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化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09058_普通化学教学网教学大纲

09058_普通化学教学网教学大纲

制定改进计划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计 划和措施,明确改进目标和时间表。
持续改进
建立定期评估和改进机制,不断跟踪 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情况,及时发 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实 现教学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22
06
课程特色与创新点
Chapter
2024/1/27
23
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实验设计
根据作业的难度、完成质量、提交时 间等因素进行评分。
2024/1/27
12
期末考试形式及内容
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 时间为2小时。
2024/1/27
考试内容
涵盖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包括化学反应原理、物质 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 动力学、电化学等方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题型分布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计算题等,其中计算题 占比较大。
13
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平时成绩占比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 30%,其中课堂表现占 10%,作业完成情况占 10%,实验报告占10% 。
2024/1/27
期末考试成绩占比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 绩的70%。
总评成绩计算方式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 ×30%+期末考试成绩 ×70%。
14
04
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
Chapter
通过设计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案例分析
引入工业、环保、医学等领域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 的应用。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课外科研、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综合素质。
2024/1/27
24

普通化学课程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普通化学 General Chemistry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48/3(含实验12学时)四、先修课程:无五、课程性质:必修六、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1.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化学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2.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化学与水处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对于自身专业价值的认识;3.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七、适用学科专业给水与排水工程八、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内容】(1)化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2)化学的地位(3)化学的发展史(4)化学与给水排水的关系(5)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6)课程要求与考核【基本要求】(1)了解化学的定义和地位(2)认识化学学科的地位(3)理解化学与给水排水的关系【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对给水与排水工程专业的重要性;难点:化学与给水排水工程的关系。

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6学时)【内容】(1)关于反应热的几个基本概念(2)反应热的测量【(1)(2)用一大节2课时来完成】(3)热力学第一定律(4)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3)(4)用一大节2课时来完成】(5)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5)用一大节2课时来完成】【基本要求】(1)掌握与化学反应热有关的基本概念(2)掌握反应热测量的方法(3)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方法(4)掌握化学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方法【重点与难点】重点:与反应热有关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难点:反应热的测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6学时)【内容】(1)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2)化学反应的判断(3)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及应用(4)反应限度的判据与化学平衡(5)平衡常数和多重平衡规则(6)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7)化学平衡的移动及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8)浓度的影响和反应级数(9)温度的影响和阿仑尼乌斯公式(10)反应的活化能和催化剂【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化学反应的判据(2)掌握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方法(3)理解反应限度的判据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及多重平衡规则(4)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5)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温度、浓度和催化剂对平衡常数的影响【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反应的判据、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反应的判据、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及其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难点: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普通化学B》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B》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B课程教学大纲(General Chemistry B)学时数:32其中: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0学分数:2适用专业:兽医、饲料与动物营养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普通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特别是农林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公共基础课,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建设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以下知识:1.分散系2.化学热力学基础3.化学平衡原理4.化学反应速率5.酸碱反应6.沉淀-溶解反应7.氧化还原反应8.配位化合物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物质化学变化的各种规律、物质的重要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为此结合化学变化的能量关系、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的基本知识,来加深对物质变化规律、各类平衡和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认识,为有关后继课程和专业培养目标打好必要的化学基础。

在内容的安排上是基本化学原理为主。

先从能量变化角度来介绍化学热力学知识,继而从一般的化学动力学知识和平衡原理开始,讲授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基本理论,然后将这些原理、规律和基础知识应用于各类平衡之中加以深化。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在农业生产上遇到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分散系1、了解液体的蒸发过程、理解蒸气压的产生及影响因素2、掌握溶液中物质的组成量度3、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二)化学热力学基础1、了解内能、焓等状态函数的概念2、了解状态函数的变化只决定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与变化的途径无关3、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盖斯定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热化学中的应用4、理解从物质的运动观点来了解熵函数的物理意义5、掌握利用自由能状态函数来研究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三)化学平衡原理1、掌握自由能和化学平衡的关系,应用标准自由能变计算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2、利用自由能函数来加深对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的理解(四)化学反应速率1、了解化学反应速度、基元反应、反应级数等概念。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计划学时:普通化学与实验A64(实验16),普通化学与实验B48(实验8)适用专业:非化学、化工类各专业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反应基本规律1.基本概念:系统、环境、相。

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守恒: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计量方程。

状态和状态函数,热力学能,热和功,热力学第一定律。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定压反应热、定容反应热。

焓与焓变。

3.自发过程,混乱度和熵。

化学反应的ΔrHP和ΔrGP的计算。

吉布斯函数变与反应进行的方向。

4.标准平衡常数KP,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KP与ΔrGP的关系。

多重平衡规则。

化学平衡的移动,吕·查德里原理。

5.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反应速率理论。

活化能、基元反应、反应级数。

质量作用定律和阿伦尼乌斯公式。

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二章溶液与离子平衡1.溶液浓度的几种表示方法。

稀溶液的通性: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拉乌尔定律。

溶液的依数性。

2.单相离子平衡中的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

3.多相离子平衡和溶度积。

多相离子平衡的移动和溶度积规则。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4.一般配合物的组成、分类和命名,配合物中的化学键。

配合物的解离平衡和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配位平衡的移动。

配合物的某些应用,螯合物。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1.氧化和还原,氧化数。

2.原电池的组成和电极反应,电极电势。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

电极电势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中的应用。

吉布斯函数变ΔrG与原电池电动势、ΔrGP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3.电解和金属腐蚀的基本原理。

金属腐蚀的防护。

第四章物质结构基础1.原子结构与周期系: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量子化、波-粒二象性、统计性,波函数和原子轨道、电子云。

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和意义。

s、p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和近似能级图。

核外电子排布式、外层电子构型。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全文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General Chemistry课程编码:总学时:32 实验学时:6 学分:2适用对象:水利类、生态类、土建类、机械及材料类等理工科专业本科生开课单位:理学院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制定时间:2014年9月使用教材与参考书:《普通化学》(第六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2011《大学化学》韩选利,张思敬,张凤云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普通化学实验》,李聚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普通化学》是理工科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结构理论基础、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与工程实际密切有关的重要元素和化合物、新技术、新材料等基本知识。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必要的化学基础,同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化学的发展授课学时: 1基本要求:1-1 大学化学课程简介1-2 化学分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1-3 现代化学的发展1-4 课程学习方法及与专业关系重点:课程学习方法及与专业关系难点:课程学习方法及与专业关系第2章物质结构基础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2-1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量子化、波粒二象性、统计性);2-1 了解波函数、四个量子数和电子云的基本概念;2-3 了解s、p、d 波函数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示意图;2-4 掌握周期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其与周期表的关系;2-5 理解元素按s、p、d (或d、ds)、f分区的情况,原子、离子、分子、金属晶体;2-6了解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等。

重点:四个量子数;原子和离子的电子分布式;核外电子分布与周期系的关系;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原子、离子、分子、金属晶体的特征;晶体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配合物的组成及命名。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普通化学是针对高中学生的一门基础科学课程,旨在介绍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实验操作、工业实践以及科学前沿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及其相关学科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化学术语和基本原理,了解化学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2、熟悉常见的化学反应和实验操作技能,能够进行基本的化学实验。

3、理解化学与生命、环境、材料等学科的交叉应用,了解化学在工农业、医药、能源等领域的作用。

4、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基本理论。

了解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溶液的浓度计算。

理解化学反应和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

2、化学实验操作和技术掌握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能够进行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分光光度分析等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

3、化学应用领域了解化学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理解化学在工农业、医药、能源等领域的作用。

4、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

提高实验数据处理、科学写作和报告撰写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建议1、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演示等,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

2、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亲身体验化学原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注重学科交叉应用的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在各领域的作用和意义。

4、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问题回答等。

2、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等,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普通化学》内容简介及教学大纲.doc

《普通化学》内容简介及教学大纲.doc

《普通化学》内容简介及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普通化学》是药学院、海洋学院、环境与材料学院、土木学院等几个相关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同时也是药学院、海洋学院、环境与材料学院相关专业的基础化学必修课。

它是培养上述各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续化学课程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与《普通化学实验》课相配合,使学生能对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物质结构等化学原理有一个基本认识,为深入学习其它化学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具备高中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的数理基础。

三、教学内容绪论(1学时)1、化学变化的特征2、化学的分支学科3、化学实验的重要性4、回顾史实,瞻望前沿第一章化学热力学(4学时)1、热力学常用术语:体系和环境,状态和状态函数,过程和途径,功,热量,内能。

2、热力学第一定律:恰变,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几种热效应生成焰,溶解焙,水合焙)3、化学反应的方向:最低能量和最大混乱度概念,自由能概念,爛,热力学第二定律, 温度对自由能变化的影响,热力学原理的应用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4学时)1、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2、化学反应机理简介: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3、有效碰撞理论和活化能4、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一质量作用定律和反应级数5、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一阿仑尼乌斯公式6、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第三章化学平衡(5学时)1、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与化学平衡;分压定律2、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3、平衡常数与标准自由能变化的关系4、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5、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压力、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吕查德里原理。

第四章酸碱平衡(3学时)1、强电解质溶液,活度及活度系数2、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3、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盐效应4、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溶液的pH值;酸碱指示剂5、盐类的水解;水解常数;盐溶液的pH值6、酸碱质子理论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3学时)1、溶度积概念,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2、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3、分步沉淀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7学时)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撅念;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2、原电池;电极电势3、标准电极电势:利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及氧化还原方向;根据标准状态的电池电动势求平衡常数;标准电极电势与金属活动顺序的关系;标准电极电势与电离能的关系4、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离子浓度对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介质酸碱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pH值电势图第七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8学时)1、氢光谱;玻尔理论的氢原予模型2、微观离子的运动特点3^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和原子轨道,电子云,径向分布,角度分布,四个量子数4、多电子原子基态的电子层结构: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近似能级图5、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和电子排布6、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族、区的关系7、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第八章分子结构(7学时)1、离子键理论:离子键的形成,离子的特征,离子型化合物2、共价键理论:共价键的本性、特征,价健参数和物理性质3、分子轨道理论:理论要点,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一些规则,M0法处理同核双原予分子和异核双原子分子的实例4、杂化轨道理论:理论要点,s p、s p \ s p "和不等性s p 3及s p " d、s p 3 d,杂化,杂化类型与分子空间类型的关系5、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理论要点,用该理论判断共价分子结构的一些规则6、配位键、金属键的概念7、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第九章配位化合物(4学时)1、配合物的定义、特征、分类和命名2、配合物的组成3、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价健理论四、参考书目1、《普通化学原理》,华彤文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基础无机化学》,尹敬执、申泮文著,人民教育出版杜,19805、《大学普通化学》,傅鹰,人民教育出版杜,19806、《CHEMISTRY—The Central Science)) (Sixth Edition) , BROWN, LEMAY, BURSTEN;1994 by Prentice Hall, Inc.五、学时分配(共48学时) 章次012345678910学时1646638101038。

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

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

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是中国教育部制订的指导化学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1956年制订,1963年和1986年两次修订。

规定:化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和的基础知识,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初步的化学科学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化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制备;化学基本原理,如溶液、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元素化合物知识,如金属、非金属、酸碱盐和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联系等;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计算。

高中必修一化学教学大纲高中化学必修一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物质的分类、元素周期律、碱金属、卤素、硫和氮的氧化物、硅酸盐、氧族元素、氨硝酸盐、金属的冶炼、海水中常见元素、化学中常见的量等基础知识。

具体来说,必修一的教学目标包括:1.让学生了解物质的聚集状态和聚集类型,理解不同聚集状态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掌握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2.通过对碱金属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碱金属的性质,能正确书写其主要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掌握它们的主要性质。

3.让学生通过卤素的学习,了解卤素的原子结构和卤化银的感光性,掌握卤素单质的性质以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了解硅酸盐的组成和分类,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硅酸盐的化学组成和表示方法。

5.了解氧族元素的性质和用途,掌握氧族元素中的氧、硫、硒的非金属性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6.了解氨、硝酸的性质和用途,掌握海水中常见元素的种类以及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7.了解冶炼金属的方法原理和金属冶炼的方法,理解海水中常见元素的种类以及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8.了解海水中资源的分类、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方法,理解海水制取氢氧化钠的方法原理以及其应用。

9.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化学计量及其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表示方法和计算。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参考学时:72 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普通化学是非化学化工类理工科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结构课程,对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宝石与材料工艺学、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普通化学》课程教学。

课程通过对物质结构理论基础、化学动力学、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与工程实际密切有关的重要元素和化合物、新技术、新材料等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化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近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必要的化学基础,能在工程技术中以化学的观点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对一些涉及化学有关的工程技术的实际问题,有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总学时不低于72学时,其中实验24学时。

二. 各章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热化学与能源1.授课内容化学概论;讨论如何用实验方法测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讲授如何从理论上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适当介绍能源中的燃烧。

2. 基本要求了解化学学科对与本专业的关系;了解用弹式热量计测量等容热效应(Qv)的原理,熟悉Qp 的实验计算法,了解状态函数的意义,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焓变的关系;了解Qv与化学反应的内能的关系;初步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Hmθ)的近似计算,适当了解能源中的燃料燃烧反应的热效应。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1.讲授内容讲授并介绍反应进行的方向,程度和速率,并适当介绍大气污染及防治。

2.基本要求了解化应中的熵变及吉布斯函数变在一般条件下的意义;初步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rGmθ)的近似计算;能应用△rGm或△rGmθ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理解标准平衡常数(Kθ)的意义及其与△rGmθ的关系,并初步掌握有关计算;理解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元素反应的影响;了解浓度,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了解基元反应和反应级数概念;能用阿仑尼乌斯公式进行初步计算;能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说明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元素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环境化学元素中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

(完整版)《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普通化学、材料物理、必修、3学分(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课程简介:普通化学课程主要讲授化学原理,包括气体和液体的基本定律,热化学和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平衡(包括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及其在容量分析中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原子的电子结构,分子结构和理论,晶体结构配位化学以及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仪器分析等基础知识内容。

此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材料、化学、化工、药学、轻工、纺织、环境、冶金地质等有关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因此它是培养上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后继材料、化学及其它课程打下基础.目标与任务:《普通化学》是一般工科学生大学阶段唯一的化学必修课,因此本课程介绍学生所应具备的化学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与化学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科技前沿发展、学科渗透交叉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化学素质和知识水平,建立化学的思维方式,增加用化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材料领域研究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先修课:高中化学;高中物理;高中数学后续相关课程:材料科学基础;陶瓷材料;功能材料;物理化学;固体化学(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参考书:1、张淑民著:《无机化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2、华彤文主编:《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普通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介绍化学的定义;第二节化学变化的特征;第三节化学的疆域;第四节学习要点,学习方法及课程安排(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共1学时。

第二章气体第一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第二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第三节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第四节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第五节真实气体(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共2学时。

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化学实验实验学时:24 实验学分:1.5课程性质:独立授课实验指导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适用专业:农科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一学期一、课程简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科学。

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方面起着课堂讲授不能替代的作用。

普通化学实验是普通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化学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普通化学实验是学习普通化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等院校农科专业一年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优良的素质,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实验技术,学会正确地使用基本仪器测量实验数据,正确地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掌握一些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和检验方法;进一步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整洁、卫生的良好习惯,巩固和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为学生继续学好后续的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及今后参加实际工作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仪器设备台秤、全自动电光天平、电子天平、温度计、水浴锅、大气压计、真空泵、恒温干燥箱、常压过滤装置、热过滤装置、减压过滤装置等三、实验基本要求与考核1、课程独立开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的实践活动。

实验前学生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写出实验预习报告,指导教师在学生动手实验前,讲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2、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现象,如实地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完毕,必须将实验原始记录交指导教师审核签名,清洗、整理好实验仪器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3、学生应按要求撰写实验报告,不得互相抄袭,报告要按时交,同时要提交有教师签名的预习报告。

4、普通化学实验成绩按百分制,主要以平时实验成绩为主。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引言:普通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理科及工科专业中必修的一门课程。

它着重培养学生对基本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涉及到的实验技巧和安全知识。

本文档旨在为普通化学教学制定一份大纲,以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安排和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1. 掌握基本化学概念和原理。

包括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2. 培养实验技巧和实验安全意识。

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并能正确运用实验仪器和设备。

同时,学生应了解实验中的安全事项和风险预防措施。

3. 培养化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解决化学问题和实际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推理能力。

4. 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和案例研究,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动力。

课程大纲: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1 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1.2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1.3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相互关系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2.1 化学键的种类和强度2.2 分子结构的影响因素2.3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原理3.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3.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3.2 反应类型的分类和特点3.3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研究4. 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4.1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4.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4.3 化学强度和电化学概念的讲解5. 化学实验和实验技巧5.1 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和操作5.2 常见实验方法和技巧的实践5.3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教学方法:1. 授课结合实例。

在讲授基本概念和原理时,结合实际案例和应用来进行讲解,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深度。

2. 实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验教学的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化学实验,培养实验技巧和安全意识。

3. 问题解决和讨论。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评估方式:1. 课堂测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普通化学General Chemistry二、课程编号:09602三、适用专业:农林院校非化学类专业;学时:64学时;总学分:3学分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它能联系到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并与物质文明的突飞猛进紧紧相连,它一方面不断借助于其它学科,特别是物理学、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其本身也日益渗透到其它学科(如生物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中,为这些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工艺途径和测试手段。

化学的发展还丰富和完善了哲学的理论体系,这不仅因为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更因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其中包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普通化学》简明地阐述化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高等农林院校大多数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课,在从培养技能人才向培养创新人才转变的当今,普通化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农业科学、生物工程技术人员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物质结构基础、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溶液和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等基础理论,基本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分析测试手段、现代化学的研究进展及化学交叉学科和热点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学习以及化学实验,使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的基本原理,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和将来做好其它工作提供必要的化学基础,也使他们能学会用化学的方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五、教学基本要求深刻理解和掌握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能,络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热力学基础,溶液中离子平衡等课程内容中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原理,并能进行相关计算;了解物质状态,胶体的一般概念和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一般知识;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认识化学反应的直观变化,学会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最终使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框架,能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方法去审视公众关注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新材料等社会热点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七、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气体、溶液和胶体§1.1 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Dalton分压定律、气体分子的速度和能量§1.2 液体:液体的蒸发、相平衡、水的相图§1.3 分散系§1.4 溶液:溶液浓度的表示、稀溶液的依数性§1.5 胶体溶液§1.6 高分子化合物和凝胶§1.7 乳浊夜和表面活性物质重点:理想气体方程、Dalton分压定律、稀溶液依数性、胶团结构、胶体溶液及其应用习题:理想气体方程和分压的有关计算难溶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的计算及现象解释、胶团结构的书写,凝结值的解释和比较。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2.1 有关的概念和规定、§2.2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2.3焓、热化学§2.4自发过程和熵(热力学第二定律)§2.5 Gibbs自由能重点:热、功、状态函数ΔU、ΔH、ΔG和ΔS、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盖斯定律,自发过程的判定,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习题:功、热、内能、焓、自由能、熵及反应热的计算和自发过程判定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3.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3.2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3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4 催化作用§3.5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重点:反应速率的表达、质量作用定律、Arrhenius公式习题:速率常数、反应级数、活化能的计算第四章化学平衡§4.1 化学平衡常数§4.2 平衡的有关计算§4.3 化学平衡和自由能§4.4 化学平衡的移动重点:平衡式的书写、平衡常数及有关计算、化学反应等温式、平衡移动原理;习题:平衡常数、平衡浓度(分压)、转化率的计算和平衡移动第五章电离及沉淀平衡§5.1 强电解质理论、§5.2 弱酸弱碱的电离: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多元酸的电离§5.3盐类的水解§5.4 缓冲溶液、§5.5 酸碱质子论§5.6 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多相平衡中的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完全沉淀和分步沉淀。

重点:弱酸弱碱的电离、弱酸弱碱盐的水解、缓冲溶液、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理论,影响因素和相关计算、酸碱质子理论习题:电离常数Ka、Kb、水解常数、溶液pH值、[H+]、沉淀生成和溶解的定量定性判断第六章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6.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数、氧化还原方程的配平§6.2 化学电池、电池符号和电池反应§6.3 电池电动势、单电极电势、标准氢电极、电极电势的应用§6.4 Nernst方程、电动势和自由能变化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6.5 电势图重点:氧化还原方程配平、电池反应与电池符号、Nernst方程的应用、Eo与ΔGo及Ko的关系、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电势图。

习题:方程配平电池反应与电池符号的书写电极电势、电动势与浓度、自由能的计算氧化还原与电离、沉淀多平衡体系的处理歧化反应的判定。

第七章原子结构§7. 1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氢原子光谱、波尔理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电子波动性的统计解释、薛定谔方程、波函数、原子轨道、波函数和量子数、波函数和电子云、原子轨道的图象§7.2 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系:多电子体系的轨道能级、多电子体系的能级图、屏蔽效应、钻穿效应、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其规则、元素周期系§7.3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重点: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和排布、轨道能级、周期系、元素性质的周期性习题:量子数的取值要求、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的组态、周期系、元素电离能、原子半径的比较和解释第八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8.1离子键:离子键形成及特征、能量效应、离子的特征§8.2共价键:共价键的形成和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8.3键型的过渡:离子的极化与变形、共价键的极性§8.4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极性、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8.5 晶体的结构和性能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和特征,VB法、杂化轨道理论、键型过渡、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习题:离子组态和半径的比较、晶格能和键能的计算、共价键及分子的极性、分子结构、杂化类型、分子间作用力及氢键种类、及相关定性解释第九章络合物(配位化合物)§9.1络合物的配位结构、命名§9.2络合平衡络离子的稳定常数Kf§9.3有关稳定常数的计算§9.4螯合物§9.5价键理论:电价络合物和共价络合物、内、外轨络合物、第1过渡系Cr-Zn价键解释§9.6配位化合物的应用§9.7酸碱电子理论重点:络合物的命名和空间结构、络合平衡及相关计算、内外轨理论习题:络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络合平衡、络合-沉淀平衡、络合-氧化还原体系中的计算络合物的价键理论络合物的磁性第十章元素选述§10.1非金属元素(通性)§10.1.1囟素§10.1.2氧、硫、硒§10.1.3碳、氮、磷§10.2 金属元素(通性)§10.2.1金属的物理性质及金属键§10.2.2主族金属的通性§10.2.3过渡金属元素的通性§10.3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重点:常见主族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氢酸、含氧酸的酸性规律、碳酸盐的热稳定性,金属晶体、主族金属、过渡金属的通性。

习题:常见非金属的酸、盐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酸性、稳定性、氧化还原能力的比较及相关问题的定性解释,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比较,金属氧化物、盐的相关理化性质的比较及定性解释。

第十一章化学与人类社会§11.1 化学与食品§11.2 化学与环境§11.3 化学与生命科学§11.4 化学与能源及新材料附录Ⅰ中国法定计量单位Ⅱ基本常数Ⅲ常用酸、碱的密度、百分比浓度Ⅳ常见物质的热力学数据(298K,101.3kPa)Ⅴ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Ⅵ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 )(18~25℃)Ⅶ水的蒸气压Ⅷ标准电极电势Eθ(298K)Ⅸ常见络合物的稳定常数(25℃)Ⅹ元素周期表Ⅺ习题参考答案Ⅻ元素周期表八、参考文献[1] 赵士铎主编.普通化学.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2] 翟仁通主编.普通化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3] 张永安.无机化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 庞锡涛主编.无机化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 胡春燕等主编. 普通化学. 江西: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6] 武汉大学等校编. 无机化学(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7]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 992.[8]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 普通化学(第四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 叶锡模主编. 普通化学,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3.[10]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编. 无机化学(第四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1] 南京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傅献彩. 大学化学(上、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 北京农业大学. 普通化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4] 朱寿龄. 普通化学.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15] 杨苑臣,夏百根. 普通化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6] 郑永昌,甄跃兴. 普通化学.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5[17] 裘家奎,顾庆超.元素与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8] 冯宗榴,黄家琛,李增禧. 现代微量元素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19] 谢有畅,邵美成. 结构化学(下).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0]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 无机化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21] 尹敬执,申泮文. 基础无机化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2] 王夔. 生物无机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3] 华彤文,杨骏英,陈景和,刘淑珍. 普通化学原理(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4] 唐任寰. 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5] 唐有祺,王夔. 化学与社会.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曹锡章,张畹蕙,杜尧国等修订.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7] 杨宏秀等. 大学化学.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28] 邢其毅等. 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9]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 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0] 奚振邦.化学肥料学.科学出版社.1994[31] 浙江农业大学.农业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32] 戴树桂.环境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3] 王敬国.资源与环境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九、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课程是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基础课,授课时应注意教学内容上同高中所学内容的衔接,并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中的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