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T15:04:37.91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作者:陆梨花
[导读] 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具有空间特点、地域特点和人文特点。地理知识大多不需要复杂的理解过程,但需要识记的内容相对较多,这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一大难点。
陆梨花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岑江渡中学,425300,
摘要: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具有空间特点、地域特点和人文特点。地理知识大多不需要复杂的理解过程,但需要识记的内容相对较多,这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一大难点。而学习地理是离不开地图的,地图能够直观清晰地展示空间结构关系,结合地图进行地理课程的教学能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地呈现给学生,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单纯的解释说明。以图导学,能够使学生更快地理解知识,更准确地记忆知识,进而在现实生活中更有效地应用地理知识。
关键词: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应用
引言
地理学科是系统研究介绍地球表面的诸多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一门重要学科。中学地理课具有重要地位,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格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中学地理课程涵盖的范围比较大,但基本上都是以空间作为基础的,因此,地图在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意义非常明显,借助地图的展示,地理教师就可以清晰地介绍世界各地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使单纯的文字介绍明确具体的在地图上体现出来,从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1.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意义
1.1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养成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尤其是空间的想象能力,即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地图,辨认地图,甚至是画出地图。将“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日常地理课程教学中,使初中学生多接触地图,通过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同看图,分析地图等活动,使学生熟悉地图的使用,同时学会结合地图来记忆地理知识而不是机械记忆,最终使学生达到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形成地理思维的目的。
1.2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往往对形象直观的图像更加感兴趣,对图像内容的记忆效果也远优于对文字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地理教师应使用不同的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3有助于学生对抽象地理知识的理解地理学科中包含很多专业的地理术语,这对初中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理解的不到位就会进而导致无法准确的记忆。而地图的使用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难以理解的地理专业术语通过相关图像展示出来,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观察体会,即能起到语言文字有时难以达到的效果。
1.4有助于提高地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有效使用,能切实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自然中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因而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2.1借助图像导入新课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是促使他们提高关注程度,积极思考问题的重要动机,因此,地理教师在新课程的导入环节应该注重介绍新知识的方式,使之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借助多种图像导入新课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图像的展示在学生阅读或倾听文字描述之前先在他们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就能够使学生更加关注学习内容,即图像所代表的具体知识,从而发挥学习得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中国得疆域》这一课内容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设定为:掌握我国在世界版图上的地理位置并能分析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分,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简称以及行政中心;形成读图的能力和对地理空间事物分布的想象能力;具有初步的根据地理作分析的能力。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地理教师可以使用大幅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来导入新课。地理教师可首先向学生展示世界地图并让学生找到我国的地理位置,并在学生指出后加以强调;第二步,向学生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自己所在的省份,自己家乡的省份以及去过的省份或熟悉的省份,并可提问这些省份的全称、简称和省会城市名称;第三步,可启发学生指出我国疆域的范围,如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最北端的省份。在此过程中,教师既可以采用让学生单独回答问题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间竞赛的方式,看看哪组学生的地理知识最丰富。通过借助图像的导入和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学生会对本课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对知识的渴望。
2.2借助图像进行课堂游戏形成对地理位置的空间概念是地理课程学习的重要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要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图像系统,准确地反映相关的地理位置。因此,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填图能力的训练。借助图像,根据课程内容需要,设计适当的填图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锻炼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例如,《认识大洲》这一课内容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设定为:能够在地图上辨别大洲、大洋、半岛、岛屿和海峡等;能够结合地图说明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这一课的填图游戏环节应属于复习巩固的环节,应放在课本内容教授完毕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大洲概念的理解和世界上七个大洲的分布的记忆,地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填图的游戏或竞赛。教师课前可准备空白的世界地图,请学生根据各个大洲的形状填出大洲的名称,并继续启发学生思考每个大洲上都有哪些国家,从而进一步扩展学生的地理知识。或者教师也可以加大游戏的难度,让一组学生手绘某个大洲的轮廓,其他同学猜一猜画的是哪个大洲。游戏的方式提高的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并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从抽象的文字发展成空间的图像。
2.3借助图像展开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对相关图像进行分析是较高要求的地理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以课本内容为依托,并与图像密切结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设计最优的教学步骤,灵活创新的应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初中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地图上所反映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地图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例如,《中国的气候》这一课内容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设定为:通过阅读我国有代表性的一月和七月两个月的平均气温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