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有利于学生更多地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中运用直观形象和具体材料设置问题、故事等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上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是书本上的例题、概念、法则和计算公式,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到枯燥、抽象和难懂。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提供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数学生活的机会,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括之间联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新知背景中,积极思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

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如:在学习了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补充问题的应用题:"饲养场买来黑兔40只,白兔120只,____?"并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想法,提出不同的问题。

思考之后学生提出:"黑兔和白兔一共多少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再买多少只黑兔就和白兔同样多了?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几分之几?”短短几分钟,没有经过老师任何提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得出了6个问题。

这样做学生既灵活运用了知识,又掌握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其教学效果要比我一味地讲解好得多。

可见,如果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就会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让学生敢想、会说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敢想。

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应该保护学生的心理安全。

我有时会在课堂中听到这样的话语:"你真笨,这个问题我都跟你讲过多少次了,还做不出来?""你有没有脑子!"等等。

可是我想,如果学生一边在解题,一边还在担心这样想会不会挨老师的批评,那将是一种什么情景?缺乏安全感的学生通常都不敢越雷池半步,更谈何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了。

让学生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总是多鼓励,少批评,说错的并不是马上给予否定。

"好的,听听别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动动脑筋,你能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讨论也热烈多了,学生的思路也更开阔了。

其次,要让学生会说。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

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首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

其次,课堂中我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

组内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例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对"时针指在2、3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意见,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钟表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

这个答案不是老师强加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说理共同得出的。

这样就能够更牢固地记住这一知识点。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锻炼。

还有,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简单的例题我会让学生自学,有能力的就模仿老师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说说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什么这样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这样,让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改变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去做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共有的特征,对于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试试。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的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

如在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巧板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7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

在进行拼图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图要领后,照着书中图形拼图,继而让学生大胆创新,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

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

又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以后,我问学生:取一根16厘米长细绳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根据已学得的知识讨论得出:16厘米就是所要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周长÷2就是长方形的一个长与一个宽之和。

然后借助钉子板,实际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结合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总之,让学生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

我相信,只要老师深钻细挖教材,坚持改革,在教学中给与学生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2015年春学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