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53cb13631126edb6f1a103d.png)
1、北纬 30 度地区的日照间距是多少?
6
建筑物理、城市物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 测照度、亮度、色温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照度计、色度计及亮度计的使用和量测方法。 2. 了解天然采光中光线在房间中的分布情况(建筑学专业)。 3. 了解各种不同光源的照度、色温特点。 4. 了解道路照明中光线的分布情况(规划专业)。
4. 热流计 以玻璃钢板为载体,其上装有由许多热电偶以串联方式形成热电偶堆。其冷点和热点分别
装在玻璃基板的两个表面。当有热电流经过玻璃钢基板,其两表面产生温差,并使电堆产生电 势 E,此电势和流经玻璃钢基板的热流大小成正比。
测量热流时,热流计贴在待测表面上,只要测出热电势 E,乘上系数 A 便可以算出流经维 护结构表面的热流量。本实验的热流计是配合巡回检测仪使用,直接读数就可以。
该仪器控制按钮功能如下:
图 3-2 色度计外观和功能按钮 ① ⊙ 电源按钮; ② “▲”、“▼”:屏幕内容向下/向上翻页; ③ “H”按钮:锁定当前屏幕的测量内容; ④ “C”按钮:工作菜单中的取消按钮; ⑤ “←”回车按钮:确定当前的操作按钮;
3. L88 型亮度计 用于测量环境亮度。该仪器的亮度测量范围为 0.1~1.999×105cd/m2,测量距离为 1.5m~无
开关,取消锁定,可重新读数 ⑤ 峰值锁定开关:按 PEAK 开关一次,出现“P”符号,即能追踪光脉动信号,并保持峰值。
(注 TSE1330A 型照度计不具备此功能) ⑥ LUX 单位测量开关:按 LUX 键一次,显示屏出现“LUX”符号,照度值以 LUX(=Lx)计 ⑦ Fc 单位测量开关:按 Fc 键一次,照度值以 Fc(尺烛光,美国照度单位,1fc=10.76lx)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1047d2a417866fb84a8ee1.png)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作者: ————————————————————————————————日期:ﻩ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实验]XXXXXXXXXXXXXX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第一部分建筑热工学实验(一)温度、相对湿度1、实验原理:通过实验了解室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量的目的;进一步感受和了解室外气象参数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2、实验设备:TESTO 175H1温湿度计3、实验方法:`(1)在测定前10min左右,把湿球温度计感应端的纱布用洁净水润湿。
(2)若为手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用钥匙上紧上部的发条,并把它悬挂于测点。
待3~4min,当温度计数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
读数时,视平线应与温度计水银面平齐。
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3)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获得测点空气温度。
(4)根据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值查表,即可得到被测点空气的相对湿度。
4、实验结论和分析室内温湿度仪器:TESTO 175H15.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室内各处的温度及湿度较为平均。
暖气上方的区域温度较高而导致相对湿度较低。
桌子由于靠近暖气,所以温度较高。
柜子由于距离暖气较远,温度相对较低,较为接近室内的平均气温。
门口处由于通风较好,温度较低,湿度相对较高。
位置湿度(%)温度(℃)暖气上方A 24.5 17.5 桌面上方B 25.6 17.0 南边靠墙柜子C 25.5 16.8 室内门口处D25.116.5(二)室内风向、风速1、实验原理:QDF型热球式电风速计的头部有一直径约0.8mm的玻璃球,球内绕有镍镉丝线圈和两个串联的热电偶。
热电偶的两端连接在支柱上并直接暴露于气流中。
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镍镉丝线圈时,玻璃球的温度升高,其升高的程度和气流速度有关。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ef6e6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0.png)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篇一: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物理实验报告(2)名称:刘亮班:10建筑类学生编号:12022244520实验地点: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实验楼时间:2022年6月19日实验名称:不同方向建筑物表面温度的比较一、实验目的和内容1.比较建筑物不同朝向对其表面温度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了解和掌握温度测量技术,对温度概念有更好的理解。
3.锻炼收集数据、整合数据、处理数据和误差分析的能力。
4.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2、实验步骤1、小组成员分工,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建筑物表面温度以及后期数据处理。
2.测量对象为土木水利工程学院实验楼。
在实验楼的东南、西北和西北分别选择两个、五个、两个和五个测量点并编号。
3、从早晨8:10~晚上19:40,每隔半小时测量一下各点温度并记录数据。
4、分析整理数据,并绘制相应的图表,得出实验结论。
5、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仪器及原理实验仪器:红外测温仪实验原理: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和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在其视野内收集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
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被转换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射红外辐射能量。
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及其波长分布与其表面温度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可以准确测量物体表面温度,这是红外辐射测温的客观依据。
4、实验记录和结果处理的测试点分布见附图。
实验数据记录见后面详细附表。
成果处理及数据分析见折线图附表。
五、实验总结经过12小时的实验测量,可知不同方向的建筑表面温度不同,同一方向不同时间的建筑表面温度也不同,同时同一方向上建筑表面不同位置的温度也不同,但温差很小。
由于建筑物东、南、西和北表面在不同时间点的太阳暴露时间和太阳辐射强度不同,作为建筑围护结构,建筑物的表面温度也不同。
综合比较四周的综合温度,东西向外墙的外表面温度高于南北向外墙。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09f4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3.png)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物理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建筑物理学中的几个关键参数,包括热传导、声传播和光传播。
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关建筑物理学的重要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引言:建筑物理学是研究建筑物中各种物理现象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准确理解和掌握建筑物理学的知识对于提高建筑的舒适性、节能性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测量和分析,深入了解建筑物理学中的几个重要参数。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使用了一系列仪器和设备,包括热传导测量仪、声传播测量仪和光传播测量仪。
在每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以模拟真实建筑环境。
实验结果与讨论:1. 热传导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系数,我们发现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金属材料的热传导系数较高,而绝缘材料的热传导系数较低。
这些结果对于建筑保温和节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 声传播实验:我们测量了不同材料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
实验结果表明,密度较大的材料对声音的传播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而空气中的声音传播速度较快。
这些结论对于建筑噪音控制和声学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3. 光传播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材料对光的透射和反射能力,我们研究了建筑中的光传播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透明材料对光的透射效果较好,而金属材料对光的反射效果较强。
这些结果对于建筑采光和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建筑物理学中的几个重要参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建筑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舒适性、节能性和可持续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建筑物理学中其他关键参数的测量和分析方法,以推动建筑科学的发展。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8d9b48227916888486d7a3.png)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建筑112姓名:刘伟学号:指导教师:周洪涛建筑物理实验室2014年10月15日小组成员:张思俣;郭祉良;李照南;刘伟;王可为;第三篇建筑热工实验一、实验一建筑热工参数测定实验二、实验目的1、了解热工参数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温度、湿度、风速的测试方法,达到独立操作水平;3、利用仪器测量建筑墙体内外表面温度场分布,检验保温设计效果;4、测定建筑室内外地面温度场分布;5、可通过对室外环境的观测,针对住宅小区或校园内地形、地貌、生物生活对气候的影响,进而研究在这个区域内的建筑如何应用有力的气候因素和避免不利的气候影响。
三、实验仪器概述I.WNY —150 数字温度仪●用途:用于对各种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温度测量。
●特点:采用先进的半导体材料为感温元件,体积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温度值数字显示,清晰易读,测温范围:-50℃~150℃,分辨力:0.1℃。
●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1.取下电池盖将6F22,9V叠层电池装入电池仓。
2.按ON键接通电源,显示屏应有数字显示。
3.插上传感器,显示屏应显示被测温度的数值。
4.显示屏左上方显示LOBAT时,应更换电池。
5.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以免损坏仪表。
II.EY3-2A型电子微风仪●用途:本产品是集成电子化的精密仪器,适用于工厂企业通风空调,环境污染监测,空气动力学试验,土木建筑,农林气象观测及其它科研等部门的风速测量,用途十分广泛。
●特点:1.测量范围宽,微风速灵敏度高,最小分度值为0.01m/s。
2.高精度,高稳定度,使用时可连续测量,不须频繁校准3.仪器热敏感部件,最高工作温度低于200℃,使用安全可靠,在环境温度为-10℃~40℃内可自动温度补偿。
4.电源电压适用范围宽:4.5V~10V功耗低。
●主要技术参数:1.测量范围:0.05~1m/s 1~30m/s(A型)2.准确度:≤±2﹪F.S。
3.工作环境条件:温度-10℃~+40℃相对湿度≤85%RH。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9页word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9页word](https://img.taocdn.com/s3/m/2539e64aa6c30c2259019e6a.png)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光学实验:1.采光系数测量2.教室亮度测量3.测定材料光反射系数4.测定材料光透射系数小组成员:王林 2011301569范俊文 2011303156肖求波 2011301549沈杰 2011301544指导教师:刘京华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3日一实验目的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
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
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实验原理及仪器1.原理: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
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
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和同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的比值。
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w2.仪器:照度计2台/组卷尺两台照度计为同型号,分别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照度测量。
三实验时间及,地点及天气状况时间: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地点:教学东楼D座四实验要求1测量数据记录(不少于5个测点)2.附加测量项目:(1).采光系数最低值Cmin采光系数最低值取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中采光系数值中最低的一个,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2). 采光系数平均值Cav采光系数平均值取典型剖面与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的采光系数算术平均值。
当室内有两条或以上典型剖面时,各条典型剖面上的采光系数应分别计算。
取其中最低的一个平均值作为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
(3).采光均匀度Uc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即Uc =Cmin/Cav国家规范规定,对于侧窗和顶部采光要求为I-IV级的房间,其工作面上的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0.7。
工作报告-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精品 精品 精品
![工作报告-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精品 精品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a4484330b4e767f5acfce2a.png)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篇一: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物理实验报告日照实验建筑物理建筑日照实验实验名称:建筑日照实验实验地点:南四楼建筑物理实验室实验时间:2019年5月11日小组成员: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日照对于建筑造型艺术,冬季取暖,夏季防热和卫生条件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建筑设计工作者应重视建筑日照的设计。
求解日照问题的方法有计算法、图解法和模型实验法。
本实验所用的就是模型实验法,通过日照仪直接获得任意地点、任意日期和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也可以在日照仪上直接绘制棒影图,或对造型较为复杂的建筑模型单体或群体进行直观的实验,研究日照设计问题。
本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好实验原理和方法,掌握模型实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图2-51所示)。
由于地轴和赤道面成66°33′的交角,使太阳光线直射地球的范围一年中在南北纬23°27′之间作周期变化,形成北回归线23°27′和南回归线-23°27′。
太阳光线与地球运行赤道面所夹的角,称为赤纬角,赤纬角从赤道面算起,向北为正,向南为负。
所以夏至点赤纬角为+23°27′,冬至点赤纬角为-23°27′,春秋分为0°。
因此计算日期时,以春分3月21日~22日、秋分9月22日~23日为零度,并可粗略地认为赤纬分度为四天来计算日期。
三:实验仪器本实验所使用的仪器为三参数日照仪,图2-52为仪器的构造示意图。
三参数日照仪器通过调节赤纬调节螺旋、地理纬度调节螺旋以及时间定位螺旋来模拟地球上任意地点、任意时间的当地日照情况。
通过竖立在地平面盘上的投影针的影长和方位,可以确定太阳的方位高度角。
实验记录下的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太阳高度方位角,然后绘图出棒影图得出一天中太阳的射影轨迹。
四、实验内容2提前制作一个适当比例的模型。
2利用日照仪测试模型建筑所在地冬至日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以及每隔。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二)2015年秋季学期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二)2015年秋季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90b54fb481c758f5f61f67bb.png)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学号: 2013102222姓名:胡金鸿组别: 8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目录一、说明二、实验项目实验[一] 玻璃透射系数测定实验实验[二] 地面反射系数测定实验实验[三] 房间模型采光系数的测定实验实验[四] 室内照明效果实测实验说明一、按照《建筑物理实验课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建筑物理》教材内容,安排六项实验:玻璃透射系数测定;地面反射系数测定;房间模型采光系数的测定;室内照明效果实测;教室亮度分布情况测定;混响时间的测定。
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独立完成以上全部实验项目,以此作为学生考核的依据,成绩以10分制,计入建筑物理理论课成绩,未完成实验项目达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建筑物理理论课考试。
二、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物理声、光学相关实验的原理、目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从而加深对相关建筑物理学参数的理解。
三、实验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教材及作业指导书的相关内容。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实验完成后完成实验报告。
四、在实验室内,学生须遵守相关实验室规则。
爱护仪器,使用后须由组长归还到教师处,经教师检查合格后方能离开实验室,若有损坏、丢失应酌情赔偿。
实验一玻璃透射系数测定实验实验日期2015 年 11月2日1、实验原理当光线从玻璃的一侧入射,经玻璃透射后,入射光线与透射光线的光通量必然有所改变,这个改变值的大小表征了该玻璃的透射能力的大小。
我们把透射光线的光通值与入射光线的光通值的比值称为该玻璃的透射系数。
在实际测试中,我们通常用入射光线在玻璃一侧形成的照度值与该玻璃的另一侧透射光线形成的照度值的比值作为该玻璃的透射系数。
2、实验目的通过本试验,要求学生对透射系数概念有一个明晰的理解并能对其形成理性概念,同时能够明白透射系数和玻璃本身之间的关系,理清照度和光通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了解照度计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3、实验设备照度计1台,直尺4、实验方法及步骤(1)、选择测量点:选择一块被测玻璃,标明待测点的具体位置。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1665837b9d528ea81c779e4.png)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吉林建筑大学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建筑113班姓名:刘凯学号:01111318 实验题目:绘图室照度实测指导教师:郑秋玲实验日期:小组成员刘凯,王志成,刘醒实,蒋劲锋学生成绩:全文结束》》年5月9日实验一采光实测实验日期:小组成员:刘凯,王志成,刘醒实,蒋劲锋实验题目:绘图室采光实测实验目的:1、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绘图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
3、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4、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5、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进行改造或补充。
实验内容:采光系数测定检验绘图室内亮度分布状况测量不同表面的光反射比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实验步骤:采光系数测定实验步骤及原理实验原理:根据采光系数定义: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的比值,即C= ×100%。
所以测量采光系数需要两个照度计,一个测室内照度,同时另一个测室外照度。
测试仪器:两台照度计1、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相同,间隔布置一测点,第一个与最后一个测点分别距离外墙与侧墙。
2、天气条件:阴天。
时间在13:00-14: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室外照度:选择周围无遮挡的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大于遮挡物高度的6倍以上。
读数时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
测量时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4、准确填写采光实测记录表5、整理数据,绘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测点分布图实验测试表格及简单说明测量仪器型号:TES1330A 型数位式照度计实测日期时间:全文结束》》年5月9日天空情况:阴采光实测记录表1,绘制表格,计算采光系数平均值2,根据不同测点的的实测值画出窗轴线及窗间墙中轴线之间剖切线上的采光系数曲线3,各个采光系数曲线汇总,得出绘图室采光效果的结论采光实测记录表A-A 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 =/7= 采光均匀度Uc=/= B-B 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7= 采光均匀度Uc=/= C-C 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7= 采光均匀度Uc=/= D-D 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 =/7= 采光均匀度Uc=/= E-E 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7= 采光均匀度Uc=/= F-F 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7= 采光均匀度Uc=/= 数据整理绘制采光系数曲线图A-A 剖C-C 剖D-D 剖F-F 剖实验结果汇总各个剖切线的采光系数曲线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1、建筑的外观形态及环境对采光的影响窗户左侧有建筑物遮挡与此建筑成直角。
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一)
![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一)](https://img.taocdn.com/s3/m/cd9991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3.png)
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一)引言概述:建筑物理实验是研究建筑材料、结构和环境的物理特性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报告将重点介绍建筑物理实验中的光学部分,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内容。
通过实验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物理中的光学原理,并应用于实际建筑设计中。
正文:1. 光的传播- 光线的直线传播:通过使用光传感器和光源,我们可以观察光线在直线传播中的特性,并进行测量和分析。
- 光的速度和折射率:通过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测量不同材料的折射率,并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变化。
2.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使用反射镜和光源,观察光线在平面镜和曲面镜上的反射规律,并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 反射角的测量:通过实验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计算反射系数,并分析不同材料对光的反射的影响。
3.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使用折射测量器和光源,在透明介质中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并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 折射角的测量:通过实验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计算折射系数,并研究不同材料的折射特性。
4. 光的色散- 白光的色散效应:通过使用光柱分光仪将光进行分解,观察和分析白光在三棱镜中的色散现象,并研究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差异。
- 棱镜的色散角测量:通过实验测量棱镜中不同颜色光的色散角,计算色散率,并分析不同材料的色散特性。
5. 光的透射与吸收- 透射光的强度与介质厚度关系:通过在不同厚度的介质中传播光,测量透射光的强度,并研究透射光与介质厚度的关系。
- 材料的吸光性能: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材料对光的吸收特性,分析材料的吸光系数和吸收谱。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建筑物理中的光学原理,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以及透射与吸收等内容。
这些实验可以为我们在建筑设计中的光学问题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并提高建筑的光环境和节能效果。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2642992c281e53a5802ffc0.png)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吉林建筑大学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建筑113班姓名:刘凯学号: 01111318 实验题目:绘图室照度实测指导教师:郑秋玲实验日期:14.5.9 小组成员刘凯,王志成,刘醒实,蒋劲锋学生成绩:xx年5月9日实验一采光实测实验日期: xx.5.9小组成员:刘凯,王志成,刘醒实,蒋劲锋实验题目:绘图室采光实测实验目的:1. 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测定绘图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
3. 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4. 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5. 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进行改造或补充。
实验内容:(一)采光系数测定(二)检验绘图室内亮度分布状况(三)测量不同表面的光反射比(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实验步骤:(一)采光系数测定实验步骤及原理实验原理:根据采光系数定义: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 )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Ew )的比值,即C=(En /Ew) ×100%。
所以测量采光系数需要两个照度计,一个测室内照度,同时另一个测室外照度。
测试仪器:两台照度计1. 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相同,间隔1.15m 布置一测点, 第一个与最后一个测点分别距离外墙与侧墙0.5m 。
2. 天气条件:阴天(并非绝对全阴天) 。
时间在13:00-14: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 室外照度:选择周围无遮挡的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
光 __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 __所处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
读数时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 室内照度:光 __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
测量时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 __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建筑物理热环境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热环境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bb74c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2.png)
建筑物理热环境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研究建筑物理热环境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通过测量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温度、湿度、热辐射等参数,分析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实验结果表明,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受到外部气候、建筑结构和室内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热辐射则主要受到建筑材料和窗户的影响。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采用改善建筑结构、优化室内通风和照明、增加隔热材料和窗帘等措施。
关键词:建筑物理、热环境、温度、湿度、热辐射、热舒适性、能源利用效率、改善措施一、实验目的1. 研究建筑物理热环境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2. 测量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温度、湿度、热辐射等参数,分析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3. 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二、实验原理建筑物理热环境是指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热条件和热交换过程,包括温度、湿度、热辐射、空气流动等因素。
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建筑结构、室内活动、设备使用等。
建筑物的热舒适性是指人们在建筑物内感受到的舒适程度,主要受到温度、湿度、热辐射和空气流动等因素的影响。
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指建筑物内部能源的利用效果,包括供暖、制冷、照明等方面,与建筑物的结构、设备和使用方式有关。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采用改善建筑结构、优化室内通风和照明、增加隔热材料和窗帘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热交换,提高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1)温湿度计:用于测量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和湿度;(2)热辐射计:用于测量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热辐射;(3)数据采集器:用于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4)隔热材料、窗帘等材料:用于改善建筑物结构和热环境。
2. 实验步骤(1)选择一个建筑物作为实验对象,记录建筑物的结构和气候条件;(2)在建筑物内部和外部各选取若干个测点,测量温度、湿度和热辐射数据;(3)记录室内和室外的活动情况,如人数、活动强度、设备使用等;(4)将实验数据导入数据采集器,进行分析和统计;(5)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进行实际应用。
物理桥梁设计实验报告(3篇)
![物理桥梁设计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acb47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7.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掌握物理力学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3. 通过实验验证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二、实验原理桥梁设计涉及力学、材料学、结构工程等多个学科。
本实验以石拱桥为例,通过模拟实验,分析石料间的作用力,验证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实验器材1. 石料:四块质量均为m的石料;2. 钢丝:用于连接石料;3. 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石料间的作用力;4. 三角板:用于测量角度;5. 直尺:用于测量长度。
四、实验步骤1. 将四块石料按照题目要求摆放,其中第3、4块石料固定在地面上,每块石料对应的圆心角为30°;2. 使用钢丝连接石料,模拟桥梁结构;3. 使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第1、2块石料间的作用力F12和第1、3块石料间的作用力F13;4. 记录实验数据;5. 分析实验结果,计算F12与F13的比值。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实验数据:F12 = 10NF13 = 30N2. 数据处理:比值 = F12 / F13 = 10N / 30N = 1/3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第1、2块石料间的作用力与第1、3块石料间的作用力之比为1/3。
这表明,在石拱桥结构中,第1、2块石料间的作用力较小,而第1、3块石料间的作用力较大。
这符合石拱桥结构的力学原理,即石拱桥的承载能力主要来自于石料间的相互作用力。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石拱桥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石拱桥结构中,石料间的作用力分布与桥梁的承载能力密切相关。
在桥梁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石料间的作用力,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
八、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物理力学在桥梁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验证了这一观点;3.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4. 在实际工程中,桥梁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二)
![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二)](https://img.taocdn.com/s3/m/9fe2b6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5.png)
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二)引言概述建筑物理是研究建筑环境中光学现象和效果的学科,对于实际工程设计和优化非常重要。
本报告是《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二)》,旨在介绍建筑环境中光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方法,以及相关实验结果和分析。
通过本实验报告的学习,读者将了解到光学实验对于建筑物理的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光学实验来优化建筑设计。
正文1. 光线传播与折射实验1.1 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模型1.2 折射定律及其实验验证1.3 不同介质的折射率测量方法1.4 光线传播的实际应用示例1.5 折射率对建筑材料选择的影响2. 反射与散射实验2.1 光线在平面镜的反射实验2.2 反射定律及其实验验证2.3 光线在粗糙表面的散射实验2.4 散射对建筑照明的影响2.5 光线反射与散射的应用案例3. 透明材料与色彩实验3.1 透明材料的透射率测量方法3.2 光线在透明材料中的色散实验3.3 透明材料的色彩效果分析3.4 透明材料的光线利用率评估3.5 透明材料与建筑整体效果的关系4. 照明设计与日照实验4.1 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4.2 光线在建筑内部的分布实验4.3 日照模拟实验与评估4.4 光线对建筑室内舒适度的影响4.5 照明设计与日照优化的例子5. 建筑物面色实验5.1 建筑物外观颜色的实验测量5.2 色度值与颜色感知的关系5.3 建筑物颜色对环境的影响5.4 耐候性与颜色衰减实验5.5 建筑物颜色选择的建议与经验总结总结通过本实验报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建筑物理(光学)实验的重要性以及设计和实施方法。
在光线传播与折射实验中,我们学习到了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和折射定律,并了解了光线传播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反射与散射实验展示了光线在平面镜和粗糙表面上的行为,并探讨了其在建筑照明中的应用。
透明材料与色彩实验提供了关于透明材料的透射率、色散和色彩效果的测量方法和分析。
照明设计与日照实验强调了照明设计原则、光线分布和日照评估对建筑室内舒适度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建筑热工部分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与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定应达到的目的。
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共有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温度的测定;(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三)气流速度的测定。
二、测定的方法与步骤(一)温度的测定本试验与试验(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共同完成,通风干湿球温度计中干球温度计的指示值即为室内的温度。
记录在试验报告表1中。
(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1、仪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2人一组。
2、将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挂于支架上,感温包部距地面高 1.5m,在每次测定前5分钟(夏季)至10分钟(冬季)用蒸馏水均匀浸润湿求感温包纱布。
用钥匙上紧发条后,戴3~4分钟等温度计读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
读值时要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记录在实验报告表2中,并查出相对湿度。
(三)气流速度的测定1、设备:QDF热球式电风速仪,2人一组。
2、步骤:⑴使用前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指于零点,如有偏差可轻轻调整电表上的机械零螺丝,使指针指向零点。
⑵“校正开关”置于“断”的位置,“电源选择”开关置于所选用电源处。
用仪器内部电源,将四节一号电池装在仪器底部电池盒内,“电源选择”开关拨至“通”的位置。
⑶将测杆插在插座上,测杆垂直向上放置,螺塞压紧,使探头密闭,“校正开关”置于“满度”的位置,慢慢调整“满度粗调”和“满度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在满刻度的位置。
⑷“校正开关”置于“低速”的位置,慢慢调整“零位粗调”和“零位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在零点的位置。
⑸轻轻拉动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即可进行0.05~5米/秒风速的测定,测量时探头上的红点面对风向,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根据电表上的读数,查阅所供应的校正曲线,查出被测风速。
(6) 如果5~30米/秒的风速,在完成3、4 步骤后只要将“校正开关”置于“高速”位置,即可对风速进行测定,根据电表读数查阅所供应得高速校正曲线。
⑺在测量若干分钟后(一般为10分钟)必须重复3、4步骤一次,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⑻在室内轴线上每隔1米选择一个测点,分别测出各点的风速。
改变开窗情况(单侧开窗和双侧开窗),测出各点风速。
填写实验报告表3,绘制风速分布图,并作简要评述。
建筑热工实验报告实验一室内热环境参数的测定测量日期:2010年11月29日班级:建筑08-1班测量地点:力建学院A115 人员:张小丽万晓鑫王昊天符靓璇李奇彦温度的测定表1相对湿度测定表2风速测量表3评价总结:排除风速过小、室内人员走动等因素干扰过大引起的数据异常。
由图可以总结出双侧开窗是的风速大于单侧窗,且从窗口向室内风速依次递减。
建筑光学部分实验二检验室内亮度分布状况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亮度计基本原理,掌握亮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室内亮度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亮度计是测量物体表亮度的仪器。
均匀扩散发射表面的亮度可从该表面照度和其反光系数换算出来。
πρEL=(2-1)我们就以它为标准件,与待测表面亮度相比较,改变标准件的照度(即改变其亮度),使二者达到一致,通过标准件亮度就可以知道待测件的亮度。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立体角投影定律,当立体角固定,就可以从表面亮度对某点形成的照度,反算出该表面的亮度(遮筒式亮度计)。
遮筒式亮度计适于测量面积较大、亮度较高的表面。
透镜式亮度计适宜于被测面面积较小或距离较远时。
三、测量的方法与步骤1、仪器:透镜式亮度计一台,2人一组。
2、方法:(1)在观测点可以看到的各种表面,都应选择测量点,同一表面的测点数,则视该表面面积大小、亮度变化程度而定。
(2)测量时间选择在工作期间的正常条件和最不利条件(例如有直射阳光进入室内,阳光直射窗外浅色建筑物时等)。
(3)观测人位置,照明时:亮度计放在房间长度方向,离墙0.5m处,墙中间,高度1.2m(坐姿)或1.5m(立姿)。
采光时,面对窗口的内墙中间,离墙0.5m,离地1.2m或1.5m处。
3、步骤:(1)将亮度计固定于三脚架上,放置于面对窗口的内墙中间,离墙0.5m,离地1.2m或1.5m处。
(2) 绘制以亮度计所在处为视点的透视图,或在亮度计处于同一位置、同一角度拍摄照片,并标出各测点位置,给予编号。
如图1。
(3) 将测得各点的亮度值填入表4。
图1 亮度测量定点示意图建筑光学实验报告实验二检验室内亮度分布状况测量日期:2010年11月29日班级:建筑08-1班测量地点:力建学院A115 人员:张小丽万晓鑫王昊天符靓璇李奇彦室内亮度分布表4 测点 1 2 3 4 5 6 7 8亮度(cd)30 50 400 20 30 60 20 20温度(℃)12.6 12.4 14.8 12.6 13.8 15.6 13.6 13.2实验三 材料表面反射系数和透光系数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照度计基本原理,掌握照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材料反射系数和透光系数的测定方法。
二、 实验原理及方法 1、测量表面反射系数 设备:照度计 方法:(1) 选择不受直接光影响的被测面,将照度计光接受器紧贴被测表面,测得入射照度E i 。
(2) 将接受器的感光面对准被测面,逐渐平行移动离开,照度计读数随之而变,待照度计读数稳定后,即测得反射光照度E p 。
(3) 由公式i p E E =ρ (3-1) 求出反射系数ρ值。
分别将各点的测量值填入表5。
(4) 选择两种材料进行测定,每个被测面应选3~5个被测点,然后算出平均值作为该被测面的反射系数。
2、测量材料的透光系数(1) 设备:照度计(2) 方法:将照度计的光接受器分别贴在窗玻璃的内、外两侧,两侧的测点应处于同一轴线上。
分别读出内、外两侧的照度E i 和E o 。
按公式0E E i =τ (3-2)求出透光系数τ。
分别将各点的测量值填入表6。
每个被测面应选3~5个被测点,然后算出平均值作为材料的透光系数。
图2 用照度计测定材料表面反射系数 图3 用照度计测定材料的透光系数实验报告实验三材料表面反射系数和透光系数的测定测量日期:2010年11月29日班级:建筑08-1班测量地点:力建学院A115 人员:张小丽万晓鑫王昊天符靓璇李奇彦材料反射系数表5玻璃透光系数表6实验四人工天穹测定建筑采光系数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筑天然采光的基本原理,并对室内外影响采光系数的因素有一感性认识,本实验方法的主要用途在于:研究和设计各种类型采光口的性能,以及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分析和预测天然采光设计效果。
二主要实验设备1 人工天穹人工天穹是一个装置在实验室里的中空半圆球体,内表面涂有高反射系数的白色扩散材料,涂层反射率ρ大于0.8。
在半球的下部设置灯槽,内装人工照明灯具。
调整人工天穹内表面的亮度分布为均匀分布或按CIE标准全云天的天空亮度来模拟天空光(本实验采用的是均匀分布的量度)。
在人工天穹的中部有一个操作平台,也是实验中的模拟地面。
2 建筑模型按实际的房屋做成缩尺的模型,其比例一般常用的是1:10~1:50,而模型的最大尺寸以不超过人工天穹直径的五分之一为宜。
在试验中,模型的各部分尺寸应严格按比例制作,采光口的尺寸和结构应尽量精确。
内部反光面应如实设置,反光系数应和实际一样。
测量平面则代表工作面。
3 照度计选用传感器的受光面不大的照度计,由于建筑采光系数C值是一个比值,因而照度计无需定标。
三实验原理人工天穹测定建筑采光系数的理论依据是立体角水平投影定律,由该定律可知:室内工作面一点的照度大小只限该点通过采光口形成的天空立体角在被照面上的投影,以及采光口所对应的天空亮度大小有关,而与天空半球的直径或建筑模型的比例大小无关。
在建筑采光系数的测定中:C=En / Ew Х100% (4-1)从上式可以看出建筑采光系数是一相对评价量,不采用照度的绝对值,而采用室内外照度的比值。
采光系数值与亮度值无关,因而用人工天穹实验所得值与实际房屋在全云天时所得的数据是一致的。
四实验内容1 窗口尺寸,位置变化对室内各测点采光系数的影响。
2 反射面反射率ρ值对工作面上各点采光的影响。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1 打开电源到最大,检查灯的点燃情况,调整天穹的内表面的亮度分布,特其达到稳定后才能开始测试。
2 将照度计的接收器(光电池)移到平台的中心,测出平台中心的照度,它就代表全天空扩散光在室外水平面上形成的照度。
3 在测试平台上安装实验建筑模型,使建筑模型地平面的中心与天穹半球的中心相重合。
将接收器放入模型内的可移动轨道,调整模型的方位使待测剖面与移动轨道相重合,然后将接收器由模型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逐个测定建筑模型内有代表性剖面上各测点的照度值,每个测点重复进行三次测量读数,将数据填入测量记录表。
4 分别改变模型内表面的反射率和开窗大小,再次测量读数。
5 测量完毕,切断电源。
6 整理实验数据,按公式(4-1)计算各测点的采光系数C值,然后绘制建筑模型各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
实验报告实验四人工天穹测定建筑采光系数测量日期:2010年11月29日班级:建筑08-1班测量地点:力建学院A115 人员:张小丽万晓鑫王昊天符靓璇李奇彦人工天穹建筑采光系数测定记录表建筑声学部分实验五声级计的使用和交通噪声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使学生了解声级计的工作原理,掌握普通声级计使用方法,掌握室外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声级计的工作原理声级计是一种测量声音的声压级和声级的仪器,它是声学测量中最常用的基本仪器,声级计一般由传声器、前置放大器、频率计权网络、放大器、衰减器、LMS电路、时间计权电路、标准信号发生器、表头电路、A/D转换器、电源、电表及液晶显示器等组成。
三实验装置噪声测量仪器——声级计。
四实验步骤(一)声级计的测量前准备(1)检查电池:开启声级计功能开关至BATT位置,此时表头指针应稳定指示在表头刻度的绿线范围内,表明有足够的电压,否则应更换电池,或检查外接电压情况。
测量前应通电稳定约2分钟,环境湿度大时,通电10分钟。
(2)校正仪器,由指导教师完成。
(3)声压级测量,两手平握声级计两侧,传声器指向被测声源,尽量使传声器远离人体,传声器离地高度和与被测声源距离视测试项目而定。
(二)交通噪声测量(1)测量条件:无雨,雪,微风,三级以上风时要加防风罩。
(2)噪声实测,传声器向上,离地1。
2米,测点距任何一个壁面距离不小于1米。
(3)将声级计右侧开关置于“A”计权,表头量程开关置于“慢”,内接标准滤波器开关置“内接”,声级计左侧衰减器调至适当位置,以保证在测量中出现的最高声级,不致使表头指针超过刻度的最大值。
(4)记录声级计表头上的瞬时数值,每隔5秒钟读一个数值,共记录100个数值,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