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遗民书法取向——以《鼎脔》周刊为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清遗民书法取向
——以《鼎脔》周刊为中心
祝 童(江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刘松来(江西师范大学 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2)
[摘 要]清遗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书法取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代书法道统。《鼎脔》乃中国第一份研究金石书画之报刊,其编者、作者多有着浓厚之遗民情结。考察该刊所载书法文献,书风上受到碑学流波影响较深,然帖学面貌依旧成熟,并占据主要优势;书学上,虽难以避免“碑眼看帖”之思维局限,然尊六朝而不卑唐,持中秉正,维护帖学传统。要之,以《鼎脔》为纽带之遗民书法,从书风与书学方面,皆反映出“帖学为体,碑学为用”之书法取向,一定层面上,再次打破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关于清末碑学一家独大之论断。[关键词]清遗民;书法;《鼎脔》;王修;碑学;帖学
[ 中图分类号 ] 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9)04-0114-06
收稿日期:2019-03-05
作者简介:祝 童(1989-),男,贵州大方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民族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文献学史、书法史论。
刘松来(1956-),男,江西铅山人,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
①王修在《明宣德三年王宣继室潘氏诰命》(载《鼎脔》1925年第2期第3页)中谈及自身家世云:“吾家自洪武始从滁州来居长兴,科第联绵,代有显达。歌于斯,哭于斯,聚族于斯,六百年矣。宏光以还,子孙愙遵七世祖扬州公遗教,故自子嵩公讫高祖卫房公,二百年间,世守素业,耕读相承,学者固不乏人,兼有著述,然皆布衣终身,遁隐林泉,无入仕者。”
清亡,不欲苟和民国新政权者,遂流为遗民。清遗民于文化上承继道统,虽显保守,然不失为文脉正宗。辛亥之后,以寓居海上之遗民为中心,其文化主张坚守传统,以正清明。《鼎脔》,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研究金石书画之报刊,其价值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学界重视。该刊由浙西名士王修主编,“巽社”同仁共襄辅办,以“究讨金石书画诸学术为宗旨”,一时流人遗老云集,声誉极盛。考其文献,《鼎脔》在编者理念与内容刊登方面,皆反映出浓厚之遗民情结,为传统艺术在新旧文化碰撞时期之产物。因此,该刊在探讨清遗民书法取向方面,具有重要之史料源价值。
一
《鼎脔》,又名《鼎脔美术周刊》,1925年12月7日创刊于上海,8开本,每期4页,至1927年3月14日终刊,共出65期(含特刊5期)。自1926年3月29日始,增刊《鼎脔副墨》,半月1期,共出24期。主编王修(1898-1936),字季欢,号杨弇,浙江长兴人。长兴王氏一门,耕读传家,诗书继世。自王修七世祖王继贤起,以诗文书画为业,颇富藏书。曾祖竹卿,祖毓奎,父承湛,皆工书画。①王修追叙其父云:
先王父书宗平原,沉雄苍劲。(《杨弇漫语》)[1]
先子弱冠掇魏科,文名藉甚,生平谦然不自足,
为文章以及词赋。(《谢光绪己丑文武乡试恩科表》跋)
[2]
王修幼承庭训,受家风泽被,先后从湖州钮承琳
及本邑丁绍猷二先生问学。16岁至沪,就教于词人
郑文焯,自此得窥乾嘉门径。及长,宦游北京、山东、河南、陕西、湖北诸地,不惜重金搜集宋刻元椠、海内孤本,以实其“诒庄楼”。其既好藏书,亦擅著述,尤长于乡邦文献之辑录,用力至巨:弱冠即辑《长兴诗存》,搜罗本邑先辈遗著,“始于顺治,下迄宣统,凡三百七十余家,都一千四百余首,各体具备,并附诗人小传,博瞻详明。”[3]又携同仁“搜长兴艺人之遗闻轶事,为《箬溪艺人征略》”“载长兴自隋至清书画名人遗闻轶事,体例精严,考据明确。”[4]王修不独编校典籍,以彰先贤,更是隐逸遁世,与世不谐,徐璚《贻庄楼晒书图记》云:
晚近以来,士夫竞尚新奇,土苴汉籍。君独于举世披靡之会,笃念并徽,留心古义,古绳祖武,继序不忘,谓非好古敏求之士也邪?仆愿君本其所学,见诸政事,远以扬先达之清芬,近以拯斯民之沉溺,匪惟德门累叶之光,仰亦吾国前途之幸。庄生云,逃空谷□,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矧平生道义相亲者乎?[5]
王修虽长于清末,至辛亥时方13岁,然常以遗
民高蹈自诩,不苟于俗,一派名士风流。“特其人傲岸,世无知音,致长使沉郁。”“既不屑与鸡鹜争事,宁得不孳孳焉?讬事业于破纸堆哉?”[6]性情所至,益好交游,遂结“巽社”,广交当世名流、前清遗老。
王修既以遗民自居,《鼎脔》自然成为遗民结谊之土壤。“清遗民是有着复兴清朝,反对民国政体的政治立场以及恢复与赓续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的文化观的群体,是道统与政统的双重维护者,在近代化中,这一群体并未从传统之‘士’转化为‘现代知识分子’。”[7]借《鼎脔》之风,抒禾黍之悲,匡扶道统,高标清洁,正是《鼎脔》遗民情结之集中体现。
一方面,《鼎脔》所刊金石书画,多有追思故物以慰家国愁痛之情愫。徐荣祖《禁扁楹题》序云:京师故宫,自前岁始许人民瞻嘱。然往时题柱,或出宸翰,或为名笔,咸丰以来,迭经寇乱,迄今日已存者寥寥,宁非后之人谈目下旧闻之缺憾乎?仆曾游禁地,写其存者,搁置行囊,已逾一载。今补其见于记载而原物无存者,汇为一编,颜曰《禁扁楹题》,聊助谈资,并以志桑沧之感,抒禾黍之悲云尔。[8]家国劫难,故物无存,唯旁搜文献,“志桑沧之感,抒禾黍之悲”,而此亦正是王修囊办《鼎脔》之初衷。另一方面,《鼎脔》同仁,志在匡扶道统,令文脉不废。“方兹教俗颓废,举世竞衣食,奔走全力,昔所鄙为争名者徒,且不可得。杨弇独务此,宜人之笑为痴也。”[6]家国破败,世风日下,名利相争,面对“诋古若恐不力”[9]之人,面对“纷拏纠错,离古愈远”之情形,《鼎脔》坚守古义,赓续文脉,自难免为人嗤笑。倪义抱《鼎脔丁卯元旦特刊书端》:
同学杨弇,博学而有志于古,居恒郁郁绝不得志,每求所以遣意而适其理者,于是攸《鼎脔》之刊,果哉与世之谈时务、炫学术、标思想殆不可一世者欤……由此以贡于好古君子,引其尽广其识,于声希味淡之中,以发挥而广大,杨弇一纸抑亦足以震流俗,而昭于沈周,卓然发异彩矣![10]
谈时务、炫学术、标思想,正是新文化运动前后浓烈之社会风气。王修本“好古敏求之士”,“有志于古”,刊印《鼎脔》,“贡于好古君子”,一呼而百应,流人遗士,纷纷致稿,使道统不废,确有昌国粹、“震流俗”之效。由是亦知,《鼎脔》周刊之囊办,有其时社会“醉心欧化”之背景所在。再者,遗民亦力求在维护政统上作出行动,倘若无力挽政,则退而标许人格,以志高洁,这在《鼎脔》中有明显反映。林白水(1874-1926),独立报人,曾在《鼎脔》刊发篆隶书例,向以笔锋犀利著称,终为军阀张宗昌所杀。林死后,王修撰《哭林白水》发刊:
(君)性情高亢,嫉恶太严,臧否群伦,不留余地,以致于斯……余谓君无党无私,有何仇家,岂今日尚有人畏清议耶?乃不图时仅三月,君竟以危言致祸。[11]事实上,在军阀林立,视“清议”如虎之际,“危言致祸”又何尝不是王修之宿命?其曾于《鼎脔》刊“戊戌六君子”之杨锐行书扇面一祯,慕其为人,益重其书,遂“拟搜集六君子遗墨,综为一编,并详列六君子生平事迹”,且望“世有助余成斯志”[12]者;1927年,又因承印“打倒新军阀——蒋介石”传单被查抄,走避法租界方才脱厄。杀身成仁毕竟非常人所能,遗民们既难谐于世,则孑然以人格自命,《断珠楼笔记》于“艺术家”之驳正,便是典型例证:
凡尊贵之艺术家,必具奇特天才,异于常人,与现社会恒不合,而其品性又未有不孤洁自芳,犹东篱之黄菊也……然今之所谓艺术家者,恒急急于成名,不惜牺牲其人格,奔走权门,雌黄其事,或树党以号召,或宣布以广声,丑态百出,莫可言状。[13]
急于成名,甘饮盗泉,依附权势,结党营私,自为遗民高洁品性所鄙弃;而真正艺术家“异于常人”“与现社会恒不合”“孤洁自芳”“东篱黄菊”之基本要求,诚乎难矣!此诸性情,亦正是《鼎脔》遗民情结最重要之体现。
二
《鼎脔》书作文献,既有金石拓本,亦有先贤遗墨,复有时贤翰迹,更有“巽社”社员之作;其稿源,或为王修“诒庄楼”所藏,或为艺林人士寄刊。欲据《鼎脔》考察清遗民书风,时贤与“巽社”社员之作,自然是最直接之史料。据笔者统计,《鼎脔》所刊与“巽社”有直接或间接交往之作者,以传统书法形式所书作品共63种,其中篆书10种,隶书8种,楷书27种,行书13种,草书5种。①考诸刊作,书风上受到碑学流波影响较深,然帖学面貌依旧成熟,并占据主要优势。
碑学名家荟萃,精品迭然,但书风并不全为遗士接受。《鼎脔》先后刊篆书10种,涉及书家8人,分别为吴昌硕(2种)、钟麟(2种)、罗振玉、俞樾、张度、金梁、陈师曾、黄牧甫,皆为名儒硕学。第29期刊《钟琳图篆》,为钟麟(字琳图)所临《虢季子白盘》,点
①“与‘巽社’有直接或间接交往之作者”:一方面,《鼎脔》所刊书作作者,有些逝于辛亥之前,严格来看,并非遗民。但是这些书家作品,刊于《鼎脔》,便意味着编者对该作之认可,故《鼎脔》对该书家和作品之评论,正是考察遗民书风取向之重要资料。另一方面,遗民身份鉴别复杂,但可以肯定者,《鼎脔》本身所具有之遗民情结,决定了大部分稿源具有标本性价值。如《鼎脔》第27期第4页王修《八贤合作便面》跋云:“此扇为张忍盦年伯所有。书者为寐沈叟、冯蒿叟、朱疆村、郑苏戡、吴苦铁、曾农髯、王潜老、谭组庵诸贤。体具篆隶正草,珠联璧合,洵为至宝。”王修命沈曾植、冯煦、朱祖谋、郑孝胥、吴昌硕、曾熙、王仁治、谭廷闿为“八贤”,其中前7人便为名重士林之遗老,与“巽社”过从甚密。“以传统书法形式所书作品共63种”:据张一弛《美术周刊<鼎脔>的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第100页)统计,《鼎脔》所刊书法作品共193幅,为便考察,笔者剔除刊题、手稿、拓本题跋、画跋、印跋等不以书法艺术为主要表现目的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