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历年真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历年真题含答案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2011年第21题(多选).在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共同的(AC)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B.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
C.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
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
2016年第5题(单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C)
A.群众路线
B.独立自主
C.实事求是
D.改革创新
2012年第5题(单选).毛泽东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走马看花、一是下马看花。

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

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D)
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
B.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
C.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D.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四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2011年第5题(单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则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017年第5题(单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C)
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营经济
2012年第21题(多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包括(ABCD)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依据
2010年第22题(多选). 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原因和条件是(ABD)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2016年第6题(单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

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

“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B)
A.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2015年第5题(单选).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

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D)
A.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D.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6年第7题(单选).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是,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

这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B)
A.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过程
B.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C.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社会生产的矛盾运动过程
D.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的有机统一过程
2015年第6题(单选).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这一论述(C)
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
B.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
D.首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
2010年第5题(单选).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A)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社会主义本质
2013年第25题(多选).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

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ACD)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摆脱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D.制止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
2010年第6题.“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D)A.增强综合国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基本路线
2017年第22题(多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主要是因为,实践已经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BCD)
A.思想路线的核心
B.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
C.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D.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改革开放
2013年第5题(单选).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国策的基本立足点是(D)
A.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B.多放平衡,共同发展
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011年第22题(单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融合,这一特点既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特征,有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ABC)
A.在所有制机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D.在资源配置上,以市场为手段,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接续发展
2013年第22题(多选).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BCD)
A.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C.中国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贯彻发展新理念
2017年第25题(多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这一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2016年5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ACD)
A.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B.构建和谐世界的内在要求
C.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之策
D.分析世界发展历程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得出的结论
经济新常态
2015年第25题(多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为7.4%,其中第三季度增长为7.3%,创下了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

总体上看,虽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变,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这是一种趋势性的变化,是经济到了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一种新常态。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ACD)
A.经济増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B.中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需求减弱
C.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D.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2年第22题(多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促进经济增长(ABD)
A.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由主要依靠国有企业推动向依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协调推动转变
D.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供给侧改革
2017年第6题(单选).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改革,其根本目的是(B)
A.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B.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
C.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D.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2014年第22题(多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这是因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AB)
A.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011年第6题(单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C)
A.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经济成分
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占主体地位
2012年第6题(单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有制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产或资本的(D)
A.占有形式
B.分配形式
C.所有权归属
D.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
2015年第7题(单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B)
A.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B.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C.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D.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2013年第7题(单选).近年来为了缩小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等,这些举措体现了(B)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B.再次分配更注重公平
C.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
D.各种生产要素都能按贡献参与分配
2011年第25题(多选).做大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始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

做大“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蛋糕”是政府的良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ABCD)
A.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B.解决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突出问题的需要
C.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D.为了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015年第22题(多选).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在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当前,我们之所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重视人才、用好人才,是因为人才是(ACD)
A.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B.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C.第一资源和国家战略资源
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因素
2017年第8题(单选).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民转向非农产业,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日益普遍,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截至2016年6月,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已超过30%,流转土地4.6亿亩。

当前,为解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人不再种地、种地的人又没有相应权利这一突出问题。

我国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作出的重大制度创新是(B)
A.实行农村耕地保护制度
B.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C.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2015年第23题(多选).到2012年底,我国仍在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家庭约1.9亿户,所经营的耕地面积占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92.5%:仍实行由集体统一经营的村,组约有2000个;已发展起农业专业合作社68.9万个,入社成员5300多万户;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0余万个,带动的农户约1.18亿户;约有2556万亩耕地由企业租赁经营,上述现象表明在我国农村(AC)
A.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
B.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已经发生变化
C.家庭承包经营仍然是最基本的经营形式
D.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承包权2015年第7题(单选).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

当前,我国实现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A)
A.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B.使土地的城镇化优于人口的城镇化
C.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D.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014年第24题(多选).2013年6月6日,《财富》全球论坛首次在中国西部内陆城市成都举行。

这次论坛以“中国的新未来”为主题,集中讨论了中国西部发展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是因为西部发展有利于(BCD)
A.扩大国有资本在西部地区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
B.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C.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D.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有序的区域发展格局2013年第24题(多选).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原则,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ABCD)
A.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B.区域间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C.不同区域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D.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和配置
2016年第22题(多选).2015年10月1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度尼西亚维卡公司牵头的印尼国企联合体正式签署组建中印尼合资公司协议,该公司将负责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表明我国(ABC)
A.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B.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C.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日益提升
D.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得到根本性转变
2014年第26题(多选).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

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07年的248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773亿美元,年均增长25.5%,已跻身对外投资大国行列。

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是(ABCD)
A.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B.增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C.培育我国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D.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
2016年第23题(多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放活民间投资的普惠政策,如保障民企平等使用土地、减免税收,扩大民间投资在电网、电信、铁路等非竞争性领域的参与力度等。

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AC)
A.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B.鼓励所有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D.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2016年第25题(多选).从2013年3月到2015年7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101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有46次会议部署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

他还用“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等生动而深刻的话语回应了公众对简政放权的期待。

简政放权旨在(ABCD)
A.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C.激发市场主体内在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D.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2014年第5题(单选).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B)
A.辅助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基础性作用
D.补充性作用
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2015年第24题.与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比,十二届人代会在代表结构与组成上,呈现“两升一降”的变化,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401名,占代表总数的13.42%,提高了5.1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0名,占代表总数的20.42%,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42名,占代表总数的34.88%,降低了6.93个百分点。

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有利于(ABD)
A.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解决
B.调动基层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C.保证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管理
D.更为充分地发挥全国人大的民意反映与监督职能
2014年第6题(单选).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

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A)
A.实行差额选举
B.按党派分配名额
C.按单位分配名额
D.实行等额选举
2012年第7题(单选).2011年进行的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A)
A.更好的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
B.有利于党在国家政权中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C.集中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D.表明我国人大代表的产生与西方议会成员的产生有根本区别
2011年第23题(多选).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ABCD)
A.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B.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C.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
D.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6年第8题(单选).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今天的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向好,各方面成绩卓著。

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民族地区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D)
A.凝聚力量,增进共识
B.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2016年第8题(单选).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

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我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B)
A.各民族聚居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D.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同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1年第23题.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争取一定要胜利的基本保
证。

”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意义有(ABCD)
A.民族关系始终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
B.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C.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疆巩固
D.加强和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010年第24题(多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CD)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维护祖国统一
C.反对民族分裂
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多民族共同繁荣
2013年第23题(多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西藏和平解放60年》白皮书指出:目前西藏共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00余处,僧尼约4.6万人,藏传佛教特有的活佛转世的活动方式得到充分尊重,寺庙学经、变戒、灌顶修行等传统宗教活动和寺庙学经考核晋升学位活动正常进行。

每年到拉萨朝佛进香的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上述事实表明,我国的宗教政策得到了充分贯彻,我国宗教政策主要有(ABCD)
A.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B.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C.独立自主自办教会
D.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2012年第23题(多选).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发展基层民主(ABD)
A.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族素养,为进一步发展民主创造了条件
B.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C.为基层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提供了更多机会
D.为基层群众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创造了条件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2016年第26题(多选).2015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强调,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

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

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因为统一战线是(ABC)
A.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C.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
D.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2015年第8题(单选).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开始实施。

香港进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是(D)
A.特别行政区的完全自治
B.中央授权之外的剩余权力
C.特别行政区本身固有的权力
D.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务管理权
第三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年26题(多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ABCD)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B.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D.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4年第8题(单选).文化强则中国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其关键是(A)
A.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B.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C.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3年第6题(单选).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始终坚持放到首位的是(A)
A.社会效益
B.经济效益
C.繁荣文化市场
D.创新文化体制
2012年第24题(多选).十七大以来,党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战略部署,这是基于(ABD)
A.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C.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