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某雄性果蝇的Ⅱ号染色体上有基因D和基因E,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碱基序列如图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突变和基因重组)()
A.基因D和基因E转录时模板链不同
B.基因D若从原位上断裂下来则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C.基因E在该果蝇次级精母细胞中的个数可能为0或2
D.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伴随α链和β链的分开而分离
2.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①②③三组,处理方式如图所示。
三组均在适宜条件下水平放置,—段时间后观察弯曲情况。
实验结果为①③组背地弯曲生长,②组水平生长。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能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
B.②组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①③组胚芽鞘背地弯曲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D.①组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
3.遗传信息传递方向可用中心法则表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RNA病毒中发现了有逆转录酶能以蛋白质为模板合成RNA
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复制酶可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
C.果蝇体细胞中核DNA分子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
D.洋葱根尖细胞中DNA聚合酶主要在分裂期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
4.某种野生型水稻体内B基因突变成b基因,导致编码的多肽链第31位色氨酸替换为亮氨酸,表现为矮化的突变体水稻。
用赤霉素处理这种突变体的幼苗,株高恢复正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基因与b基因中的嘌呤和嘧啶的比值不同
B.B基因突变成b基因,并不影响其基因组成的完整性
C.B基因突变成b基因,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
D.突变体水稻经赤霉素处理后产生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5.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肽酰转移酶催化核糖体上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间形成肽键。
该酶对核糖核酸酶敏感,但对蛋白酶不敏感。
下列关于肽酰转移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肽酰转移酶在核糖体上合成
B.肽酰转移酶在核糖体中起作用
C.肽酰转移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
D.肽酰转移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6.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XY型,X染色体长于Y染色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后期的示意图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该细胞正在发生基因重组,即将发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C.该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6条染色体,12个核DNA分子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基因型为aBX、aBX A、AbY、bY
7.蝗虫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较少(雌蝗虫2N=24,雄蝗虫2N=23),它由X染色体数决定性别(雌性XX,雄性XO)。
现有一个进行正常分裂的蝗虫细胞,显微观察发现,含有12条染色体,呈现12种不同的形态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等位基因
B.该细胞如果在体内完成分裂后可以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C.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
D.该细胞可能取自卵巢,也可能取自精巢
8.(10分)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不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C.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二、非选择题
9.(10分)对小鼠的研究表明,夜晚小鼠脑内肾上腺素神经元能合成较多去甲肾上腺素并将其储存于突触小泡,当兴奋传导过来时突触小体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到突触间隙中。
白天小鼠合成、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较少;去甲肾上腺素可阻止T细胞和B细胞从淋巴结释放到血液。
人类这一过程刚好与小鼠相反,回答下列问题:
(1)T细胞和B细胞均起源于_______;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
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能产生抗体,而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的原因是_______。
(2)小鼠脑内肾上腺素神经元受刺激分泌去甲肾上腺素时,发生的信号转化是_______,其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的意义是_______。
(3)研究表明人体肾上腺髓质细胞也能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其作用的特点有_______(写两点)。
(4)试推测:与小鼠相比,人类夜晚血液中T细胞和B细胞的数量会比白天_______(填“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
10.(14分)如图1是人体某种调节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当人体受到感染时,免疫细胞会释放促炎因子来清除病原体。
若促炎因子过量会导致正常组织损伤,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正常人体中会通过“炎症反射”以防止促炎因子的过量产生,其部分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数字表示结构(④为巨噬细胞),字母表示物质。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细胞产生的C物质通过图示途径,最终作用于B细胞,体现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2)若图1中A细胞是某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且功能正常,胰岛B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
在这位患者体内检测到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该人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该疾病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属于_______________。
(3)图1中若C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直接作用于A细胞并促进其分泌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
(4)图2中促炎因子刺激神经元③,使其产生兴奋,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分布为________________。
“炎症反射”的传出神经为_______________。
(用图中编号表示)
(5)图2中炎症反应时可能导致体温升高,下列能够增加机体散热的方式(多选)______
A.骨骼肌颤栗B.立毛肌收缩C.皮肤血管舒张
D.细胞代谢增强 E.汗腺分泌汗液
(6)据图2分析,下列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的发病机理推段不合理的是_________
A.促炎因子含量过多B.受病毒感染激活了NP-KB
C.促炎因子基因的转录过程加快D.A物质数量过多
11.(14分)苦荞是一种有名的经济植物,其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糖、血脂等功效。
CHS是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关键酶。
有人把经修饰的CHS基因导入苦荞细胞中,培育高产黄酮苦荞品系。
按图示回答:
(1)将修饰后的CHS基因与Ti质粒连接成重组Ti质粒的酶称为________________,这种酶主要有两类,恢复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其中能“缝合”平末端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将修饰后的CHS基因导入苦荞体细胞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用此方法的受体植物细胞可以释放出
_____________物质吸引农杆菌移向细胞。
如果是单子叶植物常采用的导入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检测转基因苦荞培育是否成功,个体水平上可以比较__________________进行鉴定。
12.雌性家鼠的体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但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表达,另一条则因严重固缩而失活,在同一个体的体细胞中,X染色体的表达或失活是随机的。
家鼠的鼠色与浅色分别由X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现有两只染色体正常的鼠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性别
雌雄
P 鼠色浅色
F1鼠色浅色相同鼠色
F2鼠色:鼠色浅色相间=1:1 鼠色:浅色=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失活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不能正常进行__________过程而无法表达。
(2)F1中的雌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其表现为鼠色浅色相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亲本杂交多次,偶然在子代中出现一只鼠色浅色相间雄鼠,该雄鼠出现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4)一对尾部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子代,其中仅有一只雄鼠的尾部异常。
有人认为,该异常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尾型的基因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
假设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且后代可成活。
请设计一杂交方案来验证该说法是否正确(写出实验思路,相应的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D
【解析】
分析题图:某雄性果蝇的Ⅱ号染色体上有基因D和基因E,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为AUG,可推知基因D以β链为模板合成mRNA,而基因E以α链为模板合成mRNA。
【详解】
A、根据起始密码子为AUG可以确定基因D转录时模板链是β链,基因E是α链,A正确;
B、基因D若从原位上断裂下来伴随四个磷酸二酯键的断裂,B正确;
C、不考虑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E在该果蝇体细胞中未复制时有1或2个,此时该果蝇的基因型为Ee或EE,因此初级精母细胞中基因E复制后有2或4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这条染色体上可能含基因e,则基因E的个数为0,这条染色体上可能含基因E,则基因E的个数为2,C正确;
D、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是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并没有α链和β链的分开,D错误。
故选D。
2、B
【解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运输方向等知识点,解题要点是对生长素相关实验的理解和分析。
【详解】
A、根据②③两组云母片插入位置不同,②组水平生长,说明没有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③组背地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所致,因此该实验能够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A正确;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②组能水平生长说明云母片没有阻止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错误;
C、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的现象,而①③组胚芽鞘均能生长,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C正确;
D、根据实验遵循的对照原则,①组没有任何处理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D正确;
故选B。
[点睛]生长素作用的易错点:1.探究胚芽鞘生长的实验中,长不长看有无生长素,弯不弯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2.生长素两重性分析的误区:抑制生长不等于不生长;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可体现两重性,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
3、B
【解析】
中心法则的内容包括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RNA分子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
【详解】
A、逆转录酶催化的是RNA逆转录形成DNA的过程,A错误;
B、烟草花叶病毒为RNA复制病毒,其RNA可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B正确;
C、果蝇体细胞中核DNA分子通过DNA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C错误;
D、洋葱根尖细胞中DNA聚合酶主要在G1期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以便催化S期DNA的复制,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
基因突变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详解】
A、B基因与b基因都是双链DNA,嘌呤与嘧啶数目均相同,故二者的嘌呤和嘧啶的比值均为1,A错误;
B、B基因突变成b基因,基因的数目不变,并不影响其基因组成的完整性,B正确;
C、B基因突变成b基因,表现型发生改变,自然选择才发生作用,C错误;
D、突变体水稻经赤霉素处理后产生的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的,D错误。
故选B。
5、A
【解析】
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肽酰转移酶对于核糖核酸酶敏感,但对蛋白酶不敏感,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在细胞核合成,A错误;
B、该酶催化蛋白质的合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核糖体,B正确;
C、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C正确;
D、酶的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
故选A。
6、D
【解析】
根据图示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可知: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含A的染色体片段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详解】
A、据图分析,图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染色体含有A基因的片段移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X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畸变,根据图中基因分布可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
B、图示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该细胞的中间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不同,染色体大小不同,为XY染色体,说明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应均等分裂,B错误;
C、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不含四分体,C错误;
D、根据B项分析可知,中间一对同源染色体为XY染色体,由于X染色体长于Y染色体,所以下面的一条为Y染色体,上面含有A的染色体为X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据图示基因分布可知,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 A、AbY、bY,D正确。
故选D。
7、D
【解析】
雌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产生的卵细胞为X型,雄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产生的精子可能为X或O型,雄蝗虫产生的精子和雌蝗虫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或者比卵细胞少1条。
【详解】
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4或23条,现有一个进行正常分裂的蝗虫细胞,显微观察发现,含有12条染色体,呈现12种不同的形态结构,说明该细胞为减数分裂的细胞,可能是含有染色单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也可能是不含染色单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分离,所以该细胞不含等位基因,且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图像,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
由于卵细胞和精子形成的过程中,都能形成含X的染色体数为12条的配子,即减数第二次分裂都会出现含12条染色体,呈现12种不同的形态的细胞,综上分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稳定性,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知识。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三个去处是: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
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逐个计数法、样方法、灯光诱捕法和标志重捕法。
趋光性昆虫的种类很多,可以利用黑光灯诱捕,统计种类数。
【详解】
A、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A错误;
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B错误;
C、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C错误;
D、黑光灯能诱捕多种趋光性昆虫,从而可以统计一定范围内趋光性昆虫的种类,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骨髓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控制抗体的基因只在浆细胞中表达(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电信号→化学信号维持内环境稳定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等多人类去甲肾上腺紧的分泌规律与小鼠相反,夜晚分泌量较少,而去甲肾上腺素会阻止T细胞、B细胞释放到血液,因此人类夜晚血液中T细胞和B细胞较多
【解析】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
(3)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详解】
(1)T细胞和B细胞均起源于骨髓,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识别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淋巴因子,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虽然B细胞和浆细胞都存在抗体基因,但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抗体基因只在浆细胞中表达。
(2)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夜晚小鼠脑内肾上腺素神经元能合成较多去甲肾上腺素并将其储存于突触小泡,当兴奋传导过来时突触小体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到突触间隙中,故其发生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可维持内环境稳定。
(3)肾上腺髓质细胞,属于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那么激素作用的特点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等。
(4)由于人类去甲肾上腺紧的分泌规律与小鼠相反,夜晚分泌量较少,而去甲肾上腺素会阻止T细胞、B细胞释放到血液,因此人类夜晚血液中T细胞和B细胞较多。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0、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两空顺序可颠倒)组织液不能自身免疫病促甲状腺
激素内正外负①CE D
【解析】
分析图1可知:细胞A分泌化学物质C,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B上的受体。
分析图2可知:巨噬细胞能够合成和分泌促促炎因子,合成促炎因子的过程受到NP-KB的调节作用,其中当促炎因子释放过多时刺激神经元③产生兴奋,导致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经过神经中枢的综合分析后经过神经元①传递,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巨噬细胞,抑制NP-KB的活性,抑制促炎因子的转录过程,从而抑制促炎因子的合成,从而调节促炎因子的合成;当细胞发生炎症时,由于感染发生,感染会激活NP-KB,促进促炎因子的转录过程,从而促进促炎因子的合成,这样通过以上调节保证细胞释放的促炎因子含量正常。
【详解】
(1)激素调节的特点有:通过体液运输、微量高效性、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根据图1可知,图1中A细胞产生的C物质通过体液运输,最后作用于B细胞,体现了激素调节的通过体液运输和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
(2)胰岛B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在这位患者体内检测到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该人患有自身免疫病,导致产生的抗体与胰岛素受体结合而使得机体的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引起血糖浓度升高,因此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3)图1中若C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A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直接作用于A细胞的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4)神经元③产生兴奋时,钠离子内流,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分布为内正外负。
识图分析可知,“炎症反射”的传出神经为图中的①神经元。
(5)体温升高时能够增加机体散热的方式为:毛细血管舒张,使血流量增加,促进散热;汗腺分泌汗液增加,促进散热。
而A骨骼肌颤栗、B立毛肌收缩、D细胞代谢增强是促进产热的方式。
综上所述,C、E正确,A、B、D错误。
故选CE。
(6)A、根据题意可知,若促炎因子过量会导致正常组织损伤,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2的分析可知,受病毒感染激活了NP-KB后会促进促炎因子的合成,导致其可能过量,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2的分析可知,若促炎因子基因的转录过程加快,会促进促炎因子的合成过程,导致促炎因子的过量,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C不符合题意;
D、分析图2可知,A物质是巨噬细胞膜上①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的受体,如果A物质过多,使得神经递质与A物质结合,抑制NP-KB的活性,使得促炎因子的转录减慢,不会引起促炎因子含量过多,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神经调节中兴奋的产生机理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和特点,能够识别反射弧的组成,理解激素调节的特点,把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
正确识图分析图1,判断图中的生理
过程及其特点,分析图2中的“炎症反射”的反射弧及其调节过程,利用所学的知识点解决问题。
11、DNA连接酶磷酸二酯键T4DNA连接酶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农杆菌转化法酚类基因枪法转基因苦荞与普通苦荞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或转基因苦荞与普通苦荞细胞中CHS含量)
【解析】
分析图示: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②表示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细胞的过程,③表示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
【详解】
(1)过程①中将修饰后的CHS基因与Ti质粒连接成重组Ti质粒需要DNA连接酶;这种酶主要有两类,恢复的化学键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其中从T4噬菌体中分离得到的的T4DNA连接酶能“缝合”平末端。
(2)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3)图中将修饰后的CHS基因导入苦荞体细胞的方法称为农杆菌转化法;用此方法的受体植物细胞可以释放出酚类物质吸引农杆菌移向细胞;如果是单子叶植物常采用的导入方法是基因枪法。
(4)检测转基因苦荞培育是否成功,个体水平上可以比较转基因苦荞与普通苦荞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或转基因苦荞与普通苦荞细胞中CHS含量)进行鉴定。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及相关细节,掌握基因工程技术的相关应用,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转录X B X b在该个体的体细胞中,X染色体的表达或失活是随机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产生了X b Y的精子,与正常的卵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成让该异常雄鼠与(多只)正常雌鼠交配,产生子代,观察子代性状表现
若子代中既有正常尾又有异常尾,且数量接近,则该说法正确,若出现其它情况,则该说法错误
【解析】
题意分析:由于F1中雄鼠均为鼠色,可知F1中雄鼠的基因型为X B Y,由此推测亲本雌鼠的基因型为X B X B,又因亲本雄鼠表现为浅色,其基因型为X b Y,则F1中雌鼠的基因型为X B X b、雄鼠的基因型为X B Y,F2中雌鼠的基因型为X B X b (鼠色浅色相间)、X B X B(鼠色);F2中雄鼠的基因型为X b Y(浅色)、X B Y(鼠色),且比例均等。
【详解】
(1)失活的X染色体严重固缩,从而导致染色体上的DNA无法解旋进而不能完成基因的转录过程,因此其上的基因无法表达。
(2)由于F1中雌鼠表现为鼠色浅色相同,结合题意可知F1中雌鼠的基因型为X B X b,其表现为鼠色浅色相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