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计算题
基础工程计算题含答案
(卷2,2)1、如图所示某条形基础埋深1m 、宽度1.2m ,地基条件:粉土,厚度1m ;淤泥质土:,,,厚度为10m 。
上部结构传来荷载Fk=120kN/m ,已知砂垫层应力扩散角。
求砂垫层厚度z 与宽度b 。
(A )解:先假设垫层厚z=1.0m ,按下式验算:(1分)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应力(2分)垫层底面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2分)验算:故:垫层厚度 z=1.0m垫层宽度(底宽)(1分)3119/kN m γ=3218/kN m γ=%65=w kPa f ak 60=0.1,035===d b ηηθ, az cz f p p ≤+kPap cz 37181191=⨯+⨯=kPa z b p b p cd z 6.4635tan 122.1)1912.12012.1120(2.1tan 2)(=⨯⨯+⨯-⨯⨯+=⨯⨯+-=θσkPa z d f f m d ak 75.87)5.011(11370.160)5.0(0=-+⨯+⨯+=-+++=γηkPaf kPa p p a z cz 75.8762.83=≤=+m z b 6.235tan 22.1=⨯⨯+=(卷3,1)2、某单层厂房独立柱基底面尺寸b×l=2600mm×5200mm,柱底荷载设计值: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如图1)。
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见图1。
试验算持力层和下卧层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10分)(B)fk =85kPa ηb=0 ηd=1.1解:持力层承载力验算:F= F1+F2+G=2000+200+486.7=2686.7 kNM0=M+V h+F2a=1000+200×1.30+200×0.62=1383kN·me= M0/F=1384/2686.7=0.515m<b/6=5.20/6=0.87m ( 2分)p=F/b l=2686.7/2.60×5.20=198.72 kN/m2p max=F/b l·(1+6e/l)= 198.72×(1+6×0.515/5.2)= 316.8 kN/m2 ( 2分)f= f ak+ηbγ(b-3)+ηdγ(d-0.5)=230+1.6×19×(1.80-0.5)= 269.6kN/m2>p=198.72 kN/m2(满足)1.2f=1.2×269.6=323.5 kN/m2> p max = 316.8 kN/m2(满足) ( 2分)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γ0=(19×1.80+10×2.5)/(1.80+2.5)=13.77 kN/m3f= fk+ηbγ(b-3)+ηdγ(d-0.5)=85+1.1×13.77×(1.80+2.5-0.5)=142.6 kN/m2( 2分) 自重压力:p cz=19×1.8+10×2.5=52.9 kN/m2附加压力:p z=bl(p-pc)/[(b+2z·tgθ)( l+2z·tgθ)]=2.60×5.20×(198.72-19×1.8)/ [(2.60+2×2.5×tg23º)(5.20+2×2.5×tg23º )]=64.33 kN/m2 ( 2分)p cz+p z =52.9+64.33=123.53 kN/m2<f=142.6 kN/m2(满足) ( 2分)(卷3,2)3、某场地地基土剖面及土性指标从上到下依次为:①粉质粘土,γ=18.4kN/m3, w=30.6%,w L=35%,w p=18%,f ak=100kPa,厚2m;②粉土,γ=18.9kN/m3,w=24.5%,w L=25%, w p=16.5%,e=0.78,f ak=150kPa, 厚2m;③中砂,γ=19.2kN/m3,N=20,中密,f ak=350kPa,未揭穿。
基础工程卷子
08A单项选择1、地基上层土较硬,下层土较软时,基础宜采用 D 。
A、深基础B、人工地基C、深埋D、浅埋2、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4m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上的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
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 B 。
A 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B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C 灰士基础D 砖基础3、C 应验算其稳定性。
A.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B.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C. 经常承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4、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高度由C 确定。
A. 刚性角B. 扩散角C. 抗剪强度验算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5、对负摩擦桩,轴力最大的截面位于C 。
A. 桩的顶端B. 底端C. 中性点处D. 桩的竖向位移为0处6、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桩数时,荷载应采用D 。
A 基本组合B 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C准永久组合 D 标准组合7、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的压力P=130kPa,若地基土的天然重度为γ=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下10m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 B 。
A d=5.68mB d=7.03mC d=8.03mD d=6.03m8、下列哪种情况下不能考虑桩基承台下地基的承载力作用 A 。
A 大面积堆载使桩周土压密B 软土层中的摩擦桩C 桩距较大的短桩9、柱下条形基础两端伸出的长度宜取多少A 。
A(1/4~1/3)边柱距B(1/2~1/3)边柱距C(1/4~1/3)中柱距 D 1/6 梁高10、当桩的l/d较小,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桩端设置在密实砂层、碎石类土层中,微风化岩层中,这类桩应按什么类型桩设计 A 。
A 端承桩B 摩擦桩C 摩擦型桩D 端承摩擦桩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新建建筑基础埋深应小于相邻建筑基础埋深,否则应保持一定距离。
2、需验算基础台阶宽高比的是无筋扩展基础。
3、膨胀土产生膨胀的原因是其组成成分中含有较多亲水性矿物和外界含水量的变化。
基础工程习题
㈠选择题1.根据地基损坏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可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设计等级。
A 二个B三个C 四个D 五个应低于设计2.扩展基础不包括()。
A柱下条形基础。
B 柱下独立基础C 墙下条形基础。
D 无筋扩展基础。
3.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和生物活动的影响,基础顶面至少设计地面()。
A 0。
1mB 0。
2mC 0。
3mD 0。
5m4.除岩石地基外,基础的埋深一般不宜不小于()。
A 0.4mB 0.5mC 1。
0mD 1。
5m5.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底面积上的荷载效应()。
A 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B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C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D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6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是()。
A 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B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C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D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7 计算挡土墙压力时,荷载效应是()。
A 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B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C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D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8 计算基础内力时,荷载效应()。
A 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B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C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D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9 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由()确定。
A室内压缩试验B 原位荷载试验。
基础工程试题及答案
基础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基础工程中,下列哪项不是地基加固的目的?A. 提高承载力B. 减少沉降C. 增加美观性D. 提高稳定性答案:C2.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静载荷试验B. 动载荷试验C. 经验公式法D. 地质勘探答案:B二、填空题1.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 f = \frac{q}{k} \],其中 \( f \) 表示地基承载力,\( q \) 表示______,\( k \) 表示______。
答案:\( q \) 表示基础底面压力;\( k \) 表示安全系数。
2. 地基加固方法中的深层搅拌法,其主要作用是______。
答案: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三、简答题1. 简述地基加固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地基加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不均匀沉降,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其意义在于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列举三种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答案: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 深层搅拌法:通过机械搅拌土层,增加土体密实度,提高承载力。
- 预压法:通过在地基上施加一定的荷载,使土体产生预压密实,减少沉降。
- 桩基础法:通过打入或钻入土层的桩体,将上部荷载传递到深层土层,提高地基承载力。
四、计算题1. 某建筑物基础底面压力为 300kPa,安全系数取2.5,试计算该地基的承载力。
答案:根据公式 \( f = \frac{q}{k} \),计算得地基承载力\( f = \frac{300}{2.5} = 120 \) kPa。
2. 若某建筑物的地基加固后,其沉降量减少了 20%,原沉降量为30mm,请计算加固后的沉降量。
答案:加固后的沉降量为 \( 30 \times (1 - 0.20) = 24 \) mm。
五、论述题1. 论述地基加固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答案:地基加固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础工程题库计算题
1、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b =,埋深2m 。
①层杂填土,γ=17kN/m 3;②层粉质粘土:γ=19kN/m 3,f ak =160kPa ;ηb =; ηd =;(地下水位于基底)求该条形基础能承担的竖向荷载F k 最大是多少? (20分)解:γm = (17×1+19×1)/(1+1)=18 kN/m3f a = 160+ × 18 × = 203 kPa(F k +G k ) / b ≤ f a(F k +20××2) / ≤ 203kPa → F k ≤ m3 某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柱尺寸为500×500mm 2,柱传到基础顶面的荷载F k =4200kN ,M k =540kN ·m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截面尺寸400×400mm 2,承台埋深D=2m 。
(1) 已知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1200kN,试确定所需桩数和承台尺寸(10分)(2) 假定承台有效高度为800mm , 1.1, 1.35t a k f MP F F ==,M=,试进行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10分)解:(1) 确定桩数与承台平面尺寸初选桩的根数:由F k /R a =4200/1200= 取n =4初选承台尺寸:桩距:s=3*400=1200,承台边长a=1200+400*2=2000mm 桩顶平均竖向力:N k=(F k+G k)/n=(4200+20*2*2*2)/4=1090kN<Ra=1200桩顶最大竖向力:N kmax=N k+(M k*x i)/∑x i2=1090+(540*/(4**=1315kN<桩顶最小竖向力:N kmin=N k-(M k*x i)/∑x i2=1090+(540*/(4**=865kN>0所选桩数及承台平面尺寸均满足要求(2)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F==*4200=5670 kN,M=*540=729F l=F-0=5670kNh0=800, a0x=a0y=600-200-250=150λ0x= λ0y=150/800=<, 取λ0x= λ0y=α0x=α0y=+=2 [ α0x ( b c+a0y ) + α0y( h c+a0x )] f t h0= 2[ +*2]*1100*=4118kN<F l=5670kN验算不满足,需增加承台厚度或提高承台混凝土等级1、柱下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3m⨯5m,F1=300kN,F2=1500kN,M=900kN·m,FH=200kN,如图所示,基础埋深d=,承台及填土平均重度γ=20kN/m3,试计算基础底面偏心距和基底最大压力。
基础工程题目及答案
第二章 浅基础设计基本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必须用内摩擦角的什么值来查表求承载力系数 ?A 设计值B 标准值C 平均值2、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哪个值来控制的 ?A 沉降量B 沉降差C 局部倾斜 3、 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应采用下述何种基底压力 ?A 基底净反力B 基底总压力C 基底附加压力 4、 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建筑物荷载有较大差异时,设置沉降缝,其原理是 ?A 减少地基沉降的措施B 一种施工措施C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 5、 下列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敏感 ?A 框架结构B 排架结构C 筒体结构 6、 框架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由下列何种性质的值控制 ?A 平均沉降B 沉降差C 局部倾斜7、 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性质控制 ?A 平均沉降B 沉降差C 倾斜8、 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软弱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又受限制时,不能采用 ?A 筏板基础B 刚性基础C 扩展式基础9、 沉降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与地基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的主要差别是 ?A 荷载效应组合不同及荷载性质(设计值或标准值)不同B 荷载性质不同及基底压力性质不同(总应力或附加应力)C 荷载效应、荷载性质及基底压力性质都不同 10、 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A 建筑措施B 结构措施C 施工措施 11、 刚性基础通常是指A 箱形基础B 钢筋混凝土基础C 无筋扩展基础 12、 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 ?A 刚性基础B 柔性基础C 轻型基础 13、 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在于A 伸缩缝比沉降缝宽B 伸缩缝不能填实C 沉降缝必须从基础处断开 14、 补偿基础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值来减小建筑物的沉降的 ?A 基底的总压力B 基底的附加压力C 基底的自重压力15、 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进行内力分析时,应按下述何种情况来计算 ? A 局部弯曲 B 整体弯曲 C 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和整体弯曲 16、 全补偿基础地基中不产生附加应力,因此,地基中 .A 不会产生沉降B 也会产生沉绛C 会产生很大沉降17、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 。
基础工程习题
第二章 浅基础设计基本原理四、计算题1、如图所示的柱下单独基础处于317.5kN/m γ=的均匀的中砂中,地基承载力a 250kPa f =。
已知基础的埋深为2m ,基底为2m ×4m 的矩形,作用在柱基上的荷载(至设计地面)如图中所示,试验算地基承载力(并计算偏心矩e )。
1600kN2、如图所示的墙下条形基础处于318kN/m γ=的均匀的粉质粘土中,地基承载力a 180kPa f =。
已知基础的埋深为 1.5m ,所受荷载如图中所示。
试验算地基承载力(并计算偏心矩e )。
210kN/m3、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8.5m ,长20m ,埋深4m ,土层情况见下表所示,由荷载试验确定的粘土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 ak =189kPa ,已知地下水位线位于地表下2m 处。
求该粘土持力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 a地基土土层分布情况1.解:1600242201920kN F G +=+⨯⨯⨯=100250200kNm M =+⨯=a 1920240kPa<250kPa42F G p f A +====⨯a max2min277.5<1.2300kPa 1920620024037.5kPa202.504224f F G M p A W =+⨯=±=±=±=>⨯⨯2000.104m 0.666m 19206M be F G ===<=+2、解:210 1.5 1.6120258kN F G +=+⨯⨯⨯= 30kNm M =a 258161.25kPa<180kPa1.6F G p f A +====max 2min 231.6>1.2216kPa 630161.25161.2570.31kPa90.901 1.6a f F G M p A W =+⨯=±=±=±=>⨯300.116m 0.27m2586M b e F G ===<=+3、解:(1)先确定计算参数因箱基宽度b=8.5m>6.0m ,故按6m 考虑;箱基埋深d=4m 。
基础工程第五版课后答案计算题
基础工程第五版课后答案计算题由于不能提供完整的教材内容,我将为你提供十道基础工程计算题目。
请注意,这些题目并非来自第五版课后试题,而是为了巩固基础工程的计算能力而编写的。
答案也会提供,请务必自己尝试解答题目并核对答案。
1.公司在一周内接到了以下订单:第一天5件,第二天8件,第三天12件,第四天6件,第五天9件。
请计算该公司平均每天接到的订单数量。
答案:平均每天接到的订单数量=(5+8+12+6+9)/5=8件2.建筑工地需要购买混凝土,一立方米混凝土的价格为100元。
如果该工地需要浇筑50立方米的混凝土,请计算需要支付的总费用。
答案:总费用=100元/立方米*50立方米=5000元3.工程项目共需用到5000个螺丝钉,每盒螺丝钉有200个。
请计算需要购买多少盒螺丝钉才能满足需求。
答案:需要购买的盒数=5000个/200个/盒=25盒4.建筑工地从早上8点至下午5点共工作9个小时。
若每小时工资为80元,请计算一天的工资总额。
答案:一天的工资总额=80元/小时*9小时=720元5.项目需要铺设长度为150米的电缆,每米电缆的成本为50元。
请计算需要支付的总成本。
答案:总成本=50元/米*150米=7500元6.电力工程需要1000根电缆管,每根电缆管长2米,每米电缆管的价格为30元。
请计算需要支付的总费用。
7.道路建设项目围墙需要用到2000块砖,每块砖的价格为5元。
请计算需要支付的总费用。
8.项目需要购买40吨沙子,每吨沙子的价格为200元。
请计算需要支付的总费用。
答案:总费用=200元/吨*40吨=8000元9.建筑工地每天需要运送1000立方米的土方,每卡车可运送30立方米,一辆卡车的运输成本为100元。
请计算每天需要支付的总运输成本。
答案:每天需要使用的卡车数=1000立方米/30立方米/卡车≈34辆总运输成本=100元/辆*34辆=3400元10.工程项目每天需要使用500升柴油,若柴油的价格为5元/升。
基础工程例题及习题集
基础工程例题及习题集第一章 天然地基的浅基础设计原理例1------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 ,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kPa ,建筑物为民用住宅,采用矩形基础,基础尺寸为2m ³1m ,试确定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为多少?地基土为粉砂土,查表格2-11,规范中5.1.7.1,得到 1.2zs ψ=; 地基土为冻胀土,查表2-12,规范中5.1.7.2,得到0.9zsψ=; 场地位于城市市区,查表2-13,规范中5.1.7.3,得到0.9zeψ=;设计冻深为0 1.9 1.20.90.91.85d zs zw zez z m y yy==创?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为130kPa ,土质为冻胀土,民用住宅即取暖,矩形基础可取短边尺寸按方形基础计算,查表1-13,max 0.7m h =。
则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min d max 1.850.7 1.15m d z h =-=-=。
难点:1、标准冻深以及设计冻深的概念;最小埋置深度的概念;2、查表时注意表格中数字的条件; 习题:1、季节性冻土地区在城市近郊拟开发建造一开发区,地基土主要为粘性土,冻胀性分类为强冻胀,采用方形基础,基底压力为130kPa ,不采暖,若标准冻深为2m ,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为多少?(06年试题)例2-------理论公式法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某房屋墙下条形基础底面宽度1.5m ,基础埋深1.3m ,偏心距e=0.04m ,地基为粉质粘土,粘聚力12k P a k c =,内摩擦角026k ϕ=,地下水距地表1m ,地下水以上土的重度318kN m γ=,地下水以下土的饱和重度3sat 19.5kN m γ=,则该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偏心距0.040.033 1.50.0495m e =<⨯=,所以可以按照理论公式进行计算。
按0k 26ϕ=,查表得到b d c 1.1, 4.37, 6.9M M M ===,地下水位以下土的浮重度 319.5109.5sat w kN m γγγ=-=-=3189.50.316.041.3m kN m γ+⨯==189.6kPa a b d m c k f M b M d M c γγ=++=难点:1、基础宽度的取值问题,大于6m 按6m 计算,当是砂土的时候,基础宽度小于3m按3m 计算;2、土的重度取值问题(加权重度以及地下水的处理);3、能够利用理论公式进行计算承载力的条件;例3 ------地基承载力的深宽修正某混合结构基础埋深1.5m ,基础宽度4m ,场地为均质粘土,重度317.5kN m γ=,孔隙比0.8e =,液性指数0.78L I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90kPa ak f =,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 为多少?基础宽度大于3m ,埋深大于0.5m ,所以需要对承载力进行修正。
基础工程计算题含答案
(卷2,2)1、如图所示某条形基础埋深1m 、宽度1.2m ,地基条件:粉土,厚度1m ;淤泥质土:,,,厚度为10m 。
上部结构传来荷载Fk=120kN/m ,已知砂垫层应力扩散角。
求砂垫层厚度z 与宽度b 。
(A )解:先假设垫层厚z=1.0m ,按下式验算:(1分)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应力(2分)垫层底面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2分)验算:故:垫层厚度 z=1.0m垫层宽度(底宽)(1分)3119/kN m γ=3218/kN m γ=%65=w kPa f ak 60=0.1,035===d b ηηθ, az cz f p p ≤+kPap cz 37181191=⨯+⨯=kPa z b p b p cd z 6.4635tan 122.1)1912.12012.1120(2.1tan 2)(=⨯⨯+⨯-⨯⨯+=⨯⨯+-=θσkPa z d f f m d ak 75.87)5.011(11370.160)5.0(0=-+⨯+⨯+=-+++=γηkPaf kPa p p a z cz 75.8762.83=≤=+m z b 6.235tan 22.1=⨯⨯+=(卷3,1)2、某单层厂房独立柱基底面尺寸b×l=2600mm×5200mm,柱底荷载设计值: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如图1)。
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见图1。
试验算持力层和下卧层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10分)(B)fk =85kPa ηb=0 ηd=1.1解:持力层承载力验算:F= F1+F2+G=2000+200+486.7=2686.7 kNM0=M+V h+F2a=1000+200×1.30+200×0.62=1383kN·me= M0/F=1384/2686.7=0.515m<b/6=5.20/6=0.87m ( 2分)p=F/b l=2686.7/2.60×5.20=198.72 kN/m2p max=F/b l·(1+6e/l)= 198.72×(1+6×0.515/5.2)= 316.8 kN/m2 ( 2分)f= f ak+ηbγ(b-3)+ηdγ(d-0.5)=230+1.6×19×(1.80-0.5)= 269.6kN/m2>p=198.72 kN/m2(满足)1.2f=1.2×269.6=323.5 kN/m2> p max = 316.8 kN/m2(满足) ( 2分)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γ0=(19×1.80+10×2.5)/(1.80+2.5)=13.77 kN/m3f= fk+ηbγ(b-3)+ηdγ(d-0.5)=85+1.1×13.77×(1.80+2.5-0.5)=142.6 kN/m2( 2分) 自重压力:p cz=19×1.8+10×2.5=52.9 kN/m2附加压力:p z=bl(p-pc)/[(b+2z·tgθ)( l+2z·tgθ)]=2.60×5.20×(198.72-19×1.8)/ [(2.60+2×2.5×tg23º)(5.20+2×2.5×tg23º )]=64.33 kN/m2 ( 2分)p cz+p z =52.9+64.33=123.53 kN/m2<f=142.6 kN/m2(满足) ( 2分)(卷3,2)3、某场地地基土剖面及土性指标从上到下依次为:①粉质粘土,γ=18.4kN/m3, w=30.6%,w L=35%,w p=18%,f ak=100kPa,厚2m;②粉土,γ=18.9kN/m3,w=24.5%,w L=25%, w p=16.5%,e=0.78,f ak=150kPa, 厚2m;③中砂,γ=19.2kN/m3,N=20,中密,f ak=350kPa,未揭穿。
基础工程浅基础重点计算题
每m配10@130
配10@ 200 (按构造配置).
【解】 1.确定基础底面积
Fk 480 A (1.1 ~ 1.4) (1.1 ~ 1.4) 4 . 8 ~ 6 .2 m 2 fa Gd 145 20 1.8
取
l 2.0m
b 3.0m
验算承载力
Fk Gk M k 480 20 2 3 1.8 55 401.8 Pk max bl W 3 2 2 32 / 6 k min , 158.3 116 42.33 kPa 1.2 f a 174kPa 73.7
0.7 hp f t am ho 0.7 1.0 1100 (0.4 0.66) 0.66 538.7kN Fl 175.1kN
满足要求
(2). 验算台阶处的冲切
h01 350 45 305 mm
Fb p j max A 165.2 (1.5 0.9 0.31) 2 (1 0.6 0.31) 2 165.2 (0.58 0.008) 94.5kN
浅基础算例
• 某多层框架结构柱400×600mm,配有 8φ22纵向受力筋;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 合时柱传至地面处的荷载值Fk=480kN, Mk=55kN.m,Qk=40kN,基础埋深1.8m, 采用C20混凝土和HPB235级钢筋,设置 C10厚100mm的混凝土垫层,已知经深度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45kPa,试 设计该柱基础。
式中1.35为标准值变为设计值的系数。 (1).验算柱边冲切
ho 700 45 655mm 0.66m
基础工程经典计算题
五、计算题(1、2题各10分,3、4题各5分,共30分):1、某矩形基坑,坑底面积为20mx26m,深4m,边坡系数为0.5,试计算该基坑的土方量。
1、解:底面积F1=20x26=520m2 (1分)顶面积F2=(20+4x0.5x2)x(26+4x0.5x2)=720m2 (1分)中截面面积F0=(20+4x0.5x2÷3)x(26+4x0.5x2÷2)=616m2 (1分)土方量V=H/6(F1+4F0+F2)=4/6x(520+4x616+720)=2469.33m2 (2分)2、某基坑坑底面积为6mx10m,深4m,边坡系数为0.33,K p=1.25, K p,=1.05,需回填空间的体积为120m3 ,用体积为5 m3 的汽车将余土外运,求余土外运车次及预留回填土的体积。
2、解:F1=AB=6x10=60m2(1分)F2=(A+2mH)(B+2mH)=(6+2x4x0.33)(10+2x4x0.33)=109.21m2 (1分)F0=(A+mH)(B+mH)=(6+4x0.33)(10+4x0.33)=82.86m2 (1分)V坑(自)=H/6(F1+F2+4F0)=333.77m3 (2分)V坑(松)=V坑(自)x1.25=417.21m3(1分)V回(压)=120m3V回(自)=V回(压)x1/K P,=114.29m3 (1分)V回(松)=V回(自)xK P=142.86m3 (1分)V余(松)=V回(松)-V回(松)=274.35m3 (1分)N=V余(松)/V0=54.87=55(车) (1分)3、基坑坑底面积为6mx8m,深4m,边坡系数为0.33,K s=1.25, K s,=1.05,需回填空间的体积为100m3 ,用体积为4m3 的汽车将余土外运,求余土外运车次及预留回填土的体积。
3、解:F1=AB=6x8=48m2(1分)F2=(A+2mH)(B+2mH)=(6+2x4x0.33)(8+2x4x0.33)=91.93m2(1分)F0=(A+mH)(B+mH)=(6+4x0.33)(8+4x0.33)=68.22m2(1分)V坑(自)=H/6(F1+F2+4F0)=275.21m3(2分)V坑(松)=V坑(自)x1.25=344.01m3(1分)V回(压)=100m3V回(自)=V回(压)x1/K P,=95.24m3 (1分)V回(松)=V回(自)xK P=119.05m3 (1分)V余(松)=V回(松)-V回(松)=224.96m3 (1分)N=V余(松)/V0=56.24=57(车) (1分)4、某建筑物有20个规格相同的独立柱。
基础工程题库计算题
M=1000kN·m
γ=19kN/m3V=200kN500
6201800
5200
粉质粘土,γ‘=10kN/m3,Es=7500kPa2500
Il=fk =230kPa e=θ=23ºηb=ηd=
淤泥质土γ=m3Es=2500kPa
fk =85kPaηb=0ηd=
1、解: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1、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b=,埋深2m。
①层杂填土,γ=17kN/m3;②层粉质粘土:γ=19kN/m3,fak=160kPa;ηb=;
ηd=;(地下水位于基底)
求该条形基础能承担的竖向荷载Fk最大是多少 (20分)
解:γm= (17×1+19×1)/(1+1)=18kN/m3
fa= 160+×18×= 203kPa
2、解:初定基础宽度
取b=。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分)
(2分)
验算地基承载力: (2分)
基础宽度改为
,满足。(2分)
1、某基桩,作用在承台顶面的竖向荷载Fk=3200kN。方形承台,埋深,边长为2m。预制桩为边长400mm钢筋砼桩,桩长10m。地基表层为3m厚的生活垃圾的杂填土,其下为4m厚的粘土(IL=),第三层为中密中砂、厚度超过8m。求该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及此桩基础所需基桩的根数。(提示:K=,承台底为杂填土,不考虑承台效应)(A)
2、答:Ra=(u∑qsikli+qpkAp)/K=1193kN; (公式正确5分,结果计算正确3分)
1、已知某砖混结构底层承重墙厚370mm,基础顶面中心荷载的标准组合值Fk=115kN/m。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20kPa,基础埋深为,采用毛石基础,M5砂浆砌筑。试设计该基础。(注:毛石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为1:,每台阶宽不大于200mm)。
基础工程计算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1.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地基土情况如题图一所示,已知条形基础宽度b =1.65m 。
求该条形基础能承担的竖向荷载F k 最大是多少?(基底下地基压力扩散角为22。
)解:1)持力层承载力验算3/3.175.015.018117/5.495.165.120m kN mkN bd G m G k =+⨯+⨯==⨯⨯==γγkPad b f f m d b ak a 68.127)5.05.1(3.176.1100)5.0()3(=-⨯⨯+=-+-+=γηγηm kN G b f F f b GF p k a k a kk k /2.1615.4965.168.127=-⨯=-⨯≤≤+=得由取F k =161.2kN/m2)下卧层承载力验算kPa p cz 4525.95.018117=⨯+⨯+⨯=kPa b G F p kk k 7.12765.15.492.161=+=+=kPa p c 265.018117=⨯+⨯=kPa z b p p b p c k z 38.5122tan 2265.1)267.127(65.1tan 2)(=⨯⨯+-⨯=+-= θ31/86.125.2125.95.018117m kN m =+⨯+⨯+⨯=γ kPa d f f m d ak az 58.98)5.05.3(86.120.160)5.0(1=-⨯⨯+=-+=γηkPa f kPa p p az z cz 58.9838.9638.5145=<=+=+即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故条形基础能承担的竖向荷载最大值为F k =161.2kN/m2.某建筑物其中一柱下桩基承台顶面荷载(标高-0.30m )F k =2000kN ,M k =300kNm ,地基表层为杂填土,厚1.8m ;第二层为软粘土,厚7.5m ,q sa =14kPa ;第三层为粉质粘土,厚度较大,q sa =30kPa ,q p =800kPa 。
基础工程考试计算题型
1. 如图,基底应力按公式][m ax m inσσ≤±=WM A N 计算,图中e 0为合力偏心距,请通过计算回答e 0在什么范围,基底应力分布为一三角形?2. 如图,一刚性基础,a ×b=5×2 m 2, 中心荷载N=2000KN 。
其它已知条件见图,求:①基底应力分布及分布图;②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容许承载力[fa ](修正系数按ηb=1.0,ηd=1.0计算);③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其中基底中心下土压力扩散角按θ=25°计算)3.某桥墩为砼实体墩刚性扩大基础,控制设计的荷载组合为:支座反力900KN 及1000KN ,桥墩及基础自重8000KN ,设计水位以下墩身及基础浮力2500KN ,制动力84KN ,墩帽与墩身风力分别为2.1KN 和16.8KN 。
结构尺寸及地质、水文资料见图(基底宽3.1m ,长8.8m)。
试验算地基承载能力(K1=2.4;K2=4.2)b=2m2.5m3.5m砂土:天然重度18KN/m 3软粘土:r 2=19.5KN/m 3 [fak ]=70KPa3.16.14.12.010.19.86.30.250.25设计水位一般冲刷线最大冲刷线900KN1000KN84KN 2.1KN16.8KN中砂(中密)γ=20.5KN/m34.某矩形基础,基础埋深d=2m ,若基础底面以下 z=2.4m 处有深厚的淤泥质土层,淤泥质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 [σ0]=90kpa , α=0.52,已知 E S 1/E S 2=3, 试验算根据持力层承载力确定的基底尺寸 L=5m ,b=3m 能否满足下卧软弱层承载力的要求?[σ0]=350KPr =18.5kN/m 3 r 0=19kN/m 3 z =2.4m d =2m[σ0]=90kPa01=K1.12=K F =1850kN5.试计算图a 和图b 两种情况下传至各桩顶的荷载。
其中:N=4000KN ,M X = M y =500KN ,H=300KN 。
基础工程计算
四.计算题(共37分)1 柱截面400mm ⨯400mm ,作用在柱底荷载标准值为中心荷载700KN ,地下水位为2.0m,基础埋深1.0m,地基土为粉质粘土γ=17.5KN/m 3,3.0,6.1==b dηη f ak =226kPa 。
试根据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8分) 解:1、)5.0(-+=d f f m d ak a γη=226+1.6⨯17.5⨯(1.0-0.5)=240 kPa (3分)120240700⨯-=-≥d f F b G a k γ=1.79m (3分) 因为基础宽度比3m 小,所以不用进行承载力的修正。
(2分)2.某基础埋深2.0m ,柱传到基础顶面的荷载标准值为1100kN ,地基土上层厚5m ,为粉质粘土,重度19kN/m 3, 3.0,6.1==b d ηη承载力特征值135kPa,下层为淤泥质粘土,承载力特征值85kPa, 0.1=d η,此双层地基的压力扩散角为23o ,若基础底面尺寸m m b l 6.26.3⨯=⨯,试验算基底面积是否满足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要求。
(10分)解:1 持力层验算(5分) )3()5.0(-+-+=b d f f b m d ak a γηγη=135+1.6⨯19⨯(2.0-0.5)=180.6kPa6.26.326.26.3201100⨯⨯⨯⨯+=+=A G F p k k k =157.52<180.6 满足 2 软弱下卧层验算(5分))5.05(0.11985-⨯⨯+=cz f =170.5 kPa)23tan 326.2)(23tan 326.3()21952.157(6.26.3)tan 2)(tan 2()(00⨯⨯+⨯⨯+⨯-⨯⨯=++-=θθγz b z l d p lb p z =35kPakPa p cz z 13019535=⨯+=+σ<170.5 满足3.某砖墙厚240m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及基本组合时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分别为144KN/m和190kN/m,基础埋深为0.5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ak =106kPa ,试设计此基础。
地基与基础工程计算题
地基与基础工程计算题1.已知某梯形断面基槽长80m,底面宽3m,深2m,沿长度方向两边放坡,边坡坡度1︰0.5,已知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 s=1.2,最终可松性系数K s′=1.05。
计算:(1)土方开挖工程量。
(2)若基础占有体积为320m3,则需要预留多少松土回填?(注: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2.某基坑底长85m,宽60m,深8m,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
(1)试计算土方开挖工程量。
(2)若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为21000m3,则应预留多少回填土(以自然状态土体积计)?(3)若多余土方外运,问外运土方(以自然状态的土体积计)为多少?(4)如果用斗容量为3.5 m3的汽车外运,需运多少车?(已知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1.14,最终可松系数K׳S =1.05)S解:(1)V=H(a+KH)(b+KH)+1/3K2H3=8×(85+0.5×8)(60+0.5×8)+(1/3)×0.52×83=45610.67m3(1分)(2) V剩=(V-V基)/ K׳S=(45610.67-21000)/1.05=23438.73m3(3分)(3)V余=V- V剩=45610.67-23438.73=22171.94 m3(3分)(4)n=k s V余/3.5=1.14×22171.94/3.5=7222次(3分)3.某工程基础(地下室)外围尺寸为40 m×25m,埋深8m,为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底面尺寸在基础外侧留0.5m宽的工作面;基坑长短边均按1:0.5放坡。
(已知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 S =1.25,最终可松性系数K׳S=1.05),试计算:(1)基坑开挖土方量。
(2)现场应预留多少回填土(以自然状态下土体积计)。
(3)若多余土用容量为5m3自卸汽车外运,应运多少车次(以自然状态下土体积计)。
(计算结果取整)59.解(1)A1=(40+2×0.5+2×8×0.5)×(25+2×0.5+2×8×0.5)=1666 m2(1分)A0=(40+2×0.5+8×0.5)×(25+2×0.5+8×0.5)=1350 m2(1分)A2=(40+2×0.5)×(25+2×0.5)=1066m2(1分)V=H/6(A1+4A0+A2)=8/6(1666+4×1350+1066) =10843m3(1分)(2)V剩=(V-V基)/ K׳S=10843-40×25×8)/1.05=2708 m3(2分)(3)V余=V- V剩=(10843-2708)=8135m3(2分)n=k s V余/5=1.25×8135/5=2034 (2分)4.某基坑回填需要1500m3填方量,已知挖方区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1,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5,计算(1)填方的挖方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已知某砖混结构底层承重墙厚240mm ,基础顶面中心荷载的标准组合值F k =185kN/m 。
地基地表为耕植土,厚0.8m,γ=16.8kN/m3;第二层为粘性土,厚2.0m ,fak=150kPa ,饱和重度γsat=16.8kN/m3,孔隙比e=0.85;第三层为淤泥质土,fak=80kPa ,饱和重度γsat=16.2kN/m3,厚1.5m 。
粘性土至淤泥质土的应力扩散角θ=300,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8m 出。
要求确定基础埋深(4分);确定基底宽度(4分);验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4分)。
(注:宽度修正系数取0,深度修正系数取1.0)(B)2、某预制桩截面尺寸为450×450mm ,桩长16m (从地面算起),依次穿越:①厚度h 1=4m 的粘土层,q s1k =55kPa ;②厚度h 2=5m 的粉土层,q s2k =56kPa ;③厚度h 3=4m 的粉细砂层,q s3k =57kPa ;④中砂层,很厚,q s4k =85kPa ,q pk =6300kPa 。
K=2.0,试确定该预制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C)3、已知某砖混结构底层承重墙厚370mm ,基础顶面中心荷载的标准组合值Fk=115kN/m 。
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20kPa,基础埋深为1.2m ,采用毛石基础,M5砂浆砌筑。
试设计该基础。
(注:毛石基础台阶高宽比允许值为1:1.25,每台阶宽不大于200mm )。
4、如图所示某条形基础埋深1m 、宽度1.2m ,地基条件:粉土3119/kN m γ=,厚度1m ;淤泥质土:3218/kN mγ=,%65=w ,kPa f ak 60=,厚度为10m 。
上部结构传来荷载Fk=120kN/m ,已知砂垫层应力扩散角0.1,035===d b ηηθ,。
求砂垫层厚度z 与宽度b 。
(A )5、某单层厂房独立柱基底面尺寸b×l=2600mm×5200mm,柱底荷载设计值: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如图1)。
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见图1。
试验算持力层和下卧层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10分)(B)fk =85kPa ηb=0 ηd=1.16、某场地地基土剖面及土性指标从上到下依次为:①粉质粘土,γ=18.4kN/m3,w=30.6%,wL =35%,wp=18%,fak=100kPa,厚2m;②粉土,γ=18.9kN/m3,w=24.5%,wL=25%,w p =16.5%,e=0.78,fak=150kPa, 厚2m;③中砂,γ=19.2kN/m3,N=20,中密,fak=350kPa,未揭穿。
根据上部结构和荷载性质,该工程采用桩基础,承台底面埋深1m,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边长300mm,设计桩长9m。
试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B)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pk(kPa)7、某工厂拟建一露天龙门吊,起重量150kN ,轨道长200m ,基础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宽1.5m ,埋深1.5m ,场地平坦,土层为硬塑黏土和密实卵石互层分布,厚薄不一,基岩埋深7~8m ,地下水埋深3.0m ,对该地基基础的下面四种情况,哪种情况为评价重点?并说明理由。
(1)地基承载力;(2)地基均匀性;(3)岩面深度及起伏;(4)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变化幅度。
(注:地基主要受力层,条基为基础底面下3b )8、某内纵墙基础埋深d=1.8m ,相应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传至基础顶面轴力k F =280kN/m ,基础埋深范围内土的重度γ=18kN/m 3,地基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 f =170kPa ,试确定条形基础底面宽度。
(b η=3.0,d η=4.4)(B )1、某基桩,作用在承台顶面的竖向荷载F k =3200kN 。
方形承台,埋深1.5m ,边长为2m 。
预制桩为边长400mm 钢筋砼桩,桩长10m 。
地基表层为3m 厚的生活垃圾的杂填土,其下为4m 厚的粘土(I L =0.50),第三层为中密中砂、厚度超过8m 。
求该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及此桩基础所需基桩的根数。
(提示:K=2.0,承台底为杂填土,不考虑承台效应)(A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sik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9、某基桩,作用在承台顶面的竖向荷载F k =3200kN 。
方形承台,埋深1.5m ,边长为2m 。
预制桩为边长400mm 钢筋砼桩,桩长10m 。
地基表层为3m 厚的生活垃圾的杂填土,其下为4m 厚的粘土(I L =0.50),第三层为中密中砂、厚度超过8m 。
求该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及此桩基础所需基桩的根数。
(提示:K=2.0,承台底为杂填土,不考虑承台效应)(A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sik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10、某厂房柱脚断面尺寸800mm ⨯1000mm ,采用无筋扩展基础。
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传至±0.00处的竖向力为k F =600kN ,力矩k M =160kN ·m ,水平力k H =35kN ,基底面积为2.0m ⨯2.6m ,外力偏心作用在基础长边方向,设计基础埋深1.5m ,基础材料采用C15混凝土,基础的最小高度应为多少?试设计该柱下无筋扩展基础。
(注:台阶宽高比取1:1.00)(B )11、柱下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3m ⨯5m ,F 1=300kN ,F 2=1500kN ,M=900kN ·m ,F H =200kN ,如图所示,基础埋深d=1.5m ,承台及填土平均重度γ=20kN/m 3,试计算基础底面偏心距和基底最大压力。
(B )12、条形基础宽度为3m ,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的最大边缘压力为80kPa ,最小边缘压力为0,基础埋深2m ,基础及台阶上土自重的平均重度为20kN/m 3,指出下列论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1)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符合小偏心(e ≤b/6)的规定;(2)按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尺寸时,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偏心已经超过了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规定;(e ≤0.0033b); (3)作用于基础底面上的合力为240kN/m;(4)考虑偏心荷载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不小于120kPa 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13、某9桩承台基础,埋深2m ,桩截面0.3m×0.3m,桩长15m ,承台底土层为黏性土,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538kN (其中端承力特征值为114kN ),承台尺寸2.6m×2.6m,桩间距1.0m 。
承台顶上作用竖向力标准组合值Fk=4000kN ,弯矩设计值Mk=400kN•m,承台底土fak=245kPa ,试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和验算符合基桩竖向力。
14、如图所示的柱下单独基础处于317.5kN/m γ=的均匀的中砂中,地基承载力a 250kPaf =。
已知基础的埋深为2m ,基底为2m×4m 的矩形,作用在柱基上的荷载(至设计地面)如图中所示,试验算地基承载力(并计算偏心矩e )。
(B )1600kN15、某4桩承台埋深1m ,桩中心矩1.6m ,承台边长为2.5m ,作用在承台顶面的荷载标准值为Fk=2000KN ,Mk=200KNm 。
若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550KN ,验算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C )16、(A )某砌体承重结构,底层墙厚490mm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传至0.00±标高(室内地面)的竖向荷载310/k F kN m =,室外地面标高为-0.30m ,建设地点的标准冻深1.5m ,场地条件如下:天然地面下4.5m 厚粘土层下为30m 厚中密稍湿状态的中砂,粘土层的0.73e =,319/kN m γ=,28%w =,39%L w =,18%P w =,22k C kPa =,18k ϕ=,中砂层的318/kN m γ=,30k ϕ=,试设计该基础。
(注:a b d m c k f M b M d M c γγ=++)补充条件和要求如下: 1)设计成刚性条形基础; 2)材料用C15混凝土; 3)基础底面低于标准冻深线;4)选择地基持力层,确定基础底面宽度并检算地基承载力;5)确定基础各部分尺寸使之满足基础刚性角的要求并绘制剖面草图(砖墙不设置大放脚)。
17、(B)已知某桩基础,桩的截面尺寸为300㎜×300㎜,桩长8.5 m,根据静载荷试验的S-logt曲线确定极限荷载为600kN,其它条件如图所示,试验算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14分)q s1q s2粉质粘土粉质粘土q p=1800kN/m2+++850 2300++850+++30018、拟建7层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柱的平面布置及柱荷载如下图。
地质条件简单为:0~1.5M填土层;其下为深厚的承载力f=180kpa的土层,试合理选用k建筑物的基础形式。
(A)19、某9桩承台基础,埋深2m,桩截面0.3m×0.3m,桩长15m,承台底土层为黏性土,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538kN(其中端承力特征值为114kN),承台尺寸2.6m×2.6m,桩间距1.0m。
承台顶上作用竖向力标准组合值Fk=4000kN,弯矩设计值Mk=400kN•m,承台底土fak=245kPa,试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和验算符合基桩竖向力。
(B)20、某厂房柱基础如图所示,b×L=2×3m,受力层范围内有淤泥质土层③,该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35kPa,荷载标准组合时基底平均压力Pk=202kPa,试验算淤泥质土层顶面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B)21、某群桩基础如图所示,5桩承台,桩径d=0.5m,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长12m,承台埋深 1.2m,土层分布:0~3m新填土,qsik=24kPa;3~7m可塑状黏土,≤0.75;7m以下为中密中砂,qsik=64kPa,qpk=5700kPa。
作用于承台的0.25<IL轴心荷载标准组合值Fk=5400kN,Mk=1200kN•m,试验算该桩基础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A)(注,不考虑承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