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最小整数公理证明数学归纳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最小整数公理证明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证明的是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它的依据是皮亚诺提出的自
然数的序数理论,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数的皮亚诺公理,内容是:
(1)l就是自然数。

(2)每个自然数a有一个确定的“直接后继”数a’,a也是自然数。

(2)a’≠1,即为1不是任何自然数的“轻易后继”数。

(4)由a’=b’,推得a=b,即每个自然数只能是另外的唯一自然的“直
直奔后继”数。

(5)任一自然数的集合,如果包含1,并且假设包含a,也一定包含a
的“轻易后继”数a’,则这个子集涵盖所有的自然数。

皮亚诺公理中的(5)是数学归纳法的依据,又叫归纳公理
因为由假设言42k+1+3k+2能够被13相乘,k+1也能够被13相乘,这就
是说,当n=k+1时,f(k+l)能被13整除。

根据(1)、(2),可知命题
对任何n∈n都设立。

下面按归纳步中归纳假设的形式向读者介绍数学归纳法的几种不同形式
以及它们的应用领域。

(l)简单归纳法。

即在归纳步中,归纳假设为“n=k时待证命题成立”。

这就是最常用的一种归纳法,称作直观归纳法,大家都比较熟识,这里不再赘
述。

(2)弱归纳法。

这种数学归纳法,在概括步中,其概括假设为“n≥k
时待证命题成立”。

我们称之为强归纳法,又叫串值归纳法。

通常,如果在证明p(n+l)设立时,不仅依赖p(n)设立,而且还
可能依赖于以前各步时,一般应选用强归纳法,下面举例说明其应用。

基准存有数目成正比的'两堆棋子,两人轮流从任一堆里挑几项棋子,但无法
不取也不能同时从两堆里取,规定凡取得最后一项者胜。

求证后者必胜。

证:概括元n为每堆棋子的数目。

设甲为先取者,乙为后取者。

奠基n=l,易证乙必胜。

概括设立nn≤k时,乙破釜沉舟。

现证n=k+l时也就是乙破釜沉舟。

设甲在某堆中先取r颗,o<r≤k。

乙的对策是在另一堆中也取r颗。

有二种可能将:
(1)若r<k,经过两人各取一次之后,两堆都只有k-r颗,k-r<k,现在又落跑甲先取,依概括假设,乙破釜沉舟。

(2)若r=k,显然是乙胜,证毕。

上述形式的归纳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如使用不当,往往可以出现错误,存有
两点应注意:第一,在使用归纳假设时防止无形中引入不相干的假设。

第二,
在证明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数学规律的正确性。

下面我们导入一个反例,在这个反例中,由于错误的证明导致证得了错误的待证命题。

反而:证明任一n条直线均能够轻制备一条直线。

下面给出错误的证明:
证:奠基n=1时该命题设立。

归纳利用强归纳法,可以有如下的归纳假设:任意1条,2条,3条,…,
k条直线什罗克制备一条直线,必须证k+1条直线也轻制备一条直线,设立这k+1
条直线为l1、l2、…,lk,lk+1由强归纳假设得l1,…,lk…重合为一条直线,
记为l。

又由弱概括假设得l和lk+1重合为一条直线,于是任一n条直线便
重合一条直线了。

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辨认出这里的错误了,这就是由于错误地采用了于概括
假设而造成的。

具体地说,这是在“l和lk+1这两条直线重合为一条直线”
这一点把弱概括假设采用弄错了。

弱概括假设中并没涵盖这一条件,因为我
们这里奠的基是n=l,因此待证命题“k+1条直线重合为一条直线”要求对于
一切大于等同于1的k设立,而上面证明中所假设的l和lk+1重合为一
条直线
实际上是要求k≥2,这就是错误的所在。

(3)参变归纳法。

在等待证命题中所含参数的时候,比如p(u,n),则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p(u,n)对一切n成立时,在奠基步中,应证p(u,0)
对一切u设立。

在概括步中,假设p(u,k)对一切u设立,证明p(u,
k+1)
对一切u成立。

这里,“p(u,k)”对一切u成立称之为参变归纳假设,这种证明方法叫作参变归纳法,u起至着参数的促进作用。

例求证当n≥3时有n(n+1)≥(n+1)3。

本题证明的困难主要是概括步骤,无论使用哪种概括假设,都难于证
明。

如果我们对该待证命题施展一定的技巧,把该式中的部分n写成u(视
并作参数),部分n维持维持不变,即为译成
nun≥(u+l)n,
则需用参变归纳法证明当u≥n≥3时上式设立,原命题即可初等矩阵。

奠基n=3时,对u≥3的一切u均有
右端=3u3=u3+uu2u
≥u3+3u+gu
>u3+3u2+3u+1
=(u+1)3=右端
概括n=k+1时,
左端=(k+1)uk+1=u(k+1)uk
=(uk十u)uk≥(uk十k)uk
=k(u+l)uk≥(n+1)(u+1)k
=(u+l)k+1=右端。

所以当u≥n≥3时,有nun>(u+l)n。

而令u=n,上式便为nn+1≥(n+l)n,即为原不等式,故原不等式初等
矩阵。

值得指出的是,上面三种形式的数学归纳法,都要求待证命题含有自然
数变元n,对n颁布概括,n称作概括变元,但是在数学的一些分支中,有些
待证命题表面上看来似乎不含自然数变元n,但仔细一分析,实际上是含有
自然数变元的,当我们一旦把n的含义明晰以后,用数学归纳法回去证明这些
待证命题就迎刃而解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基准证明由{a,b,c,d}四个标识符利用+、-运算符共同组成的任一算术
表达式中,所含标识符的个数一定等于这个表达式中运算符的个数加1。

证:设立任一的表达式为f,而概括变元n为f中所含运算符的个数。

奠基n=0,则f由一个标识符组成(因为没有运算符),所以命题成立。

概括假设n≤k时本命题设立,现证n=k+1时本命题也设立。

f一
定是下述两种情况之一:
f就是f1+f2或f就是f1-f2。

其中f1,f2所含的运算符个数都小于k+l,对f1,f2使用归纳假设,可
得f1+f2,f1-f2中所含标识符个数也比各自含有的运算符的个数多1。

(4)广义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不仅可用于含有自然数变元n的命题,经
推展后,还可以用作所含某些其它子集上的命题。

这种子集,称作概括集。


于一个含有某个归纳集上的变元x的待证命题p(x),所用的归纳法称之为
广义归纳法。

定义:设有一个集合a,如果它满足下面三个性质:
(1)a1,a2…,an就是a中的元素(n≥1);
(2)如果x是a中元素,则f11(x),f12(x),…f1n1(x)也是a中
的元素(n、>0);
如果x,y是a是元素,则f21(x、y),f22(x,y),…f2n
2(x,y)
也就是a中元素(n2>0);…;
如果x1…,xm是a中元素,则fm1xl…xm),fm2(xl…,xm),…fmnm
(x1…,xm)也就是a中元素(m≥l,nm>0)。

(3)a中的元素仅限于此。

则a称作概括集a1,a2,…an称作首集的已经开始元素,诸fij称作
首集
的生成函数(其中第一下标为该函数的元素,第二下标以区分具有同样元素
的各函数)。

按照上述的定义,自然数集是归纳集,它的开始元素是0,生成函数是f
(x)=x+1。

前例中集{a,b,c,d}的元素利用“+”,“-”运算所构成的一切表
达式的子集就是概括集,已经开始元素就是就是a,b,c,d,分解成函数为f
21(x,y)
=x+y,f22(x,y)=x-y。

在证明所含某个概括集a上的变元x的待证命题p(x)时,需用如下的
广义归纳法。

奠基步必须证明(al),p(a2),……p(an)设立,这里al,a2…,an
是a中的开始元素。

归纳法必须证明对于1≤i≤m及1≤j≤n的所有i、j对于a中的任何元
素x1,x2…,xi,如果p(xl),p(x2),…,p(x1)成立,则p(fij(xx1,…,
xi))也设立。

在基准4中,因为表达式所共同组成的子集就是概括集(记为a),
我们可用广义归纳法证之。

奠基:对于a中的四个已经开始元素a,b,c,d,因为它们的标识符个数为
1,而运算符个数均为0,所以命题成立。

概括:对于a中的元素x,y,f21(x,y)=x+y中,我们设立x+y标识
符个数为m,运算符个数为n;
x中标识符个数为ml,运算符个数为nl;
x中标识符个数为m2,运算符个数为n2;

m=ml+m2=(n1+1)+(n2+1)
(nl+n+1)+1=n+1.
同理可证f22(x,y)=x-y也有如上的结果,故依广义归纳法,本命题
设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