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1-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先考卷(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后考卷.doc

【高中物理】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后考卷.doc

第二章相互作用班级 姓名 学号 评价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 如图,一质量为m 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 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斜面垂直,则( ) A .滑块不可能只受到三个力作用 B .弹簧不可能处于伸长状态 C .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 D .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12mg 2.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钢球放在两个光滑的木板a 、b 之间,已知两木板夹角α=30°,a 木板与水平方向夹角β=30°,则钢球对a 、b 木板的压力大小 F m 、F h 分别是( ) A .mg F a = mg F b = B . mg F a = mg F b 23=C .mg F a 23= mg F b 3= D .mg F a 3= mg F b =3. 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 点。

现用水平力F 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 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 的变化情况是( )A .F N 保持不变,F T 不断增大B .F N 不断增大,F T 不断减小C .F N 保持不变,F T 先增大后减小D .F N 不断场大,F T 先减小后增大 4. 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物块,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两个质量为m 1和m 2的木块,m 1>m 2 如图所示,已知三角形物块和两个木块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物块.( ) A .有摩擦力作用,方向水平向右 B .有摩擦力作用,方向水平向左 C .有摩擦力作用,但方向不能确定 D .没有摩擦力作用5.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 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 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 .g m Kl 1μ+ B .g m m Kl )(21++μC .g m Kl 2μ+D .g m m m m K l )(2121++μ二、 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得3分,共计18分)6. 如图,均匀光滑的小球放在光滑的墙壁与木板之间,图中 30=θ,当将θ角缓慢增大至接近90°的过程中( ) A .小球施于木板的压力不断增大 B .小球施于墙的压力不断减小 C .小球对墙壁的压力始终小于mg D .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始终大于mg7.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A ,底面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 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B 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配套K12】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力学综合卷2后考卷(无答案)

【配套K12】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力学综合卷2后考卷(无答案)

力学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物体m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M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面对M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B. 地面对M的支持力大小为(M+m)gC. 物体m对M的摩擦力大小为FD. M对物体m的作用力竖直向上2.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2v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1/6,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A.grB. 16 grC. 13gr D.13gr3.一个物块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4甲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 m/s2,则由图中信息可判定( ).A.0~2 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F f=8 NB.物块的质量为4 kgC.物块在前6 s内的平均速度为3 m/sD.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4.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刘翔重新回归赛场,以打破亚运记录的方式夺得110米跨栏的冠军.他采用蹲踞式起跑,在发令枪响后,左脚迅速蹬离起跑器,在向前加速的同时提升身体重心.如图所示,假设刘翔的质量为m ,在起跑时前进的距离s 内,重心升高量为h ,获得的速度为v ,克服阻力做功为W 阻,则在此过程中( )A .地面的支持力对刘翔做功为mghB .刘翔自身做功为12 mv 2+mgh +W 阻C .刘翔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为12mv 2+W 阻D .刘翔的动能增加量为mgh +W 阻5.随着世界航空事业的发展,深太空探测已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假设深太空中有一颗外星球,其质量是地球质量的2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外星球的同步卫星周期一定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B .某物体在该外星球表面所受的重力是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4倍C .该外星球上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上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D .绕该外星球的人造卫星和以相同轨道半径绕地球的人造卫星运行速度相同6.如图1所示,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倾角α=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 m .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 随高度h 的变化如图2所示.g =10 m/s 2,sin37°=0.60,cos37°=0.80.则( )A .物体的质量m =0.67 kg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C .物体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 =10 m/s 2D .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 k =10 J 7.如图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直立于地面上,上面放一个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现将小球向下压到某位置后由静止释放,若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对小球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 1和W 2,小球离开弹簧时速度为v ,不计空气阻力,则上述过程中( )A .带电小球电势能增加W 2B .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值为W 1+12mv 2C .弹簧弹性势能减少量为W 2+W 18.(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30°、高为L 的固定斜面底端与水平面平滑相连,质量分别为3m 、m 的两个小球A 、B 用一根长为L 的轻绳连接,A 球置于斜面顶端.现由静止释放A 、B 两球,B 球与弧形挡板碰撞过程时间极短,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两球最终均滑到水平面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一切摩擦,则( )A. A 球刚滑至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为125gLB. B 球刚滑至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为12gLC. 两球在水平面上不可能相撞D. 在A 球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轻绳对B 球先做正功、后不做功 D .带电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W 29. [2013·太原调研](9分)图甲为阿特武德机的示意图(不含光电门),它是早期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器械,由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阿特武德于1784年制成.他将质量均为M 的重物用细绳连接后,放在光滑的轻质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再在一个重物上附加一质量为m 的小重物,这时,由于小重物的重力而使系统做初速度为零的缓慢加速运动,测出其微小的加速度a ,就可计算出重力加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依据实验原理,重力加速度可表示为g=________.(用m、M、a表示)(2)为测量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某同学在阿特武德机竖直杆上的Q点加装了光电门,用其测量左侧物体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Δt.让物体从与杆上的另一点P同一高度处由静止下落,用h表示P、Q两点的高度差,用L表示左侧物体遮光部分的长度.①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L,如图乙所示,则L=________cm;②某次实验中用光电门测出Δt=1.85×10-2 s,则物体通过光电门时的速率v=________m/s;③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Q,每次均令物体从P点由静止开始运动,测量出相应的h与Δt 的值,并计算出物体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下表是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中作出v2-h的图象:④由图象可求得物体下落的加速度a=________m/s2;⑤若M=1.10 kg,m=0.20 kg,则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g=________m/s2.10..(2014湖北省孝感市第一次检测)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具体实验步骤如下:A.按照图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挂上沙桶(含少量沙子)。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考物理 第八章热学练习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考物理 第八章热学练习

第八章热学第八章热学高考调研考纲导航命题取向高考对本章的命题热点多集中在分子动理论、估算分子大小和数目、内能和功,题型多为选择题,命题特点多为本章内容的单独命题,少数与气体性质结合命题.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部分的试题多为低档题,中档题不多,由于近几年《考试说明》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基本没有变化,随着近几年物理高考卷结构的变化(例如:试题总长度、试题类型、各种类型题目的权重等),估计今后的高考试题中,考查形式与近年大致相同,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难度不大.分子数量、质量或直径(体积)等微观的估算问题要求有较强的思维和运算能力.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物体的内能是高考的热点.近几年来,此处出现的各省市乃至全国高考试题就有多处.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应用,近年来多次出了计算题,显然对学生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提出了较高要求,应引起足够重视.备考方略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势能的关系,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的关系.会运用内能的改变与做功和热传递的关系式,解释能量转移和转化现象.第一课时分子动理论内能第一关:基础关展望高考基础知识知识讲解这里的分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单元,可以是原子、离子,也可以是分子.在热运动中它们遵从相同的规律,所以统称为分子.(1)分子模型:把分子看做是小球,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所以在涉及具体数据时,只在数量级上是有意义的.一般认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2)固体\,液体的结构模型:固体\,液体被理想化地认为各分子是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的,每个分子的体积就是每个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分子体积=物体体积÷分子个数.(3)气体的结构模型:气体分子仍被视为小球,但分子间距离较大,不能看做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气体分子的体积远小于每个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将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看做以相邻分子间距离为边长的正立方体),所以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种类无关,在化学中,在标准状态下1 mol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为22.4 L,即是这个原因.(4)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6.02×1023mol-1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它把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体积这些宏观物理量和分子质量\,分子体积这些微观物理量联系起来了.知识讲解物体里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通常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可以很好地证明分子热运动的存在.(1)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到对方中去的现象.②特点:a.从浓度大处向浓度小处扩散;b.扩散快慢与物质的状态\,温度有关.(2)布朗运动①定义: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②特点:a.永不停息;b.无规则;c.颗粒越小,现象越明显;d.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③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固体颗粒的大小和液体的温度的高低.一般来说,固体颗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原因是固体颗粒越小,其受到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性越大,且自身惯性也越小,故运动变化越快;液体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液体分子对固体颗粒的撞击力就越大.说明:①布朗运动是悬浮的固体微粒的运动,不是单个分子的运动,但是布朗运动证实了周围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②固体微粒的运动是极不规则的,下图并非固体微粒的运动轨迹,而是每隔30 s微粒位置的连线.③任何固体微粒悬浮在液体中,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做布朗运动.活学活用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的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证明了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组成固体微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布朗运动是气体或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D.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从阳光中看到的尘埃的运动就是布朗运动解析: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这两种运动都能证明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所以A正确.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碰撞悬浮微粒而产生的,因此可以认为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气体分子或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D错,C正确.所以本题选择A\,C两项.答案: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布朗运动产生的过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应为:(1)弄清研究对象——做布朗运动的悬浮微粒;(2)使悬浮微粒运动状态变化的外力——液体分子或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力的大小和不均衡程度;(3)研究布朗运动的意义——从宏观上反映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知识讲解(1)分子力: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这两个力的合力即为所表现出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2)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如图所示,虚线分别表示引力F引,斥力F斥随距离r的变化关系,实线表示分子力F随距离r的变化关系.①当r=r0(r0为10-10 m)时,F引和F斥相等,此二力的合力F为零,即分子间呈现出没有作用力,此时分子所处的位置称为平衡位置;②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F引<F斥,F表现为斥力;③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F引>F斥,F表现为引力;④当r>10r0(10-9 m)时,F引和F斥都已经十分微弱,可以认为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F=0).活学活用2.有相距较远的甲、乙两个气体分子,现让甲分子固定不动,让乙分子在分子力的作用下靠近甲分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一直增大②两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③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④两分子间的势能先减小后增大⑤乙分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⑥乙分子的动能和两分子间的势能保持不变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⑥答案:B知识讲解(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说明:①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还跟物体所含的分子数有关.②物体做机械运动具有的机械能对物体的内能没有贡献.③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活学活用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温度高的物体要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②当物体的速度为零时,物体动能为零,物体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物体的内能为零 ③可以看成理想气体的相同质量的氧气和氢气,温度相等,则两气体的内能相等④如果让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小,该理想气体的内能增加⑤等物质的量、等温度的两个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大⑥0°的水冻成0°的冰和0°的冰融化为0°的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变化的是分子势能A.②③④B.①②④C.⑤⑥D.④⑥答案:D第二关:技法关解读高考解 题 技 法技法讲解1.用阿伏加德罗常数估算微观量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是宏观物理量(物质的体积V 、物质的质量m 、物质的密度ρ、摩尔体积V mol 、摩尔质量M )和微观物理量(分子体积V 0、分子质量m 0、分子数n )间联系的桥梁.(1)分子的质量m 0=mol A AV M N N ρ=.(2)固体、液体分子的体积V 0=mol A AV M N N ρ=. (3)分子数n=A A A A mol molmN VN V N mN M V M V ρρ===. 典例剖析例1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64克/摩,铜的密度为8.9 克/厘米3,试估算每个铜原子的质量、体积和直径.解析:对于固、液体来说,在估算每个分子(或原子)的大小时,可以忽略分子之间的间隙,近似地认为组成它们的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根据这一理想化的微观模型,任何固、液体的摩尔体积V 0均可近似看作等于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分子体积V 的总和,由此便可求出一个分子的体积V=0AV N .如果把分子都看成是一个整体,则可进一步求出每个分子的直径:16πd 3=0d A V N =,另外,对于任何固、液、气体来说,它们的摩尔质量M 等于NA (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分子质量m 的总和,由此便可求出一个分子的质量m=A M N . 把上述思路用于本题,每个铜原子的质量为m=323A M 6410 kg /mol N 6.010-⨯=⨯ =1.1×10-25 kg 体积为V=33323A M 6410 kg /mo N l8.910 kg /m 6.010/molρ-⨯=⨯⨯⨯ =1.2×10-29m 3 直径为=×10-10 m 答案:m=1.1×10-25 kgv=1.2×10-29 m 3d=3×10-10m技法讲解2.关于布朗运动的总结布朗运动的特点(1)永不停息;(2)无规则;(3)颗粒越小,现象越明显;(4)温度越高,现象越明显.解决布朗运动与分子运动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布朗运动的产生条件、运动特点和布朗运动与分子运动的关系.熟练掌握分子热运动的特点,会用分子运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注意:布朗运动的微粒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而分子运动只有在离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典例剖析例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B.大气压强的变化,对布朗运动没有影响C.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D.悬浮颗粒的布朗运动,就是构成悬浮颗粒的物质的分子热运动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的产生是液体分子对固体颗粒的撞击不平衡引起的,与颗粒的大小以及液体或气体的温度有关,而与外界因素(如大气压强等)无关.因为固体颗粒越小,与颗粒相撞的分子数也越少,这种撞击的不平衡越明显;液体或气体的温度越高,撞击得越剧烈.故选项A、B 正确.答案:AB技法讲解3.分子力的特点分子力特点(1)引力、斥力同时存在;(2)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变化快;(3)引力、斥力的合力可表现为引力、零、斥力.与分子力特点有关的习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判断对分子力特点的描述是否正确.二是利用分子力特点研究分子力做功,分子的加速度,三是与实际相关联的问题.要正确分析这些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分子的特点,熟知分子间斥力、引力及合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与实际的相联系的问题而应弄清楚是分子力原因还是其它力作用的结果,切不可见了相斥、相吸就与分子力联系.典例剖析例3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达到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解析:乙分子从a到b,再到c的过程分子之间均表现为引力,显然乙分子始终做加速运动,且到达c点速度最大,故A错,B正确.乙分子从a到b的过程,分子的引力一直做正功,因此,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故C正确.乙分子由b到c过程,分子引力仍然做正功,故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仍在减少,从c到d的过程,分子间的斥力做负功,则分子间的势能增加,故D项错.答案:C技法讲解4.内能与温度、热量、热能概念的区别(1)温度:温度的概念在前边已经具体地学过,其高低直接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情况,所以在热学中温度是描述物体热运动状态的基本参量之一.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是含有统计意义的,对于单个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2)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和机械能是截然不同的,内能是由大量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量,机械能是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物体形变所决定的能量,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3)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热量用来量度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能量. 一个物体的内能是无法测定的,而在某种过程中物体内能的变化却是可以测定的,热量就是用来测定内能变化的一个物理量.(4)热能:是内能的通俗的而不甚确切的说法.典例剖析例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分子动能的标志,动能越大的分子其温度也就越高B.静止物体没有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的热量多D.分子的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解析:温度是描述热现象的一个基本概念,凡是跟温度有关的现象都是热现象,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它是状态量,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因此,A不对,有的同学认为B对,这显然把内能与机械能混淆了,物体内能是对分子而言,它是组成物体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是状态量,它的大小与温度、体积以及物体所含分子数有关,机械能是对物体整体而言,物体整体的动能和势能不变,物体仍具有内能,可见B不对,有的同学认为C对,这是错在把热量与内能混为一谈了,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是内能传递的一种量度,只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才有意义,它量度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传递的一种量度,只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才有意义,它量度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只有D才是正确的,因为物体的体积改变,分子间的距离随着改变,当r>r0时,分子力为引力,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当r<r0时,分子力为斥力,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增大;当r=r0时,分子势能为最小值.故选D.答案:D第三关:训练关笑对高考随堂训练1.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解析:选项A中小炭粒做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故A是正确的.B 选项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在间距r<r0范围内,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而在r>r0的范围内,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故B是错误的.C选项中分子势能在r<r0时,分子势能随r的增大而减小,r0处最小,在r>r0时,分子势能随r的增大而增大,故C选项是正确的.D选项中真空环境是为防止其他杂质的介入,而高温条件下,分子热运动剧烈.有利于掺入元素分子的扩散.故题目要求选出的错误选项为B.答案:B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因而也没有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内能,温度低的物体没有内能D.静止的冰块虽不具有动能,但具有内能解析: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不论物体的温度高低,组成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BC错误.答案:D3.如图所示,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正x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或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A.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0mB.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0mC.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0mD.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0m解析:由于分子间斥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的距离变化比引力快,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平衡的距离的数量级为10-10m,选项C正确.答案:C4.从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可以算出氧气的摩尔质量()A.氧气的密度和阿伏加德罗常数B.氧气分子的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C.氧气分子的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D.氧气分子的体积和氧气分子的质量解析:本题属于热学部分内容,考查考生对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密度、质量、体积等物理量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的认识和理解,主要考查考生估算的能力.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因此,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运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寻找宏观量与微观量之间的关系,即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分子质量.答案:C5.假如全世界60亿人同时数1 g的水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5 000个,不间断地数,则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最接近(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取6×1023 mol-1)( )A.10年B.1千年C.10万年D.1千万年解析:1g 水所含水分子的个数为118×6×1023,要数完其水分子所需时间为t=238161086010500024365⨯⨯⨯⨯⨯⨯年=1×105年,所以答案为C. 答案:C课时作业二十九分子动理论内能1.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的热运动就是布朗运动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它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温度越高,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激烈D.物体的速度越大,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解析:分子的热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它是由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微粒越小,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性越明显,布朗运动越激烈,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由温度决定,与物体的宏观速度无关,综上所述,只有B 正确.答案:B2.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m ,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kg/mol ,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 5 Pa.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4×1016m 3B.4×1018m 3C.4×1020 m 3D.4×1022 m 3解析:设地球表面大气的总质量为M ,则有Mg=p 0·4πR 2.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 V=0M M ×22.4×10-3m 3=200p 4M gR π∙×22.4×10-3m 3=56231.0104 3.14(6.410)291010-⨯⨯⨯⨯⨯⨯⨯×22.4×10-3m 3=4×1018m 3.选B.答案:B3.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沿x 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 p 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 0.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B.乙分子在P点(x=x2)时,其动能为E0C.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D.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x1解析:分子势能最小时,分子间距离处于平衡位置,所以P点是分子的平衡位置.乙分子在P点的加速度为零,A、C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由于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零,而Q 点的分子势能为零,可知D选项正确.答案:BD4.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等于气体的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比B.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一定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D.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可以在气、液、固体中发生B.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的运动C.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吸热,物体内能可能不变D.物体对外做功,同时吸热,物体内能可能不变答案:D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等的两块铁(固体),其内能一定相等B.温度不等的两物体,其内能一定不等C.两物体的内能相等,其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等D.两块相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固体),质量相等,温度相同,内能一样大解析:温度相等的两块铁,因为不知道其质量是否相等,其内能不一定相等,所以A项错;而对于温度不等的两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不一样大,但由于分子势能、质量等因素,就有可能使内能一样大,因此B项错;同样的道理C项也错;D项正确.答案:D7.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很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很大B.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时,内能却可能增加C.物体的内能损失时,机械能必然会减少D.物体的内能为零时,机械能可以不为零E.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内能可以不为零解析: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对同一物体(不考虑形变时)机械能由其整体的宏观速度和相对地面的高度决定;内能则与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及其聚集状态有关,它跟物体整体的宏观速度(不计摩擦发热时)和高度一般无直接联系.把物体缓缓地举得很高,使它处于温度很低的环境中。

广东省广州惠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详解

广东省广州惠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详解

2019年4月广州惠州市2019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C. 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D. 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数增加1【答案】D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证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AB错误;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测量出了静电常数k的数值,选项C错误;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数增加1,选项D正确;故选D.2.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跳下,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0s平均速度大于10m/sB. 15s末开始运动员静止C. 10s末速度方向改变D. 10s-15s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答案】AD(1).0~10s内的位移大于匀加速直线运动到20m/s的位移,所以平均速度大于10m/s。

故A正确。

(2)、15s末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3)、在整个过程中,速度都是正值,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未改变。

故C错误。

(4)、10~15 s内图线的斜率逐渐减小,则加速度逐渐减小,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故D正确。

故选:AD。

【点睛】通过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通过比较匀变速直线运动到20m/s和变加速运动到20s内的位移,得出平均速度与10m/s的关系.通过速度时间图线速度的正负值判断运动的方向.结合图线的斜率判断加速度的变化.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在细线和墙壁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300,则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答案】A对小球受力分析,由力的平衡知识可知,故选A.4.a、b两点间的电压为R为可变电阻,P为用铅锑合金制成的保险丝,其电阻可忽略不计,熔断电流为2A。

新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课件各章知识点复习总结

新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课件各章知识点复习总结
别为(
)
A.12 m/s
39 m/s
B.89.5 m/s D.8 m/s
12 m/s
解析 t1=0时,x1=5 m;t2=2 s时,x2=21 m;t3=3 s时,x3=59 m.故0~2 s内的平均速
度1 =8 m/s;2~3 s 内的平均速度2 =38 m/s,选项 B 正确.


sBC=
4
解得tBC=t.
法二: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之比
为s1∶s2∶s3∶…∶sn=1∶3∶5∶…∶(2n-1)
现有

sBC∶sBA=
4

3
=1∶3
4
通过sAB的时间为t,故通过sBC的时间tBC=t.
法三:中间时刻速度法
利用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 P16
第三章相互作用 P34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P61
题型一
速度相关概念的比较
速度与速率的联系与区别
项目
速度
速率
物理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意义 是矢量
是标量
分类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平均速率、瞬时速率
位移
路程
决定
平均速度=
都是相等的,所以纸带上某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就应该等于以这个点为中间
+ +1
时刻的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即vn= 2 .
3.求加速度
(1)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4 -1
若为偶数段,设为 6 段,则 a1=
1 +2 +3

2019-2020学年物理(粤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一章章末复习课 含解析

2019-2020学年物理(粤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一章章末复习课 含解析

第一章章末复习课【知识体系】[知识体系]运动的描述⎩⎪⎪⎪⎪⎪⎪⎪⎪⎪⎪⎪⎨⎪⎪⎪⎪⎪⎪⎪⎪⎪⎪⎪⎧基本概念与基本仪器⎩⎪⎨⎪⎧基本概念⎩⎪⎨⎪⎧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成一个有① 的点时间和时刻基本仪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数字计时器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位移⎩⎪⎨⎪⎧大小:用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是矢量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分类⎩⎪⎨⎪⎧平均速度⎩⎪⎨⎪⎧大小:v =② ,单位:m/s 方向与③ 方向相同瞬时速度⎩⎪⎨⎪⎧大小:与位置或④ 对应方向即⑤ 物理意义:t →0的平均速度加速度⎩⎪⎨⎪⎧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定义式:a =⑥ ,单位:⑦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 t -v 0的方向相同,是矢量物体运动性质的判断⎩⎪⎨⎪⎧a 与v 0⑧ 向,物体做加速运动a 与v 0⑨ 向,物体做减速运动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st 图象⎩⎪⎨⎪⎧物理意义应用⎩⎪⎨⎪⎧确定某时刻的位置求速度(st 图象的斜率)判断运动性质v t 图象⎩⎪⎨⎪⎧物理意义应用⎩⎪⎨⎪⎧确定某时刻的速度求加速度(v t 图象的斜率)求位移(v t 图象与t 轴所围面积)两种运动特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st 图象是一条⑩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v t 图象是一条⑪主题1 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1.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位移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置变化,可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确定位移时,不需要考虑物体运动的实际路径,只需要确定初、末位置即可.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确定路程时,需要考虑物体运动的实际路径.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2.速度和速率的区别与联系.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它等于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率.【典例1】(多选)2016年4月6日1时3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如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的照片.关于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解析: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关,选项A、B正确,C、D错误.答案:AB针对训练1.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几个运动物体有相同位移时,它们的路程也一定相同C.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0,其位移也不等于0解析:位移的大小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则是物体经过的实际路径的长度,因此,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但这种情况也不能说路程就是位移,因为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选项A错误;位移只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与具体路径无关,路程与具体路径有关,选项B、D错误,选项C正确.答案:C主题2运动图象的理解和应用1.首先应明确所给的图象是什么图象,即认清图象的横、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特别是对那些图形相似且容易混淆的图象更要注意区分.运动图象常见的是st图象和v t 图象.2.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和“面积”的物理意义.(1)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注意“起点”“终点”和“拐点”,它们往往对应某种特殊状态.(2)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如v t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3)斜率:表示横、纵坐标上两物理量变化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如st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v 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4)面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过程量相对应.如v t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t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正,t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5)截距:图线在横、纵坐标轴上的截距表示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大小.如在s-t图象中位移坐标的截距是初位移.3.图象与运动轨迹的关系.(1)无论是v-t图象还是s-t图象都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2)v-t图象和s-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典例❷](多选)在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A、B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沿一条直线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B两图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 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t=2 s前后,B质点运动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均发生改变C.A、B同时从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D.在t=4 s时,A、B速度相同解析: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速度的正负发生变化,显然在t=1 s时,B质点运动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改变;t=2 s时,B 质点运动方向改变,但加速度方向并没发生变化,故A、B错误;由题图可知,t=0时,A、B两质点速度为零,此后2 s内v A>0,v B<0,则C正确;t=4 s时,两者速度相同,故D正确.答案:CD针对训练2.(多选)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s-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答案:BC统揽考情本章知识基础概念较多,在高考中几乎没有单独命题,都是和其他章节兼顾考查,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热点,就是加速度、速度概念的理解和v t 图象的理解应用,考试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分值不多,6分以内.真题例析(2015·浙江卷)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s ,用Δs Δt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s 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解析:Δs Δt表示的是Δ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遮光条的宽度Δs 越窄,则记录遮光时间Δt 越小,Δs Δt越接近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选项A 正确.答案:A针对训练在下面所说的运动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且加速度也很大B.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C.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为0,而加速度不为0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也减小解析: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A、B都有可能;汽车刚刚启动的瞬间,速度为0,但加速度不为0,C 有可能;只要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就一定做加速运动,速度就越来越大,加速度减小,只是说明速度增加得慢了,但速度还是增大的,故D没有可能.答案:D1.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A.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B.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C.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位移D .80 km/h 是瞬时速度,100 km 是路程解析: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表示在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所以80 km/h 是指瞬时速度;到杭州还有100 km ,100 km 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D 正确,A 、B 、C 错误.答案:D2.(多选)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 ,初始位置在bc 边的中心A ,由b 向c 运动,如图所示,A 、B 、C 、D 分别是bc 、cd 、da 、ab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2m/s C .前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0.5 m/sD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答案:ABC3.(多选)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s 与时间t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B .t 2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C.出发时乙在甲前s0处D.甲、乙两物体有两次相遇解析:由于题图象是s-t图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t2时刻,乙物体速度大于甲物体的速度,B错;甲从原点出发,乙从s0处出发,C对;由题图看出,甲、乙有两个交点,故两物体有两次相遇,D正确.答案:CD4.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0~t 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A~t B段火箭的加速度B.在0~t B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 B~t C段火箭是下落的C.t B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t 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答案:A5.某同学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他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d=2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然后利用气垫导轨和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1=0.1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05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 s,试计算滑块的加速度大小.解析:设遮光板通过两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v1、v2,则v 1=d Δt 1=2×10-20.1 m/s =0.2 m/s , v 2=d Δt 2=2×10-20.05 m/s =0.4 m/s , 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a =v 2-v 1t =0.4-0.22m/s 2=0.1 m/s 2. 答案:0.1 m/s 2。

[K12配套]2019年版本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总结-Word版

[K12配套]2019年版本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总结-Word版

高考物理知识点精要(附参考答案)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 |≤F≤F 1 +F 2 .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高考物理复习讲义(精品)带练习解析

高考物理复习讲义(精品)带练习解析

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 a 、b 均静止,弹簧
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 a 所受摩擦力 fa 0 ,
b 所受摩擦力 fb 0 。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 fa 大小不变
B. fa 方向改变
C. fb 仍然为零
D. fb 方向向右

【答案】AD
4 第六级(上)·第 1 讲·教师版
约为
A. g
B. 2g
C. 3g D. 4g
【答案】B
【例 12】
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 v1 运行,初速
度为 v2 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 A 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
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 v t 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 v2 v1 ,
能到达 B 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 t 。(已知 cos 37 0.8 ,sin 37 0.6 ,取 g 10m/s2 ) 【答案】⑴ 0.5;⑵ 1.03s
【例 18】
如图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 h 1.8m 的光滑平台上放置一质量
M 2kg 、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
板 A ,其右段长度 l1 0.2m 且表面光滑,左 段表面粗糙。在 A 最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 物块 B ,其质量 m 1kg ,B 与 A 左段间动摩
2.受力分析 ⑴ 明确研究对象 把要研究的物体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 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⑵ 按顺序找力 通常先分析主动力,后分析被动力。对于难以确定某力是否存在的情况,可根据假设法或物体 的运动状态作出判断。注意两点:正确区分内力与外力;只分析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⑶ 受力分析完后检查是否正确 ①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②物体的受力情况要与运动情况相符。

2019年广东省惠州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2019年广东省惠州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B.电流表A1(内阻约为3Ω,量程为0.6A)
C.电流表A2(内阻约为0.1Ω,量程为3A)
D.滑动变阻器R(阻值为0-5Ω,额定电流为2A)
E.电源E(电动势为5V,内电阻为1Ω)
F.一个开关、若干导线
①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流表应选.(填序号)
②某同学根据以上仪器,按图4连接实验线路,在实验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较窄,现请你用笔在图4中画一条线对电路进行修改,使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变宽.
2019年广东省惠州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AO、BO、CO三根绳子抗拉程度完全一样,如果CO绳子吊着重物的重力逐渐加大,当超过一定量时,则最先断的绳子是( )
A.AO绳子
B.BO绳子
C.CO绳子
D.三根绳子同时断
详细信息
2.难度:中等
若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实际绕行速率( )
(1)求棒ab离开磁场的下边界时的速度大小.
(2)求棒ab在通过磁场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3)试分析讨论棒ab在磁场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
A.松手前,链条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
B.松手前,链条的拉力对小球做功
C.链球飞出后飞行时间与松手时球的速率无关
D.链球飞出的水平距离仅由松手时球的速率决定
详细信息
7.难度:中等
静止的列车在平直轨道上以恒定的功率起动,在开始的-小段时间内,设所受的阻力不变,则列车的运动状态是( )
A.速度逐渐增大
B.速度逐渐减小
A.场强方向一定向左,且电势фa>фb
B.场强方向一定向左,且电势фa<фb
C.场强方向一定向右,且电势фa>фb
D.场强方向一定向右,且电势фa<фb

[配套k12学习]2019年版本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总结-Word版

[配套k12学习]2019年版本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总结-Word版

高考物理知识点精要(附参考答案)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 |≤F≤F 1 +F 2 .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6-4 功能关系 能量转化及守恒定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6-4 功能关系 能量转化及守恒定

第4讲 功能关系 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一、选择题(在题后给的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9题有多项符合.) 1.(2015年山西模拟)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在小球上加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 使小球向上运动,小球运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H ,则此过程中(g 为重力加速度,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A .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mgHB .小球的动能增加(F -mg )HC .小球的机械能增加FHD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2.如图所示,汽车从一座拱形桥上的a 点匀速率运动到b 点,在这个过程中( )A .机械能守恒B .汽车牵引力做的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C .重力做功的功率不变D .汽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为零3.(2015年浙江联考)如图所示,ABCD 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 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 相切的圆弧,B 、C 在水平线上,其距离d =0.5 m .盆边缘的高度为h =0.30 m .在A 处放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并让其由静止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 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下的位置到B 的距离为( )A .0.50 mB .0.25 mC .0.10 mD .04.如图所示,某段滑雪雪道倾角为30°,总质量为m (包括雪具在内)的滑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h 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13g .在他从上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 .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13mghC .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23mghD .下滑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13mgh5.(改编)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 的圆弧轨道,半径OA 水平、OB 竖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自A 的正上方P 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 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 =2R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从P 到B 的运动过程中( )A .重力做功mgRB .机械能减少mgRC .合外力做功mgRD .克服摩擦力做功12mgR6.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在足够长的斜面上以一定初速度释放,斜面各处粗糙程度相同,初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则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 )A .动能一定是先减小后增大B .机械能一直减小C .如果某段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相同,则此后物体动能将不断减小D .如果某段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为W ,再经过相同的时间,两段时间内摩擦力做功可能相等 7.如图所示,质量m =10 kg 和M =20 kg 的两物块,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中物块m 通过处于水平方向的轻弹簧与竖直墙壁相连,初始时刻,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弹簧的劲度系数k =250 N/m.现用水平力F 作用在物块M 上,使其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移动40 cm 时,两物块间开始相对滑动,在相对滑动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B .物块m 受到的摩擦力对物块m 不做功C .推力做的功等于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D .开始相对滑动时,推力F 的大小等于100 N8.(2015年中山模拟)如图所示,倾角为30°、高为L 的固定斜面底端与水平面平滑相连,质量分别为3m 、m 的两个小球A 、B 用一根长为L 的轻绳连接,A 球置于斜面顶端,现由静止释放A 、B 两球,球B 与弧形挡板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它们最终均滑至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一切摩擦.则( )A .小球A 下滑过程中,小球A 、B 系统的重力对系统做正功,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小B .A 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5gLC .小球B 升高L2时,重力对小球A 做功的功率大于重力对小球B 做功的功率D .小球B 从刚开始上升到开始进入斜面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球B 做功为3mgL49.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 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动机做的功为12mv2B .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12mv 2C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 2D .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μmgv二、非选择题10.为了了解过山车的原理,物理小组提出下列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长L =2.0 m 的粗糙的倾斜轨道AB ,通过水平轨道BC 与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DE ,整个轨道除AB 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中AB 与BC 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K5-4-10所示,一个小物块以初速度v 0=4.0 m/s ,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到A 点时速度方向恰沿AB 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物块与倾斜轨道的动摩擦因数μ=0.5(g 取10 m/s 2,sin 37°=0.60,cos 37°=0.80).求:(1)小物块的抛出点和A 点的高度差;(2)为了让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AB ,则竖直圆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11.如图K5-4-11所示,水平轨道PAB 与14圆弧轨道BC 相切于B 点,其中,PA 段光滑,AB段粗糙,动摩擦因数μ=0.1,AB 段长L =2 m ,BC 段光滑,半径R =1 m .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k =200 N/m ,左端固定于P 点,右端处于自由状态时位于A 点.现用力推质量m =2 kg 的小滑块,使其缓慢压缩弹簧,当推力做功W =25 J 时撤去推力.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E k =12kx 2,其中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形变量,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1)求推力撤去瞬间,滑块的加速度;(2)求滑块第一次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 时对B 点的压力F N ;(3)判断滑块能否超过C 点.12. (2015年汕尾质检)如图K5-4-12所示,在大型超市的仓库中,要利用皮带运输机将货物由平台D 运送到高h =2.5 m 的C 平台上,为了便于运输,仓储员在平台D 与传送带间放了一个14圆周的光滑轨道ab ,轨道半径R =0.8 m ,轨道最低端与皮带接触良好,已知皮带和水平面间的夹角θ=37°,皮带和货物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运输机的皮带以v 0=1 m/s 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运动(皮带和轮子之间不打滑),仓储员将质量m =200 kg 的货物放于轨道的a 端(g 取10 m/s 2),求:(1)货物到达圆轨道最低点b 时对轨道的压力;(2)货物沿皮带向上滑行多远才能相对皮带静止; (3)皮带将货物由A 运送到B 需对货物做多少功.。

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力学综合卷1先考卷(无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力学综合卷1先考卷(无答案)

力学综合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4.下图是研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装置,这四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 .控制变量法B .放大法C .比较法D .猜想法15.如右图所示,小球被轻绳系住静止在光滑斜面上.若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受到的重力G ,则G 的两个分力方向分别是图中的( )A .1和4B .3和4C .2和4D .3和216.如图,用OA 、OB 两根轻绳将花盆悬于两竖直墙之间,开始时 OB 绳水平.现保持O 点位置不变,改变OB 绳长使绳右端由B 点缓慢上移至B′点,此时OB′与OA 之间的夹角θ<90°.设此过程中OA 、OB 绳的拉力分别为F OA 、F O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OA 一直减小B .F OA 一直增大C .F OB 一直减小D .F OB 先增大后减小17.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2 s ~4 s 内,质点所受合外力为零B .质点在0~2 s 内加速度比4 s ~6 s 内的加速度大C .在第4 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 .在0~6 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4 m /s18.假设摩托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它的速率。

如果摩托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摩托艇的最大速率变为原来的( )A.4倍B. 2倍C.3倍D. 2倍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少选得3分,多选错选得0分)19.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当发射速度为v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达到v时,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已知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10 :1半径比约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的发射速度越大B.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C.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D.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变大20.将三个木板1、2、3固定在墙角,木板与墙壁和地面构成了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如图所示,其中1与2底边相同,2和3高度相同.现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分别从三个木板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并沿木板下滑到底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相同。

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巩固卷

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巩固卷

第二章相互作用班级姓名学号评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某学习小组设计了高度可调节的滑轮装置以探究使球形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绳拉力的大小情况,初始状态绳沿水平方向,当定滑轮不断升高的过程中,绳上的拉力将()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C.先增大再减小 D.先减小再增大2. 如图,穿在一根光滑的固定杆上的两个小球A、B连接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两端,杆与水平面成θ=37°角,不计所有摩擦。

当两球静止时, OA绳与杆的夹角为θ,OB绳沿竖直方向,则球A、B的质量之比为()A.4∶3B.3∶4C.3∶5D.5∶83. 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块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块A从图中虚线位置缓慢上升到实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

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B.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C.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D.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4. 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mA=1kg ,mB=2kg,mC=3kg物体A,B,C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C物拉动,则作用在C物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取g=10m/s2)()A.6N B.8N C.10N D.12N5. 如图所示,有5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则第2011个小球与2012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 )A .50002988 B .50002012 C .20882012 D .20122088 6.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两个小球A 、B (可视为质点)固定在轻杆的两端,将其放入光滑的半球形碗中,杆的长度等于碗的半径,当杆与两球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杆对小球A 的作用力为( )A.32mg B.33mg C.233mg D .2mg二、 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得3分,共计18分)7.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圆周的柱状物体A ,A 与墙面之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B ,对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 ,整个装置保持静止.若将A 的位置向左移动稍许,整个装置仍保持平衡,则( )A .水平外力F 增大B .墙对B 的作用力减小C .地面对A 的支持力减小D .B 对A 的作用力减小8.有一辆遥控电动玩具汽车,已知车内电动马达驱动后轮转动.玩具汽车的后轮、前轮分别放在平板小车甲、乙之上.如图5-3所示.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 “后退”键,汽车就能前进或后退,地面与甲、乙车之间的摩擦力不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键,乙车对前轮摩擦力向前,乙车相对地面向前进B .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键,甲车对后轮摩擦力向前,甲车相对地面向后退C .按动遥控器上的“后退”键,甲车对后轮摩擦力向后,甲车相对地面向前进D .按动遥控器上的“后退”键,乙车对前轮摩擦力向后,乙车相对地面向后退9. 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底部O′处(O 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 点.已知容器半径为R 、与水平面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 23 B .容器相对于水平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C .容器和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合力竖直向上D .弹簧原长为kmgR三、 非选择题10. (2014江苏卷)(10分)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育最新K12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6-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先考卷(无答案)

教育最新K12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6-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先考卷(无答案)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选择题(在题后给的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C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D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不为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2.如图所示,在高1.5 m 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2 kg 的小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当烧断细线时,小球被弹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则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g =10m/s 2)( )A .10 JB .15 JC .20 JD .25 J 3.(2015年阳江模拟)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的小球以初速度v 飞出高为H 的桌面,当它经过距离地面高为h 的A 点时,所具有的机械能是(以桌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 )A .12mv 2 B .12mv 2+mgh C .12mv 2-mgh D .12mv 2+mg (H -h ) 4.(2015年泰安一模)滑雪运动员沿倾角一定的斜坡向下滑行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为曲线.则此过程中运动员的( )A .运动轨迹是曲线B .加速度越来越小C .阻力越来越小D .机械能保持不变5.如图所示,竖立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将一个金属球放在弹簧顶端(球与弹簧不连接),用力向下压球,使弹簧被压缩,并用细线把小球和地面拴牢(图甲).烧断细线后,发现球被弹起且脱离弹簧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图乙).那么该球从细线被烧断到刚脱离弹簧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B .球刚脱离弹簧时动能最大C .球在最低点所受的弹力大于重力D .在某一阶段内,小球的动能减小而小球的机械能增加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2个小球A 和B ,中间用轻质杆相连,在杆的中点O 处有一固定转动轴,把杆置于水平位置后释放,在B球顺时针摆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不计一切阻力,则( )A.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A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A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7.(2015年南京模拟)如图所示,圆心在O点、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abc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Oc与Oa的夹角为60°,轨道最低点a与桌面相切.一轻绳两端系着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均可视为质点),挂在圆弧轨道边缘c的两边,开始时,m1位于c点,然后从静止释放,设轻绳足够长,不计一切摩擦.则( )A.在m1由c下滑到a的过程中两球速度大小始终相等B.在m1由c下滑到a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少C.若m1恰好能沿圆弧下滑到a点,则m1=2m2D.若m1恰好能沿圆弧下滑到a点,则m1=3m28.(2015年潮汕十校联考)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O,倾角θ=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4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段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C.小球A的机械能守恒D.小球A的机械能不守恒,A、B系统的机械能守恒9.跳水比赛中,某运动员正在进行10 m跳台跳水比赛.质量为50 kg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1 200 N,那么他在水中减速下降高度3 m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 )A.他的动能减少3.6×103 JB.他的重力势能减少1.5×103 JC.他的机械能减少2.1×103 JD.他的机械能减少3.6×103 J二、非选择题10.如图K5-3-8所示,ABC和DEF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两条光滑轨道,其中ABC的末端水平,DEF是半径为r=0.4 m的半圆形轨道,其直径DF沿竖直方向,C、D可看作重合的点.现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轨道ABC上距C点高为H的地方由静止释放.(g取10 m/s2)(1)若要使小球经C处水平进入轨道DEF且能沿轨道运动, H至少要有多高?(2)若小球静止释放处离C点的高度h小于(1)中H的最小值,小球可击中与圆心等高的E点,求h.11.(2015年苏州模拟)如图K5-3-9所示,水平地面与一半径为l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相接于B点,轨道上的C点位置处于圆心O的正下方.在距地面高度为l的水平平台边缘上的A点,质量为m的小球以v0=2gl的速度水平飞出,小球在空中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圆弧轨道在该点的切线方向滑入轨道.小球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1)B点与抛出点A正下方的水平距离x;(2)圆弧BC段所对的圆心角θ;(3)小球滑到C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12.(2015年福建联考)如图K5-3-10所示,光滑半圆弧轨道半径为R,OA为水平半径,BC 为竖直直径.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A处以某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滑下,进入与C点相切的粗糙水平滑道CM上.在水平滑道上有一轻弹簧,其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恰位于滑道的末端C 点(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若物块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E p,且物块被弹簧反弹后恰能通过B点.已知物块与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被弹簧反弹后恰能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2)物块离开弹簧刚进入半圆轨道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N的大小;(3)物块从A处开始下滑时的初速度大小v0.。

(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力学综合卷1后考卷(无答案)(含答案).doc

(广东省)惠州市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 力学综合卷1后考卷(无答案)(含答案).doc

力学综合一 14.下列关于力学及其发展历史,正确的说法是( )A .牛顿根据伽利略等前辈的研究,用实验验证得出牛顿第一定律B .牛顿通过研究发现物体受到的外力总是迫使其改变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其运动状态C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a F m,这说明物理的质量跟所受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D .牛顿等物理学家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不但适用于宏观、低速研究领域,也能充分研究微观、高速的物体运动15.一质点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 t 一t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 5 m/s 2C.质点在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0. 75 m/sθFD.质点在1 s末速度为1. 5 m/s16.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物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B.沿斜面加速下滑C.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17.如图所示,某一缆车沿着坡度为30°的山坡以加速度a上行,在缆车中放一个与山坡表面平行的斜面,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相对斜面静止(设缆车保持竖直状态运行).则( )A.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下B.小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aC.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mg+maD.小物块受到斜面的弹力大小mg18.如图所示,P是水平面上的圆弧凹槽.从高台边B点以某速度v 0水平飞出的小球,恰能从固定在某位置的凹槽的圆弧轨道的左端A 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O 是圆弧的圆心,θ1是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是B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则( )A.tan θ2tan θ1=2 B .tan θ1·tan θ2=2C.1tan θ1·tan θ2=2D.tan θ1tan θ2=2 19.如图所示为一种叫做“魔盘”的娱乐设施,当转盘转动很慢时,人会随着“魔盘”一起转动,当“魔盘”转动到一定速度时,人会“贴”在“魔盘”竖直壁上,而不会滑下。

惠州市2019-2020学年新高考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惠州市2019-2020学年新高考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AB为带电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则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带电质点可能带负电B.带电质点一定由A运动至BC.带电质点在A点动能大于在B点动能D.带电质点在A点电势能大于在B点电势能2.(本题9分)在下面各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滑块B.发射升空的火箭C.做平抛运动的铅球D.草坪上滚动的足球3.(本题9分)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心加速度一定与旋转半径成反比,因为a n=2 v rB.向心加速度一定与旋转半径成正比,因为a n= rω2C.角速度一定与旋转半径成反比,因为ω=v rD.角速度一定与转速成正比,因为ω =2πn(n 的单位为转/秒)4.(本题9分)如图所示,木块B上表面是水平的,当木块A置于B上,并与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在下滑过程中()A.A所受的合外力对A不做功B.B对A的弹力做正功C.B对A的摩擦力做负功D.A对B不做功5.图中实线所示为某电场的电场线,虚线为某试探电荷在仅受电场力的情况下从a 点到b点的运动轨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点的电场强度比a 点的电场强度小B.该试探电荷带负电C.该试探电荷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负功D.该试探电荷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加后减少6.(本题9分)体育课上,跳高运动必须在地上垫上泡沫垫,跳远运动需要沙坑.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小地面对人的冲量B.减小人动量变化量C.延长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冲力,起到安全作用D.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起到安全作用7.(本题9分)如图,汽车向左开动,系在车后缘的绳子绕过定滑轮拉着重物M上升,当汽车向左匀速运动时,重物M将()A.匀速上升B.加速上升C.减速上升D.无法确定8.(本题9分)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下滑过程中A.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B.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C.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D.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9.(本题9分)如图所示,一张薄纸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放有小木块,小木块与薄纸板的接触面粗糙,原来系统静止.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薄纸板,小木块在薄纸板上发生相对滑动,直到从薄纸板上掉下来.上述过程中有关功和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做的功等于薄纸板和小木块动能的增加B.摩擦力对小木块做的功一定等于系统的摩擦生热C.离开薄纸板前小木块可能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D.小木块动能的增加可能小于系统的摩擦生热10.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三个轮子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B、C。

惠州市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综合测试试题

惠州市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综合测试试题

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电阻为R 的单匝闭合金属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着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T 时刻线框平面与中性面平行 B .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为02E T π C .线框转动一周做的功为20E T RD .从4T t =到34T t =的过程中,线框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02E 2.如图所示,从高h=1.8m 的A 点将弹力球水平向右抛出,弹力球与水平地面碰撞两次后与竖直墙壁碰撞,之后恰能返回A 点。

已知弹力球与接触面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平行于接触面方向的速度不变,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速度反向但大小不变,A 点与竖直墙壁间的距离为4.8m ,重力加速度g=10m/s 2,则弹力球的初速度大小为( )A .1.5m/sB .2m/sC .3.5m/sD .4m/s3.如图甲所示,单匝矩形金属线框abcd 处在垂直于线框平面的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0.3S =2m ,线框连接一个阻值3R =Ω的电阻,其余电阻不计,线框cd 边位于磁场边界上。

取垂直于线框平面向外为磁感应强度B 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0.4s 内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B .0.4~0.8s 内线框有扩张的趋势C .0~0.8s 内线框中的电流为0.1AD .0~0.4s 内ab 边所受安培力保持不变4.如图甲所示,倾角θ=30°的足够长固定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轻弹簧拉着质量m =1 kg 的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

已知物体在t =1 s 到t =3 s 这段时间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 =200 N/m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则在该段时间内(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B .弹簧的伸长量为3 cmC .弹簧的弹力做功为30 JD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36 J5.在真空中某点电荷Q 的电场中,将带电荷量为q 的负试探电荷分别置于a (0,0,r )、b 两点时,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如图所示,F a 、F b 分别在yOz 和xOy 平面内,F a 与z 轴负方向成60︒角,F b 与x 轴负方向成60︒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先考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实际存在的
B .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
C .研究运动员在3000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
D .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芭蕾舞表演者看做质点
2.(多选)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
B .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
C .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秒80是指时间
D .2012年5月28日10点22分,唐山发生4.8级地震,这里的10点22分指时刻
3.(2014·德州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是指平均速度
B .运动员在处理做香蕉球运动的足球时,要将足球看成质点
C .运动员的链球成绩是指链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
D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
4.(2014·安徽名校联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 s 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B .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C .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 =Δx Δt
,因此速度就是指平均速度 D .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5.(多选)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 点出发,
分别沿ABC 和ADE 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 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相同的是( )
A.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
6.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 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2 m/s 39 m/s B.8 m/s 38 m/s
C.12 m/s 19.5 m/s D.8 m/s 13 m/s
7.(多选)如图所示,一个人沿着一个圆形轨道运动,
由A点开始运动,经过半个圆周到达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从A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指向B
B.人从A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
C.人在B点的瞬时速度方向由A指向B
D.人在B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
8.(多选)(2014·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011年7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
中国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入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如右图所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2 s,则( )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有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2 m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率为1 m/s
9.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
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
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如右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L=10 cm,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从俯视方向看),以2 r/s的转速匀速转动,我们感觉到的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分别为( )
A.向上10 cm/s B.向上20 cm/s
C.向下10 cm/s D.向下20 cm/s
二、非选择题
10.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m/s.
11.在一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鱼雷快艇以30 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0=2 km时,以60 m/s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 s,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v1、v2分别为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