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下《雨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六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六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六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理解《雨后》这首诗歌的内容,感受到雨后的清新和自然之美。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雨后的景象,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雨后的感受。

3.能够通过朗读诵读课本中的诗歌和听老师朗读的方式,提高身体语言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雨后》这首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掌握如何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感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2.教学难点:–如何用语言表述自己对雨后的感受–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和朗读提高语言和身体表达能力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雨”,引导学生谈谈自己遇到雨天的场景。

(学生在谈论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学生说的内容。

2.学生和教师一起体验下课文讲述的雨后景象,例如:“我们来小桥下听雨声,一滴一滴点进小溪;雨水淋湿黄叶,绿叶色泽更鲜艳……”教师利用课本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阅读诗歌1.开始阅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诗歌,随着读诗歌,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雨后的景象。

2.让学生在小组中谈论自己的感受,并讨论哪些词语或语句让自己感受更深。

轻松朗读1.让学生脱发鞋移动凳子打造诗人的姿势,通过模仿身体语言和音节节奏来达到朗读的效果,幸运的童鞋当选课文主朗读人,大声朗读整个课文。

2.教师反馈无压力、利用身体语言来帮助朗读的效果更好、走进故事等表现技巧。

操作文本1.学生独立将《雨后》这首诗歌的表现意境落实到纸上。

每位学生独立画出学习中觉得最感动的场景,轻松地练习描摹。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自己画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批判,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2.教学:“雨后”,例如:“觉醒后的小草在微风中摇曳,带着雨露上朝”,让学生自己表达对这个场景的感受,尝试用合适的语言诠释出个人的感受。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学用到了多种方法——听、读、表达、体验、绘画、回顾等,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雨后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雨后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雨后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雨后》,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互助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雨后》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和词语搭配。

教学准备:
1. 课文《雨后》的教材和课件。

2. 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学生的课本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回忆下雨的场景和雨后的景象,激发学生对雨后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雨后的特点和他们对雨后的感受。

二、学习课文《雨后》
1. 教师朗读课文《雨后》,让学生跟读。

2. 分析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意思。

3. 教师解释生字词和词语搭配,让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

4.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帮助纠正发音和语调。

三、巩固练习
1.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互相帮助纠正错误。

四、拓展延伸
1. 学生自由创作一段关于雨后的描述,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反思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雨后》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雨后》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雨后》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理解生词“兴奋”“撅着”“使劲”“骄傲”。

2、朗读课文,体会“快乐”的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日雨后嬉戏玩耍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运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领略诗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夏天正迈着轻快的步子向我们走来,谁来说说当炎热的夏天来临时,你最想干什么?(请四五个同学谈)老师:夏天太闷热了,要是下场大雨那该多好啊。

大雨说到就到,听!(播放雷声和雨声)一阵雷鸣后,下起了倾盆大雨。

(播放晴天图配鸟声和流水声)夏天的雨是最激情的。

雨过天晴,空气中洋溢着阵阵清新,此时此刻你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我会去玩水。

(我也很喜欢玩水)学生:我会去和朋友打水仗。

(真是个好主意)学生:我会去踩水,在水中嬉戏。

老师:老师也喜欢在大雨过后,到外面欣赏美丽的风景,去玩玩水。

现在就让我带着你们一起到大雨过后的广场上玩玩吧—雨后。

说不定诗中有你的影子呢!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通过预,想必许多同学已经喜欢上了这篇课文,那请同学们把课文读正确,画出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读着读着,许多同学露出了自信的表情,那老师来考考大家吧!出示词语:赤脚、溅起、摔跤、裤子、使劲、树梢、发射、兴奋、骄傲、辫子、短粗、糟糕、大喊、撅着、紧跟、裙儿、唇儿)儿化1.开火车读2.齐读你们真厉害,这么多新词语都读对了,看来课前花了不少心思吧!三、深入理解,精读感悟。

一)研究第一小节。

让雨点宝宝回到诗中,带着你们一起来听听老师的朗读吧。

好听吗?好玩吗?谁想读一读,(___)你来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在雨后的广场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学生:我看到树梢闪着金光。

老师:是啊!多美啊!经过雨水冲洗的树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你还看到什么?学生:雨后的广场是海洋的世界。

还有好多孩子在玩。

老师:这句话把广场比作什么?学生:海洋。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四一、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雨后》的基本内容和语言表达。

2. 学习理解课文中“草木鲜明、江河流淌、蛙声四起、土地翻新”等自然现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3. 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表达。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课文理解及思考探究出雨后自然现象的内涵与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听一段自然的音效,如山区的橡树林中的猴子鸟鸣、溪流流水声、下雨时的滴落声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阅读课文(10分钟)请学生自己阅读《雨后》,然后请几位学生口读一下,要求语音抑扬顿挫,情感丰富,特别是要让学生表达出每个字的含义。

3.理解课文(2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引领学生讨论《雨后》中主要的自然现象,如“草木鲜明、江河流淌、蛙声四起、土地翻新”等,分析课文中的自然现象,以及这些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指导学生分组探究自然现象的含义和好处。

教师粗略地介绍雨后如何滋润大地,给大地带来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和分析自然现象的意义和影响。

(3)让学生通过小组分析交流,总结出自然现象的含义和影响。

通过展示小组总结的成果,加深对雨后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4.课后作业(5分钟)让学生抄写古诗《望江南》中的第一句话“雨雪纷纷何所似,关山月白胡风急”。

让学生尝试解释句中的形象语言,发挥想象力的同时,更好地理解雨后自然现象的含义。

5.反思(5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学习中的收获,体验和感受。

四、教学手段与评价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雨后自然现象的内涵和意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及时纠正学生的语音和表达不当,及时给予表扬和建议,帮助学生在表达中得以进一步提高。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感受和欣赏诗歌的美。

2.诵读诗歌,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美。

3.熟读已学课文,理解文意,提高口语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诗歌的基本特征,感受诗歌美。

2.理解文意,熟读已学课文。

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在讲授诗歌特征时重点讲解,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2.互动问答法:通过简单的问答,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提醒他们注意领悟文意。

3.听读式教学法:通过朗读、模仿,帮助学生感知语言的美。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学生跟读、朗读已学过的诗歌。

可选择之前学习的《小麻雀》、《三年级》等。

2. 新授课1.教师领读整首诗歌,学生跟读。

介绍诗歌的基本特征,如对仗、节奏、意象等。

2.模块教学,对每一段进行解释,等学生理解之后再让学生模仿教师念诗歌,讲解中注重体验历史背景、人生哲理等方面。

3.引导学生理解文意,想象雨后的情景及其寓意。

4.教师重点讲解如何诵读这首诗歌,如何使诗歌更富有表现力。

3. 跟读练习学生理解诗意之后,进行跟读练习。

重点关注语音、语调、节奏,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

4.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诗歌创作表达自己对雨后的感悟。

五、教学后记通过这次教学,学生更加理解了诗歌的基本特征,也更好地感受到了诗歌的美。

通过诵读练习,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提高,在语言表达和阅读方面有所进步。

在文学创作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一1500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一1500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一1500字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雨后》这篇课文,学生能够掌握词语和句子的基本用法,并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文章。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根据情境和提示独立编写一段简短的小故事或文章。

3.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基本用法,如:“小溪”、“荷花”、“水珠”、“花瓣”等。

2. 掌握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中蕴含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告诉学生如何通过情境和提示独立编写一段简短的小故事或文章。

2. 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在课前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和采集雨后自然界的景物或者小动物的形态、颜色、运动,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2)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朵儿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大概猜测一下朵儿的名称。

3)让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自由说出自己的理解。

2.学习方法:1)给学生布置一个问题,即“雨后的自然界是什么样子的?”可以问学生在下雨后自己的好奇心是否有所增强。

2)让学生再次读一遍课文,注意:阅读课文时,要逐字逐句地阅读,并及时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3.课文讲解:1)教师读一遍,然后解释几个生词,讲课文的大意:课文是讲下雨之后的小溪里的景物,花瓣和荷花还有水珠都变得更加美丽了。

2)让学生个别或小组阅读,然后讲述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4.课外拓展:1)让学生了解其他的一些雨后的自然现象。

2)让学生在自然界观察和采集雨后的景物,并自由发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去演奏一幅美丽的画面。

五、教学总结:1.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主要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景物,从而更好地热爱生活。

3.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雨后》精品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雨后》精品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雨后》精品教学设计5.雨后教学提示:阅读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新偏旁“身”“矢”。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诗中所描写的雨后儿童生活的幸福快乐。

教学流程:板块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镜头小朋友们,夏天,一场暴雨之后,你最喜欢干什么?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的脸上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说一说3.镜头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小诗。

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雨后》。

课件出示课题:5.雨后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诗。

课件播放配乐朗读及视频。

2.镜头接下来,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朗读这首诗,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课件出示注音生字糟糕辫唇梢赤劲妹射奋短粗咬课件字体变色:糟唇梢赤射粗这一课共有13个生字,平舌音、翘舌音的字就有6个。

课件字体变色:劲奋“劲”和“奋”都是前鼻音的字。

这些字小朋友们读的时候要注意区别。

4.课件出示词语树梢兴奋发射赤脚短粗使劲这是课后要求我们掌握的6个词语。

课件字体变色并注音:兴在这6个词语中,“兴奋”的“兴”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一声。

5.这6个词的意思,小朋友们能读懂吗?课件简笔画示意树梢,树的顶端。

课件出示插图赤脚,光着脚,不穿鞋袜。

课件出示插图这就是短粗的小辫。

6.镜头现在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注意一边读一边想,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课件出示:一边读,一边想。

镜头小结:第一节总写小朋友玩水;第二、三节写小哥哥踩水摔跤后的兴奋和骄傲。

第四节写小妹妹跟着小哥哥在水中行走,既担心滑倒,又想摔一跤的心情。

板块三:朗读感悟,激起体验1.学习第一自然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雨后》,能够初步了解景物描写和情感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课堂阅读和讲解,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提高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

2.教师准备的影印资料和PPT。

3.准备好铅笔、橡皮、作业本。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1)播放一段下雨的视频或音频,并引导学生想象出雨后的景象及感受。

(2)投影展示图片:雨后小草梅花初绽,远山近云,萦绕在她身旁的寂静,和她内心的感受。

2. 课文阅读(1)带领学生快速通读全文,让学生初步了解《雨后》的内容。

(2)安排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加深对全文的理解,并根据课文,轮流回答下列问题:•此文描写的是谁?•这个人的心情怎么样?怎么体现出来的?•整篇文章描写的主题是什么?3. 重点讲解(1)以PPT为辅助,讲解课文的主题、构思、情感及画面描写等方面,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

(2)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美感及真实感,针对文中主要的词语、句子进行注释。

4. 合作探究(1)三到四人小组合作,以“写出你心中的雨后”为主题,合作完成课堂小组活动。

(2)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定的指导,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运用文中所学的词汇、句式和描写手法等,完成一篇表达个人情感和观感的短小作文。

(3)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分享、交流彼此的作文,并从中发现优点、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并将小组成员的作文推选出一到两篇,在课堂上朗读和展示。

5. 课堂总结(1)对本堂课学习的重点进行总结,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收获。

(2)在总结中,教师要着重强调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深入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和乐趣,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从阅读入手,多方位的了解了语文学科的内涵,并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雨后》教案2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雨后》教案2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雨后》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Chinese after the rain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雨后》教案2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雨后》教案2、篇章2: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雨后》教案篇章1: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雨后》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教学重、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夏天,一场暴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2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小诗。

3板书课题,齐读4简介冰心二初读课文1各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2出示树梢赤脚使劲妹妹拍打发射兴奋咬牙糟糕小辫唇儿(1)自己轻声读(2)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3)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4)教学字形,同时新授两个偏旁(5)全文一共有几节3开火车读全文4自渎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5讨论交流6仔细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做记号,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了再接着往下读。

7指导朗读一长句(1)注意长句中的停顿(2)教师范读,个别练习三总结延伸1小朋友,书读到这儿,你知道了些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呢?2师总结归纳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2指名读课文二精读课文(一)第一节1指名读2孩子们玩得多开心啊,你们从哪句话读出来的? 3指名读第2句4什么是神仙?5谁能把孩子们快乐的样子读出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四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后》的主题和情感。

2.能熟练朗读课文,并掌握朗读技巧。

3.能正确运用学过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雨后》的主题和情感。

2.熟练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雨后》的情感,并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播放一段下雨的视频,并问学生有没有在雨中玩过,有哪些感受?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雨后》2. 学习新课1.课文朗读:教师和学生一起读《雨后》,并在课文结束后找出一些生词和句子。

2.生词和句子讲解:学生报出生词和句子,教师解释其意思,并帮助学生记忆。

3.理解课文:教师提示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想一想,下雨后他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感受怎样?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感,了解《雨后》的主题和情感。

4.课文朗读:独立或小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雨后》,并注意本文的情感表达。

3. 拓展实践1.学生自由发挥,通过绘画、相册、影集等形式呈现下雨后的自己眼中的世界并进行分享,表达自己的感受。

2.班级中进行相互分享和交流,学生能够倾听同学的想法,并且表达自己的看法,促进班级氛围的融洽。

4. 课堂小结1.教师通过提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2.预告下一节课的主题:《读图》五、课后作业1.背诵《雨后》中的1-2段。

2.预习下一节课的主题:《读图》。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课文与实践的相结合,能正确理解《雨后》的主题和情感,并通过自由发挥和交流,通过小组分享和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巩固知识点。

教师应在下一节课之前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预习下一节课的主题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爱护环境,珍惜生命,懂得关心同学,团结协作的品质。

2.认知目标:能够模仿表达雨声,口述几种说法;理解小雨对植物和土地的好处,培养关心生命,爱护环境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感受《雨后》这篇课文。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感性地理解课文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首和雨有关的诗,其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先让同学们听听雨声,看看会出现哪些影响,然后再了解小雨的好处,看看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2.讲解课文(10分钟):《雨后》这篇小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雨后的故事。

雨水灌溉了植物和土地,让它们更加美丽、茂盛;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彩虹,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景象。

故事最后提到了同学之间的关系,显现出作者友爱、团结、关心的品质。

3.读课文(10分钟):将整篇课文读完,让孩子们感受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这样可以加深对于课文中一些不容易理解的意思。

4.分组讨论(15分钟):将课文分成小段,安排成为多个小组,让孩子们在一起讨论课文,从生活中联系,感知小雨的各种好处。

这样可以引导孩子们理解小雨对植物和环境的好处,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5.说说看(20分钟):我们采用“说一说”的方式,让同学相互发言,表达对于雨的感受,对于环保爱护自然的态度。

6.练口语(5分钟):引导学生模仿雨声,感受雨后的声音,同时让他们口述几种说法,来描绘雨的声音,这样可以使孩子们理解和感受雨的音乐美感。

7.小结(5分钟):让孩子们发表认识,感受雨后的桥段,同时提醒他们爱护环境,珍惜自己的生命,团结努力的品质。

五、教学评估:1.能够模仿雨声,口述几种说法。

2.能够理解小雨对植物和土地的好处,培养关心生命,爱护环境的态度。

3.能够表达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作业布置:1.背诵《雨后》课文2.调查资料,为学校和社区宣传做一份关于人类和环境的小手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背诵小诗《雨后》;
2.能够描述雨后的景象,有效地运用形容词和动词;
3.能够模仿并创作诗歌。

二、教学重点
1.小诗《雨后》的学习和理解;
2.雨后景象的描述和表达。

三、教学难点
1.完成小诗《雨后》的背诵和理解;
2.能够创作符合自己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小诗。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跟读和背诵小诗《雨后》。

2.呈现
老师让学生听听雨的声音,感受雨后的气息和清新,并鼓励学生用感性的语言来描述雨后景象。

3.练习
老师让学生编一段雨后景象的文言文或现代文,在交流中对精彩的语句进行梳理。

4.整合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创意,编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5.巩固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编写的小诗,鼓励背诵和朗读。

五、教学评估
1.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小诗《雨后》;
2.学生能够描述雨后的景象,并能够有效地运用形容词和动词;
3.学生能够模仿并创作符合自己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小诗。

六、教学扩展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景象,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九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九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九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雨后》中的生字词;2.能够听、说、读《雨后》中的课文内容;3.能够理解《雨后》中的课文意义,掌握课文的基本情节;4.能够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式,提高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正确朗读和理解《雨后》中的课文内容;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三、教学方法1.朗读课文,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2.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展示雨后的景象,引导学生了解雨后的特点,激发学生对雨后的追思和幻想,渐渐进入课程主题——《雨后》。

2.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播放《雨后》的录音,让学生有个初步的印象和认识,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使学生能够流利朗读,明确课文表达的基本信息。

3. 阅读理解1.阅读课文: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尽量让学生两人一组,共同读完文章,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课文中主人公是谁?2.课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3.为什么主人公很高兴?他有什么心情?4.雨后最美的景象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2.回答问题: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以上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带领学生梳理发现主题和问题,并适当分享个人体验和想法。

然后进行简短的诠释和讨论,明确纠正。

4. 分组探究为了更加深入地发掘课文意义和弘扬主题,教师对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小组选一个课文中比较重要的内容进行探究和讨论,要求讨论结论必须围绕主题,学生在综合阅读与理解的同时,兼顾思维训练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体验和成长。

5. 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分享课程体验和感受,适当总结重点和难点,重点温习生字词,要求学生回家后,再重读《雨后》这篇课文,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感受课文的情感。

3.能够正确使用“了”字。

4.能够在朗读中注意停顿,把握节奏。

5.能够依据课文内容创作儿歌。

6.能够合作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1.“了”字的用法。

2.课文情感的把握。

教学过程1. 热身:齐读《雨后》全班学生齐读一遍《雨后》。

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声音、语速、节奏等方面。

2. 串讲:讲解“了”字的用法教师通过例句的方式,讲解“了”字的用法。

示例: - 爸爸已经回家了。

- 我已经吃过饭了。

- 阵雨已经停了。

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了”字的用法。

3.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先自己默读课文,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交流给组员。

组员之间可以进行互动,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难点和问题,并相互协助解决。

4. 互动创作:创作儿歌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创作一首儿歌,并在小组之间分享。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名代表,通过表演的方式将自己的儿歌展现出来。

其他小组则可以评论并给予建议。

5. 总结:课后思考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仔细回想本节课的内容,并思考或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感受到其中传递的情感,并在创作儿歌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也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在教学评价上,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在讲解和讨论中的表现、创作的儿歌质量以及思考和感悟的整合情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一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雨后》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及含义•学习和掌握一些雨天的相关词汇•理解句子中的语义,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想象和创造能力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视生态环境和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一些雨天的相关词汇•理解句子中的语义,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想象和创造能力2.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视生态环境和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3. 教学方法和手段3.1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主要内容•组合法:组合课文中一些关键的词汇和句子•引导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口语表达3.2 教学手段•课文PPT•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教学录像•生活实物:雨衣、雨伞、雨靴等4. 教学步骤4.1 热身阶段4.1.1 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某次下雨天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到课堂前面观察和描述桌子•让学生感受“雨后的清新”4.2 学习阶段4.2.1 故事情节的学习•向学生介绍课文《雨后》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并阅读课文(句读难点:监视、围着、地面、闪电)•以个别、小组和全班互动的方式,进行课文内容、情节、人物特点、教育意义等方面的讨论、总结和评价。

4.2.2 课文相关词汇的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一些雨天的相关词汇:淋湿、千姿百态、昂首阔步、满目疮痍、晴空万里等,进行词语的解释和拼音的读写练习。

•让学生运用自己学习到的一些雨天的词汇,描述雨后的景象。

4.2.3 课文细节内容的学习•按段落教学,让学生听、读、理解、模仿古诗、导入故事情节。

•让学生总结每个段落的主旨,提炼段落精华。

•鼓励学生找出下雨、雨天带给人的不便之处,通过比较、归纳或举例等方式加深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感受、想象、创造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基本字词:雨、天、夕、尘、飞、池、水、粉、蝴、蝶、在、玩、赛、回、去、路、着等。

2.能够理解短文《雨后》的大意,朗读短文,并能回答与短文相关的问题。

3.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朗读文学作品,并能背诵有限的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课文的基本意思,正确朗读短文,认读生词。

2.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正确朗读诗歌,背诵有限的句子。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听一首与雨有关的歌曲,鼓励学生在心里想象几种雨的形式。

•语文课前一分钟:老师问学生上一课时所学习的内容论述一遍。

2. 学习新课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堂课的主题,并引导学生一起读课文《雨后》。

2.教师让学生边读边找出与雨相似的生命现象,并让学生评论。

3.教师讲解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并示范正确的发音和词语之间的停顿。

4.教师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文章中出现的事物,想象自己身处其中,并回答提问。

5.教师向学生介绍诗歌,朗读诗歌,并让学生跟着读。

6.教师让学生选出诗歌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背诵。

(教师可给予一定时间的准备)3. 互动交流1.学生与老师一起回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重点梳理和确认。

2.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体会。

4. 课堂小结1.老师强调课堂重点和难点,重申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2.教师总结归纳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肯定和指导。

5. 课后延伸1.学生和家长一起朗读于课文相关的作品,并想象自己的身处其中。

2.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课外阅读任务,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或者文章,鼓励学生多读多想多做。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程的设计,我认为学生增进了对诗歌与文章的理解,认识到了雨对生命的影响和价值,并且更好地掌握了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字句,同时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中,学生也学会了倾听和分享。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完善课堂设计,更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促进,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后》(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时读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感阅读,陶冶情操,感受阅读的乐趣。

2.自由表演,感受到孩子们的自由快乐,感受童年成长的欢乐。

3.通过想象补白,进行语言训练。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内心的欢乐和兴奋。

三、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诗的趣味性。

四、教学准备:田字格贴、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读了《雨后》这首诗,学习了生字,感受了孩子们玩水嬉戏的情景。

今天让我们再次去体会其中的快乐吧!(读课题)
2.考考大家,学过的生字词还记得吗?
嫩绿、树梢、赤脚、使劲、发射、兴奋、骄傲、短粗(开火车读,齐读。

)
(二)乐读领悟,深入体会
1.《雨后》是一首很有趣的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想一想你是什么心情?(板书:快乐像神仙)
2.说话训练:我快乐得好像鱼儿一样,在水中_________。

我快乐得好像鸟儿一样,在_____________。

我快乐得好像______一样,在___________。

3.雨后的广场正是孩子们玩乐的好场所,孩子们在这里尽情地快乐。

就让我们和书中的小朋友一起像“赤脚神仙”一样,快快乐乐地读第1小节吧!
(三)运用想象,感受童趣
过渡:在这一群快乐得好像神仙似的孩子们中间,有两个玩得特别起劲的,他们是——小哥哥和小妹妹。

1.我们先来看看小哥哥吧。

自由读读二、三小节,找一找哪些语句
让你体会到了快乐?并用“____”划出。

2.学生交流反馈。

A“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溅起多高。

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A藏着一个生字——踩。

B生子教学:踩
1)踩:<动词> 形声。

字从足,从采,采亦声。

“采”意为“选
择”。

“足”指“落足”、“足踏”。

“足”与“采”联合起来表示“用脚选择好落脚点后踏下去”。

本义:看准落脚点踏下去。

2)做做踩的动作—使劲地踩--还可以怎么踩?
3)组词:踩脚、踩地、踩水、踩草。

4)写一写,师范写。

5)生练习、展评。

c小哥哥踩着水心里想:____________。

d变一变:他喊:“妹,小心,滑!”
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
嘴里说:“糟糕......糟糕!”
这时小哥哥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再变一变: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他通红欢喜的脸上,
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这时小哥哥心里还只是关心着小妹妹吗?
e想象画面,读出角色
1指导朗读:读出亲切和对妹妹的关心。

评价:这是个多么关心妹妹的小哥哥呀!
2他竭尽全力地踩水,也许是用力太大,身体不稳,所以刚招呼妹妹别滑倒,自己就滑了一跤,多有趣呀,自己读读吧。

C演一演
a可是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是啊,能这样痛快地玩水,哪怕是摔一跤,也觉得是快乐的。

b你就是那位小哥哥,带着你的体会,做一做他的动作读一读,演一演吧。

小结:小哥哥真是——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D 学法迁移,感受诗趣
小结学习方法:我们刚才通过找一找,读一读再演一演的方法感受小哥哥玩水的乐趣,现在你们也来运用这样的方法自学小妹妹这一小节吧。

A找一找,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小妹妹的快乐,用~~~~画出来,并和同桌交流。

B学生反馈。

C小妹妹跟在泥裤子后面可能会说:“_________!”
D分角色读一读:
a他喊:“妹,小心,滑!” b她说:“哥,慢点,等等
我!”
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说着露出了欢乐的笑声。

E对比读一读: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紧紧地跟在这泥裤子后面。

他喊:“妹,小心,滑!” 她说:“哥,慢点,等等我!”
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说着露出了欢乐的笑声。

F老师把它送回小诗里,变成和小哥哥一样的两小节,一起读一读吧。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儿,
紧紧跟在泥裤子后面。

她喊:“哥,慢点,等等我!”
说着就发出了欢乐的笑声。

她咬着唇儿,
提着裙儿,
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
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G演一演,采访心里想法
请你演一演,做做小妹妹的动作。

采访:你心里怎么想?
小妹妹玩水无声无息,异常小心,多别扭呀!干脆摔上一跤,也像小哥哥那样,多痛快多尽兴呀!
小结:是呀,能在雨后这欢乐的海洋里,踩水呀,欢笑呀,玩得多快乐!小妹妹也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四)回扣中心,配乐朗读
1.引读:
小哥哥使劲地踩水,快乐得——
小哥哥大声地喊“妹,小心,滑!”快乐得——
小妹妹咬着唇,提着裙,快乐得——
小妹妹轻轻地小心地跑,快乐得——
难怪作者说,(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2.配乐朗读:
《雨后》可真是一首好诗。

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

这么美的诗歌,如果配上音乐,一定会更美妙。

《雨后》(配乐读),把快乐带给在座的每一位!
小结:其实,我们的快乐无处不在!有人把生活中的趣事谱成
一曲歌,有人把趣事写成一首诗,我们也可以把它画成一幅画。

(六)快乐作业
1.我会画出小朋友们在雨中玩水欢乐的情景。

2.诗歌中有我喜欢的句子,我会把它们都摘抄在“采蜜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