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总复习(知识梳理+真题体验+考点透析+实验探究+易错档案):14.机械效率

合集下载

2014年中考大题知识点

2014年中考大题知识点

课堂讲义——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填写时间月日课时计划2小时科目年级上课时间月日点—点本堂课涉及的学习方法本堂课涉及的知识点中考大题讲解教学内容and 随堂练习【物理大题】(8分)某农村学校食堂一个电热箱的电热丝烧断了,检修时发现电热箱的铭牌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到“……额定电压220V……电阻48.4Ω……”等字样.电子器材商店只有两种规格为“220V500W…220V2000W”的电热丝。

小琼同学提出一个想法:将“220V500W”的电热丝截取一半替换烧断的电热丝,电热箱可使用。

(1) 通过计算说明,接入这样的电热丝,能符合电热箱额定功率的要求吗?并分析电热箱能否正常工作.(2) 请你再提出一种想法,帮助学校食堂换上合适的电热丝.如图甲所示为某小组设计的模拟调光灯电路,选用的电源电压恒为6V,灯泡上标有“3.8V 0.4A”字样,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1)求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2)求灯泡正常发光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3)使用中小明发现这个电路存在缺陷,于是他在电路中串联了一个电阻R0,电路如图乙所示.你认为R0在电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其阻值为多大比较合适?SL PR0甲乙SL P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迎风板与一轻质弹簧一端连接,穿在光滑的金属杆上,弹簧由绝缘材料制成,均匀金属杆的阻值随长度均匀变化,工作时迎风板总是正对风吹来的方向.电路中左端导线与金属杆M端相连,右端导线接在迎风板上N点并可随迎风板在金属杆上滑动,两端导线与金属杆均接触良好。

已知电源电压恒为4.5V,电路中接有一个“3V 9W”的小灯泡,金属杆接入电路中R x与迎风板所承受的风力F的关系如乙所示。

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

回答下列问题:⑴若要提高装置反映风力大小的性能,可采取的方法是在电路中接入一电压表,并使电压表示数随风力的增大而增大,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电压表。

(2)无风时,求电压表的示数和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3)如果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则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风力是多少?(5分)小明和他爸爸周未在公园里玩跷跷板,小明和他爸爸的质量分别为m和M,他们都在跷跷板走,都向中间支点走近,小明发现跷跷板一直保持水平平衡,小明和他爸爸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求证:m V1=M V2(8分)玻璃装运车间常用“低压吸盘吊车”进行吊运玻璃(如图a所示),先将6个吸盘压在玻璃上,然后启动抽气机使吸盘内的气压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将玻璃“吸”起,再启动电动机牵引滑轮组上的绳子就可以将玻璃吊起。

201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十五 实验 新人教版

201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十五 实验 新人教版

专题十五实验摘要:实验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也是命题的热点。

高考生物实验的考查,一是重视回归教材:从内容上看,既可对教材实验内容直接考查,也可对教材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拓展考查;从形式上看,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通过创设新的实验情境,考查对教材实验的分析、理解和提取新信息的能力。

二是重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既有以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试题,又有以检验已知的事实、概念为主的验证性试题。

一、专题知识突破1.考纲要求能力要求: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分子与细胞(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遗传与进化(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稳态与环境(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2)模拟尿糖的检测(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4)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5)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2.考点剖析考点1:观察类实验【体验真题】1.(2013江苏卷)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2014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实验大题热点分析

2014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实验大题热点分析

2014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实验试题热点分析2014.6.13一、2014年物理考纲中规定的“探究”或“操作”的内容及历年中考中出现的情况统计说明:1、表中所说“未曾考查过”是指“实验大题中从未考查过”的意思。

2、今年考纲有一些变化:(1)今年考纲中不知为什么竟没有列出“密度的测量”这一内容(考纲中有“测量质量”的内容)。

但是这么多年也多次考查过密度的测量。

密度测量是初中物理大三实验之一。

(2)今年,考纲中把“机械效率的测量”列为“了解”,而2008年却考了“杠杆的机械效率”探究实验。

同样,“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也列为“了解”,但是2009年却考了“电动机的探究实验”。

(3)“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实验今年列为“理解”,但是2013年的第23题(最后一题)却考查了这个实验。

(6分)(4)“杠杆的平衡条件”没有在考纲中列出(只列出“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与方向”)。

(5)“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没有在考纲中列为操作或探究或者理解,但是2012年第17题大题考查了“浮力与液体内部压强”,是一道既考查浮力测量也考查液体内部压强的综合性实验题,共7分。

(6)“测定电功率”没有列出来,也没有列为“操作”或者“探究”,但是13年、10年、08年都考了实验大题。

二、06年~13年广东中考都考了什么实验题1、2013年:(1)小实验:浮力小实验(2分)、连接探究“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的实物电路(2分)(2)大实验:平面镜成像实验与实验表格表头记录内容的设计(7分)、测小灯泡的电功率(6分)、影响动能的因素(6分)。

2、2012年:浮力与液体内部压强(把此两个内容综合起来考查)(7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6分)、凸透镜成像规律(6分)。

3、2011年:小实验: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判断(2分)、连接一个伏安法测电阻的实物图(2分)大实验:测量酸奶的密度(7分)、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7分)、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6分)4、2010年:(1)小实验:用称重法求浮力,并进一步求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共3分);凸透镜成像规律(3分)(2)大实验:①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7分),②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7分),③利用其中一种或多种器材(器材已给出在题目中),分别完成一个指定实验和另外设计一个力学实验。

【初中物理】河北省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

【初中物理】河北省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

河北省中考2014年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1.(2分)(2014•河北)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万4.(2分)(2014•河北)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①冰雪消融②积水干涸③滴水成冰5.(2分)(2014•河北)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6.(3分)(2014•河北)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甲凸透镜(f甲=20cm)的成像情况.此时,他又用乙凸透镜(f乙=10cm)替换甲凸透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继续实验.下列关于乙凸透镜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8.(3分)(2014•河北)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滑动变阻器,R2、R3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一段距离后,电压表V1、V2示数变化的大小分别为△U1、△U2,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大小为△I.下列判断正确的是().△U2大于△U1与的差值等于R2=R=R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1分,物理部分共14分)9.(3分)(2014•河北)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问题:采用哪种方式使金属管壁的温度升高的?回答:做功.(2)针对图片,请从物态变化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问题: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回答: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0.(3分)(2014•河北)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2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衣领(选填“衣领”或“平面镜”).11.(3分)(2014•河北)小明自制了一个带有电磁铁的木船模型(如图所示).将它放入水中漂浮,船头指向东.闭合开关S,电磁铁的A端为S极;电磁铁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船头会指向北.12.(2分)(2014•河北)小明购买了一只容积为1.2L的电热水壶.他往壶中装满了温度为25℃的水,若使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吸收 3.78×105 J的热量;小明将电热水壶接到家庭电路中,通电7min烧开了这壶水,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它的效率是90%,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是1000W.[标准大气压下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Pt可得,水的质量:W=P==1000W13.(3分)(2014•河北)如图是小明眼镜的照片.(1)小明是近视眼,所用的镜片是凹(选填“凸”或“凹”)透镜.(2)眼镜所用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树脂.(3)眼镜戴久了,镜架上会产生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有关,还与空气中的CO2有关.14.(3分)(2014•河北)双能源(汽油和天然气)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倍受人们青睐.(已知汽油的热值为3.2×107J/L3、天然气的热值为7.2×107J/m3)(1)内燃机是汽车的“心脏”,它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2)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4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等.(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4m22CO三、实验探究题15.(8分)(2014•河北)小明乘车时发现某段道路的限速标志牌(如图1所示).他提出了问题:汽车为什么要限速呢?他搜集的资料如下: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司机从看到情况到反应刹车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原速前进的距离,叫(1)利用表中第一组数据,计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66s.(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汽车速度的大小.为什么同样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斜面底端放置了一个纸盒,然后分别让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从斜面顶端自由滚下(如图2所示).由实验可知:相同速度的物体,质量越大,其动能越大.由于大型汽车高速行驶时的动能较大,它的危险性就大.所以对不同车型要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t=可求反应时间.,t==1.916.(6分)(2014•河北)小明用一根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薄橡皮膜、刻度尺、烧杯和水(已知ρ水=1.0×103kg/m3)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①将玻璃管的一端用薄膜扎好.②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③往玻璃管内缓慢地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变平为止(如图所示);测出薄膜到水面和液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④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放入水中,薄膜向上凸起,说明液体内部有压强;玻璃管浸入水中越深,薄膜向上凸起程度越大.(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2)画出小明收集实验数据的表格.(3)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0.71×103kg/m3.(4)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5cm2、质量为20g,厚度忽略不计.当薄膜变平后,小明松开手,玻璃管将向下(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玻璃管静止后,薄膜到水面的距离7.6cm.(g取10N/kg)==7.6cm17.(7分)(2014•河北)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器材有: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电压恒为6V)各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块,三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导线若干.(1)图1是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A端(选填“A”或“B”).(3)闭合开关后,移到滑片,使与电阻(20Ω)并联的电压表示数为4V,读出电流表示数,再分别改接15Ω、1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收集的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老师告诉小明有一组数据误差较大,便找来一个5Ω的电阻让他再测一组数据.当他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时,要使电压表示数仍为4V,实验不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电阻断路(或短路).改变连接后,当电压表示数仍为4V时,电流表示数为 1.6A(如图2所示).综合分析数据可得: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拓展】小明又利用上述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将滑片从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收集的实验数据填入了表2中.(1)分析表2中数据可得: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分析可知,小明使用的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选择R====30四、计算题18.(6分)(2014•河北)小明做俯卧撑时(如图所示),可将其视为一个杠杆,重心在O点,他将身体撑起时,地面对两脚尖的支持力为250N,两脚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60cm2,双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00cm2.(1)画出以B为支点时重力的力臂L;(2)如果小明的两脚尖对地面的压强与双手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5:2,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多少?(3)小明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高度为0.36m,则他1min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多少?,双手对地面的压强,:=5=19.(7分)(2014•河北)实验室里有两只额定电压分别为4V和6V的小灯泡L1和L2,将它们连接到图1所示的电源电压可调的电路中,其中通过L2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1、S2,断开S3,滑片P置于最左端时,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电路消耗的功率为5.2W;只闭合S3,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也有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且L2的电阻与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之比为:R2:R=1:4.求:(1)L2正常工作时的电阻.(2)L1正常工作时的电流.(3)在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条件下,电源电压的调节范围.可得,==5=路中的电流=I==10==2.5=0.4A。

2014年最全面的中考生物实验探究题复习总结

2014年最全面的中考生物实验探究题复习总结

2014最全面中考的实验中学生物专题复习(科学探究)1.(2010·宿州)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C.所有变量都不同 D。

所有变量都相同2.(2010·三明市)今年春季西南五省发生世纪大旱,为掌握旱灾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应采用的方法是A模拟实验 B调查法 c实验法D观察法4.(2010·孝感市)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盆栽天竺葵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A.黎明前,将同处一环境中的甲株用黑网罩上,乙株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比较二者蓝色的深浅B.黎明前,将甲株放在南面阳台,一株放在北面阳台,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比较二者蓝色的深浅C.黎明前,选取同株天竺葵上的两片叶,甲叶用黑网罩上,乙叶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比较两叶片蓝色的深浅D.黎明前,选取天竺葵上的一片叶,部分区域双面夹上黑纱布条,其余区域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比较两类区域蓝色的深浅5.(2010·咸宁市)某研究小组在通山县太平山附近发现一棵有着“植物大熊猫”美称的野生红豆杉,树龄360余年。

为掌握该县野生红豆杉分布状况,研究小组继续到其他乡镇进行考察、走访。

这种生物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观察法 C.测量法D.收集和分析资料法6.(2010·长沙市)要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常用的科学方法是A.比较法 B.模拟实验法 C.调查法 D.科学推测8.(2010·枣庄市)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

将一定量湿润的肥沃土壤均分为2份,在甲瓶中放入1份,将另一份烘干冷却后放入乙瓶。

然后在2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

将2个装置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的是A.甲B.乙C.均明显减弱D.不确定9.(2010·莱芜市)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参考答案与提示(新改)剖析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参考答案与提示(新改)剖析

1. 系统复习第1部分 科学探究检测题一、选择题1.AD 2.B 3.C 4.D 5.A二、理解与应用6.容器口、用手接触药品、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7.(1)烧杯玻璃棒(2)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称量物 12 (3)18%三、实验与探究8.(1)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2)Zn+2HCl== ZnCl 2 +H 2(3)A 、B(4)铁钉未打磨有铁锈;或溶液中有Fe 2(SO 4)3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9.探究一:氧气;元素种类(或组成或成分或氢气、氧气或H 2、O 2);B探究二:气压(说明:写"瓶子变瘪"或"瓶子形状"等均可得分);温度(说明:写"气压"或"气体体积"等均可得分);b 探究三: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铁只与水接触是否生锈;对比实验(控制变量)。

第2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习题2-11.C2.D3.C4. C5. B6. CD7. 4P + 5 O 2点燃2P 2O 5;化合反应8. (1) CH 4(2)Ca 2+(3)有机物 6∶1∶8(4)CO 2 +H 2O=== H 2CO 3(5) +19. (1)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2)2Cu+O 2加热2CuO (3)〈(4)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量混合物在反应前后体积(或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出该种成分的含量。

(其它答案合理也可)10.(1)CO 2 (2)①CH 4 ②CH 4、、H 2 ③CH 4、CO ④H 2、CO ⑤CH 4、H 2、CO11.(1)NaOH 溶液吸收CO 2装置内压强变小,气球鼓起;(2)向外拉注射器3,证明步骤①中装置内的CO 2已被完全吸收;(3)Ca(OH)2 + CO 2 == CaCO 3 ↓ + H 2O(4)CO 2 能和NaOH 溶液反应习题2-21. AB2. BD3. D4. D5. B6. D7. B8. B9.无色 气体 1:2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燃烧10.水 氢、氧 两个氢原子 一个氧原子4P+5O 2==2P 2O 5 点燃11. ①5 95②平衡 左 砝码 量筒 凹液 最低③烧杯 玻璃棒; 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12.. B 13 BD14. (1)40(2)降低温度或增加溶剂(3) <15. D16. (1)①过滤②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若出现较多泡沫为软水,否则为硬水③漂白粉(或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等,一种即可) 蒸馏(3)10 计算、量取、溶解17.(1)多级闪急蒸馏法(或蒸馏法) 取少量淡化后的水加热蒸发后无残留物或取少量淡化后的水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014年初中科学学业考试说明 (化学部分)解读及复习策略思考(课件+典型试题分析)

2014年初中科学学业考试说明 (化学部分)解读及复习策略思考(课件+典型试题分析)

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答题典型错误分析1、书写不规范,表达不清晰例1(2013)31.小科发现暖水瓶中有一层淡黄色的水垢。

据悉,该地区的水垢中除碳酸钙外,无其它盐类。

他想探究还有没有其它物质,于是他收集水垢后经低温烘干进行下列实验:(1)取 2.5g 水垢按图甲中的A 装置高温加热充分反应(已知CaCO 3高温 CaO+C02↑),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B 、C 装置,实验后发现C 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增加了0.88g 。

①写出C 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0.61)②B 装置中的浓硫酸是用来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水蒸气,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 ___ 性。

(0.82)③该水垢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

(0.53)(2)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实验,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是 。

(0.26)正确答案:31. (1)①CO 2+2NaOH=Na 2CO 3+H 2O ②吸水 ③80%(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与氢氧化钙反应(或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产生的沉淀被盐酸溶解)典型错误(1)①方程:加了CO2 ,Na2CO3CaSO4+2NaOH==Ca(OH)2+Na2SO4CaCO3+2NaOH==Ca(OH)2 +Na2CO3②吸水——脱水, 吸收, 吸附③80%——分数4/5,字很潦草(2)很多学生只回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没有说明与氢氧化钙反应,或与生成的碳酸钙反应其他回答:盐酸量太少,或产生的CO2量太少浓盐酸与水垢或碳酸钙不反应 等例2(2012)29.如图是初中科学常见的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其中单质I为红色固体,氧化物I和单质Ⅲ均为黑色固体,氧化物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1)反应①中▲ (填化学式)发生了还原反应;(0.49)(2)氧化物Ⅱ除图中所示的化学性质外,还具有▲性,对人体有危害;(0.46)(3)根据题意,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0.46)正确答案:(1)氧化铜或CuO (2)毒性(3)CO2+C =2CO典型错答:(1)CuO写成CaO或CuO2,化学式当成化学方程式;(2)腐蚀性、危险性、危害性等;(3)未配平、化学式书写错误、条件或气体符号错误等。

2014年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

2014年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

复习11 内能及利用(专题1)【复习目标】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知道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了解转换法及应用。

2.知道内能的概念,能够分析内能的改变及与其它能的转化;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和构建,了解比热容在实际中的应用;4.知道热机的四冲程及其能量转化;知道热值的概念和热机效率。

5.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了解实际生活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难点】热机的效率一、【知识结构】二、【知识点拨】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1)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过程;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吸收热量的物体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等物体变化)。

(2)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如摩擦生热等;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如热机中的燃气对活塞做功。

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

3.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1)内燃机原理:①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把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对活塞做功,把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②工作过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组成一个工作__________,活塞往复运动____次。

③能量转化情况:在压缩冲程中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在做功冲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2)热机的效率:①燃料的热值:②因为燃料很难_______________,而且有效利用的热量只是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一部分。

③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可以分为三部分(图14.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热机的效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能量之比。

2014年中考物理练习专题二十一:实验(含13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中考物理练习专题二十一:实验(含13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专题二十一实验1.(2013•绵阳)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出玻璃板后,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进到了上面的瓶子.这个现象说明()A.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 D.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1.A.解析: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2.(2013•安徽)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2.D.解析: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2013•南宁)如图是小明利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制成电磁铁,并对电磁铁进行实验探究.由图可知:电磁铁A的磁性比电磁铁B的磁性(选填“强”或“弱”);电磁铁A的N极是它的(选填“上”或“下”)端.3.强;下.解析: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表示,如图,电流一定时,线圈的匝数越多,吸引的大头针越多,磁性越强,故B的磁性强.根据安培定则,A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4.(2013•沈阳)物理老师用矿泉水瓶为同学们演示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矿泉水瓶内装半瓶沙子,拧紧瓶盖,用厚毛巾包住,手握毛巾用力快速晃动瓶子约五分钟后,沙子变热,这是通过的方式使沙子内能增加的(选填“热传递”或“做功”).(2)用矿泉水瓶从饮水机接水的过程中,听到瓶中传出的声音的音调越来越.(3)如图所示,将细线系在矿泉水瓶下部,沿水平方向拉动细线使其沿同一水平桌面匀速移动,发现拉满瓶水比拉半瓶水需要的力大,此现象表面在接触面的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4.(1)做功;(2)高;(3)粗糙程度;压力.解析:(1)用力快速晃动瓶子,人对瓶子、瓶内的沙做功,沙子变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2)往矿泉水瓶中灌水时,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随着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因此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3)此现象表面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5.(2013•常州)小明发现:水滴可使平行光发生如图(1)(2)所示的变化,且水滴变凸,其焦距(变小/不变/变大).把写有“爱物理”字样的纸条先后放在左右两水滴下方的桌面上,小明从水滴上方看到的像如图(3)、(4)所示,这种放大功能类似于(放大镜/投影仪),且水滴变凸,其放大功能(变小/不变/变大).列文虎克当年也有类似发现,他制作玻璃球以观察青蛙卵.用高温火焰加热玻璃棒的一端使其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玻璃是(晶体/非晶体);用镊子将液态玻璃球取下并使其自然冷却(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玻璃球;透过玻璃球观察直径为1.0mm的青蛙卵,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如图(7)所示,该青蛙卵像的直径为 cm,此时该玻璃球的放大倍数为倍.5.变小;放大镜;变大;晶体;凝固;1.00;10.解:如图(1)(2)可知,(2)中的折射光线先相交与一点,该点称之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之为焦距,故水滴越凸,其焦距越小;如图(3)、(4)可知,像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该功能类似于放大镜,并且(4)中的像更大,故水滴变凸,其放大功能变大;根据图(5)可知,玻璃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因此玻璃是非晶体;将液态玻璃球取下并使其自然冷却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根据图(7)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青蛙卵像的直径为1.00cm,此时该玻璃球的放大倍数n==10.6.(2013•河北)根据图所示的四幅图,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1)甲图:风中雨伞容易“上翻”,是由于.(2)乙图: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说明.(3)丙图:导线触接电源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4)丁图: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是由于.6.(1)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2)分子间存在引力;(3)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析:(1)伞的形状是上方凸起的,当气流经过时,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流速慢,压强大,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伞容易被风吸起来.(2)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两块表面干净的光滑铝块压紧后,它们会结合在一起,并能在下面吊起一个砝码,证明了物体的分子间有引力.(3)导线触接电源后小磁针发生偏转,当小磁针发生偏转时,说明磁针处在磁场中,即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4)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即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7.(2013•山西)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中所示,为℃.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中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一条即可).(3)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合理即可).7.(1)自下而上;(2)98;水量大或水的初温低;(3)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98℃;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可能是因为水量大或水的初温低造成的.(3)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能继续吸热,水未立即停止沸腾.8.(2013•宜昌)如图为探究“磁生电”的实验装置.(1)闭合开关,让悬着的导体AB (选填“左右”、“上下”、“沿A向B”或“沿B向A“)运动时,电流表会发生偏转.(2)若保持导体AB不动,要产生感应电流,正确的操作是.(3)实验中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不明显,为了使指针偏转明显,请你从实验装置和操作上各提一条改进建议.装置改进:,操作改进:.8.(1)左右;(2)左右移动磁铁;(3)换强磁铁(或绕制线圈);快速移动导体(或磁铁).解析:(1)由图知,磁感线方向在竖直方向,所以导体AB左右运动才会切割磁感线,电路中才会有感应电流;(2)AB不动,可以左右移动磁铁,AB仍切割磁感线;(3)电流表指针偏转不明显,是电流太弱,可能是磁场弱或导体(或磁铁)运动慢.9.(2013•雅安)如图甲,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 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使用刻度尺测量h,不计细线重)(1)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关系的图象.①由图象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 N.②观察图象乙,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③由图象乙可知:当h等于1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N.(2)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Pa.9.(1)①9;②减小;不变;无关;③6;(2)900.解析:(1)①分析图象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N,即物体重力为9N;②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减小;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不变;③由图象乙可知:当h等于10cm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3N,所以此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G﹣F=9N﹣3N=6N;(2)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V0=S0h0=60cm2×12cm=720cm3排开水的深度为h===9cm=0.09m,增加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0.09m=900Pa.10.(2013•泉州)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1)如图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3)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0.4kg,则从开始计时起加热10min,水所吸收的热量为 J.[已知C水=4.2×103J/(kg•℃)](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10.(1)读数时视线未跟液柱面相平(或“温度计玻璃泡触底”、“酒精灯外焰未正对杯底”);(2)99,小于;(3)1.68×104;(4)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解析: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这样受容器底温度的影响,测量结果不准确;在读数时俯视,此时测量结果会偏大;酒精灯的外焰未放在杯底的正下方;(2)由图象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小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所以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3)由图象知,水的初温为89℃,末温为99℃,所以水吸收的热量为:Q=cm(t﹣t0)=4.2×103J/(kg•℃)×0.4kg×(99℃﹣89℃)=1.68×104J (4)水的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过低或水的量太大或烧杯未加盖造成的.所以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水的初温或适当减少水量或给烧杯加盖来缩短加热时间.11.(2013•锦州)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定前4组数据,用二个动滑轮和二个定滑轮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实验次数动滑轮重G动/N 物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动力F/N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0.5 1 0.1 0.7 0.3 47.62 0.5 1 0.2 0.7 0.6 47.63 0.5 2 0.1 1.1 0.3 60.64 0.5 4 0.1 2 0.3 ①5 1 4 0.1 ②0.5(1)请根据前四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中变化①处数据应为;根据图乙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②数据应为 N.(4)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无关.(5)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有关.(6)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认为这句话是的(填“正确”或“错误”).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数据中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的.11.(1)见上图;(2)匀速;(3)66.7;1.6;(4)物体被提升的高度;(5)被提升的物重;(6)错误;4、5.解:(1)由前4组实验数据知,s=3h,所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应从动滑轮绕起。

人教版2014初中物理中考真题(含答案)第6套

人教版2014初中物理中考真题(含答案)第6套

人教版2014初中物理中考真题(含答案)第6套1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观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B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8℃B.成年人的手掌厚度约为10cmC.—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D.成年人脉搏跳动的时间间隔约为0.2s答案:A16.超市的购物小车被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B.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C.刚离开手的小车相对于货架是运动的D.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答案:C17.假设导体没有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炽灯仍然能发光B.电动机仍然能转动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D.电熨斗仍然能熨衣服答案:B18.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一组是()①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②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③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④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A20.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7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答案:D21.在图8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各电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A.A1、A3示数不变,A2、V示数变小B.A1、V示数不变,A2、A3示数变大C.A1、A2、V示数不变,A3示数变小D.A2、V示数不变,A1示数变小,A3示数变大答案:C22.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甲、ρ乙的液体。

2014年人教版总复习(知识梳理-真题体验-考点透析-实验探究-易错档案):10

2014年人教版总复习(知识梳理-真题体验-考点透析-实验探究-易错档案):10

1.(2013,齐齐哈尔)一艘排水为 3000 吨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 载时船及所装的货物共重 3×107N;当这艘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时,它 排开水的体积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013,漳州)风暴来临前,海边的渔民会发现,原来还在海边悠闲 自得地悬浮的水母,纷纷远离海岸,潜入较深的海水中。当水母悬浮 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水母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液体 压强将变大。
浮力一定,吃水深度的变化由阿基米德原理分析; b.潜水艇潜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一定,所受浮力 一定,靠小球,放入某液体中静止后处于如图 所示状态。(C 球沉底),比较它们物理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浮力关系:FA>FB>FC B.浮力关系:FA<FB=FC C.重力关系:GA<GB<GC D.体积关系:VA>VB>VC
• 【变式题2】(2011,包头)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 下底面积均为10 cm2、高为5 cm,体积为80 cm3的均匀 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 部浸没于水中且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B)
• A.0
B.0.3 N
C.0.5 N
D.0.8 N
• 浮力的应用
• 【例2】(2012,泰安)小明在“造船比赛”中用三块大小 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 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 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 B.三只小船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 C.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 D.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 ②公式:________________,由公式可知,浮力只与 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放入液体中 的物体的重力、密度、体积、形状、所处位置和全部浸 没时的深度均无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试卷期末综合探究题模拟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试卷期末综合探究题模拟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试卷期末综合探究题模拟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是 ___________系统,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2)②过程是通过[B] ___________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共同完成的。

(3)血液循环途径可分为____________循环和 __________循环。

(4)夏天,人的饮水量增加,排尿却减少,其原因是大部分水分由生理过程[___]排出 (填数字)。

(5)上述生理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 __________调节的影响。

2.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了解消化系统结构与合理营养知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请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回答问题:(1)如图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⑦]__________,其内表面有许多的环形皱襞,在皱襞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⑩]_________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⑦]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所示器官为___________,它所分泌的__________中不含酶,能促进脂肪变成脂肪微粒,以利于进一步消化。

(3)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在保证图中第一、第二层食物足够的摄入量的同时,还应多吃些处于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__________。

(4)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

A.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 B.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C.馒头、红烧肉、煎鸡蛋、玉米粥 D.米饭、酱牛肉、炒豆角、西红柿鸡蛋汤3.人体的肝脏位于右上腹,呈红褐色,质地柔软,在消化、解毒、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关注肝脏的健康。

(1)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可以分泌________(消化液的名称),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2013,长春)如图所示,小明将重300 N的木 箱沿长5 m、高2 m的斜面匀速从底端拉上顶端, 拉力大小恒为150 N。求: • (1)拉力所做的功; • (2)斜面的机械效率。
解:(1)W=Fs=150 N×5 m=750 J
(2)W有用=Gh=300
W有用 600 J Gh N×2 m=600 J,η = = =80%(也可直接用η= W 750 J Fs 计算)
• 【例2】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 重6 N。 •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 知拉力大小为________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 cm, 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_____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为________。 •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关于机械效率的计算
• 【例】(2012,重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 200 N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125 N,不计绳重和摩擦,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如果人的体重为600 N, 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提升的最大物重 为________。
【解析】从题中装置图看出,在不计绳重与摩擦的情况下,有 2F=G物+G动,所以G动=2F-G物=2×125 N-200 N=50 N,由公式η W有用 G物h G物 G物 = = = = 2F 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W总 (G物+G动)h G物+G动 200 N =80%;人的拉力最大时,人提升的物重最大,人的最大拉 125 N×2 力与人的体重相等,所以有G最大=600 N×2-50 N=1150 N。 【答案】80% 1150 N
机械效率
W有 1.理解机械效率的普遍意义,并能根据公式η= 进 W总 行一般的计算。 2.理解测量滑轮组(或其他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的实验 原理;能对测量过程作出正确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 等。
• 机械效率 • 1.有用功:在工作时,人们必需要做的功;额外功: 在工作时,对人们无实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使 用机械时,人们对机械做的功是________功,机械 克服有用阻力做的功是________功。总功:有用功 和额外功之和。 •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______,公式 ______。它没有单位,其大小总是________(填“大 于”或“小于”)1。
实验 次数 粗糙程度 G/N 高度h/m 拉力F/N 距离L/m 效率 1 块-木板) 2 3 4 块-木板) 较粗略(木 2.0 同上 同上 较光滑(铁 5.0 0.35 3.1 0.80 0.25 2.0 5.0 1.2 0.35 0.35 0.80 1.4 3.5 52% 0.80 0.80 63% 63% 接触面 物块重 物块上升的 沿斜面的 物块移动的 机械
【解析】(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 为2.4 N,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的距离为钩码上升距离的3倍,即
W有 6 N×0.08 m 0.48 J 0.24 m,η = = = =83.3%;(2)影响滑轮组机 W总 2.4 N×0.24 m 0.576 J 械效率的因素有三个:一是轴与轮及绳之间的摩擦,二是动滑轮的重 力,三是提升的物体重量。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就是增大所提升的 物体重量,则有用功增大,那么机械效率就会增大。 【答案】(1)匀速 2.4 24 83.3% (2)增大
• 【变式题】(2012 ,潍坊 ) 如图所示,用两个定滑 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30 N。 用这个滑轮组把重3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不 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 F 的大小是 110N ,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为90.9%。
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Gh 1.实验原理η= Fs 2.实验方法 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和__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测出________和 ________,求出机械效率η。 3.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①控制物体的重力不变,改变动滑轮的个数,探究机械效率与________的关 系。 ②控制动滑轮的个数和绕法不变,改变物体的重力,探究机械效率与 ________的关系。
解:(1)拉力F做功W总=Pt=1250 W×40 s=5×104 J (2)h=10 m时,绳端移动距离s=2 h=20 m,绳端移动速 s 20 m P 1250 W 度v绳= = =0.5 m/s,F= = =2500 N t 40 s v 0.5 m/s (3)W有=
4 W 4 × 10 J 有 4 Gh=4000 N×10 m=4×10 J,η = = =80% W总 5×104 J
• 3.(2013,安徽)某实验小组进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 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如图甲), 再按图乙所示的连接方式组装好滑轮组,并分别记下钩码 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 (2)图乙中,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A同学认为应 该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B同学认为应该在缓慢匀速 提升时读数,正确的是B(选填“A”或“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同学的方法。 • (3)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出的拉力F与钩码所受重力G 的大小关系为F>(选填“>”“<”或“=”)1/3G。 • (4)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是为
• 【常见易错现象】①不能正确区分有用功 和额外功(为了达到目的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是额外功); ②不能正确区分机械效率与功率(功率表示 机械做功的快慢,功率大表示机械做功快, 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对总功利用率的高低, 效率高表示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高);③认 为机械的机械效率固定不变(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跟动滑轮的重、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
• 二、测斜面的机械效率 • 1.实验原理η= • 2.实验方法: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和 __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测出________,用弹 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物块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 则W有=Gh,W额=fs(f是物块与斜面之间的摩擦 力),W总=Fs=Gh+fs。 • 3.探究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时,需 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2.杠杆种类:省力杠杆,动力臂 l1________阻力臂 l2, 优点是________;费力杠杆,l1________l2,优点是________; 等臂杠杆,l1________l2,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滑轮 3 . 定 滑 轮 : 轴 固 定 不 动 的 滑 轮 叫 ________ , 其 特 点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质是一个 ________ 杠 杆。
• 【例】(2012,武汉)如图所示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 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 (1)实验器材有木块、铁块、垫块、各处粗糙程度 相同的长木板、弹簧测力计各一个,砝码若干, 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 (2)实验时某同学在木块或铁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 改变物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斜面 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①该同学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②在第4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1%)。
【解析】要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必须知道斜面的长与高,所以需要刻度尺;在 1、2两次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块重相同、斜面长相同,但物块上升的高度不 同,即改变了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机械效率不同,这说明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 倾斜程度有关;在2、3两次实验中,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只是改变了物块重,斜面的 机械效率相同,这说明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块重无关;在3、4两次实验中,保证了物块 重以及斜面的倾斜程度不变,只是改变了斜面的光滑程度,斜面的机械效率不同,这是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在第四次实验中,W有用=Gh= W有用 5.0 N×0.35 m=1.75 J,W总=FL=3.1 N×0.80 m=2.48 J,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 W总 1.75 J =2.48 J≈0.71=71% 【答案】(1)刻度尺 (2)①接触面粗糙程度 物块重 斜面倾斜程度 ②71%
了测量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第3题图
• 4.(2013,眉山)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吊运建筑材料。 某次将总重G为4000 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10 m的楼上, 用时40 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50 W。求 在此过程中: • (1)拉力F做功多少? • (2)拉力F的大小为多少? •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 4.常见几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种类 非理想情况(考虑机械自重及摩 擦) 1 F= (G物+G动) n G 物h G 物 G物 η = = = Fs nF G物+G动 考虑G动、绳重与摩擦 G物h G物 η = = Fs nF
杠杆 Gh η= Fs
斜面 Gh η= FL
滑轮 考虑G动,不考虑绳重与摩擦, W额=G动·h
– 1.(2013,陕西)如图所示的起重机将重为6×103 N的货物 匀速提升10 m,它的电动机做功1.25×105 J,起重机匀速 提升货物做的有用功为 1.6×104J ,机械效率为 48% 。对于 实际机械,机械效率总小于100%的原因是有用功总小于总 功(或机械总要做额外功)。
• 2.(2012,芜湖)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 N 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 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D) •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