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地区落实惠农补贴政策的调查与思考

合集下载

惠农政策调研报告(精选6篇)

惠农政策调研报告(精选6篇)

惠农政策调研报告(精选6篇)惠农政策篇1自20xx年以来,为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党中央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连续下发了10个涉农1号文件,全方位的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同时配套大量的项目资金,直接反哺“三农”,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认真宣传好、落实好、执行好这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仅是贯彻党中央亲民爱民之举的政治任务,也是抓机遇、促发展,加快改善我县民生事业的现实举措。

为此,近期由县纪委牵头,县农工部、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参与,对我县落实十个中央1号文件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执行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我部在积极参与检查的同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力求进一步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促进此项工作的规范稳步推进。

一、基本情况从检查调研的情况来看,负责惠农政策落实的县直相关部门,通过多年的工作运转开展,已经形成了程序化、规范化、日常化的长期运作机制,主要体现在“四个到位”。

一是领导认识到位。

各部门坚持把惠农政策落实作为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其它业务中心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明确分工、强化责任,确保了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二是措施落实到位。

本次检查调研的十余个单位,涉及的政策资金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各部门都能结合工作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准确、高效、便民,无论是量大面广的农业直补、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还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新农合、新农保的扩面覆盖,都有创新亮点,走在全市前列。

三是工作程序到位。

通过广泛宣传,把上级政策精神原原本本传达给农民。

实行公示制度,使政策的执行与操作公开化、透明化。

利用“一折通”,减少中转环节,实现惠民资金与农民群众的无缝对接。

四是检查监管到位。

对惠民资金严格执行“六不准”制度,即不准擅自改动明白卡、不准抵扣其他收费、不准截留挪用、不准拖延兑付时间、不准增加农民负担、不准虚列套取,同时对项目资金经常性检查审计,严肃查处涉农项目资金违纪违规行为,确保了整体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范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1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投入“三农”工作的资金不断加大,惠农资金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补助补贴覆盖面越来越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

但在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

一、存在问题1.政策宣传不深入。

惠农政策的项目较多,农民群众知晓率还不高,在少数地方还出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不知道的问题。

个别村组干部还存在落实惠农政策上不公开,不公正,不负责,项目落实不透明等问题。

在村务公开栏几乎没有公布惠农政策,只有享受户和区、乡主管部门知道,广大农民群众和不是主管部门的都不太清楚。

村干部在宣传时,只是对家族、亲戚朋友个别讲,暗箱操作。

如贫困生“两免一补”,大多数是让村组干部家族、亲戚朋友的学生得到。

2.贯彻落实有偏差。

由于村组干部素质、精力等因素,导致农村低保、民政救助、扶贫对象、种粮直补和良种补贴等项目录入的基础信息资料部分失真,扶持救助对象定位不准。

种粮直补没有实现应补尽补,甚致部分资金使用不规范,长期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的、土地承包权转让的、承包者没有耕种的仍然在享受种粮直补政策。

在实施新农合医疗政策上,部分乡镇卫生院管理较差,医生素质较低,服务意思淡薄,重收费现象较突出,导致农民主动参保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农民是村组干部垫支参保,甚至有垫支上万元的。

3.预算标准不一致。

同类工程预算定额标准不一致,项目推进矛盾突出。

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乡镇、同一整合区域,实施同类型工程建设质量标准一致,但投资标准不一致,并且有的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差距还比较大,如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京福高铁”建设征地,过境各乡镇甚至同一个乡镇的相邻村组征地标准就不同,造成在推进过程中矛盾突出。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简易版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简易版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简易版《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简易版》一、调研背景为了解我国农村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深入了解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困难,我们组织了一次惠农政策落实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农村地区政策宣传、政策落地情况以及农民对政策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等方面。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选择了几个农村地区作为调研样本,对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农业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三、调研结果1.政策宣传情况调研结果显示,政府在农村地区对惠农政策的宣传还存在一定差距。

约有60%的农民表示对政策宣传了解较少或不了解,50%的农民表示政府宣传方式不够多样化,没有覆盖到每个农村地区。

2.政策落地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地区政策的落地情况良好。

80%的农民表示政府在农村地区实施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比如农业补贴、土地承包等。

但也有约40%的农民表示政策不够及时,效果不明显,希望政府能够更加关注农民的实际需求。

3.农民对政策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调研结果显示,农民对政策的认知程度整体较低,仅有30%的农民表示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

同时,农民对政策的满意度也较低,只有20%的农民表示对政策满意。

主要原因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政策对农民实际需求的适应性不强。

四、调研总结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我们认为惠农政策在农村地区的落实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政府在政策宣传方面需要加强,提高农民对政策的认知度。

同时,政府需要进一步改进政策落地的方式和速度,更好地照顾到农民的实际需求,提高政策的实效性和满意度。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政策宣传的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如广播、电视、网络等,覆盖到每个农村地区。

政府应该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了解实际需求,提高政策对农民的适应性。

此外,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发展水平,为政策的落地提供更好的条件。

总之,政府应该将惠农政策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通过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和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更好地惠及农民,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思考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思考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思考惠农补贴政策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旨在帮助农民提高收入、保障农村稳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然而,目前的惠农补贴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完善和改进。

首先,完善惠农补贴政策需要注重因地制宜。

中国农村地区的差异很大,不同地区面临的发展问题不同,因此惠农补贴政策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

例如,有些地区主要依靠农业,应该重点支持农业生产;而有些地区农村经济多元化,政策应该鼓励发展农村产业和农村旅游等。

其次,完善惠农补贴政策需要加大对农民职业培训的支持。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农民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免费或低费用的培训课程,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农民参与技术培训和学习,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再次,完善惠农补贴政策需要解决农产品销售和流通问题。

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一直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支持。

可以通过设立农产品流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电商和建设合理的物流网络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

此外,完善惠农补贴政策还需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可以通过修建农村道路、改善农村水电供应条件、提升农村通讯网络等方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条件。

最后,完善惠农补贴政策需要加强对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

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贷款、优惠税收和技术支持等方式,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农业合作社的培育和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而言之,完善惠农补贴政策需要注重因地制宜、加大对农民职业培训的支持、解决农产品销售和流通问题、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加强对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

关于落实惠农政策的调研报告

关于落实惠农政策的调研报告

关于落实惠农政策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地区的农民生活状况和惠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我们专门开展了一项针对农村地区的调研工作。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地区是否有效地落实了惠农政策,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意见,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二、调研方法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地区的居民进行访谈和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农民对惠农政策的认知程度、政策执行效果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三、调研结果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惠农政策在农村地区的推行效果良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农民普遍对政府的扶持政策持有积极态度,并且能够通过惠农政策获得实惠。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80%的农民认为他们收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50%的农民表示收入提高明显。

具体来说,政府实施的减税政策是惠农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超过70%的农民受益于减税政策。

农民纷纷表示,减税政策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为农业生产和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除了减税政策,政府还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农业补贴等方式,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超过60%的农民获得了政府提供的技术培训,使他们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提高。

同时,一部分农民也得到了政府的农业补贴,进一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然而,我们也发现在惠农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农民对惠农政策的宣传不够到位,导致一些农民不了解政策内容,无法及时申请相关补贴和扶持。

第二,政府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管理和监督不力的问题,导致一部分惠农政策不能真正落实到农民身上。

第三,一些农民提出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市场开拓的需求,希望政府在这方面加大投入。

四、建议和改进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意见:1.加强政策宣传。

政府应加大对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向农民普及政策内容和申请方法,让更多的农民受益于惠农政策。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

【篇一】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投入“三农”工作的资金不断加大,惠农资金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补助补贴覆盖面越来越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

但在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

一、存在问题1.政策宣传不深入。

惠农政策的项目较多,农民群众知晓率还不高,在少数地方还出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不知道的问题。

个别村组干部还存在落实惠农政策上不公开,不公正,不负责,项目落实不透明等问题。

在村务公开栏几乎没有公布惠农政策,只有享受户和区、乡主管部门知道,广大农民群众和不是主管部门的都不太清楚。

村干部在宣传时,只是对家族、亲戚朋友个别讲,暗箱操作。

如贫困生“两免一补”,大多数是让村组干部家族、亲戚朋友的学生得到。

2.贯彻落实有偏差。

由于村组干部素质、精力等因素,导致农村低保、民政救助、扶贫对象、种粮直补和良种补贴等项目录入的基础信息资料部分失真,扶持救助对象定位不准。

种粮直补没有实现应补尽补,甚致部分资金使用不规范,长期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的、土地承包权转让的、承包者没有耕种的仍然在享受种粮直补政策。

在实施新农合医疗政策上,部分乡镇卫生院管理较差,医生素质较低,服务意思淡薄,重收费现象较突出,导致农民主动参保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农民是村组干部垫支参保,甚至有垫支上万元的。

3.预算标准不一致。

同类工程预算定额标准不一致,项目推进矛盾突出。

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乡镇、同一整合区域,实施同类型工程建设质量标准一致,但投资标准不一致,并且有的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差距还比较大,如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京福高铁”建设征地,过境各乡镇甚至同一个乡镇的相邻村组征地标准就不同,造成在推进过程中矛盾突出。

4.资金监管不严格。

在工作中,受人力和经费限制,部分惠农政策资金监管力度不够,出现有的政策资金监管失控,违规违纪较突出。

在种粮直补上,部分乡镇的村社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将农户种粮直补款扣去抵交医保费、村公路建设集资款等。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思考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思考

政策效果评估
01
02
03
促进农业生产
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有 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 展。
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补贴政策的实施,农 民的收入得到了有效保障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不 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多 元化发展。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增加补贴项目
为了更好地支持农业发展,政府可以 增加补贴项目,覆盖更多领域和环节 ,如农业科技研发、农业保险、农业 贷款等。
提高补贴资金投入
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
加大对惠农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提 高农民对政策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同 时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农民应用补贴 资金的能力和水平。
加大对农业补贴的资金投入,确保补 贴资金充足,能够发挥对农业发展的 引导和扶持作用。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思考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
• 引言 • 惠农补贴政策现状分析 •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建议 • 政策实施保障措施探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1 2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经 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惠农政策的重要性
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政策 ,包括补贴政策。
提高补贴标准与公平性
调整补贴标准
根据农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调整 补贴标准,确保补贴金额合理、 公平,能够真正满足农民的生产
和生活需求。
建立动态补贴机制
根据物价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建 立动态补贴机制,确保补贴金额与 农民收入增长同步,保障农民基本 生活需求。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若干思考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若干思考
信息透明度不够
农民对于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申请流程、发放方式等信息了解不足,导致政策 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04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建议
提高补贴标准,优化补贴结构
总结词
提高补贴标准,优化补贴结构是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重要措 施。
详细描述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各项惠农补贴的标准,使农 民获得更多的实惠。同时,应优化补贴结构,根据农业发展 和农民实际需求调整补贴项目和额度,提高补贴的针对性和政策的协调配合 问题,以实现政策效益的 最大化。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
初步探索阶段
01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农业补贴政策,以增加农民收入
和促进农业发展。
逐步完善阶段
02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逐步完善了农业补贴政策,包
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
全面实施阶段
03
2004年以来,我国全面实施了惠农补贴政策,覆盖范围不断扩
惠农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 粮积极性,为我国粮食安全提
供了有力保障。
03
惠农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补贴标准不合理
补贴标准过低
当前惠农补贴标准可能不足以满足农 民的生产需求,无法有效激励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
补贴标准过高
另一方面,如果补贴标准过高,也可 能导致资源浪费和市场扭曲,影响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惠农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 题,需要不断完善。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通过对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和存 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政策的 建议,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问题

关于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吴飙2010年04月07日11:3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十五”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给农民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赢得了亿万农民的衷心拥护。

如何把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主要指国家发放的各项补贴)真正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惠农政策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支撑作用,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是摆在当前各级政府面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实施的基本情况1、对农民补贴的类别繁多。

当前,我国实施的惠农补贴涉及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移民、灾损、农机、日用品、新农村、就业培训等,种类达80多种。

以笔者所在县为例,农民享受到的补贴大体可分以下几类:一是农业生产类补贴。

包括种粮直接补贴、水稻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油菜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生态公益林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

二是社会保障类补贴。

包括农业综合(水稻)保险、能繁母猪养殖补助资金、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农户住房保险补贴等。

三是救灾救助类补贴。

主要包括各种救灾、救济类补贴。

四是设施建设类补贴。

主要包括农村公路建设补贴、农村能源(沼气池)建设财政扶贫补助、农村人饮工程补贴、农网改造补贴等。

五是特定群体类补贴。

主要包括计生补贴、移民补贴、教育补贴、退伍军人补贴、农村低保及五保补贴等。

六是日用商品类补贴。

包括国家今年开始实施的“家电下乡”中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洗衣机、摩托车、热水器、电脑等指定家电品种的补贴。

2、对农民补贴的兑付方式多样。

据调查统计,目前国家实施的惠农补贴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发放:一是通过“一折(卡)通”到户。

在落实好补贴对象的基础上,通过农村信用社,将补贴资金直接打进农户个人存折帐户。

目前大部分补贴,均通过此种方式发放到户。

二是部门审核发放。

从村(居)委会→乡镇政府→县直相关部门逐级上报名单,由县直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后,再直接将资金发放到对象手中。

对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 12页)(免费下载优秀版)

对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 12页)(免费下载优秀版)

二、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多头多次发放,造成部门发放成本和农民领取成本高。

由于各项惠农补贴的性质不同,管理的单位也不同,如财政部门负责粮补、退耕还林、能繁母猪、油料、“家电下乡”等补贴,计生部门负责计生奖励补贴,民政部门负责低保、救助补助,卫生部门负责医疗补贴等。

各项补贴发放的依据、要求各不相同,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补一发”,部门多头多次发放、农民多次领取的情况,这就带来了发放成本过高和领取成本不经济的问题。

如一季度粮食直补尚未发放完毕,二季度要开始发放农资综合补贴,三季度又要发放水稻良种补贴,这些补贴的发放都要经过政策宣传、打表造册、数据录入、张贴公示、核拨划款等一系列环节,相关部门及乡镇、村组干部常年就在无休止的宣传、发放各种补贴中。

特别是山区非粮食主产区,粮食直补一户仅几十元钱。

随着农村金融网点的压缩,部分偏远乡镇的农民补贴要到所在片区的中心乡镇农村信用社领取,补贴还不够往返一趟的路费。

与此同时,多头管理带来的多头检查,又增加了基层的行政成本。

2、经济利益驱使,使得个别优惠政策变相成了某些部门、企业的优惠政策。

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为了提高农民参合率,不同程度地实行行政干预,增加了乡镇行政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这种行政干预,在逼着农民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也挫伤了农户的参合积极性。

同时,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定,农民看病、报销只能在本乡镇村级医疗点、卫生院、县级定点医疗机构。

到上一级医院就医,必须要医院出具转院证明,否则也不予报销。

这一规定,忽视了在外务工农民和处于边远贫穷的行政交界地区农户享受政策问题。

如笔者所调研的乡镇,辖19个行政村(居委会),其中有八个行政村距离本镇中心医院20来公里,到周边县的距离才十来公里,农民在医治一般的伤风感冒所花的路费比看病钱还贵,肯定不愿意跑到几十公里以外医治。

同时因为生存条件的恶劣,部分边远乡镇有30—40%的农民在外务工,他们生病住院不可能跑回来就医。

对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认识与思考(五篇)

对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认识与思考(五篇)

对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认识与思考(五篇)第一篇:对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认识与思考对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认识与思考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我国实施了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利民工程,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自国家实行粮食补贴政策以来,改变了过去对农民多“取”少“予”或只“取”不“予”的分配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自2004年国家实行粮食补贴政策以来,本人一直在基层财政所工作,直接与农民打交道,是国家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亲历者,在这九年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执行中,本人经常开会、进村入户询问、调查了解、重点走访、调解矛盾、迎接检查,对国家财政惠农补贴政策有一些认识与思考,就国家财政惠农补贴政策存在的不足与建议谈一谈本人的观点。

一、财政惠农补贴政策存在的不足不可否认,粮食直补政策是好的,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积极成效,但用“鼓励农民种粮,增加粮食产量和粮农收入”的政策目标来衡量,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土地流转渐濒繁,惠农政策补贴享受主体不明确由于外出打工人数较多,一些农民把耕地转给其他农户,经营权发生转移,但承包权并没变化,领取补贴款的仍是耕地转出户,形成真正种粮的农户没有得到补贴,而有地没种粮的农户却得到了补贴。

我们的做法是谁承包土地,惠农补贴就发放给谁,这样存在着实际种植户上访的现象。

一是补贴范围界定困难。

粮食直补基于国家粮食安全考虑,通过补贴的形式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在实际操作中,“种粮补贴”变成“土地补贴”。

按理应以实际粮食种植面积为准对农民补贴,因为粮食种植面积是个动态的数据,核实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按计税面积进行粮食直补容易操作,却没有考虑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总量变化的事实,出于种种原因,有的村有部分闲散地没有统计在计税土地范围内。

农村税费改革后,这部分土地大部分都承包给了农民用于粮食种植,承包户向村集体上交承包费,应该属于补贴范围,但是上级认为这部分承包土地不属于计税土地不能享受粮食直补,这样做显然对种粮农民不公平,补贴受益者与实际种粮者脱节,“凭地领钱”这种直补方式违背粮食直补政策的初衷,没有充分体现国家对种粮补贴的精神。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思考(2)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思考(2)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思考(2)(二)补贴资金细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效果有限。

按照目前的补贴标准,国家给予农民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总量加起来非常大,但分散到人后,平均每人补贴只有100余元,相对于近年来飞涨的农资价格、逐年增加的人工成本,意味着农民投入成本增加、收益下降,从而使得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或收益大打折扣。

补贴资金对个体农户的补偿作用非常有限,鼓励农民种粮的政策效应不是很明显。

(三)强农惠农资金量太分散,管理难度高。

部分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差,跟踪管理不到位。

由于管理难度大,一些投到项目上的资金未能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项目未能取得预期收益。

部分补贴资金在拨付时,存在农户虚报冒领骗取资金等问题。

(四)政策设计存在缺陷。

部分强农惠农政策设计过于复杂,限制条件多,实施难度较大,一些技术性指标难以简便、科学认定。

比如“能繁母猪保险费补贴”政策,“能繁母猪”的数量很难准确核实,导致实际操作中易引发矛盾。

另外,还存在上级部门对政策实施的要求与现实操作不相符的情况。

(五)落实政策的行政成本较高。

为保证每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县、镇两级政府都需要层层部署,组织人员抓落实,召开会议、转发文件、制作宣传资料、编制账卡表册、核实面积、协调纠纷等,每一项工作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相应增加了行政运行成本。

四、几点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划协调。

从政策制定层面,抓紧研究科学、合理的项目设置和资金整合措施,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专项资金进行归并整合;同时,探索建立涉农部门沟通协调及监管机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避免资金使用管理重复交叉和相互脱节,防止资金监管的缺位。

在具体落实层面,由财政局、发改局、农业局、审计局、监察局等涉农单位和监督单位组成领导小组。

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建设规划,提出年度支农投资的安排原则和使用方向,具体负责涉农资金的整合和协调工作,搞好各项目之间的衔接工作,解决涉农投资中的难点问题,汇总编制年度政府支农投资指南,实现全县一盘棋。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扶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这些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奉献智慧。

二、调查方法及范围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法,范围涵盖了全国各地的农村地区。

共计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并与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政策的实施情况。

三、惠农政策落地情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惠农政策在农村地区的落地情况良好。

其中,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明显,近60%的受访者表示收入有所增加;农产品价格保持稳定,大部分农民表示满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得到改善。

惠农政策的实施得到了农民的普遍认可和支持。

四、问题与挑战尽管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较好,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差距较大,惠农政策的实际效果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一些偏远地区仍然面临贫困和基础设施短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其次,农村居民对政策的了解和知晓度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并不知晓政府的优惠政策,需要加强宣传和发布渠道。

此外,一些农村干部在落实政策时存在着主观认识不足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监督。

五、改进方向为了进一步提高惠农政策的落实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方向:首先,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村居民广泛传播政策信息,提高知晓度。

其次,要注重贫困地区的支持,加大对偏远地区的扶持力度,确保政策落地效果的均衡。

此外,要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政策的认识和工作能力。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六、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总体来看是较好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我们建议政府积极改进政策执行的方式和方法,加大支持力度,并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确保政策能够落地落实。

关于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引言: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因此,国家一直重视农业发展,通过制定并实施惠农政策,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环境。

然而,惠农政策的落地并不容易,实际执行情况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调查结果:为了了解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情况,我在农村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一些惠农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存在以下问题:问题1:信息传递不畅通。

一些农民表示,并没有充分了解到国家的惠农政策,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政策。

他们表示,政府在宣传政策时需要通过更多的渠道和方式,比如广播、电视等,来提高农民对政策的知晓度。

问题2:政策执行不严格。

有农民反映,尽管政策规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耐心不够、态度不好的情况。

政府工作人员在实施政策时需要更加细致入微,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执行,确保农民真正受益。

问题3:资金使用不透明。

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对政府使用的资金流向表示质疑。

他们认为,政府在实施惠农政策时需要更加透明,公开资金使用情况,让农民更加信任并支持政策。

问题4:政策的可持续性。

有些农民表示,政府的惠农政策往往只是短期性的,没有长远规划和措施。

他们认为,政府需要更好地考虑到农民的实际需求,制定更加长期和可持续的政策措施,确保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长期受益。

问题5:缺乏技术支持。

一些农民反映,政府在实施惠农政策时忽视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他们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惠农政策的目标。

思考与建议:通过对国家惠农政策在基层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信息传递、政策执行、资金使用、可持续性和技术支持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建议1:加强政策宣传。

政府应该通过宣传渠道多元化,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社交媒体等,让农民充分了解到国家的惠农政策,并且解释政策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式,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关于惠农政策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惠农政策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惠农政策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惠农政策是指国家为农村提供的各种扶持政策和补贴资金,旨在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然而,近年来有关惠农政策补贴资金的问题层出不穷,如农户未能及时领取补贴、资金被挪用或浪费等,因此有必要开展调查,了解惠农政策补贴资金的落实情况。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惠农政策补贴资金的具体落实情况,探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惠农政策的实施。

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受访者农户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2.实地调研:前往部分农村地区,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惠农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

3.数据分析:收集、整理和统计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四、调查结果1.补贴资金的领取情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农户表示有了解到有关惠农政策的补贴资金,但只有不到50%的农户成功领取到相应的补贴。

其中,主要原因有:a)流程复杂:近三分之一的农户反映补贴领取的流程繁琐,需要提交大量公文材料,造成了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b)信息不畅:约有四分之一的农户反映对于补贴政策的知晓渠道不足,导致他们无法及时了解到相关政策。

2.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近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农村惠农政策补贴资金的使用透明度不高,主要原因如下:a)缺乏监管:大部分农户反映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监管和公示的环节,无法有效了解每一笔补贴资金的去向。

b)资金分配不公:少数农户反映资金分配过程存在不公平现象,个别称有权势人士或官员在资金分配上存有不公。

3.惠农政策的实际效果虽然绝大多数农户认为惠农政策对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帮助,但也有不少农户提到实际效果不如预期,原因主要体现在:a)资金不足:多数农户认为政府补贴资金数额不足以满足农村农民的需求,难以产生显著的改变。

b)扶持力度不够:部分农户反映政府的扶持政策不够具体,未能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五、建议和对策1.改善落实机制:政府应当简化补贴领取的流程,减少农户的办事成本,提高补贴资金的发放效率。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若干思考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若干思考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若干思 考
2023-11-01
目录
• 政策背景及现状 • 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 完善政策的措施 • 落实政策的建议
01
政策背景及现状
惠农补贴政策的意义
01
02
03
保障粮食安全
通过给予农民补贴,可以 增加农民的收入,激发他 们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从 而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促进农村发展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避免政策落实过程中 的重复工作和推诿扯皮现象,确保政策落实的 连贯性和高效性。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知度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惠农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广大农民了解 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申请流程。
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惠农补贴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向农民宣传和解释政策 。
02 03
补贴效率有待提高
尽管补贴政策在不断完善,但补贴的效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有些地方存在补贴发放不及时、补贴金额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政策 的效果。
补贴政策需要进一步差异化
目前的惠农补贴政策对所有农民都是一样的,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 不同作物、不同生产规模等因素对农民收益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 差异化补贴政策,提高补贴的精准度和效果。
建立反馈机制
农民可以通过信息公开平台对补贴政策提出建议和意见,相关部门 应该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回复和处理农民的问题和诉求。
04
落实政策的建议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农业、财政、审计等相 关部门参与的惠农补贴政策落实领导小组,明 确各方责任分工,确保政策有效推进。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 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政策落实的每一个 环节都有人负责。

当前惠农补贴发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初探

当前惠农补贴发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初探

当前惠农补贴发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初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前我国的农村地区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措施以支持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惠农补贴政策作为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之一,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实施。

随着惠农补贴政策的不断深化和推广,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为了更好地理解当前惠农补贴发放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途径,本文将对此展开初步探讨。

现行农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缺乏精准性的发放问题。

虽然政府出台了各种细化的规定和标准,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打黑拖欠等现象的存在,导致补贴并未真正惠及到最需要支持的农民。

农补发放中存在的腐败问题也成为当前的一大隐患,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存在着变相扣留、挪用和滥用农补资金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权益。

有必要对当前的惠农补贴政策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改进这些存在的问题。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推进农补政策的精准发放,将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举措。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农补政策问题的关注,促使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改进现状。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当前惠农补贴发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能够解决目前补贴发放中存在的精准性不足和腐败问题。

通过研究,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促进当前农村补贴政策的改进和完善,确保农民能够真正受益于这项政策,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后续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为优化农村补贴发放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农民是我国的重要基础群体,他们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普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政府为了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补贴政策。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思考(3)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思考(3)

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思考(3)一、惠农直补政策效应的基本情况从我们调研的几个乡镇来看,中央惠农直补资金在基层的发放总体上比较规范,资金到位也比较及时,惠农直补政策在农村的效应已经显现,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回升。

农民群众普遍反映,现在政策好,种田不用交税,还能享受各类补贴,农民群众从内心深处感谢党的惠农直补政策。

(1)通过发挥惠农政策的导向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干群关系的改善。

实行惠农直补政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从“取”向“予”的转变。

通过落实中央的惠农政策,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从心底里体会到了中央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关注与关,使“农村真苦、农民真穷、农业真危险”不再成为现实,因而这一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干群矛盾,改善了党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2)通过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粮食直补资金的落实,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

据我们对3个乡镇近几年来的粮食生产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粮食产量从2017年开始到2017的10个年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惠农直补政策的落实,直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3个乡镇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393元,比上年增加1462元,增长13%。

二、当前惠农直补政策制度层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次调研,我们主要对制约惠农直补政策效应发挥的制度层而上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一些补贴项目补贴的标准偏低,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

一是粮食补贴的标准偏低。

四项粮食补贴,除农机具购置补贴据实核发以外,三项补贴均按照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每亩为194元左右,只相当于农民外出务工一天的收入。

尽管粮食补贴确实增加了种粮农民的收入,但对于一个普通农户和一个具有完全劳动能力的农民来说,通过政策补贴可以增加的年度收入比较微薄,加之目前人力成本普遍大幅上升,农业种植成本居高不下,相比之下,种植粮食获得的比较效益不高。

探讨乡镇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

探讨乡镇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

探讨乡镇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加剧,乡村地区的农业经济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其中乡镇财政惠农补贴政策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探讨乡镇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乡镇财政惠农补贴政策是指在乡镇政府的财政预算中,专门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

这些补贴主要包括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补贴、农村土地扶持补贴等等。

从全国范围来看,乡镇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比较好。

以河北省为例,2019年该省共落实了4.91亿元的乡镇财政惠农补贴,支持了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升。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区也有所体现。

二、问题分析虽然乡镇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比较好,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区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乡镇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这在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尤其明显。

其次,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乡镇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资金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

一些地区的农业产值比较高,但得到的补贴比较少;而一些地区的农业产值并不高,却得到了比较多的补贴。

第三,一些地方政府存在“花钱不出力”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即使有了补贴政策,农民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

三、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使乡镇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效果更加明显。

其次,建立合理的资金分配机制,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能够真正惠及到需要的农民。

第三,加强对乡镇财政惠农补贴政策的监管,确保政策的落实和效果。

最后,加强政策宣传和农民教育,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使用率,让更多的农民和农业企业能够从中获益。

四、结论乡镇财政惠农补贴政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落实情况在全国范围来看比较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贫困地区落实惠农补贴政策的调查与思考惠农补贴政策是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国家相继实施了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家电下乡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政策。

惠农补贴让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因此发生了明显变化。

笔者对国家级贫困县桑植县的惠农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必要的调查,了解到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稳妥地加以解决和完善。

一、实施惠农补贴政策取得的成效(一)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农民负担得到减轻。

随着惠农补贴项目不断增加,补贴标准逐年提高,农民收入也得到增加。

据调查,桑植县共有农业人口37.35万人,自2008年至2011年,县财政共拨付发放强农惠农资金9.92亿元。

从取消农业税到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这些补贴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让他们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

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新农合补贴有效的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困难学生生活补贴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危房改造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政策的实施,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自实施种粮补贴以来,农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与支持,坚定了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心。

通过推广优良新品种,粮食单产水平明显提高。

近年来,农资价格逐年上涨,致使农资购买力有所下降,农资综合直补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农民购买农资的困难;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实施,导致农民申请补贴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高涨,促进了农业机械装备总量的增加和农机结构的优化,推进了全县农机化作业水平提高,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同时,鼓励农户对水源较为充足、地势比较平坦的田地进行复耕,引导农村耕地合理流转,有效促进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实现粮食连片种植,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确保粮食生产稳定。

惠农补贴资金犹如一剂“良药”,稳定了粮农的情绪,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种粮积极性,“家里有粮,心中不慌”,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三)党干群关系有所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和政府的形象得到了有效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笔者在基层调查时,亲身感受了农民对补贴政策的赞许,当得知我们是专程调查惠农补贴政策是否执行到位,各项补贴是否如数发放时,农民们无不感叹党的政策好,正如有位农民所说:“不用交税还给发钱,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的好事,搁在以往想都不敢想。

”二、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一)补贴项目繁多,执行任务重。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各种补贴项目逐年增多,补贴标准也不断提高。

据统计,2008年至2011年,全县发放各种惠农补贴共10大类60多种项目,涉及到财政、民政、计生、农业、农机、林业、卫生等多个部门。

由于惠农补贴项目多,缺乏统一规范管理,无形中增添了基层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尤其是资金来源渠道不同,发放时间不统一,有的是年初,有的是年中,有的是年末,甚至每个年度发放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调查发现,很多农户因补贴种类繁多,不知道是补的是什么钱,也搞不清哪项是多少钱。

因补贴的发放次数多、工作量大,而乡镇财政所和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一直较少,造成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据统计,全县39个乡镇(场)财政所工作人员仅有100人,另外从各单位临时抽调有44人;而乡镇农村信用社职工仅175人,发放惠农补贴仅仅是其工作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肩负着其他大量的工作。

惠农补贴每个项目、每一分钱的发放,财政所都要从基础资料的搜集到编制发放清册,再到张榜公布,再进行清册审核,最后将资金打入涉农存折,多种补贴都要经过如此繁多的程序,加上各种临时性补贴的发放,无形中加重了涉农会计的工作量,财政所工作人员本来就少,在工作中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也将会影响工作质量。

(二)补贴涉及面广,审核难度大。

惠农补贴大部分是由基层站所造册,乡镇财政所据册将钱打入农户的账户。

而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补贴都是根据面积发放的,由于这些补贴涉及的面积广,基层站所工作人员不可能到丘块进行实地丈量,因而很难将面积真正落到实处,大部分面积数的统计主要是依靠村干部来完成的,一是凭村干部的估算,二是由农民自己申报,有的村组干部就直接按往年的计税面积上报。

类似粮食直补都是以土地面积为基数进行补贴的,与生不生产粮食无关,有的农户将田土承包给别人种粮,但种粮人却并没有得到种粮补贴;有些人干脆抛荒外出打工,可仍然享受着种粮补贴。

导致一些地方产生“得而不种”的现象,达不到推动粮食生产的直接效果。

家电下乡补贴、新农合补贴也同样存在审核难的问题,有些城镇居民或国家工作人员借用别人的农业户口本,用别人的姓名买家电或住院,然后享受国家的惠农补贴政策,而经办人又难以核实身份,不免让一些投机分子钻了空子。

桑植县在近年来进行的退耕还林补贴清理中,共查出虚报冒领补贴问题6个,涉及资金137万多元。

(三)补贴程序繁琐,运行成本高。

各种补贴发放的程序多、要求高,大都必须经过“初核、张榜公布、复核、再公布”这样的过程。

每年在核实种植面积阶段,各级组织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由村组先分阶段、分品种层层核实、统计粮食种植面积,将核实的面积统计表上报乡镇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在核实汇总后,分村编制成册并张榜公布,无异议后报上级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审核再转送县级财政部门,由县级财政部门根据种植面积及补贴标准测算出补贴金额,并将补贴资金全额拨付给县信用联社,由信用联社再拨付至乡镇信用社,再由乡镇信用社按照分村到户补贴清册打入农户的存折。

据调查,桑植县财政每年仅用于发放各种惠农补贴的经费就达300多万元,收取、发放新农合要用去300多万元,收取、发放新农保的花费为100多万元,而目前惠农资金发放没有安排专门的工作经费,致使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工作积极性和效率都不高。

再加上补贴项目多,而单种补贴金额又相对较少,多则几百元,少的只有一、二十元甚至是几元,而乡镇信用社都设在集镇上,大部分农民居住地距集镇较远,领取补贴资金时难免耽误工时,有的还要搭上车费,这无疑造成了领取成本偏高。

(四)部分项目收取自筹基金,少数群众对政策存在困惑。

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的实施,为体现农民的参与,需要其缴纳一定数额的基金,中央的政策是原则上自愿缴纳,而地方政府为达到参保率往往与政绩挂钩,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强制性,部分群众没有掌握透政策,因而不愿缴纳,这就形成收缴矛盾。

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取。

我县自2005年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年至2007年个人缴纳部分为10元/人·年,到2009年增至20元/人·年,2011年为30元/人·年,2012年达50元/人·年,随着个人参合基金的逐年上涨,有些群众感到很困惑。

虽然报销比例和额度在不断增长,但部分群众只认为自己缴纳的越来越多,慢慢超出承受能力,有的竟然对此持怀疑态度。

二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取。

由于新农保是新事物、新政策,每人每年缴纳标准暂为100、200、300、400、500元5个等次,有部分群众还在持观望态度,没有参与进来,有的家庭成员多、经济困难,而每人每年至少交100元参保金实在难以担负。

调查了解到,某农户全家有7口人,每年至少要交700元的参保基金,这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另外,新农保基金从16周岁起开始缴纳,至少要缴足15年,年满60周岁才能领取,许多农民对缴纳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对年满60周岁后享受新农保政策的确定性存在顾虑,担心时间长了国家的政策会变,怕交上去的钱打水漂。

三、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几点建议(一)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整体效能。

国家要建立财政支农的长效机制,把已经出台的政策切实用足、用好,给农民的各项补贴要一分不少地落到实处,对两免一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要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和提高补助标准,特别是种粮补贴一定要真正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要将其作为一项持久的、稳定的支农强农政策,并将各种补贴归口到农办或某个综合部门,实行专人专管,努力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政策的整体效能,消除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农民一个稳定的心理预期,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让农民坚信党和政府重视“三农”的政策不会变。

(二)整合补贴种类,以少补免收取。

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数项补贴同时推出,各项补贴的时效性要求很严,加上新农保、新农合等资金的收取,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工作压力大、任务重。

在充分考虑乡镇财政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难度的同时,统筹安排,集中操作,对各项补贴适当进行整合,将几项补贴合并为一项补贴或称粮食补贴,并将要收取的新农合、新农保等参保基金折算在补贴中直接扣除,以少补免收取,一次性完成相关程序,捆绑发放,简化操作程序,减少中间环节,减少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消耗,补贴款的兑现会更加顺畅、简洁,工作效率会更高,也避免单项补贴、各自为战的局面。

同时使广大乡村干部从经常性的资金发放和收取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生产、谋发展。

(三)以投入代补贴,强化基础建设。

国扶县的基础设施大多都比较落后,国家虽然投入了不少资金,但很多项目实施都需要配套资金,大多数偏远山村因苦于没有配套资金而无法实施项目,这也使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调查中发现很多村集体的惠农补贴都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些村集体没有收入,不惜违规向农户集资搞建设,桑植县减负办在农网改造资金清理过程中,就清退了万元用于电网改造的违规集资款。

国家每年在桑植县投入的强农惠农资金近2亿元,如果将这些分散的补贴资金集中,分批次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逐年分批解决不同乡镇的基础设建设,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补贴资金用在刀刃上,避免那些不会经营的农民将闲散的补贴乱花掉甚至用作赌资输掉,让农民得到更多更好的实惠。

(四)加强宣传与监督,建立约束机制。

加大对惠农政策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都明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知道操作程序,避免产生新的误会和矛盾。

要加大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

一切权力只有在有效监督下才能保证“阳光”操作,相关部门应成立监督组,对各种惠农补贴资金的分配、公示和发放工作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各种惠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同时,要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制度,全面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实行工作量化考核责任制,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干部的积极性,夯实组织基础,确保政策的保障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