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二下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会用算珠表示数;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2.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与合理性。在学习算盘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5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游览北京的所见所闻。借助“一百九十八有多大”,引入对千以内数的认识及读写方法的探索;借助“一千有多大”,引入对计数单位“千”的认识的探索,并且初步了解算盘结构,掌握在算盘上拨数的方法。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参观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和宴会厅的情境。借助“三千九百六十三”引入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探索;借助“一万有多大”,引入对计数单位“万”的认识的探索。通过小电脑提出的问题,引入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探索。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来到联谊学校看到的隆重的欢迎仪式以及参观图书室、餐厅等的情境。借助“一楼餐厅大约能坐多少人呢?二楼呢”、“哪所学校人数多”、“故事书和科技书,哪类册数多”,引入对近似数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第四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爬长城的情境。借助问题“从人口到北四楼有多长”和“小力比小宇多登多少级台阶”,展开对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整百数口算方法的学习。第五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回校后通过回顾游览北京活动进行的班报展览。借助“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引入对估计策略的探索。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
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它不仅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万以上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千以内教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千数时,下一个整千数应是多少;二是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以游览北京为线索,为学生提供了较广泛的素材。
在游览北京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了解首都北京的名胜古迹,感受首都的繁荣与先进文化。选择游览
北京的现实性素材为学生认识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大数。
2.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素材,信息量大。
连环画的呈现方式比较多地展现了北京的城市风景,有利于学生经历用万以内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联系现实生活充分地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3.重视估计意识的培养。
本单元专门设计了一个信息窗,一方面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估计事物的过程,体会估计的必要性和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在认识千以内数及万以内数的同时,始终将对数的估计与数的认识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4.注重选取真实的数据资料。
在本单元的自主练习中,编排了大量的真实的数据资料。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二)单元学与教建议
1.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手拉手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体会一千是多少、一万是多少。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多种实物感受大数的意义,避免抛开现实情境单纯地进行读数、写数训练。
2.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学习新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及1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大的飞跃。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并结合情境进一步认识千以内的数,进而借助千以内的数想万以内的数,建立较大数的概念。
3.注重操作与演示,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千”和“万”是比较大的计数单位,生活中比较难找合适的实物来代替。教学时,教师要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百位、千位、万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体会计数单“百”、“千”、“万”的意义,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数一数,让学生真正理解999添上1就是1000,9999添上1就是10000,体会自然数列的性质及任意一个自然数的后面必有一个比它多1的数。新计数单位“万”是10000个一。“千”和“万”的关系是10个一千是一万。教师应借助计数器让学生体会数位“万位”的意义及产生的必要性,掌握10000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4.重视估计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
为发展学生的数感,本单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
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估计物品的数量,交流估计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估计策略的多样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寻找素材进行估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5.提倡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师应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6.本单元建议课时数:10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