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优选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读“凑”“喵”“孵”等生字词,会写“蜘蛛、暴晒、墙”等生字词,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小组讨论的方法,借助文中语言描写的语句,分析老屋的形象。

根据故事结尾发挥想象,进行猜想。

3.学习老屋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培养阅读兴趣,体会阅读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分析老屋的形象。

根据故事结尾发挥想象,进行猜想。

教学难点:学习老屋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培养阅读兴趣,体会阅读的乐趣。

三、教学原则
多媒体教学法;朗读法(齐读、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法;问答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老屋和小猫、老母鸡、小蜘蛛的插图,并提问:同学们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屋?老屋和这些小动物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好奇,都很想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探究竟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全文,并圈出不会读或不会写的字词,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结合课后生字词,讲解文中重点字词。

明确:凑、喵、孵、蜘蛛、暴晒、墙、饿、饱。

借助PPT,教师示范朗读、书写。

3.教师学生齐读、个读重点字词,检查听课效果。

4.默读课文,请用自己的话试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明确:每当老屋准备倒下的时候,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就依次出现,请求老屋不要倒下以帮助他们,老屋一一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一直没有倒下。

(板书:老屋)
(三)深入研读
1.教师请学生小组讨论:老屋和小猫、老母鸡、小蜘蛛之间都发生了有趣的故事,你最喜欢哪个?说说喜欢的理由。

明确:老屋帮助小猫躲雨的故事。

当小猫提出想在老屋里面躲雨时,老屋没有推辞,爽快地答应了。

文中“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这些都可以看出老屋的年老,即使老屋年事已高,它仍然热心地帮助了小猫,可以看出它的慈祥、乐于助人。

(板书:小猫)
老屋帮助老母鸡孵小鸡的故事。

当老母鸡提出想在老屋里孵小鸡时,老屋没有推辞,爽快地答应了。

文中“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

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这句话中“低头看看”“我就再站二十一天”都可以看出老屋的慈祥、耐心和乐于助人。

(板书:老母亲)
老屋帮助小蜘蛛的故事。

当小蜘蛛提出想在老屋里安心织网抓虫,老屋仍然没有推辞,爽快地答应了。

文中“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不注意根本听不到”,这句话可以看出小蜘蛛的渺小,而面对渺小的它,老屋却没有忽视它,而是“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老屋答应了小蜘蛛的要求。

(板书:小蜘蛛)
2.教师依据学生讨论,提问:根据以上的讨论,文中的老屋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
明确:慈祥、善良、耐心、乐于助人。

(板书:慈祥、乐于助人、善良)
3.教师指导并请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读出文中各个人物的特色。

学生同桌讨论。

明确:老屋是苍老的、慈祥的,朗读速度应该缓慢,语气低沉。

小猫、小蜘蛛是可爱的、调皮的,朗读速度较急,声音洪亮。

老母鸡是年老的、稳重的,朗读速度适中。

此外,小猫、小蜘蛛、老母鸡都是请老屋帮忙,所以语气要诚恳。

(四)拓展延伸
1.发挥想象,班级分享。

假如小蜘蛛的故事讲完了,又会发生什么故事?老屋会倒下吗?
2.你生活中有没有像老屋这样乐于助人的人?如果有,请分享他(她)乐于助人的事迹。

(五)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学习本文,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试着续写故事,假如小蜘蛛的故事讲完了,又会发生什么故事?200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
图片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个童话故事且单元导语提示要学生发挥想象,推想故事内容,因而重心在激发学生思考。

而文中的老屋又是一个慈祥、乐于助人、善良的形象,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中语句,体会老屋的高尚品质,培养其乐于助人的品质。

本堂课的教学,教学了小学阶段的重点内容——字词,还运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尽可能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此外,以续故事结尾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其阅读兴趣。

本节课实现了三维目标,达到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效果。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第【2】篇〗
【设计原想】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此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重点发展学生的“预测策略”。

单元语文要素如下: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在文本呈现方式上,与其他课文有明显的区别,边上有“预测”旁批,为学生示范“如何预测”。

课后第二题明确指出,“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要有一定的依据”。

并用表格的形式例
举了两次预测依据和预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旁批中的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再照样子说说其他预测又是怎样的出来的。

表格的后面,用泡泡的形式概括出“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

”“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这样的课文内容和课后练习安排,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什么事预测、预测的依据有哪些、根据这些依据可以做出怎么的预测等。

不过,课后练习第一题“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和同学交流。

”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会有一定的难度。

原因有二:一是预测只有在初次接触阅读材料时,才会真实地发生。

事实上,像这类编入教科书的故事类课文,学生在教学之前早就读过,故事的前因后果都清清楚楚,课堂教学的预测也就失去了其真实性;二是儿童在自然状态下的真实阅读,是一种被吸引的享受,很难像一个成熟的阅读者或写作者那样去参与作品的创作。

那教学时,作何调整,保证本课的语文要素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呢?斗胆做此设计,求教各位同仁。

【教学设计】
图片
一、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认读“暴、凑”等8个生字,理解“凑、偶尔”等词语的意思,学写“洞、准、备”等13个生字。

2.读懂故事内容,借助旁批、课后练习、泡泡提示等,了解预测,知道预测可以根据题目、插图、故事内容线索预测,知道预测要有依据。

3. 尝试预测老屋最终是否会倒,和作家本人的结尾续写进行比较,明白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图片
二、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图片
三、教学环节
板块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阅读单元导读页,了解单元语文要素。

读文字,得信息。

了解本单元的主题是“猜测与推想”,语文要素有三条:第一条,指向怎么预测,“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第二条提示预测有一些基本方法;“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第三条指向表达,“尝试续编故事”。

读图画,得信息。

插图由一些彼此连接的粗线及错落有致地散落在线条中间的树林、村庄、山地等构成,暗示沿着不同的方向预测,可以让故事有不一样的结果,领略不同的阅读体验。

点评:教学伊始就让学生了解这个单元这篇课文要学什么,教师意图是好的,只是开了个头以后紧接着教师改变话题,让学生读课文
了解内容,前后脱节。

因此建议将了解单元语文要素这个环节移放至第二板块学习预测的开头,了解了以后马上进入到预测的认识,这样逻辑上更顺些。

2.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读后想一想,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
提示:老屋想倒下去的时候,先后有小猫、母鸡、小蜘蛛来求助,小猫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请它再坚持一个晚上;母鸡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请它在坚持二十一天;小蜘蛛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请它再坚持一会儿……结果,小蜘蛛一边知网抓虫,一边给老屋讲故事,小蜘蛛的故事到现在都没有讲完,老屋呢,到现在还站在那儿。

3.再读课文,理解词义。

请学生再读课文,交流读不准或理解有困难的字词。

(1)往前凑:先理解“凑”,字典义项有三:①聚合;②接近;
③碰,赶,趁。

请学生根据课文语境选择,理解词义
(2)偶尔:结合课文语境,先理解偶尔的意思是偶然发生的,没有计划的,无周期、无规律的,再根据生活经验,用“偶尔”说话。

“暴风雨”“孵小鸡”等生字词语可以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等识记理解。

点评:读懂读熟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是每篇课文教学的保底任务,必须抓实抓好。

这个环节安排了两次读课文,第一次是默读课文,了解内容;第二遍是默读课文,理解词义。

学习默读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安排默读练习。

提出两个建议:这个板块应该至少安排一两次大声朗读,因为朗读课文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语言的输入记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是默读不能代替的功能。

其次是词语教学,教师应该有预设,但是每个学生不理解或理解困难的词语各不相同,教师应该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采用同桌或小组学习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化解学生的困难。

板块二借助旁批了解预测
1.对比发现,认识旁批。

比较发现本课和其他课文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文本边上有一些阅读提示语,这就叫“旁批”。

2.阅读旁批,了解预测。

(1)请学生依次读旁批,找到与旁批对应的课文内容。

(2)同桌两个,一个读课文内容,一个读旁批。

(3)同桌交换再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即:这些旁批都是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推想。

(4)小结得出:猜测和推想就叫“预测”。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策略。

3.结合练习,探究预测依据。

(1)看课后第二题表格,想一想,这些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

图片
借助表格,引导学生说说预测的内容是怎样得出来的。

如,读到“小猫刚刚离开,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因为不断地被别人打扰,可能会觉得很烦。

所以,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

(2)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预测:你读到这里的时候,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读到“小猫刚刚离开,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因为题目叫《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所以我猜想,老屋还是会答应母鸡的请求,不会倒下。

(3)小结: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只要有自己的依据,都是可以的。

(4)小组讨论其他预测内容,小结梳理依据。

罗列出“故事里的内容”和“预测的内容”,留出“自己的预测依据”一栏,请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完成预测依据的填写。

根据学生的反馈,小结预测的依据: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可以是根据前文内容和人物个性特点;可以是根据文章题目、课文插图,也可以是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等。

明白预测不是凭空乱想,是要有根据的。

点评:学生读懂课文、学习字词以后直奔主题,学习预测,这样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毫不拖泥带水。

第二板块“了解预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第一步是同桌读泡泡中的提示,认识“预测”,知道预测是一种阅读策略。

第二步是结合课后的表格,探究预测的依据,这一步设计的比较细致,要求学生讨论“预测的内容是怎样得出来”,“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预测”,还要把自己“预测内容设计成表格”完成表格的填写。

这样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说清楚预测的“依据”非常困难,因为预测的依据是个人内心感觉和生活经验,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是隐藏在思想深处的模糊感觉,要把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据表达清楚,其难度可能会超过预测本身。

因此,这一板块似乎应该降低难度,学生只要了解预测要有依据即可,不必过度展开。

建议这样设计:1.结合课文提示,认识预测;2.同桌学习,判断提示中的预测对还是错,这样显示就了解了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3.结合课后表格,知道预测要有依据。

建议将第一和第二作为重点,淡化第三步。

板块三尝试预测续写故事
1. 尝试预测。

文章结束了,但故事没有完。

我特意请作家写了这个故事的结尾。

同学们预测一下,作家本人会怎么写?依据是什么。

提示: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只要合乎情理,都值得赞赏和鼓励。

2. 呈现作家慈琪本人写的后续故事。

作家慈琪续写故事内容:
又过了许多年,老屋更破旧了,看起来像一堆破烂的木头,身上落满阳光和灰尘。

房梁和窗框都静悄悄的,杂草已经长得很高了。

老屋说:“好了,我总算可以休息了。


它停下来听了听。

这次没有人请它再等一等,屋外一片安静。


儿和虫子仿佛都飞到很远的地方去了。

它整整等了一天,下定决心,明早一定要倒下去。

朝阳落在房梁上,很暖和。

老屋醒来,清清嗓子: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说完,它认真地竖起了耳朵。

等等吧,再等等吧。

(1)自主阅读作家写的后续故事。

(2)想一想哪里是自己猜想到了,哪里是自己没有猜想到的。

(3)读一读慈琪老师这样写的缘由,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和领悟。

同学们好!你们一定在想,我为什么这么续写呢?
我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是有含义的,只是编入教材,可能并没有被教材编写者察觉。

其实,老屋并非感到麻烦,而是期待着自己被
需要,期待着有人不停上门请它帮忙。

它不想孤独地倒下去,这才是它总也倒不了的原因。

这段续写我写得很直白,不知道你们是否预测出相似的结局?
提示:如生活中很多老人,渴望被需要,热情地无私地奉献等。

3. 尝试编写故事。

如果你来写,你又会怎么写?试把故事借着往下写。

点评:邀请童话作者写出故事的结尾,然后请学生预测作家会写出怎样的故事结尾,这个环节设计别致、巧妙而有创意。

老屋最后是否倒下,课文没有交代,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教师一般都会结合本单元续写故事的要求,让学生续写这个故事。

然而续写只是想象,不是预测。

教师提供了作家的续写,就将想象故事结尾转化成一次预测,将预测与想象非常有机地融为一体,既紧扣住本课教学重点——预测,让学生经历一次真实预测的实践机会,有为本单元续写故事作了铺垫,令人拍案叫绝。

板块中学生尝试编写故事安排在最后,作家续写故事已经揭示了,学生已经没有悬念了,写作兴趣会大大消减,
不如安排在尝试预测之后,先通过讨论预测作家的结尾,然后趁热打铁,让每个学生自己续写结尾,然后再来揭示比较。

这样效果是否会更好。

板块四分组观察练写生字
1. 分组观察。

提示1:本课13个生字,“洞、准、墙、饿、蜘、蛛、漂、撞、饱、晒”可以归为一组,“准、蜘”是左中右结构的生字,其余8个是左右结构的生字。

指导时,可重点指导较难写的、易错的“准、墙”两字。

可分部件观察,“准”是两点水旁加“隹”字,特别提醒“隹”有四横;“墙”是土字旁加“啬”,特别提醒一竖的脚不能往下伸。

再关注结构,10个生字都是左窄右宽。

提醒学生注意部件之间的穿插联系。

提示2:“备、暴、壁”是上下结构的字,重点指导易错字“暴”,
关注“暴”最下面不是“水”字。

2. 练写生字。

提示:可让学生先重点练习较难书写的或易错的字,保证这两类字写好、写对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自由练习其他生字。

点评:最后一个板块是安排写字,教师有针对性地抓住重点难点字进行指导,不只是要求写对,而是要求写好,可见教师对学生写字的重视和写字目标把握的准确。

【总评】
统编教材在每个单元开头语文要素给出了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重点,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使得广大语文教师不用再挖空心思地思考这篇课文到底教什么,无须像大海里捞针那般凭自己的经验选择教学内容,这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也是教材编写的亮点。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预测:“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这是近年来一些研究阅读
的学者总结出来的阅读策略中的一种。

什么是预测?百度对“预测”阅读策略解释为“读者阅读时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背景知识,针对阅读文本的线索,对文本内容发展形成假设,并带着假设继续阅读,不是只有猜测文章内容,须有不断的检验假设的过程。

”阅读策略教学2000年以后在台湾比较盛行,我在一次两岸三地教学研讨会会上听过一位台湾教师上的一节阅读课,教的正好是“预测”策略。

他上的是高年级一篇故事类课文,事先将整篇文章裁剪成几部分,学生先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预测接下来故事的情节内容;然后再发第二部分,验证自己预测是否准确,然后再预测后续的故事情节。

通过反复多次的预测实践,指导学生掌握预测这种阅读策略。

这堂课指导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进行预测的时间,至于学生预测的依据,这堂课里没有过多的讨论。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是完整地编入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学生对故事情节可以一眼看到底的,因此阅读课文时再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测就不是真实的预测。

曹老师设计的教案中,通过阅读泡泡提示引导学生认识预测,了解预测,对照课文验证预测是否正确,这样处理教材是正确的。

曹老师教学设计中最大的亮点是邀请童话作者写出故事的结尾,课堂上请学生预测作家写的故事结尾,巧妙地创设了一次真实预测的实践机会。

学生通过这样一次真实的实践,对预测这种阅读策略会体
验得更加正确,认识得更加深入。

设计中对预测的依据进行了重点指导,我在点评中指出,“要把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据表达清楚,其难度可能会超过预测本身”,因为预测的依据是隐藏每个人思想深处的模糊感觉,很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多花时间。

我的建议是将重点放在预测这种策略本身的认识和第四板块引导学生预测作家续写童话结尾的实践上,通过真实的预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预测这个阅读策略。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阅读策略,是统编教材提出的新任务,也是对语文教师的一种挑战。

教师要俯下身子,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创造性地用好教材,这样才能实现教材价值的最大化。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
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

2.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3.能用上“可能”、“估计”等词语说出自己的猜测,用上“因为……所以……”等句式说出预测的依据。

教学重点:
1.在一边读一边预测中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

2.用上“可能”、“估计”等词语说出自己的猜测,用上“因为……所以……”等句式说出自己的预测的依据。

3.正确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用上“可能”、“估计”等词语说出自己的猜测,用上“因为……所以……”等句式说出自己的预测的依据。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看图读书名,猜猜可能里面可能写了什么
1.出示《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封面及书名,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什么?
(二)出示课题
1.读了这个课题会有很多疑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2.猜一猜这几个问题,建议在猜测时用上“可能”、“估计”这些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读书名,猜里面可能写了什么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课题说说疑问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文内容的探索。

在回答疑问时让学生用上“可能”、“估计”这些词语,给学生提供了支架,能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猜测。


二、初读课文,尝试猜测
(一)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
1.请生朗读。

2.随机提问“窟窿”、“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二)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生朗读。

2.学习生字“暴”:
(1)这个字由哪三部分组成?
(2)哪一部分书写时最难?
3.猜测老屋会答应它的请求吗?
4.生猜测后,师出示插图:老师给你一个帮助,仔细看看这个插图你再猜猜。

5.引导学生按照“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因为我看到插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所以我猜测老屋可能会答应它的请求。

要说清楚猜测的依据。

(板书:插图)
(三)出示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1.请生分角色朗读。

2.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凑”:什么叫做“往前凑”,请表演“往前凑”。

(2)学习生字“喵”:形声字。

3.老屋帮助了小猫,它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请生齐读老屋的这句话。

4.猜测老屋会倒吗?请生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预设一:因为故事可能不会那么快就结束,会有其他小动物来请
老屋帮忙,所以我猜老屋可能不会倒。

预设二:因为题目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所以我猜老屋可能不会倒。

(板书:题目)
(设计意图:在分段出示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一边读一边进行猜想,学习通过插图和题目进行预测的方法。

学生在猜测时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让学生能够有依据地猜。


三、发现规律,继续猜测
(一)出示课文第七——九自然段
1.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孵”:根据字形识字。

(2)学习生字“叽”:形声字。

2.默读,说说这个部分讲了什么?
3.分角色朗读。

4.读了这个部分发现了什么?了解这部分故事内容和前面部分的故事内容差不多,发现故事中的规律。

5.老屋帮助完母鸡后老屋怎么说?为什么这么猜?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请到文中找出依据。

(板书:故事内容)
6.猜测这次老屋会倒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尝试了第一部分的故事边读边猜后,出示整个第二部分故事的内容,让学生发现这个部分故事内容和前面部分的故事内容差不多的规律。

由此猜测老屋帮助完母鸡后老屋怎么说?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