更是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风情。
这些民俗文化不仅是羌族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他们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二、文化保护现状与挑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羌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使得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弱,羌族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断层的危险。
另一方面,羌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和文化人才,使得文化保护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此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对羌族民俗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些传统节庆活动被商业化利用,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三、保护措施与实施路径针对羌族民俗文化面临的保护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实施路径。
首先,加强对羌族民俗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其次,建立健全文化保护机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文化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同时,加大对羌族聚居地区的资金投入,支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人才培养。
此外,推动羌族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途径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还需积极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途径。
羌族历史文化遗产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笛:羌族传统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羌绣:羌族传统刺绣技艺,图案丰富,色彩鲜艳
羌族建筑:羌族传统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
羌族民俗:羌族传统民俗活动,如祭祀、节庆、婚俗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羌族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保护与传承
政府支持:政府对羌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给予大力支持
重要历史事件
羌族起源:羌族起源于古代羌人,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羌族文化:羌族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字、宗教、建筑等文化
羌族迁徙:羌族历史上多次迁徙,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
羌族与汉族的交流:羌族与汉族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交流和融合
历史遗迹
01
碉楼:羌族传统建筑,用于防御和居住
02
石棺墓:羌族独特的墓葬形式,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文化保护:建立羌族文化保护区,保护羌族文化遗产
教育传承:开设羌族文化课程,让年轻人了解和传承羌族文化
创新发展: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羌族文化表现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羌族文化
现代发展
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政府和民间组织共同努力,保护羌族文化遗产
01
羌族文化产业发展:发展羌族文化产业,如羌绣、羌笛等,推动经济发展
羌寨:羌族聚居地,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羌族寺庙:具有宗教和文化双重意义
羌族石刻:记录羌族历史和文化的珍贵遗产
文化遗产
04
03
01
羌族碉楼:羌族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防御和居住功能
羌笛:羌族传统的吹奏乐器,音色独特,富有民族特色
羌绣:羌族传统的手工刺绣技艺,图案丰富,色彩鲜艳
羌族歌舞:羌族传统的歌舞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试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羌年为例
442014年11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在消失,羌民族是众多少数民族中极具特色的一支,但在汶川大地震之后,羌民族文化受到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其中羌年更被列入了《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一种“羌文化”抢救热潮。
一、羌年的基本概况和(一)羌年的基本概况。
羌年,俗称羌历年,羌语叫“日美吉”,也有“丰收节”“过小年”等名称,是羌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主要以庆祝丰收和还愿为内容,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举行盛大庆典,节日持续三至五天,尤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北川县的羌族为甚。
节日期间,全寨子的村民都要来参加庆祝仪式,在释比 的引领下上山祭祀还愿,祈求丰收,下山后各家进行敬神仪式,之后家人们一起吃团圆饭、跳锅庄、喝咂酒,而亲朋好友在节日期间也要相互祝贺,相互迎请,十分热闹。
二、羌年习俗的演变羌年——为羌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一种人类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羌民族长期的心理认同和沉淀,在羌民族心中形成了“我们感”。
然而,这种“我们感”在与“他者”的你来我往之中,传统的文化模式正悄然发生了变化。
为了研究所需,本人于2013年1月前往汶川县、茂县和北川县进行了田野调查。
以下按照年龄段划分为三部分,通过对比分析、提炼,选取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访谈,概述如下:(一)祖辈过羌年的习俗。
通过采访汶川县映秀镇的一位羌族老奶奶,大致了解到,老一辈羌民过羌年前家家户户就要打扫房屋,添置新衣服,就像汉族人民过新年一样采购年货,过年当天早上,每家每户要将自己家里的牛羊赶到田地里,在这一天即便是牲畜吃了田里的庄稼也不用赔偿,在羌年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祀活动,由端公宰牛羊来祭祀天神,有些寨子还要祭祀地神,祭祀结束后,端公还要进行跳神,跳神完成之后由每家的代表围坐在一起吃煮熟的羊杂羊肉,在所有的祭祀活动完成之后,就将剩下的牛羊肉分发给每家每户带回去享用,在傍晚的时候,大家聚集在坝子里由老人领唱庆祝歌,围着篝火跳莎朗、锅庄,喝咂酒。
羌年活动策划方案
羌年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羌年是中国羌族传统的新年之一,是羌族人民在农历正月初三举行的盛大节日,也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和弘扬羌族民俗文化,增强羌族人民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特举办羌年活动,以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关注羌族文化,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交流。
二、活动目的1. 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
通过羌年活动,展示羌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弘扬羌族文化,使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羌族文化。
2. 提高民众对羌年的认识和参与度。
通过活动宣传和互动体验,增加公众对羌年的了解,提高羌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观众的参与度。
3. 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交流。
通过邀请其他民族参与羌年活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加各族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农历正月初三,持续5天。
活动地点:羌族聚居区县城主要场地和周边乡村。
四、活动内容1. 开幕式:在活动地点举行盛大的开幕式,邀请当地政府官员和重要嘉宾致辞,进行传统礼仪表演,展示羌族文化特色。
2. 羌族民俗展览:在活动期间举办羌族民俗展览,展示羌族传统服饰、工艺品、饮食文化等,提供观众了解和购买。
3. 传统舞蹈和音乐演出:邀请羌族青年艺术家进行传统舞蹈和音乐演出,展示羌族的舞蹈和音乐艺术。
4. 乡村旅游活动:组织观众参观羌族乡村,了解乡村风貌,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体验羌族民俗活动,如婚礼仪式、烤羊宴等。
5. 羌族传统体育竞技:举办羌族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如抓马比赛、射箭比赛,吸引观众参与并了解羌族体育文化。
6. 羌族文化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和羌族代表,举办羌族文化论坛,探讨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和方法。
7. 儿童羌年活动:为儿童专设活动区域,组织儿童参与羌年活动,通过趣味游戏和表演,向儿童介绍羌年的传统故事和习俗。
8. 摄影展:举办羌年相关的摄影作品展,展示摄影爱好者记录的羌族习俗和风景作品,增加观众对羌年的了解和兴趣。
9. 爱心公益活动:开展与羌族文化相关的公益活动,如明信片义卖、捐资助学等,用实际行动关注和帮助有需要的羌族群众。
羌族历史文化与习俗传承
羌族历史文化与习俗传承羌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青海等地。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羌族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习俗。
本文将从羌族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色以及习俗传承等方面,探讨羌族的魅力所在。
一、羌族的历史渊源羌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秦时期,2000多年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羌族的祖先最早定居在黄河上游的巴蜀地区,后来逐渐向四川东部、青海西部等地扩展。
在历史长河中,羌族与中原文化、藏族文化、土家族文化等民族形成了交融、融合发展的局面。
二、羌族的文化特色1.语言文字方面:羌族使用汉字和东羌语,东羌语属于藏缅语系。
羌族仍保留着一部分传统的羌族文字,这对于研究羌族历史和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2.衣着服饰方面:羌族的传统服饰色彩丰富多样,男子通常穿着翻领上衣和短裙,而女子则着装更加华丽,以彩色的花朵图案为主。
这些服饰不仅体现了羌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念,也是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诠释。
3.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羌族的传统音乐、舞蹈和手工艺术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羌族的舞蹈动作优美独特,常常伴随着悠扬的歌声,给人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三、羌族的习俗传承1.婚礼习俗方面:羌族的婚礼十分重视,婚礼的庆祝活动通常持续数日。
新娘穿上传统的羌族婚装,新郎则骑马接新娘。
婚礼期间,亲友们围绕着新人开展各种传统的欢庆活动,如舞蹈、歌唱等。
2.节日习俗方面:羌族有丰富的节日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盂兰节和鲜花节。
盂兰节通常在农历六月或七月举行,羌族人民会在这一天祭祀祖先、扫墓、跳舞等。
而鲜花节则是在每年的农历春节后举行,人们会欣赏花朵、品尝美食,亲友团聚共度佳节。
3.礼仪习俗方面:羌族崇尚礼仪和传统美德,重视尊老爱幼、尊重祖先、邻里互助等价值观念。
在羌族的传统习俗中,人们会礼让长辈,重视家族观念,并通过丰富多样的仪式和习俗来表达尊敬和感恩之情。
总之,羌族历史文化的丰富与传承凝结在羌族人民的血脉中。
通过对羌族历史、文化及习俗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思考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要点一
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
挖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和价值,开发具有市场竞 争力的文化产品,如传统手工艺品、文化旅游纪念品等。
要点二
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 展
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具有文化内 涵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分类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传 统和表现、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 艺技能、传统节庆活动等方面。
历史与文化价值
历史价值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羌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 的宝贵财富,是研究羌族历史、文化、社会的重要资料。
文化价值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羌族文化的核心,体现了羌族人民的 智慧、创造力和民族精神,是羌族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的重 要体现。
现状与挑战
现状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传承人老龄化 、传承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
挑战
如何保护和传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在现代化进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利 用,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需要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 广,提高公众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 究,提出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促进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意义
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 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民族团 结,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文化旅游 和经济发展。
02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羌族人民在 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传承下来 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传承羌族文化标语
传承羌族文化标语
1.进绿色映衬下的羌寨,寨子正前方的一道石制横梁上,是羌人供奉的神羊雕塑,远古、神秘。
几位身着羌族服饰的阿妈和阿叔分列两旁,唱起羌人自己的歌谣,这就是羌族四绝之一的“和声部”。
歌声嘹亮、婉转,虽然听不懂歌词,但能体会到这是羌人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2.早接触到羌族,还是缘于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历史上,羌族以养羊著称,故羌族与羊的关系极为密切,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神羊”的习俗。
看那“羌”字,上半部为“羊”,下半部为“儿”组合在一起,即为羊的儿女。
羌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甲骨文中唯一记述的民族,当追溯到炎黄部落时代之前。
与蓝天为伴,与白云同舞,他们被称作“云朵上的民族”。
3.族古堡之幽,幽在深邃而神秘。
羌族古堡位于阿坝州理县桃坪乡桃坪村,距成都300多华里。
古堡巨大而深邃,阴深而幽暗,依山而建,整体方正,凹凸有致,浑然一体,犹如一张石头切成的蜘蛛网。
4.族古堡全寨百户人家,近500羌民,竟然家家相通,户户相连。
信步在寨中游走,会被屋与屋之间,路与路之间那神秘的巷道、通道、暗道和墙孔、天井、斗窗,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而更让人膛目结舌是有户人家的石室竟有72扇窗户。
而石室的面积只有300多平米。
大数据视角下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Data Base Technique •数据库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177【关键词】大数据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1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数字化保护现状1.1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里一个历史非常悠久、分布广泛而又影响深远的成员。
在古大数据视角下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徐用高老的传说资料中有不少关于“羌”和“姜”的记录。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包括语言、服饰、建筑技艺、歌曲、舞蹈、释比文化等,其形成与羌族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具有地域性、特殊性和活态性等特征。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羌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着形成羌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羌族文化的核心,是羌族文化精髓之所在。
然而,受全球化及现代化冲击、自然灾害影响下,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减少、资源缺乏、观念偏失等问题。
1.2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借由数字化技术手段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一直在进行,特别5.12大地震发生后,政府及研究机构、企业、羌族内部民众均积极参与其中,在数字化保护实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方面,地方政府关在抢救和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羌文化数据库。
同时,企业也纷纷参与其中,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市派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发起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历时6个多月建成三大影像数据库。
另一方面,羌族内部民众特别是羌文化倡导、弘扬者们开始积极投身其中,他们除了身体力行利用平时和重要节日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外,也在积极尝试利用数字化手段来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建立羌族文化门户网站、百度羌吧、QQ 群等,并拍摄了大量原生态图片与影像。
最新-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思考 精品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思考摘要羌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中华文化新时期研究进程中,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羌族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探究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中华民族内部其他族群的历史文化、厘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资源。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的大量尚待破解和利用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构建新时期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加强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
关键词新时期;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蕴含着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体现了中华民族充沛的文化创造力,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和重要桥梁,并为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羌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中华文化新时期研究进程中,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羌族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探究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中华民族内部其他族群的历史文化,厘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资源。
一、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一符号性与象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性特征与象征性特征相互渗透。
羌族的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都是一个符号,象征着不同的精神意义,包含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如羌族美丽的服饰与装饰,象征着羌族妇女勤劳能干,心灵手巧。
二综合性与集体性。
1.综合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环境、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综合产物,与其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就其构成因素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各种表现形式的综合,如羌族的花灯戏通过综合性的表演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离开了羌族歌舞、羌族说唱等其中任何一种表演形式,就会削弱其完整性和艺术魅力。
关于羌人谷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为了深入了解羌族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在四川茂县羌人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当地居民、参与民俗活动等方式,我们对羌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实践背景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北川等地。
羌族文化独具特色,被誉为“中国民族文化瑰宝”。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羌族文化面临着传承困境。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羌族文化,我们决定开展这次羌人谷社会实践。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在实践期间,我们参观了羌人谷的风景名胜区,包括羌族古村落、碉楼、石碑、摩崖石刻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羌族的历史变迁、建筑风格、民俗风情等。
2. 访谈当地居民我们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访谈,我们认识到羌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挑战。
3. 参与民俗活动在羌人谷,我们参与了羌族传统节日——“火把节”的庆祝活动。
通过观看羌族舞蹈、品尝羌族美食、体验羌族手工艺,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羌族文化。
四、实践成果1. 提高了对羌族文化的认识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价值。
我们了解到羌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为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与当地居民互动交流,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为羌族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在实践结束后,我们撰写了这篇报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羌族文化,关注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实践反思1. 羌族文化传承面临困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羌族文化传承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年轻人对羌族文化兴趣不高、传统技艺后继无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等。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2. 加强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羌族文化,我们建议:(1)加大对羌族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羌族文化的认识和关注。
羌族羌历年作文
羌族羌历年作文
阿嘞个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个彪悍的羌族小伙,从小就被教导要传承保护好我们独特的羌族文化。
今天,我想和大伙儿聊聊我们羌族人的羌历年。
首先嘛,羌历年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算好的哦。
我们羌族人过去是世代漂泊在高山峡谷之间,靠狩猎为生。
所以,我们的羌历年就是根据气候变化和动物的迁徙规律来计算的。
一般来讲,正月初一是在立春节气前后,不过具体哪一天就看气候而定了。
我们羌族人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自己的名字。
比如正月叫"牛角生月",二月叫"牛儿落草月"...你猜怎么来的吗?对啦,就是根据当月牲畜的生活状态来命名的。
可见,我们祖先是多么贴近自然、与万物和谐相处啊!
不过,这些月份名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有时候三月也会叫"驼峰出月",因为那时候驼峰刚从雪里钻出来。
这些名字都是我们祖先根据当地环境智慧总结出来的,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说到算羌历年,那可都是由我们村里的阿伯们来操心的。
他们每年都要密切观察天文现象和动植物的变化。
然后,阿伯们就会商量出正月初一的日子,再由村里的"嘟嘟公"吹响冬笛,向全村人传达新年到来的喜讯。
我们羌族人过年时,可都是要吃上祭祖的肉食、喝上浓浓的酥油茶、
穿上节日盛装的哦。
男人们会载歌载舞,祈求新的一年心想事成、吉祥如意。
女人们则会互相拜年、送上手工艺品。
啊,想起来就让人兴奋不已!我们这些年轻一代,更要努力传承和弘扬羌族文化,让羌历年代代相传、永不落幕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羌民俗传承羌文化
2013-04-19 16:47 | 来源:四川在线 | 作者:田明霞周
点击:173次共有 0条评论免责声明打印|字号: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五届高校优秀社团评选中,“羌促会”夺得桂冠。
“5·12”特大地震后,在成都、绵阳等地举办的各种与羌文化有关的大型活动中,活跃着一个大学生社团的身影,那就是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羌促会”)。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五届高校优秀社团评选中,“羌促会”夺得桂冠。
昨(16)日下午,绵阳“羌促会”名誉会长、现任川音绵阳艺术学院中国非遗研究院公共事业部副部长艺兮接受了记者采访。
据介绍,“羌促会”成立于2009年9月9日,由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热心羌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同学自愿组成,是非盈利性公益团体,到目前已有会员800多名,是该校最大的学生社团。
首任会长由从阿坝州茂县中学考入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羌藏歌舞专业音乐表演系的艺兮担任,旨在“传承羌族文化、促进民族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羌促会”自成立以后,在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学院北川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系、音乐舞蹈系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羌文化保护活动。
每到周末,“羌促会”都会组织同学跳萨朗舞,这项活动在学校拥有极高的人气。
他们还通过开办讲座、采风、观影、课题研究、文艺汇演、篝火晚会、民族文化专题调研等活动保护和传承羌文化。
“羌促会”曾发起举办“首届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灾后重建研讨会”等重大活动。
2010年,“羌促会”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社团”。
2011年4月,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中,由“羌促会”成员表演的羌族酒歌《尔玛西惹木》荣获金奖,艺兮获“优秀传承人奖”。
当年6月,“羌促会”代表学院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其中《北川羌韵》荣获“太阳神金奖”。
此次夺得“全国高校优秀社团”桂冠,会员们大受鼓舞。
他们表示,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推动“羌促会”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抢救、保护羌族文化贡献力量。
据了解,本次评选活动历时近5个月,组委会共收到2863个社团的申报材料,经过组委会专家团的提名、审核,并听取各地方学校的建议之后,最终评选出了全国高校十大明星社团、全国高校优秀社团、全国高校十大优秀社团先进个人等奖项。
责编:尔玛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