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有机鲢鳙鱼生产技术小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地区有机鲢鳙鱼生产技术小结
作者:暂无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5年第16期
李霞1 白利丹1 焦忠凯2
鲢鳙鱼是北方地区主要的养殖经济鱼类。

由于是浮游生物食性,鲢鳙鱼很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有机鲢鳙鱼因无污染、品质好而倍受消费者青睐。

北方地区的水库、池塘等水域资源丰富,适合养殖有机鲢鳙鱼,我中心在北方地区的几处池塘、水库进行了生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l饲养方法
1.1池塘条件
鱼苗池塘面积为l—4亩,水深1.2m—1.5m: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cm,进排水渠分开,配备增氧机。

2鱼苗来源
鱼苗主要来源于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引进和使用人工繁殖鱼苗需经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许可,禁止引入转基因鱼苗。

3放养时间
根据北方地区气候特点及历年来鱼苗的放养实际情况,确定放养时间定为5月下旬至6月初。

4放养密度
近年来,普通鲢鳙鱼鱼苗放养密度逐渐加大,以致北方有些地区放养密度已达到20万尾/亩,为了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及生长速度,向养殖池塘施肥、洒药。

而有机鲢鳙鱼生产的特点是不施肥洒药,考虑到鱼苗成活率及出池规格,放养密度应比普通鲢鳙鱼低。

在经前期基础试验及后期验证基础上,全面征求了科研部门、生产单位等意见,最后确定放养密度为8万~10万尾/亩。

5投饲
鱼苗放养后,每天每公顷水面用有机黄豆40—60kg加水泡发后磨成豆浆,分2~3次全池泼洒;一周后,增至每公顷水面70—90kg。

有机鱼养殖过程中不施肥洒药,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经试验验证投饲量必须比普通鱼苗养殖有所增加,投饲的黄豆必须是有机的,投饲有机黄豆能够有效控制饲料的质量。

6日常管理
6.1巡塘
鱼苗放养后,每日巡塘,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及时清除敌害生物,检查鱼苗摄食、生长及病害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

巡塘、检查鱼苗摄食、记录等程序是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6.2定期注水
鱼苗放养一周后,每3~5d注水一次,每次加深10~15cm。

待鱼体全长3cm左右时,池塘水深为1.2—1.5m,鱼苗放养后注水不能一次加太多,要分批逐步加水,让鱼苗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6.3鱼病防治
经常观察,定期检查,坚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有机鲢鳙鱼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化学渔药,鱼得病后首选自然疗法。

6.4拉网锻炼、出池
鱼苗经约20—30d培育至全长3cm左右时及时拉网锻炼,准备出池。

出池前拉网锻炼2—3次,每次拉网前停食、清除池中杂草和污物,拉网后再投喂。

拉网时间选择在晴天上午9—10时,拉网分塘操作应细心,起网时鱼种不可过度密集,计数时采取带水操作。

鱼苗出池前拉网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鱼苗提前适应出池带来的对鱼体的刺激,提高出池成活率,拉网时间、拉网前停食、起网时鱼种不可过度密集、计数时采取带水操作都是为了减少拉网锻炼给鱼苗带来的伤害。

7.鱼种培育
根据北方地区鱼种实际放养情况,放养时间确定为六月上旬至七月上旬。

在前期基础试验及后期试验验证基础上,全面征求了科研部门、生产单位等意见,最后确定放养密度为0.4万—0.8万尾庙。

放养规格确定为鱼种全长达到3cm以上时应及时放养,鱼种要求个体大小均匀,活动能力较强,检验检疫合格。

放养前用3%~5070浓度的食盐水浸浴消毒5—lOmin,并将水温差控制在+20C以内。

8.成鱼养殖
8.1鱼种投放原则
影响鲢、鳙鱼投放比例、规格和密度等的因素很多,例如水域环境、水体营养类型、水源水质情况、生产基础设施及养殖者技术和经验水平等因素。

8.2鱼种质量
个体大小均匀,活动能力较强,无病害,检验检疫合格。

8.3鱼种放养时间
北方地区大多数池塘为春季放养,大多数水库为秋季放养。

8.4放养规格、密度
规格一般为lOOg/尾以上。

池塘放养密度330—670尾/亩;水库放养密度根据水库的营养类型和水库中品种等决定。

一般贫营养型水库,放养密度以15尾/亩为宜;中富营养型水库以20—30尾/亩为宜;富营养型水库以30—50尾/亩为宜。

8.5饵料
制定原则方法同苗种培育。

9.捕捞
捕捞行为不应该对生产区域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只能在有机生产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捕捞。

提倡网捕及诱捕等不损伤生产对象的捕捞方式,禁用化学诱捕、电捕等捕捞方式。

化学诱捕、电捕等国家禁止的捕捞方式,损伤养殖鱼类并破坏环境等,坚决禁止。

(通联:130000,吉林省长春市水产研究院电话:04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