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时政:生态文明建设
时事政治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与生态共荣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与生态共荣【热点链接】1、党的十八大首提“建设美丽中国”。
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2、全球关注环境与发展,中国正在积极行动。
2012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国合会2012年年会开幕式并讲话指出,全球关注环境与发展,中国正在积极行动。
十八大勾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
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
当前,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但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仍是发展的“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继续发展工业文明,又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打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探索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
3、雾霾天气警示城市发展之忧。
2013年年初以来,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
环保部门的数据显示,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
大雾咋就变成了毒气?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了解到,自从2013年1月1日我国74个城市按空气质量新标准开展监测并实时发布PM2.5等数据以来,我国第一批74个率先实现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城市中,京津冀区域城市的80个国家网监测点位中半数以上出现空气质量连续超标现象。
2016时政热点解读:“四个全面”
2016时政热点解读:“四个全面”(1)四个全面的最重要的一个全面即战略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怎么提出的,它的具体含义、要求以及目标是什么呢?一、提出时间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会议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二、具体内容确保到2020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要求1、大力发展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和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2、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总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3、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4、全面提高生活水平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创造就业机会,实现社会保障全面覆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
政治时政热点解读:“四个全面”(2)一、提出时间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对“改革”进行了升级。
二、总目标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16考研政治必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2016考研政治必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1、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1)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1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2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这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2)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4)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3、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1)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2)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3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2016年考研政治点睛班】万磊在12月20日9:00—12:00,14:00—17:00行考前三小时模考,三小时预测。
秒杀16考研政治马原、毛中特、史纲、时政考点。
稳稳提分,你距离名校只差这六小时!登录天猫,进入文都网校旗舰店,搜索课程“2016考研政治点睛班万磊直播课文都网校视频课程预测六套卷解析”【2016年考研政治点睛班】蒋中挺在12月22日9:00—12:00,14:00—17:00进行考前三小时模考,三小时预测。
以热点捕捉考点,分分钟绝杀考研政治毛中特、思修、行策!正在火热报名中,名额有限,抓紧时间!登录天猫,进入文都网校旗舰店,搜索课程“2016考研政治点睛班文都网校蒋中挺考研预测模考网络视频直播课”。
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
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热点聚焦】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会议深刻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在于法律制度。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发展问题,更是一个体制问题、法律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党分别从建设、改革、法律三个维度一步步深化了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法律任务。
2012年: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2.新《环境保护法》开始施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2015生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施行。
新法贯彻了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现阶段最有力度的《环保法》。
新《环境保护法》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加重行政监管部门的责任等方面有了重要突破。
还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将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考点分析】(一)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说明了什么?(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3)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等。
(还可从环境国情等角度回答)2.“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发展问题,更是一个体制问题、法律问题。
”启示我们该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解决环境问题;(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环保资金投入;(3)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2016考研政治复习之梳理生态文明建设
2016考研政治复习之梳理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文都图书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报恩之心,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就是生产力”。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上就是生态文明理念的主要知识点,同学们还可以做做万磊老师的2016《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全真模拟8套卷》,巩固复习效果。
因为此书紧扣考纲,贴近真题,解析详尽,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复习。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生态文明建设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也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关键和基础。
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化和创新,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坚持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把握三个问题。
第一,从战略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顶层设计。
第二,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就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
第三,从环境的角度,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保护规划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全面实施对于优化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保障民生都具有重大意义。
做好环境保护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关键环节。
“十一五”环保规划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编制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是我国环境保护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我国不断深化提升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抓手。
环保“十一五”规划由国务院直接印发,将两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将规划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到各级政府和重点企业,实施严格的目标责任制考核。
2009年,国务院召开第九十九次常务会,审议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将评估结果印发给各省人民政府,极大地促进了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
周生贤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环境保护指标作为约束指标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所需的中央政府环境保护投资在规划报批过程中基本落实,环境保护规划实施评估和考核提上日程。
“十一五”环保规划,是我国历史上执行得最好的一个五年环保规划。
“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倒逼了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叫停了2.3万亿元“双高”行业的重复投资,300兆瓦以上火电机组占比从2005年的47%上升到2010年的71%,1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炉比重从21%上升到52%,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从39%上升到 81%,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
考研政治真题详解:生态文明建设
考研政治真题详解:生态文明建设来源:文都图书纵观历年考研政治主观题真题,考生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命题老师很喜欢让考生“分析国情”,从政策上看什么什么啦、经济上看什么什么啦之类的题目非常多。
那么准备参加2017考研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分析吗?先从一道真题看起。
【2016年政治真题35题(2)】(材料略)“铁腕治污”极其引发的讨论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何启示?【解题思路点拨】这个问题考查内容是2016年新大纲增加的考点:“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铁腕治污”对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治理环境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设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它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顺应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我国涉及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要不断与时俱进,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从上面的解题思路可以看出,想要高分拿下主观题,考生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和强大的分析能力,建议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多看看历年真题,一方面可以对自己的备考成果进行自测,查漏补缺并调整下一步的备考方向,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推荐大家采用《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历年真题详解》这本书,汇总了从2007年到2016年十年间的政治真题并配有详实精彩的解析,非常适合考生们在备考期间拿来学习。
最后预祝考生们考研顺利!加油!。
中考政治热点专题九建设生态文明扮靓美丽中国
专题九:建设生态文明扮靓美丽中国【时事热点】★热点材料一: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热点材料二:雾霾笼罩全国130万平方公里2013年刚开年,大半个中国被雾霾天气铺天盖地的席卷,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甚至江南地区,各大主要城市都被雾霾笼罩。
甚是极端的天气几乎演变成了一场天灾,不仅影响到居民正常的工作出行,更诱发了各种呼吸疾病,导致医院人满为患。
雾霾天气正是环境污染日积月累的后果,调查表明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的大量排放,是造成本次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热点材料三:“两会”聚焦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修订环境空气质量规范,逐步建成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抓紧完善规范、制度和法规体系,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热点材料四:2013年济宁市实施“生态突破”战略全力打造美丽济宁2013年1月6日,济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梅永红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我市将以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实施“生态突破”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打造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建设“美丽济宁”。
【考点链接】1.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2.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3.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战略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和谐社会。
2016考研政治真题详解:生态文明那点事儿
2016考研政治真题详解:生态文明那点事儿2015年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今后五年的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绿色就是指生态文明,而在2016年政治课的大纲解析中,生态文明部分新增加了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在2016年的政治课考试中,生态文明放在了毛中特里面考查。
接下来,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朱老师将为考生进行详细分析。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正式实施,2月底,环保部相关部门公开约谈L 市主要领导。
作为新环保法实施后第一个被约谈的城市,L市的污染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全国关注,重压之下,L市对57家污染大户紧急停产整顿,对412家重点污染企业限期限产治理……铁腕治污立竿见影,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指标大幅下降。
但环保风暴很快遭遇了新的困境。
L市经济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后,为加快发展,招商时铺设了一些“绿色通道”,不少企业缺乏环评手续。
此次停产整顿,部分企业因无环评手续一时难以复产,企业关停后,工人失业又带来新的社会问题,潜在的金融风险也渐成燃眉之势,环保风暴遇到现实和利益的严峻挑战。
对于L市为治污痛下猛药的做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环保部官网及不少地方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或发表评论,众多网友因为纷纷发声,且看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A:用环境污染换来的经济发展,早晚得淘汰,重病需猛药,现在的天蓝水绿,多好啊!B:一个小地主的命,非要过比尔盖茨的生活,怎么可能!C:政府要达标,企业要生存,百姓要环境,非常难!……决心不等于蛮干,环保和经济的平衡点找不好,再好的决定也会变成二次伤害。
D:休克式治霾太惊悚了。
在如今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人为制造大面积失业和债务危机,简直是生态大跃进!E:铁腕治污力度值得赞赏,但有些问题可以讨论。
意识到方向有问题,是急刹车,还是有个滑行过程?L市这次是狠狠踩了一脚刹车,车停了,但乘客人仰马翻,有的摔的很重,有的勉强站着,还不知能站多久。
时政热点: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时政热点: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来源江门中公教育生态文明建设是理念、制度和行动的综合,它通过科学理念指引制度设计,通过制度规范和引导行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最近中央颁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重点,凸显了建立长效机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
我们应深化改革创新和模式探索,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势所趋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项在“保护优先”价值取向下制定游戏规则的创新性工作,又是对现有制度安排的继承、改革与发展。
我们既要正确认识其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又要稳慎探路、有序推进。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性。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走过40多年历程,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在历经多年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后,我们认识到资源环境问题既与自然原因及发展阶段有关,更与法治和体制机制等制度因素息息相关。
过去,我国实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制定了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出台了环保目标责任制、环境影响评价等基本制度。
但这些制度安排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唯GDP、漠视环保法律、执法不严等现象屡见不鲜。
从建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入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法治手段、制度建设、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来改善环境,并制定更加严格、公平、包容和面向长远的社会规范,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紧迫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第一个“一百年目标”,要求我们优先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实现“蓝天、碧水、净土”目标奠定基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其中就包括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现在距离2020年只剩下5年时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治理改革的任务非常紧迫。
生态文明建设考研知识点归纳
生态文明建设考研知识点归纳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保护环境、修复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念和行动。
它旨在通过改革和创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和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1. 追求绿色发展。
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为统一目标,优先发展绿色产业、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倡导低碳、循环、环保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水源地、森林资源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防止生态灾害的发生。
3. 推动节约资源。
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 建立环保机制。
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构建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1. 生态保护和修复。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退化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开展生态补偿,保护生态文化遗产。
2. 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综合利用,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保护水源地,加强水环境治理。
3. 大气污染防治。
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加强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大气污染治理,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4. 土壤污染防治。
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修复,减少土壤污染物排放,加强农田污染治理。
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
5. 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环境,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各类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推动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与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健全环境处罚制度。
2. 推进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推动生态资源价值内化,加强生态保护补偿措施的实施。
3. 强化环境监测和评估。
考研生态文明建设
考研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考研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保护理念和实践,成为广大考研生投身生态环保事业的重要途径。
一、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源短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考研生们可以通过研究相关学科来增加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意识。
二、研究环境科学问题考研生具备较强的学科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致力于解决环境科学问题。
他们可以开展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损害评估、环境风险评估等研究工作,以实现对环境问题的深入了解和科学解决。
三、参与环境保护项目考研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是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他们可以参与到环境保护项目中,如城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荒漠化治理等活动中。
通过亲身参与,考研生能够了解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增强环境保护的实践能力。
四、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作为高学历人群,考研生应该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节约用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等。
通过自己的一点一滴的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五、加强环保组织建设为了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考研生应该加强各类环保组织的建设。
他们可以发起成立环保社团,组织环保讲座和活动,增加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通过组织建设,考研生能够集中力量,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六、推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考研生是法律意识较强的群体,他们可以通过相关研究,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专业建议。
通过他们的努力,能够推动环保法治建设,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难题,需要国际合作来应对。
形势与政策——生态文明建设
形势与政策——生态文明建设第一篇:形势与政策——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每每在生活中听到“建设生态文明”,总觉得离我太远,因为对其理解不全面,今天趁这个机会,好好地了解一下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情况。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
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
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
高考政治热点八:生态文明建设专题1
高考政治热点八:生态文明建设专题12020.031,据中国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天对塑料袋的使用量高达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达10亿个。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超市节能报告显示,全国超市行业每年消耗的包装袋价值高达50亿元人民币,其中以塑料购物袋为主。
据有关部门测算,每生产1吨塑料,需消耗3吨石油。
塑料袋废弃后,如果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如果掩埋地下,大约200年才能腐烂,会对土壤的酸碱度产生不良影响。
结合经济常识知识,我们可以得出:①正是人们对塑料袋的需求,导致了塑料袋的大量生产和使用②应该大力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③塑料袋的大量使用违背了科学发展观④与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推行“限用令”应当兼顾环保与便民,不能让老百姓生活变得不方便。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质检、工商、环卫、环保、科技、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加强监督检查,把工作落到实处。
这表明: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④政府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3,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但是他的这项发明100年后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
在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②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深化的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据中国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天对塑料袋的使用量高达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达10亿个。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超市节能报告显示,全国超市行业每年消耗的包装袋价值高达50亿元人民币,其中以塑料购物袋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考研政治时政: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中的一项。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所以,在2016考研政治中,广大考生需要给与生态文明建设足够的重视。
下面,老师给各位老师分析一下本部分知识点的命题方式和复习方法。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从选择题和分析题的角度去备考。
命题的角度有如下几个方面:
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第二,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还要密切关注时事,尤其是国家重要会议上,通过的重要的文件中的表述。
中央政治局的这次会议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做了详细的阐述,要了解。
会议强调,要全面推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重点工作,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会议要求,加强顶层设计与推动地方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
提出“五个必须”。
①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②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③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⑤必须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