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式英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
作者:胡双全
来源:《神州》2012年第26期
摘要:中式英语的普遍存在反映了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缺陷,本文试图探讨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并就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给出建设性的策略。
关键词:中式英语、大英教学、文化差异
一、前言
中式英语是按照汉语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习惯而产生的一种过渡性语言,是有缺陷的英语,它的随意性较大,没有严密的系统,中式英语既不是纯粹的汉语也不是地道的英语(何自然,1997)。
中式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输出方式,会出现在目的语的口语和写作中。
二、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
(一)口语中的中式英语
1. 语音
受汉语拼音和音调的影响,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口语都带上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例如,中国英语学习在习惯性地用/s/代替/θ/, /d/代替/■/,所以单词three 和thought 常被读作/sri:/和/s■::t/,而this 和soothe被读作/dis/和/su:d■/。
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来自湖北、湖南、四川、福建、江西等地的英语学习者常分不清鼻音/n/和边音/l/,清辅音/f/和浊辅音/v/。
此外,在汉语里朗读一个个单独的辅音是,常会在辅音之后加上相应的元音,如辅音/p/, /f/, /m/, /t/会读作/pu/, /fu/, /mu/, /t■/,这使得很多中国学生在读一些辅音结尾的英语单词时也习惯性地加上元音,如beg -/beg■/, work - /w■:k■/, map - /m■pu/, name - /neimu/。
同时,一些英语单词的发音在开头常会出现辅音群,中国学生常在辅音群中加入元音,如clean - /k■’li:n/, glass - /g■’la:s/,这里的/■/便是多余的元音。
再如元音/u/常被加入到开头为辅音/p/和/b/的单词发音,如please - /pu’li:z/, bread - /bu’red/,而元音/i/常被放在辅音/ t∫/,/ d■/和/∫/之后,如cheap - / t∫i:pu/, managed - /m■nid■id■/, shrill - /∫I’ril/。
2. 语法
首先,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用口语描述他人时常不区分he 和she,这是因为在汉语里男“他”和女“她”的发音是一样的,而英语里则严格区分he 和she,其次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口语中常犯时态错误,究其原因在于汉语根据语义逻辑和动词发生的先后次序来决定词语和分局的排序,远没有英语那么重视动词的时态形式。
最后,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也常使用一些与
整个话语情境不协调或错误的词语。
例如,“交通堵塞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被说成Traffic jam has caused important question.
(二)书面语中的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在中国学生在写作中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
1. 词汇层面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和选词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盲目用英语死词汇板地一一对应地翻译相应的汉语很容易形成中式英语。
用词不当表现为用词错误、词性错误和词汇搭配的不当。
试看下面两个例句:
[1] There is a people in the classroom. 教室里有一个人。
[2] We can solve the question by ourselves. 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
一些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时粗心大意,常在用词上出现词性错误。
例如
[1] The reasons are variety.
[2] Some students feel great press from job hunting.
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记忆英语单词时,往往只是单纯记住了和汉语对应的英语词语, 但是却忽略了词汇文化意义和固定的搭配。
例如:
[1] There are many solutions for this problem.
[2] For a word, change ourselves and then try to fit in society.
[3] The prices of many products are currently very expensive.
2. 句法层面
首先,汉语表达时间、空间,主次和认知的顺序和英语名族刚好相反。
例如,汉语民族对空间的思维方式是“东南西北”,而英语民族却是“north,south, east, west”,此外汉语中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在英语中分别是“northeast, northwest, southeast, southwest”。
其次,英语中常用被动语态特别是信息性文体,如科技文体、新闻文体、公文及论说性文体等,使用被动语态可以使文章显得客观、正式、简洁,而汉语中被动语态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例如:
(1)建议每位发言人的讲话时间不超过5分钟。
[误] Suggest every speaker’s spee ch no more than 5 minutes.
[正] It is suggested that each speaker is allotted 5 minutes.
(2) 下面是从学生作文中挑出了一部分:
[误] Shopping online has a lot of merits. It is convenient. People have no time to shop. It is cheaper than shop in the real shops.
[正] Shopping online has several merits. Firstly, it is convenient for those who have not time to shop. Secondly, online shopping is much cheaper that shopping in the real stores.
3. 语篇层面
在语篇的布局和组织上英语重形合,强调篇章结构的严谨,语篇的粘着性与连贯性。
汉语重意合,句子间通过内在的逻辑联系在一起,注重逻辑事理顺序,强调语篇的整体意义的完整,讲究起承转合的完备性,以神统形。
例如:
Bicycl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China. People ride bikes to their work places to shopping areas to schools and so on. During the rush hours you can often see a boiling sea of bicycles running in all directions.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bike riders in the world China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kingdom of bicycles.
英语的直接思维方式是喜欢开门见山,提出主题,所以我们应在段落的开头就指明主题:Bicycle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ransportation means in China.
三、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
1. 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
(1). 受古代“天人合一”哲学的影响,中国人注重从整体和全局上去把握事物,再从整体和全局的细节进行分析,而英美民族是以抽象性为主的分析性思维模式,西方人主张“人物两分”,分析问题或现象时是先从局部或细节着手,最后进行综合得出全局性的结论。
(2). 英民族重抽象思维,汉民族重形象思维。
汉语用词一般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而英语则使用大量的抽象名词,往往有一种虚、泛、隐地感觉。
(3). 英民族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汉民族主体和客体相互浑融。
这两种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形态上,就是汉语重人称,多用主动句;而英语重物称,多被动句。
(4). 汉语是螺旋式思维方式,而英语是直线型思维方式。
所以中国人习惯于对所述的主要事物进行铺垫、渲染、解释,按照时间、逻辑的顺序层层展开。
西方人表达上往往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一般将主要的部分放在主句中,放在句子的开头。
2. 英汉文化的差异
汉民族文化与英美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道德信仰、文学艺术、心理特点、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地域风貌等各个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不可避免的反映在了语言上。
例如,下面一组和动物相关的表达就非常能体现英汉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反映。
[1] 拦路虎: a lion in the way
[2] 养虎为患: to warm a snake in one's bosom
[3] 瓮中之鳖: like a rat in a hole
[4] 壮得像头牛: as strong as a horse
[5] 脾气极坏: as cross as a bear
四、中式英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 在词汇教学上提倡利用英语单词的英文解释使学生了解单词的深层次含义,掌握同义单词之间意义和用法的上的异同。
2.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认为只要学习者接触大量有意义的材料,语言习得就会自然产生,英语学习者应接受大量的接受性语言行为训练
3. 提高跨文化教学意识,在大英教学中,教师应多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对英语的影响。
五、总结
英汉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差异是产生中式英语的根源,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勤思敏学,多对比、多分析、多归纳、多积累,找出英汉两种语言各个方面的差异,培养英语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 Pinkham & Jiang Guihua.The Translator. s Guide to Chinglish[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 蔡敏. 中式英语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8).
[3] 蔡丽坤,戚健. 解析中式英语[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4] 杜争鸣. 中国英语问题及其它[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8, (3) : 7- 119.
[5]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 金惠康.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讨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5).
[7] 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