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翻译史对翻译研究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陈靖芝,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语口译。
量法义》和《几何原本》等著作中出现的一些音译术语至今还在广泛使用,比如“图腾”“逻辑”“乌托邦”等。
在五四运动过后,西欧文化成了新文化的一部分,大量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与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被翻译成汉语,由此开创了一个新的翻译时期,大大拓展了翻译领域,而且译文的语体由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张瑜,2013)。
因此,汉语白话文成为能登大雅之堂的书面语,汉译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艺作品与西方学术著作被大量翻译为汉语,国外的文化成就与科技得以介绍和引进,推动中国了解世界、走向世界。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语言的融合与碰撞在所难免。
汉语欧化现象就是现代翻译带来的后果之一,同时现代汉语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词。
1.1.2英语国家翻译史简介
翻译所带来的影响在英语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不一样。
在古英语时期,艾尔弗雷德大帝参加并组织翻译了外国学术论著以及文学作品,这样的举动对英国早期散文的发展与形成以及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拯救英国国语有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圣经》的翻译也开始发展。
《圣经》在中古英语时期不断被翻译。
1382年,《圣经》被约翰·威克里夫翻译成英文,对英国散文创作以及英语规范化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英国民族语言特点。
另外,马洛里和乔叟的文学翻译也开始兴起,他们的创作与翻译对标准英语的形成以及英语地位的确立有着促进作用(张玉娟,2018)。
17世纪初,英国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对罗马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研究和学习的热潮,也提高了人们对欧洲文学作品英译本的阅读兴趣。
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不仅将英语向规范化推动,还促进了英国文学发展。
同时期许多关于科学、天文、哲学、艺术等领域的希腊语和拉丁语单词进入英语,同时许多英国作家灵活运用了希腊语与拉丁语的词缀,导致大量新的英语词汇出现,并且沿用至今。
英语因外来词汇的增多,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增强(金瑞
等,2018)。
总的来说,文艺复兴将英语的地位大
大提高了,同时也促进了文学语言的发展。
在文艺复兴过后,翻译活动发展越来越迅
猛,除了涉及哲学、宗教和文学外,还涉及科
技文化、军事、经济、政治等领域,英语的表
达法与词汇因其强大的吸收能力而逐渐扩大。
英语随后发展为现在的通用语言。
1.2翻译史在翻译研究中的地位
历史学家不仅仅关注历史事件,还关注人
类文化和精神的记录。
世界历史因翻译而存
在,人类文化交流史可以通过翻译体现出来。
可以说,翻译伴随着人类活动。
翻译史是智慧之桥,连接着未来、现在与
过去,是研究和学习翻译理论的入门课程。
学
习者通过认真学习翻译史不仅可以领悟力量与
智慧,以便于战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还可以
跟紧社会发展方向。
所以,我国翻译工作者为
了追赶翻译界潮流,研究翻译理论时,部分人
士已经察觉到要先从研究翻译史入手。
翻译史
的研究能够反映出学科发展方向,还可以促发
历时性的思考,揭示学科发展规律,对翻译理
论以及翻译实践的深入研究有促进作用。
从另
一个方面来看,“鉴古知今”“以史为鉴”,反
思自身就是确立自身,历史对于现实具有深刻
的意义。
翻译是民族文化知识的拓展工具,可
以为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翻译史是研究译
学的基础,也是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
在翻译
领域中,需要探究的地方还很多。
不同专业、
不同语种的学者若是能相互学习,共同探讨,
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翻译研究,取
得的成果会更加丰硕(黄逸玥,2019)。
1.3翻译对英汉语言的影响
从翻译史中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语言在翻
译活动中的发展是不一样的。
英语翻译不只对
英语地位的确立、巩固和提高有重要影响,对
英语语言本身的发展、规范和丰富也有意义。
相对而言,汉译对汉语地位的发展作用微乎其
微,只是丰富了汉语的语法和词汇(李晓霞,
收稿日期:2020-8-13
49
2019)。
语言本身、心理、文化及其历史等因素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从历史角度来讲,在殷商时期汉语已经发展成熟,所以当时的译者在翻译佛经时不会为了丰富汉语而大量引进梵语,少数被引进的梵语也被汉语体系所同化。
而英语为了丰富和发展自身,不断吸收大量外来语,使自身发展壮大。
在翻译《圣经》时,1000多个拉丁语单词被纳入英语词汇体系。
另外,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有许多关于科学、天文、艺术等领域的希腊语与拉丁语著作被翻译成英语,同时很多希腊语与拉丁语词汇也被英语所吸纳(杨文睿等,2019)。
从语言特点来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表意文字,当把国外的哲学、宗教等领域的思想翻译成汉语时,不论是西学翻译还是佛经翻译,其源文都属于印欧语系,译者很少用音译法,而是多用意译法和直译法。
中国人习惯用母语原有词语来理解、揣摩新引进的概念或词组(孙英旭,2014)。
英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同属于印欧语系,属于表音文字,对于新的概念大多可以直接音译而成,然后再进行解释和理解。
2翻译史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
2.1中西方翻译史的共性与特性
本文从内容、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来总结中西方翻译史的共性。
从内容上看,以宗教思想为例,中国热衷于对佛经的翻译,而西方则崇尚《圣经》翻译。
从过程和影响来看,中西方翻译都经历了从宗教思想翻译向文学、政治、历史等领域的转变,即从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
而且翻译的作用、规模和传播速度随着人们交流的增多而增强,人类历史进程也随翻译的发展而受到了影响。
不同之处在于,宗教翻译给中西方带来的影响相差甚远(徐菊成等,2018)。
虽然对宗教思想的翻译在中西方均引发了翻译热潮,但是对于中西方而言,宗教的影响和地位却有所不同,西方《圣经》翻译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大于中国对佛经典籍的翻译。
此外,部分学者表示,西方自3世纪以来,有六次翻译热潮,而中国从周朝到清朝这么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仅有三次翻译热潮。
可见,西方与中国相比,虽然翻译起步比较晚,但是其发展速度比中国快得多。
当代西方翻译流派和理论日益系统化和科学化,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2翻译史的重要性
随着翻译活动领域的迅速发展与规模的壮大,注重翻译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人们也在不断改变对翻译的看法。
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社会各界比较重视研究翻译技巧与理论,对翻译史的研究不足。
对翻译史的研究可以让人们重视翻译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从以下几点说明翻译史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
(1)通过对翻译史的研究,人们可以相对清晰地了解翻译活动从最初到现阶段的发展过程,让人们知道为什么进行翻译活动以及在什么时期发生了翻译活动,比如在西方出现的翻译热潮是在什么样的文化内涵、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下发生的;让人们清楚翻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从中可以得到哪些理论指导与经验,从而促使翻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从各种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翻译的发展与进步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比如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基于古罗马、古希腊文化开展的,使得西方文化得到快速发展。
此外,西方文化翻译与资产阶级思想也影响了我国清代的维新变法运动以及之后的民主革命运动。
(3)翻译史研究可以让翻译者明白自身的作用与地位。
传统观念认为翻译者只是为读者与原作者服务。
随着人们不断加深对翻译研究的认识,人们逐渐认识到既然不能够避免译者主体性,那么译者就应该将自身的创造性与主体性发挥出来(邵帅,2019)。
在翻译时,译者应该将自身与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摆正自身
作者简介:夏晓慧,硕士,副研究馆员。
研究方向:科技翻译、信息检索。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