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方式和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12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和手术情况。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分钟,无一例复发,所有患儿无阴囊血肿及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
结论: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复发率低。
关键词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科的常见病,传统术式切口长,损伤大,术后有明显的切口瘢痕。
我院近年来采用下腹正中线旁1.5cm处皮肤横纹处1cm长小横切口,行腹股沟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26例,男12例,女3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4岁;病程1个月~10年。
手术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肌肉注射氯胺酮麻醉,取下腹正中线旁1.5cm处皮肤横纹处1cm长横切口。
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
用小拉钩向下方牵开,暴露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钝性分离提睾肌,在精索内侧寻找疝囊,上提出切口,可见同侧睾丸向上移位,注意保护输精管及其精索血管(男性)。
女性在外环处可见子宫圆韧带,在其内侧可见疝囊。
小纱块钝性剥离疝囊,见腹膜外脂肪后,已到内环口。
显露内环口,使其周围组织剥离疝囊。
将疝囊旋转360°后,横行钳夹疝囊提起,用小纱块压迫疝囊剥离下的组织。
在疝囊颈处用双1号丝线缝扎并打结,高位结扎疝囊,距结扎线1cm处剪去多余的疝囊。
创面止血后,向下牵拉睾丸使其复位。
小拉钩向下牵拉显露皮下环后,钳夹提起,1号丝线缝合提起的皮下环口的对角一针,以缩小外环口。
皮肤切口缝合一针,对皮、包扎。
术后沙包压迫伤口。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20分钟,平均10分钟;平均住院3天,6天拆线,无并发症,全部愈合良好,随诊无一例复发。
讨论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
是先天形成的,胎儿鞘状突随睾丸下降时闭合不全,腹压增高时,未闭鞘突扩张,使腹腔内容物外移而行成。
并非腹壁缺损所致。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腹股沟斜疝患儿年龄在3个月以上者,自愈机会很少,并且年龄越小嵌顿的机会就越大。
婴幼儿的腹肌在发育过程中可逐渐强壮而使腹壁加强。
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常能获得滿意疗效,无需实行修补术[1~3]。
传统的手术方法Ferguson术式,因手术创伤大、复发率高。
我院近年来采用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术式具有优点:①切口小而隐蔽,术后切口几乎不易察觉。
②损伤小,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皮下及疝囊,几乎无出血。
儿童腹股沟管极短,约1cm。
无需打开腹外斜肌腱膜,拉钩下拉,直视下能找到疝囊,缩短了手术时间。
③疝囊高位结扎术后,于皮下环处缝合一针,加强了外环口,降低了术后复发率。
④术后8小时可进食,当日可下床活动,缩短了住院时间。
围手术期及术中注意事项:①治疗原有疾病,再选择合适时机手术。
手术当日应无发热、咳嗽等;②复发疝、嵌顿疝不适宜本术式;③年龄大或发育好的儿童,因内外环之间距离大,腹股沟管距离增长,切口选择时位置偏下,相当于外环口体表投影处;④疝囊过大过长时,宜行远端旷置,最低处“开窗”以免形成积液;⑤小儿腹股沟斜疝合并隐睾时,可将皮纹切口稍延长为2cm,在腹股沟管及内环处寻找睾丸,找到后充分游离精索,在其内侧找到疝囊,行高位结扎术,在行阴囊肉膜外睾丸固定术。
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无复发。
患儿家长易于接受场,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3.
2刘贵林.手术总全集:小儿外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51.
3梁春华,刘志刚.婴幼儿腹股沟疝经外环入路手术397例体会[J].中国医师杂志,2003,12: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