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可采用课堂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质疑激辩——巩固检测——学生小结等七大环节。
解读如下:
1、导入新课
导入简洁,富有启发性。
几种导入方式:①从复习〔或检测〕旧知识导入;②从设计情景导入;③从时事政治导入;④从设置悬念导入;⑤从倒叙导入。
等等。
然后认定学习目标。
2、自学环节
要求教师明确与指导的事项:
指导学生自学,积极引导规范的学习行为,及时纠正不合要求的做法。
最后教师以书面形式反馈学习成果。
〔填空或思维容量小的问题为主〕;口头反馈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1〕自学内容:①阅读课本,扫清字面障碍;②依据提纲顺序,逐步解决知识性和探究性问题。
〔2〕自学形式:一般以个体学习为主,二人合作或小组合作学习为辅,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学、生生合作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学生基本达到解决字面障碍,理解基本内涵,解决基本问题,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目标。
同时记下不明白或似是而非的问题,待后面合作学习时解决。
〔3〕自学成果:自学成果形式应以文字为主,可以辅以图片、表格、诗歌、小品等。
学生学习行为:
〔1〕全面阅读,整体感知。
即通读一遍。
基本要求:
①大、小字结合;
②图文结合;〔示意图、历史地图、实物图、人物图〕
③阅读与理解课本问题结合;
④阅读与勾画圈点结合;
⑤边读边问。
多问是什么〔扫除字面障碍〕、为什么〔定性结论〕。
〔2〕重点阅读,解决问题。
依据提纲解决问题。
①明确问题是什么;
②明确与问题相对应的课本知识;
③动脑思考,初步解决问题。
找出答案,理解答案。
在分析、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在课本上有条目地标明要点〔最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答案〕;
④初步完成导学提纲。
〔3〕标注疑难,形成问题。
①在导学提纲上和课本上标注解决不了的问题。
②小范围讨论〔同桌或临桌或小组内〕,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形成正确答案。
③小组内归纳问题,准备反馈。
④形成全班的共性问题,准备讨论。
3、合作环节
要求教师明确并指导的事项:
合作教学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交流、共同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合作前提:自主学习是基础;形成个人问题并有对问题有一定程度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
〔2〕合作时机:自主学习任务完成后。
集中时间合作解决共性问题。
〔3〕合作方法: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争论、探究和观点碰撞。
每一问题待合作交流结束后,由小组内一位同学予以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答案。
力戒由学生讲代替教师讲。
如果是这样,就会成为变相的教师讲,教师灌,就会失去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
〔4〕合作评价:对小组内每一同学的动脑思考情况、主动交流情况和发言质量进行评价,由小组记录员记录不遵守纪律,以及游离于合作学习之外等情况,评价成绩与学生入团和评优等挂钩。
要求学生做到的规范行为:
①小组内对共性问题逐个进行讨论解决;
②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交流,敢于发言,有秩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每个小组成员对每个问题至少有一次交流机会;
③小组内开展“兵教兵”活动,学习好的同学积极主动地帮助后进同学,后进同学积极主动地向优秀生请教;
④通过研究讨论,最终形成正确答案,写在导学提纲上。
⑤问题解决后,每个同学要进行消化吸收,将正确答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⑥小组长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挑起组织讨论交流的重担。
遇到卡壳的情况,特别是不愿交流的时候,根据轮流发言的原那么,点名道姓让其发言。
待充分发言后,组织一名同学对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出正确答案。
⑦小组内一名成员对小组内同学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并记录成绩。
⑧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准备课堂展示,并由展示的同学准备学习成果。
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以文字为主,可以兼顾图表、诗歌、课本剧等。
以上两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所占时间应视问题解决情况和目标达成情况而定,能否转入下一环节学习,学生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情况是惟一的依据。
只有理解了,掌握了,才能转入下一环节学习,切不可不顾认知实际进行拔苗助长式的教学,这样做,只能事与愿违。
4、展示环节
要求教师明确与指导的事项:
〔1〕展示内容: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成果。
每小组代表根据组内合作探究情况,对组内学习任务〔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2〕展示补充和纠正:各小组代表所讲解和分析的并非完全正确,对疑难问题和不易理解的问题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和纠正。
必要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和讲解,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问题,全面掌握知识。
〔3〕展示要求:对学生的成果展示,要有明确的要求。
如展示要有规范的开头和结尾,展示人要姿势大方、声音宏亮,尽量脱离课本或笔记本,用自己的语言展示;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开动脑筋,注意发现与不同见解和不足;小组代表展示完毕,其他同学,如小组内或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补充和纠正。
〔4〕展示评价:要对展示人的姿势、音量以及展示的成果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听讲质量和课堂纪律等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
评价结果同合作评价一起与学生入团和评优挂钩。
这一环节教师的评价很重要,就以上评价内容,教师适时地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对学生是一个莫大的激励。
要求学生做到的规范行为:
①小组集体推荐的一名同学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②展示内容应是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和问题答案;
③展示要求:有开头结尾〔如,开头:我是某组几号同学,我代表我组同学展示的问题
是……,我们组认为,……结尾:我的展示结束了,欢迎大家对我的展示提出问题,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可以自己解答,也可找同组同学解答,待没有问题提出,方可坐下,并向同学致谢〕、姿势大方、声音宏亮、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④听讲人要求:认真倾听、动脑思考、及时发现不正确的答案、积极纠正问题;待展示人欢迎大家提出问题后,敢于提出与展示内容相关的问题;
⑤点评小组进行恰如其分的点评〔从语言、音量、站姿、答案的完整性、正确性、以及获得知识的广博性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点评〕;
⑥遵守纪律,不做小动作及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⑦接受老师或其他组同学对本组展示的评价结果。
第八,进一步整理、修正和充实答案,完完整整的记在导学提纲或课本上。
第九,采取“你问我答式”进行复习巩固,以求全面掌握知识。
展示环节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完整的答案;意义在于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和点评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5、质疑激辩
学生在解决提纲问题和合作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还会生成新的问题。
因此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训练学生质疑能力。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激发学生辩论,探究和解决新问题。
6、巩固检测
〔1〕巩固形式:对班内交流中师生共同纠正补充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再巩固掌握,可以是个体背诵和理解,也可在小组内相互提问,相互回答。
〔2〕检测内容:检测内容一般以课本习题和随堂练为主;要及时反馈检测情况,做到有布置有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学生小结
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明白了什么、不懂的问题〕,交流学习体会和感受。
通过以上七个环节教学,使课堂教学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习面貌焕然一新:即学生自学认真,组内交流积极;班内交流举手踊跃、声音宏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欢呼跳跃;发散思维,创新实践;笑逐颜开,身心愉悦。
只有这样的局面,才能更好地达成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七个环节可以一课,也可以一个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