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招生物理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阳市2010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物理评卷组
执笔人: 惠莹马海亮
2010年初中毕业会考物理试题能贴近学生,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试题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

基础题比重大,能较好地测量九年级学生的双基水平。

试题中死记硬背的内容占分很少,突出了能力的要求,拔高题通过对探究能力、数据分析、图像分析等物理思维能力的考查来区分学生的水平层次,从而在难度、区分度的控制上、在探究题的设计上,对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指导教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这些充满时代气息又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理念。

同时又全面反映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不仅考查知识和技能,更重视了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一、我市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招生物理成绩统计
二、试题基本情况
(一)试题结构
1.试卷结构与2009年基本一样,试卷满分为100分, 采用闭卷、笔试的
(二)试题特点
1.注重试题情景的设置,卷面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
在试题编制上杜绝了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避免了成题和陈旧内容试题,普遍加强了试题情景的设置,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

卷面设计注重了人文性,改变了试题枯燥、生硬的面孔,使用生动、活泼的情景和语言,给学生以亲和感;试题格式和插图规范、美观,图文并茂;试卷结构简约合理,语言简明易懂;试卷的题量适中,覆盖率较高,有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试题的赋分公平、科学、合理,操作性强。

如3小题、4小题等。

2、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查得到真正落实
基础部分注重考察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大部分以生活中的现象展现,让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做简单分析、判断和表达,也渗透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如1小题、12小题等。

3、重视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突出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是本套试题坚持的基本原则。

如11小题、14小题、20小题等。

4.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注意联系社会和科技
整份试卷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视创设真实生活的情景,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生动的生活情景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与解决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解,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很好地体现了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三)知识点考查情况
1.声现象4分:超声波;乐音的特性。

2.光现象11分: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光的直线传播。

3.热现象10分:熔化、液化、凝华现象;水的反常膨胀。

4.电与磁现象35分:串、并联电路;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电路中电流、电压变化的定性分析;磁场;磁体的南北极、地磁的南北极的确定;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及其电阻的计算;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灯泡亮度的确定及实际功率的计算;电能表的读数及其相关计算;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简单电路的连接;电功的单位及其换算;电磁波的应用;电功的计算;欧姆定律。

5.力现象30分:力臂;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大气压的存在;气压与沸点的关系;功的定义及计算;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探究: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平均速度;压强的计算。

6.能量知识10分:机械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改变物体内内的方法;热值的简单计算;机械能。

考查的知识点八年级内容比九年级稍多一点,识记、理解、应用的比例合理,基本符合考试纲要要求。

三.学生抽样试卷分析
(一)成绩分析表
(三)主要失分题或失分原因
1、双基训练不够扎实:对光的反射、折射现象以及光的直线传播理解不透彻,缺少训练,区分不开(3小题),如对磁场及相关内容掌握不够(5小题),16小题力的示意图和力臂的画法,对串、并联的认识和理解(17小题)。

2、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差:如对光纤通信、GPS无线通信认识不够(7小题),“音调”、“响度”与“音色”贴近生活后不易区分(10小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有待提高(11小题)。

3、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如10小题的超声波、次声波,12小题的凝华、液化,13小题的总功、有用功,21小题功的单位换算。

对压力、压强、水的反常膨胀认识不够且对这一知识点的文字表达能力较差(20小题)。

4、实验基本操作欠缺,实验技能低下:18小题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源于课本,但得分率很低,19小题是《物质》中最基本的实验,从试题的本意看,应该80%以上的考生答对,但正确率较低。

5、学生的运算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概念模糊不清:如21、22小题中,不少考生概念不清,单位混淆,单位换算关系模糊,公式乱用或公式出错或根本无公式而直接代入数字进行计算,运算能力低造成结果错误。

(四)卷面反映出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从阅卷情况反馈,学生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释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对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的运用仍不得要领,面对探究性试题感
到束手无策。

利用综合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差,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普遍不强,这些问题是学生在考试中失分的主要原因。

总结经验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夯实双基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概念和规律则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

只有理解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规律,才能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

而对概念的复习不能死记硬背,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着重去理解。

同时在复习中,要全面去梳理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要把物理知识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再还原到具体情景中去。

在平时教学中,要防止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教学方法,要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的实际,要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

选择贴近初中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消化基本概念。

瞄准初中物理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设置问题,理解物理规律。

围绕课本插图精心设计相关联的基础题,激发学生学习双基的内在动力。

让学生的学习和复习过程联系生活实际,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真正在课堂上生根、开花、结果。

2、创设情景,进行人文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

根据这一特点,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创设生活情景,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真实、鲜活、新颖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社会的实际背景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这不仅能反映物理、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而且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养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充满自信、热情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杜绝采用死记硬背、就知
识学知识的方法去学习物理。

3、注意过程方法,提高应变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正所谓“鱼”与“渔”的关系。

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学会积极主动地自主获取知识,并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解题时一定要详细分析物理现象发生的整个过程。

要抓住过程分析不放松,例:受力分析、运动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物态变化分析等,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去伪存真,确定解题方向和思路。

同时,要引导学生总结课本中学到的物理研究方法和物理思想等,如:累积求微的方法;等量转换的方法;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思想;定量比较的思想;虚拟假定的思想;图示的思想;等效的思想;实验加科学想象、推理的思想;控制变量的方法;类比的思想;理论求新等。

在应用练习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要通过问题的拓展、延伸等变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以便使学生能够很好的进行能力的“迁移”和“创新应用”。

4、重视探究实验,强化实验复习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物理课程标准》突出了科学探究活动的地位与作用,而加强实验能力考查既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中考物理复习教学要以实验为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创设复习情境;通过实验,突出复习重点;通过实验,突破复习难点;通过实验,激发复习兴趣。

通过实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要特别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该倡导“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注重开放、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探究的课堂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探究的形式,更要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讲究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宜过早将探究过程和盘托出,结论直接给出,避免用演示
实验代替学生实验,避免用验证性实验来代替探究性实验。

近年来,在中考中涉及到的也大多是通过对某一环节的考察来透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如: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和假设;实验设计;从数据现象分析中得出实验结论等。

复习时,教师要精选探究素材,引导学生完成探究过程。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思维顺序,掌握在完成探究要素时所用到的一些具体的常用方法,如归纳、推断、控制变量等方法。

让学生在知识形成的同时,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均能得到提高。

5、加强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创新教育是指把壮大生命提高人的创新性当作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性都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

在教学中除了要求教师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外,还要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掘学生的“自我求知意识”和“内在潜力”。

6、加强语言表达,力求解题规范
《课程标准》指出:交流与合作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要求学生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学生基本技能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平时教学中的养成训
练不够,教师总舍不得把课堂上的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审题、作图、计算、实验操作、文字表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能让学生说的、做的,教师一定不要代替,要多给学生表达表演的机会,让学生不仅仅想说、敢说,还要会说、善说,不仅仅想做、敢做,还要会做、善做,把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

同时解题步骤混乱,解题过程不规范也是学生丢分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物理中的规范要求,必须加以明确,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和解题格式,有助于解题思路,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四、几点建议
1、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心理调适,帮学生减负
在学习力学、电学计算时,学生有畏难情绪,主观上降低了教学效率。

教师宜由易到难,选取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题材组织教学,同时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

尤其是女学生,学习物理非常吃力,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多鼓励,帮她们树立上进的自信心,并给她们“开小灶”,多指导,勤检查。

2、提供详实的参考答案
虽然每年参加阅卷的都是专业人士,但几个人阅同一道题,尺度是很难把握的,无形中影响了考生的成绩。

尤其是作图题、实验连线题、论述题,试卷提供的参考答案要详实,具体。

对那些开放性试题的答案要体现其开放性,应尽可能多提供几种典型的参考答案。

计算题运算量大,综合能力强,为了照顾不同的考生最好按步骤给分。

3、把握中考命题,发挥中考指导作用
中考的本质是实现教育目的,所以中考应该对日常的课堂教学发挥指导作用。

中考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为国家为社会负责任的培养人才。

那么中考命题应力求减小临时性复习对考试成败的影响,增大平时教学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对考试的决定作用,使大纲怎么要求,平时怎么教,怎么学成为影响考试成绩的决定因素。

中考命题范围要严格符合大纲,把握好质和量的
尺度,在体现新课程理念和三维目标的同时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命题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试题的设置方式,关注不同的学生,努力把握试题的基础性、能力性、探究性、开放性、情景性、科学性等原则,使得中考能更加客观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杜绝编制“繁、难、偏、旧”题,避免因为试题太难、太偏,致使学生得分过低,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教师来说很难把握考试动向,极易出现误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