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安全技术示范文本
ESD防静电安全规范
ESD防静电安全规范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ESD(静电放电)防静电安全规范,以确保工作环境中的设备和人员免受静电的损害。
定义1. 静电放电(ESD):指在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的电荷转移,产生的瞬时电流可以对电子设备和人员造成损害。
2. ESD敏感器件:指对静电放电非常敏感的电子器件,如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等。
安全措施为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以下措施应严格遵守:1. 环境控制:- 维持室内湿度在30%至60%之间,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 禁止在工作区域使用毛毯、羊毛等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 定期清洁工作区域,确保没有积尘和杂物,以避免静电的产生。
2. 个人防护:- 所有工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服,并确保服装与皮肤紧密接触,以促进静电的释放。
- 工作人员应经常洗手,以去除身体表面的静电。
- 禁止工作人员戴有金属饰品,如手表、项链等,以减少静电的积累。
3. 设备保护:- 所有敏感器件应存放在防静电包装中,确保其不受到静电的影响。
- 工作区域应配备防静电地板和防静电工作台,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传递。
-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接地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培训和意识提升为了确保所有工作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并遵守ESD防静电安全规范,以下培训和意识提升措施应采取:1. 新员工培训:- 所有新员工应接受ESD防静电安全规范的培训,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 培训课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内容准确和易于理解。
2. 定期培训:- 所有员工应定期接受ESD防静电安全规范的复培训,以确保他们对规范的理解和遵守程度。
- 培训内容应包括最新的静电防护技术和最佳实践。
3. 意识提升活动:- 定期组织意识提升活动,如海报展示、宣传册发放等,以提高员工对ESD防静电安全的重视程度。
- 活动内容应简明扼要,重点强调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审查和改进为持续改进ESD防静电安全规范,以下措施应采取:1. 审查:- 定期对ESD防静电安全规范进行审查,以确保其与最新的技术和法规要求保持一致。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目的为了加强企业防雷、防静电的安全管理、防止雷、电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要求,适用于民爆企业危险品场所。
3、职责3.1安全保卫部门为企业的防雷、防静电归口管理部门。
3.2企业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对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并定期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检测。
3.3企业下属单位负责本单位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
4、工作规定4.1防雷措施;4.1.1与架空电力线路连接的配电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等应采取防雷措施。
4.1.2建筑行应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采取防雷措施,一类防雷建筑物应有防直接雷、防雷电感应和防止雷电波浸入的措施,接地电阻均不应大于10Ω;二类建筑物应有防直接雷、防雷电感应和和雷电波侵入的措施,防直接雷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且宜与防雷电电感应的接地、电气设备接地共用接地装置;三类建筑物应防直接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且宜与电气设备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范文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防静电工作的管理,保证工作场所和人员的安全,维护设备和财产的正常运作,根据《静电防护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具有防静电工作危险的工作场所和人员。
第三条防静电安全管理是指对静电危害进行分析、评估和控制的一系列工作,包括静电危害分析、静电防护设计、人员培训等。
第四条静电危害的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1. 工作场所的静电积聚情况评估;2. 静电放电对人员、设备和财产的危害评估;3. 静电防护设施和措施的评估。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五条静电防护管理属于本单位的安全管理范畴,由安全主管负责组织和实施。
第六条安全主管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制定静电防护管理制度和措施;2. 组织静电工作的评估和监督;3. 安排静电防护培训和考核;4. 处理静电事故和异常情况。
第七条作业人员有义务遵守本办法的要求,参加静电防护培训,按照要求正确佩戴和使用防静电器材和设备。
第八条进入具有防静电工作危险的场所的人员和设备,必须经过安全主管的许可和指导,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三章预防措施第九条工作场所的设计应考虑静电防护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1. 采用防静电地板、墙面等建筑材料;2. 合理布置设备和排风系统,防止静电积聚;3. 静电敏感区域应设置静电地板和静电消除设备。
第十条现场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静电服装、鞋帽和手套,并按要求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
第四章培训和考核第十一条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防静电意识和技能,本单位应组织静电防护培训。
第十二条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静电的基本知识和危害;2. 静电防护的原理和方法;3. 静电防护器材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第十三条培训应定期进行,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必要时进行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第五章静电事故处理第十四条静电事故是指由于静电引起的人员伤害、设备损坏、火灾等事故。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范示范文本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范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防雷、防静电管理规范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进一步规范各车间对避雷设施的管理,确保避雷设施的完好使用,特对氧化铝公司避雷设施作如下具体规定:第一章具体规定内容1.1、各单位对所属区域内所有的避雷设施进行详细统计,(按照附表格式)不得遗漏,统计表一式三份,车间、安技科各一份,由安技科汇总后上交安技处一份。
1.2、各车间对所有避雷设施的接地点进行统一编号,并做好国标统一的接地标志及安全防护标示。
1.3、所有避雷接地线测量处要有螺栓进行连接,无螺栓连接的,各车间及时进行整改(详见国标规定《接地安装03D51》),整改完毕后联系动力车间对避雷接地线进行测量是否合格。
1.4、各车间加强对避雷设施的维护、保养力度,并建立避雷设施维护、保养记录及防雷接地整改记录,每年3月份各车间对所属区域的所有避雷设施进行统一维护保养,并对所有避雷设施进行统计更新,将统计情况上交安技科,由安技科汇总后上交安技处进行存档备案。
对开焊、锈蚀部位及时进行整改,对存在无法整改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
1.5、每年4月份动力车间对所有避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测,各车间必须有专人进行配合,辅助动力车间人员进行测量,动力检测完毕后,将检测结果上交安技处,由安技处统一下发整改通知,督促各车间进行整改,在整改完毕后由动力车间对不合格的接地点进行复测,直至接地阻值合格为止,动力车间建立防雷、防静电测量记录。
静电灾害及其防护示范文本
静电灾害及其防护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静电灾害及其防护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大约在公元前600年的时候,希腊哲学家泰利斯就曾经叙述过用毛织物摩擦过的琥珀具有一种能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静电起电现象。
到了1600年,一位名叫威廉.吉尔伯特的英国学者对上述现象在深入研究后指出,用丝绸摩擦玻璃或许多其它物质同样也会观察到类似现象。
为了区别直流电、交流电,人们通常把相对于观察者宏观上不发生定向流动的电荷称为静电。
第一节、静电学基础知识(摘要)一、电位与电位差在静电场中a、b两点的电位之差称为电位差,通常也叫做电压。
注意: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无论是正负电荷,只要存在差值,就存在电压。
二、导体和绝缘体各种物体对电流的通过有着不同的阻碍能力,这种不同的物体允许电流通过的能力叫做物体的导电性能。
通常把电阻系数小的、导电性能好的物体叫做导体。
例如:银、铜、铝是良导体;含有杂质的水、人体、潮湿的树木、钢筋混凝土电杆、墙壁、大地等,也是导体,但不是良导体。
电阻系数很大的、导电性能很差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例如:陶瓷、云母、玻璃、橡胶、塑料、电木、纸、棉纱、树脂等物体,以及干燥的木材等都是绝缘体(也叫电介质)。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范文(二篇)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绪论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静电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静电的产生不仅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防静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确保工作地点的安全环境,提高防静电意识,预防静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章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一、静电事故的定义和分类静电事故是指由于静电的存在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根据事故的发生原因和特点,静电事故可以分为人身伤害事故、火灾事故和爆炸事故三类。
二、防静电安全管理原则1. 预防优先:预防静电事故的发生是最重要的,应该在所有工作环节中优先考虑和执行。
2. 综合治理:防静电安全管理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从源头上控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3. 安全教育:加强对员工的防静电知识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知识水平。
4. 分级管理:按照不同工作场所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三、防静电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1. 设计控制措施(1)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和工艺进行静电分析,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如增加接地装置、使用导电材料等。
(2)设置静电防护区域,在易发生静电事故的地方设立消防器材、防爆灯等。
2. 用电管理措施(1)对用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接地装置的正常运行。
(2)定期对用电线路进行绝缘测试,防止因线路老化或损坏而引起的电火灾事故。
3. 地面和设备接地措施(1)涂刷导电性涂料或使用导电地板,提高设备的导电性,减少静电积累。
(2)对设备进行接地处理,确保设备能够及时释放积累的静电。
4. 防静电装备和防护用品(1)使用防静电装备和防护用品,如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减少人员因静电而受伤的风险。
(2)定期检查和更换防护用品,确保其正常使用。
静电防护技术
静电防护技术
内容摘要所谓静电,并非肯定静止的电,而是在宏观范围内临时失去平衡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静电现象是非常普遍的电现象。
人们活动中,特殊是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及其他危急和危害。
一、静电的产生
摩擦能够产生静电是人们早就知道的,但为什么摩擦能够产生静电呢?试验证明,不仅仅是摩擦时,而是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再分别时,就可能产生静电。
静电的产生是同接触电位差和接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关的。
1.静电的起电方式
(1)接触分别起电。
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cm时,由于不同原子得失电子的力量不同,不同原子(包括原子团和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不同,其间即发生电子的转移。
因此,两种物质紧密接触,界面两侧会消失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
这两层电荷称为双电层,其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位差。
- 1 -。
防静电安全技术标准规范_1340
二、防静电技术要求
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2.12 汽车栈台防静电的要求: 作业前,应检查作业设施是否符合规定,放
掉罐内垫水可存水,清除罐内杂物,尤其 是未接地的浮动物。 装卸人员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 鞋,作业前应泄放人体静电。 装卸人员不应在装卸现场穿脱衣服、帽子或
120
15
120
240
注:若容器内设有专用量槽时,则按液体容积小于1×10 m3取值
二、防静电技术要求
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2.6 在进行轻质液体石油产品装卸作业过程 中,不得进行有可能产生静电引燃火花的 现场试验或测试。
2.7 储罐内禁止存在任何未接地的浮动物。
二、防静电技术要求
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3.2 在爆炸危险场所禁止穿脱衣服、鞋靴和安全帽,禁止 梳头。
3.3 橡胶雨衣和高筒雨鞋除雨天和在积水场所进行作业时 可穿着外,均不得在爆炸危险场所穿用。
3.4 泵房的门外、油罐的上罐扶梯入口、油罐采样口处、 装卸作业区内操作平台的扶梯入口及悬梯口处、装置区入 口处、装置区采样口处、码头入口处、加油站卸油口处等 危险作业场所应设置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二、防静电技术要求
2 液体石油产品防静电技术要求
2.2 液体石油产品调合作业时的要求: 严禁用压缩空气进行甲、乙类液体石油产品
调和。 丙A类液体石油产品用压缩空气调和时,必
须控制风压不大于0.343MPa,调和温度应 控制在低于该油品闪点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防静电技术要求
静电防护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静电防护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56978静电防护措施ESD protection measure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部门生产自动化、高速化和精密化程度的迅速提高,静电现象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静电的产生静电的产生过程及方式是相当复杂的,主要有感应起电、介质的极化起电、温差起电、压力起电、吸附起电、电解起电和接触起电等。
有时几种起电方式同时存在。
其中接触起电是产生静电电荷的主要方式,生产中常见的物体经接触和分离过程而产生静电的现象有;(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两物体分别带有等值异号电荷的过程。
液体和粉体类产生静电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2)冲流起电——液体类物质与固体类物质接触时,在接触界面形成整体为电中性的偶电层。
当此两相物质做相对运动时,由于偶电层被分离,电中性受到破坏而出现的带电。
(3)剥离起电——剥离两个紧密结合的物体时引起电荷分离而使两物体分别带电。
(4)喷雾起电——喷射在空间的液体类物质由于扩展分散和分离,使之形成许多微小液雾和新的界面,当此偶电层被分离时而产生静电。
(5)碰撞起电——粉体类物体由于粒子与粒子或粒子与固体之间发生碰撞,形成快速的接触和分离而产生静电。
(6)溅拔起电——溅泼液体时,微小的非湿润液滴落在物体上并在其界面产生偶电层。
由于液滴的惯性滚动而发生电荷分离,使液滴及物体分别带上不同符号电荷。
此外还有如喷射起电、沉降起电、破裂起电、滴下起电等。
在工业生产中,固体之间的相互接触(如传动皮带与导轮的接触,塑料被碾压,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等)可产生大量的静电现象。
此外,固体经磨碎、研磨而分散成细小的颗粒(粉尘),在粉碎、运输、搅拌等过程中,粉体静电可高达数千伏甚至数万伏。
2.静电的物理现象及其危害带电物体在其附近空间产生静电作用,这种由带电体产生静电作用的附近空间,称为静电作用场。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范文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范文一、引言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防雷、防静电管理规范,以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防雷、防静电管理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安全工作之一,对于各种领域的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设备防雷、人员防雷以及静电防护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设备防雷管理1. 设备安装与维护1.1 设备安装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确保设备与大地良好接地。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规定值。
1.2 设备的电气连接部分应采用防雷设施,如防雷线、避雷器等。
1.3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综合保护措施2.1 在设备周围设置防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网等,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2.2 定期检查设备及其防护措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及时更换老化或受损的设备和材料。
2.3 安装并定期检查电涌保护装置,以阻止由雷击引起的电涌对设备造成损害。
3. 设备操作规范3.1 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应暂停使用敏感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2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防雷知识培训,提高其防雷意识和操作能力。
3.3 实施设备操作规范,严禁在雷暴天气下进行不必要的操作,避免雷击对设备和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三、人员防雷管理1. 防雷知识培训1.1 针对从事户外作业的人员,应定期组织防雷知识培训,向他们传授雷击的成因、预防措施以及求生自救知识。
1.2 加强对高风险岗位人员的防雷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1.3 在培训中重点向人员强调雷暴天气下的预警信号与应急措施,确保他们能及时、有效地应对雷击事件。
2. 安全设施与装备2.1 在户外工作岗位设置避雷设施,如避雷棚、避雷网等,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2.2 为户外工作人员配备防雷设备,如防雷衣、防雷鞋等,提供全面的防护。
2.3 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与装备,确保其完好有效。
3. 操作规范3.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工作,确保操作环节的安全。
防静电安全技术规范
防静电安全技术规范在电子设备生产、维护、运输过程中,静电是一个普遍存在且不可避免的问题。
无论是在生产车间还是在实验室中,都需要保持良好的防静电措施,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防静电安全技术规范,以帮助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从业人员更好地工作。
静电的产生和危害静电是一种由于电子设备表面与外界接触时摩擦产生的静电荷所引起的现象。
静电荷的产生通常由于接触和摩擦,例如手部接触电子设备的表面或组装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的部件之间的摩擦等。
静电荷的存在可能导致许多危险,例如:•损坏电子设备:静电荷的存在可能破坏敏感的电子元件,如集成电路、晶体管等,从而导致设备的故障。
•危及人身安全:如果静电因素不得当处理,例如火花可能爆炸,对人体造成危害。
防静电技术规范为了降低产生静电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必要的防静电技术规范:1. 环境的必要条件为了防止静电荷的产生,通常需要在电子设备的生产车间中创建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这包括:•温度控制:保持良好的温度控制可以降低环境中的湿度,从而降低静电荷的产生。
•湿度控制:环境中的湿度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湿度水平能够降低静电荷的产生。
•大气环境的控制:保持适宜的空气流动和通风可以避免堆积、累积和积聚静电荷。
2. 员工培训和教育为了减少人员与电子元件之间的静电荷,必要的员工培训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防静电技能:•多使用合适的服装:将抗静电服装穿上可以防止静电荷的积累,例如特殊的尼龙或聚酰亚胺(PI)制品•仔细处理设备: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电子设备,并用可靠的手机软垫来代替。
•适当装备:提供必要的装备,例如手套、鞋底、手腕带等。
3. 抗静电工具和设备为保证生产车间对环境的控制和员工技能的转变是可行的,还需要正确的工具和设备,如:•万用表:用于检查设备是否处于静电状态;•动力消散器:用来消除设备的静电荷;•呼吸面罩:用于避免过度的呼吸和缓慢的抽气,从而避免过多的静电荷的积聚。
静电防护方法示范文本
静电防护方法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静电防护方法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使用防静电材料:金属是导体,因导体的漏放电流大,会损坏器件。
另外由于绝缘材料容易产生摩擦起电,因此不能采用金属和绝缘材料作防静电材料。
而是采用表面电阻l×105Ω•cm以下的所谓静电导体,以及表面电阻1×105-1×108Ω•cm的静电亚导体作为防静电材料。
例如常用的静电防护材料是在橡胶中混入导电碳黑来实现的,将表面电阻控制在1×106Ω•cm以下。
(2)泄漏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
采用埋大地线的方法建立“独立”地线。
使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10Ω。
(参见GBJl79或SJ/T10694—1996)静电防护材料接地方法:将静电防护材料(如于作台面垫、地垫、防静电腕带等)通过1MΩ的电阻接到通向独立大地线的导体上(参见SJ/T10630-1995)。
串接1MΩ电阻是为了确保对地泄放<5mA的电流,称为软接地。
设备外壳和静电屏蔽罩通常是直接接地,称为硬接地。
(3)导体带静电的消除:导体上的静电可以用接地的方法使静电泄漏到大地。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范本
防静电安全管理办法范本(____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防治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可能存在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场所、工艺和设备,包括生产、仓储、运输、传输、使用等环节。
第三条静电防护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原则,实行防护措施,减少静电危害。
第四条各单位应组织开展静电防治工作,建立健全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相关责任人和任务分工。
第五条本办法的相关术语定义参照《静电防护规范》(GB/T 33717-2017)。
第二章静电防护管理机构和人员第六条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静电防护管理机构,明确负责静电防护工作的责任部门和部门负责人。
第七条静电防护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包括:(一)制定和完善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组织开展静电危害评估和防控措施研究,制定防静电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三)组织开展静电防护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四)定期检查静电防护设备和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修理维护;(五)根据静电防护工作的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如调动职工,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设备;(六)及时了解、传达和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相关要求,开展防静电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静电防护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第八条静电防护工作应纳入安全生产体系,贯穿于企业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层次。
第九条各单位应根据静电危险程度和重要程度,制定相应的防静电安全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十条静电防护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并进行全面记录和备查。
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加强对静电防护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和防护方法。
第十二条静电防护工作应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及时修订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三条各单位应建立静电防护设备和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隐患。
电气防雷防静电安全要求范文
电气防雷防静电安全要求范文1. 引言电气防雷防静电安全是保障电气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
在工业生产、建筑工程、通信系统等领域中,电气防雷和防静电措施的正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防雷和防静电两个方面详细介绍电气防雷防静电安全要求。
2. 电气防雷安全要求2.1. 合理布置避雷网在建筑物和重要设备上设置避雷网是防雷的基本要求。
避雷网应尽可能覆盖整个建筑物或设备,且与建筑物或设备有良好的导电连接。
避雷网的导体应选择耐腐蚀、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铜、铝等。
避雷网的接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有效的接地系统。
2.2. 安装合适的避雷装置在电气系统中,安装避雷装置是减少雷击风险的重要措施。
避雷装置可按照不同环境和设备分类选择,并按照相关标准安装。
避雷装置的接地系统应与避雷网的接地系统相互连接,以确保雷电能够有效通过地下排除。
2.3. 定期检测和维护避雷设施避雷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防护效果。
定期检测包括测量避雷装置的接地电阻、绝缘电阻等,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以免影响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
3. 防静电安全要求3.1. 接地保护静电消散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接地保护。
在静电敏感的工作场所,应设置合适的接地装置,将静电通过地下排除,减少静电影响的风险。
接地装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3.2. 静电控制在静电易积聚的场所,应采取静电控制措施,如使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容器、工作台面等,减少静电积聚的可能性。
同时,对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以保持其导电性能。
3.3. 静电消除对于已经产生的静电,应采取合适的静电消除措施。
静电消除器、静电导向装置等可以有效消除静电,减少静电引发的事故风险。
不同场所和设备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静电消除装置,以满足不同需求。
4. 总结电气防雷防静电安全是保障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和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静电防护安全技术
静电防护安全技术1. 编制依据1.1设计图纸《锅炉补给水处理室扩建工程土建施工图》(一)(13-F0342S-T0307)(1)《锅炉补给水处理室扩建室外建筑物》(一)(13-F0342S-T0703)(1)1.2现行施工规范和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01-8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砼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规范》(GB50203-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2.工程概况邯郸热电厂扩建工程锅炉补给水处理室为原旧处理室扩建工程,位于旧锅炉补给水处理室东端,包括水处理室、加药间、空压机间和除盐水箱基础。
锅炉补给水处理室为钢筋砼框架结构,长15.45m,宽19.79m,水处理室最高11.3m,加药间高6.2m;墙体采用MU10机制红砖,M5水泥砂浆砌筑;基础为钢筋砼条型基础,基础底标高-2.5m。
新建基础与旧基础通过地梁连接,所有框架梁与旧处理室框架柱通过植筋连接,植筋要求专业队伍施工。
除盐水箱基础为独立圆形基础,底板半径8.3米,基础底标高-3.0米;上部环形板墙厚500mm,外半径6548mm,板墙槽内填沥青砂。
锅炉补给水处理室工序较多,施工区域场地狭小,施工时应合理安排,以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为此编制此施工技术措施,望施工人员严格遵照执行。
3.施工准备3.1施工前应将建筑区域内的旧基础破碎清除,旧管线和管线支柱清除。
探明地下是否有沟道、电缆等,施工前应改道或清除。
3.2施工前,施工用水、电必须引接至施工现场,施工道路应畅通,以满足施工需要。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范文1.导言静电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它不仅会给人们带来不便,还可能引发危险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静电防护措施的实施和管理,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2.管理目标本制度的管理目标是确保各部门和员工按照规定的防静电安全要求进行工作,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并包括所有可能存在静电危险的工作场所。
4.职责与义务4.1 管理部门(1)制定并推广本制度,组织开展防静电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2)建立完善的防静电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并执行相关的防静电管理规章制度;(3)指导各部门制定相关的防静电工作方案,并监督其实施情况;(4)对防静电设备和器具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5)组织开展定期的防静电安全演习和应急救援演练。
4.2 部门经理(1)负责本部门的防静电工作,组织编制防静电工作方案,并保证其有效实施;(2)监督员工的防静电操作,及时纠正违规行为;(3)落实静电防护设施和器具的检测维护工作;(4)及时上报静电事故隐患和其他安全问题。
4.3 员工(1)遵守本制度和相关的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2)参加并完成相关的防静电安全培训;(3)正确使用防静电器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4)发现静电隐患和其他安全问题时,及时上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5.防静电措施5.1 设备和设施(1)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设施都应进行静电防护,如静电接地、静电消除、静电屏蔽等;(2)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使用场所,应进行防静电装置的安装和检测,确保安全;(3)定期检测防静电设备和设施的工作状态,并进行维护和修理。
5.2 作业操作(1)进行静电防护训练,增加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并掌握正确的防静电操作方法;(2)使用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3)在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采取合适的防静电措施,如使用湿布擦拭、使用静电消除器等;(4)在静电危险区域,不得进行明火作业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5)对于静电敏感的产品或材料,应采取防静电措施进行包装、运输和存储。
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范文(4篇)
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范文静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在一些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静电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和危险。
为了防止静电危害,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定并且全面贯彻实施。
以下是一份针对静电危害的规定范本,供参考使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预防静电危害事件的发生,本规定制定。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可能发生静电危害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石油行业、电子产业、粉尘密集工作场所等。
第二条静电危害主要指由于静电电荷积累引发的火花、爆炸、烧伤等意外事件。
为了预防和控制静电危害,应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措施和防护措施。
第三条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静电安全管理机构,负责静电危害的预防、检查、评估和处理。
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熟悉和掌握静电危害的特点、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第四条在工作场所中,应对可能引发静电危害的区域进行明显标识,警示员工注意防范静电危害,并设置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
第五条企业应建立静电危害事件的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静电危害事件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和处理,以防止事故的扩大和再次发生。
第二章静电危害评估第六条企业应对可能发生静电危害的工作过程和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评估包括但不限于静电电荷生成、积累、放电等相关因素的分析和评估。
第七条静电危害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1. 静电电荷生成和积累的可能性分析;2. 静电电荷放电引发火花、爆炸等事故的可能性分析;3. 静电危害对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潜在风险评估;4. 静电危害控制措施的可行性评估。
第八条静电危害评估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在相关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进行。
评估结果应记录并上报相关部门,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
第三章静电危害防护措施第九条在工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静电电荷的产生。
针对可能产生静电电荷的工艺、材料和设备,应选择低静电电荷材料,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加装接地装置、静电消除器等。
第十条在工作环境中,应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
ESD防护作业管理办法范本(二篇)
ESD防护作业管理办法范本一、总则为规范企业内部静电防护作业管理,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防止静电引起的事故和损失,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从事与静电有关的生产、操作、维护、清洁等工作的员工。
三、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静电防护培训:企业应对所有员工进行有关静电防护的培训,确保其了解静电的危害性、防护意识和相应的措施。
2. 作业人员取得资质:对从事静电防护作业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或培训合格证书,并能熟练操作所需的防静电设备。
3. 防静电设备的检查:在作业前,应对相关的防静电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并合格,如防静电服、防静电地垫、防静电手套等。
4. 静电防护区域的标识:企业应在相关的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静电防护区域标志,以提醒员工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
四、防静电作业控制措施1. 环境控制:在作业前,应控制和消除可能产生静电的环境因素,如减少空气中的湿度、消除静电积聚的物体,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2. 人员防护:作业人员应佩戴合格的防静电服、防静电手套等防护用品,并配备可靠的消除静电的地垫,从而降低人员产生静电的风险。
3. 工具设备防护:从事静电防护作业的工具和设备应符合防静电要求,并定期检查和校验,确保其正常工作。
4. 防护措施记录:作业人员应按照作业管理要求,对使用的防静电设备进行记录,并定期向相关部门上报,确保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五、作业后的处理1. 防护设备的清洁和维护:作业结束后,应对使用的防静电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并存放在指定的地方,以便下次使用。
2. 作业区域的清洁和整理:作业结束后,应对作业区域进行清洁和整理,清除可能引起静电的物体,以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和整洁。
3. 事故和异常情况的报告:对于发生的静电相关事故和异常情况,作业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纠正。
六、防静电培训1. 培训内容:企业应定期对从事静电防护作业的员工进行防静电培训,包括静电的危害性、静电的产生和传播途径、防静电措施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防护安全技术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静电防护安全技术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预防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控制静电场合的危险程度;(2)减少静电荷的产生;(3)减少静电荷的积累。
固体物料静电防护措施有哪些?除基本措施中的(1)~(9)条外,在采取接地措施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静电亚导体与金属导体相互联接时,其紧密接触的面积应大于20cm²。
(2)采用螺纹及法兰联接的配管系统通常有静电的导通性,所以不要另外设跨接线,若中间存在有非电导体隔离时,则应装设跨接线;对于室外的架空配管系统,可能出现静电感应的场所则应装设跨接线,同时将跨线接地。
(3)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有时为了限制带电体对地的放电电流,可以人为地将接地电阻提高到不超过10Ω。
(4)在进行间接接地时,可在金属导体与静电亚导体或静电非导体之间加设金属网、导电性涂料或导电管等以减小接触电阻。
(5)对于油罐汽车,不必加装接地拖链(销),而应配置附属在油罐车上的卷绳式接地用导线和铅式接地夹子,以便与离装卸处相当距离的专用接地端子相联接。
接地的联接应在油罐车开盖以前,接地线的拆除应在装卸操作完毕,封闭罐盖以后进行。
(6)在振动和频繁移动的器件上用的接地导体不应用单股线,应用直径为1.25mm2以上的可绕绞线或编织线等,且为了便于发现断线宜用裸线。
气(粉)态物料静电防护措施有哪些?除基本措施中(3)、(10)、(13)条最常用外,可采用以下几条:(1)对可燃气的管道等容器要防止不正常的泄漏,尤其是当高压设备泄漏时容易产生静电则更应注意,宜装设气体泄漏自动检测报警器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2)气(粉)体物料输送系统内,应防止偶然性外来气体混人。
(3)尽可能不采用静电非导体作管道或部件,否则要具体评价或测量其起电程度。
(4)必要时可在气体输送系统的管道内装设两端接地的金属线以降低静电电位,或采用专用的管道静电消除器。
(5)可将强带电的粉料先输入小体积的金属接地容器,待静电消除后再装入大料仓。
(6)大型料仓内部不应有突出的接地导体,在用顶部进料时,进料口不得伸出,应与仓顶取平。
(7)对粉料的收集和过滤等设备,应采用导静电的容器,滤网应予以接地。
如何有效控制静电场合的危险程度?在静电放电时,它的周围有可燃物存在才是酿成静电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最基本条件。
因此控制或排除放电场合的可燃物,成为防静电危害的重要措施。
(1)用非可燃物取代易燃介质在石油化工许多行业的生产工艺过程中,都要大量的使用有机溶剂和易燃液体(如煤油、汽油和甲苯等),而这些闪点很低的液体很容易在常温常压下形成爆炸混合物,容易形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如果在清洗设备和在精密加工去油过程中,用非燃烧性洗涤剂取代上面液体就会大大减少静电危害的可能性。
非可燃洗涤剂如苛性钾、磷酸三钠、碳酸钠、水玻璃、水溶液等。
(2)降低爆炸性混合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当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范围时,如遇火源就会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因为爆炸浓度存在上限和下限。
在此范围内,同时可燃物产生和蒸汽与空气混合的浓度也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所以可以利用控制爆炸温度来限定可燃物的爆炸浓度。
(3)减少氧含量或采取强制通风措施:限制或减少空气中的氧含量,可使可燃物达不到爆炸极限浓度。
可使用惰性气体减少空气中的氧含量,通常含氧量不超过8%时就不会使可燃物引起燃烧和爆炸。
一旦可燃物接近爆炸浓度时采用强制通风的办法,使可燃物被抽走,新空气得到补充,则不会引起事故。
减少静电荷积累的措施有哪些?(1)静电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灾害最简单、最常用的类型。
(2)增湿(3)抗静电剂(4)采用使周围介质电离的静电消除器(5)抑制静电放电和控制放电量静电接地方法有几种?最常用的类型包括下述三种:(1)直接接地,即将金属导体与大地进行导电性连掮从而使金属导体的电位接近于大地电位的一种接地类型。
(2)间接接地,即为了使金属导体外部的静电导体和静电压导体进行静电接地,将其表面的全部或局部与接地的金属导体紧密相接,将此金属作为接地电极的一种接地类型。
(3)跨接接地,即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把金属物体间进行结构固定,从而使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绝缘的金属导体进行导电性连接,以建立一个供电流流动的低阻抗通路,然后再接地的一种接地类型。
通常接地对象有哪些?(1)凡用来加工、贮存、运输各种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可燃粉尘的设备和管道,如油罐、贮气罐、油晶运输管道装置、过滤器、吸附器等均须接地。
(2)注油漏斗、浮顶油罐罐顶、工作站台、磅秤、金属检尺等辅助设备均应接地。
大于50m3,直径2.5m以上的立式罐,应在罐体对应两点处接地,接地点沿外围的距离应不大于30m,接地点不要装在进液口附近。
(3)工厂和车间的氧气、乙炔等管道必须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予以接地,其他的有产生静电可能的管道设备,如油料储运设备、空气压缩机、通风装置和空气管道,特别是局部排风的空气管道,都必须连接成整体,并予以接地。
(4)移动设备,如汽车槽车,火车罐车、油轮、手推车,以及移动式容器的停留、停泊处,要在安全场所装设专用的接地接头如颚式夹钳或螺栓紧固,使移动设备良好接地,防止移动设备上积聚电荷。
当槽车、罐车到位后,停机刹车、关闭电路,再打开罐盖前先行接地,同时对鹤管等活动部件也应分别单独接地。
注油完毕先拆掉油管,经一定时间(一般为3~5分钟以上)的静置,才能把接地线拆除。
汽车槽车上应装设专用的接地软铜线(或导电橡胶拖地带),牢固连接在槽车上并垂挂于地面,以便导走汽车行驶时产生静电。
(5)金属采样器、检尺器、测温器应经导电性绳索接地。
如何使用抗静电添加剂消除静电?抗静电添加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
在绝缘材料中掺杂量的抗静电添加剂就会增大该种材料的导电性和亲水性,使导电性增强,绝缘性能受到破坏,体表电阻率下降,促进绝缘材料上的静电荷被导走。
(1)在非导体材料、器具的表面通过喷、涂、镀、敷、印、贴等方式附加上一层物质以增加表面电导率,加速电荷的泄漏与释放。
(2)在塑料、橡胶、防腐涂料等非导电材料中掺加金属粉末、导电纤维、炭黑粉等物质,以增加其带电性。
(3)在布匹、地毯等织物中,混入导电性合成纤维或金属丝,以改善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4)在易于产生静电的液体(如汽油、航空煤油等)中加人化学药品作为抗静电添加剂,以改善液体材料的导电率。
静电消除器根据工作原理分为几种?静电消除器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感应式静电消除器、附加高压的静电消除器、脉冲直流型静电消除器和同位素静电消除器。
(1)感应式静电消除器它是利用带电体的电荷与被感应放电针之间发生电晕放电使空气被电离的方法来中和静电。
(2)附加高压静电消除器为达到快速消除静电的效果,可在放电针上加交、直流高压,使放电针与接地体之间形成强电场,这样就加强了电晕放电,增强了空气电离,达到中和静电的效果。
(3)脉冲直流静电消除器脉冲直流静电消除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静电中和装置,特别适合电子和洁净厂房。
由于正、负离子的多少和比例可调节,更适合无静电机房的需求。
该消除器的特点是,有正负两套可控的直流高压电源,它们以4—6s的周期轮流交替的接通、关断,从而交替的产生正负离子。
(4)同位素静电消除器它主要是利用同位素射线使周围空气电离成正、负离子,中和积累在生产物料上的静电荷。
如。
射线效果极佳。
预防静电危害的管理措施有哪些?(1)各单位安全技术部门应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制定防静电危害具体实施方案,并加以监督检查。
负责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静电安全技术知识,当发现静电可能酿成事故时,有权采取有效措施,并上报主管领导。
(2)所有防静电设备、测试仪表及防护用品,要定期检查、维修,并建立设备档案。
静电接地的目的和要求有哪些?接地是用来消除导体上的静电,但不能用来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因带有静电的绝缘体如经过导体直接接地,即相当于把大地电位引向绝缘体,反而会增加火化放电的危险。
故防静电接地的方法仅适用于导体。
防静电接地装置,可与电气设备工作、保护和重复接地装置共用。
其接地连接线应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连接应当可靠,不得有任何中断之处。
导电性地面实质上也是一种接地措施。
采用它不但能导走设备上的静电,且有利于导走聚积在人体上的静电。
导电性地面常是指混凝土、导电橡胶地面、导电合成树脂、导电—母板、导电水磨石、导电瓷砖等地面。
采用导电性地面或导电性涂料粉刷地面时,地面与大地之间的电阻值不应超过1MΩ,地面与接地体的接触面积不宜小于10cm²。
在某些危险性较大的场所,为使转轴能可靠接地,可采用导电性润滑油或采用使滑环、碳刷接地的方法。
为了消除人体静电,可穿导电性工作鞋,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接地措施。
如何通过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的条件减少静电?在油品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接近爆炸浓度极限范围的场合下,必须加强作业场所通风措施,必要时可配置惰性气体系统。
(1)当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及1区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袜,且应配置导电地面(参见GBl2014和GB4385)。
(2)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