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梳理及检测-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梳理及检测-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21《古代诗歌五首》知识梳理及练习(含答案)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 _________ 。

, _________ 。

【了解写作背景】
通天元年,契丹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参谋陈子昂随同出征。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陈子昂又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理解诗句意思】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理解思想情感】
诗歌以慷慨悲凉的基调,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惆怅与孤寂和对贤明君主的渴望。

【根据语境默写】
1.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___ , _________ 。

2.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悲哀苦闷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 。

3.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诗人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贤主,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的愁苦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

4.屈原《远游》中有句云:“惟天地之无穷,哀人生之生勤。

”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_________ ,_________ 。

【选择题】
5.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

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6.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人生悲歌。

B.一二句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明君和贤臣。

C.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感情。

D.第三句登楼远眺,写空间的辽阔无限和感叹生命的短暂。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俯仰古今,既写出时间的绵长,又表现了诗人要承前启后干一番事业的抱负。

B.前两句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期待来者,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C.第四句用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D.后两句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营造出一种苍茫孤独的意境。

参考答案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没有贤能的君主赏识自己,怀才不遇,内心感到悲凉和苦闷。

6.C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悲伤、苦闷的情感。

7.A没有表现出“干一番事业的抱负”,表现的是诗人怀才不遇的失落和悲伤。

2.望岳(唐·杜甫)
?_________ 。

, _________ 。

, _________ 。

, _________ 。

【了解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作者北游齐、赵,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理解诗句意思】
泰山有多高大?从齐到鲁都可以看到泰山苍翠的峰峦绵延不断。

大自然将神奇秀丽都集中在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山中升起层层的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远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

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看到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理解思想感情】
这首五律诗,描绘了泰山神奇秀美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的雄心壮志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根据语境默写】
1.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

2.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

3.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4.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的诗句是:__ ,_________。

【选择题】
5.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6.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
7. 选出对《望岳》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由远而近,最妙的是“处处无望处处望”足见杜诗之匠心。

B. 诗中“钟”字为“聚集”之意,借大自然对泰山偏爱有加表作者喜爱之情;“割”字写泰山高耸入云、矗立挺拔的气势,表诗人赞美之意。

C. “荡胸生曾云”写作者志随山高,“决眦”写作者细望之态,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 结尾一句写作者登临泰山极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决心实现自己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雄心壮志。

参考答案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5.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虚写,下句是实写。

6.B“望”的角度是由远及近
7.D此时作者还没有登临泰山极顶。

3.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 _________ 。

, _________ 。

【了解背景】
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

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

【理解诗句意思】
飞来峰上的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上面可以听见天鸡破晓,看见太阳初升。

我不害怕漂浮的云把眼遮住,只是因为我身处最高处。

【理解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险,立志革新的雄心壮志。

【根据语境默写】
1.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_________ ,_________ 。

”两句用夸张手法写古塔之高,并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2.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___ ,_________。

”两句反用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选择题】
3.下列对《登飞来峰》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借写登塔远望,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

B.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4.下列对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

古代八尺为一寻,“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诗的第二句,写了登飞来峰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诗的第三句中的“浮云”就是指天空中飘浮的云彩,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D.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5.下列对《登飞来峰》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之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望远,似觉天地万物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既抒发了作者希望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其渴望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

参考答案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C 浮云指的是困难和阻碍社会进步的顽固势力。

4.C 浮云此处采用比喻义,指的是困难和阻碍社会进步的顽固势力。

5.D此时诗人初登仕途,意气风发,并没有渴望归隐山林的渴望。

4.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 _________ 。

, _________ 。

, _________ 。

, _________ 。

【了解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理解诗句意思】
不要笑农家过年的酒不好,丰收年请客人宰鸡又杀猪。

翻越一座座山,趟过一道道水,好像没有了路,穿过柳荫,走过花丛,又是一个村庄。

箫声鼓声此起彼伏,春社日临近,穿衣戴帽,简单朴素,古风犹存。

从今以后,假若允许乘日夜游,拄着拐杖随时也会敲响你的家门。

【理解思想感情】
本诗用凝练的笔触,围绕“游”字铺开,勾勒出江南农村一幅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和意趣浓厚的风情画,赞美了农村优美的风光和淳朴的民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根据语境默写】
1.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 ,_________ 。

”两句写农家盛情待客,民风淳朴,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2.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 ,_________ 。

”两句出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生活的哲理。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以“___ ,_________。

”两句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了诗人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_________ ,_________ 。

”两句从白天写到夜晚,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选择题】
5.对《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罢官隐居山乡所作,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来成为充满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也批判了他们宣扬迷信的陋习。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

6.下面对《游山西村》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衣家拿鸡和猪招待名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祈求。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7.对《游山西村》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既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又是一首七言律诗。

B.首联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倾其所有的盛情。

C.颈联既写出了春社欢快,又表现了民风的淳朴可爱,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D.本诗笔调低沉、抒情,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参考答案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C 颈联是对当地风土民情的写实,并无批判之意。

6.D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错,泛指菜肴。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社
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错,是一种缭祀活动。

C,"挂杖说明诗
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即门叨扰人。

错,无去职后的郁闷,农家热情好
客,随时来。

7.D本是笔调是轻松愉快的,不是低沉的。

5.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 _________ 。

, _________ 。

【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深有感触。

【理解诗句意思】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理解思想情感】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愤然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忧伤,更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忠心报国的信念。

【根据语境默写】
抒写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既有喜悦又有离愁别绪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

表达作者虽然年老,但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的无私奉献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

【选择题】
3.下列对《已亥杂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后两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人用“落”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显示别离之苦。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4.下列对《已亥杂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下列对《已亥杂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吟鞭东指即天涯”流露了诗人挣脱束缚之后的轻松愉快之感。

B.后人常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比喻老一代甘愿为下一代牺牲自己的决心。

C.这首诗将抒情和写景有机结合,表现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

D.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要不敢自弃,继续奋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答案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D 本诗表达的是诗人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忠心报国的信念。

4.C诗人辞官归隐,是个人选择,不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5.C.这首诗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