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复试前找导师被明令禁止 你怎么看
从老师的角度看关于复试前是否要跟导师联系的问题

这个问题上了线的研友们特别的关心。
下面从一个老师的角度出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说的对的请大家支持不对的请大家指正谢谢。
说明这些是在和很多导师聊天之后的出的结论。
还有看完不回帖的习惯不好哦一我个人认为复试前最好要跟导师联系最好是在分数线出来你确定已经得到复试资格后立即联系。
让导师心里有个数和你熟悉你录取的可能性才大------最好是亲自上门拜访外地的同学可能存在路费问题但是考研前期花费已经不少了总不差这小块。
说不定你千里迢迢的到来会让导师很感动呢但是我认为无论你采取什么方法千万不影响他她的工作生活做为准则。
所以向导师家里打电话或者直接发短信给导师我觉的不妥他会觉得很唐突同时对你怎么知道他的私人号码也产生怀疑。
二找导师之前一定要先打听打听该导师的脾气爱好再把自己的外形好好收拾一下自信满满的去见面说话要求言简意赅几句话就要说清楚通常初次见面时导师很忙不可能给你太多时间然后就是尽可能的多找机会见面一般见面次数多了导师自然就对你的映象深刻了如果运气好的话就水到渠成了。
特别注意有些导师很讨厌走关系也很讨厌别人去找所以的话一定要事先问清楚导师的脾气再去找要不会弄巧成拙三尽可能让该导师的研究生也就是你的未来师兄师姐帮引见导师在见面时若他们都帮你说话说得导师心情愉快结果当然很完美了。
四跟导师联系最好的步骤1到该医院网站或者亲自到医院查询导师出门诊的时间最好选择下午出门诊的时间去拜访最好不要到病房里面拜访2下午去医院熟悉环境尽可能让该导师的研究生也就是你的未来师兄师姐帮引见导师。
找研究生很容易到那个科室看他们的胸牌颜色就知道了一般来说你只要诚恳的说明来意你的未来师兄师姐都不会拒绝你的尽量要先和他们打听打听该导师的脾气爱好再决定是否要立即见要见的话最好等到老师下班的时候进到诊室去和导师见面。
可以让你的未来师兄师姐帮你引见3进去的时候最好带一些家乡的特产小吃什么的最好一定要带多一些分给导师和周围的医生以及你的未来师兄师姐这样大家都会为你说好话的注意千万不要送什么贵重东西这样很容易让人反感老师不缺那几个钱4最初的谈话可以这样开始老师您好我叫XXX今年报考了您的研究生正好最近要来这边路过这里特地来看看您也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
首医大考研复试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口腔医学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首医大考研复试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口腔医学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
2015年12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发文共同建设首都医科大学。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校本部设有10个学院、1个学部、1个研究中心和1所附属卫生学校。
学校有19所附属医院、21所临床医学院。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2458人,其中研究生4652人,本科生5310人,专科生1775人,预科生15人,留学生706人;成教生3129人。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37581人(校本部1480人,附属医院36101人),其中有院士7人;正高职称2352人,副高职称3570人;教授858人,副教授1254人;博士生导师673人,硕士生导师1113人。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具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修复和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复试科目与人数复试时间地点复试内容包括英语、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方式包括听力测试、笔试、面试和技能操作等,重点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操作能力等。
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内容与考核方式复试材料复试分数线复试经验考研复试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吗?等待初试成绩的时间,对于考研生来说就是一种煎熬,除了想迫切知道自己的分数已经是否有复试资格之外,还在忧虑要不要提前联系导师。
我陪女儿考研:伟大父亲感人至深四年经验全分享

我陪女儿考研:伟大父亲感人至深四年经验全分享自从四年前孩子考上大学的那一天起,我的心情一直没有平静过。
四年前孩子高考,考试成绩高出一本分数线20多分,本该顺顺当当上一个重点大学,至少也应该是个211学校的。
可是,估分报志愿的情况下,研究了半天往年各学校录取情况之后,我给孩子报了一个往年比较冷门的学校。
而事与愿违,这个学校当年却出乎意料地成为非常热门的学校,而许多名牌大学当年却没有报满。
这一错误的直接结果是孩子没有如愿上成一本学校,只能屈就一所在二本中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
为此,我懊恼不及,也诅咒目前高考的报名办法。
录取通知书下来后,围绕是去上还是不上,大家争论起来。
后来想想,如果是个男孩子,复读一年也无所谓,可是女孩子年龄大了耽误不起啊。
孩子自己也不想复读,原因很简单,心态会很不好,成绩是否真能提高就很难说了。
(事实上后来一些亲戚的孩子复读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开学了,当孩子委屈地去学校的时候,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特别是接到孩子第一个电话时,她在那边委屈地哭泣,我心如刀绞。
我心里一直在说,女儿呀,是爸爸对不起你,没给你填好志愿。
但我嘴上却一直安慰着孩子,我说高考不是一考定终身的,你可以好好学习,可以出国,也可以毕业后考研,把考研作为第二次高考啊。
我心里知道,以一本的成绩去读二本,无论如何孩子心里也难平衡的。
后来,我找了个出差的机会,去了孩子的学校。
其实,那也是一所不错的学校,虽然不是211,更不是重点,但排名也是不错的。
在校园里,我和孩子边散步边聊天,说些安慰孩子的话。
那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要让孩子尽快振作起来,从委屈中摆脱出来。
我记得我说了很多不是好学校出来的人才,也用自己当年高考并没有如愿考上清华北大,现在各方面也很不错,来鼓励孩子。
其实,学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的努力。
也许,这里没有像好学校有那么多的名人来讲座,也没有外国元首来发表演讲,但是这里的图书馆是足够你去学习知识的。
这里的学习气氛也许没有名校浓厚,但是否发奋还是要看你自己。
考研前心得体会8篇

考研前心得体会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学习总结、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事迹材料、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study 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deeds materials, experi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s,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考研前心得体会8篇心得体会就是将人生经历中获得的启发用文字书写下来的应用文体,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很多人都有了写心得体会的意识,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考研前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复试建议

感觉不过线或者的确没有过线的,那就看大家怎么想了。如果是要工作,非这所学校的化工不上,那就工作了。如果你还是想上学了我推荐几个我知道的也是的确实力很强的AB区的。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你好好看看这所学校在石油化工的地位就知道了。再说石油多少年用完,到我们老时基本上还是没有问题的,垄断更不用说,为什么工资高?2.太原理工,我们那一届太原理工居然都没有招满要调剂,而且是按点击的先后来确定调剂过去的人。煤化工行业的位置里面太原理工不用说的了。不知道还会有剩余不3.沈阳化工研究院,不知道会有剩余不,这是中化集团的研究所。中化集团是干什么的你好好查查就知道了。国家惠农的化肥钱都给了谁你想想。4.武汉工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武汉工程就是武汉化工了,也是原化工部直属的,还是很有实力的。青岛科大就更不用说了,中国的轮胎和橡胶都是哪生产的?山东的有机聚合物支柱啊。沈阳化工学院也是为数不多的专门的化工学校了,还不错,据说
成绩出来了,大家都知道了。有欢有悲,希望大家看看这篇文,也许对大家都有点帮助。我感觉今年的国家线肯定要提高,不光是江苏,目前出成绩的基本上都是很多高分,原来成绩一般的同学都是350,360的很多。上年国家线270,复试是300,单科就是国家线。今年多少大家都没有底。由发给我考试成绩的同学来看,今年我想复试线至少要310以上,我说的是保守估计。录取我感觉是不是要330啊?外校的我感觉330还行,达到350的我还是觉得没有问题的。至于录取的本校的人真的是很多,具体占到多少等你录取后大致问一下就知道了。降低复试门槛就可以多录取些本校的学生,即使分数比你低一些。因此刷人还是比较多的。不要说不公平,什么叫好学校?北大的还百分之六七十是保送的呢,你能说北大不好?我个人感觉南工大还是很公平的。最起码这一点是比较好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复试联系导师大揭秘

考研复试潜规则:过来人亲述如何联系导师2014-03-24 考研指导复试在即,找导师的问题成为考研人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
“导师都说要挑有灵性、有潜力的学生,可面试时间这么短,如果能提前找导师聊聊,展示一下自己,相当于抢了一个面试的机会。
”这是不少考研人普遍的想法,于是,一些如何“讨好”导师的“人情秘籍”开始在网上流传,民间甚至流传着考研的“潜规则”:外校生拼不过本校生,与导师素昧平生的拼不过一面之交的,一面之交的拼不过找对导师送对礼的……事实果真如此吗?教训篇:有多少梦想可以挥霍?教训1:联系的导师太多,给人心机太重的印象赵琳,报考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
初试成绩中等,为增加成功的几率,复试前两周她来到自己所报考的学校,打算为见导师做做铺垫。
她通过自己在北京的同学和朋友,找到本校正在读研的师兄师姐们,分别拜访大家,以了解所报院系各方面的信息。
接下来,便开始跟着师兄师姐去上研究生的课,辛苦奔波,倒也得以被几位导师认识。
就此来说,她的铺垫已经足够,但她还不放心,继续马不停蹄地找关系:找师兄师姐索要导师的联系方式,请求他们带她去见导师。
当然,最后没有人愿意带她。
于是在快复试前,她开始给有联系方式的导师打电话,自我推荐,并表示自己希望成为他们的研究生。
导师们的答复大多是要看她复试的表现。
于是她放下心来:至少有一个导师会要我的。
面试时她一点也不紧张,毕竟大部分导师的课她都上过,回答问题时也很镇定自若,对答如流。
导师们对她的表现也比较满意,有好几个导师都想录取她。
但是很快,情况发生了大逆转——有一位导师提到赵琳此前曾与他联系的情况,立刻另外几位导师也说赵琳给他们打过电话。
导师们一商量,觉得这个学生心机太重,不够单纯,最后共同决定不录取她。
教训2:目标导师不明确,造成了“撞车”刘杰,本科学农学,跨考业报考教育学,不幸的是没有进入复试名单,于是开始考虑调剂。
终于,她了解到武汉某农科所招教育学研究生,急忙与他们联系。
考研复试前找导师被禁 真的有效吗?

考研复试前找导师被禁真的有效吗?复试前,事先联系导师已不是新鲜事,不过,教育部(微博)发布通知,规定今年考研复试前导师、考官不得与考生单独接触。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规定虽严,却未见配套监督机制的身影,各地各校的执行也不一。
联系导师曾经被摆上台面此前,在教育部的规定尚未出炉时,让学生在复试前联系导师以争取好印象一事,曾被许多老师公开摆上台面,成为必要的复试技巧支招内容。
厦门一重点高校二年级研究生小林也是过来人,不过,她的方法不是老师教的,而是从学长学姐那里请教来的。
“那年复试前,我专门去听过导师的几堂课,下课后经常主动找机会向老师请教问题,还找学长帮我搭过线,终于混了个脸熟。
”小林觉得,虽然事先的这些准备不是决定复试结果的最重要因素,但至少可以让导师关注到自己。
采访中,根据多位学生的反馈,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是最常见的方式。
而想要取得导师的联系方式,简单到利用网络搜索就可以轻松搞定。
另外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找导师带过的学生推荐;找导师的同事打招呼;直接杀到办公室或是导师家里拜访等等,有些考生的父母甚至还亲自上阵,只为替孩子说情。
做些努力以求得心理安慰事实上,这几年许多高校都淡化了导师意见对复试成绩的影响,例如厦门大学,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并不需要选择导师。
但尽管如此,许多考生的心里还是有他们自己的小九九。
虽然厦大今年的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要到10日左右才会确定,但这几天,报考厦大英语专业的一位学生还是早早从南昌来到厦门,准备先找好导师,只因自己不是本校学生,想做些努力求个心安。
不过也有考生是因为相信“联系导师对复试终归有益无害”,往细了说,提前向导师呈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就能抢占先机;若导师能透露点复试范围,自然更加胜券在握;就算什么收获都没有,向老师表达最起码的尊重也是极好的。
另外,采访中,“别人都联系,我不联系显得我不懂事”的说法也被多位考生提及。
所以,坊间也流传着这样的考研“潜规则”:外校生拼不过本校生,与导师素昧平生的拼不过一面之交的……负面影响或大过正面意义虽说复试前联系导师的说法早已在高校中传开,但很多考生相信自己的实力,也相信学校的公平。
研究生复试面试都会问哪些问题

同时,看看该导师给研究生开的啥课,这也很重要!
七.直入面试考场,搞定哈
另外:如果有的专业,估计到时候可能要用英语的,提前把答案的要点写好,弄成好听一点的英语,反复朗读、背诵哈!至少对自己的介绍,大概3分钟左右的英文稿子,要背的滚瓜烂熟!
研究生复试必考的五大问题
考研面试过程中还有五大问题,是必考内容,一定要提前预习数十遍,一定要做到心中绝对有数,烂熟于胸才行。否则,你将来可就是地地道道的冤大头了。
1.姓名、年龄、从哪儿来?有无前科?
2.为什么要报考本学校的本专业?
3.你对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看待,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4.你如果能够被录取,你打算作哪一方面的研究,为什么?
东南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朱同学告诉记者,"我在复试前收集了很多学长面试的经历",由于复试准备时间短,范围不明确,所以前人的实战经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面试时,老师都会问很多专业问题,所以准备充分的专业知识是很重要的。现在南京大学电子系读研二的周同学告诉记者,他当时面试时,老师问了许多专业问题。
在南大新闻系读研的齐同学告诉记者,面试时,心理素质一定要好,既然能面试,证明自己还是有实力的,要相当有自信,面试时是可以带纸和笔的,遇到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时,可以把自己想的写在纸上,再进行整理,如果老师问的问题实在回答不出来,可以让老师提示一下,一般面试的老师都很和蔼,会提醒考生的。
I'm such a perfectionist that I will not stop until a job is well done.
5. 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progress to date?"(对于你至今所取得的进步你是怎样看的?)
新闻类考研热点问题答疑

新闻类考研热点问题答疑一、新闻类五大专业初试一模一样,竞争大小如何,就业情况怎样?我该如何选择?答:传媒大学五大专业:(其实是三大:新闻学、广电新闻学、国际新闻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历年来初试采用统一试卷,在09年之前,专业课参考书目一模一样,区别是复试不同,这很好理解,这些学科相近,初试都考察基础学科,所以统一。
很多人问我,正因为这种五大专业都一样,才使得很多人在每年11月报考的时候头疼不已。
如何报考,如何报一个竞争小的,考上几率大的专业,是很多人的初衷,那我就帮大家分析分析个中原委。
新闻学:我评价它和国际新闻学是每年最热门的。
竞争比较大,每年大概考录比15-20:1左右,每年都不同,但就这样一个考录比,在“名校”同行新闻专业中,算考上难度较小的了,原因有2:1、传媒大学招生人数多,环顾国内高校新闻专业,除了武大和传媒,哪个学校是几十几十的招?2、传媒大学相对于其他有名高校新闻专业,在专业课方面对比来说,算是基础的,不信你可以看看北清人复的专业课试卷,再看看传媒大学的专业课试卷就清楚了。
专业课入门门槛低已经是传媒大学被公认的了,但是并不代表复试对能力考察的放松,因为学校要注重学生质量。
新闻学就业面宽,相对于其他四个专业,最重要一点是毕业可以考公务员,现在国家公务员还是北京公务员在报考中对专业的审查非常严格,指明要新闻学的,连新闻传播学、甚至广电新闻学都不行,所以你如果是新闻学的学历,则在报考公务员上会是一条就业出路,当然,新闻学毕业进媒体、搞研究都没问题。
国际新闻学:热门专业,需要很强的英语能力,初试对英语科目成绩要求较高(非明文,但是复试老师会对你的英语成绩掂量一番)、复试全程英语作答。
打个比喻,如果你没有专八水平,建议放弃这个专业,每年大把的本科英语专业的考生考这个专业,如果你在英语科目上没有优势,则很吃亏。
国新就业很好,全国国际新闻专业也没几家,现在形势又都对这个专业的考生需求量大,可以考外交部、媒体国际板块等等,反正,就我了解,就业很不错。
四川大学复试常见问题总结

四川大学复试常见问题总结一、四川大学成绩查询及公布四川大学成绩的查询网站为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网站::81/seltwo.aspx。
不过川大的网站服务器不是很好,每年都会瘫痪。
因此希望大家都不要着急,加上川大每年的分数和分数线出来的时间都要相对晚一些,这个确实比较恼火,不过好事多磨,大家一定要有耐心。
二、关于分数线。
四川大学是自主划线,每年分数线出来的时间也相对较晚一些,大概三月中旬。
分数线同样在研究生院网站上查询。
分数线是学校统一划定的最低分数线,这个只是原则性的,对于各个学院来说,可以在这个标准之上自己再划定某个专业的分数线,因此,请大家务必要到自己所报考的学院网站去查询最准确的分数线。
因为每年都会有一些学院都会高于学校划的线。
因为川大自主划线,因此分数线的高低和别的学校是没有可比性的。
特别是一些准备考川大同学来讲,喜欢拿这些去比较。
其实,在专业课各个学校自己出题的情况下,每个学校指定的参考书,考察的要求,题目的难易程度均不一样,简单的拿分数线去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大家最重要的是去比较自己所报的学校的实力、特点和自己的志向,不要简单的以分数线的高低来决定学校是否难考等。
三、关于复试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1、复试基本概况:Q:关于找导师的问题?A:联系导师一般是在初试成绩出来之后联系,因为每个导师每年的招生人数是一定的,如果你不提前联系就报了这个老师的话,尤其是比较牛的老师,可能早就已经招满人了,你只有被调剂到其他老师哪里了,这个是很被动的哈,最好还是提前和老师联系一下。
但有些考生又太急了,初试都还没有考,就联系导师,这样会给导师不好的印象,导师一般都很忙的。
如果各位同学需要联系导师的话,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在分数线确定后,复试之前提前到川大来,去旁听一些研究生的课程,在课下给老师交流一下,这样的方式很稳妥,不会给导师带来负面印象。
Q:复试重要不?难吗?A:很重要,因为研究生考试总成绩原则上按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之比为5:5进行加权计算后得到录取总成绩进行排队录取。
11人“自毁式举报”,学阀垮了

11人“自毁式举报”,学阀垮了作者:来源:《世纪人物》2024年第02期这是一场被誉为“举全师门之力”进行的举报。
1月16日,一份落款为“华中某业大学动物Y系黄某若教授课题组硕士、博士研究生集体”的举报材料在互联网疯狂传播。
这份11人共同撰写的举报材料,长达125页。
文章举证了黄某若曾指导的3名博士及13名硕士生的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存在数据异常雷同及篡改等学术造假问题。
举报材料还称黄某若本人涉嫌操纵同行评审、论文不当署名、教材编写造假、打压学生等行为。
举报材料里,学生们一边用微信截图和论文比对阐述黄某若及其利益团体学术造假的论点,一边在自白中处处透露着对无法顺利毕业的担忧。
但他们还是这样写道:“总有人要做看起来蠢但正确的事”“6年的时间很有可能就白白浪费了”“只能跟本科阶段在三教四教楼道里背书的自己说声对不起了”这些担忧加重了举报的悲壮色彩,在网友看来学生举报老师的每个字都指向同一个结果:自毁前程。
一时间,“他们赌上了前途,毫无退路”“小镇做题家拼命学习,却发现没有未来”的评论在网络风传。
很快#华中农业大学#便登上了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
18日晚,黄某若本人接受上游新闻采访,他坚持自己不存在学术不端。
手底下十几个学生就有11人站出来举报他的唯一理由是:有学生带头,并威胁了其他学生。
但打脸来得异常迅速,1月19日凌晨,华中农业大学官方调查已经出了初步结果。
认定黄某若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即日起停止校内职务和工作。
这11名学生以悲壮的自毁前程的方式,亲手扳倒了矗立在他们面前的学阀。
11位学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份举报材料从起草到发布一共经历了1个多月的时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希望还有人面临跟他们一样的情况,磨灭掉对科研和学习的热情。
举报材料的开头,学生们配了3张 2022 年之前课题组的实验室照片称:这个约 20 平方米的房间既是实验室又是自习室,是 20 多名学生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场所。
说是实验室,却没有独立的实验空间,只有个4平方米的细胞间。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考研复试经验谈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考研复试经验谈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考研经历之找导师和复试找导师在北邮要想跟个好导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你的初试成绩要高!!下面先看一段一位山东一个学校的导师和我聊天时的话(很有普遍性):“每次报导师的时候,就有许多同学来报我们这里,有一些同学跟我说,虽然他们初试成绩低,但是他们都很有能力,怎么怎么编程不错,怎么怎么那里不错,说我们不能只以初试成绩来衡量人,那样不公平。
可是他们从我们这里想过么?我们这里是学院的热点,每年考研都有很多人来报我们这里,可是我们很忙啊,不可能每个人都面试一下,没有法,我们只好再定个分数线,这个线之下的人我们不可能考虑(除非跟我们作毕设的)!道理很简单,既然你能初试考了个高分,那说明最起码你在考研这个事情上下了很多功夫,最起码你能把你想做的事做好,最起码你在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尽管我现在还不知道。
而那些分数低的人呢,你说你某些方面不错,但是我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来测试你是不是真的很好,所以为了大家方便我们只有这样设个线!"另外,导师他们自己那可从前都是学习超一流的啊,自然喜欢学习好的。
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为什么北邮有的牛导师会自己画个线,这个线之上的才来面,别的人来找就说已经满额了吧。
所以,要想跟个好导师,那就好好把初试考好吧。
当然这不是说如果你考了低分就没有机会跟好导师了,下面有两个途径可能让你跟个好导:1、每年北邮都有不同的热点老师,这是就有些导师尽管很不错,但是报的人少(像今年的陈院士),如果你去了可能你就是高分。
去年陈院士那里很火,光保送的就有十个以上,而考上来的也个个都是很高的高分!而今年陈院士一开始竟然没报满,最高分好像也只有370多(还是调的)。
所以说,如果你能勤打听,知道报导师的具体消息,那你也有可能跟个好导师,当然你得准备好面试,因为导师有可能宁缺勿滥,即使招不齐,也不要一般的。
2、另外,那当然是你有真才实学,真的很有本事。
研究生复试注意事项

研究生复试注意事项现在考研成绩已经公布,看到成绩,有人欢天喜地,有人忧心忡忡,到底能不能进入接下来的复试?如何赢取最后一役?目前,同学们正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一是高分者盲目的忙于提前去找导师,以便混个所谓的“脸熟”;二是低分者盲目的否定自己,盲目的筹备自己的调剂“大业”。
提前面见导师的时机提前去面见导师是需要时机的,不是盲目的。
有些高分者为了争取给导师混个“脸熟”现在就盲目的去学校面见导师,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
你可以试想一下,现在分数刚刚出来,甚至一些学校还没有公布初试成绩,各位导师手中想必也没有什么数据或者资料,甚至不知道自己专业的成绩排名,不知道学校的分数线,他如何能够给你指点?想必也只能说“嗯,成绩还可以,等线出来再看看吧”。
你说你想先混个脸熟。
那,好吧,你现在这么早去学校找导师,离面试时间至少有一个月时间,你想你可以仅凭一次见面就能够在导师面前留下很深的印象吗?其实,提前面见导师是需要一个时机的,时间不能太早,最好在国家线或者你们学校的分数线出来后再去。
一方面,你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复试名单;另一方面,你导师手中也有了自己专业的相应数据,可以给你一定的指点,如你的分数是否能够进入复试,你复试时需要的参考书目,等等。
说到面见导师这个问题,还可能会牵涉到是否带礼物去见导师,这就需要各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准备调剂的时机现在国家线都没有出来,你如何能够知道你是否有复试资格,各个学校的专业是否有缺额?所以,现在就着手准备调剂简直就是空弹琴。
准备调剂要在你确定你没有进入你们学校的复试名单后,再准备,这就需要你联系你想调剂学校的师兄师姐帮你打听你想调剂的专业是否有缺额,然后你再准备自己的调剂。
调剂要满足一下三个条件。
1、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
2、学生总分、单科分数均超过所调剂院校所在区域的国家线。
3、欲调剂院校有调剂名额,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其实,同学们在分数高低与能否进去复试两者中,存在一定误区,高的初试成绩并不是录取的“通行证”,同学们还需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怠慢,不到最后千万不要放弃。
考研 导师及师兄师姐联系策略

每一年考研(论坛) 之后的复试也同样牵动着考研学子们的心,一方面考过了初试自己心中欢喜,但是另一方面,还将面临接下来复试的挑战,考研 导师及师兄师姐联系策略。对于复试当中导师这一环节也是考生们常常打鼓的地方,不知道该不该以及如何与导师联系也许就让一些考生与最终结果擦肩而过。所以,在此就为大家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建议和策略。 与导师的联系策略: 第1招 建议考生得到在复试通知后,第一时间与导师取得联系。找导师之前要先了解导师的研究侧重点以及平时的思维习惯。而要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可直接去找上届师兄师姐打听。与师兄师姐交流,不仅可获得导师的相关信息,有时还可得到历年复试的大致程序、考查的重点、知识范围以及复试备考应考经验。 第2招考完试立即电话联系导师 学校网站是一定要看的,复试形式和大致内容上面都有。同时一定要和师兄师姐多交流,不断改善自己的仪态。面试时要谦虚谨慎,不要夸夸其谈。最好能面带微笑,显出你的自信。 根据学校设置的不同,在正式录取之前,有的学校报导师,有的报导师组,到复试再决定导师。有的同学误认为报导师组的就不用联系导师了,听天由命,并且有的学校在招生目录上也确实不列出导师的名单,但是不提前联系导师而去参加复试确实是一种很大的冒险。只要条件允许,还是希望大家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在面试之前主动联系上导师,不管是报考导师的还是导师组的。 在联系导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联系的时间 报导师的和报导师组的是不同的,报导师的应该在报名前就联系,要弄清楚有没有内定的或者保送的,报导师组的可以在复试前联系就好了。而且应该在充分了解导师的情况下去联系,要以导师喜欢的方式去联系他。 联系的地点 我们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建议考生们最好能在导师办公室,等到快下班时也可以去,最好能在与导师已经有过交流的情况下见面,这样就不会太紧张,最好先给导师打个电话,在征得导师的同意下再去见面,这样就不会太冒昧。 联系的方式 最常见的就是打电话,大家可以从网上查到导师的工作电话,最好不要冒昧地去打私人电话。和导师见面是最好的联系方式,但要有全方面的准备,争取给导师留一个很好的印象。一个充分的准备包括穿着、谈吐、态度、对老师性格的了解、专业知识掌握等,最好能做一个简历,把自己的一般情况和获奖情况以及发表过的文章放在一起,尽量把简历作的美观(彩色简历),凸显出你的个人特点,也许因为有了你的这份简历,导师就不会太在意你自我介绍时的紧张了, 发电子邮件也是常用的方式,很多人担心他们不会看,但是如果别的方式都没法实行,这两种方式或许能起到作用。 联系的内容 很多人不知道联系导师时该说些什么,其实很简单,联系他的目的就是让他去了解你,并且喜欢上你,所以应该在通话是言简意赅的介绍自己,突出重点和个性,抓住他的心,如果是见面,那就准备一份前面所说的简历,简单而又有重点地介绍自己,并表达对他的仰慕之情。另外最好准备一份英文简历,以备需要。提醒大家在与导师谈话时应注意与导师谈话的方式,同样是一个问题,不太恰当的表达可能会带来歧异,影响导师对你的看法,并且如果没有对导师充分的了解,就不要说话太随便,比如,有很多同学都想问这样一个问题:有多少人报考了自己导师,在询问这个问题时要特别注意,有的人这么问:老师,今年有没有人报你的研究生(论坛) 啊?有的导师会误认为你询问的目的是在探视他的水平,他的名气怎么样,有没有人想读他的研究生,可以这么问的:今年有挺多同学报您的研究生吧,我在他们当中有多少优势啊?导师当时就会爽快的回答说:就你自己。 注意对导师的尊重 从气质、衣着、谈吐方面要注意,尽量要和导师的习惯一致。 联系的频率 联系导师不能太过频繁,但也不能联系过一次后就感觉万事大吉,应该每过一段时间就主动联系一下。每次联系的内容不要重复太多,争取每次都能提供一些帮助他了解你的新内容,相反,如果没有什么话题就不要盲目打电话联系。在每次打电话前最好先短信联系一下,看导师是否方便接电话。 礼节的问题 见导师时最好送点特产或水果,不要太贵重了,要尽量多带一些。如果没有特产那送水果是很好的选择,争取多送一些,不仅仅送给导师本人,还要给他的同事或学生,让他有一种成功感。 考生在与导师联系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弄巧成拙!
报考导师回避制度

报考导师回避制度
根据招生网《报考导师回避制度》要求:各学院(中心、所)应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员参与复试工作,要对所有复试工作人员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强化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使其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
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精准施策、严格管理,全面推进我校导师招生复试、调剂、录取工作稳步进行,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要充分发挥和规范导师作用,提高导师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科学规范选拔人才的能力,明确招生导师在复试工作中的权利、责任和纪律要求。
对不称职的人员要及时调换,并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本年度有直系亲属报考或申请调剂本单位研究生的导师和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回避制度。
研招办将会同本单位纪检监察部门,通过现场或录像巡查、抽查等方式,加强复试过程监管,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严防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要对复试全程进行录音录像,以备复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考试招生违规违纪行为。
开题报告导师故意不让过

开题报告导师故意不让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仅是对研究生自身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对导师指导能力的一次考量。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导师故意不让过开题报告的情况,这给我们的学术生涯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导师故意不让过开题报告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研究方向或者研究内容有问题。
导师的目的可能是希望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以便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
导师的批评和建议是对我们研究的一种指导,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其次,我们需要主动与导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开题报告被驳回后,我们应该主动找导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导师对报告的不满意之处,以及如何改进。
通过与导师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导师的期望和要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同时,我们还可以寻求其他老师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有时候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有一定的偏见,通过向其他人请教,我们可以获得不同的视角和思路。
这些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审视自己的研究,找到问题所在,并加以改进。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来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开题报告的不通过可能是因为我们对相关领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不够熟悉。
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从而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最后,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遇到导师故意不让过开题报告的情况,我们不能灰心丧气,更不能放弃。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坚持努力,不断改进,直到取得成功为止。
困难和挫折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部分,只有经历了这些困难和挫折,我们才能更加坚强和成熟。
总之,导师故意不让过开题报告是我们在学术道路上的一次考验,我们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应对。
通过与导师的交流、请教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以及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复试前找导师被明令禁止你怎
么看
日前,伴随着研究生初试成绩的出炉,各高校研招复试也即将陆续揭开大幕。
复试前,事先联系导师已不是新鲜事,不过,教育部发布通知,规定今年考研复试前导师、考官不得与考生单独接触。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规定虽严,却未见配套监督机制的身影,各地各校的执行也不一。
联系导师曾经被摆上台面
此前,在教育部的规定尚未出炉时,让学生在复试前联系导师以争取好印象一事,曾被许多老师公开摆上台面,成为必要的复试技巧支招内容。
厦门一重点高校二年级研究生小林也是过来人,不过,她的方法不是老师教的,而是从学长学姐那里请教来的。
“那年复试前,我专门去听过导师的几堂课,下课后经常主动找机会向老师请教问题,还找学长帮我搭过线,终于混了个脸熟。
”小林觉得,虽然事先的这些准备不是决定复试结果的最重要因素,但至少可以让导师关注到自己。
采访中,根据多位学生的反馈,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是最常见的方式。
而想要取得导师的联系方式,简单到利用网络搜索就可以轻松搞定。
另外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找导师带过的学生推荐;找导师的同事打招呼;直接杀到办公室或是导师家里拜访等等,有些考生的父母甚至还亲自上阵,只为替孩子说情。
做些努力以求得心理安慰
事实上,这几年许多高校都淡化了导师意见对复试成绩的影响,例如厦门大学,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并不需要选择导师。
但尽管如此,许多考生的心里还是有他们自己的小九九。
虽然厦大今年的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要到10日左右才会确定,但这几天,报考厦大英语专业的一位学生还是早早从南昌来到厦门,准备先找好导师,只因自己不是本校学生,想做些努力求个心安。
不过也有考生是因为相信“联系导师对复试终归有益无害”,往细了说,提前向导师呈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就能抢占先机;若导师能透露点复试范围,自然更加胜券在握;就算什么收获都没有,向老师表达最起码的尊重也是极好的。
另外,采访中,“别人都联系,我不联系显得我不懂事”的说法也被多位考生提及。
所以,坊间也流传着这样的考研“潜规则”:外校生拼不过本校生,与导师素昧平生的拼不过一面之交的……
负面影响或大过正面意义
虽说复试前联系导师的说法早已在高校中传开,但很多考生相信自己的实力,也相信学校的公平。
福建师范大学文字学专业研究生兰楠说,研究生复试中的面试环节一般有好几位老师同时打分,而且分好几组同时面试,如果你只找到一位老师,他也不能决定你的分数,况且这位老师极有可能被分给其他组的考生。
厦门大学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卢维林也认为,学校的复试是公平的:厦大研究生导师需待到大一下学期才分配,就算复试前导师要你了,你分数太低,学校照样刷了你。
针对有些人关于“联系导师有益无害”的说法,考研失利的小陈不认同,因为她就吃过这个亏。
“我那时联系过好几位导师,先是发短信打电话,后来是拜访送礼,结果物极必反,我被刷了。
”小陈说,听说这些老师互相交流后觉得她心机太重。
观点
缺乏监督机制恐难执行
来自重点高校的多位老师承认,考生在复试前积极联系导师的情况普遍存在,包括今年。
他们表示,学生的“渗透”范围之广,有时让老师们都觉得惊讶。
除了常规的电话、邮件、微信、微博,有些考生甚至还会搬来导师的远房亲戚,让他们不堪其扰。
(责任编辑:tq2013) 有导师透露,个别学生在和导师混熟之后,会开始询问复试内容,这样的做法其实很危险,因为这容易给导师留下不良印象,得不偿失。
况且,“导师从来就不是凭着关系和钱财选择学生,我们都希望自己招的学生是可造之材”。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蔡慧农教授说,在一流高校,竞争激烈,所以考生事先找导师的现象相对常见。
考生的这种心理也可以理解,因为复试中的面试环节避免不了人为因素,这就让考生有了遐想的空间。
不过,蔡慧农介绍,一般情况下,导师都不会将复试考题透露给考生,而且面试所占比例不及笔试环节。
更重要的是,如果面试环节没过,导师还可以一票否决刷掉考生。
综合这些因素,还是希望考生将更多心思放在专心备考上,其他的三思而后行。
蔡慧农认为,复试前禁止导师、考官与考生单独接触的规定,其欲确保招生更加公平、透明的出发点和愿望是好的,但缺乏相应监督机制,在具体操作中恐难以执行。
比如考生和导师联系若只是出于尊重,他们见个面算不算违规?导师没有收礼也不曾漏题,又该如何定夺?再者,就算有个别考生和导师之间因互动影响了复试成绩,导师不可能去举报学生,学生更不可能“自首”,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完善的问题。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