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薄层色谱法详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在操作方法中部分介绍
第三节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仪器的性能检定 二、背景干扰的消除 三、样品测定操作方法
1、薄层板的制备 2、点样
3、展开 4、显色和定位
5、薄层扫描仪对斑点扫描
第28页,共57页。
1、薄层板的制备 要求:玻璃板需光洁,否则吸附剂易脱落;
大小由需求决定。
第29页,共57页。
1、薄层板的制备
(2)形成分子内H键时,被吸附力减弱;
(3)同系物中,分子量越大,极性越小,被吸附力越弱。
常见官能团极性顺序: 烷烃<烯烃<醚类<硝基化合物<酯类<酮类 <醛类<硫醇<胺类<醇类<酚类<羧酸类
第24页,共57页。
(二)展开剂(流动相)的选择
选择原则: 被分离成分极性大展开剂极性大 被分离成分极性小展开剂极性小
Rf越小,反之越大。
c b
B
第18页,共57页。
(二)比移值与相对比移值 (2)相对比移值Rs:为消除系统误差
原点到样品组分斑点中心的距离 Rs 原点到对照品斑点中心的距离
Rf<1, Rs不一定小于1。
第19页,共57页。
二、吸附薄层色谱中吸附剂与展开剂
(一)吸附剂(固定相)的选择 常用的吸附剂:硅胶、氧化铝、聚酰胺、活性炭和大孔吸附树脂
a、倾注法:
硅胶G或氧化铝G,直接加水调成糊状 硅胶或氧化铝,加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调成糊状
倒在玻璃板上
均匀铺开、振荡、晾干、活化、置干燥器中备用。
第33页,共57页。
(2)硬板的制备 b、平铺法: 过程:制板→振荡→晾干→活化→备用
优点:一次铺多块薄层板,简单易行。
1. 吸附剂薄层 2. 涂布器 3. 玻璃夹板 4. 玻璃板 5. 玻璃夹板
● 碱性氧化铝:适用于碳氢化合物、生物 碱以及其它碱性化合物的分离。
● 中性氧化铝:应用最广,适用于醛、酮、 醌以及酯类化合物的分离。
● 酸性氧化铝:适用于有机酸类的分离。
第22页,共57页。
硅胶、氧化铝的含水量与活性级别
活性等级
I
II
III
氧化铝加水量 /% 0
3
6
硅胶加水量 /%
0
5
15
IV
V
等。吸附剂的选择要合适,与流动相、被分离化合物不反应
第20页,共57页。
(1)硅胶:极性吸附剂,应用范围广
物理吸附为主,氢键吸附为辅 微酸性,不直接用于碱性成分的分离
机械强度好,适用于薄层色谱
吸附容量大,与羟基数目有关 常用硅胶的规格:硅胶H,硅胶G,硅胶GF254等
第21页,共57页。
(2)氧化铝:a.极性吸附剂,较硅胶强。 b.物理吸附为主,氢键吸附为辅 c.微碱性,不直接用于酸类成分的分离
第42页,共57页。
3、展开
(1)展开方式:
c、单向二次展萜开烯类
d、双向二次展开
极 性 较 小 的 展 开 剂
含氧衍生物
萜的各类含 氧衍生物
原点:含氧衍生物
极性较大的展开剂
第43页,共57页。
3、展开
(2)注意事项:
a、色谱槽需密闭良好
脂溶性展开剂:甘油淀粉糊
水溶性展开剂:凡士林 b、注意防止边缘效应
毛细管或点样器不能混用,
斑点大小适当,可多次点样。
平头50ul微量点样器
全自动点样仪
第39页,共57页。
3、展开
展开缸(色谱缸)
第40页,共57页。
3、展开 (1)展开方式:
a、近水平展开 特点:速度快、适用于软板的展开。
第41页,共57页。
3、展开
(1)展开方式:
b、上行展开
过程:预饱和(滤纸贴于展开槽内侧)、展开、标记溶剂前沿
10
15
25
38
硅胶和氧化铝含水量越高,吸附活性越弱。 只要在110℃左右加热,这些“自由水” 就能被可逆性地除去。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对吸附剂进行活化(去水)和脱活化(加水)处理, 以控制吸附剂的活性。
第23页,共57页。
被分离物质极性与吸附能力的关系
硅胶、氧化铝薄层:被分离物质极性越大,越易被吸附。 一般规律: (1)官能团极性越大,整个分子极性越大,越易被吸附;
对对照品显色,以此为依 据刮下含有样品的吸附剂
展开
将样品溶解,按照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浓度
第51页,共57页。
(三)含量测定 3、薄层扫描法
(1)外标法 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 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 法及外标一点法等。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 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 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 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通常截距
显色方便 应用广泛:化合物的鉴别和少量化合物的分离
用于检测药品含量 药物合成中用于鉴别反应程度和监控反应历程
用于摸索高效液相的色谱条件
第16页,共57页。
第一节 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原理
(一)吸附色谱分离原理
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成分吸附力的大小及展开剂解吸附作用的差异
进行分离。
吸附牢的组分随展开剂移动慢,吸附弱的组分随展开剂移动快, 一段时后,组分被分离。
第44页,共57页。
4、显色和定位
一般规律:日光下观察、紫外灯下观察、加显色剂
加显色剂:多喷雾,软板使用浸渍显色法
紫外灯观察
喷显色剂观察
第45页,共57页。
5、薄层扫描仪对色谱斑点进行扫描
用一束长宽可以调节的一定波长、一定强度的光照射到薄层斑点上 进行整个斑点的扫描,用仪器测量通过斑点或被斑点反射的光束强度的 变化从而达到定量的目的。
固定相:固体吸附剂 流动相:液体展开剂
第17页,共57页。
(二)比移值与相对比移值
(1)比移值Rf:
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
溶剂 前沿
Rf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Rf
(a
)
a c
R
b f(b) c
a
起始线
A
Rf是薄层色谱法基本定性参数,一定条件时Rf为定值, 在0~1之间,可用范围Rf值在0.2~0.8之间。组分极性越大,
薄层板分类和制法
软板的制备
硬板的制备 倾注法
平铺法
机械涂布法
第30页,共57页。
(1)软板的制备
软板:直接将吸附剂铺在玻璃板上制成,不加粘合剂
要求:厚度→随分离要求而定,一般0.25~0.5mm 玻璃棒推动速度不宜过快、也不应停顿→影响厚度均一性
优点:方法简便、随用随铺、展开速度快。
缺点:吸附剂易脱落、只能用近水平展开,效果差。
3.橡皮膏 4.橡皮管
第31页,共57页。
1、薄层板的制备
薄层板分类和制法
软板的制备
硬板的制备 倾注法
平铺法
机械涂布法
第32页,共57页。
(2)硬板的制备
硬板:吸附剂加粘合剂制成的板
常用的粘合剂:煅石膏(G) 机械强度差,易脱落,但不易腐蚀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机械强度好,不易脱落,但易腐蚀且
第七章薄层色谱法ppt课 件
第1页,共57页。
概述
一、色谱法的起源、发展及定义
第2页,共57页。
一、色谱法的起源、发展及定义
柱色谱→薄层色谱和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柱 液相色谱(经典)
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薄层扫描仪→毛细管电泳→色谱-光谱联 用、多维色谱、智能色谱。
第3页,共57页。
气质联用
第11页,共57页。
填充柱色谱法 GC 毛细管柱色谱法
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色谱 经典液相色谱法
LC 平面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纸色谱
CE 毛细管电泳色谱法
吸附柱色谱 分配柱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凝胶色谱
第12页,共57页。
三、色谱过程
第13页,共57页。
四、色谱曲线相关术语
色谱峰
W:峰宽 Wh/2:半峰宽
硅胶、氧化铝薄层:展开剂的极性越大,其展开能力越强,化合物在色
谱中移动的速度就越快,表现为Rf 增大。
常用溶剂极性大小 石油醚<环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 <乙醚<三氯甲烷(氯仿)<乙酸乙 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第25页,共57页。
吸附剂、展开剂选择规律
活泼 Ⅰ
C’
吸附剂
(固定相)
B
极性 C
杂质对照品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样品制成一定浓度溶液
按相同的点样量点样
展开后观察斑点颜色深浅和大小
如异烟肼中游离肼的检查: 肼是一种诱变剂和致癌物质,中国药典对异烟肼原料和注射用异烟
肼中游离肼的检查均采用薄层色谱法。 检查方法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
液。另取硫酸肼加水制成每1ml中含0.20mg(相当于游离肼50μg)的溶 液,作为对照溶液。吸取供试液10μl 与对照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 硅胶薄层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制备)上,以异丙醇-丙酮(3:2) 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喷以乙醇制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15min后 检视,在供试品主斑点前方与硫酸肼斑点相应的位置上,不得显黄色斑 点。
基线
t0:死时间
tR:保留时间 tR,:调整保留时间
第14页,共57页。
第七章
薄层色谱法
第15页,共57页。
薄层色谱是在平面上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又叫平
面色谱法。通常将固定相(吸附剂)均匀地涂铺在表面洁
净的玻璃、塑料或金属板形成薄层,制成薄板,进行样品分离。
特点:快速 灵敏(用量小)
高选择性(如同分异构体) 简便
展开剂 (流动相)
不活泼 B’
Ⅴ
A’ A
非极性
非极性
极性
被分离物质
考虑三方面因素:被分离组分极性,吸附剂活性、洗脱剂极性。
第26页,共57页。
硅胶薄层色谱规律总结
被分离组分 展开剂 吸附剂 Rf 被分离物洗
极性
极性 活性
脱顺序
大
大
弱
小 后洗脱
小
小
强
大 先洗脱
第27页,共57页。
第二节 薄层色谱系统简介
第34页,共57页。
(2)硬板的制备
c、机械涂布法:
优点:简单方便、薄板厚度均匀、分离效果好。
手动涂布器
全自动涂布器
第35页,共57页。
常用的薄层板:
软板:硅胶H板、氧化铝H板 硬板:常用的有硅胶G板、氧化铝G板、硅胶CMC-Na板、氧化铝 CMC-Na板、硅胶GF<[254]> 、硅胶GF<[356]>
第36页,共57页。
2、点样
(1)样品溶液的制备: 怎样选择溶剂?
水可以用吗?
第37页,共57页。
2、点样
(2)点样量: 与薄层板的关系
太多太少的影响
点样基线:距底边2.0cm
样点直径:2-4mm 点间距离:1.5-2.0cm
第38页,共57页。
2、点样
(3)点样方法:
划线、样品记号点、点样
注:动作要轻,
☻按操作方法不同分类
☻按色谱分离过程的原理不同分类
第8页,共57页。按操作方法不同分类薄色谱纸色谱柱色谱
第9页,共57页。
二、色谱法的分类
☻按两相状态不同分类
☻按操作方法不同分类 ☻按色谱分离过程的原理不同分类
第10页,共57页。
按色谱分离过程的原理不同分类
(1)吸附色谱 (2)分配色谱 (3)离子交换色谱 (4)分子排阻色谱(凝胶色谱法)
第48页,共57页。
(二)杂质检查(杂质限量检查)
2、自身稀释对比法(杂质结构不明或无杂质对照品)
样品溶液稀释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样品制成一定浓度溶液
按相同的点样量点样
展开后观察斑点颜色深浅和大小
如地西泮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地西泮200mg),加丙酮5ml,振摇,使地西
泮溶解,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加丙酮稀释成每1ml 中含地西泮0.20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点样展开后,供试品溶液如显杂 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第49页,共57页。
(三)含量测定
1、目视比较法:
对照品制成不同浓度的系列溶液
样品制成定量溶液
按相同的点样量点样
展开后观察斑点颜色深浅和大小
注:本法适用于近似含量的测定,误差±10%
第50页,共57页。
(三)含量测定
2、斑点洗脱法
对照品制成溶液 点于薄板两侧
样品制成一定浓度溶液 线状点于薄板起始线中间部分
☻按操作方法不同分类
☻按色谱分离过程的原理不同分类
第6页,共57页。
按两相状态不同分类
色谱其中的一相固定不动,称为固定相; 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体(气体或液
体),称为流动相。
两 相 流动相 状 态 的物态
液相色谱 (LC)
气相色谱 (GC)
第7页,共57页。
二、色谱法的分类
☻按两相状态不同分类
第4页,共57页。
一、色谱法的起源、发展及定义 又称层析法,是一种依据物质的性质(溶解性、极性、离子交
换能力、分子大小等)的不同,当流动相携带样品流经固定相时, 样品各组分在两相中不断的重新分配,最终达到分离与提纯,以 便于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分析方法。
第5页,共57页。
二、色谱法的分类
☻按两相状态不同分类
第46页,共57页。
四、结果计算和判断
(一)定性鉴别 判断依据:Rf值、Rs值
1、查找资料:影响Rf值的因素
吸附剂种类、活度、颗粒大小;展开剂纯度和极性;薄层厚度;点 样量;展开方式、温湿度;展开槽中的预饱和状态等。
2、对照品比较法:常用。
第47页,共57页。
(二)杂质检查(杂质限量检查)
1、对照品比较法:
第三节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仪器的性能检定 二、背景干扰的消除 三、样品测定操作方法
1、薄层板的制备 2、点样
3、展开 4、显色和定位
5、薄层扫描仪对斑点扫描
第28页,共57页。
1、薄层板的制备 要求:玻璃板需光洁,否则吸附剂易脱落;
大小由需求决定。
第29页,共57页。
1、薄层板的制备
(2)形成分子内H键时,被吸附力减弱;
(3)同系物中,分子量越大,极性越小,被吸附力越弱。
常见官能团极性顺序: 烷烃<烯烃<醚类<硝基化合物<酯类<酮类 <醛类<硫醇<胺类<醇类<酚类<羧酸类
第24页,共57页。
(二)展开剂(流动相)的选择
选择原则: 被分离成分极性大展开剂极性大 被分离成分极性小展开剂极性小
Rf越小,反之越大。
c b
B
第18页,共57页。
(二)比移值与相对比移值 (2)相对比移值Rs:为消除系统误差
原点到样品组分斑点中心的距离 Rs 原点到对照品斑点中心的距离
Rf<1, Rs不一定小于1。
第19页,共57页。
二、吸附薄层色谱中吸附剂与展开剂
(一)吸附剂(固定相)的选择 常用的吸附剂:硅胶、氧化铝、聚酰胺、活性炭和大孔吸附树脂
a、倾注法:
硅胶G或氧化铝G,直接加水调成糊状 硅胶或氧化铝,加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调成糊状
倒在玻璃板上
均匀铺开、振荡、晾干、活化、置干燥器中备用。
第33页,共57页。
(2)硬板的制备 b、平铺法: 过程:制板→振荡→晾干→活化→备用
优点:一次铺多块薄层板,简单易行。
1. 吸附剂薄层 2. 涂布器 3. 玻璃夹板 4. 玻璃板 5. 玻璃夹板
● 碱性氧化铝:适用于碳氢化合物、生物 碱以及其它碱性化合物的分离。
● 中性氧化铝:应用最广,适用于醛、酮、 醌以及酯类化合物的分离。
● 酸性氧化铝:适用于有机酸类的分离。
第22页,共57页。
硅胶、氧化铝的含水量与活性级别
活性等级
I
II
III
氧化铝加水量 /% 0
3
6
硅胶加水量 /%
0
5
15
IV
V
等。吸附剂的选择要合适,与流动相、被分离化合物不反应
第20页,共57页。
(1)硅胶:极性吸附剂,应用范围广
物理吸附为主,氢键吸附为辅 微酸性,不直接用于碱性成分的分离
机械强度好,适用于薄层色谱
吸附容量大,与羟基数目有关 常用硅胶的规格:硅胶H,硅胶G,硅胶GF254等
第21页,共57页。
(2)氧化铝:a.极性吸附剂,较硅胶强。 b.物理吸附为主,氢键吸附为辅 c.微碱性,不直接用于酸类成分的分离
第42页,共57页。
3、展开
(1)展开方式:
c、单向二次展萜开烯类
d、双向二次展开
极 性 较 小 的 展 开 剂
含氧衍生物
萜的各类含 氧衍生物
原点:含氧衍生物
极性较大的展开剂
第43页,共57页。
3、展开
(2)注意事项:
a、色谱槽需密闭良好
脂溶性展开剂:甘油淀粉糊
水溶性展开剂:凡士林 b、注意防止边缘效应
毛细管或点样器不能混用,
斑点大小适当,可多次点样。
平头50ul微量点样器
全自动点样仪
第39页,共57页。
3、展开
展开缸(色谱缸)
第40页,共57页。
3、展开 (1)展开方式:
a、近水平展开 特点:速度快、适用于软板的展开。
第41页,共57页。
3、展开
(1)展开方式:
b、上行展开
过程:预饱和(滤纸贴于展开槽内侧)、展开、标记溶剂前沿
10
15
25
38
硅胶和氧化铝含水量越高,吸附活性越弱。 只要在110℃左右加热,这些“自由水” 就能被可逆性地除去。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对吸附剂进行活化(去水)和脱活化(加水)处理, 以控制吸附剂的活性。
第23页,共57页。
被分离物质极性与吸附能力的关系
硅胶、氧化铝薄层:被分离物质极性越大,越易被吸附。 一般规律: (1)官能团极性越大,整个分子极性越大,越易被吸附;
对对照品显色,以此为依 据刮下含有样品的吸附剂
展开
将样品溶解,按照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浓度
第51页,共57页。
(三)含量测定 3、薄层扫描法
(1)外标法 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 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 法及外标一点法等。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 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 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 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通常截距
显色方便 应用广泛:化合物的鉴别和少量化合物的分离
用于检测药品含量 药物合成中用于鉴别反应程度和监控反应历程
用于摸索高效液相的色谱条件
第16页,共57页。
第一节 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原理
(一)吸附色谱分离原理
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成分吸附力的大小及展开剂解吸附作用的差异
进行分离。
吸附牢的组分随展开剂移动慢,吸附弱的组分随展开剂移动快, 一段时后,组分被分离。
第44页,共57页。
4、显色和定位
一般规律:日光下观察、紫外灯下观察、加显色剂
加显色剂:多喷雾,软板使用浸渍显色法
紫外灯观察
喷显色剂观察
第45页,共57页。
5、薄层扫描仪对色谱斑点进行扫描
用一束长宽可以调节的一定波长、一定强度的光照射到薄层斑点上 进行整个斑点的扫描,用仪器测量通过斑点或被斑点反射的光束强度的 变化从而达到定量的目的。
固定相:固体吸附剂 流动相:液体展开剂
第17页,共57页。
(二)比移值与相对比移值
(1)比移值Rf:
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
溶剂 前沿
Rf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Rf
(a
)
a c
R
b f(b) c
a
起始线
A
Rf是薄层色谱法基本定性参数,一定条件时Rf为定值, 在0~1之间,可用范围Rf值在0.2~0.8之间。组分极性越大,
薄层板分类和制法
软板的制备
硬板的制备 倾注法
平铺法
机械涂布法
第30页,共57页。
(1)软板的制备
软板:直接将吸附剂铺在玻璃板上制成,不加粘合剂
要求:厚度→随分离要求而定,一般0.25~0.5mm 玻璃棒推动速度不宜过快、也不应停顿→影响厚度均一性
优点:方法简便、随用随铺、展开速度快。
缺点:吸附剂易脱落、只能用近水平展开,效果差。
3.橡皮膏 4.橡皮管
第31页,共57页。
1、薄层板的制备
薄层板分类和制法
软板的制备
硬板的制备 倾注法
平铺法
机械涂布法
第32页,共57页。
(2)硬板的制备
硬板:吸附剂加粘合剂制成的板
常用的粘合剂:煅石膏(G) 机械强度差,易脱落,但不易腐蚀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机械强度好,不易脱落,但易腐蚀且
第七章薄层色谱法ppt课 件
第1页,共57页。
概述
一、色谱法的起源、发展及定义
第2页,共57页。
一、色谱法的起源、发展及定义
柱色谱→薄层色谱和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柱 液相色谱(经典)
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薄层扫描仪→毛细管电泳→色谱-光谱联 用、多维色谱、智能色谱。
第3页,共57页。
气质联用
第11页,共57页。
填充柱色谱法 GC 毛细管柱色谱法
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色谱 经典液相色谱法
LC 平面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纸色谱
CE 毛细管电泳色谱法
吸附柱色谱 分配柱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凝胶色谱
第12页,共57页。
三、色谱过程
第13页,共57页。
四、色谱曲线相关术语
色谱峰
W:峰宽 Wh/2:半峰宽
硅胶、氧化铝薄层:展开剂的极性越大,其展开能力越强,化合物在色
谱中移动的速度就越快,表现为Rf 增大。
常用溶剂极性大小 石油醚<环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 <乙醚<三氯甲烷(氯仿)<乙酸乙 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第25页,共57页。
吸附剂、展开剂选择规律
活泼 Ⅰ
C’
吸附剂
(固定相)
B
极性 C
杂质对照品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样品制成一定浓度溶液
按相同的点样量点样
展开后观察斑点颜色深浅和大小
如异烟肼中游离肼的检查: 肼是一种诱变剂和致癌物质,中国药典对异烟肼原料和注射用异烟
肼中游离肼的检查均采用薄层色谱法。 检查方法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
液。另取硫酸肼加水制成每1ml中含0.20mg(相当于游离肼50μg)的溶 液,作为对照溶液。吸取供试液10μl 与对照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 硅胶薄层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制备)上,以异丙醇-丙酮(3:2) 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喷以乙醇制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15min后 检视,在供试品主斑点前方与硫酸肼斑点相应的位置上,不得显黄色斑 点。
基线
t0:死时间
tR:保留时间 tR,:调整保留时间
第14页,共57页。
第七章
薄层色谱法
第15页,共57页。
薄层色谱是在平面上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又叫平
面色谱法。通常将固定相(吸附剂)均匀地涂铺在表面洁
净的玻璃、塑料或金属板形成薄层,制成薄板,进行样品分离。
特点:快速 灵敏(用量小)
高选择性(如同分异构体) 简便
展开剂 (流动相)
不活泼 B’
Ⅴ
A’ A
非极性
非极性
极性
被分离物质
考虑三方面因素:被分离组分极性,吸附剂活性、洗脱剂极性。
第26页,共57页。
硅胶薄层色谱规律总结
被分离组分 展开剂 吸附剂 Rf 被分离物洗
极性
极性 活性
脱顺序
大
大
弱
小 后洗脱
小
小
强
大 先洗脱
第27页,共57页。
第二节 薄层色谱系统简介
第34页,共57页。
(2)硬板的制备
c、机械涂布法:
优点:简单方便、薄板厚度均匀、分离效果好。
手动涂布器
全自动涂布器
第35页,共57页。
常用的薄层板:
软板:硅胶H板、氧化铝H板 硬板:常用的有硅胶G板、氧化铝G板、硅胶CMC-Na板、氧化铝 CMC-Na板、硅胶GF<[254]> 、硅胶GF<[356]>
第36页,共57页。
2、点样
(1)样品溶液的制备: 怎样选择溶剂?
水可以用吗?
第37页,共57页。
2、点样
(2)点样量: 与薄层板的关系
太多太少的影响
点样基线:距底边2.0cm
样点直径:2-4mm 点间距离:1.5-2.0cm
第38页,共57页。
2、点样
(3)点样方法:
划线、样品记号点、点样
注:动作要轻,
☻按操作方法不同分类
☻按色谱分离过程的原理不同分类
第8页,共57页。按操作方法不同分类薄色谱纸色谱柱色谱
第9页,共57页。
二、色谱法的分类
☻按两相状态不同分类
☻按操作方法不同分类 ☻按色谱分离过程的原理不同分类
第10页,共57页。
按色谱分离过程的原理不同分类
(1)吸附色谱 (2)分配色谱 (3)离子交换色谱 (4)分子排阻色谱(凝胶色谱法)
第48页,共57页。
(二)杂质检查(杂质限量检查)
2、自身稀释对比法(杂质结构不明或无杂质对照品)
样品溶液稀释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样品制成一定浓度溶液
按相同的点样量点样
展开后观察斑点颜色深浅和大小
如地西泮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地西泮200mg),加丙酮5ml,振摇,使地西
泮溶解,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加丙酮稀释成每1ml 中含地西泮0.20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点样展开后,供试品溶液如显杂 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第49页,共57页。
(三)含量测定
1、目视比较法:
对照品制成不同浓度的系列溶液
样品制成定量溶液
按相同的点样量点样
展开后观察斑点颜色深浅和大小
注:本法适用于近似含量的测定,误差±10%
第50页,共57页。
(三)含量测定
2、斑点洗脱法
对照品制成溶液 点于薄板两侧
样品制成一定浓度溶液 线状点于薄板起始线中间部分
☻按操作方法不同分类
☻按色谱分离过程的原理不同分类
第6页,共57页。
按两相状态不同分类
色谱其中的一相固定不动,称为固定相; 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体(气体或液
体),称为流动相。
两 相 流动相 状 态 的物态
液相色谱 (LC)
气相色谱 (GC)
第7页,共57页。
二、色谱法的分类
☻按两相状态不同分类
第4页,共57页。
一、色谱法的起源、发展及定义 又称层析法,是一种依据物质的性质(溶解性、极性、离子交
换能力、分子大小等)的不同,当流动相携带样品流经固定相时, 样品各组分在两相中不断的重新分配,最终达到分离与提纯,以 便于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分析方法。
第5页,共57页。
二、色谱法的分类
☻按两相状态不同分类
第46页,共57页。
四、结果计算和判断
(一)定性鉴别 判断依据:Rf值、Rs值
1、查找资料:影响Rf值的因素
吸附剂种类、活度、颗粒大小;展开剂纯度和极性;薄层厚度;点 样量;展开方式、温湿度;展开槽中的预饱和状态等。
2、对照品比较法:常用。
第47页,共57页。
(二)杂质检查(杂质限量检查)
1、对照品比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