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建筑关键工序动态底线管理手册6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共阅
目录
二、早拆快拆施工工艺 (8)
三、后浇带施工工艺 (22)
(一)、基础筏板后浇带留置施工工艺 (25)
(三)、后浇带独立支撑施工工艺
四、门窗定型化施工工艺
(一)、门窗洞口定型模板施工工艺
(二)、现浇外墙门窗后塞法施工工艺
五、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
(43)
(三)、多水房间墙体底部构造施工工艺 (46)
九、小模板施工工艺 (47)
(一)、梁板模板施工工艺 (47)
(二)、楼梯间及外墙模板施工工艺 (48)
(三)、电梯井支模施工工艺 (51)
十、大模板施工工艺 (53)
十一、钢筋连接施工工艺 (56)
(一)、钢筋搭接施工工艺 (56)
(二)、电渣压力焊施工工艺 (58)
(三)、钢筋直螺纹连接施工工艺 (60)
十二、外墙螺杆洞封堵施工工艺 (61)
十三、二次结构施工工艺
十五、可重复利用悬挑脚手架预埋件
十五、质量管理标准
一、小流水施工工艺
1、前言
1.1
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依次施工(亦称顺序施
在工艺上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然后按照施工过程组建专业工作队(完成各个施工过程。

当分层施工时,第三、…第n施工层,有节奏、均衡、连续地完成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这种施工组织方式称为流水施工。

1.2中南流水段划分施工工艺
(1)主体结构施工流水段组织在工程开始之初,项目部和分公司要充分确定对工程流水段的划分。

(2)施工流水段划分原则:原则上标准层按照每段300㎡~500㎡进行划分,地下室和裙房
按照每段500~800㎡进行划分。

根据工程结构,一个楼层划分为若干个小流水段,投入相应料具,在流水段间周转使用。

(3)组织立体交叉作业,小流水段分项工程作业以小时时间控制,各个分项作业形成连续施工。

(4)在各个小流水段、各工种之间交叉作业,完成一个楼层的作业循环。

(5
4/5/6/7拆模制。

标准层2
满足要求前提下,平均气温20度以上,4
气温在0~5度之间,6天拆模;平均气温在0
(6
凝土一个楼层的循环施工,每层工期控制在4~5
(7
2
3
3.1
要求设计单位确认。

3.2确定施工顺序
开工前,项目部、分公司依据合同条款及建设单位要求对施工顺序进行讨论,并将施工顺序提交建设单位确认或告知参建单位。

3.3划分流水施工段
项目部根据确认的施工顺序进行流水段划分:原则上标准层按照每段300~500㎡进行划分,
地下室和裙房按照每段500~800㎡进行划分。

组织立体交叉作业,小流水段分项工程作业以小时为单位进行控制,形成连续施工作业。

在各个小流水段、各工种之间交叉作业,完成一个楼层的作业循环。

图1-1:主体结构施工流水段组织(一)
图1-2:主体结构施工流水段组织(二)
3.4讨论施工缝位置
位,:
(1)
面。

(2)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
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

(5)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200~500mm的竖壁上。

,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根据上述留设原则绘制地下室各层、裙房、塔楼标准层施工缝平面布置图,项目部组织专题讨论并将结果告知参建单位。

图1-3:剪力墙墙体水平施工缝
图1-4:剪力墙墙体梁口留设
3.5绘制小流水施工顺序走向图
根据确认的各层施工缝平面布置图及施工顺序绘制小流水施工走向平面图。

3.6编制小流水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顺序、各层施工缝平面布置图、小流水施工走向平面图编制小流水施工计划,配置劳动力、材料、料具、施工机械及工器具等资源。

在一个小流水施工段上完成各工序的时间控制在3~4天。

坚持推进2/3天支模制和4/5/6/7拆模制。

标准层2天支模完成,裙楼和地下室等非标准层3天支模完成。

在拆模试块强度满足要求
前提下,平均气温20度以上,4天拆模;0~5度之间,6天拆模;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7
按照公司要求报审小流水施工专项方案,
室。

3.7
3.8
止水钢板设置在墙体、梁
300mm的墙体上,地上结构墙施工缝可留置于楼层结构顶面,与结构上表面距离为300mm以内,也可留设在结构底面,与结构下表面距离50mm以内。

框架结构施工流水段形成的施工缝应顺着主梁方向,留设在次梁上。

剪力墙结构施工流水段形成的施工缝尽量避开墙体的位置,应留设在门窗洞口、过梁的位置处。

框架柱的施工缝应留设在梁底往上50mm位置处。

楼梯结构形成的施工缝留设在休息平台处。

主体结构墙体施工缝的留槎应采用木条与竹胶板,厚度较小的墙体可采用双层钢丝网与钢筋绑
扎形成预制网架作为留槎设置。

梁板的留槎材料采用木条、钢丝网,楼梯梁有洞口的位置可采用挤塑板或钉制木盒子留设。

3.9混凝土养护
施工缝混凝土养护分浇筑后的养护和施工缝处切割剔凿清理后的浇水湿润。

3.10施工缝留槎材料拆除
3.11施工缝处理
高压水枪冲刷,然后再刷水泥浆。

二是用“栽石法”处理施工缝:
2/3
3.13
4、质量要求
4.1施工缝留槎所使用的材料必须固定牢靠,不得脱落、变形、涨模。

4.2施工缝留槎应严密、不得漏浆、跑浆。

4.3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

4.4施工缝表面应进行二次处理,凿毛,清除掉残余钢丝网、木条、混凝土残渣以及垃圾,并用水冲洗干净,有利于混凝土二次结合。

4.5地下外墙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凸缝,基础底板后浇带应留设凹缝,内墙的水平和垂直施工缝应采用平缝,内墙与外墙之间可留垂直缝。

二、早拆快拆施工工艺
1、前言
坚持推进2/3天支模制和4/5/6/7拆模制。

标准层2天支模完成,裙楼和地下室等非标准层3
10~
20度之间,4天半拆模;平均气温在0~5
模时间不得超过半天。

2、工艺流程
土→试块留置→非第一次拆模→第二次拆模
3
3.1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
以确定
3.1.2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施工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11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标准。

(1)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算参数
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确定,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钢筋自重标准值可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也可以按下表采用:
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

(3)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荷载计算
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施工活荷载组成,针对验算的具体对象,采用相应的荷载组合方式,现以100mm厚的混凝土楼面板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厚度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100mm楼板施工阶段恒荷载的计算与统计
楼板施工活荷载的计算与统计
(4)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计算
现浇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振捣混凝土
时产生的施工活荷载组成,通过荷载组合,作为梁底板木模板及支架的验算依据,以300mm×700mm 的混凝土梁为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截面的混凝土梁施工荷载的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300×700mm混凝土梁沿长方向施工荷载的计算和组合
(5)模板侧压力的计算
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
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15,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规定,按照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的两个计算公式进行复核,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F=0.22γCtOβ1β2V
F=γCH
逐步可以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预先得到界定。

式中: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γC-
tO-
艺要求,
O=8h;
V-
在1~
β1-必须掺
β2-100~150mm,取1.15;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代入求得的可变参数,得到如下两个与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有关的简化计算公式,并可计算出在不同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条件下的模板面侧压力:
F=0.22γCtOβ1β2V=0.22×24×8×1.2×1.15×V=58.29×VF=γCH=24H
2)模板侧压力的荷载效应组合:
按照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规定:对梁、拱、边长≤300mm的柱、厚≤100mm的墙,参与侧模板侧压力的荷载组合项为: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和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组成;对大体积混凝土、边长>300mm的柱、厚>100mm的墙,参与侧模板侧压力的荷载组合项为: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和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组成;验算模板刚度时只取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按照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J270-2003的规定:参与大模板侧压力的荷载组合项为: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和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组成。

笔者认为:在采用预拌、泵送混凝土,机械振捣施
根据上述两个表格,就可绘出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或浇筑高度,与侧压力设计值的关系曲线,通过对图表的分析,不难看出当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不大于6m时,可直接查高度计算公式,反之当高度大6m时应用速度公式,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化计算过程。

3.1.3梁早拆体系设计
(1)、早拆装置
并要
图2-2:梁早拆支撑柱布置平面图
3.1.4楼板早拆体系设计
(1)、早拆装置
板早拆可使用定型早拆板带,也可以采用可调节式早拆支撑头、定型独立支撑。

层高不大于3.6m时采用铝合金定性早拆板带,也可采用可调节式早拆支撑头+方钢背楞早拆板带;层高大于
3.6m时采用独立钢支撑形成早拆板带。

根据楼板宽度、长度结合主次梁早拆支撑柱设置铝合金早拆板带。

可调节式早拆支撑头、定型独立支撑在模板面板下采用独立支撑顶托外加2根45×45×3镀锌方钢,一个开间必须采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独立支撑杆件。

图2-3:定型铝合金早拆板带图2-4:方钢背楞早拆板带
图2-5:可调节式早拆支撑头
(2)、设置原则
早拆板带设置原则是根据结构平面图,
开间中只要有一边尺寸≤2.0m为原则任选一边设置早拆。

早拆部位的面板尺寸不小于100mm×100mm
(1
(2)根据荷载简图计算的独立支撑柱所受竖向荷载详下图(单位KN)。

图2-8:独立支
撑柱竖向荷载分布图
3.1.6早拆体系材料选择
根据独立支撑柱荷载简图选择合适定型独立支撑型号,同一项目不宜采用两种型号的独立钢支撑。

在一个小流水施工段上完成各工序的时间控制在3~4天。

坚持推进2/3天支模制和4/5/6/7拆模制。

标准层2天支模完成,裙楼和地下室等非标准层3天支模完成。

在拆模试块强度满足要求前提下,平均气温20度以上,4天拆模;平均气温在10~20度之间,4天半拆模;平均气温在0~
5度之间,6天拆模;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7
3.1.7早拆板带优化
做到拼板最少、最经济。

图2-9
3.1.8特殊部位加固方案
0.5KN/㎡,施工活荷载考虑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
(楼板模板自重荷载标准值) 1.0KN/㎡。

(恒荷载
图2-11:放置布料机区域竖向荷载简图
图2-12:布料机区域独立支撑柱竖向荷载分布图
加固验算的独立钢支撑型号大于梁底早拆独立钢支撑型号时,可采取增加数量减小间距的做法;小于梁底早拆独立钢支撑型号时,可和梁底早拆独立钢支撑同型号。

3.1.9绘制梁板组合早拆体系平面图
(1)根据计算确定的梁底独立钢支撑设置方式及型号进行梁早拆体系布置,根据梁早拆体系
和早拆板带设计方案进行楼板早拆体系布置,绘制出梁板组合早拆体系总平面图。

(2)绘制竖向剖面图及结点大样,注明模板,方木及支架竖向支撑的情况,还应注明早拆体系不拆除,直到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再进行二次拆除及不同施工季节所需支撑层数及模板材料的施工流水。

(3)绘制布料机、钢筋及料具堆放部位支撑体系布置图。

(4
供应表。

3.2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及保证控制措施、同
3.3
3.4
交底,让班组人员完全掌握梁板组合
3.5
开间的模板配置图及各开间材料用量表备齐各开间构配件的用量。

3.5.2上下楼层立杆对齐,保证荷载有效通过立柱进行传递。

3.5.3早拆立杆定位方法:以开间的任意一个轴网交接点为起始点,根据方案中立杆到轴线的距离用放线定位,根据定位点放置独立钢支撑及立杆。

图2-13:早拆立杆布置示意图
3.5.4可调节式早拆支撑头施工
如采用可调节式早拆支撑头,放线后沿十字线或T字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立两根立杆,用所需要长度的两根横杆将三根立杆插卡连接起来,然后在四边形的第四个角立一根立杆,再用两根横杆将四根立杆插卡连接成四边形。

安装三角架时必须用榔头敲击到位。

(最忌讳:立杆和横杆未形成四边形及未调方正,即垂直度未调准以前,用榔头敲击插卡!)按上述方法完成支架的支搭。

支架支完后放置早拆托架及早拆头,并使插销、托架就位,然后在早拆头及托架两侧各放一根方木(100mm×100mm),按传统支模方式将主次龙骨上标高调到所需位置,主龙骨与墙体顶紧。

会产生收缩,绝对不可超过次龙骨方木高度。

向一致。

3.6验收
3.7浇筑混凝土
3.8
3组同条件试块,连续留置10
1组3天、1组7天的拆模试块。

3.9第一次拆模
第一次拆模时间必须满足混凝土初凝3d,如前期统计混凝土3天强度值达50%以上,应检测留置的同条件混凝土试块3天强度,符合拆模要求后将非早拆板带部位模板体系中的三角架、托架、模板、方木同时拆除。

梁板拆模时必须先拆除墙模板和梁侧模。

板拆模时须从一端向另一端拆模。

拆除横杆时,用榔头均匀敲击横杆两头,使横杆两头同时抬出。

注意,不可猛敲击横杆一头。

拆模时千万不可把早拆头丝杠松动,如果松动,受力支点改变。

拆除后将模板及料具运到正在支模施工层。

非早拆板带部位模板拆除,严禁扰动早拆板带的模架及构配件支撑原状,严禁拆掉再回顶的操作方式。

拆除非早拆板带部位模板体系后,拆除梁底非早拆支撑柱区域模板,同时严禁扰动梁底独立钢支撑的支撑原状,严禁拆掉再回顶的操作方式。

3.10第二次拆模
根据前期统计的混凝土7
置的同条件混凝土试块7
跨度大于8m
在全跨条件下支持自身重量和施工荷载时,
规范》GB50204-2011的规定。

4、质量要求
4.1
4.2
4.33天,控制在4-5天内。

4.4
4.5
4.6支撑体系的配置,应满足施工流水段的合理周转、充分使用要求。

4.7早拆体系立杆须采用警示油漆涂刷,挂牌标识。

三、后浇带施工工艺
前言
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

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

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沉降后浇带为了解决相连建筑物因高度等原因造成沉降量不同而设置。

伸缩后浇带与建筑物长度有关系,解决施工中混凝土收缩等问题而设置。

规范依据: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不宜设置变形缝。

量;也可每隔30m~40m
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
增设附加防水层;后浇带封闭时间宜滞后45d
缩混凝土,低温入模。

1
2
3
土宜在
4
5
(1的设计原则。

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2)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3)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4)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贯通,不许断开。

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
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

(5)后浇带在未浇注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该位置虽弯矩大,但剪力很小。

(6)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注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应避免留直缝。

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7)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
采用钢钎捣实。

(8)
时,用压力水冲洗,
后将钢丝网拆除,
(9
中,
,(10,两侧必须设置专用模板和板,,方(一)、基础筏板后浇带留置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混凝土垫层施工→基础底板防水施工→防水保护层施工→附加板带钢筋绑扎(超前止水)→附加板带橡胶止水带及填充材料安装(超前止水)→附加板带混凝土浇筑(超前止水)→底板钢筋绑扎→止水钢板焊接定位钢筋→止水钢板安装→后浇带钢丝网及模板安装加固→混凝土浇筑→接缝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及后浇带清理、保护→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2、施工工艺
2.1根据筏板厚度、止水带位置,沿止水钢板长度方向中心点焊φ12附加钢筋,间距500mm。

将附加钢筋与筏板上下层钢筋连接以固定止水钢板。

止水钢板板槽应朝向迎水面。

根据止水钢板位置及筏板厚度裁剪钢丝网,在止水钢板的上下部位安装钢丝网。

2.2在钢丝网外侧支设模板,模板上口根据钢筋间距锯出槽口,控制好钢筋保护层及钢筋间距,支撑加固木方间距不大于500mm。

图3-1
2.3
直至露出石子为止,冲洗干净,
时围栏围护,以免杂物进入。

2.4
定。

2.5
3
3.1
3.2
3.3
3.4
何尺寸。

3.4后浇带的钢筋必须除锈干净,位置正确。

3.5止水条、止水条应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3.6接缝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洁净、干燥。

(二)、剪力墙后浇带预制盖板封堵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础底板及地下室结构→砌筑基础底板上部挡墙至地下水位之上500mm,内侧粉刷找平(如采用设置超前止水板时可取消外侧砖挡墙)→在挡墙内侧附加防水卷材→地下室外墙及挡墙外侧回填土→地下室结构后浇带及外墙后浇带附加板带
2、操作要点
2.1后浇带两侧及施工缝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拆除后浇带模板,并将混凝土表面仔细凿毛,
直至露出石子为止,冲洗干净,
时围栏围护,以免杂物进入。

2.2
定。

2.3
图3-3
2.4
合。

2.5
盖板与基层及相互间坐浆饱满,并依次
并附加防水层。

防水层附加后再进
3
3.1后浇带所用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和中埋式止水带和填缝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2后浇带、埋设件等细部作法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若设计无要求时,可选用本工艺标准中的一种,经设计确认后施工。

3.3砼必须内实外光,对出现的缺陷应有书面处理方案或措施,并保存处理记录。

3.4后浇带的模板必须稳固、密封、平整,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以确保砼的成型几何尺寸。

3.4后浇带的钢筋必须除锈干净,位置正确。

3.5止水条、止水条应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3.6接缝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洁净、干燥。

(三)、后浇带独立支撑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2、操作要点
2.1确定独立支撑位置
根据现场结构层高、
2.2
2.5m的用1根定型独立支撑,2.5~3m的用2根
4m的用200mm×200mm混凝土柱支撑。

3-8:后浇带独立支撑方柱
2.3荷载计算
计算独立柱承载情况,应充分考虑多层荷载累加、施工荷载等各种不利工况因素。

2.4支撑型号选择
使用定型独立支撑的按照项目实际情况结合下表选择。

定型独立支撑规格使用表
查后浇带采用混凝土独立柱支撑荷载表选择独立柱合适的截面和配筋。

后浇带采用混凝土独立柱支撑荷载表
2.6插筋
上部楼层施工时,将独立柱插筋按方案要求布置在底部混凝土上,要确保独立柱插筋位置的准确性。

2.7钢筋绑扎
独立柱钢筋绑扎、支模、浇筑混凝土同结构框架柱施工工艺。

2.8支模
独立柱支撑要直接支撑在梁板底混凝土面,并且与模板支撑体系相独立。

要保证独立柱支撑体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

2.9浇筑独立支撑柱混凝土
独立支撑柱混凝土可在梁板钢筋绑扎前浇筑,也可与竖向结构的墙柱同时浇筑,但不宜与梁板同时浇注。

由于独立柱支撑截面较小,可采用小粒径石子配制混凝土,同时加强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

砌体构造柱优化作为后浇带独立支撑柱的,需后
2.10后浇带两边模板安装
(1
(2)梁板支架的排列、400~900mm400mm,
(3
(44m时,
1‰~3‰。

主次梁交接时,
(5
(6)支顶在楼层高度4.5m以下时,应设二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若楼层高度在4.5m以上时要另行做施工方案。

(7)梁模板:根据弹线安装梁底、梁侧模板,纵横龙骨等。

后浇带处梁底模可以铺设,梁侧模板不要铺设。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当梁高超过700mm 时,梁侧模板宜加穿梁螺栓加固。

(8)板模安装可从四周或从后浇带一侧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拉通线
钉固。

后浇带处板底模板可以不用铺设。

(9)梁、板施工缝要顺直,立面要垂直,又必须控制好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为保证底板后浇带接缝处的钢筋严密顺直,在板底支模时,在后浇带边通长加一条15mm厚30mm宽的板条,作为控制底板钢筋保护层厚度。

(10)在支设时后浇带所在一跨梁板处模板应独成一体,在后浇带处留设与后浇带同宽度的施工缝,此处梁板模不支。

图3-9
(11
2.11后浇带模板安装
(1
(2
(3
2mm。

(4)安装梁侧模板及上下锁口楞、斜撑楞、腰楞和对拉螺栓,加固牢固。

(5)后浇带模板支设图见图2。

图3-10:后浇带梁板支设图
2.12模板拆除
(1)在支设后浇带处的模板时可以拆除后浇带两侧的模板,后浇带梁板在悬臂处底板模板的拆除顺序是:梁底模拆除→梁底支顶→顶板模拆除→顶板支顶。

禁止梁、板同时拆除,再回顶。


在后浇带施工封闭前,后浇带处梁、板模板的支撑不得拆除,否则可能引起各部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问题,同时后浇带跨内不得施加其他荷载,例如放置施工设备、堆放施工材料等,以保证结构安全。

并做好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支护。

在拆模换撑时,更要注意后浇带附近的支护质量,防止在拆除模板过程中,由于支撑松动、移位等造成结构开裂。

(2)后浇带砼的拆模必须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的有关条款规定,
(3
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4
(5
(6
2.13
按照插筋、钢筋绑扎、支模、浇筑混凝土、拆模的程序施工上层后浇带。

图3-11:后浇带混凝土独立柱支撑实景
3、质量要求
后浇带的独立支撑模板中途不得拆除,必须等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拆除。

四、门窗定型化施工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