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校园文化建设应走出误区

校园文化建设应走出误区
生源 更 差 经 费更紧
, 。 ,
文明举 止 和 校 纪 校规

这 些 明 显 具 有 投 资小 见 效


快 特质的项 目为 多 数 学 校 管理者 或 部 门管理 者所 钟
一些 校 长悲 壮地 说
: “
我 也懂 得
.
收 稿 日期 : 1卯 7 一香一 2
卯8 年

, ` ’ ,
谭倩 校 固丈 化建设应 走 出 误 区
11
湘 潭师 范学 院 学报
第 19 券
`
校园文化建设应走 出误区
谭 倩

摘要 】 校 园 文化建 设 应 以提高 人 的素质 为根本 目 的 【 的误 区

它是 学校 复合教育 因 素的优 化

必须 走 出舍 主 求次
关健词 】 校 园 文化 【
,
素质
误区
随着人 类 文化 的演进 文 明 的发 展 产 生 了 学 校
,
,
于 是形象优劣 硬件建设成 了 学 校 苦 心 追求 的 目 标 甚 至有人 干 脆 提 出 文 明 不 文 明 首先看 卫 生

作业

课外活动被 取消 德 育 体育遭减免 特长教育
, 。

,


学校的
,
心 理 教育靠边站
学 生 凭分 数升重点 上大学 上 不 了 大 学 又怎 样 呢?
。 ,
硬件不能不说是教 育 教学 的 必 要 手段 和 环 节 但 又 不 仅如此
面 的一 种意识 层 面 的东 西 及 其 物 化形态 的东 西
“ ”
、 、 、 。 ” 、 、 、
于 是 思 想政 治教 育无意识 地遭 到 削 弱 校 园 文 明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变革之路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变革之路

和行 为 的脱 节 、 言行 不一 。 长此 以往 , 形成 的便 是 文化 的 两
面 性 。 这 种 不 良文 化 的 形 成 不 但 不 能 凝 聚 人 心 , 反 而 会 削
弱 学 校 整体 的权 威 。 导 致集 体 成 为 散沙 。如 此下 去 , 即使
学 校 开展 的活 动 再 多 、 再新 、 再奇, 也 很 难 有 利 于 学 校 文 化建设。
展 目标 的确 定 、 管 理策 略 、 制 度 和执 行 系统 的完 善 等 , 而且
要 有 明 确 的 阶 段 性 追 求 目标 。有 了这 样 一 个 指 向 明 确 、 层 次
所 学校所 有成 员行 为的纽带 。 表 现为学 校 的 ‘ 综 合个 性 ” ’ … 。 它 体现在 师生 群体 的思想 和行 为 的方方 面面 ,并且 具有正
原 因。
3 . 学校 缺乏精神 的独立性 。 许 多 学 校 在 脱 离 办学 实 际 的情 况 下 ,生搬 硬 套 别 人
的办 学 理念 。由于这 些理 念是 移 植他 人 他校 的 。 在 本 校 没 有 实 现 的 基础 , 于是出现“ 削 足 适履 ” 的现 象 , 很 难 被 本 校
学 校 文 化 建 设 的 误 区 与 变 革 之 路
张 丽 娟
( 兰州 市七里 河区教育局 , 甘肃 兰州 7 3 0 0 5 0 ) 摘 要 :目前 . 一些 学校 在文化 建设方 面存 在认识 层面和 实践层面 的误 区。 要走 出误 区, 必须找 出误 区产生 的原 因, 做好 学校文化 建设 的 系统规 划 , 把握 学校文化 建设 维度 , 找 准学校文化 建设 的突破 口。
关键词 : 学 校 文 化 建 设 变革 精 神 力 形 象 力 执 行 力

最新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意涵的策略分析-精品

最新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意涵的策略分析-精品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意涵的策略分析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特色学校建设的深化,学校建设正在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着广泛层面的研讨。

凝练好、创生好学校文化,将推进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的协调有效健康发展。

就此而言,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学校品牌倾力打造、师生诉求彰显多元的今天,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中进行检视,重新思考学校文化建设的意涵并探讨有效路径是应然之向度。

一、现实回视: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诊断学校文化建设已经走过了初步探索阶段,并以破竹之势浩荡前行。

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众多学校已经或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种文化建设的尝试,取得的成绩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都值得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功利化的取向背离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初衷。

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不为少数的学校是出自于功利主义,为了“粉饰门面”[1]。

毋庸置疑,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无论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最终必然要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应坚守,也是建设中必然要坚持的取向。

就此而论,为了建设而建设的功利化取向是背离学校文化建设初衷的。

当前一些学校追逐文化建设的潮流,在没有客观审慎进行学校自身考量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要么是为了在相关的评比中崭露头角,要么是粉饰学校的外相,这都是功利化取向的表现,需引以关注和反思。

其次,形式化的做法遮蔽着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

功利化的取向必然导向形式化的做法,使得一些学校陷入“肤浅的现象主义”学校文化建设的泥潭[2]。

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是立足学校实际、遵循自身基因展开的建设工程。

只有立足学校实际,才可能让学校文化建设有厚实的土壤。

只有遵循自身基因,才可能让学校文化建设长效推进。

然而,现今的学校文化建设,存在明显的形式化做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械效仿,按照别校已经较成熟的路子进行;二是着眼表层,只注重文化建设的硬件载体;三是忽视传统,割裂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传承。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反思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反思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反思唐海一中张春娇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个性所在,是它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而学校文化不仅是一所学校以往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

但是当前,学校文化正遭受着冲击,主要表现于瓦解学校组织的力量越来越多,学校组织的离心力越来越大,学校越来越难以成为一个吸引学生、教师、校长的地方。

所有这些都促使了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彰显,原因就在它可以使学校的师生重新凝聚在一起,使他们的学校生活充满意义,并使学校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很多学校都在致力于学校文化的建设,希望找到学校前进的方向,但是往往走进了误区。

“照搬照抄”的学校文化建设。

这种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质是“邯郸学步”式的“克隆”,将学校文化建设视为“他者”文化的复制式借鉴,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策略。

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学校文化由专业人士来设计。

有些学校领导迫切希望建设自己的学校文化,但苦于自己和学校教职工对学校文化建设不了解,往往聘请专业人士来帮忙,这本是一件好事,也反映出学校领导具备一定的资源开发意识。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些学校往往过分强调了专业人士的主体作用。

专业人士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但却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太了解,他们可能会提出一句或几句精炼的话语作为学校文化的精髓,但这些话语是否生根于学校现有的文化基础及能否真正起到导向作用,就值得研究了。

2、不顾学校实际,生搬硬套,人云亦云。

有的校长自己没有思想,加上整天忙于事务,没时间思考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总想捡现成的,今天看到别人搞探究式学习,也学探究式学习;明天又带几位老师去外地参观学习;后天又再搞个汇报,弄得教师们不知所措,迷失方向。

同样的做法,在别人那里可能很好,可是换到自己学校就行不通了,这就是因为不顾学校实际,生搬硬套,没有考虑实施的人变了,环境变了,学校文化变了。

“肤浅的现象主义”的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反思

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反思

谢延龙/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130024)教育发展研究2008.10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其反思!谢延龙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学校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学校变革、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一个主要任务”。

[1]然而,在我国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却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拿来主义”的学校文化建设。

这种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质是“邯郸学步”式的“克隆”,将学校文化建设视为“他者”文化的复制式借鉴,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策略。

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拿来“企业文化”,认为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建设相对比较成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文化要和企业文化进行对接,学校文化建设要有意识地引入企业文化要素,“引入企业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成为时髦的口号。

很多学校惟恐无法保持其“先进性”,积极地请企业专家、创业领袖等来学校指导,更有甚者,将企业文化在教育领域内简单移植,“照抄企业运作模式,按洋快餐连锁店模式,以所谓‘优质教育资源’为中心,进行大规模校际兼并,组成‘教育集团’,或采用办‘连锁店的方式’,所谓‘以名校为依托’,大办‘民校’”。

[2]二是拿来“兄弟学校文化”,这种策略尤为一些薄弱学校所重视,认为优质校、模范校的文化建设必是先进的,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就是以这些学校为典范,只要按照“先进经验”办事,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先进学校的“翻版”。

在“崇尚分数”的大社会背景下,又把“好成绩”与“先进学校文化”划等号,成绩好的学校就是学校文化建设优秀的学校,理应成为模仿学习的对象。

在农村地区,还有人把“城市学校文化”等同于优秀学校文化,认为农村学校文化建设就是对“城市学校文化”的模仿。

三是拿来“国外学校文化”,一些人谈学校文化建设时,动不动就是“某国如何如何”,认为国外的学校文化理念都是先进的,似乎学校文化建设没有一两个洋味儿十足的口号就不足以表明其先进性和国际化,其结果是愿景、理念满天飞,自己也未必真正明白其中的真义。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反思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反思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反思作者:罗刚淮来源:《江西教育A》2016年第12期校园是文化教育的场所,处处有育人的功用。

一面墙,一条标语,一座建筑,一处盆栽,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可能激起学生的感触,引发学生的思考。

随着教育环境现代化的逐步落实,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建设的重头戏,环境育人成为人们的共识。

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少误区,有追求奢华的,有外饰与内容相悖的,有只顾美观而不顾安全的,有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的等等。

这就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方向走偏,起不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反思和改变。

笔者试图从以下视角加以例举分析。

一、目的:行动与理念相悖案例:某校是当地新建学校,新校长到任,决定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其中一项是树立校风石,校长带一批管理者选中了一块花纹丰富装饰华丽的泰山石,刻字“诚朴”。

大家都说石头漂亮,前来学校参观交流的人也常有与校风石合影留念的。

然而有一天,一位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贵校根本没有体现…诚朴‟二字。

参观贵校,可以说移步换景,室内布置更是奢华美观,观摩活动也是追求仪式感和画面感,但就像你们的校风石一样,一块花布上刻着…诚朴‟二字,怎么能让人相信你们的校风“诚朴”呢?反思: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显然不是直观地为好看漂亮来布置,而是有着育人目的。

这是第一位,而审美方面的要求也很重要,但却是第二位的。

育人目的确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达到育人目的?校园文化当从这里出发。

上例中的校长显然没有考虑这一点,简单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将校园布置美一些,没有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去思考。

这一思维的浅表问题是文化建设与校风相悖,深层次的则是教育理念的相悖,校长追求奢华与肤浅的思想将会被无限延伸至每位教师员工,延伸到每个班级和校园角落。

倘若这位校长非常敬业,管理到位,那么,他的学生在每一处校园每一项活动中都将受到这样的教育,学生所受到的熏陶就不是“诚朴”,而是与之相悖的奢靡肤浅与虚伪。

二、对象:曲高而和寡案例:南方某小学新聘一位名校长,据说很有学问。

走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五大误区”

走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五大误区”

园 生 活 为 主 题 的 征 文 比赛 , 是 对 身 边 发 或
生 事 件 的 看 法 写 白已 的 心 得 体 会 , 而 提 从
高 自身 修 养 水 平 ; 动 ” 即 开 展 文 艺 演 出 、 “ ,
人 名 言 到 警 示标 牌 无论 是 内容 还 是 制 作 格 主 , 而且 主要 偏 重 于 丰 富 学 生 的 课 余 生 活 , 体 育 竞 赛 及社 会 实 践 活 动 , 可 以 开 展 各 还 式 大 同小 异 , 乏 学 校 个 性 。 以学 校 要 根 这 样 势 必 使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缺 乏 系 统 性 和 长 种 社 团活 动 , 办 各 种 培 训 班 , 辟第 二 课 缺 所 举 开 据 办 学 层 次 、 史传 统 、 学 背 景 、 资 特 远 眼 光 , 弱 校 园 文化 在 学 校 完 成 其 培 养 堂 , 高 学 生 多 项 技 能 。 历 办 师 削 提 长 , 局 结 构 , 源 素 质和 教 育方 向来 确 定 目标 过 程 中 的 作 用 , 使 校 园 文化 不 能 形 布 生 也 ( ) 正 “ 风 ” 突 出 校 园 文化 建 设 核 4端 三 , 学 校 持 有 的 个 性 文 化 环 境 建 设 , 万 不 要 成 与 学 校 特 色 相 一 致 的 特 征 。 校 要 充 分 心 。 风 、 风 、 风 建 设 包 括 学 校 的 管 理 千 学 校 教 学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 别 是 教 育 理 论 界 和 学 校 精 神 等 , 校 园文 化 中 的精 神 文 化 内 涵 。 特 是 它 只注 重 “ 学 校 每 一 面 墙 说 话 , 每一 个 角 让 让 领 导 应 对 校 园 文 化 的 作 用 有 充 分 的 认 识 , 是 校 园文 化 的 核 心 内 容 , 是 校 园 文 化 的 也 落 都 成 风 景 ” 但 是 , 视 因 地 制 宜 设 计 文 真 正 予 以 重 视 , 入 学校 发 展 的总 体 规 划 , 最 高 层 次 。 校 各 职 能 部 门 以 及 全 体 教 职 。 忽 纳 学 化 环 境 的 主题 以及 围绕 主 题 进 行 文 化 环 境 使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作 为 学 校 发 展 的 重 要 内 员 工 都 要 将 “ 风 ” 设 作 为 一 项 重 要 任 三 建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及思考探讨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及思考探讨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及思考探讨概要:“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

所以,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具体环境,把握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则上,进行具体的定位设计,遵循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需要持之以恒,长期积淀,循序渐进,勿骄勿躁,建立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

它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是培养和熏陶师生德行的手段和策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它也是学校健康发展的灵魂,是展示学校形象、水平等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学校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校全体师生的价值观的体现,是学校的价值取向表现形式。

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各个高校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但是,对于中学校园文化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以至于中学校园文化的认识、制定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差。

1.中学校园文化的三个误区1.1认知误区。

首先,很多学校管理者对校园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他们所理解的校园文化的着眼点是“园”字,其所注重的是物质化的外在环境。

很多人认为,假山喷泉、花坛绿草,赏心悦目;宣传厨窗,丰富多彩;走廊楼梯,标语林立;教室布置,氛围浓郁;校歌校训,响亮儒雅。

这些只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校园文化的物化表现;其次,在很多学校里往往强调学生要具备怎样的思想意识、行为品质、价值取向,而忽视了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很多教师自身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领导的事情,与自己并没有任何的交集。

这一方面是学校领导在认知上对校园文化的解读有关,没能把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性和潜能未充分的发挥出来,也与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密切联系,现在很多教师的文化素质不能适应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特别是导向上的要求,教师自身的问题亟需解决。

1.2导向误区。

首先,学校管理不能体现校园文化,学校管理者对校园文化的行动方式还表现在口号上面,虽然在学校内部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实施方案,并建立了评估细则,但是并没有真正切实的履行,缺乏整体的设计和综合的管理,一般处于松散无序甚至闲停的工作状态,不能自觉和正确引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体现校园文化,并没有潜移默化的把本校校园文化的价值观与所教授的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作者:张道明来源:《江西教育A》2017年第09期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大兴土木,蔚为壮观。

然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梳理剖析归纳为三个方面的“误区”,力图追溯校园文化的本源。

主题方面:历史挖掘不够,生搬硬套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主题哪里来?一些学校根据校名去挖掘,譬如A 校名字中含有“学苑”二字,学校据此确立了“精耕学苑、美领天骄”的办学理念,即教师精耕学苑,用美引领学生成为“天之骄子”;确定校园文化主题为“东坡文化”,理由是苏东坡的《刘丑斯》诗中有“笔墨耕学苑,戈矛战天骄”的辞句;准备在校园雕塑一座苏东坡像,立几块石头,名为东坡石,镌刻上东坡名句;要求学生朗读背诵东坡诗文……笔者觉得由“学苑”二字寻根出苏轼,进而确定东坡文化为校园文化主题,显得牵强附会,不接地气。

如果A校是在东坡的故乡(四川眉山)或居住过的地方,倒可以用“东坡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名片,因为这是在追寻当地历史文化。

但是,仅仅凭“学苑”二字就把校园文化扯到东坡先生身上,则是生搬硬套,脱离了A校的历史和现实,注定了这样的校园文化只能“曲高和寡”,失去意义。

学校文化是一种积淀与创新,一种传承与开拓,既要回望历史,又要顺应时代。

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其历史和现实,应该在办学理念观照下充分挖掘本校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积极融入时代元素和现实感,由此提炼出历史感、时代气息、区域特色兼具的文化主题。

譬如A校,可以走访曾经的校长和教师,了解该校的历史人物、重要事件,甚至教育教学故事。

透过学校的风云岁月和人事变迁,或可窥见一些值得留住的文化血脉,应该继承的风骨精神,可以发扬的作风传统。

基于此,再思考当下学校的现状,融入时代元素,就容易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切合点,沿着这个“点”提炼出关键词,作为校园文化主题。

这样的校园文化既具有历史感,又赋予了时代气息而“接地气”,才能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

(甘小梅)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误区(大全)

(甘小梅)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误区(大全)

(甘小梅)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误区(大全)第一篇:(甘小梅)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误区(大全)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误区“文化”,从字面上包括“文”和“化”,“文”简单地理解为“文字,文学”,“化”即为“变化”“教化”,那么“文化”可理解为通过文字、文学将人教化、变化。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文化”的含义和表现出来的形式、结果在不断丰富发展。

现在人们把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统称为“文化”。

如此,当前的“校园文化”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学校特定的办学理念下所体现出来的师生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

党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五个建设的“五位一体”,把文化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充分说明了文化建设已是关于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

正因如此,当前,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在积极响应,加强文化建设,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文化建设之中。

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什么,关键是什么,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又是什么。

也许在我们的热情中会更多一点理性与冷静,就能认识到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些误区。

我们就能选择更贴近实际、具有实效的做法。

一、重“物”轻“化”,把“物化”当“文化”。

谈到校园文化建设,很多学校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

校园里假山喷泉、花坛锦簇、绿草如茵;校园文化宣传厨窗精美夺目,墙面、走廊、上下楼梯和教室布置文化氛围浓郁;校训、校歌、校薇、校旗的设计独具匠心,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

这些固然是学校文化的一种体现方式,但只是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校园文化的“物化”,只有这些物对师生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产生了明显的改变时,这些才能称得上实实在在的校园文化。

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化”的结果。

当绿草如茵的操场上有随意丢弃的垃圾时,当挂有精美作品的墙壁上还有脏乱的脚印时,当整1洁的校园有损毁的公物时,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失败的。

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对策标签:校园文化;系统性;观念;规划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其所承载的校园文化是立校兴校的灵魂。

健康向上、丰富深刻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持久的渗透性和坚不可摧的稳固性,对于拓宽学生精神视野具有无法比拟的积极作用,是一所学校凝聚人心、展示形象、提高品位的重要载体和综合办学实力的直观反映,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更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1. 重视不够,地位不突出。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校园文化建设普遍重视不够,把校园文化建设仅仅作为办学附属品,没有纳入学校长远发展总体规划,制订和落实必要的建设措施,重点培育和经营。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轻视校园文化在育人功能中的辅助、支撑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形成足够强大的育人“气候”。

2. 朝令夕改,缺乏系统性。

多数农村中小学换一任校长,就改变一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和规划,实际建设工作不以科学规律为主线,被动遵从个人意志,也有的农村中小学为应付各类检查、验收和评比,盲目、批量照搬照抄,搞突击式、运动式文化嫁接,表面上景象繁荣、花里胡哨,实质上华而不实;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系统规划,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整体建筑布局、风格,以及当地人文环境、学校历史传承、德育智育工作等相剥离,校园文化建设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融入学校主体工作。

3. 贪大求全,堆砌速成版。

校园文化建设涵盖建筑风格、校园布局、环境氛围、制度建设、办学历史、地域特点等内容,但如果违背文化建设自身发展与完善的内在规律,刻意打造速成样板,亦会造成浅显轻浮、矫揉造作的后果,反而有失深度与厚重。

目前各地在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乏任意堆砌、强行叠加的片面做法,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包罗万象却顾此失彼,经不起时间沉淀和历史检验,结局只能是昙花一现。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及成因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及成因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及成因分析作者:姜源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年第04期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文明的具体体现。

表明人们在基本完成教育目标、基本满足教育要求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境界,即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如今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和重要内容,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教育高层次发展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者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为之付出了努力,也取得了许多值得推广的成果。

但在具体的建设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认识上和实践上的误区。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重主观轻客观。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依据学校客观现实而进行的实践行为。

建设者主观意愿要服从于学校客观实际,而不能成为校长更替就改变或一时兴起就建设的随机性行为。

同时,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特色,这个特色就来源于学校的办学特色,要服从于学校办学的客观实际条件和客观的办学环境。

重行为轻规划。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力求长远的工程,是一项依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规划性的特殊工程。

一些学校的管理者醉心于具体的校园文化工程建设和实践行为,而忽视规划的制定和执行。

校园文化年年建设,又年年更改,这是一种缺少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设想和规划造成的后果。

重局部轻整体。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和一致性,主题要统一,风格要一致。

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在一种办学思想和一个办学理念的统帅之下,局部要服从整体。

而不能只追求局部突出或形式新奇,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杂乱无章,这样就很难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重表象轻内涵。

优秀的校园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追求完美的校园文化内在魅力,才是校园文化焕发生命力的根本。

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注重表象而忽视内涵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追求口号式,制度文化追求条文式,行为文化追求运动式,物质文化追求投入式,没有形成机制,没有深刻内涵。

重浮华轻人文。

走出学校文化建设误区,切实发挥育人功效

走出学校文化建设误区,切实发挥育人功效

走出学校文化建设误区,切实发挥育人功效摘要:目前关于学校文化,一些中小学校对其概念的理解是模糊的、混乱的,也不乏片面的理解。

很多学校把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环境文化,强调的是学校环境文化设施的呈现,注重在硬件设施表面上大做文章。

我们这里需要明确:学校文化不能等同于校园文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学校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校园文化仅仅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能够走出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真正将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切实让其发挥文化育人的功效。

关键词:学校文化误区教育育人功效目前关于学校文化,一些中小学校对其概念的理解是模糊的、混乱的,也不乏片面的理解。

很多学校把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环境文化,强调的是学校环境文化设施的呈现,注重在硬件设施表面上大做文章。

我们这里需要明确:学校文化不能等同于校园文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学校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校园文化仅仅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能够走出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真正将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切实让其发挥文化育人的功效。

一、走出文化建设一蹴而就的误区任何一所学校的文化特征都不会在短期内形成,而是伴随着学校的发展长期积淀而成。

要走出学校文化建设一蹴而就的误区,首先,应该从树立理念来落实。

要树立学校里的一切活动都是学校文化建设内容的理念,走出单一的、表面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变单一的校园文化建设为综合的学校文化建设,注重理念的形成和师生价值观的统一,培养师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师生思考创新的热情,从而构建全方位的育人文化氛围。

其次,要建设特色的个性文化。

特色应该体现在学校的个性化。

在特色建设中,学校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基础上,以自己的长处、优势为突破口,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风格,真正实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要避免整齐划一,要追求个性发展。

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通过继承、创新和整合,建设以人为本、提升生命的价值文化,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文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的学术文化和独具特色、持续发展的个性文化。

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

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

作者: 任文云
作者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第五中学
出版物刊名: 基础教育参考
页码: 68-6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5期
主题词: 校园文化建设 误区 素质教育 行为实践 文化道德 环境布置 教育者 教育处
摘要: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已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但大多只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门面”,说教胜于情操陶治和行为实践,使文化道德教育处于较为虚空的状态,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严重的误区。

一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校园、教室的环境布置。

一到开学或某一节日,。

学校文化建设误区与对策1

学校文化建设误区与对策1

学校文化建设误区与对策谈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这句话形象表达出学校文化对学生和教师成长的重大影响。

就一所学校而言能在学生身上产生终身影响的往往不是分数的高低,也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学校文化的优劣在学生心灵中所留下的精神印痕。

学校文化对师生良好个性和素质的养成具有导向、规范和塑造的作用,对师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的前进,我们也逐渐将改革焦点对准学校文化的建设。

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一切物质环境、制度行为、精神观念的总合。

学校文化其内涵极为丰富,优秀的学校文化应该包含爱心、科学、民主、个性、责任、奉献、创新、和谐、自信、诚信、关怀等有关人类和谐发展的文化因素。

学校文化的表现形式更是复杂,从时间上看包括历史、现在和末来的发展序列;在空间上看有校园环境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教室文化、学生寝室文化、教师办公室文化等;从存在方式上看有外显与潜藏两种不断转化的动态形式;从文化层次上看,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相互渗透的内容,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建设的基础,“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发展的根本。

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师生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校风、教风、学风的成熟与发展,是学校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因素。

由于学校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表现形式,我们在思考学校文化建设时往往会出现割裂它们内在的各种联系,在实践中不自觉得出现一些影响发展的根本性失误,可称之为“失根”现象。

以“根”描述,主要是表达其应有的作用和重要性。

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失根”现象,会让学校文化的教育作用大打折扣,甚至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考察,“失根”现象表现较为突出的有“重物轻人、丢失精神;照搬因循、缺失个性;贪功浮躁、缺少积淀”三个方面。

现结合具体案例论述如下:问题一重物轻人,缺少人的灵性,丢失精神之根。

案例1、某校建筑雄伟高大,校园设计优美。

校园文化建设误区及对策探讨

校园文化建设误区及对策探讨

校园文化建设误区及对策探讨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地方高校在校园文化的构建创新中存在诸多困惑。

正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发挥其正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误区;对策校园文化不同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学校文化知识”,也不是单纯指学校娱乐和消遣方式。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分支,属于次级文化。

校园文化一方面反映社会文化,另一方面又有特殊性。

它体现的是在学校这个独特环境中形成的鲜明的文化形态。

一般地说: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所特有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文化设施等的总和。

校园文化着重强调的是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表明了学校的独特风格。

在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全体教师的努力,更需要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

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提高社会组织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竞争适应能力,促使大学生尽快地成长成才。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在高校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文化的建设特别是精神文化的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高校办学规模的发展速度,校园文化有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表现为:第一、大学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

大学文化并不局限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主要是指学生文化活动,侧重于“第二课堂”是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为了完成治学育人的任务而营造的一种大学环境文化。

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内涵没有大学文化明确和丰富,也不具备大学文化所体现的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底蕴。

第二、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缺失,校园文化得不到传承创新。

在现实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出现严重的建设主体缺失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为相关教育管理机构、学生团体组织、相关工作人员。

广大教师和学生则被排除在外,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已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但大多只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门面”,说教胜于情操陶治和行为实践,使文化道德教育处于较为虚空的状态,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严重的误区。

一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校园、教室的环境布置。

一到开学或某一节日,学校组织各年级、班级布置校园和教室,并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布置”的评比。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师往往注重形式,而忽视育人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而达不到育人的实效。

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片面地等同于学校、班级的活动。

学校经常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有活动目的和活动方案,但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使活动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学校有时甚至为了多一份参评材料而搞活动,教师、学生则为了竞争名次而参加活动。

另外,活动的对象仅局限于一小部分活跃分子,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并未起到促进作用。

学校通常以表彰优胜者宣告活动的圆满结束,而很少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活动中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总结,进而完成学生心理上的内化,促使活动的有效延续。

三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孤立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应该渗透在日常的教育
教学中。

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首先应体现在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上。

然而,学校往往注重表面现象,忽视学生心理上的认同和内化,忽视文化内在的熏陶和积淀。

校园内满地狼籍,学生自由散漫、不思进取、考试舞弊等种种现象是无法靠外在的环境布置和走过场的活动来解决的。

面对课改,不少教师是“穿新鞋,走老路”,只忙着面面俱到、赶教学进度,而忘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更谈不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了。

四是校园文化建设背离了人文精神。

一个大家庭式的校园内,应该人人平等,人人有义务、有机会为这个“家”添砖加瓦,学校本应努力激发每一位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然而在实践中,学校却很少倾听学生和教师的建议,校园文化建设偏离了人文精神的航线,成了空中楼阁。

校园文化建设应如何走出误区,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呢?
首先,学校的工作要切实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校园文化建设,依赖于教师和学生在日常教与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学校领导要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鼓励学生、教师参与学校各项工作、活动的管理,结合学校实际,努力促进师生发展。

其次,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有益活动,注重教育的实效性,真正促进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

最后,学校在组织各类活动的同时,要把“教”与“学”的先进理念贯彻到活动中,积淀校园文化。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和学生的意气风发、刻苦好学、永不言败,以及教师间、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助合作、公平竞争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学校管理者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教学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渠道,是检验校园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主要载体,因此必须在教学中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在于美化环境,用环境陶治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构筑一个博大的精神家园,积淀文化底蕴。

学校应力求找准教育教学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点,探索一条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